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理的风俗特点范文
大理的民族风俗
1、白族丧葬习俗 白族在元代以前全民信仰佛教密宗,受此影响白族地区盛行火葬。
元代以后,因受内地汉族和汉文化的影响而逐渐改为土葬。丧葬仪式一般比较隆重。
(1)装棺守灵:老人寿终,一般将丧事作喜事办。选好吉日,念经超度,亲友前来奠祭后,才能出殡安葬。
在家停放期间,儿女要昼夜守灵。在超度期间,要办酒肉,请前来奠祭的亲友吃饭。
(2)出棺送葬:出殡时,街坊邻友自带抬具帮助抬棺。为死者念经引路,孝男拄拐哭丧棒走在棺前,孝女走在棺后。
棺材抬至绕棺处,摆在高凳上,由念经先生举行绕棺仪式。念完《绕棺经》,称为“搭桥过路”,遇到过桥时,孝男跪在桥上,棺从身上抬过,称为“背棺”。
2、南涧鸳鸯桥 鸳鸯桥位于南涧县城南二十余公里的新街,地处哀牢山和无量山之间,把边江的上游。老桥于一九四一年建成,是一土林结构的空心房屋式廓桥。
桥长近17米,桥面由木板横铺而成,两侧设有14米长的木板櫈,可供上百人纳凉闲坐。桥下流水,桥上留人。
有趣的是当地彝、苗、汉等各族青年男女,以桥为媒。每到新街天(鸡兔日),附近宝华、无量、拥翠等乡村从数十里路汇集而来的人们,集于桥头和桥上,十分热闹,两条长凳更是座无虚席。
有专营算命、合婚的“八字”先生,有郎中卖药治病,而更多的则是来自远远近近谈情说爱的少男少女。相约而来的、慕名而来的青年男女们,不分贵贱,不管是否门当户对,也不论是何种民族,只要互相中意,互相喜欢就行。
求婚的人,一般是经人引线,约定时间来桥上见面。相遇认识后,如果男女之间互相中意,就彼此报出生辰属相,到算命先生那里合婚,“八字”无相克相冲,才能保持恋爱关系,然后测定结婚吉日。
也有的少男少女则是慕名而来,坐在桥凳上等待,发现年龄相当、品貌相近的对象时,主动问话,互相问候过后,则互报年龄、属相、住址及家庭情况等等。“一回生,二回熟”。
经过几个新街天,相约见面几回后多数即可结为伉俪。 来自哀牢山深入的彝族小伙、阿妹则喜欢用对歌的方式求爱。
一个小伙子看上一个姑娘时唱道 :“郎隔山来妹隔和河,隔山隔水遇不着,高明师傅那一个,搭下金桥相会合。大河涨水沙缠沙,一对鸳鸯一对虾;鸳鸯成双水中戏,讨得阿妹会当家”。
姑娘则会爽快的答道:“隔山隔河不隔路,郎唱小调妹来和;好花开在深山箐,哥是蜜蜂彩花来。”一问一答,彼此起伏,歌声如桥下的涓涓流水,情意深长。
鸳鸯桥是大理至思茅地区的一条南方古双驿道上的咽喉,老桥于八十年代被水冲毁。如今的新桥在原址为钢筋水水泥造,其长、宽、高度及桥上建筑与老桥相似,保存了地方建筑特色,同时也保持了不可多得的风土民俗。
桥头“鸳鸯桥”三个大字至今仍十分醒目。 3、大理白族婚俗 大理白族和我国其他兄弟民族一样,经历了由群婚、对偶婚、个体婚阶段。
现在行族外婚,一夫一妻制为基本家庭组织形式。家中兄弟成婚后即行分家,父母一般多从幼子居住。
入赘女婿有对家产的继承权,妇女在家庭中有较高地位。 大理地区白族青年男女,婚前比较自由,婚事大多由自己作主。
找对象一般通过“对歌”认识结为知己,然后再经过说亲、订婚、迎新、结为夫妇几个阶段。说亲由男女父母央及媒人去女方家提亲。
女方父亲同意后订婚,订婚时男方要择吉日送酒、公鸡和聘礼到女方家,聘礼必带“六字”。茶三斤六两或六斤六两,酒六斤或六瓶,糖果六斤六两等,意在“有福有禄”。
女方家以“三道茶”相待表示同意,又称“提亲鸡酒礼”。 结婚时一般要举办三天,仪式非常隆重。
结婚这一天称为“正喜日”。婚前头天叫“踩栅”,这天男方要把嫁妆抬至女方家,晚上在男方家要吹唢呐,演唱“吹吹腔”和“大本曲”一直到天亮表示庆祝。
正喜日“男方要在亲友陪同下到女方家迎亲”,新娘要哭别父母兄妹。出门时吹鼓手们要奏吹吹腔《接新娘调,唢呐声不时与新娘哭声交织在一起。
一路上吹打声、逗趣声不断,同伴们边走边向新娘撒米花,还不时掐新娘表示“祝福”。 迎亲到家门时,需由新郎同辈兄弟将新娘背和新房,在这一点上还留有早年“抢婚”习俗。
新房内都烧有火堆。新娘入房时家人要在火中烧辣子面,使新娘大咳,在新娘酒菜中加放花椒粉使新娘难以下咽以表示“亲热”和“富贵”,白语中“辣,麻”与“亲、富”同音。
新娘新郎要拜天地,拜父母及舅父,用白族八大碗大宴宾客。晚上有认亲仪式,长辈要给新娘见面钱,同辈则闹新房。
闹新房时新娘要拿出从娘家带来的炖梅、雕梅、水果、蜜饯等食物恭敬地给同辈品尝,也叫“摇果酒”。大伙边吃边闹一直到深夜。
第三天新娘要下厨房做鱼类孝敬公婆。婚后三至八日回门,女方家接女婿和女儿回家吃饭。
七天后要到本村的本主庙祭本主,求本主保护全家平安,早生贵子。 4、大理白族打老友 打:意思是结交;老:意思是终生,是从小到老;友:意思是同性别同年龄的可靠的好朋友。
