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本解读范文
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如何细读
一 注重文本,在阅读文本时要多疑和善思,一步步走进文本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总体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作家写出的只是文本,文本潜在包含着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而它们的意义确定,必须依靠读者阅读,对它具体化,读者把文本转变为作品,作品的价值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成了文学活动中最活跃的主体。
因此,作品最终必须由读者完成,也只能由读者完成。这就是我们“走进文本”的理论依据。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产生于英国、40年代在美国得到发展的新批评派理论,更强调对具体的个别的作品的研究,他们强调文本是文学活动的本源,文本是文学的本体,研究文学就是通过对作品的仔细阅读,去发现构成文学的特殊性质。因为他们强调细读,这种批评也被称为细读法批评。
这种理论,对于细读文本,有直接的指导和示范意义。所以,走进文本,就是带着情感,按照自己的意愿,以自己独特的体验,涵泳感悟,解读文本。
在解读过程中,就是不要受到参考资料的束缚,不要把别人的理解作为定论来接受,不要盲从专家和权威的高见,而是通过仔细地研读文本,独立思考,读出自己的疑问和心得体会。只有读中有疑,才会更进一步走进文本。
《故乡》有这样一段话:“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这里的“别人”指谁呢?教参认为指杨二嫂。我发现把杨二嫂理解为“辛苦恣睢”生活的典型,与小说的内容不符,细读文本,从小说主题和杨二嫂的生活实际两方面加以分析,闰土和杨二嫂虽有主次正反之分,但他们都应是“辛苦麻木”生活的一类人,再者,杨二嫂的生活虽不检点,作为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弱者,为了生活,到处贪小便宜,蝇营狗苟,用这种可怜的手段,做些可鄙的事情,然而和那些公然抢劫,仗势欺人且无法无天的放纵凶暴,任意胡为的“恣睢”者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不可同类而语。
说杨二嫂是“辛苦恣睢”生活的典型,失之公允,是概括化,贴标签式的思维方式,并没有真正走进文本。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散文的经典,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流于表面和片面印象,仅仅把它理解为余先生乡愁之作,失之片面。
我从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了解读。一是品味悠悠的追忆之情。
文本既有对大陆故乡的思念之情,也有对初到台湾早年生活的回顾和眷恋之情,文中有相当篇幅把现在的台北生活和以前相对比,点明现在的台北已无处可听雨,其间还穿插和恋人雨中躲在三轮车油布篷里的风情,回忆或是想象冷雨中初恋的浪漫与淋漓。这些内容,就很难以乡愁来概括。
二是感悟深深的文化情思。研读文本,不难读出,文中大量的古典诗文的引用和化用,对这些诗文所描绘的听雨境界的倾心和神往,对这种境界不再的感叹和伤感,无不表达了余先生对古典文化的深深情思,对古典文化的赞美和眷恋。
三是剖析理念的躬亲实践。余先生在写于1963年的《剪掉散文的辫子》的评论中,提出“现代散文的”概念,并指出现代散文是讲究弹性、密度和质料的一种新散文,而创作于1974年的散文《听听那冷雨》,就是对这种理念的成功实践。
《听听那冷雨》以“雨”字为核心,“听”为线索,“冷”为情调,上下两千年,纵横十万里,关涉乡愁,锁钥文化,实践作者自己的散文理念。以抒情的语言为肌理,悠悠乡愁为血液,深深的文化情思作灵魂,融人生经历、历史感喟、文学情致、诗般意境、现代散文理念于一体,蕴含着苍凉与感伤,挟带着现代诗的韵律、节奏和灵气,注入读者的心灵深处,淋漓尽致地显示了一个文化大家的风范和气象。
作为教师,我们要相信自己,专心思考,深入研究。只有走进文本,才能读出发现和感悟,欣赏文本的精妙,触摸文本的灵魂。
进而引导学生读细文本,共同完成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二、阅读中不仅走进文本,还应结合具体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 文学欣赏要走进文本,还应结合具体的写作背景,更要“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下》有言:“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思是:“吟咏他们的诗歌,研究他们的著作,不了解他的为人,可以吗?所以要讨论他那一个时代。”
《孟子﹒万章上》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意思是:“所以解说诗的人,不要拘于文字而误解词句,也不要拘于词句而误解原意。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这就对了。”
细读文本,要了解作者的为人,要明白作者生活时代,写作的背景,这些既要读者的学识,更需要读者的人生体验。而这一切,与读本或多或少就有一定距离。
而学生相对学识不足,体验缺乏,这样学识需要补充,人生体验也需启发。 比如,杨绛先生的《老王》的结尾:“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
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
小学语文文本分析包括哪些方面
文本分析的方法“新批评”法 “新批评”的方法很基础,但也很实用,即从文本中“细读”出那些语言的非日常化运用,如“反讽”、“张力”等。
“细读”现在已成为包括各种文本分析在内的一个基本功。“新批评”对诗与短篇小说等文本的分析,非常有用,但对于长篇小说就有些不知从何处下嘴了,只有结合叙述学的分析才容易提纲挈领。
