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超美范文
如何构建知识图谱
自己建吗可以下载图谱软件构建http://www.cnblogs.com/R0b1n/p/5224065.html可以参考一下这个SPSS: 大型统计分析软件,商用软件。
具有完整的数据输入、编辑、统计分析、报表、图形绘制等功能。常用于多元统计分析、数据挖掘和数据可视化。
Bibexcel: 瑞典科学计量学家Persoon开发的科学计量学软件,用于科学研究免费软件。具有文献计量分析、引文分析、共引分析、耦合分析、聚类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功能。
可用于分析ISI的SCI、SSCI和A&HCI文献数据库。HistCite: Eugene Garfield等人于2001年开发的科学文献引文链接分析和可视化系统,免费软件。
可对ISI的SCI、SSCI和SA&HCI等文献数据库的引文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生成文献、作者和期刊的引文矩阵和实时动态引文编年图。直观的反映文献之间的引用关系、主题的宗谱关系、作者历史传承关系、科学知识发展演进等。
CiteSpace: 陈超美博士开发的专门用于科学知识图谱绘制的免费软件。国内使用最多知识图谱绘制软件。
可用于追踪研究领域热点和发展趋势,了解研究领域的研究前沿及演进关键路径,重要的文献、作者及机构。可用于对ISI、CSSCI和CNKI等多种文献数据库进行分析。
TDA: Thomson Data Analyzer(TDA)是Thomson集团基于VantagePoint开发文献分析工具。商用软件。
具有去重、分段等数据预处理功能;可形成共现矩阵、因子矩阵等多种分析矩阵;可使用Pearson、Cosine等多种算法进行数据标准化;可进行知识图谱可视化展示。Sci2 Tools: 印第安纳大学开发的用于研究科学结构的模块化工具可从时间、空间、主题、网络分析和可视化等多角度,分析个体、局部和整体水平的知识单元。
ColPalRed: Gradnada大学开发的共词单元文献分析软件。商用软件。
结构分析,在主题网络中展现知识(词语及其关系);战略分析,通过中心度和密度,在主题网络中为主题定位;动态分析,分析主题网络演变,鉴定主题路径和分支。Leydesdorff: 系类软件。
阿姆斯特丹大学Leydesdorff开发的这对文献计量的小程序集合。处理共词分析、耦合分析、共引分析等知识单元体系。
使用“层叠图”实现可视化知识的静态布局和动态变化。Word Smith: 词频分析软件。
可将文本中单词出现频率排序和找出单词的搭配词组。NWB Tools: 印第安纳大学开发的对大规模知识网络进行建模、分析和可视化工具. 数据预处理;构建共引、共词、耦合等多种网络;可用多种方法进行网络分析;可进行可视化展示.Ucinet NetDraw: Ucinet是社会网络分析工具。
包括网络可视化工具Net Draw。用于处理多种关系数据,可通过节点属性对节点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等进行设置。
用于社交网络分析和网络可视化。Pajek: 来自斯洛文尼亚的分析大型网络的社会网络分析免费软件。
Pajek基于图论、网络分析和可视化技术,主要用于大型网络分解,网络关系展示,科研作者合作网络图谱的绘制。VOSviewer: 荷兰莱顿大学开发的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
使用基于VOS聚类技术技术实现知识单元可视化工具。突出特点可视化能力强,适合于大规模样本数据。
四种视图浏览:标签视图、密度视图、聚类视图和分散视图。[4]陈悦, 刘则渊, 陈劲等. 科学知识图谱的发展历程[J]. 科学学研究, 2008, (03): 449-460.[5]Shiffrin, R.M., and Katy Börner. 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C]. Proc.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pp. 5183-5185.[6]Börner, K., Chen, C.和Boyack, K.W. Visualizing knowledge domains[J]. Annual review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3, 37, (1): 179-255.[7]CM, C. CiteSpace II: 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6, 57, (3): 359-377.[8]陈悦和刘则渊. 悄然兴起的科学知识图谱[J]. 科学学研究, 2005, (02): 149-154.[9]邱均平. 信息计量学[M].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2007).[10]沙勇忠和牛春华. 信息分析[M]. (科学出版社, 2009. 2009).[11]塞沃尔, 建军和煦. 链接分析: 信息科学的研究方法[M].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 2009).[12]Egghe, L.和Rousseau, R. Introduction to informetrics: Quantitative methods in library, documentation and information science[J]. 1990[13]韩家炜, 坎伯, 裴健等. 数据挖掘: 概念与技术[M].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2007).[14]Wasserman, 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1994).[15]Persson, O., R. Danell, J. Wiborg Schneider. How to use Bibexcel for various types of bibliometric analysis[C]. Proc.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cientometrics and Informetrics., Leuven, Belgium2009 pp. 9–24.[16]Yang, Y., Akers, L., Klose, T.等. Text mining and visualization tools–impressions of emerging capabilities[J]. World Patent Information, 2008, 30, (4): 280-293.[17]Börner, K., Huang, W., Linnemeier, M.等. Rete-netzwerk-red: analyzing and visualizing scholarly networks 。
看全球最大P2P如何炼成
一、技术创新。相对于美国社会昂贵的人工成本来说,Lending Club和其他互联网企业一样更愿意花大力气在技术上投入,Lending Club首席风险官陈超美曾经表示,Lending Club除了利用信用统计局的数据外,用户还被要求提供个人社会信息,这些信息目前均在逐步进行自动化处理,通过这样以大幅度的减少人工成本。
二、完善的生态体系。Lending Club表面上是一家公司,其实围绕着P2P行业的上下游,有一群公司为其服务:三大信用局为其提供信用服务,Lending Club的贷款由webbank发放,其二级交易平台由Foliofn管理,Lending Club还成立了自己的基金信托公司Lending Club Advisor。
三、强大的资本后盾。Lending Club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强力支持,Lending Club的历次融资方包括 Eric Schmidt 、红杉资本、KPCB、Google、黑石等美国最著名的投资机构,强大的资本进入不仅为Lending Club带来了资金上的支持,这些机构也为Lending Club品牌背书,增强用户的信心,同时机构还可以带来其他诸如人脉方面的资源。
四、强大的运营和顾问团队。Lending Club从CEO到公司各级高管均出身“名门”,和草根创业者不同,他们拥有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从官网上看,八位高管大多数在来到Lending Club任职前已经在知名企业担任过多年相同职位。另外一点我们可以发现Lending Club对待人才的态度非常开明,该公司有数个华人团队,尤其是风险管理部门从首席风险官到资深风险管理副总裁再到风险管理总监均由中国人担任。
如何进一步推进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