打老友,即结交终生亲密往来的同性别同年龄的好朋友。这是大理白族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风俗习惯。
大理白族民众中的打老友,一般出于三种情况。一是青少年自己通过一定时间在生。
我想要一篇关于丽江或大理的民风民俗的600字作文
大理古城中白族的民风民俗 白族又称白子、白尼、勒墨、那马,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白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大理市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白族占全市人口的一半以上。白族风情多姿多彩,风俗习惯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白族民居 白族民居一向外观整齐、庄重、大方,白墙青瓦,古朴大方。房屋由石料建成,屋顶覆瓦。
白族村寨大多分布在湖滨、河畔以及交通便利的平坝上,民居内部庭院多有讲究,往往依据住家的富裕程度而有所不同,大体上可形容为四种形式:“两房一耳”,“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六合同春”。 白族民居尤为讲求盖门楼,通常盖门楼的形式为“一滴水”,即为普通的坡屋,朴素大方,而另一种形式“三滴水”则显现了一种华丽,其建筑十分精美,飞檐翘角,宏伟壮观。
白族民居中的照壁也显现了民居的特色。照壁是装饰性的建筑,象征了吉祥、福禄与安康。
各种各样的照壁也体现了主人的意愿与企盼,堪称白族民居建筑的精美艺术品。 白族宗教信仰 白族的宗教信仰体现为本主崇拜,这是一种多神崇拜,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本主神,也有的是几个或几十个村寨共同信奉一个本主神。
本主神也是多种多样,如:自然本主有石头、水牛、猴子等;神灵本主有山神、谷神、太阳神等;英雄本主有杜朝选、段赤诚等;佛教与道教本主有观音、李靖等。 本主信仰不同于佛教的修来生,也不同于道教的化神仙,它只是对现世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一种期盼。
本主崇拜是白族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宗教表现,至今不衰。 白族服饰 白族服饰在色彩上大多为红白相间,采用对比鲜明、明亮的色块反衬出色调的协调。
女子服饰艳丽、朴素,上身衣装以及头饰较为复杂,下身裙饰比较简单、朴素,而且,年轻姑娘的服饰较为艳丽,年长女子的服饰崇尚淡雅。年轻姑娘好梳辫子,头饰叠成长条形盖于头上,左侧一条缨穗垂于耳畔,随风飘扬。
“苍山绿,洱海青,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白雪映霞红”是对白族服饰的真实写照。 白族舞蹈 霸王鞭舞是白族民间舞蹈的特色代表。
舞蹈表演所用的彩棍为山竹所制,竹间穿有一串三枚或两串六枚的铜钱。舞蹈时,舞者右手持彩棍,左手拨动鞭的两端,并用鞭轻打身体各关节。
霸王鞭舞有上百种舞鞭方法,舞蹈动作连贯,轻盈矫健,老少皆宜,并且人越多气氛越热烈。民族节日期间,每每于各白族村寨之中能欣赏到这种舞蹈。
风花雪月 大理自古即以“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风花雪月四景著称。 所谓下关风是因下关位于垭口,风季时狂风呼啸穿街扫巷,一出下关,则风烟寥寥,不见稻浪。
而其中上关花据大理府志记载:“山茶树高六丈,其质似桂,其花白,每朵十二瓣,应十二月,过闰月则朵一瓣,俗以先人遗种,在大理府和山之麓,土人因其地名之”。 苍山山势雄伟,南北长四十二公里,上有十九峰、十八溪,山顶积雪终年不化,银装素裹璀璨夺目,这便是大理三景苍山雪。
洱海清澈如镜,宜泛舟漫游,每当皓月当空,苍山银峰粼粼闪烁,银光月色交相辉映,白族渔姑出没于波光树影之间,这就是大理四景洱海月。 经藏之都 大理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云南早期文化发展的中心,素有“经藏之都”的美名。
早在南诏时期,大理的文化已相当发达,崇圣三塔便是古代文化的象征,张顺、王奉宗的《南诏画卷》、张胜温的《大理画卷》等佳作,充分说明了大理是一座古老的历史名城。 蜀汉诸葛亮南征大理时置云南郡,唐代南诏国、宋代大理国在此设都。
这个城市,很早便是云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大理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崇圣寺三塔、石宝山石窟、鸡足山佛教圣地、南诏德化碑、感通寺……漫游大理,犹如翻阅一本古老的书。
