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祭祭父通用范文
祭舅父文怎么写
祭舅父文
二零一八年农历五月二十二日下午,表哥及母亲来信,舅父病危,望速归。匆匆打票,未及登车,便闻噩耗。
前天表哥回家,意欲随往,内心总抱幻想,竟被轻易劝住,如今想来,未及见面,悔之晚矣!
表哥走后,独留承德,孑然一身,茫然无措,遂在阳台焚香静坐,思接故里,灵递祷念。然其中身熄灭,随之万念俱灰。
五月初二,五十五岁生日聚会,尚能食粥,曾问我婚事,谁想竟成永别。年后在邯郸工作期间,曾回家探望数次,当时神情酷似濮存昕所扮离世前李叔同的模样。问我婚事,心心念念,未能如愿。期间又曾抱着医疗保险单据来家找我帮忙核对。伴着木匠特有的细心,我不敢马虎。再往前,是我买了家具自己拼装,他一旁指导,还错把抽屉底板锯短至漏。又嘱咐我婚事从速。再之前,是在北京治疗,我去医院看望,他拿着诊疗单据向我介绍疗法,渴望从我的回答里得到对症的肯定。再之前,他带女儿来京看病,凌晨四点叫醒我带其看升旗,强挺着精神登长城,逛故宫,行将就木之人,难道是预感到那可能是作为父亲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带女儿出来玩吧。我没有跟着进故宫,自己提前绕到北门,不禁泪如雨下。点滴往事,犹如串珠,接连而来,如此追溯,不可尽言。
去年病重时,我曾攥文:
亲生娘舅,待我如父,身患肺病,无力相助,心如刀绞。愿以我命,换其阳寿。
拭泪执笔,拂涕攥文, 以祈天恩。六三年秋, 生不逢时,野菜为稀,飘蓬乞讨。 及至成年,地贫灾荒,饥人背井,弱女离乡。 移徙邺县, 从此以沫,冷暖相濡。 寒舍不富,国运不昌,上孝双亲,食菜省粮。 饿腹操劳,缝织缀补,爱我家姊,如同己出。 七九年后,伊始做活,专攻木工,忠孝仁义,赞誉八乡。劳心致病,回天乏术,屋缺一梁,天剩半疆,怨苍天兮,不待皓首,怨隆地兮,呜咽之秋! 劬劳修身,贤孝名扬。 关怀千恩,海阔天长。铭记于斯,喻嗣不忘!呜呼哀哉!
舅父一生本分,与世无争,不曾做过一件亏心事,不曾伤过一个人。我辈楷模,当之无愧。父母在上,下绕儿孙,四代同堂,本是天伦盛年,然无福消受齐人之乐。老来丧子的外祖父母,怕是无力承受这悲剧的。外祖父一生行医,救人无数,亲儿蒙难,却无能为力,也许这就是命吧。千年前,韩愈曾写文悼念英年早逝的侄子,如今我在此怀念我这有运无命盛年离世的舅舅。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也许全都经历一遍,才能理解吧。
于返家途中
现代祭文如何写
祭 父 文 时维公元二零零七年元月二十一日,农历丙戌年腊月初三,乃祭奠之期,行奠孝子唐守益,孝女唐守琼、唐守芬、唐守容、唐守谦、唐守岑恭具香烛楮财、时鲜供品。
不腆之仪、置祭于家父唐经科老大人灵前,作揖叩首、低头泣血告慰祭奠之辞: 呜呼!终身难忘冬月廿六日夜,刺骨寒风起,吹散我父与子、女两分离,家父撒手人寰,享年七十七。天地感动、长空倾雨。
较场顶竹木低头垂泪,南广河碧水鸣哀悲泣。我们跪拜家父灵前,痛心疾首、泪如断线珍珠涮涮落地,各自哀声悲啼,多少往事从头涌起。
父亲尚未成年,祖父死去。位居兄长,生活靠你、年少失学,在家种地,栽秧打谷是能手。
犁耙铲搭样样行。家庭重担,嫩肩挑起。
解放六年,命运转机,参加工作,服务乡里。 我们作为您的子女,深感荣幸。
因为您退休前,对待工作,敬业勤奋、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廉洁奉公,两袖清风,勤政为民。人们常说:唐书记,是好人,为人正直,实事求是,办事公平。
对待同志肝胆相照,对待百姓,平易近人。工作几十年,群众有好评:无论在曹营,还是在德胜;无论在县革委,还是在农委。
都一直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敬爱的父亲啊!您不但是人民的好公仆,还是我们心中的伟人。
您对祖母很孝顺,您对母亲很坦诚,您对我们尽其心,不求我们都成龙成凤,但要我们堂堂正正地做人。教我们爱文就多读书,爱武就去当兵,再不然就当农民,勤劳能致富,勤劳能生存。
父亲思想观念新,从不重男把女轻。不管是儿还是女,同样对待很公平。
同样关心我们成家立业,同样为我们指点迷津。父亲啊!您是菩萨心肠。
善良品行,不使我们挨饥饿,不使我们受寒冷。就怕我们懒惰,就怕我们生病。
为我们健康成长,确实操了不少心。羊是畜牲,不忘跪乳之恩;鸦是禽类,尚报反哺之情。
我们是人,对您的大恩大德,肯定铭记终身。 父亲啊!您因忽然得急病,奇方妙药也不灵。
天命难违成永别。从今后,要见父亲,除非南柯梦里寻。
跪在灵前泪珠滚,思亲感恩之言难表尽,恭奉清酌敬父亲,盼望父亲来领情。敬爱的父亲啊!儿女们祝愿您一路走好!早登佛国入天庭! 哀哉 尚飨。
求最全最完整的信阳地区风俗~~~~~急!!!!!