符号学分析法 符号学其实是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我这里仅指最为经典也最常用的符号学分析方法,也就是格雷马斯的方法,主要包括矩阵分析和施动者分析等。当然,罗兰·巴特、托多罗夫等人还有其他的许多方法,但原理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所谓“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基本上也就是这些方法。 叙述学分析法 主要是故事分析(包括故事序列分析,故事类型分析等等),与叙述视角分析(包括叙述者的人称、位置、可信度;叙述者的声音、叙述的速度等)。
当然,叙述学也同样关注人物的话语分析,看他说的话是直接引语还是间接引语,亦或是自由间接引语。因为叙述学、符号学等都是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的,所以分析一篇小说就犹如分析一个句子,人物相当于主语,人物的行动相当于谓语,而人物的品质则相当于定语或状语。
解构主义法 解构主义的方法,代表人物是法国人德里达和美国人德·曼。解构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从文本的边缘进入,从而颠覆掉整个文本的通常意义。
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解构主义者就像那个颠覆了千里之堤的大蚂蚁。 互文、对话理论分析 此方法起源于巴赫金,成熟于托多罗夫、克里斯特娃、热奈特等。
结构主义一直视文本为相对封闭的系统,从而忽视了现实和社会的因素,而传统批评又只看到了社会忽略了文本,各有弊端。互文、对话理论的出现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因为文本与现实社会之间被视为是互为文本的,是对话关系的,于是社会的因素与文本的规则都被分析到了。
文本社会学方法 这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是将结构主义等形式主义的方法与社会学方法结合起来的产物,而且与西方马克思主义也关系密切。 文化研究 文化研究,从传统文学批评到现代文学批评,史称“语言学转向”,而文学批评向大众文化批评的转向,史称“文化转向”或“意识形态转向”。
文化研究是个非常复杂的话题,说来话长,不提也罢。只说两点,首先文化研究将以往文学研究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视野大大地拓展了,以前只研究所谓的经典文本,而文化研究则更针对当代消费社会的当下语境,将大众文化(包括电视、广告、娱乐等等)也纳入了研究的范围。
其次就是特别注重意识形态分析,葛兰西、阿尔图塞等人的理论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如果说文化研究还有什么特点的话,那就是“左”,基本上都是西方左派知识分子的人在搞,比如大师级的人物杰姆逊。
编辑本段三种“文本分析法”介绍一、“新批评”细读法 “新批评”得名于美国约·兰塞姆所著论文集《新批评》(1941),是英美现代文学批评中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它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英国发端,三十年代在美国形成,并于四五十年代在美国蔚成大势。五十年代后期,新批评渐趋衰落,但新批评提倡和实践的立足文本的语义分析仍不失为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之一,对当今的文学批评尤其是诗歌批评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新批评”细读法不是一种自我感兴趣的印象式批评,而是一种“细致的诠释”,是对作品作详尽分析和解释的批评方式。在这种批评中,批评家似乎是在用放大镜读每一个字,捕捉着文学词句中的言外之意、暗示和联想等,其操作过程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步骤:首先是了解词义,然后是理解语境,再次是把握修辞特点。
今天,中国学界仍有不少人把“细读”批评理论看作是西方文学理论的独创,并常常运用它来解读各种文学文本。其实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最早、最常见的话语分析方法—言、象、意的文本分析方法,才是最早的“细读”批评理论。
中西细读批评的共通之处在于,都力求透过语言的外壳把握文本之一,如注重对语言的字、词、句构成;声音的节奏、格律;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细致分析。“言”即等同于西方“细读”批评对文学文本的声音层面、意义单元的分析;“象”即等同于西方“细读”批评对文本的意象和隐喻;象征和象征系统的仔细阅读和分析。
“意”是中西“细读”批评共同的追求,然而在对“意”的深切领会上,中国式的细读批评主张凡是与文本有关的内容都纳入到对“意”的探求之中,如通过对文体、作品风格、时事、地理、风俗等全方位,立体剖析以深究文本之意。如果从细读的角度出发,中国式的细读批评比英美细读批评更为精致丰富,甚至超越了英美细读批评,是细读中的细读。
二、“叙述学”分析法 叙述是人类社会性活动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叙述学”探讨的是艺术性言语的叙述手段:一个故事如何通过叙述被组织起来,成为一个统一情节结构的。
“叙述学”理论的产生与俄国形式主义、索绪尔语言学、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等20世纪文学文化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它又是最具体实用的,在它的观照下,我们自以为通晓明白的故事、。
中学语文教师如何进行文本解读
摘要:语文教材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就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
关键词: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所谓独特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阅读文本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文本构建的意义。
