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渌江书院作文范文

    醴陵渌江书院踏青作文

    渌水桥初为木墩木梁,位于县衙前,经状元洲达城南。

    后毁于水。宝佑间(1253-1258),知县家遇在今渌江桥下游约50米处,建石墩木梁桥,长60丈,高5丈余,宽1丈6尺,改名渌江桥,北连今胜利路,南通今大同街,与今建国路相交处叫十字街。

    渌江桥是醴陵的第一大民桥,也是1949年前,全国少数几座县级民修公助的大型石拱桥之一。渌江桥建桥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自古为交通要津。

    据《醴陵县志》记载:渌江桥不可一日无,也非一州一道之关系。江楚衢途往来商旅轮蹄络绎莫不向渡于此。

    现在渌江桥仍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成为醴陵城南北交通的咽喉。醴陵历为吴楚要冲,且连通南北。

    南宋前,交通常阻于渌水。南宋绍兴六七年间(1136-1137),湖南安抚使赵善俊奏停渌水渡钱,说明当时有渡无桥。

    乾道九年(1143)正月三十日,诗人范成大(后任参知政事)经萍乡到醴陵,作《题醴陵驿》五律,有“渌水桥边县,门前柳已黄。人稀山木寿,土瘦水泉香”之句。

    在所著《骖鸾录》中称:“比年新作桥”。桥名“渌水”,可见桥建于乾道早中期。

    此后的800年间,毁于水14次,毁于火5次,毁于兵4次;宋修2次,元修1次,明修7次,清修13次,民国时修1次。渌江桥作为一座古桥具有三大特色:其一,桥的。

    作文秋水醴陵

    [作文 秋水醴陵]秋水醴陵 我知道,秋水是一个好词,坐卧秋天,行吟渌江水,万千江流,我只取一瓢饮,作文 秋水醴陵. 我要深入秋天的源,紧紧的,紧紧的盯着每一道灵气孕育的这文明古城——醴陵!这里亭台楼阁,精致细腻,却蘸着岁月的沧桑,这里的杨柳绿草,平静,丰盈,却透着远古的沁凉. 住在醴陵,随处可感受一种现实的诗意人生,淳朴的民俗风情,走进杨柳晓岸,总有一种绿肥红瘦的心事滋生疯长;满目铺缀的是一阙阙入画的江南散章,只觉得湖光山色尽在心中. 我忽然想起白鹭的一句“莫赖烟花违客情,垂杨三月负冬令.”以往的思绪也随之灿烂起来,解释季节的语言,眉睫之间,满是碧玉交流万松叠翠的意境,如秋日的一抹暖阳温馨无边.不禁化作诗中片语,化作千年的飞扬. 渌江书院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据说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曾在渌江书院教学授课,可谓名噪一时,至今渌江书院还有他的匾额画像供人驻足浏览,初中一年级作文《作文 秋水醴陵》.这座古代名胜它位于仙山西侧俯瞰渌江,清澈的江水泛出层层涟漪,秋天的醴陵,更有一种成熟的美,更富有灿烂绚丽的色彩,江水轻轻地扣击着岸边的杨柳,清澈通透安然坦明.窈窕曲折的江道宛若玉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在我看来,醴陵的风景名胜都荟萃于渌江的环绕,市区十里水光,园林相接,形成一条漫长的风景带,江岸上三步一杨五步一柳. 渌江河正中央有几座现代桥点缀江中,但比不上那渌江古桥,比王鳌玉?,虽则短些,可它却是东方建筑的古典趣味.此桥紧紧连着江水砂洲——状元洲,沉雄的桥基与清秀的桥身完美结合,每个亭子挂着风铃是力与美的结合,壮与秀的和谐,挺拔秀丽的风亭宛若一朵冉冉出水的莲花.最让人感到神奇的是那六孔卷洞,据老人说每每泛舟于斯,面面清波涵月影,每个桥洞都可以看到一轮明月的倒影,特别神奇,可见渌江水中这一桥一洲尽出精思傅会一桥一洲尽显鬼斧神工,一花一木无不别出心裁.站在六孔桥上四周览顾,眺望仙山之雄姿,苍松叠翠,看到蜿蜒的江水凭添了许多诗意和接近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如果说渌江桥是醴陵文化的园林风景,那么状元洲是醴陵文化的满腹诗文,那取之不尽的渌江水则是醴陵文化的功名前程.提起造桥者还有一段美丽神奇的传说,只是造桥者追求的不是诗意的抒情,牵绕他们的是沉睡在历史中的真实和隐含的技术秘密,他们提示历史带着千年陈酿的沧桑,更让人有自醉的魅力. 如果说秋水怡人,那么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更是如诗如画,更是让人难以忘怀的这——秋水醴陵.。

