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高考二战历史小论文范文

    求一篇关于二战史的论文

    [历史论文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烟云在地球上空散去已整整50年了。

    这场战争既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场空前浩劫,同时它 的胜利又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场战争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仍对 今天的世界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因此,站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从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出发,引导当代的青 少年学生深入学习这段历史,将关系到他们认识了解今天的世界,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和探索21世纪人类发展 的大趋势,这是摆在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极其严肃而又重大的问题。我以为,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 这段历史的教学中加强历史感和时代感。

    如何才能做到在二战史教学中加强历史感和时代感呢? 一、要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讲述大战的基本史实及过程 这是加强历史感和时代感的重要内容和前提,它包括两方面含义: 第一,要如实地讲清楚大战的基本过程,注意史实及引用材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让学生清楚地了解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这也是教学的基本目的要求之一。在讲述大战进程时,必然要涉及到一系列重要的史 实,如大战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战役、主要外交行动及相关历史人物等等。

    而关于这些事件、战役、行动和人 物的各种史料、数据记载有许多,由于其来源、记录的角度、观点不同,往往同一内容却说法各异,甚至相互 抵触;同时,由于史学的发展,许多陈旧错误的东西不断被新的成果所取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选用有关史 料时,一定要慎重地加以考订和鉴别。

    又如,在二战中的中国战场上,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 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关于在这次大屠杀中殉难的……。

    历史小论文1500字,急需啊!!!!!!!!!!!!!!!!!!!

    欧洲是工业文明与新思想诞生的地方。

    16世界前后,工业文明的曙光首先出现在西欧。工厂的前身手工工场兴起,新的社会阶层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随后,今天被众人所熟知的,民主政策、科学思想得到传播,专制制度走向覆灭,革命的旗帜树立在新时代的上空。 欧洲文明的快速崛起,由多方面构成: 1、工商业的兴起,改变了农业社会的面貌。

    手工工场出现以后,商人的地位得到提高,一部分进入工场的农民因为远离农务变成了工人。 中世纪,欧洲处在天主教会的绝对统治下。

    14世纪时,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2、这就是“文艺复兴”运动。

    人们逐渐走出中世纪的宗教愚昧和专制主义,追求自由、民主与科学。17。

    18世纪,西欧先进的思想家们相信,人类社会也受一定法则支配,人有能力考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去发现这个法则。这就是“启蒙运动”,它将人们又领向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将文艺复兴的理念上升到另一个高度。

    他们提倡天赋人权。三权分立,人民主权。

    极大的动摇了封建统治,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为人类社会传召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3、全新的自然观的念出现为近代科学诞生以及新技术的创造是密不可分的。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观点,极大鼓舞了科学家们对自然的探索和研究。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强有力的否定了教会的权威。人们更加深入的探究自然现象,这就是“科学革命的开端”。

    4、在16世纪以前,各大洲的人们交流很少,那么整个世界时则样从原来相对分散、隔绝的状态走向一个故乡联系的整体呢?其间欧洲人做了巨大的贡献。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国王的支持下,开始了他的远洋航行。

    经过连个多月的艰苦航行到达了“印度”。(美洲)这是欧洲人过去不知道的一个新大陆。

    受到哥伦布发现美洲的影响,许许多多航海家们加入了这个海上探险事业,开辟通往东方的道路。先后有葡萄牙人迪亚士、达伽马、葡萄牙人麦哲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新航路的开辟,使来自不同地区的人民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民族。——“美利坚”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在世界范围内日益频繁起来。

    西方资本主义已经不满足现状,人类贪婪的本质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褪下那层虚伪的面纱,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对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野蛮地屠杀当地具名,掠夺土地和财富。16世纪40年代,在欧洲殖民者疯狂的掠抢行动中,古老的印第安文明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欧洲各国在非洲美洲和亚洲大陆的很多地方建立起隶属各国的殖民地。在这次饕餮盛宴中,英国的战果最为丰盛,抢占的殖民的最多,遍及世界各地,建立起号称“日不落”的殖民帝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他们对封建专制统治越来越不满,思想的解放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专制统治的精神支柱。他们向王权发起了挑战……英国、法国先后爆发资产积极革命,美国人民经过斗争获得国家独立。

    这些国家先后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人类文明有又前迈出一大步。 5、18世纪中期,一场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了。

    后,逐渐向欧美各国扩散。在工业革命中,科学及时的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

    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人咧社会的蒸汽时代和电器时代相继到来。这又为欧洲在世界的霸权加上一层双保险。

    6、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工业革命不仅带动了西方各国的工业化进程,还使18、19世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曾宪出了崭新的面貌。

