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护理综述范文题目

    求一篇护理综述范文(要求10000字)

    文献综述文献进行阅读、选择、比较、类、析综合基础研究者用自语言某问题研究状况进行综合叙述情报研究文献搜集、整理、析都文献综述撰写奠定基础

    文献综述格式般包括:

    文献综述引言:

    包括撰写文献综述原、意义、文献范围、文标题及基本内容提要;

    文献综述文:

    文献综述主要内容包括某课题研究历史 (寻求研究问题发展历程)、现状、基本内容 (寻求认识进步) 研究析(寻求研究借鉴)已解决问题尚存问题重点、详尽阐述前影响及发展趋势使研究者确定研究向且便于解该课题研究起点切入点研究基础所创新;

    文献综述结论:

    文献研究结论概括指自该课题研究意见存同意见待解决问题等;

    文献综述附录:

    列参考文献说明文献综述所依据资料增加综述信度便于读者进步检索

    护理综述范文

    一、护理估计 (一)定义 从各方面有步骤、有计划地收集资料以评估病人健康状态的过程谓之估计。

    估计是护理程序的开始,估计阶段是提供高质量的个体化护理的基础,为确定每个病人的护理诊断、制定目标、实施护理计划和评价护理效果提供了依据。因此收集资料十分重要,除了入院第一次的总体估计外,在护理程序实施的过程中,还应对病人进行随进估计,将有助于及时确定病人进展情况,发现病人住院期间出现的新问题,并根据这些资料决定是否需要修改、中断或继续护理措施。

    (二)收集资料的内容与范畴 收集资料应从以人的基本需要为基础,以病人为中心来考虑,即病人的健康情况与他对目前疾病的反应是护士最应关心和解决的问题。所以护士应着重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生长发育状况、生活方式、环境及对疾病的生理心理反应等。

    以利于为如何帮助病人恢复最佳功能状况而作出决策。在收集资料时可以从下列14个方面进行: 1.社会心理状况 (1)社会状况 包括病人的职业、单位、职务、经济、教育、宗教信仰及对病人生活有影响的人。

    (2)家庭状况 家庭成员 ,病人在家庭中的作用,居住条件等。 2.精神情感状况 (1)感知能力,让病人说出自己在什么地方,今天是几月几日,辨认人,并检查其写和说的能力及词汇水平。

    (2)病人对压力的反应。 (3)对其周围人和事、物的反应,以前是否住过院,对这次住院是否惧怕等。

    (4)病人目前考虑的问题,对护理有何要求。 (5)病人对自己目前状况的看法及自我形象概念和希望得到的健康状态。

    3.生殖系统 无性功能改变。对女性应了解月经史、分娩情况、计划生育情况等。

    4.环境状况 (1)安全感。 (2)从病人的年龄或精神状况分析,是否需要安全保护措施,如床栏等。

    (3)是否有引起交叉感染的环境因素。 5.感觉状况 (1)视觉 视力,对光反射,有无幻视、幻觉等。

    (2)听力 是否能清楚地听到一般说话声音,是否单耳或双耳听力有问题,有无耳鸣。 (3)嗅觉 检查病人嗅觉是否与众不同。

    (4)味觉 是否存在最简单、最基本的味觉,有无与众不同。 (5)触觉 包括对各种疼痛、冷热,以及触摸的感觉等。

    6.活动神经状况 (1)活动状况 行动是否受限和对日常活动及剧烈活动的承受性。 (2)肌肉骨骼状况 关节活动,握力大小,走路方式 ,是否要借助拐杖等工具,四肢肌肉有无萎缩、软瘫等情况。

    7.营养状况 (1)饮食习惯 一天吃多少及喜欢吃什么,是否经常有饱胀感或饥饿感,有无挑食习惯等。 (2)身高、体重及活动能力 是否过于消瘦或肥胖,量近有无体重减轻及其程度,以及通过观察皮肤,指甲等方面了解营养状况。

