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游横刚山作文范文

    横岗山作文排比结尾

    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一路上同学们都很高兴。

    到了神秘岛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跨进了大门。 首先我们来到了“青蛙跳跳跳”的游戏点。

    看到别的小朋友坐在上面,一会上,一会下,还不时发出尖叫声!心想:这个游戏真刺激呀!排了许久的队,终于轮到我们了。刚一系好安全带,我心里别提有多紧张了。

    随着音乐我们就慢慢地升到了顶端,向下一看,哇真美啊!这一块粉,那一块黄,真是多姿多彩,美不胜收啊!忽然我们从空中“唰”的落了下来,我感觉自己像飞起了一样轻飘飘的,心好像也快要跳出来了。有的同学却说:“我还没看够呢,怎么落下来了。”

    这只“青蛙”见我们没全被它吓着,于是又一上一下地来回循环了几次。刚开始我有些害怕,可后来因为循回的次数多了,我也就不怎么害怕了。

    我环顾了同学们那一张张恐惧的面孔,听着同学们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叫声,就再一次深切的感受到了“青蛙跳跳跳”的刺激了。后来我们还玩了:碰碰车、旋转木马、互动电影、海盗船、小火车和小飞机等新鲜刺激的东西。

    时间过得真快呀!不知不觉已经两点三十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神秘岛。我想学校组织我们去社会实践活动并不仅仅只是让我们去游玩,而是希望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锻炼我们的意志,促进同学与同学之间友谊,真是一举四得啊!。

    游白石山中学生作文

    寒假的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浚县大伾山游玩。

    一路上,我像一只刚出笼的小鸟,在车上一直说个不停,我们渐渐进入浚县境内,只见车窗外面有许多雕塑,那里的石狮子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爸爸说浚县石雕艺术历史悠久,有许多能工巧匠,果然名不虚传。

    大伾山是我国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名山之一。大伾山上有古代建筑群七处之多,分东西两座山。我们先去西山,远看山峰非常高,连绵起伏,直向天空,特别庄严,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山上人山人海,密密麻麻的人影,都成了模模糊糊的一个点。

    一上山,我就听见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和爸爸、妈妈在山顶的空地上走来走去,一些人看见了我们,把一条红绳子挂到我脖子上,表示一帆风顺,我觉得这些人还很热情的!再看看那边,有人在照相,那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骆驼。我好奇地走上前用手触摸它们,疑惑不解地问爸爸:“驼背上有两个垛子,那是干什么的?”爸爸笑着说:“那是驼峰,作用非常大。如果骆驼找不到食物,驼峰就会闪亮登场,提供一些有利的营养。”我恍然大悟。

    接着,我们买了一串鞭炮和一些香,爸爸、妈妈分头行动,爸爸放炮,妈妈烧香,我跟着爸爸。爸爸拿起炮,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到地上,点燃引线,用手捂住耳朵,像离弦的箭一样跑到我身边。爸爸问我爽不爽,我激动地点点头。

    从西山下来,我们又乘车去东山。由于今天是大伾山庙会,街上车水马龙,妈妈去上山,我和爸爸在半山腰等妈妈。从这儿鸟瞰浚县城,一幢幢建筑都变成了豆腐块。

    时间过得真快啊!不知不觉中午到了,我们吃过午饭,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虽然我们游玩的时间不多,但是我也很开心。

    《游西塞山》作文

    游西塞山

    “十.一”黄金旅游周,我们全家决定到西塞山游玩。

    西塞山位于黄石市区以东的长江南岸,山高174米,方圆30公里,横出长江,壁立江心,扼守长江门户。山上有“桃花古洞”,山下依江而建有道仕袱镇。西塞山在黄石市区以东,它为什么要命名为“西塞山”而不定名为“东塞山”呢?根据地方志记载:公元199年,孙策与周瑜率兵两万。日夜兼程,袭击安庆,孙策的堂兄孙愦,孙辅与庐江太守刘勋战于彭泽,刘勋败退后,在西塞山一带筑垒自守,并向荆州太守刘表告急,求江夏太守黄祖增援,黄祖派儿子黄射率兵五千增援。孙策又大败刘勋及黄射援军,俘获兵丁三千,战船千只。建吴都南京。因西山在吴国的西边,又是守吴的军事要寨,故命名“西塞山”。

