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最新脱贫攻坚培训基本政策解读讲稿

    脱贫攻坚培训基本政策解读

    按照培训班的安排,我今天就脱贫攻坚应知应会基础知识与大家进行交流。

    我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我县立足县情,认真贯彻中省市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六个精准”和“八个一批”要求,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责任和第一民生工程,拿出最大精力,派出最硬干部,实行最严措施,实施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驾马车并驱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决心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我县x年数据清洗后核定全县x个贫困村,在册贫困户x户x贫困人口,全县要确保x年底前完成整体脱贫摘帽,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具体分三年完成,即x年完成了x个贫困村x人,动态调整增减后完成净脱贫x人;x年计划完成x个贫困村退出x万人贫困人口退出任务;x年计划完成x个贫困村x贫困人口退出,贫困县摘帽;x年x兜底户脱贫退出,巩固脱贫成果,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目前剩余贫困村是x个,在册贫困人口x人(这里有两个概念给大家解释一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是指x年底的贫困人口数,包含x年底已经脱贫人口,可以享受脱贫不脱政策;在册贫困人口是指期末未脱贫人口)。

    受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县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返贫机率大,脱贫攻坚的任务非常艰巨。

    人心齐,泰山移,要做好做成一件事,必须大家凝心聚力。部门帮扶、干部驻村就是社会扶贫的一支最坚强的力量。贫困村是脱贫攻坚战的前沿阵地,一个贫困村就是一个麻雀一个单元,脱贫工作会涉及贫困识别、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管理、脱贫退出核实等等内容,作为驻村干部就必须将这些内容和村情民意吃透弄清,将中央的大政方针把握准确,才能做好村上的工作。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和大家交流一下:

    脱贫攻坚的方式与路径

    一、国家层面:“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

    x.

    “四个切实”。就是切实落实领导责任,切实做到精准扶贫,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切实加强基层组织。

    x.

    “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x.“六个精准”:即对象、项目、资金、措施、帮扶人员、脱贫成效精准;

    扶持对象精准。核准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对扶贫对象实行针对性扶持、动态化管理,做到底数清、任务清、责任清。

    项目安排精准。科学编制扶贫项目规划,确定实施内容、投资规模、进度安排、受益对象、责任分解等内容,做到项目规划到户、脱贫效果到户。

    资金使用精准。扶贫资金切块到县,以县为主体,加大资金整合使用力度,把资金精准投放到村到户,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措施到户精准。按照问题导向,根据扶贫对象脱贫需求,因村因户施策、因致贫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到村到户,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

    驻村帮扶精准。因村派驻工作队,选派第一书记,针对扶贫工作薄弱环节落实举措,干部联户包扶,脱贫责任到人。

    脱贫成效精准。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县、村、户减贫档案,逐级签订责任书,逐级分年验收脱贫成效,确保逐村逐户实实在在脱贫。

    二、商洛层面:八个一批、八大行动

    “八个一批”:生产发展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医疗救助脱贫一批、转移就业脱贫一批、危房改造脱贫一批

    “八大行动”:产业支撑脱贫行动、移民搬迁脱贫行动、金融支持脱贫行动、教育就业脱贫行动、社会兜底脱贫行动、精神文化脱贫行动、社会帮扶脱贫行动、精准施策脱贫行动

    三、我县工作创新

    按照中省市关于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总体安排部署,紧盯x年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摘帽目标,按照“三定三落实三包”(县上定思路、定路径、定政策,镇办落实任务、落实措施、落实政策,村居包扶到点、包扶到户、包扶到根)的总体要求,创新实施“x”脱贫模式,即合作社带动、金融扶持、互助帮带三大举措,基础资源+、优质资源+两个保障,民生兜底保障,标准型、示范型两个整村推进模块。特别是两个扶贫模块为贫困村设计了美丽乡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两个模式,确立了“x”和“x”两个标准,是“x”标准的加强版,整村推进,全面达标,既达到贫困面貌全面改变,精气神全面提升,又能全面改善基础设施,普惠全体群众,提高全社会的满意度。

