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国庆、中秋征文范文

    以“国庆节”或“中秋节”为话题作文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

    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

    迎国庆庆中秋作文600字

    迎中秋庆国庆作文600字

    今年,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国庆,中秋双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是我国汉族和大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月亮和我们的生活、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文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经常以花好月圆来祝愿家庭的和睦团圆;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

    在我们佛教里经常用“月”来比喻佛法,比如以‘千江有水千江月’来比喻佛菩萨的真如本性在众生心地中的反映;伊斯兰教也以新月象征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时光,其象征含义是上升、新生、幸福、吉祥、初始光亮等。中国的基督徒也会在中秋之夜团聚在一起感谢上帝的恩典、祈祷家庭的团聚、和睦、幸福。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各项社会事业都在蓬勃发展。宗教也在追赶时代进程,把握属于自己的历史机遇。放眼全球,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化竞争的时代,也是一个文化剧烈竞争的时代。宗教作为承载了传统文化基因的社会系统,正在发挥着积极的、强大的作用。而宗教人才的培养、寺观教堂的管理、教规教义的传播,乃至整个宗教的发展,是越来越多地依赖经济社会的发展。由此,宗教必须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关于国庆节500字作文国庆节作文,自己写的啊,500字,】

    2001年对于中国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雪灭、地震让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完美的举办了又是一年国庆节,花开一片片!国庆又逢中秋,我衷心祝福我心中的你心情愉快,开心的时刻永远都在.上帝赐给人类的爱是永恒的.把握时令,创造时运;成龙成凤,要有自信;态度端正,不要卖命;身体要紧,不要生病;好吃好玩,欢度国庆!淡照霜飞的是一丝银菊,书写秋空的是一片月华,温润心田的是一抹恩爱,缘系今生的是一世情缘.国庆佳节,盼望与你相聚!十一遇见了神洲龙行!人遇喜事精神爽,国庆中秋双喜临门,祝福网民网虫们节日快乐!举国欢庆齐欢畅,在这个国家的节日里!国庆中秋双双庆,在这个特别、美好、难忘的日子里,让我们全部的华夏子孙共祝愿祖国盛!家团圆!人幸福!对你的思念像袅袅的轻烟不绝如缕,对你的祝福如潺潺的流水伴随一生一世,国庆放长假,何不一起出去happy?刚刚送走了中秋的笑脸,又迎来了国庆的喜悦!愿你在这双重喜庆的包围下永远幸福、快乐!山美,水美,人更美,全国人民是一家.不同的民族,同一个中国.母亲的生日,同喜同喜.工作是做不完的,身体可是累得垮的,健康是生命的本钱.多多善待自己吧!国庆节假期你该歇歇了 共度佳节,举国欢庆,军民一家亲!在这举国共庆的日子,祝我的家庭与国家的日益繁荣相伴,祝福你,我的朋友.我们是龙的传人,龙的后代,龙的子孙!让我们这些龙的子孙,共同欢度伟大祖国的节日!你听见了那首来自东方的歌了吗?庆国庆,大家齐欢乐,五十六个民族共欢腾,愿我们的祖国欣欣向荣!美丽的国家,美丽的神洲.美丽的日子里祝福美丽的人一切都好!祝福你爸爸,祝福你妈妈!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我.让我们同祝愿国圆家圆,家和国兴!你又想起了那首歌了吗?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为你衔来一枚橄榄枝……祝福您的生日,我的中国.龙腾虎跃在神洲!欢度国庆,共度中秋!在这美好日子里,让我用最真挚的祝福伴您度过.祝:万事大吉,心想事成!神洲大地,男女共祝国庆节!国庆国庆普天同庆,中秋中秋家家团圆,祝愿你在这个平和幸福的年代里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国庆佳节,举国同庆,一庆祖国越来越昌盛,二庆日子越过越红火,三庆心情越来越欢畅,愿这盛大的节日带给您永远的幸运!江山如画,万顷波涛.山欢水笑,物阜民康.十里洋场,百年盛世,在中华神洲.昌盛时代,山水腾跃诗画里;大兴年头,人民欢笑歌舞中.。