    请问醴陵渌江中学的创始人是谁?

    醴陵风景之:渌江书院

    渌江书院,承继宋明理学道统

    醴陵历来有重教兴学传统。自南宋至清代,醴陵相继办有九所书院,其中办学最长、影响最广的是渌江书院。

    南宋学者张南轩、朱熹在岳麓书院讲学时,醴陵进士吴猎与他们交游甚密。吴猎先从张南轩学,后拜朱熹为师。朱熹任潭州知府时,曾聘他的学生、醴陵学者黎贵臣掌岳麓书院。由于醴陵学者与岳麓书院人事交往密切,“醴人望风景从”,兴办书院。

    宋朝大理学家朱熹两次来醴讲学。一次是乾道三年(1167)往潭州访问张拭回来,另一次是绍熙五年(1194)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时。两次来醴都在醴陵渌江书院前身之学宫讲学,宣传理学思想。

    渌江书院是在宋元明三代学宫的基础上,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创建起来的。渌江书院座落在西山下,与靖兴寺、宋名臣祠并居。前有千年古樟,古樟下刻有明王守仁在醴之诗:“老树千年惟鹤住,深潭百尺有龙蟠。僧居却在云深处,别作人间境界看。”此处风景优美,环境幽静,门前是悠悠流过的渌江。渌江书院设讲堂、内厅、斋堂,祀有“万世师表”孔子画像,右边还有一排清代考棚。

    左宗棠曾任渌江书院山长。清道光十七年(1837),陶澍阅边至萍乡,途经醴陵,官绅设行馆于育婴堂,清左宗棠写一门联:“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湘子弟翘首公归”,陶澍激赏,驱车见左宗棠,作彻夜长谈,并订儿女婚姻,纳左为东床。

    左宗棠对醴陵学子十分器重,情谊深厚。咸丰十年(1861)他率军出江西援祁门,途经醴棱,当时文武官吏匍匐郊迎,他仅颌首而已,但见到渌江书院学生时,便下车握手,偕行十余里,谈笑甚欢。

    渌江书院承继宋明理学道统卜重视振兴文教,培育英才。这里走出了一批治国治军治文人才。其中有辛亥革命时著名政治活动家宁调元,南社创始人之一傅雄湘,曾组织护法军与蔡锷举义策应功震长岳的肖昌炽等。渌江书院后改为学堂,继办师范,仍然英才蔚起,名贤辈出。李立三、左权、张子意、宋时轮、程潜、陈明仁等都从此处走向救国救民之道。

    这个我也不知道行不行哈,自己看着办呗。

    四年级上册瑞金的乌仙山导游词两百个字作文

    一路上,我看见路旁的景色很美。不远处的田野上早早就有农民伯伯在忙着收割,田埂上堆着一垛一垛的稻草,路旁人家的院子里葡萄架上结满了一串串的黑葡萄,到处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到了乌仙山脚下,我们没顾上休息,就开始爬山。不一会儿,我和外公到了半山腰,看见了一棵老槐树,老槐树上有两只麻雀在玩耍。我们坐在亭子里休息了一会儿,外公说:“咱们走吧,争取爬到山上看日出。”我和外婆就奋力向山顶爬去。爬着爬着,我的腿酸了,感到有一股力量把我向下拉。我一屁股坐在地上,对外公说:“外公,太累了,我们不爬了行吗?”外公说:“不行,做事不能半途而废。”外婆也拉着我说:“星仔,你看我满脸是汗,我都没说累呢,你的力气

    请回答湘军对中国有哪些贡献?