    精准扶贫的“四个问题”

    概括精准扶贫,主要有四个问题: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下面我就四个问题和大家作一些简要的探讨。

    第一个问题:“扶持谁”

    x、贫困户识别认定标准

    根据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等指标认定。省级扶贫标准为x元(

    x

    x

    元不变价),国家扶贫标准为

    x

    元(x

    x

    元不变价),x年标准为x元。“两不愁、三保障

    ”即吃穿不愁(包括安全饮用水),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x、贫困人口识别程序

    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全省扶贫对象核实及数据清洗工作方案(试行)》的通知(陕扶办发〔x〕x

    号)明确,贫困人口识别程序为:①农户申请;②村委会、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入户核实;③村民代表大会民主评议;④村委会和驻村工作队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乡镇人民政府;⑤乡镇人民政府对各村上报的初选名单进行审核、确定;⑥乡镇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⑦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复审确认;⑧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进行公告。

    第二个问题:“谁来扶”

    x.单位结对帮扶村(居)全覆盖。县级每个单位帮扶一个村,在重点安排在座贫困村、软弱涣散村、少数民族村。每个村都要成立扶贫工作队,每个帮扶单位要派出扶贫工作队员驻村帮扶。

    x.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全覆盖。包扶单位按照单位在编在岗干部情况安排结对帮扶干部,其余贫困户由所在乡(镇)干部包干托底,最多一人包x户。要求实现干部结对帮扶全覆盖,确保每户贫困户都有干部结对帮扶。结对帮扶一包到底,不脱贫不脱钩。帮扶干部变动后,新进干部自然接替。干部结对帮扶实行“五定”(即:定对象、定政策、定措施、定责任、定目标),要开拓思路、创造特色,尤其要结合各自职能、发挥各自优势,综合施策。

    x.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要加大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投入,坚持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增加金融资金对扶贫开发的投放,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扶贫开发。要积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多渠道增加扶贫开发资金。主要包括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省市县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村扶贫、“万企帮万村”扶贫行动、富县帮贫县活动、宁洛对口协作扶贫、医院、高校、国企助力团三大帮扶体系和社会各界自发开展的各种扶贫活动。

    x.实行民政救济“纯低保户和五保户”全覆盖。对因病因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纯低保户和五保户”由民政部门落实低保政策,实现应保尽保,托底保障,并通过逐年提高低保标准加大救助力度。

    第三个问题:“怎么扶”

    能否真正把贫困地区发展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在资金、项目等方面向贫困地区倾斜,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优先把贫困地区事情办好。要将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和条件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建立健全行业部门相互支持、合力做好扶贫工作的协调联络和信息沟通机制,共同搞好贫困地区扶贫开发。

    第四个问题:“如何退”

    严把“x”脱贫标准。即贫困户脱贫退出五条标准,贫困村、贫困县脱贫摘帽七条标准。x退出标准:

    贫困户退出的五个必要条件:

    一是家庭年人均纯收入超过扶贫标准;

    二是有安全住房;

    三是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

    四是家庭成员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

    五是有安全饮水。

    贫困村退出的七个必要条件

    一是贫困发生率低于x%;

    二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以上;

    三是有集体经济或合作组织、互助资金组织;

    四是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

    五是有安全饮水;

    六是电力入户率达到x%;

    七是有标准化村卫生室。

    贫困县退出的七个必要条件

    一是贫困发生率低于x%;

    二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当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以上:

    三是通沥青(水泥)路行政村比例达到x%;

    四是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不低于x%;

    五是电力入户率达到x%;

    六是有安全住房农户达到x%:

    七是x%以上的贫困人口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

    详细标准见《陕西省贫困退出认定指导意见》(附后)