    (3)食欲情况 最近有无变化,有哪些影响食欲的因素。 (4)消化系统 有无义齿、缺牙、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胃肠道有无手术史,有无因特殊检查、治疗或服药影响消化及食欲。

    8.排泄状况 (1)平时病人排泄习惯,目前有无改变。 (2)哪些方法 有助于病人正常排泄。

    (3)引起排泄状况改变的原因。 (4)排泄方法是否改变,是否需要辅助设施。

    (5)最近有无其它特殊问题,如大小便失禁、便秘、腹泻、尿潴留、尿失禁、尿频、夜尿多等。 9.水、电解质平衡状况 (1)正常摄入及排泄情况,如每日饭量,摄入液体量,以及尿量等。

    (2)有无特殊健康方面的问题影响正常摄入,有无多饮或不饮,其原因何在,有无水肿、脱水征象。 (3)检查血液酸碱值了解电解质情况,测量血压了解循环血容量。

    10.循环状况 (1)脉搏速率、强弱、节律、脉型。 (2)心音是否正常,心率与脉率是否一致。

    (3)血压是否正常,应分别检测直立血压,卧位血压及两上肢血压。 (4)观察皮肤、口唇、指甲,了解末梢循环情况。

    (5)心脏监护的数据报告和图象。 (6)有关实验室检查情况及临床意义。

    11.呼吸状况 (1)直接观察 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频率,呼吸音,体位对呼吸的影响。 (2)间接观察 有无吸烟史,每日吸烟量,烟的种类;周围有无吸烟者;有无服用影响呼吸系统功能的药物;是否有焦虑、恐惧影响呼吸的情况;是否使用呼吸机、氧气辅助呼吸;皮肤、口唇、指甲颜色及类型;实验室检查结果及其临床意义。

    12.体温状况 (1)病人对自我体温感觉的主诉。 (2)病人(家属)是否了解发烧时降温及发冷时保暖的一般措施。

    (3)测量体温,了解基础体温。 (4)出汗时间、方式,有无盗汗。

    13.皮肤情况 (1)皮肤的颜色、弹性、干湿度、完整性,有无皮下出血、褥疮及其它损伤。 (2)卫生习惯及皮肤排泄情况。

    14.舒适和休息状况 (1)不舒适的原因,哪些措施可使病人感到不舒适。 (2)睡眠是否足够,借用何种方法帮助睡眠,疾病是否影响睡眠或还有其他原因,白天是否感到嗜睡、疲乏。

    护士从上述14个方面了解病人的资料,看病人是否能达到满足,如发现某一项基本需要不能满足,再从中寻找原因。 (三)资料的类别 资料的类型包括主观与客观的资料,过去和现在的资料,固定和可变的资料。

    1.主观与客观资料 主观资料即病人的主诉,包括对疾病的感觉、态度、愿望以及需要等。如恶心、眩晕、疼痛等为主观资料。

    客观资料即医护人员的观察。通过观察、测。

    护理系写论文 要求综述格式 求范文

    论文写作,先不说内容,首先格式要正确,一篇完整的毕业论文,题目,摘要(中英文),目录,正文(引言,正文,结语),致谢,参考文献。

    学校规定的格式,字体,段落,页眉页脚,开始写之前,都得清楚的,你的论文算是写好了五分之一。然后,选题,你的题目时间宽裕,那就好好考虑,选一个你思考最成熟的,可以比较多的阅读相关的参考文献,从里面获得思路,确定一个模板性质的东西,照着来,写出自己的东西。

    正文,语言必须是学术的语言。一定先列好提纲,这就是框定每一部分些什么,保证内容不乱,将内容放进去,基本上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修改修改就可以了。

    如果还有什么不懂,可以去帮助论文网看看,那上面有很多范文,挺专业的。

    如何写好一篇护理方面的综述论文

    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 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初次撰写文献综述,所选题目宜小些,这样查阅文献的数量相对较小,撰写时易于归纳整理。