一、引 言 教育信息化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人们坚信以计算机、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优化学习过程,构建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现代信息技术开始从城市走向农村,从高校延伸到中小学甚至学前教育领域,不少学前教育领域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对现代技术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抱以较高的期望,然而现代信息技术在学前教育领域中应用理论和实践研究并没有像中小学领域、高等教育以及职业教育领域成熟。“学前教育信息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始终处于边缘化,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因为研究主体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兴趣外,一定程度上也是源于学前教育本身的边缘化。”[1]因为学前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长期存在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教育资源严重匮乏、城乡发展极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健全等问题,甚至一些地方“入园难”的问题都很突出。
如果连基本的“入园”都得不到保证,那么所谓的学前教育信息化也就只能被搁浅。 然而,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一线教师对学前教育信息化进行理论与实践探索。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学前教育”、“幼儿园”、“幼儿教育”并含“信息化”或“信息技术”等为主题词进行专业学术检索,时间限定为2007—2012年①。检索到相关文献496条记录,其中硕士论文42篇,学术期刊439篇,会议论文2篇,报纸类13篇;2007年至2012年间,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如图 1所示。
笔者借助陈超美开发的知识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II版本,对496条文献记录进行主题词提取,以期全面、可视化地呈现近年来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得到学前教育信息化关键词网络时区视图,如图 2所示。
从图 2可以看出,2007年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最为集中和丰富,中心影响度也较大。其中,“多媒体课件”、“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手段”、 “多媒体技术”、“教学活动”、“整合”等关键词成为这一年度的研究热点。
2008年至2012年,研究热点平稳过渡,从过多地关注信息技术逐渐转移到更加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如“学习兴趣”、“教育资源”、“教学情境”、 “信息化”、“学科整合”、“家园共育”、“电子白板”、“交互式”、“网络平台”、“信息化建设”等热点词的出现全面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尽管学前教育信息化受到较多的关注与研究,但我们还缺乏对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的全面了解,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把握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态及存在的问题,就不能保证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全面了解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非常有必要。根据图 1和图 2,结合与学前教育信息化相关的496条文献内容,本文从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建设、幼儿园教师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应用等五个方面对当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进行阐述。
二、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制定初现成效 学前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与标准的制定是保障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必要手段和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家发布的各种教育政策和文件都显示出了对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关注与倾斜。2011年12月12日,教育部正式公布《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该标准是国家对合格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求,是幼儿园教师开展保教活动的基本规范,标准中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
幼儿园教师具备信息技术知识对幼儿园的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教学活动开展、家园合作、科研水平起着积极的作用,是信息化时代对幼儿园教师的必然要求。 2012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基础教育中要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学习的良好习惯,发展兴趣特长,提高学习质量;增强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和习惯的养成,必然要求幼儿园处于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中:拥有适宜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丰富适宜的信息化资源、具备较高信息素养的幼儿园教师等,才有可能实现这些目标。
2012年9月,“全国学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建设,该系统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加强学前教育管理,监测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和各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该系统的开发与运行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成果,也是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手段。
除了国家政府层面的政策、决策支持外,一些省市地区也早早意识到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开始学前教育信息化实践,制定相应的规定和标准,以此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2009年,《北京市学前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2008—2010年)》[3]发布,该行动计划认为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信息化作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亟待建设与发展。
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