    这一时期最终的思想成果,便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7、20世纪上半期,相继发生了最为严重的世界经济危机和两次世界大战,人类文明的发展遇到了重大挫折,经历了剧烈震荡。

    全球范围的大政党孕育着新的突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创了人类新的发展道路。

    自此,人类社会迈向现代文明。 讲述完欧洲的历史进程,我们回望过去,不忘、展望未来,不停。

    14——20世纪间起伏跌宕的记忆。几代人用血水拼搏的理想。

    我们能做的只有深深的臣服…… 巨化中学初二。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小论文

    1918年至1937年,即两次世界大战间的这段时期,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

    许多影响此后中国历史的制度和因素,都可以在这段时期找到源头。在经济方面,它不仅留下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最快的一段记录,也留下了外来经济组织和制度在中国土地上成长的独特轨迹。

    这份遗产,很值得我们去认真地分析和研究。本文通过对这段时期特别是1927年至1937年中国银行业的考察(注:1927—1937年的中国银行业,与此前相比,发展变化的特点更为典型和丰富,因此本文将分析重点置于此时期。)

    ,探讨这种外来金融组织在中国成长的状况和特点,并对导致其发展的因素和条件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需要二战相关论文,2000字以上

    二战德国为何还是失败了?1、德国初期的胜利都是短期的,小范围的,所以让德国人认为自己够强,结果一直到42年以前都没转成战时经济……原因是小胡子怕降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对自己不利。

    结果后来战争不利了再转就来不及了。2、苏联人超过德国想象,本来以为3个月能搞定,结果去了发现不得……泥潭啊,道路,气候,军队数量和武器都让德国很吃惊(KV和T34都是德国坦克搞不定得)结果拖入了冬季,受到损失,第二天又兵分两路,两边都想拿,两边都悲剧了。

    3、苏联就是靠人海战术,高代价换取胜利。知道苏联人多少吗?德国多少?后备军早就没有了,苏联可以耗,德国耗不起。

    原本2个月干掉苏联,拖了2年!4、斯大林格勒战役失败,小胡子对帝国陆军过于信任,提前2个月攻打高加索,无语了,光是派兵,坦克都没调多少,没想到苏联那么突然反击。另外卢保斯指挥不行,希特勒又两线作战,明明可以把后备军大量调往,却没用,要是让隆美尔过来结果就不一样了。

    5、美国,小胡子知道打不过,所以一直避免调戏美国,结果日本动手了……拿希特勒的话说:日本猴子在美国屁股上捅了一刀。关于美国的战争潜力可以去查查30年代美国汽车产量就知道多大了……当时美国汽车产量超过全球其他国家总和……汽车的发动机和钢的重要就不要说了。

    兵力那叫个多啊……6、两线作战,要是不去搞苏联,一鼓作气,打下直布罗陀,马耳他,北非杀到中东印度,联合日本搞定中国……用罗斯福的话,到时天知道我们还能做啥……当然我不希望这样,我是中国人啊…7、然后就是小胡子的指挥,他是天才,但是更多的是战略和政治上的,当后期他开始干涉战术,德国的悲剧就开始了。先是没让德军猛攻,又提前进攻高加索,后来又同意调兵加莱……8、还有戈林的空军……战略轰炸的忽略导致德国空军的悲剧。

    如果德国战略空军再强一点,英国,苏联的后方就彻底悲剧了。 9.日本对美国宣战,被盟国轰炸基础设施,工业水平下降的厉害,没有办法继续承担运转的战争机器;民房被炸毁,导致民众对希特勒丧失信心,国内反对希特勒的声音高涨,其中不乏高级军官;人力不足,导致东线德军得不到补充兵力,前线德国战士感到绝望,丧失战斗力;最重要的是世界反法西斯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法西斯的出现是违反历史民(和谐)主潮流的。

    10、日本对美宣战。不得不提。

    如果日本从北入侵,一方面德国不用和美国宣战,有一方面又可以和英国…苏联主要人口,经济都在西部,东面都没人了,进去就是长驱直入,苏联就死定了。 综合来看,德国自不量力,发动了对周边的多场战争,在加上入侵苏联,又遇到寒冷的天气和苏联人民钢铁一样的意志。

    后来强大的美国又参战了,人员物资的援助加速了德国的灭亡。希特勒的错误指挥,多次莫名奇妙的指挥,如在敦克尔克大撤退中,希特勒竟然命令不许进攻,浪费了大好机会。

    情报战场的失利,错误的迷信了恩尼格玛密码机的安全性,结果许许多多重大情报被盟军破译了,导致德军战场上的失利。欧洲占领区有非常丰富的战略资源,但是同时向三个世界强国宣战,犯了急于求成的兵家大忌,最终导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几个大国齐心协力打败了希特勒帝国。

