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管理范文
标准化员工作标准范文
主要工作内容 企业标准化管理基础工作 6.L1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应根据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需要,建立以技术标准为主体包括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企 业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可参照JB/T8514.2-1997的规定。 .‘1.2编制标准化工作规划和计划 6.1.2.1规划、计划的依据 a)企业的方针、目标、发展规划、计划; b)上级部门下达的标准化任务; c)企业标准体系表; d)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中需要补充和修正的标准化事项。
6.1.2.2规划计划的项目 。)标准制定、修订项目 标准体系表中列入的尚未制定的项目;企业标准复审后应修订的项目;作为企业标准依据的上级标 准已被废止、代替情况下的企业标准;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中经实践分析后应补充制定和修订的项目。
b)标准化科研项目 标准化管理研究项目,例如信息管理信息编码、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标准化;制定、修订各类标准中 所必需的试验或验证工作;其他有关标准化科研项目。 c)实施标准项目; d)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项目; e)产品开发、技术改造及技术引进标准化审查项目; f)企业标准应复审项目; 9)标准化宣传、培训项目。
6.1.2.3规划、计划的内容 。)项目名称; b)项目要达到的分阶段要求和最终要求; 。)
实现项目的相应措施; d)负责的单位和人员,配合工作的单位和人员及其分工; e)工作进度要求。 6.1.3企业标准化工作的管理标准或制度 企业应制定标准化工作的管理标准或制度的主要内容: a)规定本企业标准化工作体制、任务、职责范围、工作方法和要求,以及与各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 的业务关系; b)规定企业标准制定、修订及复审的原则、工作程序和要求; 。)
规定实施标准及对实施标准进行监督检查的原则、方法、要求、程序,分工和责任; d)规定标准及有关资料的搜集、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e)建立关于标准执行中信息反馈及处理的机制。 6.2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和复审 6.2.1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 ‘2.1.1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原则 a)贯彻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积极采用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 b)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保证安全、卫生、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利益; d)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改善经营管理; e)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 f)企业标准之间应保持协调一致; 9)注意总结、吸取本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
6.2.1.2企业标准的范围 a)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需要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b)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而制订的企业产品标准; 。)企业可根据市场竟争需要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 d)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选择或补充而制订的标准; e)从技术引进中的有关标准所转化的企业标准; f)合同中重复较多的技术要求应纳入企业标准。
6.2.1.3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程序 企业标准的制定、修订程序如图1。按照标准覆盖面、内容等情况必要时可简化程序。
企业的产品标 准应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6.2.,企业标准的复甲 企业标准应进行定期复审。
复审工作由标准化职能部门组织进行。复审结果分为确认、修改、修订、 废止四种。
a)确认的标准,即该标准不作任何改动仍能继续使用.但应作出确认标记,标明确认日期。 b)修改的标准,指标准内容大部分适用,仅个别条文或图表需作少量修改,标准编号不动即可继续 使用。
修改标准可按企业有关规定进行,如发修改通知等。 。)
修订的标准,指适用范围葵本不变,内容上需作大量修改的标准。标准修订后顺序号不变,只改 年号,并标明所代替的标准号。
d)废止的标准,指标准内容已不适用者。如标准技术内容已落后应予停止实施,或者标准内容需要 与其他标准合并,或应分解为多个标准,或标准主要内容不切实际等 ‘ .‘3标准的实施与监督 6,1实施原则 a)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必须执行; b)推荐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一经采用必须执行; c)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必须执行。
二3.2实施程序 实施标准的程序如图2,对于简单的或不涉及物质准备的标准实施程序可简化。 实族计划 实施准备 检查总结 把实施标准的 1标准资料准备 1.书面通知有关部门, 1.随时了解标准实 工作列入企业的 2卜组织准备(必要时成 说明标准的实施范围、起 施中的问题,必要时 计划,并规定各 立宣贯小组或贯标领导小 始日期要求等 提出纠正措施并做记 部门应承担的任 组) 2企‘业各那门应严格实 录 务和完成期限 3.技术准备(组织有关 施标准 2企业标准实施一 人员学习并掌握标准内 3.企业标准的解释权属 定阶段应进行总结, 容,提出实施措施的步骤 于标准化部门 对标准的水平和实施 与方法) 4.上级标准和上级批准 标准的效果进行评价 月.物质准备(包括t仪、 的标准在实施中遇到同 3必要时列人计 装备环境条件等的落实) 题时应报告诸示有关部门 划、修订原标准 一 图2实施标准程序 .‘3.3监督检查 6.3.3.1已通知实施的。
企业IT服务的标准化管理 的论文范文 该怎么写?
