数学教学案例范文
通过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怎样教好初中数学
怎样学好初中数学是每个初中生关心问题,如何教好初中数学则是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首要考虑因素。
京翰教育初中数学辅导于老师根据多年初中数学教学辅导经验和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为大家探讨初中数学多层次教学,又如何因材施教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 摘要:初中数学的辅导,以初中数学教学大纲为准绳,学习初中数学知识,发展思维,提升能力为目标,通过中考测试来检验学习效果,本文按学习的顺序和能力要求,把时间作为横轴,能力要求作为纵轴,分析学生在各个学习时间段,应该学习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方法和技巧,达到什么样的能力要求,按照不同的能力水平,层次化教学辅导。
关键字:时间 知识 能力 层次化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缺形少直观,形少数难入微”。
在当代社会中,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是人们参加社会生活,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已广泛渗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成为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的一门主要学科。
它是学习物理、化学、计算机等学科以及参加社会生活、生产和进一步学习的基础,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有积极作用。因此,使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是十分必要的。
إ 教学目的: 初中数学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学好当代社会中每一个公民适应日常生活、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代数、几何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运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逐步形成数学创新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按照教学的时间顺序: 初一的学习尤为重要,在小学的学习基础之上,我们开始从数到字母,由字母到代数式、到方程的已组建加深的过程。 通观初一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会理解概念和定义;熟练、精准的进行有理数、整式、方程的运算;初步认识几何的研究要素(点、线、面、角、体等)。
运算能力的初一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能力,只有运算过关了,才能够更好的学习更加高深的知识。 在这里我们看一个教学实例:赵同学是北京朝阳外国语的一名初一学生,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总体上来说,数学中上等水平,主要问题就是运算能力不过关,经常在计算上无谓的丢分。
我们初次见面时,可以看出,他对数学学习相对轻松和不在乎。正是这种盲目的自信使得他运算准确率不高,整体分数上不来。
上完第一次课,基本摸清了赵同学的问题。我为赵同学制定解决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1.回家查看以往的作业、测试题、练习册中计算错误的题目,找出错误的原因; 2.认真完成我们课后的作业,复习课上的学习内容,做错的题目摘抄至错题本; 3.课堂上首先让他意识到运算错误的严重性,通过努力自己是完全能够战胜马虎的; 4.从运算律和运算法则开始,再到运算步骤的规范,运算方法和技巧传授,通过测试题检验教学效果。
到了期中考试时,赵同学的数学成绩是115分(只是一道附加题没做全),总结对运算的教学,主要是心态重视运算,并理解运算的算理;能够根据问题条件寻求与设计合理、简捷的运算途径。 分数的提高是学生最好的礼物,当我们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掌握课内知识,提高理解和应用能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初二是学生最容易掉队的时期,单从数学学科说起,初二开始正式接触几何证明问题,学习函数问题,这两大知识需要学生掌握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构造能力以及函数思想。初中的几何问题关键是“添加辅助线”,培养空间观念。
这里我们也举一个具体教学实例:何同学是北京三帆中学初二的一名学生。据介绍,他初一时的数学成绩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当学到等腰三角形这一章时,对于辅助线的添加没有任何思路,学习很用功,基本概念和基本定理倒背如流,但是成绩大不如前。我们见面时,从他的眼神里可以看出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我的信任。
对于何同学的辅导, 1.从第四章图形初步认识这一章开始的,开始让他观察具体事物,如桌子、房间、小饰品等,再观察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结构(点、线、边、角等); 2.然后过渡到第七章三角形,这时就要求学生画几何图形(三角形、三角形的三线等),立体图形的展开和还原; 3.学习等腰三角形时,再和学生强调轴对称的重要性,添加辅助线时,尤为重要; 4.介绍几何基本模型:角分线问题模型,邻等边问题模型,二倍角问题模型等; 5.做专题性练习,分析辅助线的添加过程,一题多解,一题多问,多题一解的训练和分析。要反复观察琢磨; 通过短暂的五次课,何同学不但克服了几何问题,同时还增加了他对几何的学习热情。
现在学习四边形了,学到也是很轻松很投入,对于几何来说,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尤为重要,能熟练作图,所有题都可迎刃而解。 总结一下几何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生活的简单实物能够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像这样的么?