    我认为主要在于战略错误,不应该同时向苏联、英国和美国作战,应该完全占领苏联以后,再跨海攻占英国,最后再向美国宣战,也就是一个一个彻底收拾。当时欧洲绥靖主义流行,英美都想把战火引到苏联头上。

    如果希特勒集中精力攻打苏联,英美肯定会作壁上观。没想到希特勒会攻打自己,英美才不得不联合苏联。

    这一点,可以说希特勒是把英美“逼上梁山”了,最终导致自身的灭亡。(自己打的…望您修改,对不起啦)2、德国所有军队共有多少人?先把这个的三军人数列出来。

    资料完全来自于英文---老规矩,列数据 Heer - The Army 1935-1945(德国国防军,陆军)Between 1939 and 1945 close to 13 million served in the Heer. Over 1.6 million were killed and over 4.1 million were wounded. 累计接近1300万人Luftwaffe - The Airforce 1935-1945(德国空军)Between 1939 and 1945 over 3.4 million served in the Luftwaffe. Over 165,000 were killed, over 155,000 went missing and over 192,000 were wounded.累计超过340万人 Kriegsmarine - The Navy 1935-1945(德国海军)Between 1939 and 1945 over 1.5 million served in the Kriegsmarine. Over 65,000 were killed, over 105,000 went missing and over 21,000 were wounded.累计150万人另外Waffen-SS - The Armed SS 1933-1945(武装党卫军)By the end of WWII over 1,000,000 soldiers in 38 divisions would serve in the Waffen-SS, including over 200,000 conscripts.在1945年时超过100万----我的数据认为,累计数据接近300万另附上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战争结束Germany 78 189 235 261 327 347 319 375德国军队战争期间师一级单位的数量注意,战争后期许多师是空架子。简论二战对战后世界的影响 20世纪30年代,英法美等国奉行绥靖政策,主要执行者是英法,而美国的“中。

    二战论文(历史)

    论文:主要是德国低估了英国的军事实力和攻打苏联,德国认为英国被逼出欧洲大陆后,再也没有能力来阻挠自己统一欧洲大陆的计划,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国皇家海军从战争一开始就牢牢把住了北海出口,使得德国水面舰只无法通过日德兰半岛,皇家空军也在海峡上空挫败了纳粹空军,而德军就是在这不分胜负的时候贸然去攻打苏联,设想一下,如果德国不入侵苏联,也就不会有苏美英三国联盟,德国也不会在东线损失如此多的人员与装备,如果把东线战场的1094个师调至西线,或是意大利和北非,那么战争的格局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即使是美国,与这么一个强大的对手作战也是很费力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横扫整个欧洲的纳粹德国最终成为了战败的一方。

    纳粹德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其领导人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决策失误。 根据多方面的资料和书籍的参考和多个军事爱好者的朋友的讨论,总结出纳粹德国十个方面的错误抉择 一。

    德国因为巴尔干战役耽误了五周左右的宝贵的进攻俄国的时间。被绝大多数参与讨论的和本人认为是德国在二战中的一个最致命的错误。

    二。希特勒顽固奉行不放弃一寸土地的作战方法,也被认为是一个致命错误,虽然这一招曾在莫斯科会战挽救了德国几乎崩溃的东部战线,但是它在整个战争期间给德国军队带来的灭顶的灾难远更比它的积极意义要深重得多。

    三。希特勒在敦克尔克让装甲部队停止前进,事实上放走了30万英国远征军,使英国有力量继续战斗从而改变了整个二战的进程,是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

    四。保密与间谍工作的严重失误,德国人的密码被盟国破译,却长期浑然不知,导致德国在战场处处挨打,节节败退。

    譬如苏联间谍佐尔格等给德国带来的灾难是难以估量的。 五。

    西线一直到1944年6月才开辟,而希特勒却长期为一条根本不存在的西线保留了过多的兵力,尤其是早在1941年就在西线保留着50万人,如果能够把这些军队调到苏联前线,在1941年12月,德国人应该已经占领了莫斯科。 六。

    第三帝国有一点变态的犹太政策,使德国在欧洲大陆、甚至全世界失去了人心,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敌人。 七。

    如果德国不发动对苏联的战争,也许它不会失去在欧洲的霸主地位,“俄国是一个永远不要去进攻的国家!” 八。假如德国是和美国结盟,而不是与经济、军事、科技都不发达的日本、意大利结盟,二战会是个什么样子呢?和日本、意大利结盟绝对是个错误。

