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古书疑义举例序范文

    "三秋"的函意是什么?谁能解答?

    1.秋收、秋耕、秋种 2.三年。

    3.谓九个月。一秋三月,三秋为九月。

    《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

    一说指三年。见 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

    晋 陆机《挽歌》之一:“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 宋 李弥逊《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词:“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迩人遐,每切三秋之感。”

    4.三秋有时也被当做年的代替,一秋为一年 5.古时人们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三秋”有时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如 北周 庾信《至仁山铭》:“三秋云薄,九日寒新。”

    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唐 白行简《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古人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解 释〗 一天不见,就好像过了三年。

    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常用来形容情人之间相思之切,也可用于形容朋友之间的思念之情。)

    〖出 处〗 《诗·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 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赏释:这是一首情歌,“采葛”指的是一位采葛姑娘,也就是那个小伙子所喜爱的人。“采萧”、“采艾”和“采葛”的意思相同。

    那个小伙子和他所爱的姑娘分开刚刚一天,他就感到无比的想念,似乎“三月(三秋、三岁)”没见面了,虽是夸张,却真实地反映出了那度日如年的情思,本诗运用了回复的章法,就更加强了这情思的感染力。 《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

    一说指三年。见 清 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

    晋 陆机《挽歌》之一:“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 宋 李弥逊《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词:“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迩人遐,每切三秋之感。”

    现代成语中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句,源出于本诗 〖用 法〗 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 〖示 例〗 鲁迅《彷徨·孤独者》:“真是~,满眼是凄凉和空空洞洞,不但器具所余无几了。”。

    裴学海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代表作是《古书虚字集释》(商务印书馆,1932年)。该书因汇集了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俞樾《古书疑义举例》、杨树达的《词诠》、章炳麟的《新方言》和孙经世的《经传释词补》等书中对虚词的解释而名为集释。该书“以解古书之疑义为要旨”(《凡例》),总结了前人与当时许多讲虚词和涉及到虚词的著作,吸收其优点,订正其错误,补充其不完备甚至是有所缺漏的地方。该书的出版引起当时学术界的一致好评。在文字、训诂学方面,他著有《尚书盘庚篇释义》(《天津国学月刊》第1卷第3、4期)、《尚书成语之研究》(《铃铛》1934年第3期)、《评高邮王氏四种》(《河北大学学报》1962年第3期)等论文。其中,《评高邮王氏四种》一文对清音韵训诂学家王念孙和训诂学家王引之的《经义述闻》《经传释词》《读书杂志》《广雅疏证》四部书进行了总体的分析与评价,列举了它们的优点和缺点,认为它们的优点是主流,缺点是支流,属“大醇小疵”。

    在音韵学研究方面,他著有《音韵考原》(《铃铛》1934年第3期)、《续音韵考原》(《铃铛》1935年第4期、1936年第5期、1937年第6期)、《隋时“支”、“脂”、“之”同音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59年第1期)、《古声纽“船”“禅”为一“从”“邪”非二考》(《河北大学学报》1961年第1期)等。此外,他还著有古汉语教学的一些论文。

    三秋四伏是什么意思

    三秋的意思是:

    1.秋收、秋耕、秋种

    2.秋季。也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如:三秋桂子

    3.三年。 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4.谓九个月。一秋三月,三秋为九月。《诗·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孔颖达 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一说指三年。见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以小名代大名例》。 晋 陆机 《挽歌》之一:“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 宋 李弥逊 《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词:“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迩人遐,每切三秋之感。”

    5.指秋季的第三月,即农历九月。 北周 庾信 《至仁山铭》:“三秋云薄,九日寒新。” 唐 白行简 《李都尉重阳日得苏属国书》诗:“三秋异乡节,一纸故人书。”

    6.秋有时也被当做年的代替,一秋为一年

    7.古时人们将秋季的七、八、九月份分别称为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代指秋天。“三秋”有时亦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如唐代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之句。

    复旦中文系傅杰的一些情况

    傅杰 教授 博士生导师 简历 1961年9月生于浙江杭州。

    1979年考入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本科,1983年毕业后考入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师从姜亮夫、刘操南教授治中国古典文献学,1986年获硕士学位,留所担任姜亮夫先生助手。1992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王元化教授治中国文学批评史,1995年获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在胡奇光教授指导下研治中国语言学史。