    “八个一批”扶持政策

    (一)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实施易地移民搬迁,就是将缺乏生存条件的贫困人口搬迁到其他地方,改善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调整经济结构、拓展增收渠道,帮助搬迁人口逐步脱贫致富。

    x、易地扶贫搬迁对象条件

    一是生存环境恶劣、生态脆弱,不具备基本生产和发展条件的边远山区、高寒山区和陡坡峡谷地带住户。

    二是远离集镇和交通干线,修路、通电、通水一次性投资成本过大区域的住户。

    三是群众就医、小孩上学不方便的自然村组和单庄独户。

    四是地裂、滑坡、崩塌、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区或地方病区的住户。

    五是国家和省级主体功能区中禁止开发区或限制开发区的住户。

    x、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程序

    农户申请、村级初审、镇(办)审核、县扶贫局提供贫困户花名册、国土部门精准确定搬迁对象,并签订“三项协议”(搬迁安置协议、就业脱贫协议、旧宅腾退协议)。

    x、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式(有三种类型)

      (x)集中安置:在商洛市中心城市、县城、建制镇、中心村内集中安置点进行安置。安置规模必须在x%以上。

      (x)分散安置:对不具备集中安置条件的搬迁户,进行分散安置。规模控制须在x%以内。

      (x)“交钥匙”工程: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的农村特困户,由政府通过养老机构或闲置资产改造、实行住房兜底保障。

    x、住房面积

    集中安置和分散安置,住房面积严格执行以户为单位,人均最大不超过x㎡、最小保证x㎡左右,五人及以上户最大不超过x㎡。交钥匙工程:人均控制在x㎡左右,最大不超过x㎡。

    x、建房资金补助

    (x)集中安置:按每人x万元补助,补助资金按工期兑付到建设单位、搬迁户确认;自筹资金人均不超过

    x元且每户不超过x万元、据实结算。

      (x)分散安置:按每人x万元补助,补助资金原则上验收入住后兑付到个人一折通账户,自筹资金人均不超过x元且每户不超过x万元、据实结算。

      (x)“交钥匙”工程:

    按每人x万元补助,补助资金直接兑付到建设单位、搬迁户确认,群众免费入住。

    x、旧宅腾退时间和补助

      集中安置x年内腾退,分散安置和“交钥匙”工程原则上实际入住后腾退。旧宅腾退补助,省上按人均x万元筹资,县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助。

    同时要求,围绕解决易地移民搬迁户的后续发展问题,严格按照安置小区与脱贫产业同步规划的原则,扶持搬迁户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充分利用新型工业园区、现代农业园区为搬迁户创造产业型就业岗位;政府为搬迁贫困户提供公益性就业岗位等增加收入。

    (二)危房改造扶持政策

    x.危改对象的认定

    县区住建部门根据扶贫部门提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已列入易地扶贫搬迁规划或者由民政部门负责供养人员除外),按照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农村危险房屋鉴定技术导则(试行)》,组织专业技术人员,逐户核查认定整栋危房(D级)或局部危房(C级)级别,出具鉴定意见,明确改造方式。省、市、县、镇、村五级建立农村危房改造精准扶贫台账,县区住建部门要将农户信息及时录入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确保与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数据一致。

    x.危房改造面积要求

    改造房屋建筑面积要求:

    C级危房修缮加固的,不核查房屋面积。

    D级危房重建的,x至x人户控制在x-x平米以内,且x人户不低于x平米、x人户不低于x平米、x人户不低于x平米;x人以上户人均建筑面积不超过x平米,不低于x平米。厨房、卫生间、杂物间等附属用房不计入建房面积。

