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教育批判性评论范文

    对亚里士多德的批判性评价 -

    提起亚里士多德,中外人士多挑大拇指。

    但说起荀子,可能大家只记得《劝学篇》,要在国外学术界说起,就好像在中国说托马斯.阿奎那一样,总觉得隔着点什么,不太入群众的法眼,其实情况不是这样。 从时代来看,二人的处境差不多。

    荀子贵为齐国祭酒,齐国何许国也?就是战国七雄里面最富的那个,就是产生管仲、稷下学宫的那个国家,也就是战国末期中国的学术中心;亚里士多德呢?灭亡古希腊的马其顿的国家的太傅,相当于秦国的太子傅,李斯这样的一个角色。时代为这两个人准备了丰富的思想资料。

    亚里士多德本身就是柏拉图的学生,加上身份的方便,使得他能够充分的总结古希腊的各种文化,成为集大成者,荀子也是如此,荀子虽然没有直接师承孟子,但是在那个学术交流空前繁盛的年代,作为学术中心的总监,有机会、有能力、有条件进行系统的总结,对这两个人来说,都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历史机遇,加上个人的努力,所以成功了。 再看他们的学术内容。

    从逻辑学上看,亚里士多德总结了古希腊的逻辑学,提出了系统的演绎推理三段论,至此,西方形式逻辑体系形成;荀子则总结了墨家的逻辑学并加以深化,也成为中国逻辑学的开山;从政治学上看,荀子提出王霸兼用的学说,开现实主义政治学的先河,在继承儒学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总结散乱法家思想并指导了李斯、韩非,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中德”、三种政治体制学说,也对古希腊的政治学说进行了系统总结;从伦理学上看,亚里士多德讲“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不拘泥于仅仅继承,敢于与自己不服气的柏拉图理论对抗,荀子更是开“性恶论”之先声,在继承儒家仁政的基础上,大胆地进行现实主义探索。

    从历史结局上讲,也相似。亚里士多德被后来各种学派所推崇,也所抛弃。

    唯心主义者看他可爱,质料与形式,形式决定质料;唯物主义者也看他可爱,实体说。但是反过来,也都看他不舒服;荀子在道统未建立之前,还可以站在儒家的家谱灵位里面,在道统说出世后,其性恶论成为儒家“性论”的异端,自己也被请了下来。

    对于荀子,就像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一样,还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发掘。 演绎逻辑——亚里士多德 演绎是由确切无误的大前提推出个别结论的逻辑方法。

    对这个问题一直没搞明白,放放吧,暂时从既有的结论出发,比较一下。从个人角度说,我欣赏归纳逻辑。

    因为未知的事情太多,终极真理没有出现,所以只能一步步摸索。而且从“两个铁球不同时落地”是错误的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出发,我们不得不对演绎推理是否科学大打问号,但是这个问题的基础,又在归纳:有黑天鹅出现,就证否了“所有天鹅皆白”这个大前提。

    亚里士多德首先进行的是观察,观察是一种归纳的做法,从个别事物总接到一般的做法。看到老虎、猫、豹子都长着四个能抓老鼠的爪子,脚底下都有个小肉垫,于是把它们归纳到一类:猫科!又看到兔子、小狗都生小崽,都喂奶,于是说:哺乳动物!一个一个的大前提被归纳出来了,自信心爆棚,天下哪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要我找到大前提,靠我的“三段论”就可以推理!人,人,人就是长着四只脚、身上无毛的动物!于是有人拿了一只白条鸡放在面前,说,这就是人。

    在伽利略发动近代科学革命以前,亚里士多德、欧几米德等等的科学大前提一直统治着科学界,但是科学哪能没有突破?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着:逻辑本身也是发展,归纳、演绎、类比不断地被更新的理论所推进,没有一成不变的绝对,亚氏的贡献,首先是归纳。 1、我们读先秦文学,为它的句法、用词所折服,但是对于西方著作,却没有这种美感,原因呢?语言的隔阂。

    在中国人来说,我们使用的白话文和文言文有着历史继承关系,我们受着历史文化传统的熏陶,所以欣赏古文,并不困难。而希腊语、拉丁语是西方国家语言的鼻祖,文艺复兴后,人们开始复古,重新学习,德国、英国、法国,这些希腊、拉丁的后裔,能够从希腊语、拉丁语里面得到审美的感受,而翻译成汉语,就成了无味的、干瘪的语言,原因就是我们再用现代汉语翻译别的国家的古代作品,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用文言文(优美的文言文)来理解西方、印度古代作品,那感觉就不同了。

