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供热企业简介范文

    天然气供暖的公司简介怎么写?热能科技.

    参考下 ^_^ 营口市热力供暖公司是国有专业供暖企业,下辖5个供暖分公司、1个热电厂、1个小锅炉管理公司,2个三产分公司。

    装备有大中型锅炉房5座、大型供热首站1座、独立供暖小锅炉房11座和123个二级换热站;拥有全国最大的100吨专业供暖水炉1台、80吨锅炉1台、40吨锅炉4台、20吨锅炉6台、75吨硫化床气炉3台和发电机组2台。拥有覆盖市区大部的集中供热管网,总量达313公里。

    公司采用二级换热、24小时恒温供暖方式。公司现有固定资产超过5.1亿元,网上供暖面积856万平方米,实供面积530万平方米,热用户8万余户,供暖市场占有率83%,年总产值1亿元。

    公司职工550人。公司党组织设总支部委员会,下辖基层党支部7个,党员80人。

    营口市热力供暖公司前身是营口市热电公司,是营口集中供热事业的发源地。1993年6月,电、热分设,成立营口市热力供暖公司,到2000年该公司仅是只有300人,90万供暖面积的小型供暖企业。

    十五期间,该公司紧紧抓住营口老城区和西部大开发契机,适时确定了巩固东部、发展中部、进军西部,进行第二次创业的工作方针。全力以赴加快集中供热热源厂建设,先后征用和利用原营口火柴厂、营口石油化工厂、营口酿酒厂、营口购件厂等停产破产企业的闲置土地兴建热源厂。

    五年间新建大中型热源厂五座,安装大中型供热锅炉10台,增加供暖能力400万平方米。形成布局合理、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的热源基地。

    总投资达3亿多元。并于2004年3月开始西部热电厂建设,经过公司干部职工一年半的艰苦奋战,2006年10月30日,西部热电厂正式并网运营,实现了热电联产。

    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不仅盘活了大量的闲置土地资源,为周边棚户区改造和城市发展提供热源保证,而且为取缔小锅炉,净化我市空气环境奠定了基础。 2006年是供热事业发展的颠峰时刻,企业实现了取暖费收入超亿元、固定资产超过5亿元、供暖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人均劳动生产率超16 万元等十项突破。

    当年成为我省唯一不亏损的大型集中供暖企业。 几年来,公司先后获得了营口市供暖先进单位、营口市企业管理先进单位、市先进党总支、市模范职工之家、市文明单位、省建设厅文明标兵单位、全国安康杯先进单位和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并跨入了辽宁省供暖行业二十强企业行列。

    公司简介例文

    四平市流体设备制造厂

    【公司简介】四平市流体设备制造厂是一家综合性的热工设备科研制造的集团化企业。我厂集国内外同类产品的优点,是生产板式换热器、波纹膨胀节、换热机组、波节管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的专业化企业,具有先进的工艺设备及完善的测试手段,保证产品制造质量。本厂产品通过了ISO9000认证,具有一、二类压力容器制造证、设计证。设计和生产采用国际先进的CAD和CAM技术。同时具有专门的科研、新产品开发机构——四平市流体设备设计研究院。

    工厂自创业之日起,就遵循“一流人才、一流管理、一流技术、一流服务”的发展方针,企业一年上一个新台阶,目前已获得国家专利6项,换热技术和管道补偿技术得到广大用户的认可和信赖,选型采用计算机辅助选型设计系统,为用户提供最佳的解决方案。

    我厂产品广泛应用在供热、空调、化工、电力、食品、电子等行业。由于我厂在模具开发中,主要针对供热空调行业,所以在供热空调行业拥有一批长期的合作伙伴。

    西部热力公司简介

    新疆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位于昌吉市延安北路44号。

    现有职工439人,下设职能科室10个,供热分公司6个,控股子公司1个,多种经营公司1个,交换站56座,职工自愿入股购买煤矿2座。供热管网:一支网总长度30公里左右,二次网70公里左右,供热面积620万平方米,占昌吉市区总供热面积的近4/5。

