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关于城镇化文献综述范文

    请教 城市化 文献综述..

    参考以下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借鉴 题目《顺义卫星城的城镇化进程分析与推动建议》(2003年度校级优秀毕业设计) 学生:建学98班 张维伶 指导教师:陈穗 、贾东 目 录 毕业论文: 中文摘要—————————————————————— 1 关键词 —————————————————————— 1 Abstract ——————————————————————1 Key Words ————————————————————— 1 前言 —————————————————————— 1 1.城镇化的内涵 —————————————————— 2 2.我国实施城镇化策略的必要性 ——————————— 2 3.顺义城镇化的背景 ———————————————— 2 4.顺义城镇化的表现 ———————————————— 3 5.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6 6.推动城镇化和旧城改造中应注意的问题 ——————— 8 7.实例分析 ———————————————————— 9 7.1项目名称 ———————————————————— 8 7.2时间 —————————————————————— 9 7.3规划前提 ———————————————————— 9 7.4现状 —————————————————————— 9 7.5改造措施 ———————————————————— 11 7.6经济技术指标 —————————————————— 12 8.结语 —————————————————————— 13 9.致谢 —————————————————————— 14 10.参考文献 ———————————————————— 14 11.附图 —————————————————————— 15 毕业设计: 北京顺义区城市中心商贸住宅区规划 ———————— 16 附图:第一轮方案规划总平面图 —————————— 16 第二轮方案规划鸟瞰图 ——————————— 17 武汉黄石高等专科学校校园景观规划 ———————— 18 武汉黄石高等专科学校校园景观规划方案说明 ———— 18 附图:校园景观规划方案规划总平面图 ——————— 20 校园庭院分布图 —————————————— 21 校园庭院景观意向图 ———————————— 22 校园小品意向图 —————————————— 23 门头沟中门寺控制性详细规划 ——————————— 24 门头沟中门寺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说明 ——————— 24 附图:门头沟中门寺控制性详细规划总平面图 ———— 34 北方工业大学校园规划2003—2018 ———————— 35 北方工业大学校园总体规划设计任务书 ——————— 35 北方工业大学校园总体规划设计说明书 ——————— 39 附图:方案一总体鸟瞰图 ————————————— 55 方案一新区规划方案图 ——————————— 56 方案一绿化景观分析图 ——————————— 57 方案一道路分析图 ————————————— 58 方案二新区水岸长廊分析图 ————————— 59 方案一设计图纸-1 ————————————— 60 方案一设计图纸-2 ————————————— 61 方案二设计图纸-1 ————————————— 62 方案二设计图纸-2 ————————————— 63 朝阳区BLUE ISLAND 项目 ————————————— 64 附图:第一轮设计方案图 ————————————— 64 第一轮设计方案外观效果图 ————————— 65 第一轮设计方案功能分析图 ————————— 66 外文资料翻译 外文资料原文 —————————————————— 67 外文资料翻译 —————————————————— 76 摘要: 城镇化是指农业人口非农化和农村生活方式城市化的过程。

    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必然使城镇人口增长、城镇数目增加,城市体系逐步完善,城市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并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基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实施城镇化战略决策,加速城镇化建设步伐,对于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有重要意义。

    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前长期实行重工业发展战略和城乡隔离政策,在城镇化进程中,一些地区的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城市公共设施建设的不健全就是其中的一个制约因素。 关键词: 城镇化、人、顺义卫星城、旧城改造 前言:本文以北京顺义卫星城的旧城商业区改造为例,对顺义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若干看法和建议。

    仅写此文,供大家讨论。 正文: 1.城镇化的内涵: 1)城镇化亦称城市化,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包含了社会、人口、空间、经济转换等多方面的内容。

    2)城镇化一词有四个含义:①是城市对农村影响的传播过程;②是全社会人口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③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④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提高的过程。 3)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实施城镇化战略决策,加速城镇化建设步伐,对于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与调整,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我国实施城镇化策略的必要性: 。

    急求《中国城市化道路》2500字论文

    关于中国城市化道路的思考摘要:城市化是社会变迁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化的必然过程。

    文章阐述了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回顾了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分析了城市化的几种模式,并探求适合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战略,最后指出中国应走多样化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关键词:中国;城市化道路;思考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和结果,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城市化主要是指乡村变成城市的复杂过程,它包括农村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城市居住区的逐渐扩大,非农业活动的转移和聚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变化等等。改革开放使中国城市迅速发展,但城市化的进程与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不相协调,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目前关于中国城市化发展模式、城市化战略等仍然存在许多争议,探讨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将有利于推动城市化研究,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一、中国城市化的现状世界城市化从工业革命开始,!"世纪以来,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达到空前的水平,截至#$$%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已达到&()*,几乎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近几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从#$$$年的0"(1$*提高到!""0年的&"(0*,城市数量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个增加到目前的%%"个,其中超大、特大城市达&%个,城市经济对中国23.的贡献率已超过)"*。有专家预测,在未来#年内,若按照城市化率每年不低于#*的增长率计算,到!"!"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大概要达到4%"*,城市人口大概可达14$个亿。