    推广加固改造方式:原则上C级危房必须采用加固方式改造,D级危房应拆除重建。鼓励具备条件的D级危房除险加固。鼓励通过统建农村集体公租房及幸福大院、修缮加固现有闲置公房、置换或长期租赁村内闲置农房等方式,兜底解决自筹资金和投工投料能力极弱的深度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

    x.危房改造补助标准

    充分结合当地习俗和生态大环境,既体现地域特征、时代风貌,又注重田园特色,保持整村整体民居基本格调一致,实现人居环境自然优美。

    C级危房每户补助不超过x万元;

    D级危房每户补助不低于中、省、市、县补助资金之和x万元(其中:国家补助标准x元/户,省级补助标准x元/户,市级配套资金

    x元/户,县级配套资金x元/户)。我县执行C级危房每户补助不超过x万元;D级危房每户补助x万元。

    x.危房改造申请审批程序及档案管理

    实行“农户自愿申请、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民主评议、乡(镇)审核、县级审批”的四级申请审批程序,落实危改对象在村和镇两级公示制度。实行一户一档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批准一户、建档一户。每户纸质档案必须包括档案表、农户申请、公示、审批、协议、工匠培训和开工前、施工期、竣工后照片等相关材料,档案资料应全面、真实、完整、准确,并及时录入全国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系统。

    危房改造竣工后,由县级住建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对翻建新建、修缮加固的住房进行全面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的,准予交付使用。

    (三)产业扶贫政策

    产业扶贫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重要途径,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和根本之举。

    产业扶贫的目标任务,主要是依托地方资源禀赋,因县因镇因村因户培育特色产业,加快构建县有支柱产业、镇有主导产业、村有“一村一品”、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发展格局。具体要达到“两个全覆盖”,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长中短期产业项目全覆盖、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其中退出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要达到

    x万元的全国贫困县平均水平。

    产业扶贫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中、省、市、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涉农整合资金、扶贫贴息贷款和社会帮扶资金四大块。其中中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涉农整合资金,用于扶持产业发展方面原则上不低于x%(含产业项目的生产道路、小型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配套),受益对象主要为贫困村和贫困户。

    产业扶贫项目类别,主要涵盖贫困户生产发展项目、产业化扶贫项目、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含三变改革、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扶贫贴息贷款项目、光伏扶贫项目、旅游扶贫项目、电商扶贫等七大类。具体补助标准、建设内容、扶持方式、投资比例等事项由县(区)结合实际自行确定。

    对于自主发展产业的贫困户给予一定的产业直补资金,并重点给予x万元以下、x年以内、免担保免抵押、财政全额贴息的小额信贷扶持。

    (四)教育扶贫政策

    为了提高贫困人口素质,阻断贫困代际相传,我市不断加大教育支持力度,积极构建从学前教育到小学、中学、大学,直至就业的全程帮困包扶机制,确保贫困家庭子女接受应有的教育。

    一是提高控辍保学率。到x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x%,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x%。

    二是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实现所有贫困镇村学前教育全覆盖。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实施“全面改薄”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提高普通高中学校设施设备水平。

    三是强化师资建设。加强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师资力量配备,全面落实农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待遇,加快城乡教师合理流动,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努力提高农村教学质量,让贫困家庭子女得到更加公平的教育。

    四是加强教育资助。坚持以政策扶持为主导,以财政投入为主体,全面落实贫困学生各项资助政策。加大对贫困家庭在校大学生、高职学生、高中生、中小学生、幼儿等资助力度,保证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前一年幼儿,免除保教费,每生每年补助生活费x元(每生每天x元生活补助费)。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小学和初中生,免学杂费和书本费,对住校的学生补助生活费,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小学x元、初中x元;

    建档立卡贫困普通高中学生,在公办普通高中上学免学费,并发放国家助学金,特困生每生每年x元,贫困生每生每年x元。

    建档立卡贫困中职在校学生,全日制正式学籍、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发放国家助学金,每人一次性给予x元扶贫助学补助。

    建档立卡贫困高职在校学生,除享受国家职业教育资助政策外,每人一次性给予x元扶贫助学补助。对在商洛职业技术学院就读的商洛籍建档立卡贫困户及移民搬迁户子女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全免,每生每年资助x元助学金生活补助。

