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题范文实例化学
(1)请从水或水溶液的方方面面,提出两个有价值的、具体的、不同方向
【分析】水是人体必不可缺的物质,关于水的研究课题也很多,我们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设计一个实验室电解水最佳条件的研究课题,或者研究用海水潮汐来发电这个课题等等,只要合适可行,可以任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来研究。
1、(1)例1:实验室电解水最佳条件的选择研究。 例2:研究用海水潮汐来发电。
例3:水的化学式是。 例4:研究水能不能喝。
例5:水污染的研究。 (2)①能应用化学研究的手段,如实验、观察、调查、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与假设的关系。
②方案可能对课题的研究提供实证。 [答题样例]:课题名:关于学生家庭用水的问卷调查和统计解析。
[研究计划]:(1)设计一份问卷; (2)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问卷调查; (3)收集和统计每个问题的答题情况; (4)从中解析我校学生家庭用水的一些问题,并得到一些启示。【点评】我们学过大部分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都需要水的参与;单独关于水的反应也学过一些,比如电解水等。
研究性课题关于化学的
小型起爆装置:氯酸钾和红磷装入中间挖空的粉笔,待药品干燥,一摔就产生火花! 研究下氯酸钾和红磷以多少的质量比时燃烧最充分,产生的火花最大
固体酒精:平时经常看到固体酒精,但自己想做出来可不是那么简单,网上的很多配方都难以成功,试试看你有没有办法制作出来. [用醋酸钠冷却的方法行不通,网上很多用这个]
---------------------------------------------------------------------
食品对大脑的营养供应的资料
正常饮食中的营养物质基本上可满足脑功能活动所需的营养,除了主食外,只要我们注意摄入适量的鸡蛋、瘦肉、大豆、猪脑、羊脑、新鲜蔬菜及水果等,就可满足脑的营养需要。但往往由于偏食,使脑功能所需的营养不足,或是脑的某些物质失去平衡。特别是在人们生活普遍提高的今天,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即少而精的食物占了很大比例,如主食要求精制面粉或精制大米,至于其它粗杂粮及豆类主食却较少有人问津,这样单一的食物怎能满足身体的需要呢?更值得注意的是,人工加工食品日趋增多,一些香甜可口的食品往往会造成儿童偏食的习惯。吃糖过多,血糖上升,使人不知饥饿,影响食欲,严重时可出现“精神孤独症”。如长期大量食用白糖会产生大量酸性代谢中间产物,引起酸血症。人体为了维持正常酸碱度,就会动用骨骼和牙齿中的钙来中和,致使牙齿和骨骼疏松,不坚固,以致使身体变得比较脆弱。如食用过多的糖精,还有致癌的危险。
为了满足脑功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应该纠正偏食的不良习惯,注意食物的多样化,粗细粮搭配,谷类和豆类搭配,荤素搭配,应该以新鲜食物为主,少吃精制腌腊食物,不食过期食物和腐烂食物。在24小时内机体应从食物中摄取大约8368~12552千焦(2000~3000千卡)的热量,才能保持机体健康和维持大脑功能活动。具体分配是:蛋白质1757千焦(420千卡、80~120克),约占14%脂肪3766千焦(900千卡,60~100克)占30%碳水化合物7029千焦(1680千卡,400~500克)占56%。
化学,高一研究性课题论文
三聚氰胺(Melamine),是一种三嗪类含氮杂环有机化合物简称三胺,又叫2 ,4 ,6- 三氨基-1,3,5-三嗪、1,3,5-三嗪-2,4,6-三胺、2,4,6-三氨基脲、蜜胺、三聚氰酰胺、氰脲三酰胺,分子式C3N6H6、C3N3(NH2)3,分子量126.12。是一种重要的氮杂环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来制作三聚氰胺树脂,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耐热性、耐电弧性、优良阻燃性。广泛运用于木材、塑料、涂料、造纸、纺织、皮革、电气、医药等行业,可用于装饰板的制作,用于氨基塑料、粘合剂、涂料、币纸增强剂、纺织助剂等(网络和百度,2008)。
近年来三聚氰胺有了新的用途。由于食品和饲料工业蛋白质含量测试方法的缺陷,三聚氰胺被一些不法商人用作食品添加剂,以提升其蛋白质含量指标。我们知道蛋白质主要由氨基酸组成,其含氮量一般不超过30%,而三聚氰胺的分子式含氮量为66%左右。通用的测试蛋白质含量的 “凯氏定氮法”主要是通过测定样品中的含氮量来估算蛋白质含量(氮含量x 6.25)。因此,添加三聚氰胺会使得食品中的蛋白质测试含量偏高,从而使劣质食品通过食品检验机构的测试。三聚氰胺作为一种白色结晶粉末,没有气味和味道,掺杂后不易被发现。三聚氰胺因此获得了 “蛋白精”的美誉(网络和百度,2008)。
根据目前的认识,三聚氰胺被认为毒性轻微。实验表明,大鼠口服的半致死量大于3g / kg体重。很早(1945年)的一个实验报道:用大剂量的三聚氰胺饲喂大鼠、兔和狗,并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但有些实验已经表明: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和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网络和百度,2008)。
由于三聚氰胺不是食物添加剂,因此关于三聚氰胺对于人类的身体健康影响一直缺乏实验数据。但是既然含氮量这么高,如果对于人体没有致命性危害的话,会有很大的商机,绝对是一些人的暴利机遇。那么这种高氮含量的化学物质到底对人类的生理有那些副作用呢?这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
根据对实验动物的研究得到的很少的知识,我们大胆假设:在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不会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如何写化学教学案例化学教学案例的步骤
直接搜索 如何写化学教学案例和 化学教学案例的步骤 会找到好的答案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 课题:酸和碱的性质(第一课时)一、 教学背景与定位课型:新授课 一课时学生信息分析:经过一年的化学学习,学生对元素化合物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方法,如:实验观察、归纳总结、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分析等等。
