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油田工人简要事迹范文

    采油工先进事迹怎么写

    收获2008——作业一区员工xxx先进事迹2008年是我从事一线采油工作的第10个年头,作为一名采油工人,在总结08年各项工作的同时,让我感觉到采油五厂正在向建设一流采油厂目标日益迈进的坚定步伐,也让我对10个年头的工作有了一次更加剖析的、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了做一名合格采油工人的信念。

    一、 注重理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理论学习是基础,作为一名新时期下的采油工人,我清楚的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才能不断的提高工作能力。为此,我不仅在工余时间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补充,还虚心向师傅求教,并结合工作中的经验,对照书中的理论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深化,互为补充,为工作服务。

    通过不间断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在我参加的“采油厂第四届技术大赛”中,取得了一等奖,并获得“技术能手标兵”的光荣称号。在作业一区管理四组的工作过程中,我能很好的配合管理组组长的工作,并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任务,没有发生一起因为工作责任心落实不到位的事故。

    二、 注重安全细节,筑牢安全堡垒安全工作一直都是采油厂工作的重心,在日常工作中我也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不存在侥幸和思想的麻痹大意。自从“六大禁令”颁布后,我以禁令的内容作为工作标准,不仅按要求穿戴劳保和使用劳保用品,而且还能在生产工作中识别和发现隐患,仅08年我就检查出设备存在隐患20余处,及时处理事故隐患15回。

    要筑牢安全工作基础,不仅要善于发现和及时整改隐患,而且还要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为安全生产献计出策,当好“安全分析员”,提出安全合建,截止到目前,我一共提安全合建12条,其中有8条被管理组采纳实施。三、 积极创新工作,助力原油上产采油工作不是每日一成不变的工作,要积极的创新工作,只有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夯实工作基础。

    在采油厂开展的“我说我井”活动和“稳升井组扶植”工作的深入开展,对管井工的工作职责有了明确细致的规定,也促进了管井工对创新工作的日益求新。由油井的地面工作延伸到地下油藏生产规律的摸索认识,只有打破以往工作的规律,不断创新出符合简化优化后工艺需求的工作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原油产量。

    四、 及时总结工作,追求完善提高08年的工作,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带给的成果,在一点点成绩面前,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自己的目标有一定距离。在09年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真正将“我说我井”中的“人井合一”的工作理念融入到实际生产中,为建设一流采油厂的进程中奉献力量。

    采油工先进事迹怎么写

    收获2008

    ——作业一区员工xxx先进事迹

    2008年是我从事一线采油工作的第10个年头,作为一名采油工人,在总结08年各项工作的同时,让我感觉到采油五厂正在向建设一流采油厂目标日益迈进的坚定步伐,也让我对10个年头的工作有了一次更加剖析的、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加坚定了做一名合格采油工人的信念。

    一、 注重理论学习,提高工作能力

    理论学习是基础,作为一名新时期下的采油工人,我清楚的认识到,只有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才能不断的提高工作能力。为此,我不仅在工余时间对专业知识进行学习补充,还虚心向师傅求教,并结合工作中的经验,对照书中的理论知识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深化,互为补充,为工作服务。通过不间断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在我参加的“采油厂第四届技术大赛”中,取得了一等奖,并获得“技术能手标兵”的光荣称号。

    在作业一区管理四组的工作过程中,我能很好的配合管理组组长的工作,并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任务,没有发生一起因为工作责任心落实不到位的事故。

    二、 注重安全细节,筑牢安全堡垒

    安全工作一直都是采油厂工作的重心,在日常工作中我也时刻将安全放在首位,不存在侥幸和思想的麻痹大意。自从“六大禁令”颁布后,我以禁令的内容作为工作标准,不仅按要求穿戴劳保和使用劳保用品,而且还能在生产工作中识别和发现隐患,仅08年我就检查出设备存在隐患20余处,及时处理事故隐患15回。

    要筑牢安全工作基础,不仅要善于发现和及时整改隐患,而且还要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为安全生产献计出策,当好“安全分析员”,提出安全合建,截止到目前,我一共提安全合建12条,其中有8条被管理组采纳实施。

    三、 积极创新工作,助力原油上产

    采油工作不是每日一成不变的工作,要积极的创新工作,只有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才能夯实工作基础。在采油厂开展的“我说我井”活动和“稳升井组扶植”工作的深入开展,对管井工的工作职责有了明确细致的规定,也促进了管井工对创新工作的日益求新。

    由油井的地面工作延伸到地下油藏生产规律的摸索认识,只有打破以往工作的规律,不断创新出符合简化优化后工艺需求的工作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原油产量。

    四、 及时总结工作,追求完善提高

    08年的工作,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带给的成果,在一点点成绩面前,我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自己的目标有一定距离。在09年的工作中,我要继续加强理论学习,真正将“我说我井”中的“人井合一”的工作理念融入到实际生产中,为建设一流采油厂的进程中奉献力量。

    石油工人范介民的事迹和简介!180字左右!

