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中医神经内科病历范文

    中医病历书写范文

    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范文 住 院 病 历 姓名:. 性别:男 年龄:5岁 民族:. 出生地: . 婚况:未婚 职业:. 单位:. 邮政编码:..常住地址:。

    入院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 病史采集时间:2002年4月13日10时 病史陈述者:患儿母亲 可靠程度:基本可靠 发病节气:清明后 主诉:反复发热、咳嗽5天 现病史:缘患儿5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开始出现发热,咳嗽,有痰,鼻塞,呕吐胃内容物一次,曾多次到我院门诊求治,予中药及静滴先锋VI、鱼腥草治疗,症状未见改善。于今天再次来我院门诊求治,为求进一步系统治疗,遂由门诊收入院。

    入院时症见:患儿精神疲倦,发热,咳嗽,有痰,无气促,呕吐胃内容物一次,耳痛,无耳鸣,纳呆,睡眠差,大便烂,日三次,小便调。 既往史:既往健康,否认水痘,麻疹,结核,肝炎病史。

    个人史:母孕期健康,足月顺产,第一胎,出生时体重、身高不详。出生时无窒息、缺氧史,无病理性黄疸,混合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生长发育正常,智力正常,按时预防接种。

    过敏史:自诉清开灵过敏史,否认其他食物及药物过敏史。 月经婚育史: 家族史:父母健康。

    否认家族遗传病史。 体 格 检 查 T 37℃ P 92次/分 R 20次/分 bp 整体状况: 望神:神志清楚,精神疲倦,表情正常。

    望色:正常面容,色泽偏白。 望形:发育正常,营养一般,体型偏瘦。

    望态:体位正常,姿势自然,步态正常。 声音:语言清晰,语言强弱适中,咳嗽,无呃逆、嗳气、哮鸣、呻吟等异常声音。

    气味:无特殊气味。 舌象:舌红,苔白。

    脉象:脉浮数。 皮肤、粘膜及淋巴结: 皮肤粘膜:皮肤粘膜无黄染,纹理、弹性等均正常,皮肤稍热,无汗,无斑疹、疮疡、疤痕、肿物,无腧穴异常征、血管征、蜘蛛痣、色素沉着等,无皮肤划痕征。

    淋巴结:双颌下各可扪及花生米大小淋巴结,表面光滑,无压痛,活动度好,无粘连。 头面部: 头颅:头颅正常无畸形、肿物、压痛,头发疏密、色泽、分布均正常,无疖、癣、疤痕。

    眼:眉毛、睫毛、眼睑、眼球正常,眼结膜轻微充血,巩膜无黄染,角膜清晰,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mm,对光反应灵敏。 耳:耳廓正常无畸形,外耳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听力正常。

    鼻:无畸形、鼻中隔居中,无穿孔,无鼻甲肥大或阻塞,无鼻腔异常分泌物,副鼻窦无压痛,嗅觉正常。 口腔:口唇红,无疱疹、皲裂、溃疡,牙齿正常,齿龈无出血或肿胀,口腔粘膜无疱疹、出血、溃疡,咽充血(+++),双侧扁桃体II0肿大,腭垂居中。

    颈部: 形:对称,无异常肿块。 态:无抵抗强直、压痛,活动无受限。

    气管:位置居中。 甲状腺:无肿大或结节。

    颈脉:无异常搏动及杂音,颈静脉无怒张,无肝颈回流征。 胸部: 胸廓:外观对称,无畸形,肋间隙正常,无局部隆起、凹陷、压痛及叩击痛,无水肿、皮下气肿、肿块,静脉无怒张及回流异常。

    乳房:大小正常,无红肿压痛。 肺:呼吸正常,双侧呼吸活动度正常,语颤正常,双肺叩诊清音,肺肝浊音界、肺下界、呼吸时肺下缘移动度均正常。

    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语音传导无异常。无胸膜摩擦音、哮鸣音。

    心:心尖搏动位于第4、5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cm,无负性心尖搏动及心前区弥散性搏动,无震颤或摩擦感,心脏左右浊音界如右图。心脏搏动节律整,心率92次/分,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血管: 动脉:桡动脉的频率、节律均规则正常,无奇脉。股动脉及肱动脉无抢击音。

