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个案护理范文
怎样写脑梗塞个案护理
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个案护理 江门市人民医院 脑血管科 吴妙珠 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长期致残的首要病因,其死亡率排在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和癌症(cancer)之后,居第三位。
形成脑梗塞的决定性因素是脑组织局部缺血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75%的脑梗塞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转移,导致局部脑血管闭塞造成的【1】。
脑梗塞溶栓治疗是为了早期再通闭塞动脉(artery),恢复血供,尽量挽救神经功能。随着神经病学和溶栓剂的研究和发展,溶栓治疗已经成为降低梗塞面积和致残率的最有效方法,特别对中、重度神经障碍的患者疗效尤为显著【2】。
依据NINDS研究的治疗方法和准则应用到实际的日常医院中风(stroke)患者的治理,43%的患者在九十日后能达至活动功能独立。然而目前只有不到3%~5%的脑梗塞患者能够得到溶栓治疗,大多数患者因延误超过时间窗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少部分人也因为其脑出血等并发症而不愿意接受治疗,其禁忌症也是影响治疗的原因之一,这便需要我们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普及、仔细评估、严密观察、预防并发症、与多学科紧密协助,使患者达到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康复。
因此,护理在溶栓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过往我们多使用尿激酶进行溶栓,于2009年7月19日收治了一例脑梗塞病人,使用rtpA溶栓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女,54岁, 2009年10月30日10:00做运动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于急诊做头颅CT未见异常,查血常规正常,PT为10。
8L,INR为0。9,APTT为30。
4。于12:00急诊车床收入我科。
入院时体查:左上肢肌力(muscular strength)三级,左下肢肌力三级加,入院时护理评估如下: 评估项目 患者 一般情况 患者入院时神志清醒,T37。2。
C、P112次/分、R20次/分、BP173/72mmHg、Sao2 97%、体重58kg。 NIHSS 5、GCS 15/15。
营养状况良好,平时胃口好,牙齿健康,口腔卫生良好。听力、视力正常,言语清楚,睡眠好,大小便正常。
既往体健,无过敏史。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发病前体健,自诉平时喜欢跳舞,发病后卧床,左侧肢体无力,日常生活、个人卫生需要协助。
个人史及社会关系 患者为台湾人,小学毕业,为家庭主妇,间兼职一些销售等散工,可以用粤语和普通话与人沟通。不吸烟,不喝酒,丈夫体健仍工作,有两个女儿均已工作,与亲属及朋友关系良好。
与家人丈夫女儿一起居住,住宅有电梯,家里环境一般,有坐厕及淋浴花伞。 无宗教信仰,平时喜欢听音乐、跳舞、看电视。
心理及情感 患者入院时神情焦虑(anxiety),不停询问医护人员自己的病情,担心预后(prognosis),怀疑发病是与自己做运动有关。经医护人员解释后,情绪稍稳定。
初步诊断:右脑梗塞。 用药前后患侧肢体肌力情况如下: 时间 左上肢肌力(级) 左上肢活动情况 左下肢肌力(级) 左下肢活动情况 30/10/2009 12:00 3 能勉强抬高,手指不能活动 3+ 能勉强抬高,脚趾不能活动 30/10/2009 17:00 4 能抗部分阻力,手指能稍稍动弹 5- 能抗大部分阻力,脚趾能稍稍动弹 31/10/2009 4- 能抗部分阻力,手指能稍稍动弹 5- 能抗大部分阻力,脚趾能稍稍动弹 2/11/2009 4- 能抗部分阻力,手指能稍稍动弹 5- 能抗大部分阻力,脚趾能稍稍动弹 5/11/2009 5- 能抗大部分阻力,手指能活动 5- 能抗大部分阻力,脚趾能稍稍动弹 作者简介:吴妙珠,女,学历:大专,专科护士,职称:护师 联系电话:13555640984 护理计划: 时间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评价 30/10/2009 12:22 活动无耐力 -与患者左侧肢体无力有关 1。