1、[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
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
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
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 ②5.8*2.5 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
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有哪些?
《比例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44页的例4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十的第1~4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比例的内项和外项,探索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 使学生在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养成爱动脑、爱思考的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什么叫做比例?什么样的两个比才能组成比例? 二.新授课。
1.出示例4 :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得到右边的三角形。 4㎝ 2㎝ 6㎝ 3㎝ 你能根据图中数据,写出尽可能多的比例吗? 各小组讨论,然后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写出几组不同的比例。 2. 介绍比例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师介绍比例的“项”以及“前项”“后项”的含义。 3 : 6 = 2 : 4 外项 内项 提问:你能说出其它及各比例的内项和外项各是多少吗? 3. 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所写出的不同的比例,放手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思考。体会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中,6和2(或3和4)可以同时做内项也可以同时做外项;体会到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相等。
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这些比例有什么规律? 是不是所有的比例有这样的规律呢?请同学们再写出一些比例,验证一下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在这些比例中也同样存在。 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发现的这一规律。
如果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a:b=c:d那么这个规律可以表示成 。 出示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让学生说一说。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板书: =),请说一说外项和内项。
提问:在这个比例里交叉相乘的积有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交叉相乘的积相等。(根据比例基本性质) 4.教学“试一试”。
先让学生假设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并说出所组成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分别是几,再分别计算外项的积和内项的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是否正确。 三.巩固练习。
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尝试解答,再通过讨论进一步明确,判断四个数能否成比例的方法可以用这四个数写成两个比,根据比值是否相等作出相应的判断;也可以把者四个数分成两组,根据每组数中两个数的乘积是否相等作出判断。
要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发现,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比较简便。 四.达标检测: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没组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能组成比例的写出比例式。
6:9=9:12 0.6:0.2= : : =6:4 0.6:0.2= : (2)、下面各组的四个数能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2、3、4、5 、 、 、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那些收获和体会呢? 六.布置作业。 练习十第2、3、4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页的例5以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十的5~8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2.使学生在解比例的过程中,理解比例与方程的联系和区别,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1. 提问:什么叫比例的基本性质? 2.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口答) 4﹕3=2﹕1.5 =X﹕4=1﹕2 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题里的x 吗? 3. 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 教学新课。
1. 出示例5.李明在电脑上把下面的照片按比例放大,放大后照片的长是13.5厘米,宽是多少厘米? 提问:题中“按比例放大”是什么意思? 使学生明白了所谓的把照片“按比例放大”,就是把原图形中的各部分线段都按相同的比例放大。也就是说,放大前后相关线段的厘米数是可以组成不同比例的。
请同学们试试看,可以组成哪些比例? 放大后的宽不知道,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 请同学们列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你能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吗? 让学生尝试解答,提醒列比例前要先写设语。
解: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X厘米。 13.5:6=X:4 6X=13.5*4 第一步计算依据是什么? 6X=54 X= 答:放大后照片的宽是厘米。
解答后教师说明:【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教学“试一试”。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追问学生解题时的思考过程。
三. 巩固练习。 1. 做“练一练”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完成后适当的追问学生思考过程,突出比例基本性质在解比例过程中的作用。 2. 做“思考题” 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然后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楚“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的含义,使学生明白:所谓“两个外项正好互为倒数”,就是说“两个外项的乘积是1”。
而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推知“两个内项的积也是1”。所以另一个内项应该是的倒数. 四.达标检测: (1)填空 1)( )叫做解比例。
2)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根据比例的( )可求出另一个未知项。 3)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1.8和0.6,这个比例两个外项的积是( ) 4)把、0.5、20%、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是()。
(2)、解比例 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怎样解比例? 六. 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十第6、7、8三题。
学习书写数字1到十的教案例子
教学目标: 1、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各数,会认、读、写0——10各数。
2、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大小和组成,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学生数感的培养。
4、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0——10的各数。
2、会认、读、写0——10各数。 3、形成初步的位置观念,认识基数与序数。
