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信息技术观课报告范文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听课评课

    听课 一、什么是听课 听课是听课者凭借眼、耳、手等自身的感官及有关的辅助工具(记录本、调查表)直接或间接从课堂情景中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从感性到理性的一种学习,评价及研究的教育教学方法。

    二、听课的功能(1)、发现亮点,总结经验教训,借助别人的教法指导自己的教学;(2)、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3)、增进教师之间的了解,形成教学氛围,促进教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4)、可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理念,促进课堂教学理论的提高。 三、听课的原则 1、先进思想性原则(1)、教师学科素养培养,用先进的教育理念统领教学(“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的魅力在于如何将学生初始学习兴趣转移到课堂教学中来),提倡以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即学习效果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2)、信息技术教师要明确总体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 小学以兴趣为主,引导学生认识信息技术相关知识; 初中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文化道德观念,尤其在网络环境中,加强自身素养作为中学教育重要内容; 高中,提倡深度学习,向学生传授技术层面的内容、思想、方法、原理等深层次东西。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就是抓好学生兴趣培养、能力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在能力培养方面避免对学生单纯技术上的培训,侧重信息技术的综合运用,明确学习和探索软件的方法比掌握软件功能更重要的教育思想。

    (3)、教学过程活动化,学生活动是教学设计的重点内容。 2、发展性原则 以教师的发展为主,淡化听课的甄别功能,发挥听课的教育功能。

    拒绝表演课,多上研究课。 3、科学性原则 制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标准,评价标准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基本维度评价教师的授课质量,评价标准应侧重学生的学习方式。

    四、怎么听? 教师手里有了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才能依据量表确定听课的着眼点,大大减少听课的盲目性。(1)、听教学思想,感悟教师是否体现课改的精神和理念。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具有科学性、思想性、教育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心理特点,教学设计整体新颖,结构完整,重难点突出,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安排得当,注意课程整合。教学内容以目标为依据,灵活处理教材,教学内容生活化,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3)、关注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过程是解决怎样教,如何学的问题。包括: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知识材料的设计。

    当前新课程教育中,我们更加关注教师是否启发学生思维,是否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实践的机会,是否引导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是否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或者老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4)、关注学生活动 要关注学生活动是否有一定的深度,活动是否充分,活动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是否符合学生、教学内容实际,活动内容是否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既做到全体参与,又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分层提出要求,给以相应的指导,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能力有所发展。

    五、听课中注意的问题(1)、课前准备,带着问题去听课 1)、提前学习执教者提供的教学设计 2)、初步勾勒大体教学框架,思考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困惑)是什么。然后在听课中,特别留意执教者在这些问题上是否有成功之处可以借鉴,带着问题听课。

    3)、角色转换教师一方面要充当学生角色,将自己置于“学”的境地中,另一方面, 我们更应该是“教师”的角色,将自己置于“教”的境地。(2)、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为教育思考积累素材采用边听,边记,边思考的方式,以听为主,记录有详有略,讲究一定的技巧。

    在做听课记录过程中,进行对比研究;如果在记录过程中,出现记录速度跟不上教学节奏,可以以摘要形式,简单记录,待听完课后进行完善。比如有了感受、触动、立刻用简洁的语言予以批注。

    (3)、听课后整理记录、认真分析、总结整理听课记录,重新梳理记录要点,重现教学活动过程。做好课后分析,找出这节课的闪光点,总结出一些有规律性的认识。

    明确对自己有启迪、能学会的有哪几个方面。并针对这节课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与合理性的修改建议,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切磋,以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

    六、听课中的五个维度 观察教师的五个纬度: ①组织能力。包括教学内容的、教学语言、教学活动组织。

    ②调控能力。能根据课堂教学进展情况与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调整教学环节,调控课堂教学,保证教学任务顺利进行。

    ③教学机智。观察教师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有用的信息能力,是否灵活利用课堂生成出来的各种教学资源,果断处理课堂偶发事件,从而激活课堂教学。

    ④练习设计。能否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设计具有弹性、开放性实践性的练习题,达到巩固新知、拓展提高的目的,以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要。

    ⑤教学境界。一看教师是否依据教材内容做到用教材。

    二看教师能否做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看课堂上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活动机会与时间有多少。

