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级函的格式及范文

公函格式怎么写
函的标题、字号和主送机关 1、函的标题 作为正式公文的函,其标题和一般公文的写法一样,由发文机关名称、主要内容(事由)、文种组成。
较完全的写法如《国务院办公厅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贯彻〈食用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有关问题请示的复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羊毛产销和质量等问题的函》等。 2、函的发文字号 公函要有正规的发文字号,写法与一般公文相同,由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组成。
大机关的函,可以在发文字号中显示“函”字。 3、函的主送机关 函的行文对象一般情况下是明确、单一的,所以多数函的主送机关只有一个。
但有时内容涉及部门多,也有排列多个主送机关的情况。 函的正文 1、发函缘由 这是函的开头部分,主要用来说明发函的根据、目的、原因等。
如果是复函,则先引用对方来函的标题、发文字号,然后再交代根据,说明缘由。这部分结束时,常用一些习用的套语转入下一部分。
2、事项 这是函的主体部分,有关某项工作展开商洽、有关某一事件提出询问或作出答复、有关事项提请批准等主要内容,都在这一部分予以表达。 3、希望请求 这是结尾部分,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求。
或希望对方给予支持和帮助,或希望对方给予合作,或请求对方提供情况,或请求对方给予批准等等。最后,另起一行以“特此函商”、“特此函询”、“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等惯用结语收束。
函的写作要注意用语的分寸,因是平行文,语言要平和礼貌,但要避免阿谀逢迎。还要注意针对性和时效性。
扩展资料 公函分类可以分为很多种类,如:用于商洽的商洽函、用于询问的询问函、用于答复的复函、用于委托的委托函等。 另外,还有用于慰问的慰问信、用于祝贺的贺信、公开发表的公开信等,实际上只要它们使用于公务活动中,也应划入广义的公函范围。
不过,从狭义的范围来讲,函和信也有一定区别,函的使用比信的范围窄,但比较庄重、严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位公函。
公函的格式范文
公函的写作格式
(一)函的标题、字号和主送机关
1.函的标题
作为正式公文的函,其标题和一般公文的写法一样,由发文机关名称、主要内容(事由)、文种组成。较完全的写法如《国务院办公厅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贯彻〈食用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有关问题请示的复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羊毛产销和质量等问题的函》等。也可以采用省略发文机关名称的写法,如《关于请求批准**市节约能源中心编制的函》。
2.函的发文字号
公函要有正规的发文字号,写法与一般公文相同,由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组成。大机关的函,可以在发文字号中显示“函”字。
3.函的主送机关
函的行文对象一般情况下是明确、单一的,所以多数函的主送机关只有一个。但有时内容涉及部门多,也有排列多个主送机关的情况,
(二)函的正文
1.发函缘由
这是函的开头部分,主要用来说明发函的根据、目的、原因等。如果是复函,则先引用对方来函的标题、发文字号,然后再交代根据,说明缘由。这部分结束时,常用一些习用的套语转入下一部分。
2.事项
这是函的主体部分,有关某项工作展开商洽、有关某一事件提出询问或作出答复、有关事项提请批准等主要内容,都在这一部分予以表达。
3.希望请求
这是结尾部分,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求。或希望对方给予支持和帮助,或希望对方给予合作,或请求对方提供情况,或请求对方给予批准等等。最后,另起一行以“特此函商”、“特此函询”、“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等惯用结语收束。
函的写作要注意用语的分寸,因是平行文,语言要平和礼貌,但要避免阿谀逢迎。还要注意针对性和时效性。
~~~~
希望对你有用~~~
同级部门之间的文件叫什么?