    否则,题目选得过大,查阅文献花费的时间太多,而且归纳整理困难,最后写出的综述大题小作或是文不对题。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

    搜集文献要求越全越好,因而最常用的方法是用检索法。 搜集好与文题有关的参考文献后,就要对这些参考文献进行阅读、归纳、整理,如何从这些文献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可靠性大的单篇研究文献十分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讲,所阅读和选择的文献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文献综述的水平。

    在阅读文献时,要写好"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和做好"文献摘录卡片"。有自己的语言写下阅读时得到的启示、体会和想法,将文献的精髓摘录下来,不仅为撰写综述时提供有用的资料,而且对于训练自己的表达能力,阅读水平都有好处,特别是将文献整理成文献摘录卡片,对撰写综述极为有利。

    二、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

    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

    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

    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

    三、注意事项 由于文献综述的特点,致使它的写作既不同于"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也不同于一般的科研论文。因此,在撰写文献综述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搜集文献应尽量全。

    掌握全面、大量的文献资料是写好综述的前提,否则,随便搜集一点资料就动手撰写是不可能写出好多综述的,甚至写出的文章根本不成为综述。2、注意引用文献的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

    在搜集到的文献中可能出现观点雷同,有的文献在可靠性及科学性方面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引用文献时应注意选用代表性、可靠性和科学性较好的文献。3、引用文献要忠实文献内容。

    由于文献综述有作者自己的评论分析,因此在撰写时应分清作者的观点和文献的内容,不能篡改文献的内容。4、参考文献不能省略。

    有的科研论文可以将参考文献省略,但文献综述绝对不能省略,而且应是文中引用过的,能反映主题全貌的并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文献资料。

    求 综述论文 一篇

    医学综述论文范文:胃管的留置方法与护理综述医学综述论文范文:胃管的留置方法与护理综述 目的:综述不同病人留置胃管的方法及护理,阐述了胃管的选择和插入深度,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提出要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及护理。

    方法:归纳总结。结论:不同病人胃管的选择,置管方法及护理亦不同。

    ؤ 关键词 胃管 留置胃管 方法 护理ؤ 留置胃管临床上运用广泛,常用于营养支持和胃肠减压。经胃管鼻饲为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病人提供营养,热量及胃内给药,是促进病人恢复的主要方法之一,还可以通过抽吸胃液,了解胃液的性质和量,观察病人有无消化道合并症;有效的胃肠减压可降低胃肠压力,减轻腹胀,促进切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对胃肠道、胆道手术来说,术前留置胃管还能为有效减少麻醉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极为重要。

    近年来由于临床疾病的多样化和整体护理的发展要求,留置胃管的方法与护理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为顺应这一需要的发展,通过广泛收集资料,现将留置胃管的置入方法与护理做一综述。 1 留置胃管的方法ؤ 1.1 胃管的选择及改进 硅胶胃管因组织相容性大,管道透明、管壁柔软、侧孔较大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橡胶胃管。

    临床上成人多采用14~28号硅胶胃管,但以16号最为常用。新生儿常选用6号胃管。

    为解决昏迷。危重病人插管难度,有人研究了胃管前段向一侧弧形弯曲30度角的弯头胃管[1];还有带有三通阀的胃管[2],避免注入液外溢;一次性滴喷药胃管,可使药液呈喷射状布满胃粘膜,以达到治疗目的[3];也有人用头皮针管代替胃管给新生儿鼻饲,既不使奶液或药液滴漏,又减少了对小儿粘膜的损伤。

    目前国内还引进了新型胃管,具有软、细、耐腐,有导向引导导丝,置管可达90天~180天,较适合于昏迷及高龄卧床吞咽反射差的病人。 1.2 胃管的置管法ؤ 1.2.l 新生儿置管法 新生儿由于吞咽、咳嗽反射均不完善,加大了插胃管的难度。