茶花之乡 大理山茶栽培的历史悠久,南诏、大理国时期,已成为庭园重要的培植品种,元明之际,更加繁盛。大理山茶为常绿大花乔木,高可达10余米,枝干劲健,树形优美,花色丰富。
从12月至次年4月,各个品种陆续开放,争妍斗奇。 粉白带红晕的“童子面”,初开三日,色如童子之面,以后则洁白如玉,与白玉杯无异;其中又以雪白蕊瓣的“雪狮”最为罕见,花白如雪,大如碗,现已难得;“松子鳞”茶 ,瓣如绢,色银红,光亮可人,最为鲜艳。
“牡丹茶”,花朵硕大胜于牡丹,色艳如秋水芙蓉,枝叶并茂,楚楚动人;“恨天高”是云南茶花中唯一的矮化品种,有的竟年逾花甲而高不盈尺,花艳红,花瓣层出不穷;此外,像蝴蝶展翅欲飞的“蝶翅”;窈窕柔美的“柳叶银红”;开花最早的“早桃红”,绚丽多彩的“金边牡丹”等,都各具风姿。
大关于大理民风民俗的作文680
这里只有点傣族的风俗 傣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
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景谷、新平、金平、元江、双江等地,现有人口1075128人。主要从事农业。
寺塔和竹楼、竹桥显示出别具一格的建筑艺术。傣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其先民汉晋时期被称为“滇越”、“掸”、“擅”、“僚”、“鸠僚”,同时其分布地区亦被称之为“乘象国”;唐宋时期被称为“茫蛮”、“金齿”、“银齿”、“白衣”等;元明时期被称为“白衣”、“百夷”等;清以后被称为“摆夷”或“摆衣”。
“傣”为本民族自称。按分布地区又有“傣力”、“傣雅”、“傣那”、“傣绷”、“傣端”等自称,新中国成立以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一称为傣族。
此外,不同地区的傣族,因其风俗习惯、服饰特点的差异,分别被称为“旱傣”、“水傣”和“花腰傣”。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文来源于梵文字母的拼音文字,原有傣力、傣那、傣绷、金平四种,现通行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文字。
美丽的西双版纳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我国西南边陲,这里聚居着傣、哈尼、布朗、基诺、拉祜、瑶等十几个少数民族。唐宋时期属南诏、大理地方政权管辖。
大理白族民居民风民俗的作文800字
白族民居民风民俗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每朵花都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白族也是有趣的一个民族。
白族人的服饰与我们汉族截然不同。
白族男女普遍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重。大理地区的白族男子喜缠白色或蓝色包头,多穿白色对襟上衣,外套黑领褂,下身穿宽桶裤,系拖须裤带,有的还喜佩带绣有美丽图案的挂包。其他一些地区的白族男子,则比较喜欢头戴瓜皮帽,穿大襟短上衣,外套羊皮领褂或数件皮质和绸质的领褂,谓之“三滴水”,显得敦厚英俊,洒脱大方。
一直以来享有“金花”美誉的白族妇女的服饰,更是色泽鲜美,绚丽多彩。大理一带的妇女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配丝绒黑坎肩,右衽结纽处挂“三须”、“五须”的银饰,腰间系有绣花飘带,上面多用黑软线绣上蝴蝶、蜜蜂等图案,下着蓝色宽裤,脚穿绣花的“白节鞋”。手上多半戴纽丝银镯、戒指。已婚妇女梳发髻,未婚少女则垂辫或盘辫于顶,有的则用红头绳缠绕着发辫下的花头巾,露出侧边飘动的雪白缨穗,点染出白族少女头饰和发型所特有的风韵。洱源西山及保山地区的白族妇女,常束发于顶,上插银管,再以黑布包头,穿右襟圆领长衣,系绣花腰带,衣袖和裤脚喜镶绣各色宽窄不同的花边。
白族的饮食也十分有特色。
因远白族的卷粉以本地品种“因远红谷米”为原料,并以手推磨磨成米浆在长宽约二尺的框内,架空于沸水锅上面熏蒸而成。其厚度薄如纸,软而具韧性,无论煮食或凉拌,味道都异常可口。米干由卷粉晾晒后可分别做成丝或片,由于它便于储存、携带,是白族民间馈赠亲朋好友的慰问品。
