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监督执纪规则范文讲座

    如何学习《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

    纪委(纪检组)是党内监督的专责机关,主要责任就是:监督执纪问责。

    “监督执纪问责”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浑然一体,监督是执纪和问责的前提,执纪和问责是监督的延伸。 1、监督——纪检监察工作的前提 。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第五条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对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和行使权力情况进行监督。”

    2、执纪——纪检监察工作的核心 。是指纪检监察机关对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反党和国家政策、社会主义道德,危害党、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依照相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行为。

    3、问责——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问责,是指纪检监察机关根据相关法律和党内法规,对党政领导干部承担职责和义务的履行情况,实施并要求其承担否定性后果的一种责任追究制度。

    如何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和实践好"四种形态"的关系

    “四种形态”针对党员干部违纪犯错的不同情形对症下药,坚持做到无病常防、初病早治、有病快治、重病严治,既不纵容小节,也不放过大错,既不养痈为患,也不一棍子打死,立起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立案审查四道防线,体现了对党员干部的严管厚爱。

    “四种形态”的提出绝不意味着放缓反腐节奏,而是更加体现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思路理念。使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成为大多数,绝不是要对严重违纪行为轻处分,更不是把涉嫌违法问题当做违纪行为来处理,而是强调违纪行为无论情节多么轻微,都要露头就打、违纪则咎、寸步不让。

    这是从操作层面对纪在法前、纪严于法这一执纪理念的深化细化,是落实反腐败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要求的具体举措,更加彰显了我们党强力惩腐肃贪、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政治态度和坚强决心。 管党治党重在全面从严,监督执纪贵在抓早抓小。

    把握运用“四种形态”,首要的是转变监督执纪理念,摒弃“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查处”的惯性思维,纠正“以大案论英雄、忽视日常监督执纪”的错误倾向,切实从只注重“盯违法犯罪”转到也注重“盯违纪违规”上来。重要的是创新监督执纪方式,坚持关口前移,从小事小节小错抓起严起,对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性谈话函询、常态化明查暗访等方式咬耳扯袖、提醒告诫,让党员干部不犯错或少犯错。

    关键的是提高监督执纪刚性,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坚持快查快结,既突出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挖“烂树”、治“病树”,最大限度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又重视审查轻微违纪行为,逐步加大轻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比重,让戒尺高悬、警钟长鸣,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根本的是强化监督执纪责任,加大追究问责力度,建立责任清单,完善问责机制,严格执行“一案双查”,对典型案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倒逼主体责任落实,始终保持真抓严惩的高压态势。

    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如何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

    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要采取措施,将打铁还需自身硬,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干部队伍的要求贯穿于纪律检查工作的全过程。 一抓学习强素质。

    工作规则下发后,县纪委采取“党支部 ”模式,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利用“三会一课”、 “廉洁”微信平台、“廉政大讲堂”等方式,广泛开展细读原文、逐条学习、交流探讨、专题研讨活动。通过县纪委班子成员带头讲、室主任交流讲、纪检干部结合工作实际讲、纪委书记点评讲等形式,将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有效结合,做到工作规则熟知于心、外化于行。

    二抓规范提质量。对照工作规则,找准纪检干部在监督执纪问责中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完善制度、规范运行, 制定出台《纪检监察机关规范化办案工作指南》,为规范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提供了蓝本,下发了《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办法》、《纪检监察干部问责办法》等8项制度,对纪检干部工作作风、纪律要求、履职尽责等方面做出约束。

    三抓作风展形象。围绕工作规则,抓纪检干部管理,在“常、长、实”字上下功夫,严明工作纪律,要求别人做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每月至少开展1次实地指导,每两个月进行1次全面调研,每季度对情况进行梳理汇总,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对工作懈怠、不积极的纪检干部进行谈心谈话,对违纪违规的纪检干部从严问责追究,对不胜任工作的人员坚决调离纪检干部队伍。 四抓管理树业绩。

    紧扣工作规则,全面梳理中央与省市纪委全会报告,厘清工作职能和工作任务,推行月初出单、月中跟单、月末晒单管理制度,将每月考核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评先评优的主要内容;认真分解细化年度重点目标任务,建立干部实绩档案,完善镇纪委、部门纪检组(纪委)工作台账,量化干部履职情况,确保行有方向、干有压力。 ******************* 加强纪检队伍建设,增强监督执纪能力水平。

    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提高监督执纪的能力水平,是确保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落地生根的关键。 坚持“四抓”多措并举,不断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战斗力强的纪检监察队伍。

    一是抓学习,强化责任担当。广泛组织纪检干部认真学习《党章》《监督执纪规则》《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问责条例》《党内监督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着力提高纪检干部的知识素养和办案业务水平。

    围绕“情况明、数字准、责任清、作风正、工作实”的要求,加强纪检监察队伍作风建设,解决好“责任担当”“灯下黑”等问题 二是抓纪律,确保廉洁家风。以廉洁家风促进廉洁作风,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严把家庭廉洁关,提醒家人自重、自警、自律,监督亲人远离贪腐、洁身自好。

    三是抓队伍,提升履职能力。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检查,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早提醒,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对不适合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坚决调离,如有违纪行为的,从严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四是抓责任,推动工作落实。

    统筹安排全年各阶段中心工作及重点工作,厘清工作思路,细化分解工作任务,夯实工作责任,将每项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确保务实、高效推进各项执纪监察工作。

