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文言文书信范文

    写给朋友的文言文书信范文

    愚弟稽首于千里拜东兄足下: 庐外残风,晓透敝衣。

    寄身四月,朝夕凉阴。时下开学数日,未有半纸鸿书相报,甚感愧疚。

    斯予之过也。愚弟千里臆揣,兄繁务缠身,多臂难挡。

    察其日行,面命众目,此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以备大才。 昔者,太史公报书于任安,其文传于后世,世享千载。

    今者,素交厚数岁于吾二人之间,情同手足,言之切切,真言自见纸端。遥想年初一面,日稀寡言,未有重聚,便登车赴南,至于江畔。

    今弟微立会宁,寻兄所言,岂敢不思。每有会意,如临耳际。

    立学至今,终日往返于书馆、寝室之间也。埋头夜读,望有所成,常以为是。

    此年升本,政策突变,前言大二即可者,遂如泡影,其升之岁期,移迁再年。斯志之大痛也,悲哉,怨矣。

    夫人之君子,弓曲水折,遇石而弯,以不违兄之所言也。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

    上念家母,下思远旧。雷,一介书生,三尺微命,无经纬之才,亦无华盖之貌。

    且寡言羞游,不慕荣利,自叹时运不济,命不随身,只身浑混于世外,达乐安贫于瀚海。常读文章自娱,颇于乐道,此斯人之志也。

    逝者如斯,时不我待,半岁将至,所遗渐微。兄言,鲜政事,修学术,备考研,不如进展依然于否?弟即有是意,然身处陋室,恐无兄之便捷,徒攀升就步,此乃后进后学之人也。

    时烛尽灯枯,唯将封书依托,梦有所寄。再拜。

    写给朋友的文言文书信范文

    愚弟稽首于千里拜东兄足下:

    庐外残风,晓透敝衣。寄身四月,朝夕凉阴。时下开学数日,未有半纸鸿书相报,甚感愧疚。斯予之过也。愚弟千里臆揣,兄繁务缠身,多臂难挡。察其日行,面命众目,此天降大任于斯人也,以备大才。

    昔者,太史公报书于任安,其文传于后世,世享千载。今者,素交厚数岁于吾二人之间,情同手足,言之切切,真言自见纸端。遥想年初一面,日稀寡言,未有重聚,便登车赴南,至于江畔。今弟微立会宁,寻兄所言,岂敢不思。每有会意,如临耳际。立学至今,终日往返于书馆、寝室之间也。埋头夜读,望有所成,常以为是。

    此年升本,政策突变,前言大二即可者,遂如泡影,其升之岁期,移迁再年。斯志之大痛也,悲哉,怨矣。夫人之君子,弓曲水折,遇石而弯,以不违兄之所言也。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家母,下思远旧。雷,一介书生,三尺微命,无经纬之才,亦无华盖之貌。且寡言羞游,不慕荣利,自叹时运不济,命不随身,只身浑混于世外,达乐安贫于瀚海。常读文章自娱,颇于乐道,此斯人之志也。

    逝者如斯,时不我待,半岁将至,所遗渐微。兄言,鲜政事,修学术,备考研,不如进展依然于否?弟即有是意,然身处陋室,恐无兄之便捷,徒攀升就步,此乃后进后学之人也。

    时烛尽灯枯,唯将封书依托,梦有所寄。再拜。

    文言文书信的书写格式文言文,或者说古代人们写信的格式是怎么样啊

    1。

    称谓。称谓后常附提称语,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2。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 3。

    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 事情。

    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 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 “再启”字样。 4。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

    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 5。

    在署名或启禀词后面,写上撰信的年月日,也可把日期写在下一行署名的右下 方。另外,还可以在日期之后,写上撰信时的处所、氛围、心境等,。

    文言文书信开头与结尾怎么写

    我说楼上的,至于吗,人家只是想要个格式,您给来五篇范文!这五篇儿还真就没有一篇是正规格式的,太给力了!说起来,文言文书信,规矩最多的,就是开头和结尾。

    开头有两部分:一是称谓+提称语,二是启辞一、称谓+提称语称谓,就是姓名加职务(嘿嘿),比如X大人、X先生、X公、XX大学士之类。提称语就多了去了,简单一说: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

    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

    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

    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二、启辞 启辞,就是信一开头儿的客气话儿,要么是寒暄客套,要么是提示写信原委等,也不少:(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