    城市化对推动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之一的约瑟夫·斯蒂格利茨(56789:;(<=>?@>A8)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

    《中国城市发展报告(!""04!""&)》统计显示,!""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B%$&亿元(人均超过#"""美元),其中全部地级城市(不包括辖县)创造的23.约占全国23.的%0*,23.超过#"""亿元的城市就有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天津、武汉、杭州、沈阳、南京、佛山、大连、重庆、成都#0个城市。+!,可见城市发展在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处的龙头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据世界银行统计,!""#年,全世界城市化水平&)()*,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而中国是0%()*。

    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0$个百分点。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经验。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这种相关性,在工业化由初期向中期迈进的加速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据统计,#$%年到!"""年,中国工业化提升幅度是中等收入国家的!(倍,而城市化提升幅度仅为这些国家的&%*。

    !"""年城市水平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0个百分点。+0(,.%")中国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巨大瓶颈”。

    未来!"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中国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任务。没有城市化的大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没有城市化的工业化是畸形的、没有后劲的。没有城市化也就没有现代化。

    !"#$%&&(加快中国城市化进程,是促进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和城乡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解决二元结构矛盾的根本出路。二、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和发展战略的演变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城市化主要是由政府发动和引导的。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城市化经历了一条坎坷曲折的发展道路。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发展阶段:)*"*+)*,-年为起步阶段。)

    *"*年新中国成立时,全国城市人口只有,-,万人,城市化水平仅为)./.0,不仅远远低于当时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10,而且还低于当时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平均水平)0。经过2年时间医治战争的创伤,恢复了国民经济,随后又实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和城市建设。

    这个阶段城市化是一个与工业化同步,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城市人口比重稳定上升,每年增加城镇人口"",万,年均增长率-/.0,所增加的城市人口中,机械增长占了,0。

    1年间城市化水平由*/.,0上升为)2/.10。设市数量从)2,个增加到)-1个。)

    *,1+)*--年为反复和停滞阶段。具体又可以分为)*,1+)*.年的过度城市化、)*)+)*,年的第一次反城市化和)*+)*-年的第二次反城市化三个时期。

    在第一个时期,由于“左”的指导思想,推行“大跃进”,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高达*0,城镇人口比重从)*,-年的)2/.10猛增到)*.年底)/)0。!,#$%).*+)))(增加的人口大大超过了城市的承受能力,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

    求帮忙列个文献综述提纲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 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

    格式与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特别是阳性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以及对以上方面的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总的来说,一般都包含以下四部分:即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撰写文献综述时可按这四部分拟写提纲,在根据提纲进行撰写工。

    前言部分,主要是说明写作的目的,介绍有关的概念及定义以及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主题的现状或争论焦点,使读者对全文要叙述的问题有一个初步的轮廓。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那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特别注意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引用和评述。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最好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参考文献虽然放在文末,但却是文献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不仅表示对被引用文献作者的尊重及引用文献的依据,而且为读者深入探讨有关问题提供了文献查找线索。因此,应认真对待。参考文献的编排应条目清楚,查找方便,内容准确无误。关于参考文献的使用方法,录著项目及格式与研究论文相同,不再重复。

    农民子女受教育情况文献综述范文

    外地来京农民工子女就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作者:佚名 资源来源:综合实践 点击数:732 更新时间:2006-12-16 [摘要] 目的:调查外地来京农民工子女就学现状,了解来京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需求,为政府和社会制定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方法:使用封闭式调查问卷、个人访谈、小组访谈方式对北京市石景山区麻峪民工子弟小学、海淀区建筑工地等的70名六年级小学生、5名教师及34名外地来京农民工进行了调查。结果:农民工子女就学年龄普遍大于北京市市民子女就学年龄;很大部分农民工子女与父母分离,在原籍读书民工;民工子弟学校办学条件差,缺乏资金设备和高质量的师资力量;农民工普遍认为北京市公办学校教育质量高,愿意自己的孩子在公立学校就读,但过高的赞助费使他们感到无法承担。

