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居民公约范文

2017村规民约范文 村规民约怎么写
村规民约作为村民共同认可的“公约”,在实施村民自治、弘扬村风民俗等方面都曾经起到过特殊的作用。
当今,在开展“美丽横县·清洁乡村”的活动中,村规民约更是“英雄大有用武之地”。近段时间,马岭镇在横县美丽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把村规民约用作提高群众思想意识的有力武器,引导群众清洁乡村。
该镇围绕村规民约开展了以下4个方面的工作:(1)召开会议、下发文件,向各村提出制定环境卫生村规民约的要求。(2)驻村工作队下村指导村委召集群众代表会议,商定本村环境卫生村规民约。
(3)大力宣传,逐家逐户张贴村规民约。(4)镇级检查督促。
据统计,马岭镇各村委委(社区)印发环境卫生村规民约共计6040份。这些村规民约内容具体明确,通俗易懂,来自群众,又回归群众。
群众每天进出自家大门,都会看到本村的村规民约,环境卫生的各项约定牢牢地印在各人心中。从细处入手,选准一个切入点,不断提高群众清洁乡村的思想意识,进而提升清洁行动的的自觉性,这不失为马岭镇推进清洁乡村工作的有效方法之一!。
居民公约内容是什么
为创建文明和谐的社区,促进城市基层稳定,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经居民会议讨论,特制定以下公约,望全体居民遵守执行。 一、 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认真履行公民各种义务,团结一心为构建和谐社区作贡献。
二、自觉遵守文明道德守则,大力倡导“讲文明、守公约、除陋习、树新风、提素质”,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三、邻里和睦,相互尊重,团结友爱,敬老爱幼;遵纪守法,礼貌待人,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养成文明习惯。
四、爱护公共卫生,生活垃圾及时分类入箱,做到不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毁坏绿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不乱涂乱贴,不随地大小便,爱护社区环境。 五、不在住宅周围乱搭乱建,楼道内不乱堆乱放,保护楼道干净整洁。
六、学法、知法、守法,自觉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见义勇为,同一切坏人坏事和不良行为作斗争。 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娱活动,不看淫秽书刊、录像等,不参与赌博、吸毒,不做违法犯罪的事。
八、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城镇居民做到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勤俭节约,反对铺展浪费,除红白喜事外不操办其余酒宴。 九、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搞好公共卫生,自觉维护社会和公众利益,为净化、美化绿化社区作贡献。
十、提倡晚婚、晚育,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反对男尊女卑思想观念,树立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型的婚育观。
十一、扶贫助困,为下岗职工、无业居民、计生困难户帮扶服务,送温暖、献爱心。 十二、团结互助,搞好邻里关系,争做“五好文明家庭”,共建文明社区,人人争取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里做个好家长,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区做个好居民。
十三、尊老爱幼,在社区内努力创造老有所养、少有所学、幼有所托、贫有所济、残有所助、病有所医、难有所帮的社区环境。
居民公约内容是什么
为创建文明和谐的社区,促进城市基层稳定,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经居民会议讨论,特制定以下公约,望全体居民遵守执行。
一、 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认真履行公民各种义务,团结一心为构建和谐社区作贡献。
二、自觉遵守文明道德守则,大力倡导“讲文明、守公约、除陋习、树新风、提素质”,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三、邻里和睦,相互尊重,团结友爱,敬老爱幼;遵纪守法,礼貌待人,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养成文明习惯。
四、爱护公共卫生,生活垃圾及时分类入箱,做到不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毁坏绿地,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不乱涂乱贴,不随地大小便,爱护社区环境。
五、不在住宅周围乱搭乱建,楼道内不乱堆乱放,保护楼道干净整洁。
六、学法、知法、守法,自觉维护社会治安和公共秩序,见义勇为,同一切坏人坏事和不良行为作斗争。
七、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娱活动,不看淫秽书刊、录像等,不参与赌博、吸毒,不做违法犯罪的事。
八、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城镇居民做到红白喜事不大操大办,勤俭节约,反对铺展浪费,除红白喜事外不操办其余酒宴。
九、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搞好公共卫生,自觉维护社会和公众利益,为净化、美化绿化社区作贡献。
十、提倡晚婚、晚育,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反对男尊女卑思想观念,树立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型的婚育观。
十一、扶贫助困,为下岗职工、无业居民、计生困难户帮扶服务,送温暖、献爱心。
十二、团结互助,搞好邻里关系,争做“五好文明家庭”,共建文明社区,人人争取在单位做个好职工,在家里做个好家长,在学校做个好学生,在社区做个好居民。
十三、尊老爱幼,在社区内努力创造老有所养、少有所学、幼有所托、贫有所济、残有所助、病有所医、难有所帮的社区环境。
居民自治公约
公约是指各个国家、部门、人员之间的一个共同遵守的约定,一般是大家就有关国家、部门、人员之间的利益问题进行公开讨论达成一致的意见,并且同意遵守的一个规定。
居民自治公约
,是组织、社团经特定的程序制定的关于组织规程和办事规则的法规文书,是一种根本性的规章制度.