由于学生各自的家庭背景、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的差异,必然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影响,因而所构建的意义极具个性色彩。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注重了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但是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处在未成熟时期,他们的独特体验、多元化表达不一定正确。有时甚至会与时代和民族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相矛盾,如果老师眼里只盯着多元、独特,一点启发引导的意识都没有,那么有些体验虽然是独特、新奇,课堂虽然是民主、开放,但已背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西谚有云: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文本解读的角度来看待这句谚语,它至少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文本解读的主体(即读者)是众多的,文本解读的空间是广阔的。
在广大的解读群体中,语文教师是比较独特的一群。一般的读者,他面对的对象只是文本,他阅读文本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消遣或获得愉悦体验或获取某种知识,有的甚至可能是无目的的。
语文教师则不然,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他既面对文本,又面向学生,他以课堂教学为媒介,以师生解读、对话生成为材质,将此端文本中呈现的世界景观和彼端学生的解读水平及个体解读差异联系起来,架起一座往来通衢。因此,语文教师就很难像一般读者那样可以闲庭信步、漫不经心。
语文教材是中学语文课程的集中体现,是一种静态的文本。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教师、学生)通过观照客体(文本)与文本作者进行对话。
由于主体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就是千差万别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给学生导航,以自己的解读过程影响学生的解读。 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存在两个比较严重的问题。
一是作为静态文本的教材编选政治化。现行中学语文教材涉及的主题大多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制度、党国权威、领导人物的风范、黑暗社会里的劳动人民的艰辛、五六十年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朴素等,选材范围比较狭窄,主题比较单一。
整套教科书似乎很少关注现实生活中与学生切己有关的情感世界,诸如日常生活中普通人的欢乐、痛苦、兴奋、惆怅、得意、沮丧,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同情,人对他人与社会的责任感、权利感及人道主义情怀,以及人在当今现实社会生活中对民主、法制的思考,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情感体验等。在教科书所设定的情感氛围的长年熏陶下,学生的情感世界如何不被囿于其中呢? 二是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概念化。
《我的信念》中主人居里夫人的形象意义是什么?很多学生通过阅读,都能够体会到居里夫人这种对工作的一丝不苟,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关键的是,我们老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如何把这种精神赋予他们的生活和学习?《荷塘月色》抒发的情感,也要被加上是大革命失败以后知识分子的苦闷。《春》所表现的生命的活力也要被分析为是对蓬勃开展的春天的赞美。
中学语文的文本解读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的、强大的解释体系。它刻板、教条、贫乏、单一、概念化,它把学生与文本的联系隔开了,它取代了文本,在我们这个精神已经极度贫乏的社会里发挥着使其更为匮乏的作用。
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必须改革。除了作为静态文本的教材要改革外,在文本解读中起主导作用的中学语文教师也应该承担起改革的重任。
中学语文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呢? 尊重学生,注重解读过程 社会生活是文本I,作者据此创造出作品,这是文本II。文本II被选入教材,提供给教师、学生解读,形成老师头脑里的文本III和学生头脑里的文本III。
这两个文本III是不同的,因为产生两个文本III的主体,他们对文本I的解读、体验是不同的。一个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的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头脑里的文本III,这实际上是对人的尊重。
教师不要老是执著于自己的文本III,拧住学生的耳朵把它强制灌输给学生,试图去矫正学生头脑里的文本III。教师应该注重两个解读过程,特别要注重学生形成文本III的过程,明确学生形成文本III与教师形成文本III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以便让教师文本III的形成过程去影响学生文本III的形成过程。
教师可以讲解自己的文本III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自己去比较、鉴别,在这一过程中去提高学生的能。
论述类文本阅读如何快速寻求准确答案?
