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大学教育的意义论文范文

    我对大学认识的论文

    摘要:大学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大学的构建取决于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全体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搞好思想建设;强化思想道德课教学,运用道德功能;把思想道德建设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思想道德建设与专业知识学习结合等途径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以构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大学;专业;道德;大学生 在迷惘、忙碌和追求中失去了将近四分之一的大学时光,不经意间已经半年了。还记得自己刚进大学时的兴奋与不如意的抱怨以及对大学生活美好的憧憬,刚参加社团时抱负以及后来的失意再后来的觉悟,第一次获奖时的激动与现在一笑置之的淡然,后来的我行我素… 大学半年磨去了初进大学时候的锋芒与锐气,做人处事再不是以前那个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三思而后行的黄毛丫头;大学半年磨去了初进大学时候的幼稚与天真,渐渐得为自己打造了一件朴素但可以保护自己的外衣;大学半年磨去了憧憬中大学生活的浮华光彩,留下的不是海市蜃楼而是平淡朴实的杆架。

    大学半年让我懂得了师生之情、同窗之情、红颜之谊;让我懂得了待人以诚,律己以严;让我懂得了大学必须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再也不能够像以前那样人云亦云随大流了。 大学是什么?是我们在考场上连年征战后占领的一块圣地?是终于可以摆脱父母的唠叨和老师的压迫的自由?是可以放开胆子[只要让自己高兴.什么都可以不怕"的气魄?是站在过去的成绩上恣意挥霍现在.享受美好的黄金时代? 大学是让我们充分认识自己,让自己在"舞台"上闪闪发光,证明自己的地方。

    现在的大学生,说白了,就是一种商品。学校只负责给自己批量生产的商品发两个叫做“毕业证和学位证”的产品合格证,至于产品本身是否真的合格、产品有没有市场,他们就闭上眼睛了。

    大学无高低,专业无冷热。大学每年都有更新的排行榜,但那不涉及就业问题,只与大学自身的软件和硬件有关,学生的学习有关。

    出了校门,你并不代表你的学校或者你的专业,你只代表你自己!天道酬勤;天道未必酬一切勤,但天道一定酬勤!因此,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有心,完全有可能成为其他任何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当然,对于本专业,如果真的喜欢,就更应该努力的学好。

    要学会思考。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因为前者的人格是独立的,独立的人格比一切都更重要。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效捷径。被大学生称之为“心灵鸡汤”和“迷途导航系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

    它具有很大实用性,贴近学生实际,能给学生以贴切的生活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能限于说教,把理论学习与大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收到实效。

    思想道德课教学内容的最大特点,要求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走进大学生的思想世界和关注他们的人生问题。 三年后.当我们自信而无畏地面对社会时.我一定会感谢我的大学--它是如此美丽如斯.如此精彩绚烂.。

    求关于大学教育的认识的论文

    大学之道——论大学教育的人文精神 摘 要:人文精神反映了人的内在价值和社会的普遍正义,是大学教育的灵魂。

    重建大学的人文精神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各类专业人才的办学目标,为人文精神的形成提供自由宽松的思想环境,建立有效的人文教育机制。同时,要注意吸收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

    关键词:大学教育,人文精神,传统文化,教育改革。 中国传统高等教育的精神体现在《大学》提出的三纲领、八条目中,即以修身为教育之本,以止于至善为教育目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为己”之学。

    “为己”之学强调个人品德的完善、独立人格的养成和内在精神快乐的追求,以成就自己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为教育的根本目标,相当于现在的“德育”。但德育在现在的大学事实上已经蜕化成为政治教育,而政治教育不是德育,也代替不了德育,可以说德育早就边缘化了。

    现在有的学校提倡修身,开设修身课,有这种意识当然很好,不过提出的思想基础、出发点、实施方式和效果值得怀疑,因为德育需要建立在传统文化和传统教育长期积累的优秀成果上的,是人的普遍价值的民族性体现,不能离开文化的具体形式去凭空创造,也不能当作一门具体学科从外部移植,当然更不能搞复古主义那一套。然而,近百多年是革命和改革的时代,所革所改的对象主要就是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早就变得支离破碎、惨不忍睹了。