    而今的西塞山,经过历代风雨的洗涤青山依旧在,江水浪涛涛。多少豪杰去,民族竟自由。不图名和利,独自显风流。风和日月暖,壁立江心头。

    顺着新修的盘山公路,我们神采奕奕地向山上登去。路两旁挺拔的翠柏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微风的吹拂下很有乐感地挥舞双手,微笑着欢迎四方的游客。

    我完全陶醉在自然景色之中,忽然一座古色古香的山门出现爱眼前,上面“西塞山”几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山门旁那汉白玉石雕的雄狮俨然像忠于职守的卫士友谊而有庄严地迎接和审视着每一位游客,我们按奈不住激动,连忙去出相机,趁空隙留影。

    再沿宛延曲折的山路,步行五百米后顺石阶一上一下一百五十米后,我们精神抖擞地来到“扎寨营”。西塞山地势险要,自古至今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刘禹锡路过此地写下了著名诗作《西塞山》怀古:“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索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勒萧萧芦荻秋。”这首诗,再现了当时战争的宏伟壮观景象,把我们带进了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

    走出寨门顺石阶而上二百米,登上了“西塞山”壁立江心的最高点“北望亭”。在进四十平方米的山顶上,一座具有民族特色的六角亭高耸入云。站在亭边举目四望,新兴的工业城——黄石市区尽收眼底,浩瀚的江水呼啸而来,恰在北望亭脚下回头徘徊,不忍离去,似在欣赏不够黄石的巨大历史变迁。遥望江北泸蓉高速公路,车水马龙,一片片绿色禾苗在茁壮成长。俯橄江面汽笛声声,万吨货轮满载货物上下穿梭。

    余兴未尽,有一批游客登上了“北望亭”,我门只有恋恋不舍地随同游客离开此处,顺着石阶时而上,时而下地约走三公里,汗流浃背,笑声不断地来到壁立江心的悬崖边,手握铁链,心情紧张,在一条只能爬行的古栈道上,脚步缓慢的爬上了“桃化古洞”。站在洞前,极目江面,张志和那“西塞山前白鹭飞,桃化流水鳜鱼肥”的画面立即出现在我眼前:白鹭展翅,时而高起,时而低行,细看江心鱼翔水面,浪颉飞舟。站在这里,脚下是白丈悬崖,无底深渊,游客无不惊叹。

    游玩“桃花古洞”顺着原道慢慢返回,心有余悸。随着游客在走一公里来到江边沙滩很古寺院。在这里江边垂钓,沙滩野炊,啊!西塞山一游,让人流连忘返。

    横岗山作文排比结尾

    今天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一路上同学们都很高兴。到了神秘岛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跨进了大门。

    首先我们来到了“青蛙跳跳跳”的游戏点。看到别的小朋友坐在上面,一会上,一会下,还不时发出尖叫声!心想:这个游戏真刺激呀!排了许久的队,终于轮到我们了。刚一系好安全带,我心里别提有多紧张了。随着音乐我们就慢慢地升到了顶端,向下一看,哇真美啊!这一块粉,那一块黄,真是多姿多彩,美不胜收啊!忽然我们从空中“唰”的落了下来,我感觉自己像飞起了一样轻飘飘的,心好像也快要跳出来了。有的同学却说:“我还没看够呢,怎么落下来了。”这只“青蛙”见我们没全被它吓着,于是又一上一下地来回循环了几次。刚开始我有些害怕,可后来因为循回的次数多了,我也就不怎么害怕了。我环顾了同学们那一张张恐惧的面孔,听着同学们那一声声撕心裂肺的叫声,就再一次深切的感受到了“青蛙跳跳跳”的刺激了。后来我们还玩了:碰碰车、旋转木马、互动电影、海盗船、小火车和小飞机等新鲜刺激的东西。

    时间过得真快呀!不知不觉已经两点三十分,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神秘岛。我想学校组织我们去社会实践活动并不仅仅只是让我们去游玩,而是希望可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知识,锻炼我们的意志,促进同学与同学之间友谊,真是一举四得啊!

