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的说课稿范文
初中物理说课
http://www.landong.com/x_wl_416_34-kj_7.htm教学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伏安法测电阻是一项重要的物理实验。
因为,它既涉及学生对相关重要物理概念的正确理解,又涉及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作为对学生物理学习知识掌握的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它还是学生成绩考核的必出题之一。
因此,怎样让学生理解实验、学会实验、做好实验,真正掌握实验所包含的物理要领和实验技能,就成为许多教师探索的课题之一。因此针对这节课,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应用欧姆定律,学习一种测量电阻的方法。
2、 学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测量出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电路的设计、连接以及测量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根据课题设计实验电路图,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
难点:根据电路图进行实物连接线,排除接线中的故障。学生学习情况分析(1) 初中学生正处于发育、成长阶段,他们对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但这一阶段的学生仍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时期。
(2) 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对电压、电流和电阻有一定的认识,但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肤浅性、片面性,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还不能构成科学的知识体系。(3)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适合在网络环境下学习。
设计思想主要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体验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学习乐趣。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小组使用的形式,并要求共享资源,在集体的努力下克服学习的困难,完成学习的任务,促使学生早日建立合作的团队意识。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用一个抢答的小游戏来复习前面所学习的欧姆定律,数字简单,便于计算,这样避免了死记公式,能让学生在活泼热烈的气氛下巩固知识。这样也可以使学生的兴奋点尽早到来。
并由此提出问题:如果有一个电阻看不清阻值,用什么方法来测出阻值?二、进行新课:让学生在问题的提示下完成实验探究,为了避免实验探究过程中的盲目,请每组制作一张幻灯片(或小卡片),回答以下几个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对学生的提示也是实验中应当注意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探究活动。
1、 你的实验原理是什么?2、 设计的电路中的各个器件的作用是什么?3、 你认为在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几次数据?通过什么方法来改变?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4、 在实验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或故障?你是如何排除的?5、 能不能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超过额定电压?为什么?6、 你认为在实验中还应该注意哪些地方?提示:可以让学生先在仿真物理实验室软件上先模拟实现,再实际连接电路,这样可以避免在实际连接过程中时间的浪费。实验探究完成之后,利用幻灯片及时进行评价及交流,这是探究活动中的重点及升华。
主要解决几个问题:1、 对实验电路图的探讨,说明此实验电路图的优点。2、 利用仿真物理实验室将实验过程再现。
3、 利用仿真电路图探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4、 对实验过程出现的故障的排除。
三、总结及自我评价:老师在整个实验结束之后,进行适当总结,这里可采用概念图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直观、清晰,内容可包括学生幻灯片中包含的内容:即原理,器材,电路图,器材作用,实验时注意事项,电表量程的选择等,让学生再次加深印象。并让学生对自己表现给与评价,从而提高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最后,利用课后一道练习题,即电压表的外接法及内接法的探讨,使本节内容更加深入。本节课的特色说明:整节课始终贯穿一条主线,根据提出的问题,学生进行设计并进行探究,对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先小组讨论解决,如不行的,就在全班交流时提出,由其他小组帮助解决,或师生共同解决,让学生自己分析从实验中获得的种类信息,从中做出判断,去伪存真。
因此,本节课信息量非常大,对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这堂课始终在一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气氛中进行。
本节课是利用了WEBQUEST的探究模式,使学生对探究的过程及方法更加明确,并且利用其中的评价体系,对各自的表现给予评价,有利于同学间的相互配合。本节课主要运用了仿真物理实验室,这个软件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学生很容易掌握。
一、教材分析电阻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以及电流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同时也为学习下一节滑动变阻器打下基础。
本课时的特点: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实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什么是电阻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得到相应的结论。二、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⒈ 认知目标: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知道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
找人教版初中物理说课稿全部