    可惜,专业的东西只在大学、专家范围内,由精通别国语言的人们在欣赏。 2、关于自然哲学与政治哲学的问题。

    当我们读《五蠹》的时候,我们为韩非的文字所折服,而当我们读《理想国》的时候,我们却只对之谅解皮毛,这就不仅仅是文字隔阂,而是文化隔阂的问题了。我们学习西方哲学,过于偏重于所谓的“西方科学主义”传统,似乎认为西方自亚里士多德开辟逻辑学、伽利略开辟观察法、培根开辟归纳法以来,西方的哲学的主流就是科学主义、理性主义等自然哲学方面的成就,政治哲学并不发达,而中国哲学更加偏重于道家、儒家、墨家等政治哲学领域。

    这恐怕也是一个误会吧!从苏格拉底开始,西方哲学从天上掉到了人间,不再以自然哲学作为人的主要兴趣点,赫拉柯利特、苏格拉底、德谟克利特、柏拉图开创的政治哲学,在亚里士多德时期得到了总结,虽然教材上仅仅寥寥数笔,但是对于西方文。

    批判现在的语文教育 700字

    语文教育的现实批判岳增学 刘文侠 课程标准颁布已经三年了,从上世纪90年代末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开始,对语文教育从批判性反思直至新课程的实施,这七八年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对传统“应试教育”的困惑、反思、批判,初步完成了对新课程的理想化构建,可当新课程由实验区逐渐向全国普及的时候,理想的光环正渐渐淡褪,严峻的现实再次对我们发出了警示。

    于是,我们便鼓起勇气问自己:“皇帝的新装”究竟“穿”了多少?一、语文课程的本质错位,是新课改的先天不足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决定实践的方法论取向,语文教育也不例外。语文课程的本质是什么,如果说是工具性,那么人类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凭借,都具有工具性,没有人敢说语文学科之外的其他学科或其他文化存在不具有工具性,语文充其量是工具中的一种,或者说更具有基础性(就是基础性也很难立住脚);如果说是人文性,哪一种文化没有人文性,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无论是文字记载的、文物标志的、历史的、民族的、民俗的,抑或是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哲学的、饮食的,从任意角度分析,各种文化对人的精神品质的培植与养成无不具有熏陶浸染作用。

    一个人的人文素养是全方位复合型的,影响一个人人文素养形成的文化也是全方位、综合性和多元的,你不能说哪种文化的人文性对人文素养的形成更具有决定意义。语文是一种文化,尽管语言文化相比较而言更具有普遍性,但终究是文化的一种,是文化的一种特殊存在,既然语文是特殊的工具,是特殊的文化,你就不能用泛文化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来界定它的本质属性。

    说语文具有工具性,因为它是语言,说语文具有人文性也因为它是语言。语言的运用就是工具,语言的精神影响就是人文。

    运用语言交流,运用语言思维,运用语言记载,证明它具有工具性;在语言环境中涵养人的精神世界,证明它具有人文性,所以说语言性才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是区别于其他文化存在的特质,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由语言性决定的子属性,也可以说是一切文化存在的普遍属性。如果你查阅现代语文教育史,就会发现自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至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历次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不变的概念就是语言,其核心概念也是语言。

    语文教育就是语言的教育,或者说是语言的教育实践,在语言教育中学会运用语言,在语言教育中形成和发展人的精神世界。问题一目了然,非常简单,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语言性,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感悟语言、品味语言、欣赏语言、创造语言,从而丰富发展语言。

    新课标对课程性质的界定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看上去似乎辩证而又圆满,但在实践中往往很难定位把握,事实是很多教师往往把它割裂为两个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要么体现工具性,把语文教育搞成语言知识教育,要么体现人文性,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语文概念在很多教师脑子里是模糊而无法定位的,自然而然地影响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和教育教学行为。

    二、教育科研充满理想色彩,缺少对课程环境的现实关注只要打开目前林林总总的语文教育教学杂志,你就不难发现很多时尚的概念正在走俏,如“综合性学习”“自主探究性学习”“课外实践”“语文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加强课堂内外资源的挖掘、整合与利用”“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合作学习”“师生、生生师师、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多元解读”“语文实践活动”等。这还不是最时尚的课程概念,有些理论研究者在书斋里的浪漫与作秀远甚于此,如“使语文课堂由格式化的知识王国变为人性化的生命世界”“使语文课堂由同质思维的产床变为异质思维的摇篮”“使语文课堂由传经授道的讲堂变为心灵共享的学堂”等等。