患者学会正确的主动运动及被动运动。 2。
患者学会自我辅助运动的技巧。 1。
告知患者早期进行主动运动及被动运动的重要性。 2。
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的方法,如“十指交叉握手”的自我辅助运动和“桥式运动”训练。 31/10 目标实现 30/10/2009 自理能力下降 -与患者左侧肢体无力有关 1。
患者卧床期间生活能得到满足。 2。
患者能达到病情允许下的最佳自理水平,如使用助行器、洗漱、如厕等。 1。
备呼叫器,常用物品放置在患者健肢能拿到的地方。 2。
及时提供便器,协助做好便后清洁卫生。 3。
协助洗漱,穿衣等 4。提供合适的就餐体位与餐桌板。
5。评估患者的能力并协助患者使用助行器、轮椅等,使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
2/11 10:00 1。病人住院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2。病人能使用轮椅自理。
目标实现 30/10/2009 焦虑 -与患者不清楚病情及担心预后有关。 1。
患者能说出焦虑的原因及自我感受。 2患者能运用应对焦虑的有效方法。
3。患者焦虑有所减轻,表现在生理、心理上的舒适感有所增加。
1。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与患者一起分析焦虑的原因及不适。
2。解释经用药后,肌力已有所改善,要循序渐进。
3。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明确、积极的信息。
4。引导患者正视患肢不一定能恢复到原来功能的现实,与其共同探索如何以最佳的形态适应现有的生活。
5。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争取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使患者解除功能残缺后对社会地位、生活能力、。
怎样写脑梗塞个案护理
rtPA治疗脑梗塞患者的个案护理 江门市人民医院 脑血管科 吴妙珠 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长期致残的首要病因,其死亡率排在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和癌症(cancer)之后,居第三位。
形成脑梗塞的决定性因素是脑组织局部缺血的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75%的脑梗塞是由于急性血栓形成或其他部位的血栓转移,导致局部脑血管闭塞造成的【1】。
脑梗塞溶栓治疗是为了早期再通闭塞动脉(artery),恢复血供,尽量挽救神经功能。随着神经病学和溶栓剂的研究和发展,溶栓治疗已经成为降低梗塞面积和致残率的最有效方法,特别对中、重度神经障碍的患者疗效尤为显著【2】。
依据NINDS研究的治疗方法和准则应用到实际的日常医院中风(stroke)患者的治理,43%的患者在九十日后能达至活动功能独立。然而目前只有不到3%~5%的脑梗塞患者能够得到溶栓治疗,大多数患者因延误超过时间窗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而少部分人也因为其脑出血等并发症而不愿意接受治疗,其禁忌症也是影响治疗的原因之一,这便需要我们护理人员进行健康普及、仔细评估、严密观察、预防并发症、与多学科紧密协助,使患者达到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康复。
因此,护理在溶栓治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过往我们多使用尿激酶进行溶栓,于2009年7月19日收治了一例脑梗塞病人,使用rtpA溶栓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护理经验报道如下。 病例介绍 患者,女,54岁, 2009年10月30日10:00做运动时突发左侧肢体无力,于急诊做头颅CT未见异常,查血常规正常,PT为10.8L,INR为0.9,APTT为30.4。
于12:00急诊车床收入我科。入院时体查:左上肢肌力(muscular strength)三级,左下肢肌力三级加,入院时护理评估如下: 评估项目 患者 一般情况 患者入院时神志清醒,T37.2。
C、P112次/分、R20次/分、BP173/72mmHg、Sao2 97%、体重58kg。NIHSS 5、GCS 15/15。
营养状况良好,平时胃口好,牙齿健康,口腔卫生良好。听力、视力正常,言语清楚,睡眠好,大小便正常。