高考对社会科学文章阅读的测试,内容涉及面广,思维容量大,题型丰富多样,能力要求较高,综合性强,主要用来考查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牢固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组织运用语言的灵活性,因此试题的区分度大,失分率较高,考生必须高度重视.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社会科学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文中重要的句子,是就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通常指传递重要信息的关键语句,对理解文意起重要作用的名言、引文,能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全文主题思想或脉络层次的语句(即文眼),结构比较复杂的语句等.从多年社科类文章阅读测试题来看,有时要理解的句子往往运用了比喻等修辞手法,这样我们就要通过理解喻体的意思来理解本体的意思,进而理解全句的意思3.筛选并提取文中重要的信息社科类文章为了证明某一个观点,往往要摆出一系列证据,不少证据往往是新发现、新情况、新知识,即新信息.我们阅读它就是获取信息.这个获取的过程,就是筛选的过程.要对文中的信息进行分类,区分重要、次要的信息;要对这些信息归类,还要证明哪些信息是同一关系,哪些信息是包容关系,哪些信息是从属关系,哪些信息是并列关系等等.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观点,是文章内容的核心,是文章的灵魂.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一直把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作为考查的一个重点.不过,题型是多种多样的,有直接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不能只盯住局部.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结论性句子等,把握这些句子,都有助于正确的分析概括。
如何解读小学语文文本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效的阅读教学的基础与前提,决定着学生对文本的感知、理解与体悟。
文本是作者与读者沟通的唯一桥梁,真正做到正确解读、深入研读文本,是我们把握作者情感与理念的的最终目标。那么,我们究竟该从何着手,走近作者的文字,进而走进作者的内心呢?一、仔细琢磨语言特点语言是语文教学的根,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从“语言”这个根上长出来的树。
语文老师必须时时想着自己在教语文,时时想着从文本中寻找有独特精妙的语言表达,引领学生反复揣摩,领悟作者用词造句的精妙。就语文教学来说,选择与切入文本阅读的角度,是整体把握文本的关键所在。
如果把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内容,一堂课从文章的开头到结尾,从文本的“可讲处”到“可衍生出”,大大小小提出很多问题,东碰一下,西摸一把,就会造成学生体验与理解的浮光掠影。一篇优秀的文章,总有那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点”——关键的词语或句子。
在正确把握文本的基础上,教师要从教材中寻找出一个切入点,通过精心设计,突破一点,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投身到教学过程之中。(一)解读关键字。
比如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我们可以抓住课题中的一个“游”字,引导孩子质疑:“鱼为什么会游到纸上呀?”“鱼是怎么游到纸上的呢?”学生带着疑问默读课文,找到两个关键的句子:“鱼游到了心里”和“鱼游到了纸上”。他们还弄清了这两者的关系是先与后、因与果的关系。
我们可以通过换字的方法理解“鱼游到了心里”中的“游”字就是“印、刻、烙、留……”的意思,“鱼游到了心里”就是鱼的静态和鱼的动态已经深深地印在了青年的心里,就是“胸有成鱼”的境界。这个“游”字,赞颂的是青年从春到冬的每个星期天都到玉泉来看鱼的坚持不懈的精神,刻画出青年看鱼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的形象。
而“鱼游到了纸上”中的“游”就是“画”的意思。作者为什么不用“画”而用“游”呢?一个“游”字,就令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金鱼万千的形态和生动的姿态;一个“游”字,金鱼和青年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了。
难怪古人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执著追求和“推敲”的千古佳话。作为语文教师,在研究教材的时候既要做到“字斟句酌”,还要努力引导学生用字用词准确、简洁和生动。
(二)解读关键词。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就可以抓住 “了不起”这个词,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文章中 “父”的伟大,“子”的勇敢、无私。
在教学老舍先生的《猫》一课时,古怪一词是含有贬义的,那么,在文本中老舍先生是用古怪表达他对猫的讨厌吗?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的1-3自然段,发现课文中虽然没有明确的表达作者内心情感的词句,可是也不难体会到作者对猫的情感倾向。比如,作者赞猫“有时候很乖”,夸猫捕鼠的时候“多么尽职”。
并详细描摹猫动作的“温柔可亲”和叫声的“丰富多腔”。细读课文,聪明的学生发现作者其实十分喜欢猫,因为他把猫印在稿纸上的泥脚印比喻为漂亮的小梅花;还能从猫毫无意义的叫声中听出“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变化多段”和“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作者经常都在关注猫,难道这不是因为喜欢它吗?(三)解读关键句。