    湘军对近代湖湘文化兴盛的贡献 (一)军营时期淞军对湖湘文化的贡献 首先,湘军诸将在战争空闲里,养成了看古人书、作经世文的习惯,留下了大量著作。

    湘军领导层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集团,他们的日常行为体现了浓厚的文化特色,正所谓“文人点兵”。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被誉为近代湖湘文化之集大成者的曾国藩。

    在转战各地的军营里,曾国藩不仅阅读过大量文化典籍,撰写了《曾国藩全集》中的大量文字作品,还经常与来自湖南的从军文人幕僚李元度、何拭、王 运、罗汝怀、吴敏树、唐训芳、左宗棠、刘蓉、彭玉麟、李汉锐、郭嵩涛、郭昆涛、邓辅伦、丁果臣、欧阳兆熊等和诗、作联、次韵、修改文章,同时又广泛搜集各类民间古书奇文。军营里过多的文化活动,势必会对军务带来一定的影响,对此,曾国藩说过:“余在军中,颇以诗文废正务。”

    [1]曾国藩的职业特点和个人爱好使他无法放弃早就养成了的读书写作的习惯,而且居官作战均不改常度。有了主帅的带头,其他从军人员也纷纷在军营中读书赋诗作文,如李元度在军营里,李元度坚持勤读古人书,“每空山月上,一镫荧然披吟斗室中,如与诸巨公才人节士联袂接裳,亲承其声颏”[2],经常与自己的老师曾国藩、幕友邓辅伦(弥之)、吴坤修(竹庄)、陈鼎(作梅)、许振伟(仙屏)、李鸿章等探讨古文、诗赋的写作技巧,又广泛搜集占代文化典籍,相继写成了《军中札记》、《石钟山祠记》和《昭忠祠记》等著名作品。

    文官郭嵩涛虽然军旅生涯不长,但他每到一地,首要任务就是至书市购书,留意当地士大夫的诗赋作品并记录在案; 其次是观赏各地的文化古迹,写下观后感。他的日记日后成为近代湖湘文化宝贵的遗产。

    其他湘军官员如胡林翼、左宗棠、王珍、曾国荃、彭玉麟、杨载福、李续宜、杨昌浚等也都相继留有闻名全 国的书信、奏折、诗文等作品,堪称佳作。湘军早期将领罗泽南、王珍师徒有着深厚的儒学功底,他们所率领的老湘营部队所到之处,必请当地大儒给将士授课:学习儒学在部队里蔚然成风,时人回忆说:“每到夜间营门关闭,刁斗之声与读书声相闻。”

    后期湘军将领杨昌浚的文笔非常不错,他在赞美左宗棠开发西北的贡献时,曾写下一首扬名海内外的词作:“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该词可以与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媲美。 其次,湘军捐饷建家乡学校、增地方学额,极大地推动了晚清湖南文教事业的发展。

    在湘军兴起之前,湖南限于独立为省的时间较短和经济势力弱小等原因,学校的设置除了省会长沙老牌的岳麓书院、城南书院、湘水校经堂、衡阳的石鼓书院、邵阳的爱莲书院、道州的濂溪书院、醴陵的渌江书院小有名气外,其他各州县的书院设置不多,文化教育比较落后。咸丰初年,由于太平军入境屯兵的毁坏和常年供应四境之征的军晌消耗财力,政府投入兴办学校的资金严重缺乏,导致了各地府学、县学、书院、私塾日渐衰败。

    省会长沙本应该是各郡县观礼效法的教育兴盛之地,却也“府学自道光十八年巡抚钱公修后渐式。咸丰二年,粤寇犯楚,长沙戒严,学为屯兵地,井灶之所发掘,牛马之所蹄啮,遂大坏”[3]。

