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大学教案模板范文

    大学教案范文

    .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案

    . 编号:04

    课时安排:8 学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

    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四章 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目的:使学生了解实际流体的两种流动型态,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的两种型式,掌握沿程损失、局部损失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基本要求:理解实际液体的两种流动型态,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产生原因,以及边界层概念及绕流阻力概念。掌握均匀流的基本方程、圆管层流与紊流沿程阻力系数及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理解当量粗糙度、当量直径、水力半径等重要概念。

    教学内容(注明: * 重点 # 难点 ?疑点):

    本章各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4-1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的两种型式 0.5学时

    §4-2层流、紊流与雷诺数 1.5学时

    §4-3圆管中的层流运动 1学时

    §4-4紊流的特征及紊流切应力 1学时

    §4-5尼古拉兹实验 1学时

    §4-6当量粗糙度的概念与工业管道λ的计算 1学时

    §4-7当量直径的概念与非圆管的沿程损失 1学时

    §4-8管道流动的局部损失 1学时

    共计8学时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 实际液体的两种流动型态的判别,均匀流的基本方程,圆管层流与紊流的流速分布,沿程阻力系数及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

    # 沿程损失与局部损失的特征,当量粗糙度、当量直径的概念,紊流沿程阻力系数的计算。

    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深化:紊流理论基础,紊流理论的应用,N-S方程与雷诺应力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拓宽:现代紊流模型的发展。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教学方式:讲授——提问——讲授——习题课——实验

    注意问题:紊流与层流的判别,圆管紊流的速度分布、切应力分布与紊流阻力系数经验公式的选取。

    教学媒介:多媒体结合板书

    讨论、思考题、作业:

    1. 讨论: 1)紊流是怎样形成的?

    2)为什么Re数可用来作为判别流态的唯一准则,而临界速度却不可以?

    2. 作业:

    习题:4-2、4-5、4-8、4-9、4-10、4-14、4-16、4-19、4-21、4-22、4-23、4-24、4-25、4-27、4-28、4-29、4-30

    大学教案范文

    .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案 . 编号:04 课时安排:8 学时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 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 第四章 流动阻力与能量损失 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目的:使学生了解实际流体的两种流动型态,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的两种型式,掌握沿程损失、局部损失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基本要求:理解实际液体的两种流动型态,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产生原因,以及边界层概念及绕流阻力概念。掌握均匀流的基本方程、圆管层流与紊流沿程阻力系数及沿程水头损失、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方法,理解当量粗糙度、当量直径、水力半径等重要概念。

    教学内容(注明: * 重点 # 难点 ?疑点): 本章各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4-1流动阻力与水头损失的两种型式 0.5学时 §4-2层流、紊流与雷诺数 1.5学时 §4-3圆管中的层流运动 1学时 §4-4紊流的特征及紊流切应力 1学时 §4-5尼古拉兹实验 1学时 §4-6当量粗糙度的概念与工业管道λ的计算 1学时 §4-7当量直径的概念与非圆管的沿程损失 1学时 §4-8管道流动的局部损失 1学时 共计8学时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 实际液体的两种流动型态的判别,均匀流的基本方程,圆管层流与紊流的流速分布,沿程阻力系数及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局部水头损失的计算。 # 沿程损失与局部损失的特征,当量粗糙度、当量直径的概念,紊流沿程阻力系数的计算。

    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深化:紊流理论基础,紊流理论的应用,N-S方程与雷诺应力方程的区别与联系。 拓宽:现代紊流模型的发展。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教学方式:讲授——提问——讲授——习题课——实验 注意问题:紊流与层流的判别,圆管紊流的速度分布、切应力分布与紊流阻力系数经验公式的选取。 教学媒介:多媒体结合板书 讨论、思考题、作业: 1. 讨论: 1)紊流是怎样形成的? 2)为什么Re数可用来作为判别流态的唯一准则,而临界速度却不可以? 2. 作业: 习题:4-2、4-5、4-8、4-9、4-10、4-14、4-16、4-19、4-21、4-22、4-23、4-24、4-25、4-27、4-28、4-29、4-30。

    教案模板怎么写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哪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幼儿语文教案模板范文-我想要小学语文教案的标准格式~最好是有具

    学习目标 1。

    会认“娶、逼”等7个生字,会写“淹、官”等14个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课前准备 1。

    收集关于西门豹的资料。 2。

    投影片。 A 案 第一课时 尝试读,整体感知 1。

    板题激趣:板书“西门豹”,谁知道这三个字怎样读?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请学生自由说。 没听说过“西门豹”的人肯定会认为这是一种动物──豹子的种类。

