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飞行事业的认识范文
民航背景调查表里浅谈对从事民航飞行工作的认识怎么写?急!
你结合下面内容综合一下 安全是航空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作为一名责任机长,于昊同志自觉强化安全意识,培养优良的飞行作风,坚持“飞行无小事”的原则,严格执行《运行手册》,把飞行作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境界来对待,坚持按章操作,规范运行,确保飞行安全。 飞行是在高度复杂、瞬息多变的环境中工作,这种工作不允许有丝毫的疏忽,任何差错都可能危及飞行安全,只有认真落实《运行手册》严格按程序操作,在资料领取、阅读任务书、检查飞机、输入数据、调整高度、做检查单等诸多环节上注意每一个细节,才能避免飞行中的失误,才能使安全落到实处。
于昊同志平时注重养成,不管是有人检查,还是自己一人工作,都按标准进行,从不投机取巧,不随意简化程序。例如“绕机”检查,从不因严寒、烈日、刮风下雨等特殊情况而简化程序或不做检查。
2005年5月执行CZ6525航班,在浦东落地后,正赶上大雨,于昊带领机组人员按程序认真执行绕机检查,虽然大家衣服都湿透了,但感觉心里踏实,在场的工作人员和旅客也备受感动。2005年11月执行CZ6529航班,于昊绕机检查时发现有一箱待装的海鲜正向外流水,便向工作人员声明,该箱海鲜货物必须重新包装。
因为海鲜外包装破损后流出的液体对飞机机体易造成腐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当于昊再次绕机检查时发现该箱货物不见了,原来是个别装卸工悄悄地将货装入了货舱,于昊当即责令有关人员将货物卸下,消除了机体受损的潜在危险。
作为机长,心里要始终装着责任 如果把安全比作飞行工作“硬件”的话,那么责任就应该是它的“软件”。只有珠联璧合,才能相得益彰。
航空公司是一个企业,企业就必须考虑效益,有了效益,公司才能生存发展。因此作为一名责任机长,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必须时刻关注效益,做到既要保证飞行安全,又要控制好成本;既不能为了效益而忽视安全,又不能为了安全而矫枉过正。
基于这样的认识,执行任务中,于昊同志严格运行程序、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基础上,做到尽量不过夜、不延误,与空管沟通缩短地面等待时间,争取高高度飞行,从而多节油,努力为公司减少成本开支。 航班在外站过夜是飞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每次过夜,公司都将付出很大的成本。
2005年8月,于昊同志执行CZ6327大连--杭州航班,在杭州进近前得知机场及附近被雷雨覆盖不能起降,经过分析天气和机载燃油于昊果断决定备降南京,之后又考虑到这条航线在出现备降时由于是单套机组执行可能会出现超时,便及时与签派沟通关注于昊本人后续航班起降时刻为调整做准备;同时于昊在航线上尽可能的与航管人员协调,通过申请有利的航线高度、直飞航路点等手段争取航线时间,终于安全而符合规定地返回大连,既减少了成本,又为第二天排班创造了条件。 作为机长,要主动搞好协调配合 飞行机组是一个特殊的临时性组织,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如果不能形成一个统一体,就可能出现配合上的失误,从而影响到飞行安全。
为此于昊同志在每次带领机组执行任务时都注意营造机组的团结、严谨、和谐的工作氛围,不断强化机组人员的团队意识。 当航班不能正常时,于昊同志积极主动地同服务保障部门协调,遇到旅客不理解的地方,以合理的方式消除误解。
2005年4月18日,于昊执行CZ6424西安至大连航班,因大连大雾航班备降北京,机组、旅客在北京等待。19日大连连续大雾,部分旅客情绪激动地说“立即给我们退票并给我们赔偿损失,以后再也不坐你们的航班了……”有些旅客甚至将电话直接打到于昊休息的房间,要求给予解释。
作为机长于昊理解地面工作人员无奈而简单的工作方法,也可以理解旅客归心似箭的急躁心理,因而以机长的身份代表公司,做了耐心合理的解释,讲清了为旅客安全着想的道理,使旅客理解了航空公司的做法。2005年9月,于昊执行CZ6139次航班,飞机在大连准备申请进跑道飞行时,客舱乘务员报告说在检查中发现一名明显喝过酒的旅客,拒不关闭手机,并对身旁旅客骂骂咧咧。
考虑到运行服从安全,于昊及时报告并按要求把飞机滑回关车,将该旅客交给有关部门处理,保证了大多数旅客的利益。 作为机长,要刻苦钻研业务技术 飞行工作风险大、科技含量高,从接触飞行那天起,历史的教训和前辈的教诲就使于昊深刻认识到:一名合格的机长必须具备过硬的飞行技术,而过硬的技术来源于刻苦的学习和训练。
于昊在任副驾驶期间,注重理论学习、努力钻研业务,运行中经常和同事们共同探讨飞行要领和操纵技巧,提高驾驶能力和水平。在这个期间他认识到机队飞行报务人员少,而自己英语水平又有不足,便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来弥补。
学生时学习英语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此时的学习是为了热爱的飞行事业。通过不懈的努力,于昊在同一批飞行员中第一个通过了飞行报务员和报务教员的检查。
作为机长,要勇于吃苦乐于奉献 飞行工作联系千家万户、责任重大,经历了苦与乐、得与失,这段经历终身难忘。从一名普通的飞行员成长为一名责任机长,是领导和同事们关怀帮助的结果,是组织培养的结果,更是。
考生报考民航,要求写对飞行事业的认识,请教各位大神应该怎么写啊