既往体健,无过敏史。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发病前体健,自诉平时喜欢跳舞,发病后卧床,左侧肢体无力,日常生活、个人卫生需要协助。
个人史及社会关系 患者为台湾人,小学毕业,为家庭主妇,间兼职一些销售等散工,可以用粤语和普通话与人沟通。不吸烟,不喝酒,丈夫体健仍工作,有两个女儿均已工作,与亲属及朋友关系良好。
与家人丈夫女儿一起居住,住宅有电梯,家里环境一般,有坐厕及淋浴花伞。无宗教信仰,平时喜欢听音乐、跳舞、看电视。
心理及情感 患者入院时神情焦虑(anxiety),不停询问医护人员自己的病情,担心预后(prognosis),怀疑发病是与自己做运动有关。经医护人员解释后,情绪稍稳定。
初步诊断:右脑梗塞。 用药前后患侧肢体肌力情况如下: 时间 左上肢肌力(级) 左上肢活动情况 左下肢肌力(级) 左下肢活动情况 30/10/2009 12:00 3 能勉强抬高,手指不能活动 3+ 能勉强抬高,脚趾不能活动 30/10/2009 17:00 4 能抗部分阻力,手指能稍稍动弹 5- 能抗大部分阻力,脚趾能稍稍动弹 31/10/2009 4- 能抗部分阻力,手指能稍稍动弹 5- 能抗大部分阻力,脚趾能稍稍动弹 2/11/2009 4- 能抗部分阻力,手指能稍稍动弹 5- 能抗大部分阻力,脚趾能稍稍动弹 5/11/2009 5- 能抗大部分阻力,手指能活动 5- 能抗大部分阻力,脚趾能稍稍动弹 作者简介:吴妙珠,女,学历:大专,专科护士,职称:护师 联系电话:13555640984 护理计划: 时间 护理诊断 护理目标 护理措施 评价 30/10/2009 12:22 活动无耐力 —与患者左侧肢体无力有关 1.患者学会正确的主动运动及被动运动。
2.患者学会自我辅助运动的技巧。 1.告知患者早期进行主动运动及被动运动的重要性。
2.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的方法,如“十指交叉握手”的自我辅助运动和“桥式运动”训练。 31/10 目标实现 30/10/2009 自理能力下降 —与患者左侧肢体无力有关 1.患者卧床期间生活能得到满足。
2.患者能达到病情允许下的最佳自理水平,如使用助行器、洗漱、如厕等。 1.备呼叫器,常用物品放置在患者健肢能拿到的地方。
2.及时提供便器,协助做好便后清洁卫生。 3.协助洗漱,穿衣等 4.提供合适的就餐体位与餐桌板。
5.评估患者的能力并协助患者使用助行器、轮椅等,使进行力所能及的自理活动。 2/11 10:00 1.病人住院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2.病人能使用轮椅自理。 目标实现 30/10/2009 焦虑 —与患者不清楚病情及担心预后有关。
1.患者能说出焦虑的原因及自我感受。 2患者能运用应对焦虑的有效方法。
3.患者焦虑有所减轻,表现在生理、心理上的舒适感有所增加。 1.耐心倾听患者诉说,与患者一起分析焦虑的原因及不适。
2.解释经用药后,肌力已有所改善,要循序渐进。 3.对患者提出的问题给予明确、积极的信息。
4.引导患者正视患肢不一定能恢复到原来功能的现实,与其共同探索如何以最佳的形态适应现有的生活。 5.做好家属的心理疏导,争取家属的理解和支持,使患者解除功能残缺后对社会地位、生活能力、社交能力等发生影响的后。
脑梗塞出院后护士的个案反思
护理评价
1患者能够适应生活依赖他人照顾的状态和接受医护人员的护理,能采取改变后的沟通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情绪稳定,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舒适感增强
2能按计划坚持进行语言和肢体功能的恢复训练,掌握正确的进食或鼻饲方法,吞咽功能逐步恢复,营养充足,生活日常活动能力逐渐增强
3病人和照顾者能够叙述引起外伤,压疮,误吸,肢体失用和营养低下的主要原因,掌握相关的自我护理措施,未发生各种并发症
体会
此次的个案护理,可以说是把整体护理的理论付诸于实践,我们按照护理程序,从入院评估患者的病情资料,在给出护理诊断,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再实施护理计划,再评价护理效果,运用先进的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从入院至出院的整个护理过程,其中不仅包括对患者的生理护理,而且还从心理和社会支持系统等各个方面对患者进 行整体护理,不仅让我在理论知识方面有的更深刻的印象,而且此次的护理实践过程也将会对今后的临床工作产生重大的帮助