    周围血管:无毛细血管搏动征,无射枪音,无水冲脉,无动脉异常搏动,Duroziez氏征(-)。 腹部: 视诊:腹部对称,大小正常,呼吸运动正常,无膨隆、凹陷,无皮疹、色素沉着、条纹、疤痕、脐疝、静脉曲张、胃肠蠕动波。

    触诊:腹部柔软,无压痛、反跳痛,不拒按。 叩诊:鼓音,无移动性浊音和包块。

    听诊:肠鸣音正常,无气过水声,无血管杂音。 肝脏: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压痛。

    胆囊:未触及,胆囊区无压痛。 脾脏:未触及,脾区无压痛。

    肾脏:双肾无叩击痛,无腰酸痛。 膀胱:未触及,输尿管无压痛点。

    二阴及排泄物: 二阴:前后二阴正常。 排泄物:未查。

    脊柱四肢: 脊柱:生理曲度存在,无畸形、强直、叩压痛,运动度不受限、两侧肌肉无紧张、压痛。 四肢:肌力、肌张力均正常,无外伤、骨折、肌萎缩。

    关节无红肿、疼痛、压痛、积液、脱臼,活动度正常,无畸形,下肢无水肿、静脉曲张。 指趾甲:指趾甲红润,光泽,形状正常。

    神经系统: 感觉:痛觉、温度觉、触觉、音叉振动觉及关节位置觉都正常。 运动:肌肉无紧张及萎缩,无瘫痪,无不正常的动作,共剂运动及步态正常。

    浅反射:腹壁反射、跖反射正常,提睾反射和肛门反射未查。 深反射:二、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正常。

    病理反射:Hoffmann (-), Babinski (-), Gordon (-), Chaddock (-), Kernig (-)。 实验室检查:血分析:WBC 12.6x10e9/L, GRAN%76.2% 。

    胸片示:双肺支气管感染。 辨病辨证依据: 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之“咳嗽”范畴,证属“风热型”。

    缘患儿年幼,肺气虚。

    请问哪里有神经内科的大病历范文,要时间比较近的.

    病例介绍:患者王登发,男性,46岁,主因"四肢麻木5个月,加重伴无力、肌肉萎缩2个月"于2002-10-15入院。

    现病史:入院前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侧足部及指尖麻木,性质不剧,不影响工作生活,故未予重视(曾在当地医院诊治,具体不详)。 但症状在入院前2个月进行性加重,麻木症状逐渐向上发展,足部麻木进展至膝关节以上10厘米,并出现手部麻木,伴有肢体的活动力弱、四肢肌肉萎缩,以下肢为著,以至不能行走。

    上述症状在活动后加重,曾在兰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给予免疫球蛋白(5克、静点、疗程为一周)、皮质类固醇激素(甲基强的松龙1。 0克、静点、1天,0。

    5、静点、3天,后改为强的松片80毫克、口服、1/日至入院时已半个月)及营养神经等治疗,四肢肌力略有好转,但肌肉萎缩及四肢麻木症状未见改善,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以"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收住院。自发病以来,体重下降30斤左右,无发热,无呼吸及吞咽困难,无肌肉疼痛及强直,无视物模糊及复视,无头痛、头晕,无智能下降,无意识丧失及抽搐发作,二便正常。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上呼吸道感染史、腹泻及疫苗接触史,否认放射物及毒物接触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血液病及心脏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记载。有饮酒史20余年,3次/周,0。

    5-1斤/次。查体主要体征:神志清楚,言语正常,智能检查正常,查体合作。

    颅神经查体未见异常。四肢肌力双侧上肢近端5级,远端5级弱,双下肢肌力近端4级,远端0级,四肢肌张力减弱,四肢腱反射对称性降低,病理征未引出。

    四肢肌肉萎缩,双侧手部及双膝关节上10厘米以下痛觉过敏,双侧关节位置觉、音叉振动觉减弱,颈软,克氏征阴性。 Lasegue征阴性。

    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右侧耳前区约1cmX1cm黑色素痣,右膝关节外侧直径约1cm带蒂赘生物。