1.信阳茶神节 祁门地处鄂豫皖腹地,林深山幽,云雾缭绕,空气湿润,适宜茶树生长的生态环境。
山麓有洞,名紫阳洞。主洞较宽敞,约四十米见方。
另有五个支洞,且洞与洞连环。洞内有石凳,石桌、石床、石锅灶、一应家俱,皆系天生。
洞口外有露天广场,可坐百人,且视野开阔。洞旁有石泉,钟乳水涓涓流出。
真乃天造地设的幽静仙境,这就是传说中的茶仙子安,茶神陆羽的洞天府地。 إ据史载,茶神陆羽系一弃婴,为和尚抱养成人,外貌丑陋,性格孤僻,厌佛事,怠劳作,爱击木诵诗,师每鞭之。
稍长逃出寺院,浪迹于汉水以东诸山中。他击木诵诗、漫行于道,借寺栖身,化缘果腹,山中人比为“狂人接舆”。
他天性嗜茶,习以成性。时适盛唐,经济文化发达,茶区已由巴蜀发展至江淮山地。
陆羽遂由竟陵东行过义阳郡,入光州界,一日路过祁门,饥渴难忍,随香客步入紫阳洞。掬石泉而饭,清冽甘甜;采嫩茶而食,清香鲜美。
步入洞中,舒适凉爽,烦燥全消。神龛上供有茶仙子安石像,案上香烟袅袅。
他立即礼拜,愿结茶缘,歇脚洞中。إ 陆羽下榻紫阳洞,被这里的山光水色,泉甘茶香所迷恋,一住就是数年。
他平日与崇佛寺、太阳庙、观音洞等院大师为友,互相唱酬。白天赏茶、采茶、晚间谈诗品茶,探讨茶事,著名立说,学识大进。
他为了考察淮南茶区,复东出舒州、南下黄州,北上寿州,再回紫阳洞,写出淮南茶初考草稿,其茶经八之出。淮南茶光州上,义阳、舒州次,寿州、黄州、蕲州下的简明品定,既依次。
陆羽走后,山民为了纪念他对淮南茶的贡献,在紫阳洞中,也增设了他的神位。定清明节为敬茶神节。
民俗至今保留有:“清明采新茶,试新火”的雅事。紫阳洞胜景,现属固始祁门茶场,盛产紫阳洞毫尖,已列为名茶。
2. 庙会 庙会又称庄稼会,其形成的物质条件是集市,其次是宗教文化背景。建国前,信阳各县城乡寺庙众多,各寺庙皆定期举行登祀神佛敬佛香,名为香火会。
有些香火会逐渐变为“庄稼会”,即庙会,届时,农工商皆定期赴会,参加贸易,同时亦举行相关的文艺演出,如舞蹈、戏曲、花会等。إ 传统古会(庙会、香会)是集会贸易的一种形式,但比通常的逢集贸易规模大,商品多,多在麦收前农闲时举行,并有鲜明的季节特点。
一般来说,正月、二月举行的古会以烧香、玩灯为主;三、四月举行的古会以出售麦收工具和交换农副产品为主。庙会会期少则1天,多则一周,大多数为3至5天。
إ 灵山庙会: 灵山庙会举办地位于罗山县涩港镇同心村灵山寺。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初六,为灵山传统古庙会节。
庙会期间,数以万计的信男善女千里迢迢到灵山来登山朝拜,观光旅游。灵山庙会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唐代,盛于明代。
大唐盛世,国富民强,大兴佛教,在全国各地广修庙宇。唐明皇之女建宁公主来灵山出家为尼后,扩建灵山寺。
由于每年农历三月三来灵山朝圣的香客越来越多,久而久之,更形成了三月初三庙会,并流传至今。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为答谢灵山寺僧人护驾之恩,率文武百官于农历三月初三到灵山来降香还愿。
北宋大文家苏东坡也为灵山庙会留下了“灵山会未散,八部犹兴辉”的诗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宗教政策的落实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宗教文化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一大主题。
灵山庙会的规格越来越高,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特色更加突出。
现在的灵山庙会,是一个集“登山朝圣、旅游观光、民俗风情、民间艺术”于一体的民间传统节日,在豫南及湖北一带颇具影响。灵山庙会每年定期举办,前来游人每年达20万人次。