    观察学生的五个维度: ①参与状态。观察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参。

    初中信息技术什么是信息 观课评价

    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教学目标。

    但是目前,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每周都只安排了一课时,在时间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怎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质量?怎样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我认为恰当的、有效的课堂评价是一种有效途径。信息技术课的学生评价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近几年信息技术教育虽然发展很快,但是评价形式相对单一,多数还是采用传统的笔试或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阶段性或终结性评价。这种方式往往比较注重结果,而忽视了教学过程中评价。

    没有好的学习过程,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呢?大多数教师在信息课堂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进行的。在一些公开课、甚至优质展示课的课堂,教师提出的问题质量不高,学生的回答没有多少实际意义。

    而面对几乎直白的提问,学生简单回答后,得到的评价仍是一个字“好”。好在哪里?整个课堂,学生真正懂了多少,学生参与的多少,学习效果怎样,并没有得到足够关注。

    一些课堂教学评价仅局限于简单的陈述性知识的再现。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效果,更谈不上信息素养的提高。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总结出了信息技术课堂评价以下几种有效的方式。1、用评价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评价的目标也就是信息技术课教学的目标。

    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强化他们的课堂主体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才能习得,整个评价活动信息技术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他们的主动参与性。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发扬师生平等,教学民主,评价民主,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师生合作,学生与学生合作,营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让每位学生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能大胆地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教师在设计层次不同的问题与实践内容时,要注意让不同能力的学生都有参与感。

    对于水平不高的答案或毫无意义的回答不能有蔑视或歧视的态度。让每一位同学最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鼓励。

    充分利用学生的的评价能力,让学生由评价客体变为评价的主体,让评价促使学生由过去评价活动的被动变为主动,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反省。及时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和同学的差距。

    通过总结,使评价活动变为再学习的动力,从而促进学生发展。最终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快乐。

    2、多方评价互补,提高学生反思及合作能力信息技术课实施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是根据信息技术课教学本身的特征决定的。操作成功与否,答案正确与否,学生自己容易判断。

    其次信息技术课学生操作的结果是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所以学生操作的结果不但清楚明了而且公开,也易于周围的同学进行判断、监督、评价。但如果在实践过程出现一个小的失误,学生自己往往查不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这时,组内成员互助无疑是润物无声的春雨。信息技术课教学这些特征为实施学生学习自我评价与同学评价,创造了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条件。

    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评价时要多鼓励学生互助,尤其是组内成员互助。让他们明白:只有在各负其责的基础上多交流、多合作,才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才能更好地发挥小组集体的智慧。

    多表扬在课堂上表现突出的学生,提倡正确的评价导向。教师可以从是否主动帮助别人,是否主动地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是否公正地地评价别人等方面评价学生。

    这样让学生在积极的、和谐的课堂氛围愉悦地接受多方评价,学会和别人交流、合作,正确地认识自己,不断地进步。3、采用有效的课堂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央教研所张家全教授说“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改善过程”,“评价要与人为善,立足一个‘帮’字”。

    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如果解决了动力不足或动力缺乏问题,那么学生的学习障碍就几乎解决了一半。教师在每一节课中认真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引导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技能、手段、重视操作实践过程的课程,对初中生来说,由于接触相对较少、操作时间有限、信息技术基础差异、各方面重视不够等原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经常会碰到各种不同的问题或困难,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现用的课本,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去掌握教学内容。

    一些同学面对课本任务,的确是望而却步。畏难情绪代替了学习热情,更谈不上学习兴趣。

    如果我们信息教师能将课本学习任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解为一个个小任务,再根据小任务进行分时段的学习过程评价。最后用“大任务”完成情况作为小组间竞赛。

    这样,才能使课堂评价落到实处。有效的课堂评价既有利于达成学习目标,也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习兴趣。

    4、利用单元综合实践课评价,鼓励学生创新计算机的操作不仅体现。

    中小学教师如何撰写观课议课报告

    观课议课是当前中小学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之一,是关于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所以说是一种研修活动。

    “研”是对问题的研究,目的在于认识实践中的教育活动中诸种因素和诸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并用取得的认识成果改进实践,提高行动的质量和水平;“修”是修养,“修以期其精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切磋琢磨,养犹涵育熏陶”,目的在于自我充实和完善。其间,撰写观课议课报告就是研修的一项重要内容,那么,究竟如何撰写呢?本文就围绕这一问题展开阐述。

    一、观课议课的内涵 1、概念 所谓观课议课,就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扬长避短,以改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高的一种教研活动。 与听课评课相比,观课议理念强调的是双方对话、交流的平等性。