    迎中秋庆国庆征文范文

    应该这样写 奥运宣传语

    作者;季建武 。时间2007年10月10日星期三

    信报讯 (记者李剑英)首都精神文明办副主任郑默杰昨天公布了2007年首都“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总体方案,并推出北京迎奥运全民动员口号。

    “北京一定能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因为北京有最热爱奥运的市民。

    ”郑默杰说,今年北京“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的全民动员口号是“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今年北京还将着力推进公共领域的文明风尚建设,抓好市民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倡导优雅言行,建立优良秩序,培育优质服务,建设优美环境,大幅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我们的宣传将深入社区,北京的每一个社区都是我们的阵地。”据郑默杰介绍,今年以迎奥运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将在春节庙会、灯会、花会等场所展开,除了在大门显眼处悬挂和张贴迎奥运宣传画,还将安排奥运卡通人物“真人秀”进行服务引导。而各区县文联目前正在进行奥运主题春联的创编和征集活动,优秀春联将向市民免费发放。郑默杰自信地说:“我相信市民会乐于表达自己对北京奥运的真实感情。”

    据悉,今年2月11日是北京的第一个自觉排队日。届时北京将开展“文明北京行”主题活动,从奥运会倒计时500天起,以百日为节点,滚动开展“日礼让有三、月违章归零”交通文明竞赛活动,评选“交通文明使者”和“零分司机”、“零超标单位”。

    北京迎奥运五大宣传方案

    ■一个口号:

    “我参与 我奉献 我快乐”

    ■两个提升:

    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三个重要:

    抓住奥运会倒计时500天、300天等重要时机,“好运北京”系列赛事等重要赛事,全民健身节、社区文化节等重要活动。

    ■四个优:

    倡导优雅言行 建立优良秩序

    培育优质服务 建设优美环境

    ■五个行动:

    优雅言行—迎奥运礼仪文明行动

    爱护市容—迎奥运环境文明行动

    排队礼让—迎奥运秩序文明行动

    热情懂行—迎奥运赛场文明行动

    诚信优质—迎奥运服务文明行动

    中秋节国庆节双节的600字作文

    中秋节的晚上,我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着甜甜的月饼,观赏着又大又圆的明月。今晚的月亮又大又圆,挂在幕布一样的天空,像一个大玉盘。月亮倒映在水面上,让人以为月亮真的掉进了水里。看着天空中皎洁的月亮,我小小的思维中情不自经的冒出几个小问号。为什么在中秋节要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还有其他的习俗吗?

    夜晚,满月升起来了,一片宁静随着银雾般的月光洒在大地上,我们早早便在庭院前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出月饼、花生、柚子等果品,准备“敬月光”活动。拜过月后,一家大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赏月是大人们的事,我们才不会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赏月,而是在皎洁的月色下追逐嬉戏,此时是我们的天堂。而吃东西就有些讲究的,长辈往往先让大家吃这些祭过月神的祭品。妈妈告诉我在华夏祭祀文化中,有这样的传统,就是在神主享用后,祭者常常会把祭品分吃掉,这样整个祭祀礼仪结束。我们分吃过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赐福,一方面履行了传统的祭祀文化。梅县人的说法是,吃了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气的,吃了会更吉利。

    庆中秋迎国庆作文400的

    "十一国庆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各族人民欢聚一堂,共庆祖国的生日. 节日的大街小巷是热闹的人群,熙熙攘攘,不仅烘托了节日的气氛也展现了繁荣景象.各商家借此长假,人们休闲购物的黄金时间,打出各种促销手段.买与卖之间令人目不暇接.

    十一国庆节不仅是祖国的生日,大人的休息日,更是小学生的快乐日子.繁忙的父母亲可以从工作中走出,可以陪伴我们,共享天伦之乐.看着大街上大人小孩快乐的笑脸,处处显示了生活的富足与安乐. 在这欢乐的日子里,不要忘了辛劳一生的老人.不要因为他们行动不便就失去与亲人团聚的机会.我们的爷爷奶奶需要的不是金钱与物质,是儿孙绕膝的温馨与亲情.让我门欢快的笑声驱散他们晚年的孤寂.

    在此欢乐的日子里,出国留学网衣食无忧的时候.不要忘记在遥远的山区里,仍旧有许许多多衣衫褴褛,食不饱腹,凑不齐学费的孩子们.这一切仍需我们的努力去改变.