用“因远紫米”及糯米饭舂成的染色粑粑,晾晒后加盐、白酒浸蚀,再用刀切成粑粑果或用推刨刨成粑粑片。把粑粑糊放进镌刻着花鸟鱼龙、福禄寿禧等图案的模板内,压制而成的压模粑粑是因远白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一个特征,压模粑粑是白族春节、清明节、祭祖节及三月会等庙会必备的节庆食品和祭品。
各地白族的服饰虽呈现出某些地区性的差异,但色彩明快、映衬协调、挑绣精美、古雅端庄等,则又是共有的特征。
因远白族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饮食文化,既显示了白族雅而不俗的饮食文化气氛,也衬托出白族勤俭持家、热情好客的文明礼貌风格。
想了解云南大理的风俗,历史文化,传说等
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
远在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苍山马龙峰、中和峰、海东鹿鹅山曾出土大批新石器时期的石刀、石斧、石坠、粗陶器。汉代,大理同中原有往来,与印度也有交往,是四川通往印度的“南方丝路”(蜀身毒道)中转站,汉武帝在这里设叶榆县。
隋及唐初,居住在洱海区域的原始居民从事狩猎、捕鱼,以及种植水稻和饲养家畜,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并在洱海西面建筑了太和、羊苴咩、大厘等较大的城邑,洱海的南岸建有石和、石桥等城。
一度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汉之际,大理与内地的交往由于蜀身毒古道而极为密切。
博望候张骞西域归来后关于这条通道的报告,引发了汉武帝经营西南边疆的雄心。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在此设隶属益州郡的叶榆、云南、邪龙、比苏、巂唐、不韦等县。
唐初,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较大的部落,史称“六诏”,即蒙舍诏(今巍山东南部、因在六诏之南,又称南诏)、蒙巂诏(今巍山北部漾濞一带)、邓赕诏(今洱源邓川)、浪穹诏(今洱源剑川一带)、施浪诏(在浪穹诏东北)。越析诏(今宾川)。
。公元737年,蒙舍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征服了其他六诏,统一了洱海地区,迁都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建立“南诏国”。
公元779年又迁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南诏国共传13代王,历史165年。 公元902年,南诏权 臣郑买嗣夺去了政权,建立“大长和国”。
公元927年,剑南节度使杨干贞灭“大长和国”,扶持清平官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10个月后杨善干贞又废赵善政,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 ?? 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推翻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仍建都羊苴咩城。
大理国共传22代主,历时316年。 ?? 公元1253年,元世祖忽必烈帅大军灭大理国,元朝于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见了云南行中书省,把行政中心由大理迁到押赤城(今昆明)大理地区设大理路、鹤庆路、云龙甸军民府和威楚路。
公元1381年,明军攻占大理,改路为府,在大理地区设置大理、鹤庆、蒙化三府。现今的永平县、南涧县则分属永昌府和楚雄府。
??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清军攻入云南,仍沿袭明朝建制,大理 地区分属大理府、丽江府、永昌府和蒙化直属厅。大理府为迤西道治所,云南提督驻地。
清咸丰六年(1856年)爆发了以回族杜文秀为首的滇西各民族大起义,在大理设政权公元1911年,昆明“重久起义”后,云南成立军政府,1913年改迤西道为滇西道,后为腾越道。1929年废除道制,实行省县两级制,大理地区设置祥云、弥度、宾川、凤仪、蒙化、大理、永平、云龙、漾濞、邓川、洱源、剑川、鹤庆13个县。
?? 1950年2月1日,大理专员公署成立,大理专区辖大理、下关、邓川、洱源、云龙、漾濞、蒙化、凤仪、弥度、祥云、宾川、及现属临沧地区的云县、缅宁(今临沧),顺宁(今凤庆)共十五个县市。 ?? 1956年11月22日,大理白族自治区成立。