    一个民族的历史悠久,一所学校是百年老校,价值就在于有传统,只讲改革创新而不讲继承保守,把传统丢掉了,历史再长有什么意义,又有什么可自豪的。改革应当针对僵化的制度和腐朽的观念,特别是教条主义的那些东西,而不应当针对已倍受摧残的传统文化了。

    我们现在迫切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挖掘、整理、吸收和消化,将其中积极的有生命活力的因素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在高等教育领域,就是把传统优秀的教育思想和方法融入大学的教育实践。这不仅仅是为了继承传统,而且更是现今的大学教育缺乏和急需的。

    例如,人们常关注的人文素质和心理素质就是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有机组成部分。有的人认为现代市场经济以竞争为主,需要加强的是专业技能和实用技术,而传统教育仅仅是过时的传统道德教育,应当丢到历史垃圾堆去。

    这种看法是极为片面的,传统教育尽管以德行养成为最高目的,但并不只是道德教育,更不只是道德教条的教育,而是包括技能、情趣、艺术、体质在内的全面性教育,相比而言,我们现在的教育才真正是片面的。如孔子四科有德行、政事、言语、文学,六艺有礼乐书数射御,内容非常丰富,几乎囊括了当时的文化全体;又如传统的诗教,讲究“诗言志”、“兴观群怨”、“温柔敦厚”,涉及到高尚完美的心理、人格、气质的养成;就是似乎枯燥的礼教也有可借鉴的丰富资源,因为习礼过程在古代教育家看来还有舒张身体和坚固筋骨的功能,也就是具有做体操与培养文雅动作行为的作用,这些岂是道德教育所能概括了的。

    现代市场经济社会则更鲜明地对照出传统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且不论追求实用技能与技术的趋向在大的方面造成由于忽视科学基础的教育和研究对国家长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隐患,就是在具体的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方面带来的弊病也是非常明显的。就业的压力、激烈的竞争、广泛的交往更需要健全的人格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做基础,不然很难适应现代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

    过去的学生在大学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一生中生活和工作很少有大的变化,而在现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社会,如果缺乏健康的人格和全面的心理素质,就会带来大量的个人和社会问题,这就对大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责任。因此传统以德行统领的个人全面素质教育模式就显示出它的现实意义。

    也有些人虽然承认个人精神素质和德行的重要性,但又觉得德行教育与专业教育没有必然联系,认为两者要分开进行,从而在专业教育中排斥人文道德教育。这其实也是片面的做法。

    具体怎么样在专业教育中贯彻人文素质教育当然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不能因人文教育影响和降低专业教育,但在指导思想上决不能把它们当作两回事。古代的工匠和艺人在收徒授艺的过程中基本上就是以德行为首的,就小处说是职业道德,就大处说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近年来大量披露的学术腐败、官员腐败、医疗腐败问题以及食品卫生问题,在一个健康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而我们早就见怪不怪、熟视无睹了。造成这种现状的根本原因无疑与社会整体上缺乏人文道德意识有关,而现代教育漠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状况难辞其咎,应负主要责任。

    进一步说,以担负道统自命的古代知识分子还是政统的引导、制约和监督力量,他们不仅担负传播文化、培养人才的责任,而且还参加实际的政治管理和改良社会活动,并以学术研究活动探索与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中坚。我们现在强调建设民主与法治的国家,也应当继承这一“士”的优秀传统。

    这就是说大学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当是各类专业人才,而且也应当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未完,参考资料里有: http://www.studa.net/gaodeng/060410/0938006.html。

    急需一篇论现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论文 1500字的-百度

    对于素质教育,目前许多人仍有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最有代表性、也最浮浅的一种观点是,素质教育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是教师要解放,学生要放松,不再坚持过去的“一切为了好成绩”就行了。

    其实不然,素质教育不单纯是为了打破旧的、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更重要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一种综合能力的培 养,包括言语、能力、性格、体质等多方面。它是从人本身的天赋出发,以全面发展学生的潜在素质,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完整人格为目的,以传输以往文化的精华和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为操作途径的教育训练活动。