同级部门之间的文件叫——平行文,特别的,函也可用于同级部门之间使用。
按照行文关系、文件去向,可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
上行文: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的发文,如请示、报告。
平行文:指平行机关或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的发文,主要是函,也包括一些通知,通报,纪要。
下行文:指上级机关对所属下级机关的发文,如命令、指令、意见,决定、决议、布告、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批复等。
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或者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所使用的公文。 函是应用写作实践中的一种常用文体。
函的特点有:
(一)沟通性
函对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起着沟通作用,充分显示平行文种的功能,这是其他公文所不具备的特点。
(二)灵活性
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行文关系灵活。函是平行公文,但是它除了平行行文外,还可以向上行文或向下行文,没有其他文种那样严格的特殊行文关系的限制。二是格式灵活,除了国家高级机关的主要函必须按照公文的格式、行文要求行文外,其他一般函,比较灵活自便,也可以按照公文的格式及行文要求办。可以有文头版,也可以没有文头版,不编发文字号,甚至可以不拟标题。
(三)单一性
函的主体内容应该具备单一性的特点,一份函只宜写一件事项。
公函的格式范文
公函的写作格式(一)函的标题、字号和主送机关1.函的标题作为正式公文的函,其标题和一般公文的写法一样,由发文机关名称、主要内容(事由)、文种组成。
较完全的写法如《国务院办公厅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贯彻〈食用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有关问题请示的复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羊毛产销和质量等问题的函》等。也可以采用省略发文机关名称的写法,如《关于请求批准**市节约能源中心编制的函》。
2.函的发文字号公函要有正规的发文字号,写法与一般公文相同,由机关代字、年号、顺序号组成。大机关的函,可以在发文字号中显示“函”字。
3.函的主送机关函的行文对象一般情况下是明确、单一的,所以多数函的主送机关只有一个。但有时内容涉及部门多,也有排列多个主送机关的情况,(二)函的正文1.发函缘由这是函的开头部分,主要用来说明发函的根据、目的、原因等。
如果是复函,则先引用对方来函的标题、发文字号,然后再交代根据,说明缘由。这部分结束时,常用一些习用的套语转入下一部分。
2.事项这是函的主体部分,有关某项工作展开商洽、有关某一事件提出询问或作出答复、有关事项提请批准等主要内容,都在这一部分予以表达。3.希望请求这是结尾部分,向对方提出希望或请求。
或希望对方给予支持和帮助,或希望对方给予合作,或请求对方提供情况,或请求对方给予批准等等。最后,另起一行以“特此函商”、“特此函询”、“请即复函”、“特此函告”、“特此函复”等惯用结语收束。
函的写作要注意用语的分寸,因是平行文,语言要平和礼貌,但要避免阿谀逢迎。还要注意针对性和时效性。
~~~~ 希望对你有用~~~。
中文信格式范文-求各式中文信函的格式越多,越详细越好
1)中文信函 如同一般信函,商业信文一般由开头、正文、结尾、署名、日期等5个部分组成。
(1)开头 开头写收信人或收信单位的称呼。称呼单独占行、顶格书写,称呼后用冒号。
(2)正文 信文的正文是书信的主要部分,叙述商业业务往来联系的实质问题,通常包括: ①向收信人问候; ②写信的事由,例如何时收到对方的来信,表示谢意,对于来信中提到的问题答复等等; ③该信要进行的业务联系,如询问有关事宜,回答对方提出的问题,阐明自己的想法或看法,向对方提出要求等。 如果既要向对方询问,又要回答对方的询问,则先答后问,以示尊重; ④提出进一步联系的希望、方式和要求。
(3)结尾 结尾往往用简单的一两句话,写明希望对方答复的要求。如“特此函达,即希函复。”
同时写表示祝愿或致敬的话,如“此致敬礼”、“敬祝健康”等。 祝语一般分为两行书写,“此致”、“敬祝”可紧随正文,也可和正文空开。
“敬礼”、“健康”则转行顶格书写。 (4)署名 署名即写信人签名,通常写在结尾后另起一行(或空一、二行)的偏右下方位置。
以单位名义发出的商业信函,署名时可写单位名称或单位内具体部门名称,也可同时署写信人的姓名。 重要的商业信函,为郑重起见,也可加盖公章。
(5)日期 写信日期—般写在署名的下一行或同一行偏右下方位置。商业信函的日期很重要,不要遗漏。