在教学《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抓住文中一句往往被许多老师认为简单而忽视的“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看了看手表,这时是晚上十点,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去领悟文章所蕴含的“诚实”思想内容。
又如王崧舟老师在教学鲁教版五上册《草船借箭》一文时,慧眼独具地开发出了诸葛亮的“三笑”,从而使学生从一个“笑”字就领悟了诸葛亮“神机妙算”的课文精髓。所以只有抓准了教材的突破口,才能更好地整体把握教材;如果不能抓住突破口,就不可能分析好教材,更不能从“整体”把握教材,抓住教材的“神”。
而且教材重点和难点的确定,分析课文应咬准不放的关键词句的提炼,以及板书的设计等等,都是基于这个“神”的。二、多层次、多角度解读文本(一)要了解语言背景文本解读必须对作者的情况进行了解,才能准确把握作品。
如《落花生》一课引导学生感悟课文重点句“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时,由于教师没有很好地了解文本的时代背景,出现了看似热闹,实则无意义甚至误导学生的现象。生:老师,我觉得作者的想法太落后了。
师:噢?你是个很有见地的孩子,能说说你的独特感悟吗?生:像苹果和石榴那样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人,我觉得他们既好看又实用,比“花生”那样的人更好!老师眼睛一亮,表扬说:“你的见解真独特。同学们,你们的看法呢?”生1:外表不好看,用人单位不欢迎,找工作困难。
生2:像花生一样深深地埋在地下,没有表现的机会。生3:外表好看也是一种用处,起码让别人看了“赏心悦目”。
师总结:“你们真了不起,一个个见解独特,值得肯定。”作者许地山笔名“落花生”,刚好与文本题目一致,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这是作者以物自喻,彰显自己做人的态度。
再联系那个时代水深火热的中国,有多少仁人。
语文老师拿什么来解读课文
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这就是要给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技能技巧。
语文是什么?它在语文课程中特指的意思是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
语文课程究竟干什么?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本能。重点是学习动态言语的技能技巧,而非静态的语言知识。
语文不是个万能筐,什么都可往里装。语文课要尽量减少非语文的环节,避免语文文字本体的失落或淡化,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理解语言、品尝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领悟语言规律。
崔恋老师指出:语文课程,重在工具性的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的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要警惕偏于人文性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问题的出现。
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语言文字是其内在的载体。离开了语言文字的人文性,如舟无水,寸步难行。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忘了给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语文课,一切都是空的。因此语文课不能忘了语言文字这个根。
给学生美美的言语,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识字,服务言语。识字是儿童运用口头言语过渡到书面言语的起始和基本环节,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开端。
形、音、义结合是识字教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各年级都不能放松识字教学,尤其是低年级更是重中之重,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喜闻乐见中识字。
如:编儿歌识字、猜字谜识字、搞游戏识字、设情景识字、讲故事识字、读口诀识字、抓规律识字、展形象识字、搞竞赛识字、巧开放识字等等。字义是识字的中心环节,字义教学应该注重字不离词的原则结合词汇进行教学;同时注重复习巩固,减少遗忘,抓好书写,力求美观。
只有抓好识字教学,学生掌握言语才有一定的基础。 2、抓听说,促进言语。
以听为基础,以说为中心,听说结合,促进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
为了促进听说能力的发展,可将听说训练与思维的速度,与记忆、理解、联想等能力结合起来。可采用读后回答、听词联想、仿句说话、对白续说、观察描述、听话辨析、选择作答、听文概括等方法。
在听说中要注意学生的言语素质的提高,个性言语的体现,并从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品质。如:听写句子训练,每听读一遍都要提出具体的要求:第一遍,听内容,句子说了什么,培养学生的语像感;第二遍,听结构,句子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培养学生的语法感;第三遍,听感情,句子的停顿和语气,培养学生的语情感。
三遍听读三层要求,由浅入深,层层递进。 3、抓想像,还原言语。
想像就是要调动大脑中的各种记忆表象,经过整合,复原为一个完整的画面,即阅读者须有将文字复现为图画形象的能力。言语的发展与想像的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学生的想像训练,促进儿童言语的发展、还原言语,使言语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象外之形彰现出来。同时言语发展到一定水平,儿童的想像才可能变得更加广阔、深刻、生动。