    九。1942年,德国发动南线攻势后已经重新夺取了苏德战争的主动权,但是在斯大林格勒,为一个事实上已经成为了一个废墟的,军事上,经济上价值不大的城市反复争夺,为了很虚无的政治利益,用他们并不熟悉的战法流干了身上的血。

    并且在失败后,拒不接受事实,导致33万人的覆灭。 斯大林格勒的错误其中还包括在战役初期的同时向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两个方向进攻这样的战略上的错误。

    十。在第三帝国完全处于下风,条件并不成熟的情况,错误地发动“堡垒”战役加速自己的死亡与很麻木、很愚蠢地判断盟国登陆地点选在加莱,而错过了在诺曼底将盟军赶下大海,避免两线作战的最后机会两项并列被人们认为是二战中德国的第十项错误。

    A4即V2是由德国火箭专家维尔纳.冯.布劳恩为首的小组在波罗的海港口佩内明德研制的A系列远程火箭的一种,是世界上第一种实用的弹道导弹。"V"来源于德文Vergeltung,意即报复手段,这是纳粹在遭到盟国集中轰炸后表示要进行报复的意思。

    V1和V2表示这两种型号仅仅是整个系列的恐怖武器的先驱。 V2长13.5米,发射全重13吨,能把1吨重的弹头送到322千米以外的距离。

    火箭由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动,燃烧工质为液氧和甲醇。发射时火箭先垂直上升到24-29千米高,然后按照弹上陀螺仪的控制,在喷口燃气舵的作用下以40度的倾角弹道上升,也可由地面控制站向弹上接收机发射无线电指令控制。

    一分钟后,火箭已飞到48千米的高度,速度已达每小时5796千米。此时,无线电指令控制系统指令关闭发动机,火箭靠惯性继续上升到97千米的高度,然后以每小时大约3542千米的速度大致沿一抛物线自由下落,击中目标。

    由于当时制导系统的精度所限,误差较大。 1943年初按盟国情报人员的情报,盟国发现这一计划,并由对佩内明德的空中侦查得到证实。

    1943年8月17日夜,英国皇家空军对佩内明德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大规模空袭,毁伤了V2的地面设施。为预防重蹈8月17日灾难,纳粹将V2工厂迁到德国山区的山洞工厂,这个过程耽误了预期的火箭攻势。

    1944年6月13日(诺曼底登陆后六天)V1开始攻击伦敦,9月份第一枚V2落到伦敦。火箭攻击造成了严重的平民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果在六个月前对登陆部队集结地进行集中攻击而不是伦敦的话,即如艾森豪威尔将军所说,盟国将遭到难以克服的困难。对伦敦的攻击都是在上午7至9时,中午12至2时,下午6至7时交通高峰期进行的,企图吓垮英国的民心士气。

    可是,对经过1940年空袭的英国人民,在全面胜利已如此接近时,这种新的恐怖算不了什么。在诺曼底前线的英国士兵更尽了最大努力用最快速度向威胁他。

    【历史小论文范文】历史小论文求:中考历史论文的资料和范文.网址也

    2007中考中国历史总复习资料 香港10余万工人的反抗,实行总同盟罢工,最终取得了胜利。

    265、省港大罢工:广州、香港工人举行的反帝大罢工,罢工的规模大,时间长。从1925年6月开始,坚持到1926年10月,历时16个月。

    香港25万工人参加罢工,其中10万余人离港回到广州。 266、1925年6月13日,省港罢工工人及农民、学生、黄埔军校学生等10多万人在广州举行反帝游行示威。

    当经过沙面租界对岸的沙基时,遭英、法两国的枪击和军舰的炮轰,死50余人,伤数百人。惨案震惊中外,称为沙基惨案。

    267、张謇是中国近代实业家、教育家,清朝状元。甲午中日战争后致力于实业与教育,建成大生纱厂以及盐业、榨油、面粉、冶铁、轮船等企业,形成大生资本集团,并创办了10多所学校。

    268、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了黄埔陆军军官学校。 269、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南昌发动武装起义,8月1日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南昌市因此获得英雄城的美称。

    270、1928年,国民政府成立中央研究院,蔡元培任院长。它是当时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

    1928年,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了青铜器和刻有文字的甲骨,成为中国和世界考古史上的一件大事。1934年,天文研究所在南京紫金山建立天文台,开始了近代中国自己的天文观测工作。