。
公函格式范文-搜狗问问
公函的写法格式及范本(根据情况酌情选用)
一、 公函的格式
公函一般是平行机关或者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商洽询问、答复一般工作事项的一种行政公文。各机关之间不是指挥和被指挥、领导和被领导之间的关系,但是有时上级机关向所属单位询问某件事情时,也用公函形式。公函属于正式公文,这种公文中又有问函和复函两种。
(1)公函的概念
公函是用来商洽工作、联系业务、询问和答复有关具体实际问题的一种公文。
(2)公函的结构及写作方法
公函是平行文。在写作时,一般包括四大部分:标题、行文对象、正文、落款。
①标题一般采用公文规范标题法,即标题由发函机关、事由、受函机关和文种组成。也有的只有事由和文种。
②行文对象是指公函受文者,写在事由之下的第一行左边,顶格,后面加冒号。
③正文是公函的内容即事项,是发函者要告诉对方的具体事情,由三部分组成,即发函因由,发函事项以及结语等,事项部分基本上是叙述和说明的方法,如有要求部分则要根据行文内容来安排,不可过多。结语多使用“特此复函”。
④落款。包括发函单位的名称和主要负责人的签名以及日期。
( 3)公函的结构方式
公函的结构形式,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标题.标题一般写“****公函”,位置在第二行中间.接着在右下边写上发文种类及编号,如“询字第**号”,字可小一点。
第二部分,收函单位名称.在标题下第二行顶格写接收单位的名称.如“**计划生育管理干部学院:”,写全称。
第三部分,正文.在单位名称下面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正文.如果是复函,要写明对方几月几日第*号来函已经收到,接着再就有关事项作出答复。
第四部分,署名和日期.在右下角第三行写发函单位全称和日期,最后加盖公章。
二、公函的范本
范文一:公函
**公司:
贵方有关保险事宜的6月25日来函知悉,特函告如下:
一、综合险。在没有得到我们顾客的明确指示的情况下,我们一般投保水渍险和战争险。如贵方愿投保综合险,我方可以稍高的保费代保此险。
二、破碎险。破碎险是一种特别保险,需收取额外保费。该险现行保险费率为2%,损失只赔超过5%的部分。
三、保险金额。我方注意到贵方欲为装运给贵方的货物按发票金额另加10%投保,我方当照此办理。
我方希望上述答复将满足贵方的要求,并等候贵方的答复。
**公司
*年*月*日
范文二:公函
**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得悉贵院将于3月份举办统计人员讲习班,系统培训统计工作人员。国务院《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下达后,我公司曾打算集训现职统计工作人员,但由于力量不足,未能实现。现在贵院决定办讲习班,我公司拟派15名统计人员随班学习,请你们代培。如同意,将是对我厂统计工作的有力支持。代培所需费用由我公司如数拨付。盼于复函。
此致
敬礼
***公司(公章)
****年*月*日
函的具体格式
函是一种在同级机关之间、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经常使用的公文,主要适用于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
向没有隶属关系的业务主管机关请求批准某一事项时也用函,不用请示,例如某单位向某高校请求代培技术人员,应向该高校发函联系。由于上下级机关之间也可以就某些具体的事项用函来联络沟通、咨询答复,所以函在实际工作中其实是一种不受严格的行文关系限制的文种。
函有公函和便函之分。公函涉及的事项一般都是比较重要的,所以行文郑重,多采用正式公文格式发函。
便函用于一般事务,如同日常写信,格式简便,用带抬头的信笺纸、落款处加盖公章就可以了。 函有去函和复函之别,这是从行文方向上来看的。
如果根据行文宗旨,也可以将函分为商洽函(联系工作、商洽合作)、询问函(咨询问题)、答复函(答复询问)、请批函(请求批准某个事项)、通报函(通报情况、告晓事项,类似周知性通知)、邀请函(邀请参加会议或活动等)等。 函的正文分三个层次,一是发函原因,即因何事致函。
如果是答复函,答复公函时通常采取引用来函发文字号或发函日期来代指对方来函主题的写法,比如“你单位XX[XXXX]X 号函悉”、“贵单位XXXX年X月X日来函收悉”。二是具体事项,内容较多时可以分条列项陈述,答复函则应根据对方来函内容逐一答复清楚。
三是结束语。去函的结束语常用“特此函达”、“盼复”、“专次致函,见复为荷”等;复函的结束语常用“特此函复”、“此复”等。
便函还可以用“此致 敬礼”结束,但公函不用这种表示方法。
公文格式范文
不知道你要什么公文。
国务院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二章“公文种类”共确定了“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共13类、14个文种。 下面就各个文种作一介绍。