叶圣陶先生在《文字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鉴赏文学作品必须驱遣我们的想像,从文字看出一幅图画,从文字领会作者所描绘的意境,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才能接近作者的旨趣,否则如入宝山空手回,结果将一无所得。这样的训练多了,学生自能形成敏锐地从文字符号中感知形象的能力,并通过言语形式加以表现的。
特别是在文章的空白处、言语的概述处、言语的形象处和教学的结课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透过感受结合文字进行大胆的想像、并用个性的言语外化出来。 4、抓多读,丰富言语。
各种读中把声音技巧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融会贯通,相得益彰,其主要特征是语感培养、整体感悟、直觉体悟、潜心涵泳、切已体察等。朗读、默读、背诵是口头表达的最可靠的基本练习。
朗读使书面语言恢复为口头言语,使语气因素(内在的思想情感)得到表达。善于朗读的,特别是叶老所说的美读,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中还他个委婉,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能把一篇文章读得自然、流畅、有声有色,学生的言语能力就能得到发展。
默读,眼里看的是字,脑里想的是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世界。善于默读,就善于根据生活经验,把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在字里行间加以补充,使死文字变成活言语,在大脑里却呈现一片活生生的境界,仿佛是作者面对面和自己说话,对于发展言语也非常有用。
背诵更有利于学生的言语发展和积累。背诵若干篇课文中的佳作名篇,许多好词好佳名、句式句法,就可以在言语中自如地运用。
每册语文课本中,均有许多像这样值得熟读背诵的佳作名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读的训练,要注意每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
如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
明日又去一重,观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
(《论为学》),最终使学生的言语得到丰富,言语能力得到发展。 5、抓品味,感悟言语。
品味语言,不是分析语言的表面特征,如什。
求一篇文本解读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3):《狼牙山五壮士》 前一段时间,《狼牙山五壮士》几乎被拿下小学语文教材。
后来,因为五壮士之一、硕果仅存的葛振林的去世,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掀起了关于革命传统和小学语文教学的大讨论,《狼牙山五壮士》才又回到教材中。 为什么教材编者要去掉这篇课文?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反映这篇课文不好上。
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提出诸如这样的问题:五壮士为什么跳崖?为什么不投降?教师觉得不好回答,因此纷纷建议删除这篇课文。 也许这篇课文真的很难上,但是,也不至于不能上。
关键在于教师对教材和教学的把握。 首先,我想提请大家关注教学的主体。
除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外,教师是施教的主体,作者是创作的主体,编辑是编辑的主体,国家意志是教育目标设定的主体。所以,但我们高呼“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时候,不妨想一想,我们教学仅仅是为了学生发展吗?我们是为了培养国家公民,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 然后,我们来看课文。
五壮士为什么跳崖?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弹尽粮绝,陷入重围,无路可走。不跳崖,只有被俘虏。
在跳崖、被俘和投降之间选择,五壮士毫不犹豫,选择了跳崖。他们清醒地知道:被俘,无异于把自己交给敌人,受尽苦难和屈辱;投降就是屈服、认输、示弱、低头。
被俘和投降都会丧失人的尊严,更重要的是丧失了国家和民族的尊严!生命是宝贵的,但是做奴隶、猪狗不如地活着,生不如死。这种特殊的时候,选择跳崖,丧失的是生命,保持了民族的气节和尊严。
因此,跳下去就成了他们最好的选择。 假如学生提出“是否允许投降”这样的问题,教师也不必回避。
首先,投降和叛变有区别。投降仅仅是丧失个人和国家的尊严,而叛变则是出卖国家利益。
美国的将军允许士兵在无法取胜和逃脱的情况下投降,当然是基于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考虑。但是,许多时候,会有一些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
如果人人都打不过就投降,那么没有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那来今天的幸福生活?在任何国家,都有敢于牺牲,为国家民族利益而贡献生命的英雄人物。所以,那种认为美国人提倡投降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和错误的。
假设林肯总统愿意投降屈服,就不会有今天的美国了。 因此,教师应当广泛读书,深入思考,做到成竹在胸,才能恰当地进行教学。
很多教学中的问题,不是教材的问题,而是教师理解、把握、运用的问题。还有,教师遇到类似的问题,不应当回避,而要勇敢面对,那既是教师的责任,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