:机关、团体或街道居民内部拟定的供共同遵守的章程。
公约是参与制定的单位和个人共同信守的行为规范,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安定团结、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小区居民文明公约
1、居民有维护本居住区社会治安的责任,倡导同偷盗、 破坏集体个人财产、打架斗殴、寻衅滋事等犯罪分子 及不良行为作斗争的见义勇为精神,发现可疑现象及 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2、遵纪守法,文明娱乐,不赌博不扰民,争做文明居民。 3、清洁美化生活环境,不乱涂、乱写、乱贴、乱丢废弃 物和随地吐痰。
不在门前、阳台及楼道堆放杂物。坚 持消灭四害,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4、崇尚科学,增强体魄,倡导健康生活的方式。积极参 加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5、拥军优属,助残济困,助人为乐,热心公益,争做志 愿者。 6、邻里互助,团结友爱,不传闲话,不挑拨是非。
正确 处理邻里纠纷。 7、家庭成员和睦相处。
男女平等,优生优育。赡养父母, 抚育子女。
尊老爱幼,争当五好家庭。
小区文明公约
为了改变城镇建设的落后状况,加快我县城市化、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二〇〇〇年,县委、县政府作出了创建文明城镇活动的决定。
这一决定,深得民心、深受市民的欢迎。但是,在实施这一活动中,由于虚多实少,后劲不足,活力不强,效果不大。
究其原因,我认为除了受旧观念束缚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在认识上,缺乏把创建“安全文明小区”作为创建文明城镇的前提条件来实施。创建“安全文明小区”,就是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治安问题入手,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社区防范治安管理和社会控制能力。
通过创建,达到“四无三下降二提高一落实”的目标。“四无”,既无重大恶性案件、无重大治安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无新增吸毒人员。
“三下降”:即一般刑事案件下降,一般治安案件下降,两劳回籍人员重新犯罪下降。“两提高”:即群众自我防范意识提高,群众自觉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意识提高。
“一落实”:即治安责任制落实。在实现社区安全的同时,把社区卫生、环保、绿化、市场、规划、房管、计生、文化、党团、交通、人口、联防等事项管理制度、管理队伍、服务活动落实到基层,并使之正常运行。
因此,创建“安全文明小区”与创建文明城镇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安全环境是创建文明城镇的前提条件。 二、在做法上,缺乏“重点突破”,缺乏对创建典型的宣传。
创建安全文明小区必须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地工作。必须采取“统一规划,优势先行,重点突破,分块推进”。
必须针对居住住宅的环境条件、地理位置、人员素质、治安秩序、生活秩序等因素特点,从多数人的共同利益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人防、物防和技防等措施,分别对居住小区实行封闭式、半封闭式及开放式等多种防范管理形式。近年来,各地在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中,已涌现出一些比较好的典型。
如瓯北镇金桂花住宅小区,实行了人防、物防、技防三结合的全封闭式防范管理,人防有业主、物业和保安人员,物防有防护围墙、防盗门,技防有监控闭路电视,24小时有人巡查监控。小区内同时还建立了卫生公约,文明守则,门卫制度及遵纪守法制度。
瓯北蛇山组团住宅小区,因势利导,实行了人防、物防相结合的半封闭式管理,安全文明一起抓,彻底改变了小区内赃乱差局面。瓯北镇珠岙村针对外来人口五倍于本地常住人口的特点,强化护村队组织,突出以人防为主,常年坚持巡逻护村活动,实行开放式管理。
三个小区虽然实行了三种不同创建模式,但都达到一个较好的目标。创建后,小区内社会秩序明显好转,金桂花小区和蛇山住宅区创建后由原来的多发案降到零发案,珠岙村由原来的多发案降到接近零发案。
小区内的环境卫生、居室容貌、生活秩序、道德观念、文明风气均较前大有好转。这些小区已为我县创建文明城镇工作树立了典型。
因此,大力宣传推广这些典型,并继续扶持、完善这些典型,应当是我县创建文明城镇活动中的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 三、在动力上,一些部门忽视法律赋予的职责,缺乏依法治理的法制观念,创建工作缺乏分工协作、齐心创建的合力。
