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疫情报告分析范文

关于疫情的案例分析怎么写啊,格式是什么?★高分奉上★
这是人家的文章 你参考一下吧。
对了 你听说过上海甲肝大流行吗? 大概是93年的 网上有很多关于它的调查报告呢 一、理论背景介绍 kaoyantj ⒈ 伤寒是由沙门菌属伤寒杆菌、副甲、乙、丙副伤杆菌引起的乙类肠道传染病,可通过水、食物、日常生活接触、苍蝇等途径传播而形成多种类型的流行。伤寒的常见潜伏期为12~18天,最短7天,最长23天[1]。
其病理改变主要是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生,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最明显。伤寒典型的临床特征为持续发热、相对缓脉、全身中毒症状、消化道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伤寒较常见的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肺部感染、伤寒肝炎、心肌炎、肾损害等。
112室 ⒉ 伤寒的诊断:以细菌培养为主,并可用血清学诊断,如肥达反应(试管法)和微量凝集试验,O凝集价≥1∶80、H凝集价≥1∶160才有诊断价值[2]。 同济 ⒊ 伤寒的流行史及现状: 济 伤寒与副伤寒的年发病率:在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一般高达30~100/10万,1953年后普遍下降。
我国为伤寒病的多发区,1986年前每年发病率仍在10/10万以上,但以后逐年下降,仅有发生局部的暴发流行。如江苏、浙江、湖北、湖南、贵州等地均有暴发流行事例发生,多以水型为主,食物型暴发亦有发生。
一般地伤寒沙门菌占首位(96.25%),乙型副伤寒占2%,甲型副伤寒占1%,丙型副伤寒占0.4%[2]。 辅导 江苏省是我国伤寒高发区之一,伤寒的发病率一直居全国前列。
1980~1998年疫情资料显示:全省累计报告病人423795例,年平均发病率34.34/10万。全年各月均有发病,但8~11月份病例较多,占总病例数的51.43%,有明显的秋季高峰,伤寒潜伏期3~45天,平均15天。
因此,伤寒患者感染的高峰期应在8~9月份,我省伤寒发病可分为四个阶段:4~7月份的上升期,8~11月份的流行期,12~次年1月份的下降期,2~3月份的低发期。伤寒高发区为苏南太湖和苏北里下河这两个水网地区。
无锡、苏州、扬州、泰州和盐城五市的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76.83%,而这五个地区的人口只占全省总人口的39.72%左右。1987~1998年全省报告暴发疫情369起,报告病人8595例,暴发原因以水型为主,1987~1998年共发生286起,占77.51%。
近年暴发疫情逐年大幅减少,但由食物引起暴发的比例则有所上升,从1992年前的平均4.80%上升到1992年后的平均33.33%[3]。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我省发病率逐年下降,其中1年居全国首位,7年居第2位,近两年退居第4位。
1998年降至7.23/10万,达历史最低水平[4]。 共济 ⒋ 爆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长潜伏期内。 48号 二、案例背景资料 33623 037 ⒈ 丹阳市某镇伤寒暴发疫情 正门对面 1.1流行病学特征:某镇地处九曲河上游,共有行政村20个,人口数(92年年终人口)33892,1993年年初至10月2日共发生伤寒219例,总发病率646.17/10万,比92年同期上升1725%,其中1~8月底该镇共报告伤寒76例。
进入9月份以后,该镇伤寒发病数陡增,从9月1日至10月2日报告伤寒143例,受威胁人口数18828人,罹患率759.50/10万。具体分布情况见图一和图二。
同济大学四平路 kaoyantj 共济网 143例伤寒病人分布在16个行政村,其中9个行政村使用自来水,发病127人;7个行政村不使用自来水,发病16人,其中13人在自来水供水范围内工作或学习。 336 26038 143例伤寒病人中,男86例,女57例,男女比例为1.51∶1。
发病最小年龄3岁,最大者64岁。病例集中在6~30岁年龄段,占总发病数的81.20%。
病人数以农民(39例)为最高,余依次为工人(35例)、小学生(34例)、中学生(23例)和其他人群。 33623 037 1.2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所有报告病例均进行个案核实调查,多数病人最高体温达40℃以上,持续发热天数7~10天,发热10天以上者有十余人。
无欲貌、相对缓脉者分别占80%和30~40%。脾肿大最大的达肋下2cm,无病人发生肠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
实验室检查:1、肥达氏反应:O凝集价≥1∶80、H凝集价≥1∶160占100%。2、血培养:共采急性期血样11份,检出伤寒杆菌者7人,检出阳性率为63.6%。
3362 3039 1.3处理过程:9月10日某医院报告当天有6例伤寒病人,9月1日~10日共确诊伤寒18例。11日丹阳市卫生防疫站组织的伤寒疫情调查处理小组到某,经现场核实诊断、调查分析,认为是一起伤寒水型暴发。