作为机长,心中要时刻想着安全 安全是航空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作为一名责任机长,于昊同志自觉强化安全意识,培养优良的飞行作风,坚持“飞行无小事”的原则,严格执行《运行手册》,把飞行作为一种信念、一种追求、一种境界来对待,坚持按章操作,规范运行,确保飞行安全。 飞行是在高度复杂、瞬息多变的环境中工作,这种工作不允许有丝毫的疏忽,任何差错都可能危及飞行安全,只有认真落实《运行手册》严格按程序操作,在资料领取、阅读任务书、检查飞机、输入数据、调整高度、做检查单等诸多环节上注意每一个细节,才能避免飞行中的失误,才能使安全落到实处。
于昊同志平时注重养成,不管是有人检查,还是自己一人工作,都按标准进行,从不投机取巧,不随意简化程序。例如“绕机”检查,从不因严寒、烈日、刮风下雨等特殊情况而简化程序或不做检查。
2005年5月执行CZ6525航班,在浦东落地后,正赶上大雨,于昊带领机组人员按程序认真执行绕机检查,虽然大家衣服都湿透了,但感觉心里踏实,在场的工作人员和旅客也备受感动。2005年11月执行CZ6529航班,于昊绕机检查时发现有一箱待装的海鲜正向外流水,便向工作人员声明,该箱海鲜货物必须重新包装。
因为海鲜外包装破损后流出的液体对飞机机体易造成腐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当于昊再次绕机检查时发现该箱货物不见了,原来是个别装卸工悄悄地将货装入了货舱,于昊当即责令有关人员将货物卸下,消除了机体受损的潜在危险。
作为机长,心里要始终装着责任 如果把安全比作飞行工作“硬件”的话,那么责任就应该是它的“软件”。只有珠联璧合,才能相得益彰。
航空公司是一个企业,企业就必须考虑效益,有了效益,公司才能生存发展。因此作为一名责任机长,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前提下,必须时刻关注效益,做到既要保证飞行安全,又要控制好成本;既不能为了效益而忽视安全,又不能为了安全而矫枉过正。
基于这样的认识,执行任务中,于昊同志严格运行程序、在确保飞行安全的基础上,做到尽量不过夜、不延误,与空管沟通缩短地面等待时间,争取高高度飞行,从而多节油,努力为公司减少成本开支。 航班在外站过夜是飞行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每次过夜,公司都将付出很大的成本。
2005年8月,于昊同志执行CZ6327大连--杭州航班,在杭州进近前得知机场及附近被雷雨覆盖不能起降,经过分析天气和机载燃油于昊果断决定备降南京,之后又考虑到这条航线在出现备降时由于是单套机组执行可能会出现超时,便及时与签派沟通关注于昊本人后续航班起降时刻为调整做准备;同时于昊在航线上尽可能的与航管人员协调,通过申请有利的航线高度、直飞航路点等手段争取航线时间,终于安全而符合规定地返回大连,既减少了成本,又为第二天排班创造了条件。 作为机长,要主动搞好协调配合 飞行机组是一个特殊的临时性组织,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岗位职责,如果不能形成一个统一体,就可能出现配合上的失误,从而影响到飞行安全。
为此于昊同志在每次带领机组执行任务时都注意营造机组的团结、严谨、和谐的工作氛围,不断强化机组人员的团队意识。 当航班不能正常时,于昊同志积极主动地同服务保障部门协调,遇到旅客不理解的地方,以合理的方式消除误解。
2005年4月18日,于昊执行CZ6424西安至大连航班,因大连大雾航班备降北京,机组、旅客在北京等待。19日大连连续大雾,部分旅客情绪激动地说“立即给我们退票并给我们赔偿损失,以后再也不坐你们的航班了……”有些旅客甚至将电话直接打到于昊休息的房间,要求给予解释。
作为机长于昊理解地面工作人员无奈而简单的工作方法,也可以理解旅客归心似箭的急躁心理,因而以机长的身份代表公司,做了耐心合理的解释,讲清了为旅客安全着想的道理,使旅客理解了航空公司的做法。2005年9月,于昊执行CZ6139次航班,飞机在大连准备申请进跑道飞行时,客舱乘务员报告说在检查中发现一名明显喝过酒的旅客,拒不关闭手机,并对身旁旅客骂骂咧咧。
考虑到运行服从安全,于昊及时报告并按要求把飞机滑回关车,将该旅客交给有关部门处理,保证了大多数旅客的利益。 作为机长,要刻苦钻研业务技术 飞行工作风险大、科技含量高,从接触飞行那天起,历史的教训和前辈的教诲就使于昊深刻认识到:一名合格的机长必须具备过硬的飞行技术,而过硬的技术来源于刻苦的学习和训练。
于昊在任副驾驶期间,注重理论学习、努力钻研业务,运行中经常和同事们共同探讨飞行要领和操纵技巧,提高驾驶能力和水平。在这个期间他认识到机队飞行报务人员少,而自己英语水平又有不足,便利用一切业余时间来弥补。
学生时学习英语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此时的学习是为了热爱的飞行事业。通过不懈的努力,于昊在同一批飞行员中第一个通过了飞行报务员和报务教员的检查。
2004年于昊去法国改装A320机型,和他搭档的一名老飞行员正面对两大难题:一是空客飞机是侧杆、电传操纵,与麦道这类传统飞机在飞行理念上有一定的差异;二是在国外改装,语言障碍较大,飞机。
对航天事业的认识征文!!!!!!!!!!!!急用
天宫一号升空了,中国巨人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只有懂得外空事业对中国的深远意义,才会在天宫一号升空之际深深地为中国激动;历经过无数沧桑的中国人是真正站立起来了,而这一切,我们要感恩许多人!在为中国航天事业欣慰的今天,让我们一起在心里默念这些为中华民族的强盛、繁荣而开创中国太空事业的先驱和领袖们!中国在明朝曾一度拥有可以改变世界历史的世界上最强大的海权,却在不经意中放弃而导致了中国在近代的衰败,希望这一次在太空竞争中,中国再也不会轻易地让自己的太空力量失去发展方向,因为历史不会再让一个在太空军事对抗中失败的国家重新有机会站起来,为此,中国必须在太空力量发展上做出与以往的军事发展战略不同的选择。