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是把社会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到基层群众中去的具体行动。国家建设部、公安部曾于一九九六年一月发布了《城市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建设管理规定》,随后,地方建设部门和公安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实施细则。
但是,自1996年实施该《规定》以来,我县城镇居民住宅建设在设计、审批、施工和验收中,都还没有按文件要求办理。受小农观念束缚,搞单门独户笼罩式的自我防范多,普遍缺乏公共安全防范意识。
因此,给犯罪分子入室盗窃、抢劫杀人留下了可乘之机。笼罩式住宅既不符合国家关于住宅安全防范设施管理规定,同时,也损坏城镇容貌和文明形象。
这种现象,一是表明治安状况差,群众缺乏安全感,二是表明在居民住宅安全防范设施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忽视了国家法律赋予的创安职责,协作不够,缺乏合力。 为了在我县尽快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把创建文明城镇落到实处,我建议: 一、统一规划,加强领导。
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是创建文明城镇的基础工作,是局部与大局的关系,应当统一规划,有机结合。党政领导应把这项活动作为两个文明建设的载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基层基础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民心工程狠抓落实。
各级党政组织要加强领导,主动协调解决创建活动中的矛盾、权力和义务方面的问题,解决经费落实困难问题。要加强调查研究,因地制宜地确定创建模式,带领群众创建安全文明的家园。
二、加大力度,宣传发动。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是群众性的公益事业,需要广大群众的积极支持。
去年,瓯北镇和上塘镇分别在蛇山组团居民区和经贸新村居民区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时,开始由于有些群众和广大机关干部对此举不理解、不支持,阻力很大,甚至动武对抗,一些人公然辱骂镇领导、居委会干部和公安民警,有的多次推倒已建围墙。瓯北镇党政领导、文明办领导和公安民警在蛇山组团居民区先后召开大小会议18次,最后统一了群众的意识,。
村民公约内容是什么
村民公约也叫村规民约。
村规民约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规定村民的行为,应该怎么做,另一方面则是规定村民违反和破坏规章制度的处罚条款,主要有进行教育、给予批评、作出书面检查等内容。
村规民约,虽然是村民通过村民会议自主制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村民们愿意怎么制定就怎么制定。“合法性”是对村规民约最基本的要求,这就意味着章程或规约不得含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等合法权利的内容。
如果规约中含有侵犯村民权利的条款,即使已经过村民会议的多数同意,在法律上也是无效的。 处罚权的设定,直接影响到村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因此,只能由法定机关依照法定程序来制定,我国的《立法法》和《行政处罚法》对行政处罚的设定和执行规定了非常严格的程序。
村民会议,并非国家机关,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无权擅自设定处罚权。 村民的赌博、打架斗殴等行为如果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村民委员会可将其扭送当地公安机关,由公安机关对其行为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扩展资料: 村规民约是村民群众在村民自治的起始阶段,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本村实际,为维护本村的社会秩序、社会公共道德、村风民俗、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制定的约束规范村民行为的一种规章制度。 它属于公约的一种形式,一般由名称、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
它的名称应为“**村村民公约”;它的结构基本上是“条款式”,即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但也有的采用数码顺序自然排列,即一、二、三……;它的结尾部分,主要是规定何时通过、何时生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村规民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