同时提出七点综合性防治和控制措施并具体落实。9月15日,由丹阳市卫生局组织的伤寒暴发疫情领导小组又将防控措施制订、增加为十二点并进一步落实,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自来水的消毒、监测;对发生病人较多的重点村进行全民预防服药;加强传染源管理,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防止并发症,掌握疫情动态,做好疫点消毒处理工作;强化饮服行业卫生监督管理;对中小学校等重点人群加强保护;对家庭末梢水及井水进行二次消毒;向群众发放宣传材料,加强伤寒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教工作;采集病人血液、粪便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与诊断。
传染病报告怎么写,求格式? -
Palign=left卡片编号:报卡类别: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患者姓名*:(患儿家长姓名:)身份证号:性别*:男女出生日期*:年月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实足年龄:年龄单位:岁月天)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病人属于*:本县区本市其他县区本省其它地市外省港澳台外籍现住址(详填)*:省市县(区)乡(镇、街道)村(门牌号)患者职业*: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大中小学)、教师、保育员及保姆、餐饮食品业、商业服务、医务人员、工人、民工、农民、牧民、渔(船)民、干部职员、离退人员、家务及待业、其他()、不详。
传染病疫情报告-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报告病种是什么?
甲、乙、丙类及其它规定报告的传染病(1)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乙类传染病: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
(3)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手足口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4)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其他传染病、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水痘、森林脑炎、结核性胸膜炎、人感染猪链球菌、不明原因肺炎、不明原因、其它)。
(5)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他地方性传染病。(6)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后、应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传染病的个案调查报告及处理模板
崇文区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表 报告保建科: 报告人: 报告日期: 报告情况: 疫情发生单位: 疾病名称: 校/园医报告日期: 年 月 日 时 分 报告依据:诊断证明 /家长自述 一、病例基本情况: 1、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日 年龄: 岁;班级: ( ) 家长姓名: 电话: 现住址: 户籍:本市/外地 (如外籍注明: 省 市,来京日期: 现住址:本区 /外区 走读/住宿(如住宿标注寝室号 ) 2、病例缺勤首日日期: 年 月 日; 体温: ℃; 病例确诊日期: 年 月 日; 发病日期: 年 月 日;确诊医院: 诊断: 就诊日期: 年 月 日;就诊医院: 诊断: 3、流行病学接触史:有 无; 具体时间: 年 月 日; 相关病免疫史 有 无; 接种时间: 年 月 日; 二、疫情基本情况: 1、该班共 人(男生 人,女生 人), 有免疫史人数 人,既往感染人数 人; 2、住宿生 人(男生 人,女生 人), 有免疫史人数 人,既往感染人数 人; 3、今日缺勤人数 人 4、病例教室所在楼层共 班,全楼层易感人群数 人, 宿舍所在楼层共 间宿舍,全楼层易感人群数 人。
三、保健科处理措施:(简述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等所采取的措施) 患病学生2010年1月 日不适离校,体温 ,2011年1月 日晨发现面部、躯干等处有少量疱疹,就诊于 ,确诊为水痘。目前情况良好,居家隔离休息。
学校对学生宿舍、教室进行了消毒,每日开窗通风,湿式扫除。 该班已于2011年1月 日停止住宿。
改为走读。 该校学生除曾患过水痘学生外,均有免疫史,无需进行应急接种。
对该校其他学生密切观察,发现异常及时隔离、上报。 四、区CDC处理措施: 备注:请各学校报告人员填写齐全,字迹清晰,上报及时。
年底档案装订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