乌马潭庙会: 乌马潭庙会位于新县千斤乡政府东8.8公里徐畈村境内,乡村公路直达会场。是因乌马潭庙而来,乌马潭始于宋朝未年,庙宇系千斤北杨湾村杨思亭领头捐钱并督工建造,庙前有正殿、侧殿、下殿三个较大宫殿,还有禅堂、斋堂、住宅等建筑,占地面积4.1亩,宫殿前后共五层,依山而建,后层皆高于前层,气势巍峨宏大,颇为壮观,殿内神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当年香火极为旺盛。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至初五逢庙会最多时达3万余人,已有700余年的历史,会场位于乌马潭北河滩,面积约60亩。每年庙会时,附近河南、安徽、湖北及山东等五省10余州县民间艺人商贾云集于此,十分繁华兴盛。
会上民间艺术异彩纷呈,各具特色,有山东马戏、安徽花鼓戏、河南皮影戏、说书、舞狮、卜卦、算命及各种杂耍,商品交易各种百货、山货应有尽有,饮食果点摊位遍布,热闹非凡。会场东边庙前有一银杏为当年建庙时栽植,现树高22.5米,胸径近2米,树冠11.1米。
该树独立于一片较宽阔的空旷地上,显得格外的苍劲,传说乌马潭为连康山七十二庵总庙,若有人做梦到庙前古银杏树下寻拾银杏,即表示该人阳寿已尽。乌马潭庙于1925年被毁,现遗址尚存,庙碑碑文在文革中被磨毁,只看到碑上少量文字,至今每年的三月三日依旧逢庙会。
金兰山香会: 金兰山位于新县新集镇金兰村境内,相传,是达摩祖师住过的地方。信徒往金兰山进香始于宋代,清乾隆年间最盛。
此活动由民间发起,主事者称会首。每年农历二月初开始筹。
急需各种对联
诚心乐作人间事;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心誓扫官仓鼠;俯首甘为孺子牛。
挺身勇灭官仓鼠;俯首甘为孺子牛。 子岁先登富路;丑年再上新阶。
碧树红楼相掩映;黄牛骏马共迎春。 碧桃无意随春水;黄犊有情鼓绿涛。
布谷鸟鸣忙布谷;牵牛花绽喜牵牛。 产奶无私甘奉献;充饥有草乐耕耘。
春到人间新燕舞;喜盈门第铁牛忙。 春归大地黄牛跃;神轾人间紫燕飞。
辞旧迎新除硕鼠;富民强国效勤牛。 辞鼠修仓迎稻熟;催牛耙地促年丰。
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 当年禹甸多铜马;今日春郊遍铁牛。
丁年鼠匿辉煌业;丑岁牛奔旖旎春。 红梅傲雪千门福;碧野放牛五谷丰。
黄牛吃草生新奶;紫燕衔泥筑小巢。 黄牛舔犊芳草地;紫燕营巢杏花天。
黄土田间牛作画;紫微春苑燕吟诗。 茧花绽放漫山绿;牛背飘来一曲歌。
金光大道人催马;黄土高坡口吆牛。 金牛开出丰收景;喜鹊衔来幸福春。
君子闻声心不忍;庖丁善解目无全。 可染画牛牛得草;悲鸿放马马扬鞭。
老牛力尽丹心在;志士年衰赤胆悬。 诚心乐作人间事;俯首甘为孺子牛。
横心誓扫官仓鼠;俯首甘为孺子牛。 挺身勇灭官仓鼠;俯首甘为孺子牛。
碧树红楼相掩映;黄牛骏马共迎春。 碧桃无意随春水;黄犊有情鼓绿涛。
布谷鸟鸣忙布谷;牵牛花绽喜牵牛。 产奶无私甘奉献;充饥有草乐耕耘。
春到人间新燕舞;喜盈门第铁牛忙。 春归大地黄牛跃;神轾人间紫燕飞。
辞旧迎新除硕鼠;富民强国效勤牛。 辞鼠修仓迎稻熟;催牛耙地促年丰。
翠柳迎春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 当年禹甸多铜马;今日春郊遍铁牛。
丁年鼠匿辉煌业;丑岁牛奔旖旎春。 红梅傲雪千门福;碧野放牛五谷丰。
黄牛吃草生新奶;紫燕衔泥筑小巢。 黄牛舔犊芳草地;紫燕营巢杏花天。
黄土田间牛作画;紫微春苑燕吟诗。 茧花绽放漫山绿;牛背飘来一曲歌。
金光大道人催马;黄土高坡口吆牛。 金牛开出丰收景;喜鹊衔来幸福春。
君子闻声心不忍;庖丁善解目无全。 可染画牛牛得草;悲鸿放马马扬鞭。
老牛力尽丹心在;志士年衰赤胆悬。 牧草丛中春色美;放牛曲里笑声甜。
牧童牛背春香路;游子马蹄梦醉乡。 牛奔马跃行千里;凤舞龙飞上九霄。
牛鞭当笔填新句;鸟语作歌报福音。 牛耕碧野千畦秀;人值芳龄百事亨。
牛耕沃野千畦绿;鹊闹红梅万朵红。 牛耕沃野千山笑;雪映红梅小院香。
牛郎不厌天河阔;织女但求凡世欢。
什么叫后葬,何朝产生后藏,历史原因是什么?
