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数轴-初中数学论文范文

    关于数轴知识的数学小论文,初一的

    大家好: 数轴,是规定了唯一的原点,唯一的正方向和唯一的单位长度的这么一条直线。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做一个数轴: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规定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就得到了一个数轴。

    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

    从原点出发朝正方向的射线上的点对应正数,相反方向的射线上的点对应负数,原点对应零。 提醒一下各位,数轴是一种特定几何图形;原点、正方向、长度单位称数轴的三要素,这三者缺一不可. 数轴的用处可大了:你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左边小,右边大。

    而且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数不都是有理数,比如你可以用圆规截取像根号二这样的数。

    说到绝对值,也和数轴息息相关。因为任意一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就是它的绝对值。

    如果想像不出绝对值大小,就去数轴上看看吧。同样,两个数在数轴上的距离也可以表示为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

    提醒一下别弄错,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因为距离都是非负数。 总而言之,数轴很有用,It helps students a lot. 有时候我做有关不等式的题时,我就会画一个数轴,标上数字,添上符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谢谢额。

    。啊啊啊,我乱编了那么多,你自己改改吧分数就给我算了,我那么辛苦的啊谢谢。

    关于数轴知识的数学小论文,初一的

    大家好:

    数轴,是规定了唯一的原点,唯一的正方向和唯一的单位长度的这么一条直线。

    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怎么做一个数轴: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规定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就得到了一个数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从原点出发朝正方向的射线上的点对应正数,相反方向的射线上的点对应负数,原点对应零。

    提醒一下各位,数轴是一种特定几何图形;原点、正方向、长度单位称数轴的三要素,这三者缺一不可.

    数轴的用处可大了:你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左边小,右边大。而且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数不都是有理数,比如你可以用圆规截取像根号二这样的数。

    说到绝对值,也和数轴息息相关。因为任意一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就是它的绝对值。如果想像不出绝对值大小,就去数轴上看看吧。同样,两个数在数轴上的距离也可以表示为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提醒一下别弄错,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因为距离都是非负数。

    总而言之,数轴很有用,It helps students a lot. 有时候我做有关不等式的题时,我就会画一个数轴,标上数字,添上符号,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谢谢额。

    啊啊啊,我乱编了那么多,你自己改改吧

    分数就给我算了,我那么辛苦的啊

    谢谢

    关于初一的数轴知识的数学小的论文

    数轴小论文 数轴,是规定了唯一的原点,唯一的正方向和唯一的单位长度的这么一条直线。

    怎么做一个数轴: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规定叫做原点,选取某一长度就得到了一个数轴。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从原点出发朝正方向的射线上的点对应正数,相反方向的射线上的点对应负数,原点对应零。

    提醒一下各位,数轴是一种特定几何图形;原点、正方向、长度单位称数轴的三要素,这三者缺一不可. 数轴的用处可大了:你可以用数轴来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左边小,右边大。而且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但数轴上的数不都是有理数,比如你可以用圆规截取像根号二这样的数。 说到绝对值,也和数轴息息相关。

    因为任意一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就是它的绝对值。如果想像不出绝对值大小,就去数轴上看看吧。

    同样,两个数在数轴上的距离也可以表示为两个数的差的绝对值。提醒一下别弄错,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因为距离都是非负数。

    并且,数轴还有很多有趣的规律,对于初一上学期学生学习有理数加减法有很大的帮助,能刚好的理解,正数,负数,0的区别。 就说这么多,我们老师也让写了,希望能采纳。

    初中数学小论文-写一篇关于7年级的数学小论文是写正数和负数的啊

    正数(zhèng shù) 1定义:比0大的数叫正数。

    (1) [positive number]∶大于0的数。若一个数大于零(>0),则称它是一个正数.正数的前面可以加上正号“+”来表示.正数有无数个,其中分正整数,正分数和正无理数. 正数的几何意义:数轴上0右边的数叫做正数 任何正数加上负号都等于负数 比零小( 33, -45/77, -π. 参见:非负数(Nonnegative),负数(negative number) 正数(Positive), 零(Zero),负号/减号(Minus Sign). 例1、我们在小学学过自然数1,2,3,。

    ;一个物体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测量和计算有时不能得到整数的 结果,这就要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同学们还见过其他种类的数吗? 现在有两个温度计,温度计液面指在0以上第6刻度,它表示的温度是6℃,那么温度计液面指在0以下第6 刻度,这时的温度如何表示呢? 提示: 如果还用6℃来表示,那么就无法区分是零上6℃还是零下6℃,因此我们就引入一种新数——负数。