有没有关于脑梗死恢复期个案护理的资料推荐一下呀,做一个参考,多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康复(脑血栓脑梗):通过急性期治疗后,大部分病人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这就要求及时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首先控制好血压,把血压控制在合理水平,同时每晚口服阿司匹林100--150mg抗凝(必须终生服药),有利恢复和预防复发;结合祖国医学在防病治病中的优势,中西结合,综合康复,提高疗效,使患者恢复到最佳状态。 中药:《脑血通口服液》(中医处方药)纯中草药组成;活血化瘀,舒经活络,溶栓醒脑,降血压,降血脂,降低血液粘度,缓解动脉硬化,恢复动脉弹性,改善血液循环,清除血液中的杂质,有效预防脑溢血、脑血栓、脑梗发生;解除高血压伴眩晕,舌重,手足麻木、行走不稳等中风先兆症状;对中风后遗症,言语不清、口眼歪斜、口角流涎、手足麻木、半身不遂、偏瘫有很好的治疗康复作用;特别对脑血栓偏瘫(脑梗塞)效果突出,填补了溶栓时间窗后的溶栓、康复临床治疗空白,大大提高疗效,减少致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针灸:根据病因与后遗症状,合理配穴,促进功能恢复。 按摩:帮助患者翻身,上肢做伸展运动,下肢做倔曲运动,同时按摩瘫肢肌肉与关节,预防僵硬与萎缩;控制感染,防止褥疮发生。
药浴:通过表皮吸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快康复。 训练:加强认知、记忆、语言、吞咽、运动功能训练:帮助功能恢复。
坚定康复信心,控制情绪波动:告知患者,只要坚持康复治疗,一定会好起来,使之心态平和,有利恢复。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规律,起居有常,定时服药,低盐低脂清谈饮食,不抽烟、不喝酒,适当运动与工作,注意休息与睡眠。
定期检查,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有效预防复发。
有需要直接咨询。祝早日康复!。
脑梗塞出院后护士的个案反思
护理评价
1患者能够适应生活依赖他人照顾的状态和接受医护人员的护理,能采取改变后的沟通方式进行有效的沟通,情绪稳定,生活需要得到满足,舒适感增强
2能按计划坚持进行语言和肢体功能的恢复训练,掌握正确的进食或鼻饲方法,吞咽功能逐步恢复,营养充足,生活日常活动能力逐渐增强
3病人和照顾者能够叙述引起外伤,压疮,误吸,肢体失用和营养低下的主要原因,掌握相关的自我护理措施,未发生各种并发症
体会
此次的个案护理,可以说是把整体护理的理论付诸于实践,我们按照护理程序,从入院评估患者的病情资料,在给出护理诊断,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再实施护理计划,再评价护理效果,运用先进的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进行从入院至出院的整个护理过程,其中不仅包括对患者的生理护理,而且还从心理和社会支持系统等各个方面对患者进 行整体护理,不仅让我在理论知识方面有的更深刻的印象,而且此次的护理实践过程也将会对今后的临床工作产生重大的帮助
脑梗塞的整体护理论文
心源性脑梗死急性期的护理体会 [摘要] 目的 介绍心源性脑梗塞急性期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
方法 对24例住院患者严密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尤其是心脏的监护,并观察肢体血供情况,加强用药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 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19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
结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有助于降低心脑梗死并有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 [关键词] 心源性脑梗死 护理 心源性栓子先后栓塞肢体及脑部动脉,随时可危及生命或致肢体残疾, 心房纤颤是心源性脑栓塞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笔者对2007年10月~2008年7月收治的24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4例患者,男17例,女7例,年龄38~76岁;原有高血压病史18例,冠心病史21例, 其中行冠脉支架植入术2例。
主要临床表现:偏瘫 20例;偏瘫并失语16例;意识障碍7例;合并肢体动脉栓塞1例。本组病例符合 1995 年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心源性脑栓塞的诊断标准[1]。