    素质教育有着自己的特征。首先,它是一种个性教育。

    它的出发点和人的生成的出发点是一致的,即人是确定和非确定性相同的生命体,所以首先要正视受教育者具有不同的先天身心素质这个事实,在学生的教育培养活动中对学生的塑造不能完全相同。素质教育是一种针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教育方式的个性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发挥学生天赋,使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其次,它是一种主题性教育。人的本质是在文化创造中不断生成的,文化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所以,主体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对于人本身和社会文化的发展都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性。素质教育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

    它强调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学生的主动精神,帮助学生创造蓬勃向上的人生。 一提起素质教育,不少家长就想尽早为孩子培养一技之长,认为孩子拥有一技之长才能立足于社会,于是各种形式的“兴趣班”如雨后春笋。

    事实上,他们把素质教育与特长教育混为一谈了。社会上的特长教育着眼于传授某种系统知识,而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健康发展。

    当今社会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让孩子掌握知识的手段,而不是获得经过分类的系统知识,因为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极为迅速,所以,帮助孩子掌握学知识的手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具体学一门知识更为重要和有效。素质教育把育人看成头等大事,先成人后成材。

    因为一个学业上的缺陷并不一定会影响他的一生,而道德、人格上的缺陷却可能贻害他的一生。因此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社会适应性是孩子们走向成功的必备素质,应避免把素质教育、特长教育简单地划上等号。

    教育是人的活动,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观念要转变,教育手段要更新,需要新型的师生关系与之相适应。为此,要改变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的状况,争取主动学习的机会,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

    这样,易于师生沟通、互相了解,有助于师生共同发挥潜能,活跃思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一位教师只知道学生的姓名,不了解其家庭、性格、习惯等,那么他就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更谈不上发挥学生的潜质了。

    教育任务的完成,教育目的的实现都离不开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有爱心、热心和耐心,自然得到学生的信任和尊重,把学生当成朋友,去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达到直线交流,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适当表扬并使其适时表现。

    通过谈话,集体活动等课外形式增进感情,但并非纵容学生,没有是非界线。由于学生自制力较差,所以教师要把握、调整师生关系,促进学生个性最大限度地发展。

    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教师把对学生的爱化为一个温柔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一个体贴入微的动作,都会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赏识,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和满足,这无疑能促进他们积极上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添他们的勇气,鼓起他们的自信。同时教师要善于表露自己的情感,以情染情,优化学生的心情。

    脱离实际需要,片面追求高分,造成高分低能,这是应试教育的后果。但素质教育也决非不要考试,而是要进一步改进和改善教育评估制度,使教育考核与评估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实现自身潜在素质的最完美的展现。

    要在素质教育的大旗下,严格课程开设计划,抓好每一学科。要真正重视健全学校的教育教学制度,把眼光放得远一点,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着想。

    学校要重视艺术类科目师资力量的培养,同时加强教育多元化建设,使素质教育形成自下而上的软硬环境。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点和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融为一体,这也是新教材的要求。

    要注重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教师应当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针对中学生的特点,尽量让教学内容具体化形象化,让教学形式丰富多彩,不断使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教育的目的论文-急求一篇论文确立目标对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性 爱问知

    关于引导大学生确立和实现大学目标规划的思考 周祥龙 张忆琳 [摘要]四年之约即引导、教育大学生对大学生活进行规划,确立学习、生活及择业、就业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并对其目标的践行进行有效的指导,进而使其能够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帮助其成人、成才。

    [关键词]四年之约 人生规划 [作者简介]周祥龙,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党委书记,副教授,高级职业指导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指导;张忆琳,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政工教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44)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07)03-0047-02 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就是成人、成才。

    成人,是要教会大学生做人、做事的准则和态度,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的品质、健全的人格、积极向上的人。成才则是要使大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且具备自学、创新等相应的能力素质。

    针对如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的问题,高校及高等教育工作者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 笔者认为,四年之约就是重要途径之一。