    参考答案: 记作-6℃。 说明: 我们为了区分零上6℃与零下6℃这一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因而引入了负数的概念。

    例2、下面我们再看一个例子,从中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到,有一座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图上标着8844; 还有一个吐鲁番盆地,图上标着-155。 你能说出它们的高度各是多少吗? 提示: 中国地形图上可以看到,上述两处都标有它们的高度的数,图上标的数表示的高度是相对海平面说的, 通常称为海拔高度。

    8844表示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8844米,-155表示吐鲁番盆地比海平面低155米。 参考答案: 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8844米; 吐鲁番盆地的高度是海拔-155米。

    说明: 这个例子也说明了我们为了实际需要引入负数,是为了区分海平面以上与海平面以下高度,它们也表示 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例3、甲地海拔高度是35米 乙地海拔高度是15米,丙地海拔高度是-20米,请问哪个地方最高,哪个地方 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多少? 提示: 35米,15米,-20米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参考答案: 甲地最高,丙地最低,最高的地方比最低的地方高55米。

    说明: 35米表示高出海平面35米,15米表示高出海平面15米,-20米表示低于海平面20米,所以甲地最高, 丙地最低,且甲地比丙地高55米。 负数的由来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相反意义的量。

    比如,在记账时有余有亏;在计算粮仓存米时,有时要记进粮食,有时要记出粮食。 为了方便,人们就考虑了相反意义的数来表示。

    于是人们引入了正负数这个概念,把余钱进粮食记为正,把亏钱、出粮食记为负。可见正负数是生产实践中产生的。

    据史料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正负数的概念,掌握了正负数的运算法则。人们计算的时候用一些小竹棍摆出各种数字来进行计算。

    比如,356摆成。

    ,3056摆成等等。

    这些小竹棍叫做“算筹”算筹也可以用骨头和象牙来制作。 我国三国时期的学者刘徽在建立负数的概念上有重大贡献。

    刘徽首先给出了正负数的定义,他说:“今两算得失相反,要令正负以名之。”意思是说,在计算过程中遇到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要用正数和负数来区分它们。

    刘徽第一次给出了正负区分正负数的方法。他说:“正算赤,负算黑;否则以邪正为异”意思是说,用红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正数,用黑色的小棍摆出的数表示负数;也可以用斜摆的小棍表示负数,用正摆的小棍表示正数。

    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成书于公元一世纪)中,最早提出了正负数加减法的法则:“正负数曰:同名相除,异名相益,正无入负之,负无入正之;其异名相除,同名相益,正无入正之,负无入负之。 ”这里的“名”就是“号”,“除”就是“减”,“相益”、“相除”就是两数的绝对值“相加”、“相减”,“无”就是“零”。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正负数的加减法则是:同符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异号两数相减,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减正数得负数,零减负数得正数。

    异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减,同号两数相加,等于其绝对值相加。零加正数等于正数,零加负数等于负数。”

    这段关于正负数的运算法则的叙述是完全正确的,与现在的法则完全一致!负数的引入是我国数学家杰出的贡献之一。 用不同颜色的数表示正负数的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

    现在一般用红色表示负数,报纸上登载某国经济上出现赤字,表明支出大于收入,财政上亏了钱。 负数是正数的相反数。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夏天武汉气温高达42°C,你会想到武汉的确象火炉,冬天哈尔滨气温-32°C一个负号让你感到北方冬天的寒冷。

    在现今的中小学教材中,负数的引入,是通过算术运算的方法引入的:只需以一个较小的数减去一个较大的数,便可以得到一个负数。这种引入方法可以在某种特殊的问题情景中给出负数的直观理解。

    而在古代数学中,负数常常是在代数方程的求解过程中产生的。 对古代巴比伦的代数研究发现,巴比伦人在解方程中没有提出负数根的概念,即不用或未能发现负数根的概念。

    3世纪的希腊学者丢番图的著作中,也只给出了方程的正根。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数学中,已较早形。

    初一数学论文范文-初一数学小论文 有关数学的学习体会,学习方法

    数学学习体会 学数学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我们的努力与回报往往不能那么尽如人意的成正比,甚至会有下坡的趋势。

    但是只要坚持下去,总有一次成绩会抬起头来。所以,学数学最重要的是要有看淡失败的心理素质和毅力。

    对于数学这样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学数学还要去思考,去分析,去推理。

    课上的45分钟十分重要,如果把握好这段时间就可以事半功倍。但是,听讲并不是一味地听老师讲,或者从头到尾都一字不落地听下来,“听讲”是有很多种的。

    课上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去听的,有的东西就大可不必去听,有的东西就需要放下手中的所有事全神贯注地听。 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听”的内容的取舍也因人而异。