    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可享受“四重资助”,即第一重是入学资助。在册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考生可以申请新生入学路费和入校后的短期生活费(省内院校x元,省外院校x元),如高考成绩排全省前x名的学生,可申请x元的“泛海助学行动”资金。第二重是助学贷款。可到县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生每年最高可贷x元,大学在校期间国家给予贴息。第三重是高校救助。凡在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就读的,可以享受每生每年x元的精准资助。第四重是申请社会资助。特困家庭大学生还可申请民政、妇联、工会及社会力量等资助。

    (五)社保兜底政策

    一是全面开展最低生活保障。对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规定条件的贫困户,由民政部门审核,全面纳入社会保障兜底范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提高到x元/人年,并按A档x元/人·月;B档x元/人·月(年人均x元);C档x元/人·月(年人均x元)标准补助。

    二是实行低保分类施保政策。(①x周岁以上老年人,每月增发x%;②儿童每月增发x%;③重度残疾人,每月增发x%;对言语、听力、肢体残疾三级以上的残疾人,每月增发x%;④重病患者,每月增发x%低保金;⑤父母离异的单亲未成年人,每月增发x%低保金;父母一方去世的增发x%;⑥哺乳期妇女,哺乳期内每月增发x%;⑦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每月增发x%。同时符合多项增发条件的,按最高一项补助,不累加。

    三是全面实施特困人员供养。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的特困人员,全部纳入供养范围,集中供养按x元/人·年,分散供养按x元/人·年的标准,由民政部门核准发放。

    四是全面落实困难残疾救助。对x周岁以下(不含x周岁)的困难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x元生活补贴;x周岁以上(含x周岁)的困难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x元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一级残疾人每人每月x元,二级残疾人每人每月x元。加快残疾人托养中心建设,对无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人的残疾人,全面实施集中托养。对有发展能力的残疾人,要加大扶持力度,帮助其发展生产、实现就业。

    五是全面实行养老高龄补贴。对年满x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按照x-x周岁、x-x周岁、x-x周岁及年满x周岁的四个等次,按每人每月

    x元、x元、x元及x元四个标准,由老龄委发放高龄补贴。

    六是全面实行社会养老保险。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对贫困老年人、残疾人、计划生育双女户、五保户、低保户这五类特殊人口,由社保部门按标准进行缴费入口补贴(目前标准是每人补贴x元)。

    七是全面开展临时救助。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个人或家庭可给予临时救助。临时救助由民政部门负责发放。

    (六)

    生态补偿扶持政策

    积极争取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护林建设、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保护、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生态工程项目和转移支付,将生态保护员、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保洁员、专业造林员等相关公益性岗位向贫困人口倾斜,依靠长效补偿机制落实,促使贫困户在生态保护中脱贫。

    1、

    雇用生态保护人员。充分利用生态效益补偿和天然林管护专项资金,优先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生态保护人员,每月工资x元。

    x、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按照公益林区划范围和落界,及时兑付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位于公益林区划范围的贫困人口通过生态补偿获得收入。国家级生态林x元/亩年,省级生态林x元/亩年.

    x、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对x度以上的坡耕地全部纳入退耕还林范围,优先安排坡耕地面积大的贫困人口。每亩补助x元,其中种苗费x元,补助到户x元,第一年x元,第三年x元,第五年x元。

    (七)健康扶贫政策

    实施健康扶贫,就是要通过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实施疾病分类救治、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等手段,让贫困人口能够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防得住病,确保贫困群众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有报销、大病有救助,防止出现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四句话“参合不交钱,住院无押金,出院一单清,报销比例高”。具体措施:

    (x)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新农合、大病保险、民政医疗救助和补充医疗保障“四重”医疗保障体系。