    家乡的名山的作文400字

    家乡美丽的无名山横岗镇大康小学 三(1)班 潘芷韵我的家乡在韶关,那里有一座美丽、迷人的无名山,家乡美丽的无名山。

    一到春天,五颜六色的野花竞相开放,芬芳扑鼻。树木长得郁郁葱葱,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在说:“春天来了。”

    有一次,爷爷带我去爬山,远远看去无名山像一个绿色的三角形。山下有很多人在锻炼身体。

    有的在打太圾拳、有的在练武,还有些老婆婆在跳扇子舞,她们的舞姿美极了,小学三年级作文《家乡美丽的无名山》。山腰间有一座寺庙。

    听爷爷说,这座寺庙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还经常有人来这烧香拜佛。我们继续往上爬,听见有人大声地叫:“不要上去,上面有蛇。”

    爷爷胆子很大,大步向前走去,拿起一块石头向蛇砸去。蛇被石头砸中,不一会儿就死了,爷爷真了不起,游客们都向爷爷竖起了大拇指。

    终于到了山顶。山顶上有一个亭子,它的形状像一座宝塔,那是游人休息的地方。

    这时,山顶上游人越来越多,他们说说笑笑,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好像一点也不觉得累。家乡的无名山虽说不出名,但那美丽、迷人的风景却让我难忘。

    介绍蕲春景点的作文(需名家写的)

    我的家乡在蕲春,那里有蕲春四宝、几位名人那几位名人以前就生活在蕲春。

    蕲春有名胜古迹的东西我只知道一个,就是李时珍陵园。蕲春的名人有李时珍、胡风、黄侃,这几位名人李时珍是世界著名的中医医圣,《本草纲目》就是他写的。胡风是现代著名的文学家,黄侃是世界著名的古文字学家。蕲春的宝有蕲龟、蕲蛇、蕲竹、蕲艾。是蕲春四宝。蕲春的特产有一幅风景画,是画蕲竹的,笛子也是特产哦!有一个温泉叫桐梓硫磺温泉,常泡此温泉,可以治很多皮肤病。

    春天,蕲春的树木都长出嫩绿的叶子,我和小伙伴一起玩耍,我和小伙伴玩得最多次的是捉迷藏。我们累了就在树阴底下休息和喝水,有时候也在树阴底下玩。很开心!

    夏天我就在家里避热,晚上出来和小伙伴一起玩,有时候萤火虫很多凑在我们家门口,我们玩抓萤火虫大赛看谁抓的多,然后再放掉萤火虫。我觉得抓萤火虫的时候特别开心。如果你想早上起来玩的话可以戴上太阳帽,不把晒的不带。我们就坐车出发去太平洋避暑山庄游玩!回来我觉得很开心!

    秋天和冬天都比较冷但冬天更冷了。我还是先讲秋天的故事吧。秋天我和我弟弟一对对三个人一队的比赛踢足球最后一比三我们赢了,秋天我们还在一层层落叶上面打滚,躺在落叶上面聊天。冬天晚上我们男孩子在打雪仗,女孩子在堆雪人有的在睡觉,男孩子也是有一些在睡觉。

    游大庙山的作文,怎么写?

    登泰山观日出 十余岁时便知“有眼不识泰山”一词,但至今仍是“有眼未识泰山”.对位居五岳之首的泰山始终深存向往与崇敬之情,因而离开孔老夫子之家曲阜便满怀不登泰山非好汉之志乘车直奔泰安市。

    为了能在日出之前登上泰山,凌晨两点我们便乘车来到登泰山的始点——岱宗坊。虽然山下有电动缆车可乘,有人力滑竿可坐,但我还是选择了徒步登山,借以检验一下自己的体质与毅力。

    3点40分,正值黎明前的黑暗,夜色深沉,我随着众多游人一起迈上了登山的第一个石阶。起初,上山的路阶要比想象中的平坦得多,人们走得都很快,有些人与我一样边走边数着台阶。

    路上很静,除了夜风偶尔送来松涛之声外,能听到只有同行人登山的脚步声、微微的喘息与窃窃的私语声。过了壶天阁以后,山势渐陡,回头望去,远处的泰安市万家灯火,五彩缤纷。