    供热区域 42个行政小区,480个单位,5000多幢建筑,6万多户居民,共计为20万余人供热。现有西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热源厂一座,锅炉总吨位为365t/h。

    公司资产总额为3.2亿元。 一、公司的发展简介 1999年至2001年是公司高速发展阶段,三年内公司供热面积由1998年的45万平方米增加到400万平方米,并完成投资1.26亿元西北最大的二期集中供热热源中心工程,新建交换站47座,实现了热网与热源配套的集中供热运行系统。

    2002年至今,主要以提高供热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意识、转变经营观念为主导思想,使企业逐步向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方向稳步迈进。 1、加大不热旧楼房改造力度,全面提高供热质量,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2001年至2004年,公司共计投资2000多万元,对供热辖区204栋因年久结垢、系统老化、设计不合理的供热系统进行全面改造,提高供热辖区的供热质量,受到了广大热用户的广泛肯定。 2005年,公司着眼于长远发展,在2004年建立各种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及成本考核制度,将公司效益与职工利益紧紧地连在一体,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加大环保投入,努力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 新疆昌吉市区自实行集中供热以来,共消灭锅炉烟囱400多个,烟尘排放量较以前减少200吨/年,固体废弃物炉渣总量减少近五倍(40000吨/年),2001年至2004年共计投资环保改造资金1000多万元。

    2004年底公司集中供热二期工程环评已全面通过自治区环保局专家验收,全部达到国家最新颁布的环保排放标准,为新疆昌吉市创优发展和投资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3、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公司于2003年7月完成股份制转型,进一步激活内因。

    公司改制后,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和引进新机制,实行考核管理和竞争上岗,企业内部形成重视人才、注重效益的良好发展氛围,为集团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4、加强财务审计和成本管理。

    公司改制后,加强财务审计制度,在公司微利经营的情况下,经工程技术人员的反复论证和技术改造,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职工收入,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公司效益也得到明显提高。 5、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2003年被昌吉市经贸委评为2003年度昌吉市20强企业;“建委系统优秀企业”;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AA级企业;“关心支持社区建设先进单位”;2001—2003年均被市政府评为“城市建设管理先进单位”;州“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获“治安先进集体”;“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公司档案管理达到“企业档案管理省部级标准”。热源厂微机班获得“五一劳动奖状”、2004年5月获得“安全生产示范岗”称号;2004年5月被昌吉市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光荣称号;2004年昌吉市扶贫帮困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5年公司被评为“全国诚信企业”,公司董事长金明亮被授予“全国十大诚信民营企业家”光荣称号。

    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担负着城区供热辖区近80%的供热负荷,根据昌吉市发展规划和乌昌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昌吉市作为乌市的副中心区域,城市住宅建设迅猛发展,供热需求以每年10—25%递增,给公司集中供热的持续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目前昌吉市区国家高新农业科技园,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新区第三热源建设等规划项目已开始实施,配套热力设施建设已委托我公司投资建设。

    公司通过内抓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供热市场为主体,不断地扩大经营,向多元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 新疆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借国家西部大开发之东风,乘乌昌经济一体化之巨轮,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拓展经营思路,吸收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与全国各优秀企业充分合作、交流,为企业集团化发展和扩大经营思路拓宽道路,全国各地优秀企业家,尤其是供热企业能经常与我们广泛交流和项目合作,新疆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必将扬帆远航。

    新疆西部热力集团 新疆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联系方式 地址:新疆昌吉市延安北路44号 电话:0994-2331708 2330333 传真:0994-2355390 邮政编码:831100。

    西部热力公司简介

    新疆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位于昌吉市延安北路44号。

    现有职工439人,下设职能科室10个,供热分公司6个,控股子公司1个,多种经营公司1个,交换站56座,职工自愿入股购买煤矿2座。供热管网:一支网总长度30公里左右,二次网70公里左右,供热面积620万平方米,占昌吉市区总供热面积的近4/5。