[初中物理]《力和运动》说课稿作者:佚名 来源:鞍山市铁西区教育信息中心 点击数:412 更新时间:2008-12-11我说课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物理教材》第一册,第九章“力和运动”中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设计理念 克服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精神,获得新知识的能力,与交流合作的能力,实现师生,生生积极互动,使学生在质疑,调查,探究中接受新知,培养学生充分的自主性与独立性。 一、教材分析:环节一,地位与作用。
地位: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中三大定律之一,是整个力学中的基础。如果我们把所有力学现象看作一座大厦,那么牛顿三大定律则是这个大厦的奠基石,牛顿第二定律又是在牛顿第一定律定义的惯性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牛顿第二定律建立在牛顿第一定律基础上。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是三大定律基础的基础,是否领会这一物理规律,不仅影响学生对这一章的学习,而且会影响整个物理课程中力学部分的学习。 作用:前面我们学习了简单的运动,又知道力学一些简单知识,牛顿第一定律正是基于此基础上将运动和力联系起来的一条纽带一座桥梁,是进一步分析和处理直线运动和力学问题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册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本节、本章的重点。
环节一:学习状况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由部分实验结果,部分外推假设、部分定义所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就其定义本身的表述学生不难记住,但初二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比较短,学生平均年龄比较低,抽象思维能力及认知结构上尚不成熟,因此在接受牛顿第一定律上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形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及这一概念的建立使其认识由直观的感觉上升到科学理性认识则是本节的难点。 环节二、目标、重点、难点确定: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教材和大纲。
本节重点:牛顿第一定律及理解,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确定本节教学目标、难点:了解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方法。 目标:1、知识目标。
2、能力德育目标。 (1)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而是在大量经验事实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概括,推理总结出的一条规律。
(2)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了解理想实验推得物理规律的方法。
牛顿第一定律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 2、德:培养学生以事实为基础,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方法,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的思维 3、情感目标:注意师生间沟通,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知识目标上针对本节特点对学生提出,了解、理解、知道三个层次,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清脉络,把握重点部分。以往教学实践中证明,物理规律是物理基础知识部分比较难学的部分,学生往往只注意背定义、记公式、做习题而忽视了对物理概念及规律的理解,以至于丰富的物理含义被形形色色的数学符号所淹没。
面对这一现象在这一节教学中突破重点上我主要采取了如下方法。 (1)首先在引题上创设情境,以毛主席诗词“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为开端,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复习运动现象,温故而知新,提供新旧知识联系的支点,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便于将新知识纳入原有的认识结构中,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有利于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2)通过物理实验进行启发诱导 A:做课本中小车演示实验,让学生对此实验进行认真、仔细观察以获得足够的感性材料。 每次实验前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的条件和做法,使学生找出实验中哪些条件不变,变化的是什么条件,不变:同一小车、同一斜面、让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上滑下,变化: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再针对实验结果,提出问题,让学生运用渗透比较,分析综合等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引起变化的原因,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动脑筋思考问题,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为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提供了一定的感性材料。
B:其次通过上面的演示实验,简单介绍伽利略的推理方法和得出的结论。突出他的理想化实验和推理方法,理想化实验虽然不能实现,但都有可靠的事实基础,因而推理是合理的。
C:在此基础上指出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总结出一条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一条真理,牛顿第一定律。 3:在教学突出重点中,对定律中关键词语进行说明,各种易犯的错误进行分析,纠正学生头脑中原有的错误生活观念以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由于牛顿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实验和观察基础上大胆而合理的外推,它只是一种基础假设,由于不存在绝对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因此这条定律无法直接用实验来证明,它的正确性在于它推得结果与客观事实相吻合,形成对比知道:知识的发展过程由错误→ 正确→ 完善 学生一目了然地看清其框架,把握重点和关键 。
投影 牛顿第一定律 一、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错误) 二、运动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正确)三、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完善。
初中物理优秀教案如何评选