论文综述仅供参考:标准化评价 的论文综述【摘要】标准化发展状况是反映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指标,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本文从标准化发展情况、标准水平的判定、标准化体系和标准化水平的判定四个方面对标准化评价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分析,指出标准化发展情况、标准水平的判定、标准化体系的评估并不能反映标准化整体的发展情况,而国内外还没有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对国家层面的宏观标准化评价体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关键词】标准化评价研究综述一、引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标准化是促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实现科学治理和现代化治理、促进先进生产组织和制造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产品质量和发展产品品种、消除浪费和促进节约等的重要保障措施。
随着标准化日益渗透到产业、科技、对外贸易和国内流通等领域,标准化问题日益成为国家政策的重要内容。标准化发展状况也已经成为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之一。
长期以来,提高标准和标准化水平是我国标准化工作的重点。目前,国内外关于标准化评价的研究主要集中对标准化发展情况、标准水平的判定、标准化体系和标准化水平的判定四个方面。
二、标准化评价研究进展1.对标准化的发展情况的总结和存在问题的研究《标准化概论》一书从建国以来我国标准的数量变化情况这一角度总结了我国标准化的发展情况。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从近年来标准化政策法规、标准发展情况、现有标准化技术组织等多个方面,对我国标准化发展情况做了全面总结。
部分学者对我国部分行业的标准化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如农业、物流行业、服务业、信息产业等。2.对标准水平的研究和标准化系数的研究对标准水平的评价方法进行的分析,指出现行的标准水平评价方法只是将标准水平分为国际先进水平、国际一般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三种。
这种评价方法存在着诸多缺点:一是评价不够全面;二是评价方法不够客观;三是与市场脱节。认为标准水平的评价应与国际标准的比对、标准的经济效益、标准的社会效益和编写质量等方面综合评价。
而对标准化系数的研究指出,产品标准化系数可分为:种数标准化系数、件数标准化系数、重复性系数和价值标准化系数4种,前3种是通过对零件的自然数量进行计算的,而价值标准化系数是通过对产品的成本核算后获得的,综合应用两类指标更能反映出产品的标准化水平。3.对标准化评价体系的研究对于标准化的实施效果,尤其是经济效益方面的研究较多。
1975年,ISO发表了《标准化的经济效果》的报告,其中介绍了各国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如美国宇航标准NAS1524:《标准化节约的确定与计算》;拉多纳和拉萨里兰的《1972年国家标准化的经济效果》;松浦四郎的《工业标准化原理》;ISO/STACO4830:《产品国际标准化优先顺序评价》等等。
此外,20世纪70年代中期,前苏联总结了十几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先后颁布了七项关于标准化经济效果计算方法的国家标准。1983年~1984年,我国连续颁布了三个有关评价、论证、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的标准,即GB3533.1-83《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评价原则和计算方法》、GB3533.2-84《标准化经济效果的论证方法》和GB3533.3-84《评价和计算标准化经济效果数据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方法》。
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标准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20世纪末开始逐渐有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研究,对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的改进进行了探讨。国外对标准化经济效益的研究较多,最为突出、影响最大的是德国对标准化的经济效益的研究,该研究将标准化对经济的影响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对1960年~1996年的资本与劳动力数据的分析,考察反映技术进步的三个指标:专利数量、德国用于购买外国专利的数量和标准数量及技术规则。
通过回归分析,标准对技术创新有正向刺激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必须通过标准和技术规则的推广和引用加以实现。
2001年德国标准化的投入达到7.7亿欧元,产生了160亿欧元的效益,这意味着德国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分之一是标准化创造的。此后,英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先后运用类似的方法对本国标准化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基本相同的结论:标准化对经济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对标准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的大小并没有达成一致。
4.对标准化水平评价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对标准化水平评价的研究很少。尽管出现了许多关于经济效益的推荐标准和研究,但这些研究仅仅针对标准化的经济效益做出评价,并没有从宏观角度对标准化的整体水平做出全面评价,主要还是行业标准化评价体系和企业标准化评价体系两种。
具体来看,目前较为全面的标准化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三种:(1)国家层面的宏观指标体系。目前,少量文献对标准化评价做了探讨性研究,根据文献资料整理国家指标体系对标准化效益指标较为粗糙,很难定量做出评价,尤其是标准的效益只分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没有具体的指标说明,具体操作上很。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于2010年4月15日公布, 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我国广大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将得到规范。
本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由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概述: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编辑本段概述: 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孙华山指出,近年来,国家安监总局陆续在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开展了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活动,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但各行业的安全标准化工作要求不尽相同,有必要出台一个规范,对各行业已开展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在形式要求、基本内容、考评办法等方面作出比较一致的规定。同时,为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共性特点,制定可操作性较强的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也非常必要。
据介绍,《基本规范》采用了国际通用的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现代安全管理模式。通过企业自我检查、自我纠正、自我完善这一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更好地促进企业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建立。
《基本规范》总结归纳了煤矿、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已经颁布的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中的共性内容,提出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共性基本要求,既适应各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又避免了自成体系的局面。 编辑本段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矿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以及对标准化工作的咨询、服务和评审;其他企业和生产经营单位可参照执行。