古人重视丧葬,特别讲究厚葬,几千年习俗不变,与此同时针对它的弊病的薄葬也产生了,但薄葬却没有显示出它的强大力量,只是作为厚葬的对立面而存在着。
厚葬总是弊端太多,终于走向它的反面,出现停丧不葬的怪现 象,千百年与厚葬相伴随。 厚葬同人们的社会等级地位和经济条件相一致。
高等级的人葬礼尤厚,帝王贵胄最为特殊,这里列举几个事例即可见一斑了。秦始皇陵出土的陪葬俑,步兵、车兵、骑兵陶俑多达近万件,马俑500余匹,木质战车130多辆,兵、之俑与真人、真马的高度、大小相当,造形逼真,生动异常,因而始皇陵被中外人士誉为古代最完美的军事博物馆,如今国人又将之誉为中国十大旅游点之一,名副其实,一点也不过分。
兵马俑不过是秦始皇的一部分陪葬物,《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告诉我们:秦始皇即位之初,就着手修建他的骊山墓,动员的人力竟多达70万,“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
以水银为百川江秦始皇陵兵马俑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地宫内建设像地上一样,分出官衙和百官秩位,收藏各种奇珍异宝,铺满水银,象征江河大海,燃点人鱼膏,使陵内长期保持火光。这些记载令人难以置信,人们不可想像秦始皇能有那么多的水银去象征河海,可是今日的考古发掘证实了这一点:确实是水银满地。
出土发现的铜车马室,内有铜铸御手驾御的4匹铜马,为我国的宝中之宝。始皇陵的地下建筑,从今日考古发掘获知,包括寝殿、内城、外城、铜车马室、饲官建筑、陪葬墓区、兵马俑坑。
根据以上情形,说始皇陵规模宏大,收藏极丰,是一点不夸张的。汉武帝的茂陵,今天我们到陕西兴平县境,老远就能看见它。
它高46米,底部58000平方米,内藏“金钱财物,鸟兽鱼鳖牛马虎豹生禽”,计190种。因随葬品太多,汉元帝时谏大夫贡禹就此作出指责(《汉书·贡禹传》)。
当然他不敢指向皇帝本人,而是说负责葬礼的大将军霍光奢侈悖礼。就是这位霍光,在他死后,政府给他治丧,赐给的葬品绣被100领,衣50箧,金缕玉衣一袭,梓木制作棺,枞木做成椁,就是陪葬的婢妾的椁也是枞木打制的(《汉书·霍光传》)。
古代皇帝贵族的陪葬品,除了珍宝器物、禽兽,常常还有婢妾奴仆。因为人殉太残酷,不断地有统治者表示仁慈,禁止人殉,如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止从死”(《史记·秦本纪》),但人殉现象却长期存在,到明朝前期还有宫人殉葬皇帝的制度,明英宗加以废除,历来被认作是一项仁政。
以上说的是厚葬的两个内容,即建造规模宏大的墓室,放置大量随葬物品(甚至包括活人)。 厚葬的第三项内容是吊唁和送殡规模大。
丧主通知亲友,设灵堂,供生者悼念。东晋时中书令王献之死,他的哥哥黄门侍郎王徽之奔丧到来,直上灵床,弹奏弟弟生前使用的琴,表示哀悼(《晋书·王徽之传》)。
散骑常侍顾荣生前爱好奏琴,死后家属将琴放在灵床上,他的朋友张翰来哭灵,边抚琴边伤感地说,我的老朋友再不能欣赏我的琴声了,说着痛哭起来(《晋书·顾荣传》)。这种就死者生前的喜好而表达的言行,是对亡者的真正追念,是正常现象。
但是生者不以此为满足,希望来吊唁的人越多越好,次数越频繁越好,这就是厚葬思想了。汉景帝时,洛阳人剧孟是个赌徒,他母亲死了,参加送葬的人所乘的车子有一千余辆,队伍庞大,引人注意。
楚王相袁盎与剧孟交游,一个富人不以为然,对袁盎说剧孟是赌徒,同他交友岂不失了身份,袁盎说剧孟确实是赌徒,但他母亲出殡有那么多的人去送葬,可见其人不简单。袁盎不但继续同剧孟友好,反而和那个富人绝交了(《汉书·袁盎传》)。
袁盎重视 剧孟是看到他的社交能量,而根据就是他母亲的送葬者众多。这件事说明送殡的人多是丧主的一种光荣,人们当然要追求它了。