一、渐入佳境的中国太空事业中国是火药和火箭的故乡,早在14世纪,就有一位名叫万户的中国人梦想以火箭动力飞行,这位发明家在一把椅子上绑上了47枚当时的火箭,点燃后想坐在椅子上飞行,而他的实验以自己身亡而告终,但无论如何这是人类最早的火箭飞行的尝试,为记念这位伟大的世界上最早的火箭飞行幻想家,月球上有一座环形山以“万户”而命名。而现代中国的航天事业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的初期,尽管百废待兴,但当时那一代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伟人们高瞻远瞩,已经开始策划新中国的航天事业;1956年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制定了国家“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
这个规划包括57项重要新型科技内容,火箭与喷气推进技术是其中7个重点项目之一。根据这个规划,开始了包括组建中国第1个火箭研究设计机构在内的一系列筹备工作。
60年代中期,中国决定启动“651工程”,即设计、生产并发射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以实现Mao.ZD主席早在1958年就发出的“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作为“651工程”的重要配套项目,我国第1种现代运载火箭的总体方案是在中远程地地导弹的基础上,加上固体推进剂的第3级,该火箭(CZ-1)1970年4月成功发射了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
在此之后,中国的太空事业继续发展,经过约50年的努力,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在世界上独立成为人类第四个航天中心的规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设计、生产和试验体系;建立了能发射各类卫星和载人飞船的航天器发射中心、和由国内各地面站、远程跟踪测量船组成的测控网;以及多种卫星应用系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间科学研究系统,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队伍。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基础工业比较薄弱、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和特殊的国情、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立自主地进行航天活动,以较少的投入,在较短的时间里,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和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中国在卫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温燃料火箭技术、捆绑火箭技术以及静止轨道卫星发射与测控等许多重要技术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遥感卫星研制及其应用、通信卫星研制及其应用、载人飞船试验、卫星定位系统、以及空间微重力实验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中国的载人太空飞行正在紧张的进行之中并已经开始规划载人登月飞行,极有可能成为第二个将人类送上月球的国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成就之一,中国的航天事业是在中国基础工业薄弱、科学技术水平落后、科学人才急缺、而外部敌对国家对中国进行全面封锁的年代中从零开始出发,以非常有限的投入,在不长的时间内,走出了一条完全属于中国自己的航天事业道路。
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对中国的军事防卫能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人民的内心深处都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在从1949年开始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历程中,中国的航天事业当之无愧地可以被称为最成功的领域之一。而目前中国在全球地位中的大国地位,很大一部分就直接建立在当年中国的“两弹一星”基础之上,建立在部分太空技术基础上的中国核威慑力量,至今仍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重要的安全保障机制之一。