    在插管过程中,当胃管下至5cm~7cm时(即快到达咽部时),助手迅速用消毒棉签蘸少许温度适宜的糖水或奶汁放入患儿口腔,使其产生有吮吸动作。此时操作者迅速将胃管往下插至胃内。

    孙燕等认为,新生儿鼻腔狭窄,经鼻留置胃管会引起鼻腔粘膜充血,水肿及造成鼻腔横截面积减少,鼻阻力增高,影响肺功能,而经口留置胃管则对患儿影响较小[5]。ؤ 1.2.2 学龄前期以上患儿置管法 此期患儿年龄大于三周岁,对能配合者采用口服盐水法,当胃管达于咽部时,助手用汤匙给患儿喂生理盐水,边喂边将胃管插入胃内;对昏迷、哭闹不能配合的患儿可使用简易开口器法:患儿取仰卧,头部后仰固定,将5ml注射器去掉活塞,剪去乳头及根部,修整切面使其平滑,用无菌纱布包裹,插入口腔至舌根部,助手固定口腔外筒柄部,操作者将胃管沿注射器内壁送至胃内[6]。

    此法降低患儿痛苦,提高插管成功率。ؤ 1.2.3 成人置管法 常规备齐用物,用液体石蜡纱布润滑胃管前端15cm~20cm,一手持纱布托胃管,一手持镊子夹住胃管前端,沿一侧鼻孔插入,当胃管通过咽喉部时(14cm~16cm),嘱病人做吞咽动作,当病人吞咽时,将胃管迅速推进,从胃管插入鼻腔至胃内,全程需8S~15S。

    但采用此法,易引起恶心、呕吐而至插管失败。所以,减少对喉上神经的刺激是成功的关键。

    用饮水插胃管法(同上)可分散病人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减轻胃管对咽喉部刺激,通过吞咽反射使胃管易进入食管而不易误入气管,但对消化道穿孔,肠梗阻,不明诊断的腹痛,腹部外伤,昏迷无吞咽反射者禁用。对于清醒敏感者,有人提出在插管的同时吞咽20ml~30ml的石蜡油,不仅可产生吞咽动作,使胃管下滑,还可使石蜡油附着于食管和胃粘膜上,减少胃管对粘膜的摩擦和刺激[7]。

    亦有人提出麻醉润滑法,即在插管前用l%地卡因喷雾或滴鼻,当有麻木感时再行插管,也可减轻病人的刺激反射[8]。唐梅等人还认为用缓慢置入胃管法,与传统的快速置胃管法比较,其一次性成功率高,病人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小。

    即置管过程中随时询问病人不良反应,视病人反应调整置入胃管速度,插管速度与病人吞咽动作一致,当经过鼻腔、咽喉部、食管狭窄处速度减慢或停止。嘱病人深呼吸,尽量不咳嗽,同时安慰病人使其全身放松,缓慢插入胃管直到胃内,全程时间最好不超过20S,置管过程中所有病人均采用半靠卧位[9]。

    ؤ 1.2.4 特殊病人置管法ؤ 1.2.4.1 昏迷病人 ①侧卧位置管法[10]:适用于昏迷,脑出血急性期,颈项强直,头部不宜搬动者。插管时病人侧卧,操作者面对病人,由一侧鼻孔缓缓插入胃管。

    此法不依赖病人做吞咽动作,且避免搬动头部。②托下颌置管法[11]:用于深昏迷并舌后坠病人,病人仰卧,当胃管插至口咽部时,另一人用双手将病人的下颌托起,使其头呈后仰状态,将舌根肌提起,然后将胃管插入胃内。

    ③双枕垫头快速插胃管法[12]:适用于昏迷躁动病人。将双枕直接放于病人头下,使其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常规法置入胃管至过鼻腔,双手交替快速插管,同时双手向同一方向稍做捻转,以增加胃管韧性,使胃管端沿着食管后壁滑行至胃内,但脑。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