    供热区域 42个行政小区,480个单位,5000多幢建筑,6万多户居民,共计为20万余人供热。现有西北地区最大的现代化热源厂一座,锅炉总吨位为365t/h。

    公司资产总额为3.2亿元。 一、公司的发展简介 1999年至2001年是公司高速发展阶段,三年内公司供热面积由1998年的45万平方米增加到400万平方米,并完成投资1.26亿元西北最大的二期集中供热热源中心工程,新建交换站47座,实现了热网与热源配套的集中供热运行系统。

    2002年至今,主要以提高供热服务质量、强化服务意识、转变经营观念为主导思想,使企业逐步向现代化企业管理的方向稳步迈进。 1、加大不热旧楼房改造力度,全面提高供热质量,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2001年至2004年,公司共计投资2000多万元,对供热辖区204栋因年久结垢、系统老化、设计不合理的供热系统进行全面改造,提高供热辖区的供热质量,受到了广大热用户的广泛肯定。 2005年,公司着眼于长远发展,在2004年建立各种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经营管理及成本考核制度,将公司效益与职工利益紧紧地连在一体,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2、加大环保投入,努力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 新疆昌吉市区自实行集中供热以来,共消灭锅炉烟囱400多个,烟尘排放量较以前减少200吨/年,固体废弃物炉渣总量减少近五倍(40000吨/年),2001年至2004年共计投资环保改造资金1000多万元。

    2004年底公司集中供热二期工程环评已全面通过自治区环保局专家验收,全部达到国家最新颁布的环保排放标准,为新疆昌吉市创优发展和投资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3、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需要,公司于2003年7月完成股份制转型,进一步激活内因。

    公司改制后,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和引进新机制,实行考核管理和竞争上岗,企业内部形成重视人才、注重效益的良好发展氛围,为集团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4、加强财务审计和成本管理。

    公司改制后,加强财务审计制度,在公司微利经营的情况下,经工程技术人员的反复论证和技术改造,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职工收入,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工作积极性,公司效益也得到明显提高。 5、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2003年被昌吉市经贸委评为2003年度昌吉市20强企业;“建委系统优秀企业”;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AA级企业;“关心支持社区建设先进单位”;2001—2003年均被市政府评为“城市建设管理先进单位”;州“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连续三年获“治安先进集体”;“信访工作先进单位”;2003年公司档案管理达到“企业档案管理省部级标准”。热源厂微机班获得“五一劳动奖状”、2004年5月获得“安全生产示范岗”称号;2004年5月被昌吉市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光荣称号;2004年昌吉市扶贫帮困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5年公司被评为“全国诚信企业”,公司董事长金明亮被授予“全国十大诚信民营企业家”光荣称号。

    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担负着城区供热辖区近80%的供热负荷,根据昌吉市发展规划和乌昌一体化战略的实施,昌吉市作为乌市的副中心区域,城市住宅建设迅猛发展,供热需求以每年10—25%递增,给公司集中供热的持续发展创造了市场条件。目前昌吉市区国家高新农业科技园,昌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城市新区第三热源建设等规划项目已开始实施,配套热力设施建设已委托我公司投资建设。

    公司通过内抓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以供热市场为主体,不断地扩大经营,向多元化、集团化的方向发展。 新疆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借国家西部大开发之东风,乘乌昌经济一体化之巨轮,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拓展经营思路,吸收高素质经营管理人才,与全国各优秀企业充分合作、交流,为企业集团化发展和扩大经营思路拓宽道路,全国各地优秀企业家,尤其是供热企业能经常与我们广泛交流和项目合作,新疆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必将扬帆远航。

    新疆西部热力集团 新疆昌吉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联系方式 地址:新疆昌吉市延安北路44号 电话:0994-2331708 2330333 传 真:0994-2355390 邮政编码:831100。