优秀教案评选标准科室: 教员姓名 教案题目 评估指标 A级 B级 C级 等级评分1.教学目的及要求 思路清晰,目的明确,要求恰当,具体清晰. 思路较清晰,目的较明确,要求较适当. 思路不清晰,目的不明确,要求不准确. 10分 8分—10分 5分—7分 4分≤ 2.紧扣课程标准,明确重点、难点 教学内容紧扣课程标准,并以学员实际水平和教材为依据,突出重点,明确难点,知识点安排有系统性. 较前者略有不足 未能紧扣课程标准,因材施教做得欠缺,重点、难点不够明确,知识点安排较凌乱. 10分 8分—10分 5分—7分 4分≤ 3.教学过程 授课内容设计完整,教学环节安排得当,时间分配合理、科学. 设计较完整,教学环节安排较得当,时间分配较合理、科学. 授课内容设计不完整,教学环节安排不得当,时间分配不合理. 15分 12分—15分 8分—11分 7分≤ 4.教学手段 使用教具恰当,恰当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能体现启发式、研讨式. 使用教具较恰当,较恰当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较能体现启发式、研讨式. 尚能恰当使用教具,现代化教学手段使用不熟练,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法做的不够. 15分 12分—15分 8分—11分 7分≤ 5.教学内容及扩充新进展内容 内容准确完整,充分反映课程基本内容,参阅中外文资料,引入新进展拓宽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内容较准确完整,能参阅中、外文资料,引入新进展拓宽内容. 内容欠准确,未参阅中外文资料. 20分 17分—20分 9分—16分 8分≤ 6. 作业或思考题 按教学内容布置作业或思考题,形式和数量适当. 布置了作业或思考题 未布置作业或思考题 5分 5分 3分 1分 7. 课后分析 课后自我总结分析全面、客观、正确. 课后总结分析欠全面 课后总结分析不全面 10分 8分—10分 5分—7分 4分≤ 8. 教案的规范性 备课完整,教案要素齐全,教案书写文字通顺,格式规范,标点符号正确,条理清楚. 备课要素较完整,教案书写文字较通顺,格式有个别错误,标特色(10分) 在符合教学规律和教案基本规范的前提下,有创新、有特色、有个性,能体现专业学员的学习特点. 总评分 等级: 得分 评 语。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可以问老师拿,一般都会给你的。
学习初中物理,要重视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要有意识、有目标的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最好平时就多做实验,课堂实验不够做课后实验,每天抽一点时间用vcm仿真实验做实验,做多了,不仅培养物理学习乐趣,还能提高探索思维能力。第三要重视独立思考、学会分析、归纳结论的意识,每学一章知识或者一个学期知识,都要自己归纳总结整理,这些知识点有什么联系什么区分。
多想想。具体来说,要学会使用物理课本,注重理解物理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探寻好的学习方法,加强训练,掌握物理基本技能。
初中物理说课要怎么说?最好是有说课视频介绍给我~
好像只有讲课的视频没有说课的视频
现在你就是老师和领导我来给你说一次课,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按我们的教学进度,下面就该讲欧姆定律了,欧姆定律是电学中最核心的知识,是否能把欧姆定律学好对学生学习掌握后面的知识极为关键;欧姆定律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两个重要试验
(2)两个重要结论
(3)欧姆定律的内容
(4)欧姆定律的公式、推导式
(5)使用欧姆定律应注意的事项
我想用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到熟悉和好奇,我主要复习的内容是三个重要电学物理量:
首先我带学生复习电流、电压、电阻的基本知识点:(欧姆定律研究三者关系)
【1】电流: 【2】电压 【3】电阻
1、电流的定义: 1、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 1、电阻的定义:
2、电流的公式和单位: 2、电压的单位: 2、电阻的单位:
3、电流的测量工具: 3、电压的测量工具: 3、决定电阻的因素
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 4、电压表的使用规则: 4、电阻器:
5、电流在串并联中的特点: 5、电压在串并联中特点: 5、滑变使用规则、和作用
我向学生发出提问,那位同学发现他们之间有关系,
我们进行比较,电流、电压、电阻中各自好像只讲自己的知识,一点都未透露他们之间的关系,但实际却不是这样,这里面已经把关系透露给我们,这就看我们对概念理解是否深刻,在哪里呢?
我们看“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也就是说两点间要想有电流必须有电压,没有电压一定没有电流,电压如果大呢?电流可能就大,如果电压小呢?电流可能就小,很容易就有:
“第一个猜想”:-----------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我们再来看“电阻的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也就是说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如果电阻大呢?电流可能就小,如电阻小呢?电流可能就大,我们马上就有:
“第二个猜想”:--------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有了这两个猜想后面的课讲起来就非常顺畅了
我们如何证明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就、要、进、行、实、验!”
(1)两个重要试验:
实验一:当电阻一定时探究电流是否与电压成正比?
实验二:当电压一定时探究电流是否与电阻成反比?
引导学生学会设计电路、组织器材、安排实验步骤、填写表格、数据整理分析、得出结论。
(2)两个重要结论
(3)通过归纳总结得出欧姆定律的内容:
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中的电阻成反比。
我讲到这里一定给学生深深地埋下一个“蝎子”让学生终生都要想着这件事,我会告诉学生实际这个欧姆定律是“错的”。
正确的欧姆定律是:通过导体的电流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导体电阻的比值。
大家一定要勤奋学习,通过你们的努力才能把错误的东西纠正过来
(4)公式:I=U/R U=IR R=U /I
(5)使用欧姆定律的注意事项
①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②它是部分电路欧姆定律
③要注意“同一性”
仅供产考
初中物理教案
初中物理教案,可以问老师拿,一般都会给你的。
学习初中物理,要重视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要有意识、有目标的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最好平时就多做实验,课堂实验不够做课后实验,每天抽一点时间用vcm仿真实验做实验,做多了,不仅培养物理学习乐趣,还能提高探索思维能力。
第三要重视独立思考、学会分析、归纳结论的意识,每学一章知识或者一个学期知识,都要自己归纳总结整理,这些知识点有什么联系什么区分。多想想。
具体来说,要学会使用物理课本,注重理解物理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探寻好的学习方法,加强训练,掌握物理基本技能。
新初二物理教案