    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

    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

    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

    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忽奉手教,获悉一是。

    奉诵钧谕,向往尤深。顷获大示,井所赐物。

    惠书奉悉,如见故人。幸承明教,茅塞顿开。

    披诵尺素,谨表葵私。数获手书,至感厚爱。

    展读琅函,甚感盛意。接阅华简,幸叨莫逆。

    捧读德音,喜出望外。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

    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

    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

    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大札敬悉,稽复乞谅。

    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 念。

    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

    暌违日久,拳念殊殷。久疏通问,时在念中。

    一别经年,弥添怀思。日前曾奉一函,谅已先尘左右。

    前此一函,想已达览。以上这些把基本类型概括了一下,不能一封信通通用了,那就不通了,一封信最多用一两句,择那上下意思能凑一块的用。

    结尾,有三部分,一是结语,二是祝辞,三是署名一、结语结语,即信的结束语,有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书短意长,恕不一一。不宣。

    不悉。不具。

    不备。不赘。

    书不尽意。不尽欲言。

    临颖不尽。余客后叙。

    余容续陈。客后更谭。

    请对方回信: 盼即赐复。翘企示复。

    伫候明教。时候教言。

    盼祷拔冗见告。万望不吝赐教。

    敬祈不时指政(正)。敢请便示一二。

    尚祈便中见告。如何之处,恭候卓裁。

    至盼及时示下,以匡不逮,无任感祷。 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 谨此奉闻,勿烦惠答。

    敬申寸悃,勿劳赐复。 答复对方询问: 辱蒙垂询,略陈固陋,聊博一粲而已。

    远承下问,粗述鄙见,尚希进而教之。上述陋见,难称雅意,亟祈谅宥。

    姑道一二,未必为是,仅供参考。不揣冒昧,匆此布臆,幸勿见笑。

    请人应允: 所请之事,务祈垂许。以上请托,恳。

    文言书信格式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

    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劭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

    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

    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

    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

    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

    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

    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

    顷获大示,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

    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

    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出望外。

    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

    顷得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

    迭接来示,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

    大札敬悉,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

    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

    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久,拳念殊殷。

    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

    日前曾奉一函,谅已 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其实,写信也是写文章,此类启辞套语,虽可采用,却不必拘泥,尽可以千变万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启辞套语也是可以省略的。

    比如,现在不少人写信,习惯于一开头即用“你(您)好”二字,似乎不如此,这封信就没法往下写似的。先向收信者问候致意,原是不错的,然而如果封封信都是如此格局,则未免呆板单调了。

    用文言文练习写书信,要怎么写?谢谢

    书信和格式:信文由称谓、正文、敬语、落款及时间四部分组成。

    称谓:应在第一行顶格写,后加冒号,以示尊敬。称谓应尊循长幼有序、礼貌待人的原则,选择得体的称呼。

    正文:正文是信函的主体。可以根据对象和所述内容的不同,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文笔和风格。

    1、问候语:问候语要单独成行,以示礼貌。有“你好”、“近好”、“节日好”等。

    2、先询问对方近况和谈与对方有关的情况,以表示对对方的重视和关切。3、回答对方的问题或谈自己的事情和打算。

    4、简短地写出自己的希望、意愿或再联系之事。敬语:写信人在书信结束时身对方表达祝愿、勉慰之情的短语。

    多用“此致、即颂、顺祝”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下一行项格处,用“敬礼、X安、安康”等词与前面呼应。

    落款及时间:在信文的最后,写上写信人的姓名和写信日期。署名应写在敬语后另起一行靠右位置。

    一般写给领导或不太熟悉的人,要署上全名以示庄重、严肃;如果写给亲朋好友,可只写名而不写姓;署名后面可酌情加启禀词,对长辈用“奉、拜上”,对同辈用“谨启、上”信封:信封上应依次写上收信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姓名及寄信人的地址、姓名和邮政编码。邮政编码要填写在信封左上方的方格内,收信人的地址要写得详细无误,字迹工整清晰。

    收信人的姓名应写在信封的中间,字体要略大一些。在姓名后空二、三字处写上“同志、先生、女士”等称呼,后加“收、启、鉴”等字寄信人地址、姓名要写在信封下方靠右的地方,并尽量写得详细周全一些。

    最后填写好寄信人的邮政编码。 书信的成分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六个部分。

    文中绝对不可以出现你我他的字样。 常用书信套语 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 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 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 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 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 同学:砚右、文几、台鉴 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 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 -祝愿语—— 父母:恭请福安 叩请金安 长辈:恭请崇安 敬请福祉 敬颂颐安 师长:敬请教安 敬请教祺 敬颂海安 平辈:顺祝 署名—— 对长辈:叩禀 敬叩 拜上 对平辈:谨启 鞠启 手书 对晚辈:字示 白谕 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启辞理应 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 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 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 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