其中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本单元酸和碱的知识实验较多,且现象比较明显,学生在实验探究方面的能力加强了,很多重要的知识就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加以解决。教学起点分析:在前两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知道盐酸能与大理石、碱反应,又知道酸溶液中存在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酸还有哪些性质?如何探究这些性质?这些问题都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现象中逐步引出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如铁锈、水垢等的除去,让学生感知酸的其它化学性质,激发学生对酸的性质探究的兴趣。
教学方式:观察总结、实验探究、交流合作二、 教学资源与设备 仪器:试管、镊子、药匙、多媒体展示台 药品:浓硫酸、浓盐酸、稀盐酸、镁条、铜丝、木炭、生锈铁钉、氧化铜、碳酸钙、氯化铜溶液、氯化钡溶液三、教学设计方案设计内容具体设计设计意图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技能:了解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了解酸的腐蚀性、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及原因;掌握酸的主要化学性质;认识其它几种常见的酸的化学式。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了解探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途径;逐步养成善于观察对比、敢于质疑、参与实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使用酸,进行物质性质的探究,增强实验的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实验探究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通过三维目标的设计,本节课不但要使“酸的性质”这一知识目标得以实现,更要重视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参与性,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和技能方面得到提升,同时也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培养。
教学 内 容 的 选 择 和教学情景的设计内容选择:1、浓盐酸和浓硫酸的物理性质。2、浓硫酸的腐蚀性、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3、常见酸的化学性质情景设计:1、多媒体展示真实标签,对比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2、浓硫酸涂到布条上出现破洞,体会它的腐蚀性;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空气中有明显的温度变化,让学生设计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3、给出药品和仪器,学生分组探究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教学内容紧扣新课程标准,除了知识性问题“酸的性质”,更重视学生获取知识时的参与过程,使学生认识“了解物质是从个体到一般”的认知规律。
教学情景的设计尽量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学生感到化学知识的真实性、实用性。教师通过适当的情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学 习 任 务 和学习活动的设计1、学生通过教师展示的标签观察、阅读和交流,获取关于两种重要的酸的物理性质的信息。2、通过教师演示的趣味小实验感受浓硫酸的腐蚀性;通过浓硫酸吸水后的温度变化以及水和浓硫酸的密度探究稀释浓硫酸的方法。
3、学生在开放性的实验中自主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深化对酸的相似化学性质的认识。4、了解几种常见的酸的化学式和名称,加深对酸的理解。
学生在观察思考、实验操作、交流讨论等学习过程中掌握研究物质性质的科学方法,养成科学的态度,培养初步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体验探究的乐趣,形成和发展探究的能力。
学 习 活 动 的 组 织和教学评价的设计学习活动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酸的物理性质”以学生观察、思考、阅读等自主学习为主;“酸的化学性质”以实践、合作、交流、讨论为主。
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结论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
结论性评价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展现。在学生感到有意义、有兴趣的活动中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习兴趣,有利于发展学生终生学习的习惯。
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给予指导,关注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更关注知识获取过程中的能力提高,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四、教学流程让学生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探究活动中的化学反应。
1、根据化学方程式归纳总结酸的化学性质。2、分析酸的化学性质的实质是H+参与反应,总结出酸相似的化学性质。
操作探究通过蘸有浓硫酸的玻璃棒在空气中的温度变化,让学生设计稀释浓硫酸的方法,理解其原因。利用多媒体展台,把浓盐酸和浓硫酸的标签进行对比,学生通过交流归纳总结浓硫酸和浓盐酸的主要物理性质;使用浓酸应注意的问题。
活动天地引入新课铁制品生锈、水壶底部产生水垢等都是令人讨厌的现象,利用酸的性质,这些问题都可迎刃而解,酸有哪些性质?练习使用化学用语实验探究1、第一组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稀盐酸的主要化学性质。2、第二组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探究稀硫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总。