北魏赵郡房子(今河北高邑)人,光禄卿赵修,因得魏世宗的宠幸,在安葬乃父赵谧时,王公以下百官都去吊唁,祭奠仪物之多,灵堂放不下,宅院容不了,充塞于临街的大门。他将尸柩送回原籍安葬,在京城制作了墓碑、墓志铭、石兽、石柱,沿路用凶吉车辆将近百乘。
他这样隆重的出殡,似乎是在讲孝道,但是一路之上,与宾客嬉笑无度,甚而抢掠民女扒掉衣服取乐(《魏书·赵修传》)。吊唁出殡的隆盛还表现在路祭的发展上。
这是在出殡途中,亲友设祭坛于交通要道口。在唐朝,开始是设大约底部一方丈、高数尺的祭盘,用帏帛围起来,中间放置人造花、果,表示祭奠之意。
安史之乱以后,路祭大发展,祭盘帐幕高达一丈,内置灵床,雕金饰画,帐盘之外,盛列牛羊祭品。唐代宗大历(766~779)中,太原节度使辛云京的葬礼在长安举行,诸道节度使派人致祭,范阳节度使的祭盘最大,并演出类似后日的木偶戏,以开国勋臣尉迟敬德为形象,与突厥人战斗,又作了以鸿门宴为故事内容的演出,孝子以祭盘精好与高大,给两匹马犒劳其主事人。
昭义节度使薛某死,灵柩送回原籍绛州,管内各县官及其他地方的长官在阳城南面设祭,每隔半里一个祭盘,到漳河码头二十余里,祭。
帮忙找关于青岛的五篇文章!急!!!
http://www.qdwhw.com/ 青岛地区沿海渔民历来有祭海的习俗,谷雨前后,气候转暖.春汛来临。
渔民出海前要到龙王庙祭神(俗称"祭海"),祈求龙王保佑风调雨顺、海上平安。 改革开放后.渔家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渔民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变化,祭海已由单纯的祭神向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方向发展,祭海节已改名为"上网节"(渔民出海前要把网具运上船,称"上网")。
上网节的日期,由渔船出海时间而定。是日,海滩上扎起戏台和松门,戏台两侧和松门上贴着赞颂美好生活、预祝渔业丰收的楹联。
清晨,以每条渔船为单位,把宰杀好的整猪抬至海滩,整猪已经过打扮,脸上涂红彩,身上披红绸,嘴里街红花。整猪前的方桌上摆放着渔妇们精心制作的大饽饽,饽饽上饰有鱼、虾、蟹、贝等各种图形,每件都是很好的艺术品。
渔妇们穿上节日盛装,陪伴宾客逐桌观看,加以品评。上午9时渔村干部登上戏台,说上几句祝贺渔业丰收的话后,百挂鞭炮点燃,响声震天,秧歌、龙灯、旱船、腰鼓及各种民俗表演也纷纷登场,场面极为热烈壮观。
随后,大戏开台,连唱3天3夜。 此项民俗活动的规模与影响,以即墨市田横镇周戈庄为最大。
届时,远近数十里的群众前往观看,省、市电视台还录制.. 一、岁时习俗إ 春节 当地俗称过年,是一年辞旧迎新最隆重的节日,也是当地人民最重视、最喜爱的节日。旧社会贫富悬殊,富人过年,欢天喜地;穷人过年,如同过关。
直到解放后,农民才得以欢欢喜喜的过年。过年准备的时间较长,俗称:“一进腊月门儿,处处是年味儿”。
大人小孩都盼年,家家户户忙着准备过年的东西,从吃的、穿的、用的、玩的,根据各家的经济情况,力求样样齐全。围绕过年,还有顺口溜:二三,灶王上西天;二四,写大字;二五,掸尘土;二六,砍猪肉;二七,杀年鸡;二八,把面发;二九,把油走;年三十,包饺子。
从辞灶以后,男人们就忙着置办年货,打扫室内外卫生;女人们忙着蒸馒头,做年糕,磨豆腐,到除夕上午,贴春联,挂年画,供祖影,摆祭品,设香案、烛台。下午,男子去祖茔祭奠,招请祖先回家过年;女人则准备一顿丰盛的年饭,晚饭全家老少在一起,欢聚一堂,谓之吃“团圆饭”。
晚饭后,都不睡觉,点上烛,烧上香,共同守岁。初一日,天未亮,老少衣着更新,青少年们都到长辈家拜年,请安问好。
初二日,晚十点左右,家家再次烧香焚纸,鸣放鞭炮送祖先回归,谓之“送年”。从初三日开始,走亲访友,互相祝贺,路上行人不绝,家家飘出香味。