    结论:外地来京农民工子女就学现状令人担忧,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最好的办法是政府、社会和个人协力办教育。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就业人口流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热潮,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首当其冲地迎接着这一浪潮的冲击。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的农民工大约有20万,其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约24万。

    这些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就随之凸显出来。由于教育经费和户籍管理的原因,北京市一般不会向他们提供9年义务教育,也不会向他们提供与北京市市民子女一样的高中教育。

    那么这些外地来京农民工子女目前就学的现状如何?他们在受教育问题上有什么困难和需求?政府和社会应该如何干预?为此我们对北京市石景山区民工子弟学校、海淀区建筑工地的学生、教师及民工进行了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的调查。 资料和方法 一、 资料来源 选择位于近郊区条件中等的麻峪民工子弟小学,随机整群抽样选择该校六年级两个班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5名教师(包括该校教导主任)进行小组访谈,同期选择人大附中学校附近4个建筑工地的34名外地民工进行个人访谈。

    时间为2004。3。

    25。 二、 方法 由经过短时间培训的我班学生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小组访谈和个人访谈。

    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民工子女的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入学情况、教育的可接受性、教育费用等。访谈除以上内容外还包括:民工学校的办学情况、困难和建议,民工个人对北京市义务教育现状的看法和意见,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程度等。

    三、 统计学方法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汇总,列出表格,并由表格绘制图表。使用SPSS11。

    0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 结果 一、 民工子女家庭及就学的一般情况 1。

    农民工子女就学年龄(13。95±1。

    397岁)普遍大于北京市市民子女就学年龄(12。 25±0。

    440岁),与我班学生小学六年级时年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8。366 P=0。

    000)。见图1。

    2。 父母职业以个体经营(40。

    15%,53/132)和给个体单位打工(18。94%,25/132)为主,以后的排序为:无业(16。

    67%,22/132),集体单位打工(15。91%,21/132),其他(8。

    33%,11/132)。见图2 3。

    家庭经济收入较低,大多集中在800~1000元/月,父亲或母亲完全没有经济收入者占12。88%。

    见图3 4 。 家庭居住面积较拥挤,全家住一间房占43。

    55%,两间35。48%。

    全家住房面积少于15平方米占18。75%,16~20平方米占31。

    25%,21~30平方米占18。75%。

    5。 学校距离家较近,上学路程所需时间少于10分钟者占22。

    73%,10~20分钟33。33%,20~30分钟28。

    79%。多于30分钟15。

    15%。 二、 民工子女就读现状 1。

    在政府开设的民工子女学校中就读:本调查的麻峪民工子弟小学就属于这种学校,但该校处于交通不甚方便的郊区,在其中就读的学生也仅限于学校附近的民工子女。 2。

    在北京面向外来民工子女的私立学校就读:对海淀区建筑工地民工的调查,其中只有一对夫妇的两个孩子在这类学校就学,其他除目前尚没有孩子的一两个人外,其子女均在原籍读书。对于这些私立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收费问题,家长们普遍表示不满和提出抱怨,但是考虑到北京市的普通学校并不对外地户口的孩子开放或是要征收一大笔的借读费,他们只能暂时让孩子在这些私立学校就读。

    3。在家乡的学校就读:这些孩子通常是由祖父祖母或是其他亲戚照顾,与父母分离在家乡就读。

    这些学校的教育质量比不上北京。对海淀区建筑工地民工的调查发现,这种情况相当普遍。

    民工表示并不放心家乡学校的教育,也不放心不在身边的孩子的情况。他们没有让孩子来到北京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困难,例如在北京没有固定的居所和收入,或者承担不起孩子在北京读书的学费等。

    三、 外来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情况 1。 没有完备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教学系统: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北京地区几乎没有为外来民工子女设置的高中,初中的门槛也相当的高。

    许多家长和学生都愿意子女继续留在北京上学,但是民工子女在京读完小学或者最多初中之后,如果父母没有为其办理北京户口的能力,他们就只能返回家乡继续上学,或者在北京投入社会寻找工作 2。 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状况对其子女就学的影响:1)外来民工具有流动性,这就决定了其子女上学的方式也是流动性的。

    以我们调查的麻峪小学。

    寻一篇有关中国城市化的论文字数大概在4千到6千

    从城市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探讨中国城市化道路 城市化是现代化过程中最富生气和活力的形态之一,产业革命以来城市化浪潮靡满全球的社会现实已充分证明其本身的普遍性。

    与此同时,在人文社会科学界,至少有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对此给予热情的关注。纷繁复杂的城市化理论,林林总总的城市化研究成果,又使“城市化”概念本身显得模糊不清,甚或无所适从。