求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或说课稿的比较与评析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案例研究》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5年秋,江苏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高中化学教师面临着新的课程体系、新的教材、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需要研究新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
二. 课题的界定和理论依据 新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化学教学要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尊重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了解化学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
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实施则是将教学设计付诸实践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案例研究”就是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的典型案例的设计、实施过程的反思、分析、总结。
理论依据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近年在皮亚杰的认知结构理论和维国斯基社会建构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使学习者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或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这种学习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景性、协作型。
建构主义提倡一种更加开放的学习。每个个体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在这种开放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不仅有鲜明的个性特点,而且也深刻的影响着学习的结果。
理论依据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原理。自主学习是指个体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过程或能力。
强调个体学习的主动性。合作学习是在教学中运用小组形式,使学生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强调学习的协作与交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以主动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它强调以探究、发现的方式学习。 三. 课题研究的内容 1.高中化学教学活动(典型课型如;绪言课、基础理论课、基本概念课、元素化合物知识课、研究性学习等)的设计与实施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整合及媒体的选择。
2.研究性学习的组织与评价(评价的特点、作用、指标、评价量表的设计、自评、互评、师评的实施办法、学生对评价的反馈等)。 。
3.“化学报告”学生课外化学学习的兴趣取向和学习水平的调查。 4. 个性化的假期作业,学生自主选择假期作业及自拟测试题、学生对假期作业的看法调查。
四.课题研究的意义: 1. 研究的实用性。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是一个必须面对的全新的课题。
我们是江苏省首届进入高中新课改的教学第一线的实践者,我们的教学实践积累,无论是其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是宝贵的第一手资料,这对于研究者本人、同行及后来的实践者是不可或缺的借鉴。 2. 研究的新颖性。
关于研究性学习评价研究、“化学报告”学生课外化学学习的兴趣取向和学习水平的研究以及个性化的假期作业,学生自主选择假期作业及自拟测试题、学生对假期作业的看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选择 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3月—4月)。
理论学习、整理已实施的必修模块化学1和化学2的部分典型案例资料,分析、总结、反思,明确需要继续进行研究的方向。制定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5月—9月)。主要对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评价、“化学报告”学生课外化学学习的兴趣取向和学习水平、 个性化的假期作业,学生自主选择假期作业及自拟测试题、学生对假期作业的看法,作行动研究、调查研究,并及时收集资料、反思、分析、调整。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0月—11月)。收集和整理案例资料,反思和分析研究情况,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以案例研究的方法写出一系列的教学叙事或调查报告或论文。
六. 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 研究成果: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案例研究系列报告。包括: 1. 高中化学新课程、新教材典的型教学案例 2. 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3.“化学报告”学生课外化学学习的兴趣取向和学习水平的调查 4.个性化的假期作业,学生自主选择假期作业及自拟测试题、学生对假期作业的看法调查。
呈现方式:系列报告(教学叙事或调查报告或论文) 七. 课题研究的条件 研究者已有二十七年教龄,从教以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从事高中化学教学工作,既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也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所教学生化学成绩优秀、所撰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