一直到初十以后,来往拜年客人才渐渐稀少。60至70年代,特别是10年动乱期间,因为受到各种政治因素的限制,人们对过春节的热情逐渐冷了下来,从80年代开始,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过春节的热情又高涨起来。
إ 元霄节 正月十五,俗称元霄节。这一晚上,吃过饺子以后(过去当地人很少吃元霄),家家户户焚香烧纸,放鞭炮,放焰火。
小孩则放滴滴锦。点亮用面粉做的油灯,在屋里屋外各个角落到处照,以驱赶邪恶。
大街小巷里的人们,一直闹到半夜仍余兴未尽。白天从正月十五开始,青年们踩高跷,舞龙灯,跑旱船,锣鼓喧天。
往往要玩耍到正月十七、八方才停止。进入80年代以来,燃放鞭炮,焰火之风益盛,有的户仅鞭炮一项就花掉了三四百元。
区政府亦每年在正月十五晚上举行灯火晚会,燃放礼花礼炮。إ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龙抬头”,早晨太阳未出,庄稼人起来用草木灰在各家的天井、场院里打囤子、画囤梯,预兆今年打的粮食仓满囤平。
这一风俗,到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消失。农民早晨都喝面条,放鞭炮,焚香烧纸。
饭后各家妇女炒糖豆、炒面棋,相传吃了不牙疼。إ 清明节 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传说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大臣介子推携母隐于绵山被大火烧死,故一天不动烟火,名曰“寒食”。
寒食那天,家家到祖茔添土上坟,祭扫坟墓。清明那天是个玩的日子,小孩放风筝,男女青年荡秋千。
解放后,每年在清明节期间,开始植树活动,祭扫烈士陵墓,进行革命传统教育。إ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谓之“端午节”,据史书记载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含恨投江。
富裕人家包粽子,一般人家闷粘米干饭吃。妇女、小孩都配带香袋(用色布缝制成小袋,内装用中草药研制成的香粉),传说可以避瘟疫。
小孩在五月初一早晨太阳没出来以前,在手脖、脚脖上拴五彩线,据说可以避蛇咬。初五这一天太阳还未出来以前,男女老少要到田间去拔艾蒿,插在门上可以避瘟疫。
还采集榆、柳、桑、槐、曲五种树头,晒干后留作日后治风湿之症。解放后,带香袋、拴五色线的风俗已很少见,但吃粽子之风益盛。
إ 六月六 夏至节 这两个节日,主要是农民打下新麦子,用新麦子面粉蒸馒头,上坟祭祖,吃几顿面条,走走亲戚。إ 七月十五 当地俗称为“鬼节”,这天家家蒸馒头上坟祭祖,人们多包饺子吃。
إ 仲秋节 八月十五称“仲秋节”,俗称“团圆节”,一年中除了春节外,这是最隆重的节日。当地农民在这一天都根据各家的经济情况,置办酒菜,全家欢聚。
晚饭后,摆上月饼、西瓜、水果等,共同赏月。在节前节后走亲访友的也都带上几。
白事礼金给儿子,合适吗
参加丧事送礼金一般是201或301。
但不论哪种后面都得加一块钱,表示是丧礼。 丧葬, 民间把丧事称作白喜事(与婚事相对而言)。
丧事有许多独特的风俗,并沿袭至今。 一、喜寿 。
乡间多为土葬,因此制棺木是一件大事。 老人上了寿,就有资格预制棺木,称为□喜寿(有的□寿板)。
□寿时,已出嫁的女儿要买蛋、面祝贺。 二、出厅。
上寿的老人在弥留之际要从卧室里移到祖厅上,俗称出厅。亲属要陪伴守护。
在异乡的亲人,也尽可能赶回来与之见上最后一面,聆听遗言。 若老人在外面逝世,来不及赶在死前移到祖厅,一般也不能出厅。
未上寿者逝世,则无资格上祖厅,只能在屋外搭一简棚,置放遗体。 三、入殓 。
死者临终时,亲属要为之梳头、更衣、穿鞋、戴帽。死者穿的衣服叫寿衣,寿衣一般由已出嫁的女儿缝制。