    一、四年之约的理论基础及现实意义 所谓四年之约,是引导、教育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即开始思考自己大学生活如何度过,如何成人、成才,从而对大学生活进行规划,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四年学习、生活以及择业的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并对其目标的践行进行有效的指导、矫正并跟踪监督,进而使其能够顺利、充实地度过大学四年并实现自己的目标。 四年之约是人生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四年之约的理论基础。

    (1)目标激励是人奋发向上的原动力。目标是人们行动的预期结果,有目标才有前进的动力。

    洛克曾在其目标设置理论中指出,目标的明确性可以提高工作的绩效。对于大学生而言,明确的目标是他们奋发向上、努力学习的动力,它能振奋学生精神,鼓励学生上进,给学生勇气,推动学生全力以赴去成长,调动其成人成才的积极性。

    (2)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制定目标并努力践行的关键在于大学生自身。

    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能力,有较强的自我教育的要求。他们能够通过自我体验和自我总结,分析、评价自我。

    因此,充分调动并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使积极进取成为大学生自身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决定因素。 (3)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目标的制定和践行是计划性和动态性的有机统一,更是一项多因素、多层次的工程,学生自身只是学校、家庭、社会这个教育网络中的一部分。特别对于刚入学的新生来讲,由于他们在知识水平、知识结构上的不完善及生理、心理上的不成熟,还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其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能力普遍不高。

    所以,要充分利用外部条件、资源、途径,指导他们整合自己的计划,最终实现目标。 2。

    四年之约的现实意义。很多新生由于存在对大学生活诸多不适应、对专业不了解等原因,对未来发展目标并不明确,导致他们学习懒散、心理迷茫,缺乏自律,严重影响了自身的成长。

    四年之约利用目标对人的激励作用,帮助学生在大学之初就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思考将来的路要如何走。同时,在成人成才的道路上,个人的主观努力是决定因素,但外部条件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教育学生尽快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通过自我教育和管理,有针对性地培养自己和教育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为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师还要广泛利用各种条件,指导大学生实现自己的四年规划。

    二、引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目标规划 引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目标,具体而言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 1。

    职业目标教育。新生入学后,需要针对不同专业,邀请本专业的专家、学者、有作为的校友等对新生进行专业教育,及时把学校本专业概况、本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对本专业学生的需求以及对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毕业后的任务和出路方面的情况告诉他们,使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有关概况,熟悉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结构及教学要求,掌握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之间的关系以及学习方法,认识到专业的地位、作用和发展前景,初步确立自己的专业目标。

    职业目标并不仅仅是专业目标,还应该包括相应的职业能力和意识,如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意识、社会活动能力以及正确获取金钱报酬的意识等。职业目标教育必须让学生明确自己专业所需要的具体的能力,以及现代社会所要求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

    2。生活目标教育。

    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让学生学会健康地生活、文明地生活,是我们教育的重要目标。生活目标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教会他们如何做人。

    生活目标教育要善于在生活中从多种角度对学生的状况进行分析评判,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利用各种途径充分调动和开发大学生自身各方面的潜能,使之转化为前进的驱动力。 3。

    政治目标教育。大学生是国家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政治素质如何,理想信念如何,关系到党和国家的未。

    大学国防教育论文范文

    浅议大学国防教育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高校国防教育是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课以及军事选修课的统称。

    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 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功能,而且 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便注重在高等学校开展 国防教育。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贯彻新的《兵役法》为契机,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进入了一个 新的历史阶段。 一、高校国防教育中的爱国主义理念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共同生活、劳动和斗争中形成和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 深厚的感情。

    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表现为人们为争取和维护自己 祖国的独立、富强和荣誉而奉献一切的高尚道德和精神。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 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涵。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主要体现在建设有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国防教育,是根据国防的需要来培养人的活动,是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 略、颠覆和威胁,对全体高校学生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国防观念的一切活动。

    由此不难看出,从 内容、对象上讲,国防教育是从属于爱国主义的,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是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因 此,国防教育从实质上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

    在新时期的高校中,广泛开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 教育,就是由国防教育的这种特殊性和本身具有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国防教育既 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载体,也是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坚强阵地。