    大体而言,社会学家从人类行为方式的角度考察,认为城市化是人们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由农村社区向城市社区转化的过程;人口学家强调城市化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地理学家视城市化为一种地理景观,认为城市化是乡村地域向城市地域的转化过程;经济学家侧重于产业结构的变化,认为城市化是人们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转变的过程;历史学家则认为,城市化是一个变传统农业社会为现代工业社会的历史过程。 应当说,从不同学科的基本特征出发,给予“城市化”不同的概念和内涵,是学术史上的正常现象。

    值得重视的是,无论学者们给予“城市化”多少不同的概念,有一种“较为主要的提法”已被多数学科所接受,这就是: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因为,社会是一个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口集团,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单元,必定集中一定数量的人口;而人口集中的来源必然来自农村。较早提出这一概念的埃尔德里奇(H.T.Eidridge)认为:人口集中的过程就是城市化的全部含义。

    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城市就不断发展。人口停止向城市集中,城市化亦随即停止。

    (注:参见于洪俊、宁越敏:《城市地理概论》,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版,第17-18页。)《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是: 城市化(Urbanization)一词,是指人口向城镇或城市地带集中的过程。

    这个集中化的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个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充。(注:北京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城市研究室选编:《国外城市科学文选》,贵州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页。)

    由此可见,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乃是城市化的核心所在。 城市化也是中国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随着城市史 研究在国内外的普遍展开,人口流动与中国近代城市化的研究已经取得相应的成就,对此进行学术史意义上的检讨,或许会对中国近代城市史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 检讨中外学者关于中国近代人口流动与城市化的研究历程,以本世纪70年代为分界,我将此分为两个阶段。 早在本世纪20年代,中国社会的人口流动和城市化现象即已引起学界重视。

    然而,直至70年代初的整整半个世纪中,本领域的研究仍然主要停留在有关资料的整理方面,“足够系统的研究”尚未出现。著名社会学家陈达先生在其“写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中”的英文本《现代中国人口》中如此写道: 国内的迁徙运动,是最普通的一种移民运动。

    在近几十年来,一直进行着乡村与都市的人口移动,这种移动的结果,不断地使许多年青人从乡村徙入都市里,包括长江流域和沿海各城市如上海、无锡、汉口、广州及天津等地。潮水似的继续不断的徙民都是来自乡间的。

    虽然移民运动的进行,其吸引力及离心力究是如何,还没有足够系统的研究,但大量人口朝向都市流入,确是普遍的事实。(注:陈达:《现代中国人口》,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7-88页。)

    国内对本研究领域的关注首先出现在20、30年代活跃的社会学界。1929年由世界书局出版的吴景超的《都市社会学》首开中国城市社会学的先河,该书简明扼要地指出了都市社会学的研究范围,介绍了西方都市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并对都市经济、人口、区域和控制进行了初步论述。

    一些研究中国人口问题的著作也开始涉及此一领域,如1922年由上海世界书局印行的黎世衡的《历代户口通论》,就有根据海关报告整理的各商埠人口资料和10万人口以上都市表。193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许仕廉《中国人口问题》(此书为作者在燕京大学所讲“中国社会问题”之一部分),列有“城乡人口之分布”一节并对当时中国城乡人口比重作出估计。

    20年代以降,农民离村问题成为中国社会严重问题之一,初步统计对此进行研究的论文至少在20篇以上。其中最有份量者,乃是《东方杂志》第三十四卷,第十五号(1937年8月),第二十二——二十四号(1937年12月)连载的吴至信的《中国农民离村问题》专文。

    该文分农民离村之时代背景、原因、数字分析、出路、社会影响、展望、结论七部分,对此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另一篇重要的研究论文是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的《论江浙两省人口之密度》(《东方杂志》第二十三卷,第一号1926年1月),该文在研究江浙两省人口密度的基础上,对江浙地区人口在一万至十万以上的城邑进行统计分类,并与全国及世界主要国家进行了对比。

    日本学者对本领域的研究具有自己的学术风格。20-70年代,加藤繁、佐伯富、中村治兵卫等人对明清乃至民国时期中国的集市作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其中一些论文对区域。

    关于城镇化的国外论文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BSS200604007.htm对国外城镇化发展的思考 王秀玲 走城镇化道路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在20世纪80年代初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大多已达70%~80%,在这些国家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其发展规律、发展动力、发展轨迹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同的特点,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市场主导、自由放任、经济制约等模式,也得出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吸取和借鉴这些经验和教训,将有助于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找到一条更加适合国情的路径,从而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 河北石家庄050091【关键词】:国外城镇化;特点与模式;思考【分类号】:F299.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