    为了振兴家乡教育,繁荣地方文化,湘军将领们纷纷捐款兴建书院、学校,广增学额、生员。咸同年间,湖南湘军将领捐建或补建的学校有曾氏学堂,湘乡籍的湘军主将联合捐建的湘乡宾兴堂、东皋书院,胡林翼捐建的益阳箴言书院,李元度、张岳龄捐建的平江天岳山馆,湘军各路将领共同捐建的长沙求忠书院、攸县的东山书院、宁乡的玉潭书院、常德的朗江书院等。

    与此同时,考虑到湘军在前线的卖力作战和捐献军饷等行为,清政府给予湖南相应的学额奖励,湖南的学额迅速增加。咸丰三年,湘军将领李元度以平江团防出力,获准增加了该县文武学额各三名。

    咸丰七八年间,李元度再次倡议所部将士捐十万两欠饷,请求朝廷增广平江县文武学额各十名,又捐五万银两请增广岳州府文武学额各五名,皆获准。稍后,以曾国荃、李续宾、李续宜、张凯章、赵玉班、萧浮泗等为代表的湘乡籍湘军统领跟着效法,捐银十万,获得增广学额十名其他州县如长沙、善化、湘阴、浏阳、湘潭、鳄陵、龙阳等也同样照办。

    据统计,从咸丰初年到同治七八年间。湖南因军事捐输所增广的学额达八百余名,另外有一些新增的生员没有计算在内。

    湘军的此种善举,使得湖南的应试人数增加,中试的科考人数迅速上升,湖南逐渐跻身为文化大省。 将军的幕府俨然成为文人的机构。

    再次,湘军设编书局、采访忠义局,编纂校刊书目,撰写褒忠录等,丰富了近代湖湘文化的成果。为了不让战争毁坏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让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延续,湘军创始人曾国藩先后在安徽行营和两江总督驻地的南京设立安庆编书局、金陵编书局等文化机构,组织幕员搜集、校刊和编撰各种古书和现刊,如《王船山遗书》、《王船山丛书》、《两江忠义录》、《算学二十一种》、《几何原本》等活动。

    同一年,时任湖北巡抚的湘军统帅胡林翼也在武昌请王 运、丁取忠、刑高魁、张华理、姚绍崇、汪士铎、胡兆。

    以导游身份写仙山公园的作文两百字

    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处全市闻名的风景名胜——仙山公园。远远望去,仙山公园是由几个小山峰组成,山与山之间连绵起伏,整座山峰层林叠翠。举目远望,在苍翠的树林中,有几座建筑物露出隐隐的轮廓。不由得让人们心感神密,身心向往,仙山公园里,每天前来游玩观赏的人络绎不绝。春天来了,山坡上的桃花、李子花、栀子花竟相开放,到处是青青的小草,叶片上还有颗露珠儿,迎着太阳闪闪发光。

    公园的绿地上花繁叶茂。浓郁的花香散发出清新的气息。在春天的深处,游人们细细地感受着仙山风景,带来无比地快乐。

    夏天的仙山公园美丽迷人。林间草地盛开着颜色各异的野花,蜜蜂争先恐后地采着花粉,蝴蝶、蜻蜓也赶来加入着百花争艳的盛会。当红日照在这树林之时,一株株小树像身着新装的儿童,精神饱满,阳光隔着小树照过来,落下参差斑驳的影子。

    人们有时到这里游戏、读书、锻炼身体。人们都陶醉在这幽新的绿色之中。忽然一阵微风袭来,就像那美妙的琴声,使人感到赏心悦目,精神百倍,它仿佛是给着炎夏增添了一点清爽。花草树木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挺拔,生长在山路两边的各种树木,就像是一行行欢迎的人群,站在那儿。频频招手,好像在夹道欢迎过往的宾客。

    在飒飒的秋风里,树林已不再是那么翠绿,变成了五彩斑斓的世界。黄、红、紫、绿,层次是那样分明,真令人陶醉。

    冬天,江南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的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在温和的天气下,有好多人,茶余饭后都到这里来散步。他们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直达山顶五老峰,仙山公园的沿途各处,散落着好多楼、堂、殿、宇。这给美丽的仙山更加一景,它们有花炮始祖李钿殿,有我国著名抗日名将左权将军纪念碑,还有游泳池、娱乐中心,等等好多好多。登高远望,全市风貌一览无遗尽收眼底,真是美不胜收。