    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

    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 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

    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如: 顷诵华笺,具悉一切。

    忽奉手教,获悉一是。奉诵钧谕,向往尤深。

    顷获大示 ,井所赐物。惠书奉悉,如见故人。

    幸承明教,茅塞顿开。披诵尺素,谨表葵私。

    数获手书,至感厚爱。展读琅函,甚感盛意。

    接阅华简,幸叨莫逆。捧读德音,喜 出望外。

    手教敬悉,词意深美,一启蓬心。正切驰思,顷奉华翰,快慰莫名。

    顷得 手示,欣悉康泰,至为宽慰。蒙惠书并赐大著,灿若河汉,拜服之至。

    迭接来示, 因羁琐务,未及奉复,深以为歉。台函奉读多日,未即修复,万望海涵。

    大札敬悉 ,稽复乞谅。欣奉惠书,敬聆喜讯,不胜忭贺。

    接读手书,知君抱恙欠安,甚为悬 念。久慕鸿才,今冒昧致书,以求教诲。

    别来无恙 久不晤见,甚念贤劳。暌违日 久,拳念殊殷。

    久疏通问,时在念中。一别经年,弥添怀思。

    日前曾奉一函,谅已 先尘左右。前此一函,想已达览。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 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

    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 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

    一般 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 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 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 “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 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

    求几篇古代书信范文

    书呈某某小姐妆次: 见字如晤。

    比来已隔年许,然思卿之念未尝稍离臆间。缘座师某某大人前已面嘱,令予苦读待考,昔亦曾与卿共盟窗下,折桂返乡后即来迎娶。

    故予弗敢稍怠。偶有小暇,辄草草一纸,以慰恩卿悬悬之心。

    执笔之时,思及此窗非彼窗,然吾心必同汝心矣。 月前曾托至亲某某携回京都软红轩极品妆盒,嘱其代呈,未知曾否笑纳。

    物非特贵,吾心想亦可鉴。 愿卿善自珍重,以待来禧。

    是嘱。 又:日来偶得良句,愿博卿闺中一笑。

    金风昨夜过草庐,吹落笔头雪笺污。 愿卿知我凌云志,故将黄花改墨竹。

    某某年某某月某日某某 谨书。

    古代书信范文

    旧时代的写信传统,格式严谨,讲究礼仪,无论是家事、公务,都叙述简洁明了,有概括性、可读性。

    称谓按辈份长幼极其礼貌地形成一个公式,比如“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某某夫子尊鉴”、“某某仁兄座右”……等。对子女晚辈多写“某儿知悉”、“某女见字”、“贤妻庄次”、“某夫君如画”等,依关系、身份、区别称谓用辞,看上去会使你觉得写信人文质彬彬,恭敬礼貌;读信如睹人,你会感到一种亲切的安慰。

    起了互通消息和联络感情的作用。 ——赵清阁为“书信选”所写的前言 另外,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姓名或称呼,为了表示尊重,不论书写到何处,都要把对方的姓名或称呼提到下一行的顶头书写。

    正文 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

    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

    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正文写好后,如发现内容有遗漏,可补充写在结尾后面;或写在信右下方空白处,并在附言之前加上“另”、“又”等字样;或在附言的后面写上“又及”或“再启”字样。

    结语 结语,即信文的结束语,理应属正文的一部分。但与“启辞”相仿,旧式书信中也形成了一系列常用结语套辞,现时各界文化人士的书简中,仍频见使用。

    这里不妨胪列若干,供参考。 书短意长,不一一细说。

    关于文言文写信的格式

    写信的格式: 给----的一封信(可要可不要) 尊敬的---(顶格写) (空二格)先向对方问好 正文 此致 敬礼(另起一行,要顶格写) 写信人署名 写信日期 以上就是一般书信的格式,实际运用时,也可稍作变化。

    信封的格式: 收信人邮编 收信人地址 收信人姓名 发信人地址 发信人姓名 发信人邮编 PS:当然,你只写收信人的信息也可,但万一地址不正确,就退不回来了。 中文信封为竖写样式。

    右上起书写收信人的地址 中间有一个竖长方红色框,写上收信人的尊姓大名和台鉴,一般写“先生”之类居多。 左边偏下写上寄信人的适当的落款。

    通知的格式: 各种类型的通知各有不同的写法。以下介绍各类通知标题和正文的一般写法: 1.标题。

    通知的标题有完全式和省略式两种。完全式标题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齐全的标题,省略式标题则根据需要省去其中的一项或两项。