民间风俗穿单不穿双,忌穿毛类。旧时有脸蒙白纸,眼盖铜钱之俗,现已逐渐废除。
入殓时,长子抱头,女、媳、孙等抱腰、膝、脚。入殓后,儿女子孙围绕柩前哭泣,然后男先女后,各执蜡烛,向左绕棺三圈,再向右绕三圈,俗称环棺。
最后亲属再睹死者一面,然后盖上棺材盖。 环棺是一种向遗体告别的形式,现仍沿袭。
入殓后,要把死者生前睡过的草席和用过的东西放在路旁焚烧。 四、出殡。
出殡在民间是件大事,多在中午举行。出殡仪式由较有声望的人主持。
出殡前,家人亲属先在灵堂前哭祭,子女儿孙按俗规披麻戴孝,依次在灵柩前跪拜,亲友行三鞠躬礼,然后起柩出门。 有些地方还由亲友中有声望的人致祭文。
亲友等灵柩出门后在门前或路上致祭,叫路祭。出殡队伍一般是白色灵旗为前导,接着是亲友送的花圈、挽联,还有札魂轿(内置遗照);接着是乐队和亲友族人。
子女扶棺跟着送葬队伍而行,灵柩后是死者其他亲属。送葬亲友到大路口,接受了死者子女谢孝之礼后,便可散去。
死者子女、亲属须送到坟山。路上过沟、圳、桥,死者子女都得哭唤一番,既表哀痛,又可提醒抬棺者注意路障。
五、安葬。 子女亲属将灵柩送到坟山,放入已挖好的墓穴。
接着由长子引路,率其他子孙亲属绕墓穴向左转三圈,向右转三圈,边转边向灵柩上撒少许泥土。 这种仪式也叫环棺,意在表示子女对死者的悼念,然后才覆土掩埋。
六、回龙。 安葬完毕后,白灵旗换成红彩旗,孝服换穿吉服,埋葬死者工具都贴一块红纸,列队回返,俗称回龙。
回到厅堂后再祭灵,由长者领全家向死者遗像跪拜或鞠躬。晚上设酒席宴谢参加吊唁和出殡的亲友,这餐酒席叫下山饭。
七、伏山 。葬后第二天,丧家到坟地烧纸祭奠和培土,叫伏山。
丧葬活动到此结束。 是年农历除夕,丧家门上贴蓝纸,写守制两字,不参加庆贺活动。
丧属都要戴孝。儿子及媳妇必须服孝三年。
女儿周年脱孝,换穿吉服。妻为夫亦服孝三年,夫为妻一年就可脱孝。
儿子待百日后方可剃发,俗称留百日。 有的地方还有拾骨之俗,即死人葬后若干年,因基建、水利等用地,或改选好风水的地方,遗族挖出祖宗骸骨,改葬另处。
现提倡丧事从简和殡葬改革,一些迷信色彩的旧俗已渐废除,逐步改成以追悼会等形式来悼念死者,火葬也开始取代土葬。
有关名人风采的文章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浑源借助恒山之灵气,浑河之肥水,千百年来孕育出许许多多的名人志士。金朝尚书右丞苏保衡、状元刘扌为 、元朝行工部尚书孙公亮、都元帅高定、清朝河东河道总督栗毓美,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内务部长田应璜等众多政界、军界名人,官位显赫,文韬武略,各领风骚。
刘 扌为 ,应州浑源人。金天会二年(1224)以赋取士,状元及第。
官至石州刺史。所著《诗赋》在金代文人中很有影响,“藻丽为时楷模”。
晚年在浑源州南的翠屏书院讲学,自号“南山翁”。苏保衡,(1113—1167)应州浑源人,字宗尹。
其父苏京,辽代进士,任西京留守。金朝官员宗翰引兵进入西京,苏京出城投降。
过了些时间,苏京病重,把苏保衡托付给宗翰。苏京死后,宗翰把苏保衡推荐给朝廷。
皇帝恩赐他进士出身,补为“太子洗马”(官名),调到解州任军事判官,又转到撤离喝陕西幕府参议军事,屡次升转,进升到“同田知兴中尹”。金海陵王天德年间(1149—1153),整治中都(当时都城,在今北京西南隅),与张浩举共同监督工程,官职改为“大兴少尹”。
监督几处皇陵的工程,又升任工部尚书。当时,全国正讨伐南宋,他又和徐文等人在通州造战舰。
出兵后,让他当浙东道水军都统制,率领水军过海直奔南守都城临安(今杭州)。南宋军队来偷袭,在海中打败了他的军队,副统制郑家战死。
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他奉诏到了中都,当时山东盗贼聚集,百姓困顿疲弊,朝廷让苏保衡去山东安抚。他到那里就发放粮食、布匹,没有妻子的登记姓名汇报朝廷。