    如果遇到雨就,那就更美了。雨细如发丝,轻盈似飞天。整个仙山公园就迷离在那片蒙蒙烟雨中,好像一位躲在珠帘后的少女,隐隐约约,只见其窈窕身段,不见其秀丽脸庞。雨过天晴,仙山的树更加郁郁葱葱,那山、那树、那草,更显得青翠欲滴。雨后的微风给仙山带来了清凉,带来了秀丽。仙山公园也会更加美丽壮观了。别有一番情趣。

    身无半田,心忧天下

    整句是:“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书万卷神交古人”

    上联讲立志。作者认为,自己虽然家无半亩土地,收入难以解决温饱,心里却关心着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心忧天下,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句意。他的《感事四首》的诗句“书生岂有封侯想,为播天威佐太平”,也反映了他的这种“义与天下共安危”的志向。

    下联讲读书。“读书万卷”乃借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句意,极言阅读之广。“神交”,这里是指彼此没有见面,但精神相通,互相倾慕。正如高尔基所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交谈。”读书万卷,就是与许多智者交谈。作者认为,只有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向古代贤哲仁人请教和作精神上的交往,才能发挥所长,经世致用。作者还指出:“读书可以养性,亦可养身,只要工夫有恒,不在迫促也”(左宗棠家书:咸丰十一年十二月一日《与孝威》)认为“读书静坐,养气凝神”乃延年却病的好办法。

    读古人书,须设身处地以想;

    论天下事,要揆情度理三思。

    清诗人、书法家何绍基的这一联对于如何神交古人、心忧天下会有启发,可把两联同时品读。

    通俗点来说,就是自己就算连温饱也成为问题,也要为国家效力,为天下担忧。

    醴陵市城市三创作文怎么写

    (一)以春天的名义 三十年前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于是,一首“春天的歌谣”传唱了一个国家震撼山河的神话。

    2009年春天,有一种声音迅速响彻瓷城大地,于是,一场为了生活质量的征程开启了一座古城新型化的梦想。 创造安全、整洁、舒适、和谐的人居环境,构建美丽环保的花园城市,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是每一个醴陵市民义不容辞的使命。

    就在这个鸟语花香、万象更新的季节,醴陵市委十届六次全体会议明确提出了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文明城市的决定。这就是方向,这就是旗帜,这就是力量。

    烟花绚烂夜空的眼睛,陶瓷点缀生活的诗意,罕见的“将军现象”,不朽的书院精神,众多的风景名胜,绝对的教育品牌,著名的经济强市,蓬勃的发展后劲,这些都是醴陵这篇热土散发的神奇魅力。 醴陵市委、市政府就在一个恰到好处的时间当口,以春天的名义,发出了“三城同创”的号召,迅即打响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史无前例的创建之战。

    作为这座城市的主人,我们还犹豫什么,赶紧响应号召,赶紧整装待发,赶紧积蓄力量,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照“园林”的标准、以“卫生”的要求、按“文明”的尺度,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波澜壮阔的战斗中去,把醴陵的城市化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去实现百万醴陵人民的城市之梦! (二)行动并快乐着 城市是有生命的。 近年来,醴陵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力实施了“城镇发展战略”,“中提、东扩、南进、北连”工程,犹如瓷城的四大动脉在这片土地上行进、扩张,每跨越一步都好像是沸腾的热血在奏响发展的强音。

    基础实施完善了,生态环境美化了,城市骨架拉通了,管理水平提升了。成功创建株洲市级以上“园林式”单位、小区46家,城市绿丁恭弛枷佾磺崇委搐莲化率达到31%。

    这些就是瓷城生命的律动。 今年三月,心情与花儿并开。

    全市新型城市化工作大会和着春的旋律召开了,开展城市“三创”、建设美好家园的冲锋号角激情吹响。各街道办事处、各乡镇、各部门、各单位迅速行动起来,演奏好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篇章。