    省略式标题有如下三种情况: (1)省略发文机关。如果标题太长,可省略发文机关。

    如“关于县级市经济管理权限的通知”,这个标题便省略了发文机关。省略发文机关的标题很常见。

    如果是两个单位以上联合发文,不能省略发文机关。 (2)省略多余的“关于”和“通知”字样。

    发布性和批转性通知的标题由“发文机关+发布(批转、转发)+被发布文件标题+通知”构成。被发布、批转、转发公文为法规、规章时,一般应加上书名号,有时由于被批转、转发公文标题中已有“关于”和“通知”字样,或者被批转、转发的公文标题比较长,这时,通知的标题一般可保留末次发布(批转、转发)文件机关和始发文件机关,省略去多余的“关于”和“通知”字样。

    否则,就会出现一个标题中有多个“关于”和“通知”的现象,显得很长,读起来也拗口。如:“**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市人民政府关于转发〈**省人民政府关于转发人事部关于***同志恢复名誉后享受**级待遇的通知〉的通知》”。

    这个标题有四个层次,用了三个“关于转发”,两个“的通知”,很不顺口。可把这个标题简化为“**县人民政府转发人事部关于***同志恢复名誉后享受**级待遇的通知”。

    至于被省、地区等转发过的内容,可在转发意见中交待清楚。 (3)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

    如果通知发文范围很小,内容简单,甚至张贴都可以,这样的通知标题可以省略发文机关和事由,只写文种“通知”二字。 2.正文。

    通知的正文主要包括原由、事项、要求三部分。主体在事项部分。

    下面分别介绍几种通知正文的写法: (1)指示性通知的写法。指示性通知的正文,一般先写发文的原由、背景、依据;在事项部分,或写发布行政法规、规章制度、办法、措施等,或写带有强制性、指挥性、决策性的原则(或指示性意见)、具体工作要求等。

    指示性通知的事项,一般具有影响面较大、比较紧急和有一定的政策性的特点。 (2)批示性通知(批转、转发性通知)的写法。

    批转与转发性通知正文写法大体相同。可以把这两种通知称为“批语”,把被批转、转发的文件看做是通知的主体内容。

    批语的内容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1)说明批转的目的或陈述转发的理由; 2)对受文单位提出贯彻执行的具体要求; 3)根据具体情况做出补充性的规定。 用通知批转或转发下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和上级机关的公文时,对被批转和转发的文件已起到了一种公布、认可或推荐的作用。

    从构成上看,这种通知由批语部分和批转或转发文件组成,批语和被批转或转发文件都不能单独作为一份文件。如果批语脱离被批转或转发文件,没有实际依托内容,不能单独行文;如被批转或转发文件离开批语则不能纳入通知的内容,不能体现发文单位的意图,没有批语予以的权威性和合法地位。

    (3)事项性通知的写法。事项性通知正文的写作,要使受文单位了解通知的内容(即事项),以及做什么,怎样做,有什么要求。

    正文一般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开头,一般是说明为什么要发此通知,目的是什么。

    ? 第二部分是主体,即事项部分,将通知的具体内容一项一项列出,把布置的工作或需周知的事项,阐述清楚,并讲清要求、措施、办法等。这类通知多数用于布置工作,因此也有人称之为“工作通知”。

    ? 第三部分是结尾,多提出贯彻执行要求,如“请遵照执行”,“请认真贯彻执行”,“请研究贯彻”等习惯用语,也有的通知结尾不写习惯用语。 写事项性通知,要开门见山,忌转弯抹角。

    在叙述事项时,要突出重点,把主要的、重要的写在前面。根据需要,主要的内容可详写,讲清道理,讲明措施,次要的内容则尽量简略,扼要交代即可。

    在语言表达方面,通知主要以叙述为主,对下级单位提出要求。有时可以适当做一些分析、说理。

    但通知中的说理不像议论文的说理那样要有严密的逻辑性,只要抓住关键问题,用简洁的语言把道理阐述清楚即可。 (4)知照性通知的写法。

    知照性通知的正文,只要写清楚行文的依据、目的和事项即可。要求文字简练、明白。

    (5)会议通知的写法。会议通知依据其不同类型,有不同的写法。

    通过文件传递渠道发出的会议通知,一般应写明召开会议的原因、目的、会议名称、主要议题、到会人员、会议及报到时间、。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