2 护理 2.1 严密观察神志变化 动态评估病人神志变化是预见病人病情的主要指标,应通过对病人的语言反应、疼痛刺激反应、瞳孔对光反应、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等来判断意识情况,一旦病人发生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重,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2.2 监测生命体征及心功能变化 心源性脑梗死病人大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继发的房颤史,血压波动较大,心脏功能多有损害。
脑梗死发生后可影响心脏及血压的变化,故在护理中应密切监测心脏功能、血压的变化,予心电监护,注意心率、心律、心电图变化,记24h出入量,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同时准备好抢救仪器及药物,一旦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立即通知医生并积极配合急救。 2.3 注意观察肢体血供情况 偏瘫肢体合理摆放肢位,加强肢体被动功能锻炼。
若急性动脉栓塞主要表现为患肢皮温低、动脉搏动消失,应避免抬高患肢,腘窝处悬空以免受压,注意保暖,但禁用热水袋局部热敷。在抗凝、溶栓治疗过程中,除观察栓塞平面有无改变外,还要注意观察有无肢体坏疽。
本组中1例肢体动脉栓塞者出现肢体坏疽而放弃医治。 2.4 药物治疗护理 应用药物时,注意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应用扩血管药物时滴速应在每分钟30滴左右,并注意血压的变化。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时应先做皮试,结果阴性者才可使用。
溶栓和抗凝药要严格掌握剂量并观察有无出血倾向。颅内高压者给予20 %甘露醇或与速尿针交替使用。
2.5 基础护理要点 1) 卧床休息,病房床单位设置舒适、整洁、加床栏保护,防止坠床。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
2)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加强肺部护理,防止肺部并发症。3)重视饮食护理。
清醒者第一次进食前常规进行吞咽功能评估,对吞咽困难、饮水呛咳或昏迷的病人予留置胃管,进食时可稍抬高床头。4)保持二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2.6 心理护理 心源性脑梗死多为急性起病,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均无思想准备,大多存在紧张焦虑情绪,渴望得到最大的关注、最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较高,尤其伴有失语的患者极容易产生失望、急躁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多巡视病房,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如手势、写字、指图画等,多关心患者和安慰家属,耐心地解释疾病知识和药物作用,消除其顾虑,帮助他们建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 讨论 心源性脑梗塞尤其急性期是最危险的时期,而且心脑卒中并存预后较差,致残率、致死率较高,通过加强对全身, 尤其是心脏情况的监护,保护心脑细胞及对症治疗,注意对于脱水药物和补液量及速度的调整,减少医源性诱发心力衰竭的机会,降低致残率、致死率结果本组24例患者平均治疗25d,存活22例(其中日常生活基本能自理5例),病情加重而放弃治疗3例,死亡2例。 [参考文献] [1] 中华神经科学会. 脑血管疾病分类 (1995) J .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 29: 376 - 378.。
个案护理记录怎么写
(一)前置部分 ①文题;②作者;③摘要(概述性摘要,100字左右);④关键词;⑤英文摘要。
(二)正文部分 1.前言( (1)病例选择的依据 叙述所选病例是否为少见特殊的病例,其特殊性在何处。 (2)个案写作的目的与意义 2.病例介绍或临床资料( 病例重点介绍与护理有关的内容,不要过多介绍医生的诊断治疗措施。
病例简介包括:①患者一般情况;②病史;③医护过程及效果;④转归等。 3.护理(2000字左右) 此部分是个案护理写作的重点内容,应按护理类别详细介绍护理方法、护理措施及具体作法,特别是根据个体情况采取的一些创新尝试和独特作法,要详细具体介绍,以体现文章的特色。