    全市义务植树活动全面启动了,霏霏春雨里,市里主要领导率先挥动了耕耘的铁锹。火车站、仙山公园、醴陵大道、工业园区等8处义务植树基地,同时忙碌着植树的身影,6154株生命的聚合,将为秀美的瓷城再添绿意。

    全市科局委办机关干部义务打扫开始了,和那些清洁工一道,面带笑容,满怀热情,挥舞扫帚,挥洒汗水,体验着劳动的满足和快乐。 全市城市“三创”的宣传强势而出,各种振奋人心的标语、横幅,随处可见,一字一句都表达创建责任和情怀。

    鑫泰广场上,数十块宣传板报一字排开,一文一图都在鼓舞人心。 城市“三创”目标既定,就积极行动,奋力前行。

    世上本没有城,聚居的人多了,便有了城;建设的人多了,这城才会更加美丽! (三)瓷城气质 至今,亲近醴陵已是十年,与她的融合,心里升起一种对“五彩醴陵,魅力瓷城”的无限依恋。当再一次站在城市的高处,用深情的目光再度审视这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时,我真想,就她的外在、内涵、现状和明天,和她作一次毫不保留的心灵对话。

    城市是需要气质的。 如果说,醴陵外露之美在于楼房高了、道路宽了、地面绿了,那么她的气质之美就在于全体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与升华。

    要知道,市民文明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城市气质也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要学会去发现、去赞颂、去创造那些关于文明的“故事”—— 晨曦乍现,朴实的清洁工人不忍心惊醒市民睡梦,早已轻轻出发,开始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

    冷雨寒风,不知疲惫的交警顾不得休息,在大街小巷忙碌,尽职尽责,毫无怨言。华灯初上,公交车仍然鸣响汽笛,沿着人们回家的路来回穿梭。

    再往别处看看吧,街道边,是谁把那躺在地面的片片落叶轻轻拾起握在掌心?扶手上,是谁伸出干净的小手把那浅浅刻痕慢慢抹掉?斑马线边,是谁搀扶着那蹒跚老者等待绿灯亮起后安全走过?公车里,又是谁主动站起来,笑脸一迎那位大着肚子的幸福的母亲?这些人是谁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画面确实真正切切展现在人们面前。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正是这些普通瞬间的汇聚、组装、融合和深化,一直在塑造、在积淀着这城市的气质,始终在影响、在雕塑着这城市的灵魂,我们的瓷城才会呈现明星一样的迷人气质,才会绽放出导引人们从容前行的灵魂之光。

    书香醴陵可以从哪几方面写啊?????

    儿时的醴陵,就是六十年代167医院以外的世界,一条街、一条江、一座桥,一座山,以及那些被167医院的军人和家属们称为“老百姓”的醴陵人。

    至今也不知道那条街叫什么名字,无论是用过去还是现在的标准来衡量,街道都不算长,感觉从167医院的前门出,把整个一条街走完以后,就到了医院后门外,然后就从后门回到167。街两边,是由低矮的木板房构成的各色店铺,街与省道交汇的十字路口,便是县城的中心,从街头走到街尾,唯一有点现代气息的建筑物就是十字路口的县百货公司,似乎仅仅是栋没超过两层的钢筋水泥门面。

    间或有一条巷子从街道延伸到不能一眼望穿的深处,但巷子里的房屋却都比临街的门面要精致得多,不少就是那种带有围墙的旧式公馆,这些院子大多就是以前国民党将军们的家业。 醴陵的特产,除了瓷器和烟花以外,就是盛产国民党的将军,上将一级的,就有程潜、何健、刘建绪、张国威、陈明仁、刘咏尧(刘若英祖父)等,中将以下的,少说都有一百(一说两百左右),像游说程、陈二位举行湖南和平起义的李明灏、隐藏在小诸葛白崇禧身边的“【此处为敏感词】高级匪谍”刘斐、蒋介石早期秘书兼十三太保发起人之一的邓文仪(也就是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里面的杨家老大立仁的原型)、老牌军统干将张严佛等,说起名字来都是如雷贯耳一个个,但在家乡醴陵,都还只能划入普通将军之列。