    辅助检查:血常规(17/9):正常。血常规(15/10):白细胞14600/mm3,血生化(17/9):ALT 106U/L,AST 43U/L血生化(16/10):ALT 59U/L,余(-) CSF生化(20/9):Pro 1。

    3g/L,Glu 4。0mmol/l,Cl-115。

    9mmol/l,CSF常规(-), 细胞学检查仅见少量淋巴细胞,未见瘤细胞。CSF生化(15/10): Pro 91mg%,Glu5。

    7mmol/L,Cl-119mmol/l;CSF常规(-)。 血及CSF特异性脑组织抗体抗Hu、Yo、Ri均(-)血沉正常,乙肝HBsAg( )、HBeAb(+)、HBcAb( ),HCV抗体(-), HIV抗体(-)肿瘤全项(26/9):SF 413。

    84ng/ml (12-245)肿瘤六项(22/10):β2-M增高(1。8mg/L),余(-)。

    血风湿全套(-)胃镜:提示慢性糜烂性胃炎,结肠镜未见异常 。血M蛋白(-)EMG(11/6,19/9)提示周围神经MCV和SCV减慢,潜伏期延长或不能引出,呈神经源性改变;由于电压低或潜伏期不能引出,故重频电刺激无法查。

    胸部X片(-),胸部CT(-),ECG示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肺型P波。腹部超声(20/9)提示肝脾肿大,肝脏弥漫性病变,胆、胰、双肾未见异常;腹部CT(-)腹部超声(23/10):脾大,肋下2cm,肝脏、胰腺、双肾未见异常全身骨扫描提示双肘关节、腕关节、骶髂关节、膝关节、足部放射性呈对称性增高,考虑良性病变,不除外反应□感神经性萎缩。

    头MRI平扫(-),腰骶MRI平扫(-)泌尿系超声提示前列腺轻度增生;双肾上腺、膀胱(-)主要治疗经过:外院给予丙种球蛋白(5g ivgtt 共7天)外院皮质类固醇激素甲强龙(0。 5-1。

    0g ivgtt 共5天)后改为强的松片80mg/d口服(共15天)近1个月口服强的松片60mg/d,及神经营养对症治疗入院后丙种球蛋白(40g ivgtt 共5天)专家讨论意见:依据患者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定位于周围神经较为肯定。 定性诊断除考虑"慢性吉兰-巴雷综合征"外,鉴于患者应用激素、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效果差,还应考虑以下几类疾病:(1) 肿瘤综合征:患者病史中有体重下降,查体肝脾肿大,肿瘤六项提示"SF增高、β2-微球蛋白增高,"临床应用激素治疗病情曾有一度好转,应不能除外淋巴瘤,特别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

    建议:淋巴结活检,送病理检查除外淋巴瘤;骨髓穿刺检查,除外血液系统疾病;行全身PET检查,早期发现肿瘤。复查肿瘤六项。

    (2) OEMS综合征:本病为中年起病,出现缓慢进展的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同时可见肌肉萎缩,但一般为多系统受累,常伴有皮肤变黑、多毛,肝脾肿大,水肿,阳痿,M蛋白血症等表现,该患者皮肤较黑,肝脾肿大,应进一步复查血M蛋白等检查。 (3) 肝脏疾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患者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乙肝肝炎表面抗原+、乙肝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应完善肝脏代谢方面检查,可行脑脊液乙肝肝炎表面抗原检查。(4) 慢性酒精中毒所致的周围神经损害:有长期饮酒史,慢性进行性周围神经受累的症状和体征,但皮肤营养障碍不明显,戒酒后症状恢复不明显,尚需排除其他原因所致周围神经受累疾病。

    求中医门诊病历范文一份?