即将上任的初中物理老师,第一次上课,不要紧张. 上课时,话讲的慢些,初2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强,多举几个例子.注意上课的节奏,掌握好时间,能上好 案例(声音的特性): 一、引入新课: 师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靠什么传播? 生答: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师:出示一些装有不同水量的啤酒瓶,敲击它们会发出声音。 师问:啤酒瓶发出的声音相同吗?听起来有什么不同? (敲击啤酒瓶发出“1,2,3,4,5,6,7,i”的声音,让学生仔细听并讨论后再回答。)
生答:不同啤酒瓶发声的高、低不同。 (同上法,轻敲啤酒瓶发声。)
师问:这次啤酒瓶发出的声音与上次的有什么不同? 生答:比上次的声音小。 师:声音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声音有高低之分,有大小之别,还有不同的特色。
人们用音调、响度和音色来分别描述声音的这些不同性质。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声音的这些性质。
板书: 三、声音的特性 二、教授: 师问:声音是由于发声体的振动而产生,声音的性质特点应与发声体的振动情况有关。那么,音调的高低是与发声体振动的什么因素有关呢? (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所听到的声音的高低、所看到的发声体的振动情况,作出猜想,并给一定的时间讨论) 生甲答:音调的高低可能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因为小提琴发出高音的弦振动得比较快。 生乙答:唱歌发高音时,声带振动也比较快。
所以音调的高低应该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 (学生的猜想可能是多种多样,甚至有错误的,但没关系,学生可以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也需要用实验事实来纠正自己的错误。
教师就是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作出设想,勤于探索实践的精神。) 师:同学们可以利用桌面上提供的一些器材设计实验,让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物体发声时的振动情况有什么不同,验证自己的猜想。
然后,说说你的实验方法和结论,供大家讨论交流。 生甲答:我们用硬塑料片拨动疏密不同的木梳齿,拨动密齿时,塑料片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生乙答:我们把橡皮筋拉紧后拨动它,发现橡皮筋被拉得越细时,振动越快,发声音调越高。 生丙答:我们按书上的方法,把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发现钢尺伸出桌边较长时,振动较快,发声音调较高。
(教师和学生对不同的方法和结论共同讨论、评判、再验证,达成共识,得出较科学的结论。) 师问:通过以上研究,哪位同学能概括得出的结论? 生丁答: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
物体振动得快,发声音调高,振动得慢,发声音调就低。 师:物理学里,用频率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
发声体振动快的,频率大,音调高;振动慢的,频率小,音调低。所以,频率的大小决定音调的高低。
师问:我们知道蝴蝶飞去飞来,靠的是翅膀的振动,蚊子也是,但我们听得到蚊子的嗡嗡声,却听不见蝴蝶的声音,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稍停、让学生猜测、交流,更多的学生会不知其解。) 师:我给大家提供一组数据:蝴蝶翅膀每秒振动5-6次,蚊子翅膀每秒振动500-600次。
为解答这一问题,同学们还需要了解:什么叫频率?它的单位是什么?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有多大?请阅读课本第20页的内容,看谁能尽快完整地回答。 (学生阅读并交流。)
生答:因为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蝴蝶翅膀每秒振动5-6次,频率低于人的听觉范围,所以人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声。而蚊子翅膀每秒振动500-600次,振动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能听到蚊子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
师:回答的很好,我们向他表示祝贺。 师问: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第20页还了解到什么? 生甲: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超声波。
生乙:动物的发声频率范围不同。如猫和狗发声频率较低,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能听见;而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很高,可以发出人听不到的超声波。
生丙: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也不同,有的对低频声波反应灵敏,有的对高频声波反应灵敏。大象就是对低频声波反应灵敏,使用次声波交流的。
师:很好。次声波和超声波有哪些应用,你了解吗? 生甲答:人们可以通过探测地震、台风、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发生前辐射出的次声波,来预测、预报它发生,以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生乙答:医学上可以利用超声波进行诊断和治疗。如B超检测、超声碎石等。
(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踊跃。) 师:超声波和次声波在医疗技术、工业生产以及各种探测等诸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同学们课后可以进一步收集资料并撰写小论文发表、交流。
师问:在研究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探究实验中,你是否在不经意中也发现了一些现象和事实,能说明声音的大小——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生甲答:我们拨动橡皮筋发声时,发现拨动的幅度越大,橡皮筋发声的响度越大。说明响度大小应该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
生乙答:我们把钢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边一定长度,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发现钢尺振动幅度较大时,发声的响度较大。 师:同学们的确是实验认真,观察仔细,有科学方。
初中物理怎样说课
讲课靠自己积累、多参考其他有经验的教师
但主要还是让学生喜欢你的课
这里有几点禁忌
不能讲的断断续续!让教室里一直有讲课或讨论的声音
绝不能和学生大眼瞪小眼,都不说话
其次要通过特别方法和学生打成一片(比如幽默些)
要控制好程度
如果你用幻灯片
一定要熟悉它
不能自己做也要非常熟悉(当然最好自己做)
千万不能“哦哦,还有这个问题没讲。。.”
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会大大折扣
我也是学生,这些是我自己经历的比较厌烦的事
希望你能做一个让学生称赞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