    1997年出站后留系任教。曾任汉语教研室主任,现任中文系副系主任。

    1998年任副教授,2003年任教授,2005年任博士生导师,兼任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双聘研究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研究范围 中国语言学史、中国学术史 所开课程 古代汉语,训诂学,中国语言学史,中文工具书的使用,《论语》精读 《管锥编》精读 中国学术史 清代学术文献选读 近代学术文献选读 科研成果 编著 聆嘉声而响和 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1年 校勘学概论(与张涌泉合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年 敦煌文物外流简史 沈阳出版社 1998年 新译三略读本 三民书局 1998年 论语一百句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 二十世纪中国文史考据文录 (编)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1年 章太炎学术史论集(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 王国维论学集(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年 章太炎:自述与回忆(编) 上海三联书店 1999年 失落的文明 (李学勤文录,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 论士衡史(余英时文录,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姜亮夫全集(24卷,副主编) 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年 古文字诂林(12卷,参编)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2004年 经义述闻(与虞万里等合作标点) 海南出版中心 1999年 二十世纪国学丛书(12种,与陈引驰、杨杨合编)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8-2001年 释中国(4卷,与胡晓明合编) 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9年 论文 钱穆与甲骨文及考古学 《中华文史论丛》第64辑 甲骨学史二题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二十周年纪念文集》,中华书局,2003年 章太炎与汉语修辞学 《天津师大学报》 2002年第5期 所谓《日知录》袭钱氏说正误 《文学遗产》2000年第2期 商颂笺议 《古文献研究》第1辑 唐宋词语词注释商兑(与樊维纲师合作) 《文学遗产》增刊第17辑 先秦至明代古籍校勘学述略 《福建师大学报》1999年第3期 清代校勘学述略 《浙江学刊》 2000年第5期 段玉裁评传(与郭在贻师合作)《中国古代语言学家评传》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年 《古书疑义举例》导读 《古书疑义举例》卷首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说文解字诂林》述论 《中国文化》第23辑 三联书店2006年 二十世纪的义理与考据之争 《文汇报》2003年1月22日 我们怎样倡导学术规范 《文汇报》2003年11月2日,收入《学术规范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一部有待修订的部荐研究生教材 《卿云集续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中国语言学史研究的思考 《文汇报》2001年7月3日 《发现论语》:新见还是搞笑 《文汇报》2003年6月15日 姜亮夫先生传略 《汉语史学报》第3辑 评洪诚《训诂学》 《江苏古籍版图书书评序跋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年 现代学术史上的宝贵资料 《浙江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 学人风范——读《朱德熙先生纪念文集》 《文景》2004年第1期 周祖谟先生《尔雅校笺》重刊序言 《尔雅校笺》卷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张舜徽先生《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重刊序言《中国古代史籍校读法》卷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张舜徽先生《中国古代史籍举要》重刊序言《中国古代史籍举要》卷首,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张舜徽先生《清人笔记条辨》重刊序言 《清人笔记条辨》卷首,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顾颉刚先生《当代中国史学》重刊序言 《当代中国史学》卷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萧公权先生《中国政治思想史》重刊序言 《中国政治思想史卷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严耕望先生《治史三书》合刊序言 《治史三书》卷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关于“言有易,言无难”的出处 《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8月26日 《古书疑义举例》袭《经解入门》说的始作俑者 《文汇读书周报》2000年12月2日 原典精读教学记事 《大学》2004年创刊号 获奖情况 2002年获上海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二等奖 2001年获薇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奖教金, 教学奖一等奖 2002年获薇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奖教金, 教学奖二等奖 2003年获薇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奖教金, 教学奖二等奖 2004年获薇阁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奖教金, 教学奖二等奖 有幸听过傅杰老师的几次课,算是有过几次缘吧。

    他的课不是新东方那种肤浅的幽默,而是一种人格魅力中透出了风趣。记得那次我在一家音像店碰到过他,那家店是给淘友开的。

    最初我以为他不会超过四十岁,后来才知道他已经五十岁的人了,不过看上去真的很年轻。他是一个很谦逊的人,让人容易接近。

    帮忙想一个训诂学论文的主题

    训诂学性质研究述评内容摘要:训诂学是汉文古籍释读术,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型学科。

    释读汉文古籍均从词句入手,最终目的是弄懂文本的旨意。训诂学是汉语语言学、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综合性学科,不等于语义学、词义学。

    训诂学不属于语言学、语文学之范畴。训诂学不等于语文学加语用学。

    尘封已久的训诂学自本世纪80年代复兴以来,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学术论著纷纷发表。这门几成绝学的古老学科已经走出了曾经鲜为人知而备受冷落的窘境,又生机勃勃地立于当代中国之学林。

    举凡涉猎中国古代文化的学人,均不同程度地向训诂学界投以关注、期待的目光。10余年的训诂学研究,有对前人成果的整理爬梳,有前贤未及的新领域的开辟,也有为传统学术现代化所做的努力。