    向上看,夜色中朦胧可见的泰山,像无边无际的城墙横在眼前,大有与地同大、与天齐高之感。走着走着,原来拥成几个方阵同行的游人渐渐拉开了距离,步轻腿快的窜到了前面,心跳脚软的不断停步喘歇。

    路边上,抬滑竿的山里人三三两两地散坐着,两眼紧盯着那些一步三喘的登山人,大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之势。越往上,同行的人越稀疏,越显得寂静,此时此地不由让人想起了“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诗句。

    气喘之中早已忘记踏过的石阶究竟有多少,问同行人也皆笑曰只知其累不知其许多了,无奈只好放弃数一数泰山到底有多少级台阶的念头。 登至对松亭时,天色微明,虽有云雾笼罩,但山势仍依稀可辨,尽管山路更加险峻,好在已非“睁目盲行”,便再鼓起勇气,直登南天门。

    站在门亭之下抬腕看表:5点25分,从岱宗坊登至南天门耗时1小时45分。初秋的泰山充满寒意,再加上登山之时汗透衣衫,被山风一吹不禁直打冷战。

    好在善做生意的泰山后生在此开设了一个个专门承租棉大衣的铺店,便不顾新旧,挤租了一件穿在身上随人流登上了泰山的最高点——观日峰。此时观日峰的“观日长廊”已密密麻麻地站满了静待日出的游人,二、三千人十有八九身着草绿色仿棉军大衣,面东而立,真像一支列队待敌的“绿色军团”。

    此时,众人都怀着一个共同的心愿——盼望那轮虽几乎天天可见但在此地尚未见过的太阳早点跃出地平线。那种等待与企盼的焦急,绝不亚于在产房外踱步徘徊的父亲急盼婴儿哇哇坠地、母子平安时的心情。

    站在观日峰,举目四望周围云雾环绕的群峰,果然是“一览众山小”,远山近岭皆入眼低,仿佛唯我独尊。遥望东方,天际中几抹灰色的浮云中露出薄纱般光洁、柔和的晨白,而且不断升腾、扩大,上部渐渐泛出了淡淡的红色,使刚才还很灰暗的云雾变成了白色。

    随着那红色越来越深、范围越来越大,把整个东方都变成浓浓的红色。猛然,像是一双巨手拉开了天边上的帷幕,比红色的云雾更火红、更光亮、更鲜艳的太阳露出了一条边弧,并缓缓上升。

    四周的云雾似乎忍受不了她那光茫的照射而淡化、隐退,而太阳则以更勃发的生机迅速上升,并很快挣脱云雾的缠绕、夜色的挤压而跃出地平线。不知是视觉的偏差还是光线反射的结果,在这轮巨大的“火球”跃出地平线的一刹那,圆弧的底部好似拖着一根系在地平线上的粗大红线,随着“火球”不断上升,那根红线也越来越细直至扯断,使太阳终于露出了她圆圆的、红红的脸盘,光芒映红了天地江河、映红了山峰树木、映红了观日峰上的你我他……。

    此时我领悟到为什么人们都以能登上泰山观日出为幸事与自豪,因为泰山日出的确是一幅难得赏见的绝妙图画。我在平原、在江边、在湖畔曾数次观赏过旭日东升,但与临泰山绝顶观日出东方,不论气势、色彩和心境都迥然不同,如果把在平原上、江湖边观赏到的日出比喻为温柔多情的少女,那么,在泰山观赏到的日出就是婀娜多姿的天仙,其美、其艳、其妙你怎样形容都不过分。

    观罢日出奇景收眼四望,但见朝霞映照下的泰山,群峰起伏,云雾如海,涛涌波浮,九曲十八盘的石阶小路似戏水游龙,在峰峦间若隐若现。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南天门缓步下山,我这个走惯了平路坦途的人简直比蹒跚学步的孩童强不了许多。登山之时,一是天黑路暗不知其险,二是逞一时之勇不觉其难,只恨不能“一步登天”早抵山顶。

    下山之际,陡峭如天梯的山路之险尽收眼底,险峻之处虽有铁栏相护仍不免心虚冒汗。饱尝了“上山容易下山难”的滋味,待一步一石阶地挨至回马岭,一段举目可望的路程已累得脚痛腿软。