    但愿下一个国庆节,真正的举国欢庆.让中国大地乃至世界没有贫穷与战争!!!

    国庆中秋作文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节,是一个团圆的佳节,赏月的好时机。

    我们忙碌着,搬凳子,抬桌子,摆设水果、月饼。我们静静地等待着月亮的出现,此时晚风柔和似絮、轻云如绢的浮云,簇拥着皎皎明月徐徐上升,月光把周围映成一轮银色的光景,它不像朝霞那样浓艳,反而显得素雅。

    有多少人看着它得到了喜悦,又有多少人看着它燃起了思想之情。为了感谢月亮给我们带来了那么美好的夜晚,所以我们有拜月的习俗。

    我们就在桌上摆满了水果、月饼。把柚子的顶部切去,在上面烧一柱香。

    等香烧完了,烧元宝,才能吃东西。面对这琳琅满目的食品,月饼、雪梨、密瓜、葡萄、苹果。

    。把我整得那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啊!香终于烧完了,我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舅舅寄回来的月饼,“我属狗的,吃这个!”“我属兔的,中间那个。”

    “我属羊的,这个,不是,在这里!”。

    大家都拿着属于自己生肖的月饼,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接着是吃水果,我这个小馋猫,当然要尝尽所有水果才心安了。

    最后是赏月,今晚地月亮果然与众不同:大得像个玉盘,圆得让人看不到轮廓,亮得仿佛能照亮整个宇宙,连里面得图案和纹络也显得格外清晰。看,那不是神话中的玉树和嫦娥吗?看到这美好的月色,家家户户团聚在一起高欢的愉快心情。

    我不禁想起“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之类的诗句。我们中国不正是一个大家庭吗?还有谁没有回归祖国的怀抱?对,就是台湾。

    台湾,是祖国母亲丢失的七个儿子之一,其余6个都能回到了母亲的怀抱,唯独台湾,还在外面盲目地奔跑这。此时此刻,我多么希望台湾能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和母亲一起过中秋、赏月,像祖国各地的百姓那样,欢聚一堂。

    在这里祝大家中秋快乐,也祝愿台湾能早日回到母亲的怀抱第二篇: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

    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

    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 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

    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

    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

    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

    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

    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

    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

    第三篇:小时候在农村长大,总盼着过节。春节和中秋是家乡最受重视的两个节日。

    或许是因为那时候生活水平比较低,只有过节时家里才会改善一下生活;或许是一到过节就放假,总会搞一些娱乐活动,自己可以痛痛快快地玩一场;或许两者兼而有之。总之,过节忙的是大人。

    但大人们忙归忙,每到过节也都有一种心情的放松。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我们这些无忧无虑孩子。

    春节的时候,虽然恰逢农闲,但总感觉每年都是忙忙碌碌的。惟独中秋,给人一种特别的欣喜,一种心境的安歇,一种特别的想往。

    后来想起来,似乎是心绪不同使然。我喜欢中秋的意境。

    那既是收获的积蓄,又是收获的开端。说她是积蓄,是由于夏收才过不多时候。

    说她是开端,是因为秋天迈着她硕果累累的脚步迎面而来,融着人内心即将收获的欣喜。我想惟有经历过乡村生活体验的人,才会有这种情感、心境。

    演讲稿——当国庆遇上中秋作文

    当国庆遇上中秋,2012年这个长假就注定是一场不平凡的盛宴。

    前段时间,有记者就人们对各种中国节日的喜爱喜爱程度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的前三位分别是国庆、五一、中秋。

    但大多数人们这样选择国庆、五一的缘由竟然是这两个节日的放假时间更长些。对此,我不由有些疑惑,难道假期的长短应该成为衡量节日本身的好坏吗? 不,我不这样认为。

    但我认为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却是人们早已根深蒂固的价值取向或者说是价值观——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注重所看到的现象,从而忽视物质本身的内涵。换句话说,人们为了多得到几天的假期,选择了国庆,放弃了中秋。