    当然,课上更重要的事情便是思考。毕竟,听进来的东西是别人的,还需要消化吸收才能转为自己的,而且就算消化吸收后,它也未必适合你。

    然而想出来的东西本身就是源于自己,因而没有第二个东西比它更适合自己、更能让自己理解的透彻,用起来也就更顺手。 还有,没有一个人可以从始至终地集中精力。

    所以,学会对“听”的取舍,更注重“想”,合理安排课上时间,完全可能事半功倍。 做笔记也是一样。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确,有的科目需要我们记大量的笔记才能对学习有帮助,但数学并不是这样。

    有些概念在数上都写得清清楚楚,好好思考一下就能很快记下来,何必再抄书?学习不是态度问题,而是效率问题。 把课上整理笔记的时间用于思考,就不会落掉笔记上没记下的内容。

    其实一节课上值得记的是书里没有的东西、老师暗示的东西和自己思考得出的东西。对于数学而言,记得再多,不懂等于没有用。

    初一数学小论文范文 题目:我们身边的数学

    身边的数学

    --------------------------------------------------------------------------------

    用天平称物品的学问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只许在天平的一边盘上放砝码,要求一次称出物品重量的情况。

    ??例如:在天平的一边盘上放砝码,要把1克到3O克整克重的物品,都能一次性地分别称出来,至少要备置几个什么样的砝码?

    ??要“一次性”称出,又要做到砝码的个数“少”,各个砝码的克数不要相同,能将几个砝码拼凑成要称的重量,就尽量拼凑。

    ??显然,1克、2克的砝码是不可少的。1+2=3(克),3克的砝码可以不要。利用1克、2克的砝码各一个,无论怎么也不能一次称出4克的重量,必须要有一个4克砝码。有了4克的砝码,再配上1克、2克的砝码,就能分别称出5克、6克、7克的重量来。顺着这个思路,我们模拟天平称物的情况,制得下表:

    放置砝码(克) 称出物品重量(克)

    1 1

    2 2

    3+1 3

    4 4

    4+1 5

    4+2 6

    4+2+1 7

    8 8

    …… ……

    8+4+2+1 15

    16 16

    …… ……

    16+8+4+2 30

    16+8+4+2+1 31

    ??从表中可以看出,称3O克重量的物品时,用了4个砝码;但要分别称出1克到3O克的整克重量的物品时,需准备的砝码应该是5个,即1克、2克、4克、8克、16克,并且利用这5个砝码的最大称重量是1+2+4+8+16=31(克)。

    ??找一找,l克、2克、4克、8克、16克这5个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的砝码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不难发现,相邻的两个砝码的重量,较重的是较轻的2倍。由此可知,只许在天平一边盘上放砝码,并且要求一次性分别称出1克至若干千克整克重的物品,至少需备置的各个砝码的重量,第1个是1克,其余可依次按“2倍法”得出。

    密铺的学问

    ??地砖的形状往往是正方形的,也有长方形的,我们还见过正六边形的地砖。无论是正方形、长方形、还是正六边形的地砖,都可以将一块地面的中间不留空隙、也不重叠地铺满,也就是密铺。还有什么形状的图形可以密铺地面呢?同学们在思考这一问题时总是借助于画出的图形去实验,通过实际观察而得出结论。

    ??其实用地砖铺地这一生活问题也有数学方面的道理,可以用数学中学到的圆周角是36O度这一知识从理论上分析、解决。

    ??我们都知道,铺地时要把地面铺满,地砖与地砖之间就不能留有空隙。如果用的地砖是正方形,它的每个角都是直角,那么4个正方形拼在一起,在公共顶点处的4个角,正好拼成一个36O度的周角。正六边形的每个角都是120度, 3个正六边形拼在一起时,在公共顶点上的3个角度数的和正好也是36O度。除了正方形、长方形以外,正三角形也能把地面密铺。因为正三角形的每个内角都是6O度,6个正三角形拼在一起时,在公共顶点处的6个角的度数和正好是36O度。

    ??正因为正方形、正六边形拼合以后,在公共顶点上几个角度数的和正好是36O度,这就保证了能把地面密铺,而且还比较美观。

    ??还有什么形状的图形可以密铺地面呢?你现在会从数学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吗?试试看?