区划几经调整现辖大理市、鹤庆县、剑川、洱源县、祥云县、宾川县、弥渡县、永平县、云龙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共12个县市。 198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大理被定为全国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同年11月,国务院又将大理列为全国44个风景名胜区之一。 大理是云南古代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西汉武帝曾在大理设置郡县,历史上著名的南诏(公元738--902年), 大理国(公元937--1253年)曾在这里建都,是当时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理有驰名中外的大理崇圣寺 三塔、南诏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剑川石钟山石窟、弥渡南诏铁柱等重要的文化古迹,被誉为"西南的敦煌"。 "玉洱"、"银苍"是苍洱风景区的重要景观。
风、花、雪、月为大理的四大名景。 大理的著名景点有:崇圣寺三塔,蝴蝶泉,洱海游船,喜州民居,白族民俗三道茶歌舞表演等。
白族的民俗特色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善种水稻。
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为主。
因鲜菜常年不断,白族人每餐都喜食鲜菜和各种腌菜。白族妇女大都善作腌菜,腌菜的种类很多,除腌制鲜菜外,还做豆瓣酱、豆豉、面酱;剑川、鹤庆的白族常采撷洱海的海菜花,加工烹制成各种风味菜。
肉食以猪肉为主,除用鲜猪肉做各种炒菜外,还喜腌制年猪,加工成火腿、腊肠、香肠、猪肝、吹肝、饭肠等精美风味食品。冬天,白族都喜欢大锅牛肉汤,食用时要加蔓菁、萝卜、葱等佐料一起食用。临河而居的白族,擅长水鲜烹调。
白族大都喜饮酒,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酒的种类很多,制酒时常用40多种草药制成酒曲,制成各种白酒,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另外还有一种糯米甜酒,是专为妇女和孕妇制作的,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
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两次茶。晨茶称“早茶”或“清醒茶”,一起床就喝茶,成年人都喝;午茶又叫“休息茶”或“解渴茶”,内放米花和奶,括小孩也要喝一杯。
白族的风味菜肴很多。生皮是为白族逢年过节必备的菜肴之一,是用多种辛麻辣拌成的冷荤菜。毛驴汤锅,是用毛驴肉烧制而成。柳蒸猪头也是白族传统名菜之一,是用猪头放在柳条架上入锅蒸制而成的。大面糕是白族中秋节特制的糕饼,用发酵面团加佐料蒸制而成。
白族男女都崇尚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水”,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在云南洱源县西山区,每个成年后的白族男子都身挎一个小巧玲珑的绣花荷包,荷包上绣着“双雀登枝”、“鸳鸯戏水”等字样。绣荷包是爱情的象征,它是白族姑娘聪明智慧的结晶。
女子服饰则各地不一,大理地区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浅色蓝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着蓝色宽裤,足穿绣花“百节鞋”。未婚妇女梳独辫子盘于头顶,并以鲜艳的红头绳绕在白色的头巾上,红白相衬,相得益彰。腰系绣花短围腰,更显得色彩鲜明,美观大方。已婚妇女改为挽髻。洱海东岸妇女则梳“凤点头”的发式,用丝网罩住,或绾以簪子,均用绣花巾或黑布包头。白族妇女有佩带耳环、手镯的习俗。居住在大理洱源县的白族妇女喜欢的一种头饰叫“登机”,它是姑娘心灵手巧的标志。
白族的传统节日很多,已有上千年历史的“三月街”是白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现被定名为“三月街民族节”。另外还有“火把节”(又称星回节)等民族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