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性文章范文
践行文明,宣传文明纪实性作文800字
践行文明礼仪
文明是人在世界上的立身之本,文明就是一张同行证,无论你走到哪里,它都能让你畅通无阻;如果你没有文明的意识,那么你一切的不规范的,不文明的行为就会显而易见,你就会被人瞧不起,看不上,那你今后在社会上如何立足,如何生存?
文明表现在道德,诚信等方面,今天我们就先谈谈文明中的两类问题吧。
中国历来都被称为礼仪之邦,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历历变迁,“道德”的理念,却越来越深刻地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文化积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维系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成为推动中华民族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在中国古代的历史典籍里,对高尚道德的记载和推崇比比皆是:《易经》上写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诗经》里留下了我们祖先的咏叹:“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左传》上记录下了对战争胜负的感叹:“有德不可敌。”
德,是中华文化之宝;德,是中华社稷之宝;德,是民族精神之魂。它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核心就是为了塑造理想人格。德就是一种组装,如果你想要,你便可以永远地组装它,如果你不要,你便可以永远地弃之于身外,但这却只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时代精神,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就是要文明修身,要不断地加强自身道德品行的内省,提高和完善,追求完美的人格。
纪实类文章是什么
纪实文学是一种迅速反映客观真实的现实生活的新兴文学样式,亦称“报告小说”,是报告文学化的小说,也是小说化的报告文学。
它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可以有一定的虚构性,但对虚构还有一定的限制。纪实类文章属于这一范畴,具有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的特征。
成文模式是这样的:比较重视标题, 力争产生一种吸力和震撼力。标题一应求实,二应讲究修辞,三应具有概括力和气魄;通常在开头就显示出文章的思想水平和艺术质量。
往往把开头处理成文章的思想示意图,以生动鲜明的形象及场面或触目惊心的议论,简明扼要地把主题提示给读者;中间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安排好结构,二是写好人物;结尾常用鼓舞展望式或者哲理思索式,要与人物形象和场面相结合,造成一种余味无穷的意境。
叙述性散文怎么写
记叙性散文应注意的两点 一要选择典型且富有生活气息,但一定不能照抄生活,要有丰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
尤其是在写一些历史故事,要有“目击”现场的能力,学会运用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再现当时的历史场景,甚至可以选择与历史人物直接对话的方式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可读性。 如2002年满分作文《昭君的选择》,小作者大胆发挥丰富的想象与联想,再现了昭君在和亲前后的动作行为以及心理流程,尤其是有一段描写她解救飞蛾脱离火海的细节,既鲜活可感又寓意深刻让人击节: 迷茫的灯光下,一只单薄的幼蛾一头栽在作响的灯焰上,发出“噼里啪啦”的爆鸣声。
昭君拔下玉钗,挑弄灯芯,试图将蛾儿救出来。 就在这时,传来和亲的消息。
像春日里的第一声惊雷,在死一般的后宫炸开了。 “啪”,玉钗落地,断为两截,昭君的手剧烈地颤抖着。
处于生死之交的蛾儿在飘转的火焰中狂乱地挣扎着,终于,像离弦的箭一般,冲出火海。 烈焰吞噬了她粉嫩的外衣,却没有压垮她不屈的心灵。
在生之涯,死之角,幼小的心灵发出对生的呼唤,爆发出无穷的力量,让她从压迫、死亡中振翅飞出。 昭君震惊了,若有所思地看着蛾儿,看着她越飞越远,飞出围墙,飞出重重封锁,飞向遥远的自己的天地。
二是要准确地捕捉事物的细部特征,同时要学会力求用简约生动的笔触去勾勒、描摹,给读者留下鲜明突出的印象。描写分两种:一类是白描,一类是细描。
白描是一种简洁朴素、不加渲染的描写方法,而细描则要求笔法工整,描绘细腻。如果说白描相当于中国画中的写意,那么细描更像是中国画中的工笔,但对于高考作文800字的篇幅来讲不论运用哪一类,都应尽量简洁、干净,一般不会是浓墨重彩,关键在于抓住细节的精神。
如2004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爱在心口难开》:父亲节这天,自己在朋友的鼓励下为性情暴躁、经常打骂自己的父亲送了“一瓶二锅头和一盒包装精美的皮带”,父子俩对饮微醺,儿子一句“爸爸,我……我……我爱你……”打破了两代人的隔膜,沟通了心灵,化解了情感障碍,此时,内敛的父亲难以抑制自己的情绪:“他拿起酒杯,仰头猛地一倒,眼睛闪闪的,红了。他慌忙掩饰道:‘这酒……这酒太烈了……’”这一个精彩的细节寥寥数笔却将父亲的难以言表的激动表现得淋漓尽致。