    二、高校国防教育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 高校国防教育将保卫祖国、弘扬爱国主义热情和精神作为教育的重点,并随着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 赋予新的内涵,从而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 (一)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盛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今天,“振兴中华,实现四化”,全面实 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中华民族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共同追求。 而国防建设,既是这一奋斗目标的组成部分,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 昭告世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倡导一切进步思想和 先进文化的永恒主题。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的鲜明特征, 就是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 为最大耻辱”,使学生牢固树立“国家兴盛我荣耀,国家衰败我耻辱”的观念,这也是高校国防教育的出发 点和归宿点。 (二)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拓深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 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使学生在政治观念、国家意识、民族利益等较高层次上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它主要解决学生的政治立场、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精神等方面的问题。

    根据《教育法》、《国防法》和《国 防教育法》开展的国防教育,凝聚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在目标、原则、对象上与爱国主义教育保 持高度的一致,以其特有的教育内涵,在全方位落实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发挥爱国主义教育的功能,开 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品格和能力等方面,进一步拓深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已 经成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国防教育能够使学生把民族的共同利益放在至高无上 的地位,能够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颠覆的威胁,能够为民族的共同利益不惜牺牲个人 或局部利益。

    这样,就能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把大家紧紧地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具有坚不可摧的 伟大力量。 (三)开展国防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自觉性 1662年到1796年,满清政府经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努力,中国出现了被史学家称为“康乾”盛 世的兴盛时期。

    当时疆域辽阔幅员广大,人口达3.6亿,国家财力占世界总财力的1/3,总体经济实力居 世界第一。但是,为什么在仅隔44年后,即从1840年开始,两次鸦片战争竟把大清帝国打得一蹶不振, 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悲惨境地呢?究其原因,除了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弱,经济科技落后外,主要 是清政府国防废弛,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异常淡薄,以致中国国防力量极其虚弱,整个国家处于“有国无 防”状态。

    当今世界是大变革、大转折、大发展的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期,正处在伟 大复兴的历史新起点。伟大的复兴需要强大的国防力量作支撑,也更加需要全体社会公民具有更强烈 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在思想上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精神长城。

    国防教育使学生明白,随时接受祖国 的挑选,懂得公民的国防权力和义务,树立青年报效祖国的意识,培养护国之智。 今天,我们大力倡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防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以正。

    急求论文一篇!题目《大学生教育的利弊》(要对大学生课程分析,提

    把握教材、明确意识;抓住环节,重视练习 ——浅谈大学生教育的利弊 新的时期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讲求实效,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目标,如何在三十五分钟骨增效益,提质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主导性地位,应该把握教材,有明确意识,抓住基本环节,重视练习,提高教学效率。

    一、 课前准备具目标意识: 课前准备是否充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备课不光备教材, 还要备学生,就是指应该把握教材,明确目的,联系学习实际,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教学设计抓住思维的主线,教具准备充分,板书设计清晰。例如:教学“组合图形”时,可让学生自制七巧板等学具,课上用来拼一拼、量一量、算一算。

    抓住求“面积和”、“面积差”展开教学。 二、 新授知识具突破意识: 一般说来,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往往通过练习来达到目的,在新 授时,教师如何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呢?设计练习时就要围绕“突破”二字下功夫,一般地,可以有: 1、基础性练习:新授前的这种练习有明确的目的及极强的针对性,是为新授作铺垫的。

    例如教学小数除法时,可先复习整数除法及商不变的性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可先复习长方形面积及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为新课的引入作铺垫。 2、针对性练习:新授后具有针对性强的单项训练,围绕如何突破难点作文章。

    例如,教学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时,可先通过确定谁是单位“1”的量,找对分应率,填写关系式和作线段图等练习来分散难点,突破重点。 3、操作性练习:通过画、剪、拼等操作手段,寓教育于实践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发展了形象思维。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通过学生用自制正方形纸对折成二个三角形或把小三角形三个内角对折,拼成一个平角、或者撕下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在桌上拼成一个平角等操作手段来达到目的。 4、口述性训练:通过学生用语言表达来说清算理,培养初步逻辑推理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般应用题时,用综合法或分析法讲解过后,可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所表达的意思,试着让学生独立分析,如何从问题推算到条件,对数量间关系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三、 巩固知识具强化意识: 到了知识巩固阶段,学生对所学知识建立了初步的表象,如何深化这一表象,以达到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应用,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化,一般的有: 1、 巩固性练习:对知识加深理解并转化为技能技巧。