    其实,醴陵的共军将军比之国军将军丝毫也不逊色,比如牺牲在太行山上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长征时组织强渡大渡河的杨得志、《人间正道是沧桑》里主人公杨立青的原型宋时轮、外交将军耿彪、英年早逝的蔡申熙、钟伟剑等……。 只是那些国军将领们,光宗耀祖的意识很浓厚,在拜官入将以后,大多便将家人从醴陵乡下迁入县城,圈地盖楼,久而久之就在沿街的巷子里形成了这些红砖红瓦的深宅大院群。

    167医院的幼儿园,就是陈明仁的公馆,我就是在这个院子里度过有记忆以来的童年,然后就在幼儿园附近上小学,一直到十岁离开醴陵。此馆建在先农坛后面不远的一条巷子里,主楼两层,收留167子弟们最多的时侯,幼儿、幼教及工作人员一起,也没把主楼所有的房子都填满。

    围墙几乎与二楼等高,分前院、后院及操坪等处。文革时,后院外面的那块操坪,一直就被抗美援越的某高炮部队醴陵留守站(对外称三七三部队)借用来养马。

    孩子们放风时,都爱凑到马厩旁,一边看着战士们给喂马、遛马、钉马掌,一边就唱着老师教过的歌曲《越南——中国》,歌词第一句完全是因为这只抗美援越部队代号的缘故,在孩子们的口中“越南中国山连山、江连江”便唱成了“越南中国三七三、三七三……”。 穿过醴陵县城的那条江,叫做渌江,渌江实际上也是醴陵的母亲河,自西向东横贯醴陵全县,在渌口镇(今株洲县治所在地)流入湘江。

    “渌”和湘东其他小型江河的名称一样,都是专用字,“耒”属于耒阳;“浏”属于浏阳;“汨”属于汨罗;……“渌”与“醴”二字,虽然风马牛不相及,但按照“渌”的流经地域,便理所当然地属于醴陵。 儿时记得连接醴陵县城的渌江两岸的,只有一座石桥,这还是建于民国时期(1925年)的老桥,石桥横跨渌江的江心洲,站在 167南山上往桥的方向远眺,小城、小河、石桥、江州、以及伫立在洲头的状元阁,一幅回味无穷的美景便跃入眼帘。

    与县城隔江相望的,是湘东罗霄山的余脉,叫做西山,那时候还没有形成公园,但站在陈明仁公馆的2楼,远远地就能看见西山正对着县城的一面,赫然地写着八个白色大字,作为幼儿,肯定认不全的,我当时能认得的,仅仅是中间有两个连在一起的“人”字,现在想起来,大概也就是“保护森林人人有责”之类吧。 上小学以前对院子外面的醴陵人没多少印象,也接触不多,醴陵人把上小学称为“发蒙”,我就是在醴陵邓广塘小学发的蒙,从此也就对167以外的世界有了了解。

    这所小学后来改名为解放塘中学,到现在却已经荡然无存。入学时正是文革初期,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深为崇敬的王校长,在头天还坐台上作报告,一夜之间,便与几乎一半以上的老教师一道,被学生们五花大绑,胸前挂上个大牌子,低头站倒原来作报告的台子上,听任学生们批判与呵斥。

    在当地学校读书,也锻炼了我的语言转换能力,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在三种不同的语言中不断地转换腔调,在167医院讲普通话,跟家里人讲湘语系的长沙话,到学校就讲赣语系的醴陵话。 今年10月初的国庆假期,多亏原167医院战友会相约,我得以开车送母亲到醴陵,以旁观者的身份目睹了他们老战友的聚会,同时,也与167院子里长大的孩子们一起,游览了167旧址(现在叫湖南师大附属湘东医院)、陈明仁公馆、渌江书院、以及西山上的左权将军纪念碑,在左权将军纪念碑前眺望整个醴陵市(已经不叫醴陵县了),只是,童年眼中的旧景,今天已经面目全非,也许再过不了多久,在市政当局规划建设新城市的名目下,那条老街、那座老桥都会不复存在。

    如果那段有关醴陵的旧事,能靠今天这些零星的历史碎片拼凑并传承下去,则是我莫大的荣幸。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