    喘歇中从几个挑山工身上受到启发,只见他们不论上下,行走的路线都是“之”字形——从山路石阶的一侧起步斜行上下,行走了十余个台阶就到了山路的另一侧,再转身仍斜行十余个台阶又到了山路的那一侧。初见时不解其意但仿之一试,不但身体容易保持平衡,而且也没有“挫脚”之痛,这一“偷”来之艺使下山之难容易了许多。

    归途的路上,我还领略了泰山的另一景观——碑刻。记不得一本什么书中曾赞誉泰山碑刻为华夏名山之最,堪称中国历史长卷的缩影,早在夏商时代就有70多个君王到泰山封禅刻。

    游老爷山记作文600字

    经过叔叔的大力推荐,我们决定去游览有“小江南”之称的老爷山。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老爷山的山脚下。

    从山脚下往上看,整个山上绿树葱葱,山中黑砖红瓦的寺庙建筑更是将整座山点缀的像一幅迷人的色彩画。

    呼吸着山中清新的空气,一旁还有茂密的灌木丛和一些不知名的小花儿相伴,我们沿着山中的石台阶开始登山了。

    刚把入山门的那段台阶登完我就累的气喘吁吁,一屁股坐在地上就不想往前走了。爸爸妈妈鼓励我要坚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废。想想也是,刚走了没多远我就坚持不下去了,我是那么容易被困难压倒的人吗?当然不是了,我一定能坚持到底的。

    登一段我们就坐下来歇歇,欣赏欣赏山中的美景。登的高就望得远。这时从半山腰往下看,可以俯瞰到西宁市大通县县城的全貌,远处田地里开得正艳的油菜花也一并尽收眼底。

    登了这个山头后,我问爸爸还有多远,爸爸说快了,登过那个高的山头就是了。谁知等上了那个山头,再往上看,原来这还不是最高峰,最高峰还在旁边的那个山头。唉,这时我可真是体会到了那句话:这山望着那山高,一山更比一山高。

    这时的我已经是精疲力竭了,两条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每登一个台阶都感到十分的艰难,可是这上山的路还是那么的遥远。我又再次使出了我的“赖皮绝招”,坐在那里不走了。这时爸爸为了转移我的视线,就故意逗我,让我看以前来过的游客刻在石台阶上的话。你还真别说,我们还真是发现了几句特别的话。那句:人生如同登山。还有一句话逗得我们是哈哈大笑:没有你我很狐独。写话的那个人一字之差,把孤独写成了狐独。“我以后再也不来了。”当我说出这句话时我老爸就说:“杨妞,你可是说出了你的心里话。”“什么呀老爸,这是人家刻在石台阶上的话,可不是我说的,不过我也是这么想的。”

    就这样我们走走歇歇,再补充补充能量。两个多小时后,终于登上了老爷山2928米高的主海峰。

    【游闾山作文】

    今天是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于是我们决定要出去爬山,但爬哪个山呢?还是大姐聪明从网上查去哪个山人多,出来的多的是闾山,于是大姑妈便找到了旅游团去爬闾山。

    早上,我们早早的到达了上车的地点,等了半天车才来,坐上车就直奔闾山了。一路上看到得都是稻田,快到时才出现了几座山,还不怎么高。

    导游买完了门票,我们便进去了。一进门就看见了四个大盘子,上面分别写着国、泰、民、安,四个字。

    再往里走就是一个喷泉,再往里走就爬山了。刚开使大家是走在一起,慢慢变成了两队,男、女两队,我们慢慢往上爬,我记住了很多个景点:从善如登石、望海寺(原名白云关)、桃花洞……但让我记得最深的还是白云关:原辽太子耶律陪在闾山隐居时所建的了望塔,明代为一关隘“白云关”。

    清乾隆帝巡游闾山登临白云关顶远眺,水天一线,云雾缭绕,提封此处为望海寺。石壁题刻“壁立万仞”,为明代辽东总兵官马永所题,歌赞了闾山望海寺的巍峨壮观……在下山使时我们边歇,边吃饭。

    我们下去时又买了几个纪念品,然后就坐车回家了。通过着次游闾山,使我对祖国的山川景色有所了解,看到那秀丽的风光,得到了美的享受。

    今天玩的真开心啊!。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