    七年级上册数学小论文4篇

    第一步:确定你准备写的论文范围。例如:准备写关于数轴的论文。

    第二步:选择一个吸引眼球的标题。例如:《数轴上的点是精确值还是约值的探讨》(我准备写的,你不要先抄袭了哈,呵呵)

    第三步:查找一些相关的知识。例如:数轴的作用,数轴的含义,数轴上点的表示法,数轴的相关定义等等。

    第四步:如果发现你准备的内容不够,就写一个你和同学在关于此论文里包含的内容的做题中发生的有趣的故事。例如:在画数轴时出现的小错误,同学或者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改的等等。

    最后:写上你的姓名、学校、班级、日期等。OK了,你的数学论文完成了,可以交给老师了。

    呵呵,预祝你成功。

    跪求初一数学论文500字-左右跪求初一数学论文,500字左右

    关于“0” (供你参考) 0,可以说是人类最早接触的数了。

    我们祖先开始只认识没有和有,其中的没有便是0了,那么0是不是没有呢?记得小学里老师曾经说过“任何数减去它本身即等于0,0就表示没有数量。”这样说显然是不正确的。

    我们都知道,温度计上的0摄氏度表示水的冰点(即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其中的0便是水的固态和液态的区分点。 而且在汉字里,0作为零表示的意思就更多了,如:1)零碎;小数目的。

    2)不够一定单位的数量……至此,我们知道了“没有数量是0,但0不仅仅表示没有数量,还表示固态和液态水的区分点等等。” “任何数除以0即为没有意义。”

    这是小学至中学老师仍在说的一句关于0的“定论”,当时的除法(小学时)就是将一份分成若干份,求每份有多少。 一个整体无法分成0份,即“没有意义”。

    后来我才了解到a/0中的0可以表示以零为极限的变量(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小于任意小的已定正数),应等于无穷大(一个变量在变化过程中其绝对值永远大于任意大的已定正数)。从中得到关于0的又一个定理“以零为极限的变量,叫做无穷小”。

    “105、203房间、2003年”中,虽都有0的出现,粗“看”差不多;彼此意思却不同。105、2003年中的0指数的空位,不可删去。

    203房间中的0是分隔“楼(2)”与“房门号(3)”的(即表示二楼八号房),可删去。0还表示…… 爱因斯坦曾说:“要探究一个人或者一切生物存在的意义和目的,宏观上看来,我始终认为是荒唐的。

    ”我想研究一切“存在”的数字,不如先了解0这个“不存在”的数,不至于成为爱因斯坦说的“荒唐”的人。作为一个中学生,我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对0的认识还不够透彻,今后望(包括行动)能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我的新大陆”。

    生活中的数学 有一个谜语:有一样东西,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无处不在,请问它是什么?谜底是:空气。 而数学,也像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时时刻刻存在于我们身边。

    。 生活中的数学 摘要:本文通过对生活中商品促销的实例分析,得出数学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结论。

    关键词:数学;生活;促销 “对我来说什么都可以变成数学。”数学家笛卡儿曾这样说过。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我国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曾下过这样的结论。

    的确,正如两位前辈所说,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脚步无处不在。 2006年已经接近尾声了,迎面而来的是新的一年——2007年。

    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商家打出的“满400送400”,“满300送300”的促销招牌。“这真实惠!”消费者们蜂拥而至,商场里人山人海,抢购成风。

    此情此景,真让人以为回到了物资短缺的年代。 实际上商家心里早打好了如意算盘。

    俗话说:只有买亏,没有卖亏,“满400送4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其中暗藏着数学问题,暗藏着商业机密,暗藏着许多玄机。 去年,我们一家三口,也在新年之际在商场里“血拼”,当时是满400送400元券。

    我们先用980元买了一件苹果牌的皮夹克给爸爸,送来了800元购物券。我们并没有过分浪费,花了298元券买了一件藏青色的李宁牌棉袄,又用剩下的500元券中的488买了一件太子龙男装(由于是购物券,不设找零)。

    到底便宜了多少?298+488+980=1766(元)——这是原来不打折时需要花的钱。 980/1776,所打的折扣大约是五五折。

    我的姑姑和姑夫从前也做过服装生意,我对服装的进货成本与销售价的关系也有些了解。服装的进价一般只占建议零售价的20%~30%。

    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商场促销力度越来越大,为了保持利润,商家或厂家还不断地把衣服的建议零售价标高。 就如前几天在电视中看见的一位消费者所说,某一品牌同一款式的一条尼料的裤子,三年前建议零售价还只是299元,今年标价变成了999元。