    例如在分数小数 四则混合运算中,可对基础知识重点练,强化运算顺序;关键步骤专项练,转化为技能技巧;简便运算完整练,强化对运算定律的运用。 2、比较性练习:通过寻同辨异,加深理解。

    例如求三个数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可以通过寻找它们的共同点及分析它们的不同之处,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达到对知识的巩固。 3、变式练习:摆脱学生装一味机械地模仿,克服思维定势,一题多变。

    例如在学生会解基本形式工程问题后,可加强变式练习,可出现全程为“1”的相遇问题,可变换工作方法,出现“合做……完成一半……”、“独做……余下合做……”、“合做……余下独做……”等题目类型,拓宽思维,加强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 4、开拓性练习:通过练习,发展思维,培养能力。

    在教学“正反比例应用题”时,除了掌握所教比例解外,启发学生寻找多种解法,可用整数方法解,分数方法解等等,把新知、旧知有机结合起来,融会贯通。 四、 课堂小结具反馈意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随时会得到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应采取措施, 及时调节,或评讲,或回授,或纠错,教师更应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更好地组织下一课的教学。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凡在教学中能符合教学规律,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的,都能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

    求关于大学理想的论文3000~5000~

    我的理想理想,是春天的第一朵鲜花;理想,是夏天的第一束灼阳;理想,是秋天的第一颗果实;理想,是冬天的第一片雪花;理想,是沙漠里的绿洲;理想,是吹响生命的号角。

    。 山溪的理想是大海,囚鸟的理想是蓝天,树木的理想是大地。

    物尚且如此,何况人乎?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大业者,哪一个没有远大的理想!是啊!一个人没有了理想,那么他的生活就像在大漠中失掉了罗盘,迷失了方向。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理想,那么就像鸟儿失掉了翅膀,永远不能飞翔。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理想就像太阳失掉了光辉,永不能射出耀眼的光芒!我懂了,只有被理想充实的人们才会充满对生活的爱,才会找到果实累累的金秋,扬起生活的风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人类做出贡献。 然而我的理想又在哪里呢?我曾伸出双手向苍天问过,也曾冥思苦想过。

    直到今天我才恍惚有了答案——我要做一位发明家。 一次,我家里的小电扇坏了,大人们都没有去管它。

    一天晚上,我用工具把小电扇打开一看,原来,是一个零件松了。 于是我利用书上说的撑杆原理,用一块小海绵垫底,用一根小木棍把它顶着。

    就这样,电扇就被我修好了。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妈妈,她还把我夸了一顿呢!通过这件事,我联想到了爱迪生这位大发明家,觉得我也应该像爱迪生那样不怕困难、不怕吃苦、顽强拼搏、在失败中寻找经验。

    于是,我确定了我的人生目标——做一位像爱迪生那样的发明家。 现在,我已经为实现我的理想而读了大量的书籍。

    比如:《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世界上下五千年》《海底两万里》《追踪UFO之迷》以及《中国未解之迷》和《世界未解之迷》等很多书。 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要做到三个字:创、信、坚。

    “创”就是创造,我们作为21世纪的少年,不能墨守陈规,要勇于创新。所谓“信”,就是指信心,一个人如果失去了信心,那么他将一事无成。

    “坚”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坚持不懈,坚持就是胜利;另一种就是坚强,因为“失败是成功之母”,搞发明创造,总会有失败,我们要承受得起打击。

    理想,如梦一般五彩;理想,似彩蝶一样翩翩;理想,像希望的种子,播洒在我们的心田。只要我们付出努力,理想的花苞就会绽放!。

    大学毕业论文范文

    简单啊,采纳以后来我这里拿

    结尾是全文内容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文章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现代著名作家师陀曾说:“写文章不管长短,首先要考虑好结尾。有了结尾,如何开头,中间如何安排,便迎刃而解了。”好的结尾当如豹尾,响亮有力,令人警醒,催人奋进。如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结尾只有两个字:“活该!”短短两字,可谓简洁之至,力透纸背!