    字串7 271、陶行知是一位人民教育家,他积极推行乡村教育,以改造广大农村,进而改造中国社会。1927年,他在南京郊区创办晓庄师范,这是一所培养乡村教师的别开生面的新型学校。

    272、1928年,张作霖由于拒绝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一些条件,被日本军队炸死在沈阳附近。他的儿子张学良继任总司令。

    年底,张学良发表通电,宣布服从国民党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完成统一。 273、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炸毁中国东北沈阳北郊的一段铁路,反称是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占领了沈阳城,这就是著名的“九·一八事变”。

    此后不久,东北三省1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全部沦于日军之手,东北3000万同胞受尽欺凌,流离失所。 274、1932年1月28日深夜,日本军队突然进攻上海,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在著名将领蔡廷锴、蒋光鼐的指挥下,奋起抗战,这就是“一·二八”事变。

    爱国将士多次打退日军进攻,迫使日军三次更换主帅。这次战事得到中国各界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而有力的支援。

    275、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企图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东北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东北人民过着耻辱的亡国奴生活。 276、1933年,爱国将领冯玉祥、吉鸿昌等人,组织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他们痛击日军,把日军赶出察哈尔省。

    后来,同盟军弹尽粮绝,宣告失败。 字串5 277、1935年10月,为了北上抗日,实行战略大转移,中国工农红军经过两万五千里的长征,历时一年有余,环绕大半个中国,胜利到达甘肃。

    278、1935年12月9日,北平(今北京)六七千大中学生不顾当局的禁令,冲上街头同使用水龙、警棍日军攻占沈阳的军警搏斗,向当局请愿,反对华北自治,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称为一·二九运动。 279、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在西安扣押了蒋介石,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就是震守卫卢沟桥的战士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在大敌当前的情况下,中国各个政治派别以民族利益为重,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使中国走上停止内战进行全民族共同抗战的道路。 280、1937年7月7日,日本向北平西南的芦沟桥发起进攻,全面发动侵华战争。

    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历史上称为“芦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

    281、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威胁南京,称为“八·一三事变”。中国军队奋起抗击,同日军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了三个月的激战,史称“松沪抗战”。

    282、1937年12月,日本军队在攻陷南京后的6周时间内,屠杀中国军民达30余万,连老弱病残甚至婴儿也不放过,2万多名妇女遭受凌辱,南京市有三分之一的建筑在烈火中化为灰烬。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

    字串6 28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实施细菌战,时间长达12年,地区遍布中国20多个省,造成至少27万人死亡。这是世界上造成伤亡人数最多,损害程度最大的细菌战。

    284、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迁往重庆,把重庆作为陪都。 285、1938年春,爱国将领李宗仁指挥军队和日军在山东台儿庄展开激战,消灭日军1万多人,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粉碎了日本企图速战速决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

    286、中国的抗日战争得到了世界各国进步人士的有力支持,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白求恩、印度医生柯棣华等,前来中国参战,为了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美国记者史沫特莱、埃德加·斯诺等,及时向世界报导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事迹。

    287、1940年,八路军在彭德怀的指挥下,先后组织了100多个团在华北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的反攻,史称“百团大战”。它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本军队中规模最大的战役。

    求一篇关于二战史的论文

    [历史论文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烟云在地球上空散去已整整50年了。这场战争既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场空前浩劫,同时它 的胜利又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场战争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仍对 今天的世界产生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站在一个什么样的高度,从一个什么样的角度出发,引导当代的青 少年学生深入学习这段历史,将关系到他们认识了解今天的世界,并在此基础上,思考和探索21世纪人类发展 的大趋势,这是摆在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极其严肃而又重大的问题。我以为,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 这段历史的教学中加强历史感和时代感。

    如何才能做到在二战史教学中加强历史感和时代感呢?

    一、要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讲述大战的基本史实及过程

    这是加强历史感和时代感的重要内容和前提,它包括两方面含义:

    第一,要如实地讲清楚大战的基本过程,注意史实及引用材料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让学生清楚地了解第二 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这也是教学的基本目的要求之一。在讲述大战进程时,必然要涉及到一系列重要的史 实,如大战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战役、主要外交行动及相关历史人物等等。而关于这些事件、战役、行动和人 物的各种史料、数据记载有许多,由于其来源、记录的角度、观点不同,往往同一内容却说法各异,甚至相互 抵触;同时,由于史学的发展,许多陈旧错误的东西不断被新的成果所取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选用有关史 料时,一定要慎重地加以考订和鉴别。又如,在二战中的中国战场上,1937年12月,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后, 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关于在这次大屠杀中殉难的……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