    作方法

    1、借物喻人,情感真挚

    本文的题目是“骆驼赋”,主人公却是驼工范介民,这个18岁的年轻人,充满了对自然界中生命物质的热爱,为了抢救国家的公共财产,他义无反顾、英勇献身。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作者用平实的语言反复描绘了骆驼的倒下、站起来、再倒下的情景:“骆驼猝然倒地,它张着大嘴,仰天长啸……”“队伍行进不足十米远时,那峰骆驼竟顽强地支撑起前蹄,毅然站立起来,迈着沉重的驼步,蹒跚地追赶着队伍……”这里极力描写骆驼的坚韧与顽强,其实是为后文抒发对驼工范介民及全体石油工人的赞颂之情作铺垫。作者借赞美骆驼的坚韧顽强,歌颂了驼工范介民以及和范介民一样勤奋工作、坚忍不拔、无私奉献的我国第一代石油工人。正是这群普通的劳动者,为了解除国家石油危机,不畏艰辛,执著热情,用自己的双手,乃至鲜血和生命为我们的祖国甩掉了“贫油国”的帽子。

    2、细节描写,形象感人

    本文作者没有细致地刻画人物的外貌和语言,而是通过感人的细节展示人物的美好心灵。当这峰骆驼“猝然倒地,它张着大嘴,仰天长啸”时,驼工向队长“苦苦哀求”,当骆驼“顽强地支撑起前蹄,毅然站立起来,迈着沉重的驼步,蹒跚地追赶着队伍……”时,他“跪倒在地”、“紧紧地抱着队长的双腿”“失声大哭”,从这些写实的细节中,我们充分感受到驼工那金子般的善良的心,为他对骆驼的强烈爱心而感动。最令人震撼的是第20段写驼工牺牲时的一个细节:在他的上衣兜里,“只有五元人民币,这钱是他第一个月留下的工资,准备寄给河北老家双目失明的老母亲”。通过作者的叙述,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了他是河北人氏,不是知道他是一个极其孝顺的人,更不是知道了他家还有一个双目失明的老母亲,而是我们知道了,做出如此撼动人心之事的主人公,原来是一个家境贫寒、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普通而又平凡的“小人物”!

    3、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本文的环境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紧扣主题,烘托了人物的心灵。“1954年,当第一支石油勘探队踏入这浩瀚的‘生命禁区’时,运载物资、陪伴他们前行的只有‘沙漠之舟’——骆驼”,这句话不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也暗示了故事的结局。“远处绵延起伏的阿尔金山”,“那被风沙撕裂的道道褶皱”,“茫茫戈壁,戈壁茫茫,只有沙砾,只有沙砾……”等自然环境的描写,不仅烘托了石油勘探队所面临的困境,为队长下令舍弃骆驼的决定和范介民冒死寻找骆驼的举动作了铺垫,促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表现了主人公义无反顾、英勇献身的精神。

    【急】!帮我写一篇关于石油人故事的作文

    石油人故事

    我每天都感到时间不够用,只舍得用半小时看《新闻联播》,不愿意在观看电视剧上花费时间。一天,同事强烈建议我观看正在播出的《西圣地》,说这是一部反映咱石油人生活的好电视剧。我看了一集,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剧中情景皆似曾相识。

    电视剧中,石油工人站在解放牌汽车车厢上,在那荒凉的戈壁滩上颠簸,为石油生产忙碌着。像剧中那样,解放牌汽车车厢上站着石油工人是野外生产非常熟悉的场景,我想起了发生在1992年春节的一幕。那天大雪纷飞,我们穿着沾满石油的工作服,把管钳、吊卡、绳索等生产工具装上车,司机顾师傅驾车刚要驶出作业大院,忽然一个人影冲到车前,顾师傅紧急刹车,我们随之栽倒一片。队长生气地骂道:“你小子不要命了”原来是刚从城市来油田工作不久的小徐,近日他要请假回家过年,因为生产任务重,队长没有批准。小徐紧紧抱着汽车头,泪流满面,冲队长吼道:“队长,你不批我的假,你们就别想出这个门!”队长说:“现在交通车都停发了,批了你的假,你也回不去。”小徐说:“这你别管,只要你批我的假,我就是走也要走回家。”队长说:“好吧,让顾师傅先把我们送上井场,然后再把你送回家。”小徐说:“我也上车,把你们送到井场后,直接从井场送我回家。”小徐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家与父母团聚了。