    如何按照 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的要求

    为全面从严治党,维护党的纪律,规范纪检机关监督执纪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结合工作实践,制定本规则。本规则共九章五十七条, 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此前发布的有关纪检机关监督执纪工作的规定,凡与本规则不一致的,按照本规则执行。

    制定《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是要坚持问题导向,查找各环节的风险点,明确请示报告、线索处置、审查审理、涉案款物管理工作规程,建立审查过程全程录音录像、打听案情和说情干预登记备案等制度。对执纪违纪、失职失责的严肃查处,对不愿为、不敢为、不会为的要调整岗位,严重的就要问责。制定规则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认识和加强培训教育的过程。没有制约的权力是危险的,制度应起到制衡的作用。规则要向全社会公布,昭示执纪者有更为严格的纪律要求,表明监督者必须接受监督。

    目的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纪委要以身作则,把监督执纪的权力关进制度笼子。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对纪委的监督首先在于各级党委。纪委要把自我约束同接受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把制度的篱笆扎紧,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队伍,回答好谁来监督纪委的问题,不辜负党的信任和人民群众期盼。

    如何落实好《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进一步规范执纪审查工作

    严格工作程序,规范审查过程。严格执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实施细则》和《中央纪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办案工作的意见》的相关规定,明确纪律审查操作规范。严格回避制度、量纪步骤、量纪建议等纪律审查基本程序和具体规定,严格审查步骤、审查方式、审查时限等权限批准,严格涉案款物处理、审查时限等程序审核,以严格程序确保纪律审查工作始终在依纪依规轨道上运行。

    严格审查取证,规范事实认定。严格执行《中央纪委关于查处党员违纪案件中收集、鉴别、使用证据的具体规定》,强化证据意识和执纪审查人员责任意识,严格遵循借鉴相关政策法规,收集、鉴别和使用证据必须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纪律审查依据充分、事实确凿。充分遵循证据规则,通过对非法证据的排除适用、证据效力的判断,强化对取证工作的审核监管。在实现证据确实充分的前提下,要求所有办结案件达到“定性、定情节事实均有证据证明”、“定案证据均经查证属实”和“综合全案证据认定事实排除合理怀疑”三项标准,确保事实认定扎实可靠。

    严格执纪裁量,规范量纪处分。对涉及违反党纪、政纪问题,撰写纪律审查调查报告、提出量纪建议严格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释义》相关规定和要求,依违纪事实、性质、情节等因素进行量纪,避免出现“重定性、轻量纪”、“量纪畸轻畸重”等情况,确保执纪公正。量纪处分坚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量纪均衡,既客观全面把握党规党纪,又遵循已有案件先例标准,对于同一时期违纪事实和违纪情节相近或类似的案件,做到量纪均衡,实现“同案同惩、类案类处”,确保纪律审查质量。

    严格权利保障,规范审查措施。强化纪律审查人员权利保障意识,严格落实依纪依规安全纪律审查的基本要求,正确使用纪律审查措施,切实保障党章党规党纪和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合法权益,杜绝在审查措施使用、纪律审查过程中出现侵害被调查人及其他有关人员合法权益的情况。落实办案安全工作责任制,案件承办人员对案件调查阶段被调查人和有关人员合法权益保障情况负责,案件监督管理部门对全县依纪依规安全办案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进一步促进纪律审查规范化,为纪律审查提供安全保障。

    如何落实好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网评

    “四种形态”针对党员干部违纪犯错的不同情形对症下药,坚持做到无病常防、初病早治、有病快治、重病严治,既不纵容小节,也不放过大错,既不养痈为患,也不一棍子打死,立起批评教育、组织处理、纪律处分、立案审查四道防线,体现了对党员干部的严管厚爱。

    “四种形态”的提出绝不意味着放缓反腐节奏,而是更加体现了“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的思路理念。使党纪轻处分和组织处理成为大多数,绝不是要对严重违纪行为轻处分,更不是把涉嫌违法问题当做违纪行为来处理,而是强调违纪行为无论情节多么轻微,都要露头就打、违纪则咎、寸步不让。这是从操作层面对纪在法前、纪严于法这一执纪理念的深化细化,是落实反腐败全覆盖、无禁区、零容忍要求的具体举措,更加彰显了我们党强力惩腐肃贪、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政治态度和坚强决心。

    管党治党重在全面从严,监督执纪贵在抓早抓小。把握运用“四种形态”,首要的是转变监督执纪理念,摒弃“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查处”的惯性思维,纠正“以大案论英雄、忽视日常监督执纪”的错误倾向,切实从只注重“盯违法犯罪”转到也注重“盯违纪违规”上来。重要的是创新监督执纪方式,坚持关口前移,从小事小节小错抓起严起,对党员干部工作、生活、作风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针对性谈话函询、常态化明查暗访等方式咬耳扯袖、提醒告诫,让党员干部不犯错或少犯错。关键的是提高监督执纪刚性,加大纪律审查力度,坚持快查快结,既突出查处不收敛不收手的严重违纪违法行为,挖“烂树”、治“病树”,最大限度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又重视审查轻微违纪行为,逐步加大轻处分和组织处理的比重,让戒尺高悬、警钟长鸣,使党员干部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根本的是强化监督执纪责任,加大追究问责力度,建立责任清单,完善问责机制,严格执行“一案双查”,对典型案例问题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倒逼主体责任落实,始终保持真抓严惩的高压态势。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