课时安排: 准备课 : 1课时 快乐的校园 : 8课时 课题:海底世界 课型:准备课 课时:1课时 一、教材简析: 学生刚刚接触数学,通过图片,使学生能通过海底的生物学习数数,形成初步的数的概念。并且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按照规定的方式、方法正确的进行数数 2、能力目标:在数数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3、道德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海底世界,培养他们数数的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数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
能按照规定的方式、方法正确的进行数数。 2、在数数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三、教具使用:教学挂图 四、教法、学法指导: 把握实际教学内容创设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问题情境,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设机会。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上述问题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充分发表见解。
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和谐。 五、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我们山东青岛有美丽的大海,大家一定见过吃过不少的海产品,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海底世界玩一玩.大家要仔细的观察。
看看海底都有些什么?他们有分别在哪呀?让我们快去看看吧!在图上找出相应的答案,学生示范数数 二 教数数 1、教师指导,让学生由“物”到“量”深入的观察,陆续数出各种物体的个数,注意数的顺序、方法、养成良好的数数习惯。 (1)、仔细观察,看看海底都有些什么?(同桌交流。)
(2)、谁来告诉大家你都认识了哪些动物?(学生说出动物的名字,教师在黑板上板书这种动物的名称,并按数量多少排列位置的先后。) (3)、数数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有几只。
(指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投影数一数。在数的过程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有顺序的数,并渗透有关位置的知识,让学生不但数清数量,还要清楚所数动物在图中的位置。)
2、 学生独立数数 (1)、你还想数什么?抓紧时间,比一比谁数得最准确。 (2)、汇报数数情况,教师板书并写上相应的数字。
3、 学生活动:数一数螃蟹有几只脚?海星有几只角? 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 1、可让学生观察自己组中成员,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初步掌握方法。 2、带领学生到户外观察一下校园,让学生根据掌握的学习方法,也来“数一数”。
3 、让学生观察一下周围都有什么?可以用几个小圆片来表示?所以他们都有几个? 四、 教师小结:(指板书)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在海底世界都认识了哪些动物?它们各有多少只?我们一起再来数一数。 五、 课后作业:数一数家中有哪些东西?都有几个? 六、板书设计: 海底世界 (挂图) 七、教后小记 一、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 课题: 1——5的认识 课型:新授 课时:2课时 一、教材简析: 在上节课学习数数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1——10这10个数,并且会写1——5这5个数,通过图片使学生乐于学数学,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1、基础目标: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1——10的各数。会认、读、写1——5各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道德情感目标:结合插图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1.结合图片正确的数出数量是1——10的各数。 2.会认、读、写1——5各数,1——5各数数物对应及意义,2——5各数的组成。
三、教具使用:教学挂图、学具盒 四、教法、学法指导: 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左面的问题进行讨论。课堂气氛变的活跃、和谐。
观察时注意顺序,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在学生观察,交流,形成统一后,引导学生对本知识点进行整理。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教师谈话,导入课题。
师:数学课上了这么久了,老师想大家都想早点学习数字,那么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先来学习1~5这5个数字。 2、出示图片。
二、组织探究、解决问题、拓展应用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图片。 观察图中有什么? 小朋友在干什么? 天上有几架飞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2、根据数出个数,陆续引出1~5这5个数字,注意顺序、方法。
3、教学数字1 问学生在这幅图中哪些是表示1个的?用小棒摆出1。师相应的板书。
一个太阳,一辆坦克…… 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1。 再让学生举出相应的例子。
4、教学数字2 问学生在这幅图中哪些是表示2个的? 两艘火箭 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2。 再让学生举出相应的例子。
5、教学数字3 问学生在这幅图中哪些是表示3个的? 三辆小汽车 指导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一、教学设计: 1 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
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
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 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 教学目标:(1)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 复习过渡 引入新知 创设情景 提出问题 建立模型 探索发现 归纳总结 得出新知 巩固运用 及其推广 反思小结 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 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 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 两个条件:两角; 两边;一角一边 3 三个条件:三角; 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 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 作,验证。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 较,得出结论: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 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 全等的判定。(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 为40°、60°、80°,画出这 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 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 一下。举例说明:如老师上课用的三 角尺与同学用的三角板三个角 分别对应 相等,但一个大一个 小,很显然不全等;再如同是 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 三角形也不全等。
等等。(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 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 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 边边”或“SSS”。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实物演示: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 类比着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四边形、五边性有无稳定性 图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题组练习:P140 2 ( 学生举反例说明)3 ( 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过程。对一般学生要求口头表达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探。
求一篇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会的帮忙写下例子啊!详细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建立联系
1.口算
600÷6 27÷3 240÷8 160÷4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 52÷2
3.师:42÷2等于多少(生:42÷2=21)你是怎么想的?