护理类别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1)治疗护理 ①医嘱护理(执行医嘱):如用药护理、输液护理、给氧护理、导管护理等;②对症护理:如高热护理、疼痛护理、咳嗽护理、腹泻护理等。 (2)观察护理 ①病情观察与处理;②重症监护与抢救;③功能监护与指导;④伤口观察与护理;⑤并发症观察与护理;⑥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等。
(3)生活护理 ①饮食护理;②排泄护理;③皮肤护理等。 (4)康复护理功能训练等。
(5)消毒隔离 ①随时消毒,终末消毒;②传染病隔离,保护性隔离。 (6)心理护理 心理支持(倾听解释、支持鼓励、保证指导)。
(7)健康教育 ①入院教育;②住院教育;③出院教育。 4。
出院指导或家庭康复指导 此部分可并入“护理”项目中写作,也可不写此项内容。 5.讨论、体会或小结( (1)特殊病例的护理特点,与常规护理的不同之处。
(2)主要的护理问题,护理配合治疗的重点。 (3)重要的或关键的护理措施,独特护理的创新尝试、新见解、新作法。
(4)护理效果评价,可对比护理结果与预期护理目标进行评价,也可用患者的反映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 (5)护理体会,认真总结护理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以及能给读者留下的深刻启迪。
(6)概述性总结,对主要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等高度概括地作出总结(小结)。 (三)后置部分参考文献。
三、写作要求 1.特殊病个案护理报告的病例选择,最主要的原则是病例少见特殊,具有新、稀、奇、特等特点。 (1)复杂病例的护理临床少见,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治疗与护理的难度大,但通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成为成功治愈的案例。
如“1例手足口病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儿的护理”,“1例髋关节离断术后切口及半骨盆严重感染患者的护理”等。 (2)危重病例的监护 如“1例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
(3)罕见病例的护理。 (4)常见病不常见表现病例的护理。
(5)药物少见不良反应病例的护理。 (6)应用新技术、新疗法、新措施病例的护理。
(7)误诊误治病例的护理。 (8)首发病例的护理 首次发现的病例,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没有现成的常规护理措施,故探讨其护理方法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如2002年11月16日我国广东省佛山市发生的世界首例SARS患者(我国简称“非典”)的护理,2003年发生的首例禽流感患者的护理,2009年发生的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护理,2008年我国安徽阜阳市发生的首例手足口病者的护理等。 2.亲护病例 个案护理报告的病例应来自护士自己亲自参与护理的病例。
由于亲自护理,亲自记录护理病历,对病例十分熟悉,写作才会得心应手。 3.资料完整 选择的病例不仅要有特色,而且要求护理资料记录完整。
从入院评估到每日评估,以及每天的护理措施和护理结果均有完整记录。 因为写作不仅需要使用医生记录的诊疗资料,更需要使用护士记录的护理资料。
4.格式熟悉 要熟悉个案写作的格式与要求,阅读权威杂志的个案报告,可作为自己模仿写作的范文。 5.彰显独特 个案护理报告应该用“怎么做”的语气介绍自己独特的作法,而不仅仅是局限于常规护理方法的介绍。
因为病例特殊,所以需用一些特殊的护理措施,仅用常规护理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对特殊病例的独特护理,是一种创新尝试,介绍独特的新护理方法,可以彰显文章的特色。
6.评价效果 可将护理结果与预期护理目标进行对比,以评价护理效果;也可用患者的反应来评价护理的效果,为此需加强护患双方的互动交流与沟通。 7.认真修改 “文不厌改”,“玉越琢越美,文章越改越精”。
好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的。为了提高论文的质量,不仅要自行反复修改,也应虚心请教专家指导后认真修改,以求不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