    住 院 病 历 姓名:张** 性别:女来源:考试大 年龄:36岁 民族:汉族 婚况:已婚 职业:工人 入院时间:2002年9月8日 病史采集时间:2002年9月8日 主述:尿频尿急尿痛2周,加重2天伴腰痛发热 现病史:2周前因下阴不洁出现尿频尿急,排尿疼痛,当时休息并自服氟哌酸后好转。

    2天前因劳累后出现症状加重,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遂来诊。 现在症:小便频数短涩,滴沥刺痛,腰痛,发热,畏寒,口苦,排尿有灼热感,尿色深黄浑浊。

    来源:考试大 既往史:白带多,时有下阴瘙痒史2年。 无其他重要病史可载。

    个人史:无特殊情况可载。 月经及婚育史:月经史:15。

    已婚。顺产1子,10岁。

    流产1次。 过敏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来源:考试大 家族史:父母健在,否认有家族性遗传性疾病史。 体格检查: T:38。

    4℃ R:18次/分 P:96次/分 BP:120/75 mmHg来源:考试大 整体情况:神志清,精神可,发热貌,体态正常,语言清晰,无异常气味闻及,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皮肤黏膜及淋巴结:皮肤及黏膜无黄染,未见斑疹及瘰疬,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头面颈项部:头发光泽,眼、耳、鼻及口腔未见异常。颈项无强直,气管居中,无瘿瘤。

    来源:考试大 胸部: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尖搏动及心浊音界正常,心率96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腹背部:腹部平软,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肝脾未及,胆囊无压痛(墨菲氏征阴性)。

    双肾区有叩击痛。 脊柱及四肢:脊柱无畸形、强直、叩击痛,运动不受限;四肢正常,无浮肿。

    前后二阴及排泄物:前后二阴未检(或未见异常),尿液深黄浑浊(或排泄物刻下未见)。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来源:考试大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 血常规示白细胞12。

    7* 109/L,中性粒细胞84%。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辨病辨证依据:素有下阴不洁,秽浊之邪侵入膀胱,酿成湿热,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遂发为淋证,故临证可见尿频、尿急、尿痛等淋证见证。 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故见小便短数,灼热刺痛,溺色深黄浑浊;腰为肾之府,湿热之邪侵犯于肾,故见腰痛、肾区叩痛;湿热内蕴,邪正相争,故见发热、畏寒、口苦;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均系湿热之象。

    西医诊断依据: 1.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尿液深黄浑浊等泌尿系统症状,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 2.体征:体温达38。

    4℃。双肾区有叩痛,腹部上输尿管点有压痛。

    3.。实验室检查:尿常规示蛋白少量,白细胞++++/Hp,红细胞++/Hp,白细胞管型+/Lp。

    血常规示白细胞12。7*109/L,中性粒细胞84%。

    清洁中断尿细菌培养示大肠杆菌,菌落>105/ml。 4.女性,36岁,有白带增多下阴瘙痒史,起病急骤。

    入院诊断:来源:考试大 中医诊断:淋证—热淋 西医诊断:急性肾盂肾炎来源:考试大 治则: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扁蓄15g 瞿麦15g 木通5g 车前子15g 滑石30g先 制大黄15g 山栀10g 柴胡10g 黄芩10g 生草5g 水煎服。

    中医病房病例(神经内科,针灸科,什么都行啊)?急啊!

    首 次 病 程 记 录

    患者xxx,女,42岁,以“反复颈部酸痛伴头晕1月,加剧2天”为主诉,门诊拟“颈椎病”于2005年8月2日8点00分收住入院。

    病例特点:

    1、患者女性、42岁;

    2、患者平时家务繁忙,1月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颈部酸痛,伴头晕、俯仰转侧不利,无潮热盗汗、夜间痛甚、进行性消瘦,无耳鸣、呕吐、听力下降,患者自行用伤湿止痛膏及卧床休息未见好转,患者未予重视,未进行系统治疗,2天前症状加剧,今为诊断及综合康复治疗求诊我院我科,遂由门诊医师拟“颈椎病”收住我病区治疗。患者自发病以来,无潮热盗汗、夜间痛甚、进行性消瘦,无耳鸣、呕吐、听力下降。

    3、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常见传染病史,否认手术、中毒、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

    4、体格检查:T:36.0℃ P:68次/分 R:19次/分 BP:110/68mmHg。神志清楚,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口唇无紫绀,舌淡暗,苔薄白,脉细涩。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68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浮肿。.