(生:40÷2=20 2÷2=1 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领悟算法
1.教学例1:42÷2=21
(1)用竖式计算,你们会吗?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比较一下,你喜欢哪一种算法?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简单、竖式短,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其实第二种方法有自己的优势,它能让大家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3)师边用演示边讲解: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请哪位用第二种方法做的同学上来讲解一下。(师配合补充)
(4)让学生质疑
(还会有一部分学生会提出第一种竖式也很清楚地看出计算过程。)
师:现在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52÷2
2.教学例2 :
52÷2
(1)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
(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
(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 52÷2=26
师指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
指商个位上的 “6”,这个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我们再看一看是怎样算的?(教师演示)指名学生叙述计算过程
(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3.练习反馈
4.引导概括总结: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四、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五、全课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典型案例分析 速求啊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
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方体吗?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鱼缸没有哪一个面,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
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2.使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 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2 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 (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
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教学的导入,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师: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二、鱼缸的制作问题 说明: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
如例3。 1.帮助学生回忆鱼缸的形状(长方体,但是没有上面) 2.如何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就是求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要减去上面的面积) 3.教学例3 (出示长方体模型,把它看成鱼缸的模型) (1)鱼缸缺少哪个面的玻璃?(上面) (2)要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要算几个面的面积和?哪几 对面有相同的梁个?哪个面只有一个?如何计算每一个面的面积?(5个面,没有上面,左面=宽*高前面=长*高 底面=长*宽) (3)指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点评:在教学中采用学生生活中较熟悉的物体“鱼缸”启发学生如何计算制作一个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也就是计算长方体某几个面的面积之和。这个事例在生活中较普遍,再加上利用一些模具进行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联系实际情况进行学习。
以上这一系列的活动表现了完整的探究过程,都体现让学生经历整个教学的探究过程。) (4)改变题目要求,使得长方体的宽和高长度相等,观察模型,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怎样计算比较简便? 学生1: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左面和右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学生2:长方体的宽和高相等时,它的前、后、上、下四个面是完全相同的长方形。 学生3:这个长方体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5个面的面积,它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 说明:宽和高长度相等时,长方体的前面、后面、下面这三个面完全相同(鱼缸没有上面),所以只要算出一个面的面积乘以3就可以了,在加上左面和右面的面积,就是鱼缸所需材料的面积数量。
(点评:数学是很严谨的,所以在学生叙述的时候要规范学生的语言,我在教学的时候还注重评价,运用语言和体态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第三位同学回答地最完善,所以我表扬了他在叙述数学问题时所具有的严谨性,同时要求全班同学。
求数学在生活中的例子
比如工艺上的灯泡规格形状的几何计算
足球彩票中的赔率盘口统计
家居中的灯光覆盖面积要求计算
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一次,妈妈烙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两分钟,烙正、反面各用一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三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要用3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3分钟就全部搞定。
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她说,实际上不会这么巧,总得有一些误差,不过算法是正确的。看来,我们必须学以致用,才能更好的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数学就应该在生活中学习。有人说,现在书本上的知识都和实际联系不大。这说明他们的知识迁移能力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正因为学了不能够很好的理解、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才使得很多人对数学不重视。希望同学们到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学深了,学透了,自然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