    其实,文章的结尾有时比开头还重要。由于阅卷者看完结尾后即开始打分,因此,它的好坏还直接影响到阅卷者的评分心理。李渔曾说:“篇际之终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流连,若难遽别。”结尾如有此种效果,整篇文章将增色不少。议论文结尾的写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论点;要体现全文结构的紧凑、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画蛇添足;语言要干脆有力、清音留响,富有启发性和鼓舞性。

    大一新生对大学的认识 论文~!

    摘要:大学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大学的构建取决于全校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尤其是全体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搞好思想建设;强化思想道德课教学,运用道德功能;把思想道德建设与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把思想道德建设与专业知识学习结合等途径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以构建和谐校园。

    关键词:大学;专业;道德;大学生在迷惘、忙碌和追求中失去了将近四分之一的大学时光,不经意间已经半年了。还记得自己刚进大学时的兴奋与不如意的抱怨以及对大学生活美好的憧憬,刚参加社团时抱负以及后来的失意再后来的觉悟,第一次获奖时的激动与现在一笑置之的淡然,后来的我行我素… 大学半年磨去了初进大学时候的锋芒与锐气,做人处事再不是以前那个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三思而后行的黄毛丫头;大学半年磨去了初进大学时候的幼稚与天真,渐渐得为自己打造了一件朴素但可以保护自己的外衣;大学半年磨去了憧憬中大学生活的浮华光彩,留下的不是海市蜃楼而是平淡朴实的杆架。

    大学半年让我懂得了师生之情、同窗之情、红颜之谊;让我懂得了待人以诚,律己以严;让我懂得了大学必须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再也不能够像以前那样人云亦云随大流了。大学是什么?是我们在考场上连年征战后占领的一块圣地?是终于可以摆脱父母的唠叨和老师的压迫的自由?是可以放开胆子[只要让自己高兴.什么都可以不怕"的气魄?是站在过去的成绩上恣意挥霍现在.享受美好的黄金时代?大学是让我们充分认识自己,让自己在"舞台"上闪闪发光,证明自己的地方。

    现在的大学生,说白了,就是一种商品。学校只负责给自己批量生产的商品发两个叫做“毕业证和学位证”的产品合格证,至于产品本身是否真的合格、产品有没有市场,他们就闭上眼睛了。

    大学无高低,专业无冷热。大学每年都有更新的排行榜,但那不涉及就业问题,只与大学自身的软件和硬件有关,学生的学习有关。

    出了校门,你并不代表你的学校或者你的专业,你只代表你自己!天道酬勤;天道未必酬一切勤,但天道一定酬勤!因此,无论学什么专业,只要有心,完全有可能成为其他任何专业的一名研究生。当然,对于本专业,如果真的喜欢,就更应该努力的学好。

    要学会思考。一个经过独立思考而坚持错误观点的人比一个不假思索而接受正确观点的人更值得肯定,因为前者的人格是独立的,独立的人格比一切都更重要。

    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是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有效捷径。被大学生称之为“心灵鸡汤”和“迷途导航系统”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有着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

    它具有很大实用性,贴近学生实际,能给学生以贴切的生活指导。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能限于说教,把理论学习与大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收到实效。

    思想道德课教学内容的最大特点,要求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又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走进大学生的思想世界和关注他们的人生问题。三年后.当我们自信而无畏地面对社会时.我一定会感谢我的大学--它是如此美丽如斯.如此精彩绚烂. 补充: 大学是什么?曾几何时大学在我脑海里是:考场上连年征战后占领的一块圣地;是终于可以摆脱父母的唠叨和老师的压迫的自由;是可以放开胆子“只要让自己高兴,什么都可以不怕”的气魄;是站在过去的成绩上恣意挥霍现在,享受美好的黄金时代。

    当然,这些都曾经是我想象中的大学,可现实理所当然的完全不是那回事儿。刚刚跨人大学门槛的新生,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父母的"重点保护"对象过渡到独立性较强的集体生活;由老师的"重点培养"对象转变为自主性学习;由过去见识 、交往、活动范围较狭窄的生活环境,到置身于大学这个小社会中等等。诸如此类变化,许多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心理矛盾加剧,学习缺乏动力,人际关系紧张,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