求一篇小文章求一篇以“倾听潮声”为题的小文章,谢谢
倾听潮声,听到人生长河一路徘徊的声音,禾木切割着堤岸,在青石岩上开出一朵朵美丽的水花;倾听潮声,听着心灵的长江一路奔涌,卡西莫多丑陋的面孔下藏着一颗善良的心,心灵照亮了他美丽的人生;倾听潮声,听见思维的巨浪一路东逝,人生不是周而复始的爱与忧伤,而是一次从天边滑落的旅行,悠然一瞬,已过万重山;倾听潮声,听到维也纳森林里的涓涓细流,在一张素琴上方飘扬…… 潮声记录了时间的轨迹,以浩浩荡荡的洞庭水为证,以低沉雄浑的赤壁为证,以悲喜交织的岳阳楼为证,以古人辞去的黄鹤楼为证。
当浓墨洇开宣纸的那一刻,当饱蘸感情的毛笔与江水交融的那一刻,文人特有的情感也随潮声喷薄而出了,于是王湾孤舟独下,吟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恢宏阔大——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江水似与两岸齐平,船上的视野也随之开阔。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上,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而张若虚也春江花月夜中描绘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和美婉柔。 江阴黄山上也有一块石碑,上面刻下了陈毅的题字——看云听潮。
让我们暂且把生活琐事放下,暂且卸下哀怨与愤恨的包袱,这里只有你面对着长江,倚楼听潮。随着潮水的起伏,心中的涟漪也舒展开来,安妮的莲花在绽放,果戈里的死魂灵重新复活,辛劳百年的乌苏娜睁开眼睛……你临着江风,吹起玉笛,集结了所有的星星和蝈蝈,向着潮声深处,走去。
潮声是上天赐予的天籁,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让潮声随心灵愈加深沉,让灵魂随潮声愈加平和,让潮声和心灵一起扶摇而上,穿越时间和空间的共鸣,就在灵魂与潮声碰撞中交织,环绕宇宙。 也许有些时候我们没有个合理的场所和时间去欣赏潮声,我们的生活喧闹不堪,整日穿梭在市场中的臭鸡蛋味人群中的香水味和铜臭味中,机械地忙碌。
但又也许,一次美丽的风景,一声孩子的欢叫声,一个简单的问候语,也会在记忆深处交织碰撞,然后听到那久违的潮声。人是有思想的苇草,只是没有潮声的苇草显得干瘪无力,像渴睡人的眼,那请你发现,心灵深处,还有一泓新潮还未被宁静的火花挖掘,还有一个灵魂的悸动你没有注意过。
每个人心中都有块圣地,如果用耳朵仔细聆听,那里潮声阵阵,云雾缭绕,如听桐琴古乐,于是心目暂明。每一个音符都在诉说哲人的渺远忧思,每一阵浪潮,都是我们的轻舞飞扬,让一切都平静下来,时间开始凝固,而自由与舒畅也凝固在心中。
江阴北衔长江,南临太湖,的确是观潮的好去处,但更重要的是,自在的性灵、开阔的胸襟、睿智的思索,为你开辟一个意境——一条舴艋舟,一竿长笛,一双桂桨,在潮水中自由飘荡。 潮声不止,生命不息。
倾听潮声 一条河流就是一段历史,而一朵浪花,就是一段故事。我站在南京长江大桥上,倾听着潮声,思索着这句话的含义。
倾听潮声,一缕叹息。当年曹操率军来到这天堑,该是何等意气风发?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友,而今安在哉?潮声不曾告诉我答案。
是否,我所站之处不是当年曹操旌旗蔽空而来铩羽而归的地方,这里的山水不曾听闻?是否,这里的山水姓了吴,不姓魏,潮声不愿谈及这种话题?可一世雄才的曹操,毕竟被挫败了。潮声依旧。
一只白鹭嘶鸣了一声,如一缕叹息,从我头顶飞过,飞向遥远的天际。 倾听潮声,晴风万里。
千古文章,百代风流,两岸的山,如果不姓吴,那就应姓苏,苏轼的苏。我所站之处虽不是苏子所言的赤壁,但他一定与我见过这同一条江的水。
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是苏子的诗文,是他诗文一样的传奇人生,是他的人生中所体现的人格魅力。那么,苏公,请抛开一肚子不合时宜,可否让我与你同驾一叶扁舟,再去游一次赤壁。
然而,如霜的月色还没有升起。难道,这潮水竟不乐意我的同行?是不是我还没有放下太多?是了,只有真正地放下一切,才能登上扁舟,不至被潮水淹没。
那么,请如水好风,如霜月色载着东坡独行吧。倾听潮声,愿苏公雅志莫相违。
倾听潮声,一代风流。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时候,是认认真真地和这潮水交流过的。
那么,潮声,你是否能将当年嘹亮的号角、雄壮的歌声复述给世人?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当年的队伍留下的,只剩下博物馆里的纪念图片,但人们心中却记往了那永恒的瞬间。
潮水汹涌,激动地拍打着岸边的岩石。一定,它记住了这段故事,这段故事一定感动过它,使血雨腥风变得平静。
那么,请允许我读这样的诗,倾听潮声,昨日风云昨日魂。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当年的人们在怒吼的江潮上架起了一道通途,如今,江潮声引领我眺望二桥、三桥…… 潮起潮落,潮退潮涨。 远处太阳渐渐要落山了,群鸟从江上急掠而过,有的啼血嘶鸣,有的欢快兴奋。
我站在这里听潮声。太阳终于从远处的地平线上消失。
我离开大桥,但我想明日的朝阳一定会更美,潮声一定会更加雄壮。让我们今天好好地活,再让明天的过客来倾听今日的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