    笔者列举是例,绝不敢有讥讽之意,相反倒是很欣赏诸多同仁的高瞻远瞩与突破传统窠臼的理想精神,课程改革正是由现实走向理想、把理想变为现实的必然过程。问题是当我们的课程专家在潜心研究国外的后现代课程论并把它们理想化地整合成我们的母语课程标准时,有没有想过内外因的辩证关系问题,先进的课程论是内因,课程环境是外因,把课程论这个鸡蛋放置在冷如冰箱的课程环境里,会是一种什么结果?我们的学生家长依然眼巴巴地盯着孩子的成绩单,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依然在用自己的血汗钱交付日益上涨的学费,供子女通过高考读研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梦想;社会依然在用升学率衡量一个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依然在以成绩排名评价每一个教师,有哪个大胆的语文教师敢把课堂放手让给学生?你仔细计算一下一篇课文与作业量的比例(通常一篇课文的同步教辅训练有《自主性探究》《开放性作业》《拓展性学习》《自我测评》《单元检测》《课堂拓展与延伸》等等),一篇千字课文往往相伴大约16开纸四五个页码的作业训练,这样的作业量使我们的孩子早已忘记昼夜更替与四季轮回,感觉不到社会变化与家庭亲情,又怎么谈得上“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充分挖掘与利用课程资源”,又如何让学生体验“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

    【鉴赏评论性文章怎么写啊?】

    鉴赏文章与读后感的主要区别在于,鉴赏文章要尽可能地站在客观的角度,从文学性、艺术性等各个方面来评价这些作品;而读后感则是更偏重于自我的感受.读书写鉴赏文章要比写读后感难一些,难就难在你要有一些鉴赏方面的理论标尺,比如文学性的好坏,文字的优美程度等等,这些要求你自己心里首先要有点数.而且鉴赏文章并非全部的表扬,名著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历史局限性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写的.我不是经常写文学鉴赏类的东西,不过经常写其他的评价,我一般会这样写:总体回忆一下全书,大概说一下情节、作者什么的;然后评价一下它的文字,这个比较容易,找到一两处写的优美的地方或者写得烂的地方,记住,评论一定要有细节;然后评价一下全书的层次构架,这个也比较容易;如果楼主有这个能力,还可以评价一下地域性、人文性啊什么的。

    写鉴赏一定要有批评,否则显不出你的水平.参考:〔赏析〕 该曲虽和马致远的《秋思》有相似处,但却又自有特点.首二句以“孤村”领起,着意渲染秋日黄昏的冷寂.“一点飞鸿”给阴冷的静态画面带来了活力,造成曲子抒发情感的转移.接着诗人用青、绿、白、红、黄五色,以远及近、由高到低、多层次多侧面立体交叉式地描绘出秋日美丽的景象,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此曲极富艺术张力,一笔并写两面,成功地将秋日迟暮萧瑟之景与明朗绚丽之景融合在一起,把赏心悦目的秋景作为曲子的主旋律,不失为又一篇写秋杰作.白朴这首曲子是以秋景作为写作的题材,我们从其中的修辞可以看出,他的文学涵养是极高的.通篇作品,全都由一些美丽的自然图景构成,而白朴本人,就好像是拿著这些自然拼图的艺术家,拼出一幅美丽中带著和谐的人生图画.写秋景,自然难免要烘托出萧瑟的气氛,但是如果全以萧瑟气氛为全篇的写作大旨,又会令读者感受到沈闷而有压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白朴在选用语辞时,便颇费心神.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共用了六个图景:「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而其中任何一个图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萧瑟气氛.为了要使这种萧瑟气氛活泼起来,於是作者接下来选用了「一点飞鸿影下」作为上半段的结语.如此一来,原本萧瑟的画面转成了活跃,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现了另一种鲜活的生气.最后为了加强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丽而有韵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作为曲文的结束语.这两句用了「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而且「白草红叶黄花」这三种颜色,是交杂在「青山绿水」二种颜色之中;「青山绿水」是广大的图景,「白草红叶黄花」是细微的图景,如此交杂相错,於是原本是寂寞萧瑟的秋景,突然变得五颜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见,白朴的散曲写作技巧有多麽高明了.。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