    专科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双侧颈肩部肌肉紧张,颈椎活动度为前曲25°,后仰25°,左侧屈20°,右侧屈20°,左旋35°,右旋35°。颈部广泛压痛点,压、叩顶试验阴性,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双侧旋颈试验阳性。双侧上、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肢体浅、深感觉正常。无肌肉萎缩。双侧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病理征阴性。

    5、辅助检查:待入院后检查。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及鉴别诊断:患者以“反复颈部酸痛伴头晕1月,加剧2天”为主诉,伴颈部俯仰转侧不利、头晕,属中医学“项痹” 范畴。患者家务繁忙,耗伤气机,气为血之帅,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故见血行瘀滞不畅,不通则痛,故见颈部酸痛、俯仰转侧不利,气虚清阳失养,故见头晕,舌淡暗,苔薄白,脉细涩为气虚血瘀征象。病在头、颈项、肩部经络,病性属本虚标实。患者无潮热盗汗、夜间痛甚、进行性消瘦,颈椎影像学可证实,故不考虑颈椎肿瘤、结核。无耳鸣、呕吐、听力下降,故不为“耳眩晕”。

    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1、以“反复颈部酸痛伴头晕1月,加剧2天”为主诉,伴颈部俯仰转侧不利、头晕。2、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双侧颈肩部肌肉紧张,颈椎活动度为前曲25°,后仰25°,左侧屈20°,右侧屈20°,左旋35°,右旋35°。颈部广泛压痛点,压、叩顶试验阴性,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双侧旋颈试验阳性。双侧上、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肢体浅、深感觉正常。无肌肉萎缩。双侧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病理征阴性。3、患者无潮热盗汗、夜间痛甚、进行性消瘦,颈椎影像学可证实,故不考虑颈椎肿瘤、结核。无耳鸣、呕吐、听力下降,故不为“美尼埃氏病”。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项痹

    气虚血瘀

    西医诊断:颈椎病

    诊疗计划:

    1、中医康复科二级护理、普通饮食。

    2、进一步血常规、粪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胸片、心电图、全腹B超、数字颈椎、血液流变学、骨密度、颈部血管彩超等检查。

    3、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取穴,如今日戍时取列缺、照海,辅以肩颈部阿是穴。

    4、拔罐、刮痧疏经通络。隔姜灸温通经络。

    5、神灯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牵引缓解颈肌紧张。

    6、推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操作:①点、按揉风池(双) C1-7夹脊(双) 肩外俞(双) 肝俞(双) 肾俞(双)三阴交(双)等穴位,酸胀为度,每穴各半分钟;②滚、拿揉、弹拨颈肩部肌肉以充分松解,约10min;③仰卧位轻柔拨伸法,以调整颈椎结构。

    7、中药益气活血,方药如下:

    桂枝6 炒白芍12 干姜6 大枣10 杜仲15

    补骨脂12 黄芪12

    水煎服 (8.2-8.3)

    8、注意避风寒、慎起居、忌劳累、畅情志、适饮食、睡适枕。

    住院医师: .-

    主治医师:

    中医病房病例(神经内科,针灸科,什么都行啊)?急啊!