    倘若我们透过现象看其本质,不难发现,中秋这个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与国庆这个为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确立的举国欢庆的纪念日又有什么可比性呢?所以这个记者也犯了糊涂,他用错误的条件去验证错误的结论,只能证明这个命题本身就是错误的。对于这一点,我倒有个很好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鼎鼎大名的拳王阿里吧,说有一次,阿里坐飞机去参加比赛。飞机起飞的时候,阿里没有系安全带,引起了乘务小姐的注意,于是乘务小姐走到阿里旁边,热心地提醒道:“阿里先生,飞机就要起飞了,请系上您的安全带。”

    阿里一边向乘务小姐展示了自己健壮的肌肉,一边问道:“超人还需要系安全带吗?”聪明的乘务小姐反问阿里:“阿里先生,请问超人还需要坐飞机吗?”阿里顿时说不出话来,只好乖乖地系上了安全带。 在这个故事中,阿里用“我是超人”这一错误条件来验证“我不需要系安全带”这一错误的结论,而乘务小姐抓住这里面的矛盾反问了阿里一句“超人还需要坐飞机吗”,从而证明了这个命题本来就是错误的。

    使阿里陷入了尴尬的局面。这个故事再一次验证我前面所说的内容。

    说到这里,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对待这些传统佳节呢?我认为,我们应该深入去了解这些传统佳节的来历,发掘它们的内涵,了解它们的习俗,认识这些它们存在的意义。而不是单纯地用喜欢或是不喜欢这一肤浅的口吻作衡量标准,来判断其好坏。

    例如中秋,我们首先就要了解中秋是始于唐初,盛于宋朝,至于明清已与元旦齐名,至今已成为仅次于春节的传统第二大的节日。其次我们要了解中秋象征团圆,合家欢乐之意。

    然后我们要知道中秋的主要习俗有吃月饼,赏月。关于中秋的传说有嫦娥奔月、月兔捣药、吴刚伐桂等。

    做到这些,我们才算对传统佳节有了基础的认识。至于更高深的学问,那是文学工作者应该做的事情。

    倘若有兴趣的也可查阅一番,这里不必多言。 各位,试想一下,倘若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东西都被我们在消遣、休闲、娱乐中淡忘。

    那社会谈何发展?民族又谈何复兴呢?国家给我们这几天假期,我们也应当趁着假期深刻反省一番,当国庆遇上中秋,我们又能为这个假期做些什么呢?。

    【要一篇:()的节日的作文(国庆节或中秋节的)】

    八月十五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这一天,我起了个大早,迫不及待的就往奶奶家跑.奶奶家来了许多客人.叔叔、阿姨、姑妈、表哥、表姐……,他们有的看电视,有的在聊天,有的吃水果.家里就像过年一样热闹!我在“茫茫人海”中挤进屋里.大家好像都没有发现我这个小不点儿,依旧继续着自己该做的事.我像一只小飞虫在人群中穿来穿去,忙着寻找适合我自己的位置.中午,我们全家到餐馆里四个人一桌,六个人一伙的吃了一顿团圆饭,大家高高兴兴地品尝着美味佳肴.时间过得真快呀,转眼间到了晚上,我约好友去赏月.我们来到凤凰广场坐了下来,望着天空中那皎洁明亮的圆月,情不自禁的朗诵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古朗月行》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是啊,那月亮像一个闪着金光的大玉盘挂在空中,又像一个可爱的娃娃脸.这时,我仔细一看,发现月亮上有一棵大树,旁边就是玉兔和嫦娥.我想象如果玉兔肯放下尾巴,拉我也上月宫里去那该多好啊!我坐在那里呆若木鸡.“该回家了!”好友的一句话才让我回过神来.我一步一回头,恋恋不舍的跟月亮告别.但是我也发现,我往哪里走,月亮也跟着我往哪里走,莫非是嫦娥姐姐也喜欢我这个小姑娘吧?回到家,只见爸爸摆上一张八仙桌,上面放上了月饼、水果.我疑惑不解的问:“这是……?”爸爸不假思索地说:“我们一起敬月、赏月呀!”“噢,我明白了.”我高兴地回答.估计大约九点半,爸爸拿出一串鞭炮点燃了.“噼噼啪,噼噼啪!这个静静的夜晚又热闹起来,节日的欢乐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