有关行业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应满足本标准的要求;已经制定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的,优先适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单)适用于本标准。
GB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Z158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6号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
1 安全生产标准化 work safety standardization 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3。
2 安全绩效 safety performance 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在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3。
3 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y 与企业的安全绩效相关联或受其影响的团体或个人。 3。
4 资源 resources 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所需的人员、资金、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等。 4 一般要求 4。
1 原则 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健康,保证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4。
2 建立和保持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依据本标准的要求,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并保持安全生产标准化系统;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建立安全绩效持续改进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4。
3 评定和监督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行企业自主评定、外部评审的方式。 企业应当根据本标准和有关评分细则,对本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情况进行评定;自主评定后申请外部评审定级。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评审定级进行监督管理。
5 核心要求 5。1 目标 企业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
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中的职能,制定安全生产指标和考核办法。 5。
2 组织机构和职责 5。 2。
1 组织机构 企业应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5。
2。2 职责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全面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并履行安全生产义务。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单位、部门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 5。
3 安全生产投入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投入保障制度,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账。 5。
4 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 5。4。
1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企业各职能部门应及时识别和获取本部门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跟踪、掌握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修订情况,及时提供给企业内负责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主管部门汇总。
企业应将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其他要求及时传达给从业人员。 企业应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并将相关要求及时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贯彻到各项工作中。
5。4。
2 规章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发放到相关工作岗位,规范从业人员的生产作业行为。 安。
标准化的现场管理-什么是标准化管理?说的尽量具体一点,谢谢 爱问
标准化管理是指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或潜在的问题制定规则的活动,EMBA、CEO必读12篇及MBA等常见经管教育均将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涵括在内。
技术标准是对技术活动中,需要统一协调的事物制定的技术准则。它是根据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针对具有普遍性和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的最佳解决方案。
管理标准是企业为了保证与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总的质量目标而规定的各方面经营管理活动、管理业务的具体标准。若按发生作用的范围分,标准又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和企业标准。
以生产过程的地位分,又有原材料标准、零部件标准、工艺和工艺装备标准、产品标准等。 在标准化工作中,又通常把标准归纳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和卫生安全标准。
阶段步骤 编辑 根据世界各国的经验,企业标准化工作要攀登三个台阶,要走“三步曲”。 第1步,制定好能确切反映市场需求,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标准; 第2步,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的标准体系; 第3步,把标准化向纵深推进,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产品开发。
这三步的具体含义是: 第1步:制定好能确切反映市场需求,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标准。保证产品获得市场欢迎和较高的满意度,解决占领市场的问题; 第2步:建立起以产品标准为核心的有效的标准体系。
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生产率的提高,使企业能够占稳市场,不至于刚占领市场,由于质量不稳退出市场; 第3步:把标准化向纵深推进,运用多种标准化形式支持产品开发。 使企业具有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即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市场不是固定的,不是开发出一种产品,制定了一个标准,就几十年可以不变,市场经济没有这种机制。市场是多变的,企业必须具备这种应变能力,这就是使企业不仅能够占领市场,站稳市场还能够适应市场,扩大市场。
标准化要一步一步的跟着企业的市场运作来转,一直转到这个角度,登上制高点,这才能体现出标准化的作用和价值。这三步曲中的每一步,都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要抛弃计划经济体制下遗留的种种弊端,每个企业都要从自身的情况出发,通过创新开辟自己的道路。
标准化要赢得竞争,就必须创新。 企业标准化不能再走老路了,创新才有出路。
企业标准化不能孤军奋战,要同各部门协作配合、互相支持,发挥整体系统功能,才能走好三步曲。 一、制定好产品标准是企业标准化的第一步 二、标准形成体系才能发挥作用 三、产品开发领域是企业标准化的制高点。
什么是标准化管理制度?
这个我们以前做过
管理系统操作方式和流程简介
1.达成初步意向,签订《保密协议》。
2.初步调研、交流,双方签订《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合同》。
3.《咨询服务合同》签订后,我方提出调研方案,将进入企业进行调研。
4.调研后提出《企业管理组织机构原则及说明》、企业管理架构设计、部门设置及职责范围划分、重点岗位的设计和描述等,交企业讨论、修改、确认。
5.企业管理组织机构原则和部门及职责划分确定以后,提交企业标准体系设计方案和标准目录。
6.根据企业规模和所需文件数量,利用3-6个月的时间培训、安排、编撰三大标准体系文件和相关的流程表单初稿。交企业进行审核并与之交流、说明。
调整、修改后定稿。编撰形成企业全部标准化管理文件。
7.学习、培训。中高层管理干部和一般管理人员分别进行,重点是实务作业。
8.企业标准化管理体系发布、执行。
9.企业全权负责人与项目组组织征求改进意见。
对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制定相应的改进管理规定及流程。
企业管理在系统的框架内有效、灵活地控制运行,企业管理走上正轨以后,项目组向企业正式移交。
项目组出具《管理标准化实施综合评估结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