    首 次 病 程 记 录 患者xxx,女,42岁,以“反复颈部酸痛伴头晕1月,加剧2天”为主诉,门诊拟“颈椎病”于2005年8月2日8点00分收住入院。

    病例特点: 1、患者女性、42岁; 2、患者平时家务繁忙,1月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颈部酸痛,伴头晕、俯仰转侧不利,无潮热盗汗、夜间痛甚、进行性消瘦,无耳鸣、呕吐、听力下降,患者自行用伤湿止痛膏及卧床休息未见好转,患者未予重视,未进行系统治疗,2天前症状加剧,今为诊断及综合康复治疗求诊我院我科,遂由门诊医师拟“颈椎病”收住我病区治疗。患者自发病以来,无潮热盗汗、夜间痛甚、进行性消瘦,无耳鸣、呕吐、听力下降。

    3、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常见传染病史,否认手术、中毒、输血史,否认药物、食物及其他过敏史。 4、体格检查:T:36.0℃ P:68次/分 R:19次/分 BP:110/68mmHg。

    神志清楚,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mm,对光反射存在,双侧额纹、鼻唇沟对称,口唇无紫绀,舌淡暗,苔薄白,脉细涩。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率68次/分,律齐,无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浮肿。

    . 专科检查: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双侧颈肩部肌肉紧张,颈椎活动度为前曲25°,后仰25°,左侧屈20°,右侧屈20°,左旋35°,右旋35°。颈部广泛压痛点,压、叩顶试验阴性,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双侧旋颈试验阳性。

    双侧上、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肢体浅、深感觉正常。无肌肉萎缩。

    双侧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病理征阴性。 5、辅助检查:待入院后检查。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及鉴别诊断:患者以“反复颈部酸痛伴头晕1月,加剧2天”为主诉,伴颈部俯仰转侧不利、头晕,属中医学“项痹” 范畴。患者家务繁忙,耗伤气机,气为血之帅,气虚无力推动血行,故见血行瘀滞不畅,不通则痛,故见颈部酸痛、俯仰转侧不利,气虚清阳失养,故见头晕,舌淡暗,苔薄白,脉细涩为气虚血瘀征象。

    病在头、颈项、肩部经络,病性属本虚标实。患者无潮热盗汗、夜间痛甚、进行性消瘦,颈椎影像学可证实,故不考虑颈椎肿瘤、结核。

    无耳鸣、呕吐、听力下降,故不为“耳眩晕”。 西医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1、以“反复颈部酸痛伴头晕1月,加剧2天”为主诉,伴颈部俯仰转侧不利、头晕。

    2、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双侧颈肩部肌肉紧张,颈椎活动度为前曲25°,后仰25°,左侧屈20°,右侧屈20°,左旋35°,右旋35°。颈部广泛压痛点,压、叩顶试验阴性,双侧椎间孔挤压试验及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阴性,双侧旋颈试验阳性。

    双侧上、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肢体浅、深感觉正常。无肌肉萎缩。

    双侧腱反射对称引出,双侧病理征阴性。3、患者无潮热盗汗、夜间痛甚、进行性消瘦,颈椎影像学可证实,故不考虑颈椎肿瘤、结核。

    无耳鸣、呕吐、听力下降,故不为“美尼埃氏病”。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项痹 气虚血瘀 西医诊断:颈椎病 诊疗计划: 1、中医康复科二级护理、普通饮食。

    2、进一步血常规、粪常规、尿常规、生化全套、胸片、心电图、全腹B超、数字颈椎、血液流变学、骨密度、颈部血管彩超等检查。 3、子午流注(灵龟八法)取穴,如今日戍时取列缺、照海,辅以肩颈部阿是穴。

    4、拔罐、刮痧疏经通络。隔姜灸温通经络。

    5、神灯照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牵引缓解颈肌紧张。

    6、推拿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操作:①点、按揉风池(双) C1-7夹脊(双) 肩外俞(双) 肝俞(双) 肾俞(双)三阴交(双)等穴位,酸胀为度,每穴各半分钟;②滚、拿揉、弹拨颈肩部肌肉以充分松解,约10min;③仰卧位轻柔拨伸法,以调整颈椎结构。

    7、中药益气活血,方药如下: 桂枝6 炒白芍12 干姜6 大枣10 杜仲15 补骨脂12 黄芪12 水煎服 (8.2-8.3) 8、注意避风寒、慎起居、忌劳累、畅情志、适饮食、睡适枕。 住院医师: .- 主治医师:。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