    小型热力公司的组织架构

    热电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汇报材料来源:本站整理 编辑:烂泥巴 发布时间:2007-02-24 点击: 《热电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汇报材料》这篇精彩文章由范文搜收集于网络或会员供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范文搜将坚持免费到底,每日为您更新更多与《热电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汇报材料》一样优秀的免费精品文章,请随时关注范文搜!深入开展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 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满洲里光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自2000年9月组建成立以来,公司领导班子奋发进娶精诚团结带领公司330名员工在满洲里市委、政府和上级电力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着力于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目标,树立了以安全文明生产为基础,以市场营销为龙头,以优质服务为根本的企业文化理念,通过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不断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公司组建四年来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加强了三个文明建设,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稳定了员工队伍、理顺了员工思想情绪。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公司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重要载体,培育了良好的企业主导价值观念和先进的企业精神,创造出了良好的劳动和生产环境,转变了员工的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全面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目前光明热电公司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齐丰收,谱写出了一曲三个文明建设齐驱并进的赞歌。 一、用战略目标指导企业发展,用文化力量推动企业进步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谋求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自觉要求,满洲里光明热电公司在加快企业壮大发展与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全面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满洲里光明热电公司的前身是满洲里市热力公司,该公司始建于1989年,2000年由于经营不善导致破产,当年由呼伦贝尔电力公司在出资572.6万元以发起的方式组建成立了满洲里光明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成立之初,展现在员工面前的是生产设备自投产以来一直没有大修,供热管网腐蚀严重、多处漏泄,供热面积只有36万平方米且供热质量不高、效益低下的一家小企业,面对一系列的困难,新公司组建成立后领导班子和全体员工没有畏难,首先公司进行了细致的市场调研,提出了“发展企业、服务社会”的价值理念,2000年根据市场需求和公司的实际情况,本着“科学规划,适度超前”的发展思路。先后投入580万元资金,对原有的三台14兆瓦锅炉进行恢复性大修,2001年、2002年公司连续投入资金6500万元扩建了三台29兆瓦循环流化床环保型热水锅炉,锅炉除灰系统采用静电除尘设备,实现了污染零指数排放,同时运用先进的聚氨脂发泡保温技术,改造敷设了20公里长的一、二次供热管网。

    2003年为了满足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对供热的需求,公司又投入资金2亿3千万元开工建设了热电联产工程,此工程以于2004年12月30日竣工投产,目前满洲里光明热电公司已从单纯的集中供热转向了热电联产一体化运营,现有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年发电量达到1.32亿千瓦时。光明热电公司经过短短的四年跨越式发展,现在已拥有一套高度自动化、现代化的发电、供热系统,为满洲里市国际贸易旅游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电能和热能支持。

    二、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相结合,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企业文化说到底是企业的科学管理问题。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全面加强企业管理,以文化提升管理的水平。 在生产管理中,公司组织员工开展经常性的合理化建议和QC技改攻关活动,充分发挥出了员工的主力军作用。

    2000年公司针对14兆瓦锅炉灰渣含量过高的情况,组织生产人员将颚式碎煤机进行科技改造,当年节约燃煤4000吨,2002年针对公司转动机械冷却水为开放式排放、资源存在极大浪费的情况,通过QC技改变冷却水开放式排放为闭式循环,每天节约用水150吨,公司化学运行女员工王琳在公司的支持下,完成了化学制水节盐系统的技术改造,每个取暖期节约用盐4吨。2003年、运行人员针对循环流化床锅炉按照常规方法每次点炉启炉需要大量木炭、经济费用较高的情况,进行了大胆的尝试,他们采用了热渣伴煤点火启动锅炉的新工艺,完全取代了木炭点火、每次启炉可节约资金150元,且有效缩短了热态启炉时间。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公司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到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管理,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人人保安全、人人抓安全的安全生产目标化管理,在安全思想教育工作中,公司把重点落实在班组,从思想上抓员工的麻痹大意、从行动上抓员工习惯性违章,通过每季度的员工岗位培训和技能考试,重点对员工进行安规、交通和消防等项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的学习培训。公司在做好生产安全管理的同时还加强了基建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四年来在连续的基础设施扩建和供热管网施工中从未出现一起安全责任生产事故,截至2005年3月公司实现了1700天的长周期安全生产记录。

    在营销管理工作中公司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了“生产。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