一、命令(令)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 命令(令)有3个特点,即:具有强制性、有限定的发令机关、发布命令必须以法律和法令为依据。
在具体使用中命令(令)可以分为公布令、行政令、任免令、嘉奖令等。 1.公布令。
这是颁布法律、法令和法规时使用的令文。公布令正文比较简短,一般由颁布对象、颁布根据、颁布决定、执行要求4部分组成。
颁布对象,指所公布的法规文件的名称;颁布根据,说明是经过什么会议通过或由什么领导机关批准的;颁布决定,即公布或批准的决定,一般有“现予颁布(公布、发布)”、“现予公布施行”等;执行要求,一般指公布的法规文件开始生效实施的时间要求。颁布令后面要附上所颁布的法规文件。
2.行政令。这是采取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时使用的令文。
行政令的正文一般分为3个部分,即命令缘由(引言)、命令事项(主文)和执行要求(结语)。 命令缘由部分着重阐明发令原因,扼要写明发令的背景、形势和缘由,揭示发令的目的和意义,使受令方了解执行此令的重要性,增强执行命令的自觉性。
命令事项是命令的主体部分,也就是命令所要采取的重大的强制性措施。要分条款或分层次地写明规定事项、工作要求、方法步骤。
文字要写得具体、肯定、简明、庄重,不作议论。使受令方一目了然,易于执行。
执行要求是命令事项的补充,对受令方提出要求和嘱咐。有的令文执行要求已在前面两部分讲明,也就不必再单独写这部分了。
也有的命令的正文没有明显地分为三个部分,而是篇段合一的。 3.嘉奖令。
这是上级对下级授予荣誉称号,表彰、奖励时使用的令文。嘉奖令的正文一般包括4个部分:优秀事迹、性质和意义,嘉奖项目、号召和希望。
优秀事迹部分是构成嘉奖令的依据和基础,主要写被嘉奖对象的英雄模范事迹。 嘉奖项目是嘉奖令的主要成份。
要交代是什么机构或什么会议决定给予嘉奖,嘉奖项目是哪些。然后,要根据嘉奖对象的事迹,扼要地写出对受奖者的勉励和对大家的希望。
撰写嘉奖令应注意:第一,嘉奖令并不常用,凡发令嘉奖的,必须是相当突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其功绩显赫,影响甚大,足以效法、学习。第二,嘉奖今既要叙述事迹,又要议论意义,还要有号召力,这就要求注意语言的运用,要实事求是地概括,不能夸张渲染。
二、决定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决定是领导机关发出的,带有制约、规范、指导作用的下行文。各类决定的写法: 1.表彰决定:这类知照性决定,就是把决定事项简要地传达给有关单位,极少有要求执行的具体意见,它的内容比较单纯,主要是决定依据和决定事项,即使有号召或者鼓动性的结尾,也很简短。
在写法上往往开门见山,直接陈述,篇段合一,语句简练、明快。 2.处分决定的写法有所不同,应写受处分人的身份、错误事实、错误性质、根源、本人对错误的态度、处分内容等。
3.关于重大行动或重要事项的决定。这类决定用于安排较大范围的重大行动或重要事项,一经发出,震动较大。
如:《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国发〔1999〕23号)等。这类决定大都经过一定的会议讨论通过。
它的写法更强调把道理说清楚、讲透彻,以便尽可能地统一认识,增强执行决定的自觉性。 三、公告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公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向国内外宣布重大事项的公告。
它通常以国家机关名义或者授权新华社向国内外庄重宣布某一重大事项。如宣布国家领导人的选举结果、出访、颁布法律、重要法令,公布重大科技成果等等。
第二类是宣布影响面很大的专门事项的公告。这类公告,是由有关职能部门,按法定程序发布的,有的也因涉外工作的需要而发布。
如按《商标法》规定的注册商标公告,以及公布企业破产的公告,企业换证公告,质量监督公告等等。 第三类是向特定对象发布的公告。
公告内容单一,篇幅一般比较简短,标题可以写成三种形式:由发文机关、事由、文体组成;由发文机关、文体组成;只有文体这一要素组成,如(《公告》)。标题下可依公告单独编号。
在公告的正文中,要简明扼要地写出公告依据、公告事项。结尾一般以“现予公告”、“特此公告”作结语。
四、通告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通告文种各行政主管部门使用的比较多,时常见诸报端。
如公安部门发布的车辆年检、交通管制的通告,工商部门发布的企业许可证年审的通告等等。 通告的标题大体有三种:一是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二是只有发文机关和文种组成;三是只写文种《通告》。
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