    剧中徐正成不给曾浩的论文盖章,杨大水拿斧头砸开抽屉锁,自己给曾浩的论文盖了章。在石油工人中,我所看到的类似杨大水这样抱打不平的人很多。1991年夏季的一天,队长和特车大队的同志坐在树荫下打牌,被队上的小张看见,小张走上前,抓起扑克抛向空中,扑克牌像天女散花般地纷纷落下,小张骂道:“兄弟们在井场上又热又累,你竟然在树荫下打牌!”队长理亏,赶紧去干活了。其实大多数石油工人都是性格耿直,眼里不揉沙子,在此不一一例举。在大家强有力的监督之下,队干部绝不敢无故刁难别人,像徐正成不给曾浩的论文盖章这类事,我所在单位领导绝不敢做。

    杨大水重情义,这也是石油人的真实写照。1991年,我到作业队参加工作,正副班长都是转业军人,为人正直,性如烈火,队干部若有一件事处理不公,他们马上就去找队长和指导员理论,甚至大动肝火,直到他们完全改正为止。在工作中,他们随和、踏实、能吃苦,他们总是捡重活、脏活和险活干,把站井口和扛油管这些活全包揽了,把轻便的活让给其他同志干;在生活上,他们细心关怀同志们的冷暖;在分享劳动成果时,他们和大家平均分配工时,从不因为自己多付出了就多得一点。

    《西圣地》展现了一段真实的历史,在杨大水等人物身上反映出石油人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历史迈进了二十一世纪,在波涛汹涌的市场经济大潮中,我们更加需要杨大水这样的人,有了这样的人,我们的未来就会充满希望。

    大庆油田会战英雄事迹

    1959年,正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之际,我国第一个大油田开始开发,因此取名“大庆”。大庆油田的开发成功,结束了中国依靠“洋油”的历史。大庆成为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精神的榜样。全国学大庆,大庆人就学“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代表中国工人阶级建设祖国的坚强决心。

    王进喜(1923——1970年),甘肃玉门人。玉门是中国第一个石油矿,王进喜15岁就到矿上当学徒。共和国成立时,他已经是一个有十年工龄的“老工人”了。1959年,他上北京出席全国群英会。当时因为缺油,首都的公共汽车上顶着个大煤气包。王进喜觉得这个“大包袱”好像压在自己身上一样,憋得几天睡不好觉。开发大庆油田会战一开始,他就带着一二○五钻井队直奔大庆。

    油田初创,工人们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吃住都很困难。可是王进喜头一句话就问:“井位设在哪里?”恨不得马上抱出个大金娃娃。钻机来了,没有吊车,他带着钻井队的30几个棒小伙绳拉杠撬,硬是把这60多吨的大家伙矗立在荒原上。开钻没有水,他率队端,把200多吨水灌下去,使大庆的第一口井终于喷出了高高的油柱。

    王进喜就是这样,为了早出油,多出油,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苦活,难活,危险活,他头一个上。打第二口井时,他的腿上有伤,成天拄着双拐到井台上指挥。突然发生了井喷,钻机上几十斤重的方瓦冲天而起,如不赶快压井,就要井毁人亡,几十米高的井架也将陷入地下。“快往泥浆池里掺水泥!”王进喜一边大喊一边不顾一切地跳进泥浆池,用身体代替搅拌机。三个多小时过去了,井喷终于被制服,王进喜连爬出泥浆池的力气也没有了,伤腿被碱性很重的泥浆腐蚀得脱去一层皮。“你们王队长真是个铁人!”站在一边观看的老乡不禁发出赞叹。从此,“铁人”的称号传遍全国。

    1966年,王进喜率领他的钻井队,就用那些40年代的“老爷”钻机,创出了年进尺10万米的世界钻井最高记录,显示了中国工人的志气和能力。王进喜无愧于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1970年11月15日,王进喜因病去世,终年47岁。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