    (x)各级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分级诊疗制度,规范转诊程序;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加新农合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政策。省级每人每年补助x元,市县政策待定。

    (x)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定点医院就诊,新农合住院合规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较非贫困人口多x个百分点。大病保险起付线降至x元。

    (x)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特殊慢性病患者,年度门诊报销额度较非贫困人口多x%。

    (x)符合大病集中救治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落实大病救治措施。

    (x)经过“四重”医疗保障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住院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不低于x%。

    (八)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加强贫困人口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开展劳务协作,开发公益性岗位,促进贫困人口实现转移就业脱贫。

    一是转移就业补助政策。鼓励引导企业向贫困人口提供就业岗位,财政资金支持的企业或园区,优先安排贫困人口就业。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的,每人每年可享受一次不超过x元的交通补贴。

    二是技能培训补助政策:贫困劳动力可免费参加技能培训,免费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贫困劳动力参加x课时以上免费就业创业培训的,每人每天给予x元的生活和交通费补贴,每年限享受一次;贫困家庭子女在技工院校就读并拥有全日制正式学籍的,学生可持录取通知书复印件和学籍证明,向户籍所在县(区)扶贫部门申请每人每年x元的生活补助。

      三是自主创业扶持政策: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的免费参加创业培训;优先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并减免房租、水电、物业等费用;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x元;享受x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及x年利息补贴。

    四是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设立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安置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三无”贫困劳动力就业。向

    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特设招聘计划,鼓励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扶智扶志

    全面推行陕西的“教育引导”法正家风、“行为规范”法立正风、“村规民约”法改民风、“文明创建”法树新风、“公益救助”法促和风、“司法保障”法倡清风的扶贫扶志“六法”,有效破解部分群众“习惯穷”“争当穷”“无奈穷”等思想顽疾,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教育引导”法正家风,利用广播电视、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组建文艺骨干宣讲团,广泛宣传脱贫攻坚各项惠民政策;树立脱贫攻坚先进典型,推出一批脱贫攻坚的先进组织和个人,成立脱贫攻坚典型人物宣讲团、道德模范事迹报告团巡回宣讲报告,在全县形成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撸起袖子加油干,砥砺前行成就梦想的脱贫攻坚工作氛围。

    “行为规范”法立正风,要抓好文明村创建,开展“倡俭治奢讲文明树新风”专项整治活动,治理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办好农民夜校,成立脱贫攻坚农民夜校,按照每月至少开办两期的标准,由群众“点菜”夜校照单“下厨”;开办道德讲堂,宣传推广家风家训典型,并组织开展农村综合环境整治;

    “村规民约”法改民风,要编制一套村规民约,建设乡风文明示范村,建好管好农家书屋,用好村广播室,用活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广场,开展县直机关与贫困村党支部

    “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深入开展党员创业带富活动,构建和谐党群干群关系,立规矩改善民风。

    “文明创建”法树新风,是要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表彰活动,建好乡风文明一条街,组建一支乡贤文化队伍,开展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培育一批乡土文化能人、文化特色户、文化大院,积极开发县域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实施农村广播、数字电视户户通、送电影、送图书、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宣传典型、树立新风。

    “公益救助”法促和风,要建立志愿服务队伍,成立脱贫攻坚志愿服务队和医疗志愿服务队,定期深入村组开展义诊活动,进村入户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助力脱贫攻坚”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单位干部、贫困户注册社会扶贫网,利用网络平台发布需求,获得帮助,建设村爱心超市,实行积分换爱心制度,建立多劳多得的爱心帮扶机制,用正向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

    “司法保障”法倡清风,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教育,强化群众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鼓励群众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帮助有需要的贫困户申请司法援助,开展公益诉讼。通过学法用法,倡导守法光荣的清风正气。

    同志们,扶贫工作任重道远,反贫困事业崇高而伟大,相信有各部门的大力支持,有各位同仁的同力协作,全县人民一定能早日脱贫致富!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