    可以说成绩显著,功不可没。然而对于本学科的性质这个最根本的理论问题长期以来却一直很少有专门深入的探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尽管如此,这毕竟是研究训诂学难以回避的问题,不少学者也曾粗略地描述过它在科学坐标系上的位置。这些论述散见于训诂学概论一类的著作。

    本文就常见的有关著述,对训诂学性质的研究状况作一概述并加以评说。列举各种说法时以论著出版或发表的时间先后为序。

    笔者所见,专门探讨训诂学性质的论文仅有1篇,论及训诂学性质的著作有10余种。归纳诸家的论述,大体可得4种观点。

    1、训诂学即语义学|词义学周大璞《训诂学要略》:“训诂学研究语义。训诂学也就是语义学。”

    (湖北出版社,1980年,1页)吴孟复《训诂通论》:“训诂学就是研究语义的。”“我国传统的训诂学与语义学相当。”

    (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年,1页,16页)陆宗达,王宁《训诂方法论》:“它(指训诂学,作者)实际上就是古汉语词汇学。”“训诂学就是科学的汉语词义学的前身。”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5页)齐佩róng@①《训诂学概论》:“‘训诂学’是研究我国古代语言文字的意义的一种专门学术。”“训诂学也可以叫做‘古语义学’。”

    (中华书局,1984年,1页)西学东渐以后,各种西方学术思潮猛烈地撞击着自成体系的国学。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中,有些学者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学科的地位、价值,力图在现代科学体系中找到其对应的位置。

    一分为三的传统“小学”音韵之学与科学语音学衔接,形体之学同科学汉字学相承,对于训诂学,自然就有人将其和现代语义学认同。这种认同用心之良苦是可以理解的,但也无庸讳言,这确实是一种简单的比附。

    语义学( scmantics)是西方哲学家和语言学家们共同营造出来的一门跨学科的学问。由于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有哲学语义学和语言语义学之分。

    不仅哲学语义学与训诂学大相径庭,就是语言语义学也与训诂学难以相当。1.1研究对象不同“语义学是一门研究意义、特别是语言意义的学科。”

    〔①〕这就是说,语义学的直接研究对象是各级语言或言语单位。其目的在于揭示语言或言语单位特别是词和句的意义,重在探明符号与符号所指对象的关系,从而指导人们的言语活动。

    而训诂学的直接研究对象当是训诂。任何一门人文科学都是先有了某种人类文化现象,然后才有相应的学科出现,而且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必定是那一相应的人文现象。

    正如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历史学的研究对象是历史,训诂学的研究对象也无疑是训诂。训诂是解释疏通古汉语言语作品,训诂学就是要通过对训诂材料、训诂活动的探讨,把握训诂的实质,揭示训诂规律,总结训诂方法,其目的在于指导古籍的释读。

    持训诂学即语义学或词义学之说的学者们混淆了训诂与训诂学的畛域,因而将训诂学与语义学等量齐观。训诂是一种活动,将其结果诉讼文字即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训诂材料,如随文释义的注疏和《尔雅》等训诂专书。

    它们的直接对象是汉文古籍中的语词,只指出某语词作如何解,而并不追究为什么要作如是解。这与语义学有较多交叉之处。

    训诂学则是对训诂材料的系统化和理论化,如许慎的《说文解字》和王念孙的《读书杂志》、《广雅疏证》,章太炎的《文始》等。它们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某语词为何作如是解的规律,都不同程度地使训诂材料理论化了。

    人们从中可以领悟到汉文古籍释读的方法。由此可见,训诂学与语义学对象既异,任务有别。

    此外,语义学研究的是活在人们口头上的词和句的意义,而训诂学探究的则是如何理解和解释古代文献的意义。这就又有了历时的差异。

    1.2涉及范围有异迄至今天的语义学,无论是哪个学派的,研究范围尚未超出词和句的意义,而训诂学的研究对象虽然是以释词解句为核心内容的训诂,但训诂却不仅仅是释词和解句。训诂资料表明:除释词解句外,训诂尚需辨析古书异例,俞樾的《古书疑义举例》可谓集大成之作。

    亦可指明篇旨段意,赵歧的《孟子章句》、王逸的《楚辞章句》即是。也有主要探究出典的,如李善的《文选注》。

    此外还兼及校勘,王念孙《读书杂志》和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中颇多精辟的理校。这些都是汉文古籍释读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所以自然就成为训诂学涉猎的范围。

    史籍训诂中则更有对史实的考核补订,如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张。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