从山东回来,改任刑部尚书。金世宗大定三年(1163)南宋请求和好,朝廷下诏让他到南京和仆散忠义商量处理这件事。
事办完后上奏朝廷,又升任尚书右丞。尚书右丞任上,朝廷下诏他监督各殿建设工程。
大定六年(1166)冬天,他生病,请求退休,朝廷不答应。大定七年(1167)二月庚寅日日去世,终年55岁。
朝廷停止朝事,赠送财物帮助丧事,并命令有关部门进行祭祀。孙 威(1183—1240)浑源人。
金贞右年间应募为兵。后归蒙古,授义军千户。
善治甲胄,曾创制“蹄筋翎根铠”献于元太宗,特赐名“也兀兰”(意为大匠),授顺天、安平、怀州、河南、平阳诸路工匠总管。孙公亮(1222—1300),字继明。
孙威之子。年少时就胸怀大志,钻研国家的典章制度。
承袭父亲的功德,身上佩戴银符。初继任父职为顺天诸路铠甲匠总管。
至元五年(1268)拜为监察御史。任职期满,宪长(察院最高长官)上奏朝廷说孙公亮办事公正无私,可让他继续担任,使后辈有所取法。
后仕途多次升迁,官至行工部尚书。孙 拱,孙公亮之弟。
初授为监察御史。后袭父职为顺天、安平、怀州、河南等路甲匠都总管。
元世祖至元十一年创制叠盾,可张可折,便于携带。嗣后,历任武备少卿、大都路军器人匠总管、工部侍郎、两浙都转运使。
元大德八年(1305)改任益都路总管。翌年,卒于任。
栗毓美(1778-1840),字含辉,号朴园,浑源州人。清嘉庆七年(1802)考取拔贡,后历任河南温盂、安阳、河内、西华诸县知县。
嘉庆二十年(1815)调任宁陵知县后,采取饬植木棉、榆、枣,以工代赈等法,缓解黄河决口所造之灾。道光元年(1821)迁为武涉知县。
遇沁河决口,遂组织导沁由漫口归故道,并重筑新埝。后历任光州知州,汝宁、开封知府。
道光九年(1829)升任河南粮盐道台,迁湖北按察使。道光十二年(1832)改任河南布政使兼黄河东河道护理巡抚。
任上,中牟里冈口黄河堤将溃,组织抢修,一昼夜即峻工。朝廷惊服,提升为河东河道总督,在此任上,栗毓美常驻河坎,防止水患,颇有建树。
道光二十年二月十八日(1840年3月21日)卒于任上。朝廷获悉,皇上念栗毓美治河有功,降旨赐祭葬,追封为“太子太保”,谥号“恭勤”,赠封“巡河督大王”,并令沿河各地建立庙堂,老家浑源州兴建陵墓和府第。
当栗毓美的灵柩从河南北上运往山西时,沿途百姓挥泪相送,千里不绝。道光皇帝亲书祭文和碑文,林则徐写了墓志铭。
新中国成立后,栗毓美墓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至今日,许多关于栗毓美治理黄河的生动故事,仍然在河南、山西、山东、湖北等地的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
栗 耀(1808-1862),字仲然。栗毓美之子。
清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后以父功赐进士。
咸丰三年(1853)任湖北汉阳府知府。任上,因夺回被太平军攻占的汉阳城,并协助胡林翼攻夺安徽诸县,以功擢荆宜施兵备道,兼掌钞关事务。
后历任湖北按察使、武昌盐法道、湖广布政使。因兵饷亏空,耽忧而死。
田应璜,(1865—1927),字子琮。蔡村镇海村人,清末举人。
先任山西大学堂历史教授,后任湖北来凤、恩施县知县。中华民国成立后任施鹤司令部参谋长、山西省都督府高等顾问,翌年当选为国会议员、参议院副院长。
民国三年(1914)参与约法会议并修编清史。民国四年(1915)出任山西大学校长。
民国六年(1917)出任山西督军阎锡山的驻京代表。民国八年(1919)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后以病辞退。
民国十五年(1926)被任命为内务总长,仍以病辞未就。民国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