中国的太空事业的成功绝不是偶然,它的成功深刻地折射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动力、过程和成功的必备条件,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弥足珍贵,对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应该具有全面的指导意义。而我们至今仍未清晰地总结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功经验中所包含着的规律,将它们升华为中国的发展战略,并用于指导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无论如何都是一个重大的失误。
二、弥足珍贵的中国航天事业成功经验中国的航天事业自从上世纪50年代末创立以来,走过了艰苦奋斗、初有成效、持续发展和走向成功等重要的时期,成为完全建立在中国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力量基础上的中国最成功的产业,近50年中国太空事业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一些最宝贵的具有全局性的经验:一、高层建瓴的战略规划: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功首先在于中国的历代领导人对中国航天事业战略远见,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做出的战略发展规划,早在1958年Mao.ZD主席就指出:我们要搞。
对航空职业的认识
不知道提问者这个问题主要是问哪个方面的我就随便说了
1.技能方面:对于机械,英语,飞机操控,物理,地理等方面知识都会有所涉猎.
2.待遇方面:年薪很可观,平均的一年都在60W以上(当上管理人员,或者个别航空公司待遇很高)
3.我对飞行员的感觉,飞行员也都是普通人,最近几年飞行员的招收从部队转业逐渐变为大学生飞行员.以前的老飞行员大部分都是部队转业(军转民)的.所以说部队气息很浓.
4.飞行是高危职业~俗话就是脑袋别到裤腰带上.
这个行业有点司机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司机~只不过现在司机这个职业实在是太普遍了.
就想到这些,有问题再补充
求一飞行员年度工作总结范文,只有今晚一次
主要写一下工作内容,飞机员工作辛苦,艰难,自己对飞行事业的认真、刻苦……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
。 转载:总结,就是把一个时间段的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总分析、总研究,分析成绩、不足、经验等。
总结是应用写作的一种,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总结与计划是相辅相成的,要以计划为依据,制定计划总是在个人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
总结的基本要求 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等进行分析。
2.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
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3.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
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今后的打算。
根据今后的工作任务和要求,吸取前一时期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措施等 总结的注意事项 1.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教训的基础。
2.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3.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
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总结的基本格式 1、标题 2、正文 开头:概述情况,总体评价;提纲挈领,总括全文。
主体:分析成绩缺憾,总结经验教训。 结尾:分析问题,明确方向。
3、落款 署名,日期。
民航招飞背景调查自传范文~~~急求~~~~~~~
这个都写不出来。。丢人
分为几个部分阐述,态度要积极乐观向上
1:入学以来,学习进步情况,思想认识的提高,做人做事的道理。
2:入学以来,是否参加过什么活动,获得过什么奖励,口头的都可以写上去,
没有处分就不要写,有了处分估计也不会要你了。
3:对飞行事业的认识,可以写一下对飞行员这个职业的认识,以及你如果是一
个飞行员,你会如何如何。
最后总结一下,自己会努力成为一个优秀合格的飞行员。
差不多就行了。
对海军飞行职业的认识
海军飞行学院是为海军航空兵培养飞行人员和地面领航、航空参谋等专业人员的初级指挥院校。
学院前身是海军第一航空学校。1950年11月1日在山东青岛组建.1951年1月与海军第H航空学校合并,改称海军航空学校。
校名、校址几经变迁,1986年定名为海海军飞行,职业,认识海军飞行学院是为海军航空兵培养飞行人员和地面领航、航空参谋等专业人员的初级指挥院校。 学院前身是海军第一航空学校。
1950年11月1日在山东青岛组建.1951年1月与海军第H航空学校合并,改称海军航空学校。校名、校址几经变迁,1986年定名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