    这么一算,进价大概只有商场里售价的10%~20%。就算打了五五折,商家还稳赚三至五成的毛利。

    广告,广告,便是广而告之。 许多人一窝蜂似的赶来抢购、血拼,商场的人流量多了,商品销售量也快速增长。

    就按人流量是平时的三倍算,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数学问题。假设平时人流量少时,一件商品按8折销售。

    8折减去进价2折,标价部分的6成就成了毛利。虽然现在“满400送400元券”时同一件商品可能只赚三至五成,但销量起码是平时的三倍以上。

    就按三成毛利和三倍销量来计算,3*3=9,与平时的6成毛利相比,一天能多赚50%。虽说这样卖每件单位毛利率有所下降,毛利额却因销售量的增加而增长,更因大量销售而加快了资金周转,带来额外的收益。

    商品标价和促销中有数学,购物消费中有数学,装修房子有数学,织毛衣中有数学……总而言之,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 。

    初一数学论文范文

    怎样打好初一的数学基础?_数学论文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07-7-7 18:12:59 发布人:admin 初中数学是一个整体。

    初二的难点最多,初三的考点最多。相对而言,初一数学知识点虽然很多,但都比较简单。

    很多同学在学校里的学习中感受不到压力,慢慢积累了很多小问题,这些问题在进入初二,遇到困难(如学科的增加、难度的加深)后,就凸现出来。 现在中考网的初二学员中,有一部分新同学就是对初一数学不够重视,在进入初二后,发现跟不上老师的进度,感觉学习数学越来越吃力,希望参加我们的辅导班来弥补的。

    这个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初一数学的基础性,重视不够。我们这里先列举一下在初一数学学习中经常出现的几个问题:1、对知识点的理解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次上;2、解题始终不能把握其中关键的数学技巧,孤立的看待每一道题,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3、解题时,小错误太多,始终不能完整的解决问题;4、解题效率低,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一定量的题目,不适应考试节奏;5、未养成总结归纳的习惯,不能习惯性的归纳所学的知识点; 以上这些问题如果在初一阶段不能很好的解决,在初二的两极分化阶段,同学们可能就会出现成绩的滑坡。

    相反,如果能够打好初一数学基础,初二的学习只会是知识点上的增多和难度的增加,在学习方法上同学们是很容易适应的。 那怎样才能打好初一的数学基础呢? (1)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

    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二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

    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三是,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

    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你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 我们的建议是:更细心一点(观察特例),更深入一点(了解它在题目中的常见考点),更熟练一点(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够应用自如)。

    (2)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 这个工作,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我们的同学要学会自己做。当你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你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

    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初二、初三以后,同学们会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

    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 我们的建议是:“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办法。

    (3)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 同学们最难面对的,就是自己的错误和困难。但这恰恰又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同学们做题目,有两个重要的目的:一是,将所学的知识点和技巧,在实际的题目中演练。另外一个就是,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后弥补它。

    这个不足,也包括两个方面,容易犯的错误和完全不会的内容。但现实情况是,同学们只追求做题的数量,草草的应付作业了事,而不追求解决出现的问题,更谈不上收集错误。

    我们之所以建议大家收集自己的典型错误和不会的题目,是因为,一旦你做了这件事,你就会发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的小毛病,现在发现原来就是这一个反复在出现;过去你认为自己有很多问题都不懂,现在发现原来就这几个关键点没有解决。 我们的建议是:做题就像挖金矿,每一道错题都是一块金矿,只有发掘、冶炼,才会有收获。

    (4)就不懂的问题,积极提问、讨论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

    但就是这一点,很多同学都做不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该问题的重视不够,不求甚解;二是,不好意思,怕问老师被训,问同学被同学瞧不起。

    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任何东西都不可能学好。“闭门造车”只会让你的问题越来越多。

    知识本身是有连贯性的,前面的知识不清楚,学到后面时,会更难理解。这些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你对该学科慢慢失去兴趣。

    直到无法赶上步伐。 讨论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一个比较难的题目,经过与同学讨论,你可能就会获得很好的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注意的是,讨论的对象最好是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这样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

    我们的建议是:“勤学”是基础,“好问”是关键。 (5)注重实战(考试)经验的培养 考试本身就是一门学问。

    有些同学平时成绩很好,上课老师一提问,什么都会。课下做题也都会。

    可一到考试,成绩就不理想。出现这种情况,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考试心态不不好,容易紧张;二是,考试时间紧,总是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心态不好,一方面要自己注意调整,但同时也需要经历大型考试来锻炼。每次考试,大家都要寻找一种适合自。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