    一、尽快确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高尔基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目标是激发人的积极性、产生自觉行为的动力。人一旦没有生活目标,就会意志消沉、浑浑噩噩。

    大学新生正处于富于理想、憧憬未来的青年中期。但大多数学生只把考上大学作为中学学习奋斗的目标,对大学生活缺乏长远的打算。

    升入大学,中学阶段的目标已经实现,有的人认为,大功告成,可以松口气了。有的甚至把"混文凭"、"跳龙门"、"留城市"作为学习目标,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使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缺乏驱动力。

    因而,这些学生感到生活茫然、空虚 、枯燥、乏味。大学新生中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没有及时树立新的学习生活目标所致。

    因此,大学新生需要尽快熟悉大学生活,树立新的奋斗目标。二、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方法 。

    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捷径。大学生进人大学后碰到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学习方法的不适应。

    习惯老师天天陪伴、督促、被动接受知识的中学学习。

    我对大学的认识的论文

    在迷惘、忙碌和追求中失去了二分之一的大学时光,不经意间已经大三了。被大一的学弟学妹们称做学长已经不再像大二那么底气不足,手足无措了。相反,还可以老气横秋的告知他们一些大学须知,告诉他们应该以学业为重,可是自己也知道他们是不会听进去的,就像自己刚刚从高中走进大学那个时候的样子,壮志满怀。还记得自己刚进大学时的兴奋与不如意的抱怨以及对大学生活美好的憧憬,刚参加社团时抱负以及后来的失意再后来的觉悟,第一次获奖时的激动与现在一笑置之的淡然,第一次挂科时的信誓旦旦和后来的我行我素…

    大学两年磨去了初进大学时候的锋芒与锐气,做人处事再不是以前那个不知道天高地厚,不知道三思而后行的毛头小伙;大学两年磨去了初进大学时候的幼稚与天真,渐渐得为自己打造了一件朴素但可以保护自己的外衣;大学两年磨去了憧憬中大学生活的浮华光彩,留下的不是海市蜃楼而是平淡朴实的杆架。大学两年让我懂得了师生之情、同窗之情、红颜之谊;让我懂得了待人以诚,律己以严;让我懂得了大学必须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再也不能够像以前那样人云亦云随大流了。

    如果说大一应该吟唱《望乡》,大二应该唱《为爱停留》,大四应该吟唱《其实不想走》的话,那么大三就该唱一曲《男儿当自强》。在专业课上,才依稀感觉到了自己荒废的学业,浪费的时间,毕业和就业渐渐临近,才知道自己不是以前那么经纶满腹了。于是破天荒的开始在上课的时候抢第一排的座位,记起了笔记,认真的独立的完成作业了。课余时间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一门心思扑在社团的工作,游戏,电影上。

    什么时髦,什么流行不再是大三的话题了。渐渐的开始关心起国家大事,就业动态以及本专业的最新咨讯上。整个人变了,变的沉默寡言,步履匆匆。对于大一,大二神仙般的日子除了怀念,就只有让其留在心间,印在脑海了。

    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激昂已过,彼此枯涩的笑容,坚硬的表情告诉我们,我们大三了。除了考研就业留校成竹在胸的笑容依旧外,其余的已经物是人非。大家都投入到了专业课的学习当中,上课逃课的人少了,挑灯夜战的人多了;电脑玩游戏的少了,学习编程的人多了。自以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少了,谦虚严谨的人多了。变了,一夜之间学风大盛。

    我们一起憧憬,遐想着未来的幸福生活;我们彼此祝福,约定十年后再相聚。也许这一年的大学生活结束后,我们中的某些人再没有机会欢度校园时光了,因此我们会好好珍惜。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投身社会,我们都会为了明天的美好前程不断努力,为了实现各自的梦想不断超越。我们大四了,即将奔赴人生的另一个驿站,我们会珍惜与老师、同学在一起的每一天,彼此鼓励,彼此祝福,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