    那么,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来读课文。 2。

    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这一课生字比较多,请同学们反复读一读。

    3。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正确、流利,愿意试一试吗?谁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4。默读,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

    试着连起来说几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思考读,体会感悟 1。

    边读书边思考边批注。 a。

    批注读书感受、读书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提示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b。批注本课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

    2。小组交流。

    “邺在什么地方?西门豹姓什么?西门豹如何开凿十二条渠道?”等问题,由学生借助资料解决。 集中交流,梳理问题 1。

    提出本课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及不明白的问题,全班讨论。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a。

    “面如土色、提心吊胆”等词语。(可由学生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理解,并随机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相关句子) b。

    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 c。西门豹是怎样惩治巫婆和官绅的?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d。

    西门豹为什么“等了一会儿”“站了很久”“再等一会儿”? e。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官员也扔进漳河? 2。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确定a、b为重点研究问题。 第二课时 探究读,品味赏析 1。

    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深入读文,概括归纳。 2。

    铺垫问题,加深理解: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如果他们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大胆想象。 3。

    西门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细细揣摩其语句,体会西门豹的巧妙用意。 引导学生说一说,再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学生再自评、互评。

    例如“扔巫婆”一节,抓住“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催一催吧。

    ”“架起、投进”等词句揣摩、体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感情读,入情入境 1。

    自由选择朗读方式,自己读也行,找小伙伴分角色读也可以;读全文也行,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也可以。 2。

    朗读展示。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选择部分段落读给大家听? 说说写写,拓展延伸 文中说,“这一天,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

    ”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有官绅、老百姓、老人、小孩等,他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呢?说一说,再写下来。 识字写字 1。

    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

    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怎样能既整齐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或给大家介绍经验? 3。

    书写生字词,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拓展活动 1。

    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坏人的方法很巧妙,你还能想出其他办法吗? 2。编演课本剧。

    B 案 第一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观察挂图(或播放课件),说说图中人物及其神态、动作。

    2。揭题谈话。

    你知道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吗?是从哪里知道的?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读准字音。“绸”是翘舌音,“尚”是后鼻字,“麻烦”的“烦”读轻声。

    认清字形。“渠”是上下结构,“灌”是左右结构,不要和“罐”相混,注意“溉”与“概”的区别。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读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相机辅导,理清课文脉络。

    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部分。 课文释疑,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自然段) 1。

    带着问题默读。 问题: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以后是怎样“摸清底细”的?读后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四次问答的内容。

    2。在学生自读、讨论及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概括出西门豹四次发问的主要内容: a。

    了解原因。 b。

    了解作恶的坏人及其头目。 c。

    了解受害者。 d。

    了解漳河的情况。 3。

    分角色朗读四次对话。 4。

    引导学生探究。 a。

    从哪里可以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b。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你认为他真这么想吗?为什么? c。

    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是去“送”新娘吗?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研读探究,学习“破除迷信”部分(第10~15自然段) 1。 带着问题默读。

    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吗?妙在哪里? 要求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记下读不懂的问题,准备和同学讨论。 2。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a。

    西门豹怎样惩治巫婆的? 引导学生抓住西门豹怎么说、怎么做的有关重点语句。

    教案的基本格式是什么?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的(或称教学要求,或称教学目标,说明本课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三.课型(说明属新授课,还是复习课)

    四.课时(说明属第几课时)

    五.教学重点(说明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六.教学难点(说明本课的学习时易产生困难和障碍的知识点)

    七.教学过程(或称课堂结构,说明教学进行的内容、方法步骤)

    八.作业处理(说明如何布置书面或口头作业)

    九.板书设计(说明上课时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教具(或称教具准备,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书写过程中,教学过程是关键,它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导入新课

    1.设计新颖活泼,精当概括。

    2.怎样进行,复习那些内容?

    3.提问那些学生,需用多少时间等。

    (二)讲授新课

    1.针对不同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2.怎样提出问题,如何逐步启发、诱导?

    3.教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详细步骤安排,需用时间。

    (三)巩固练习

    1.练习设计精巧,有层次、有坡度、有密度。

    2.怎样进行,谁上黑板板演?

    3.需要多少时间?

    (四)归纳小结

    1.怎样进行,是教师还是学生归纳?

    2.需用多少时间?

    (五)作业安排

    1.布置那些内容,要考虑知识拓展性、能力性。

    2.需不需要提示或解释?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