    “观”,观察、观赏,有人直接指出“观”是“观察”的简称,带有倾听之义;观的对象不仅是课堂各种声音,更重要的是观师生行为,比听的范围要大、程度要深。“观课”强调用多种感官(不仅仅是耳朵,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除了语言和行动,还包括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追求用心灵感受、体悟课堂。

    “议”,商议,是众议,研讨,是对话和反思,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

    “议课”不是为了对执教者上的一节课进行评判、下结论,而是围绕观课所收集到的课堂信息提出问题、发表意见,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反思,探求方法与策略,为所有参与者提供积极对话和良好反思的空间,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观课议课”过程中,“观”是“议”的基础,“议”是对“观”的讨论和分析。

    “观课议课”借助了“案例教学”的思想,可以说,“观”是选取案例,“议”是对选取案例的讨论和分析。 2、观课议课的意义 观课议课有利于老教师的帮带,把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传授给青年教师;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有利于全体教师的共同学习和提升。

    “观课议课”是学习课堂教学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中改进和发展。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

    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参与,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观课议课”是研究落实新课程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在“观课”中研究,在研究中改进和发展,这便是“议”。

    这种方法就是不再孤立地看待教的行为和建议改进教的行为,而是通过现象观察、对话讨论等方式对观念、行为、效果进行整体研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断发现自己,不断改造自己,不断成就自己。

    “观课议课”是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教学研究文化,这种文化致力改变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式,这种态度是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在观课议课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致力改变。“观课议课”致力于建构教学中互助、生活中彼此关照的人际氛围。

    3、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的区别 听课评课适合用在需要对课堂教学做出评价、分出等地的时候。比如,学校实行绩效工资,与课堂教学水平挂钩,就需要对课的水平通过“评”的方式分出等第;优质课竞赛涉及选人和判断人,评课也是一种合适的方式。

    所以,评课不会消失,也不会被取代。听课评课与观课议课的关系,正如教师使用的蓝笔与红笔一样,蓝笔用于书写教学设计、教学论文等,红笔用于批改学生作业、阅读标注,两者相得益彰,都是教师不可或缺的教学工具。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 一般而言,课堂教学评价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总结反馈阶段。 (一)准备阶段:准备阶段主要就为什么要评价、谁来评价和评价什么等问题作充分准备。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组织准备、人员准备、方案准备以及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心理准备。 (二)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教学评价活动的中心环节。

    本阶段主要任务: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和技术收集各种评价信息,并在整理评价信息的基础上作出价值判断,同时对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心理进行调控,以保证评价工作的顺利进行。 1、收集评价信息:根据先前制订的评价方案,利用相应的评价方法、手段、工具、仪器等收集所需要的评价信息。

    这里的评价工具非常重要,如评价表、量表、问卷等,它的科学性直接影响到信息收集的有效性。 2、整理评价信息:对收集到的评价信息,通常需要进行审核和归类。

    前者是指需要对评价信息的有效性进行判断,如回答问题是不是敷衍了事或随心所欲,判断评价信息是不是被评价对象的真实反应;后者是指根据评价信息的共同点进行归纳,以减少信息的杂乱和无序。 3、分析处理评价信息: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是要掌握评价标准及其具体要求;其次是评价者应该使用事先规定的计量或其他方法来处理评价信息,在评价结果中要给出明确的相应分数、等级或定性描。

    计算机实验报告 要有心得体会的

    计算机实验心得体会

    通过一个学期对《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这门课程的学习,对于我来说它已不陌生。首先对于课程安排,感觉很紧凑,几乎不遗漏任何的知识点。理论总在实验和机试前,这样有利于我们学生接受新知识的灌输,而且把理论运用自如。每理论课后,老师总不忘留出十几分钟的时间给我们思考的空间。其次是对于教学,感觉老师讲课的思路很清晰,运用课件的形式讲课,很有概括性,重点“一针见血”,易于给我们把握住知识的主次。跟着老师的教学步骤,我们慢慢吃透了课本上的知识,老师偶尔形象及幽默的比喻,易于理解接受,感觉不到课堂的枯燥,实验前,老师总会给足够的时间给我们预习。分成小组的形式,让我们形成合作的转载自百分网http://www.oh100.com,请保留此标记团体,实验中不仅让我获得知识,更锻炼了我们同学之间的合作。实验中学会了“双绞线的制作与测试”、“IP地址规划与管理”、“对等网络组网”等等。即使操作上,我们学会了开通博客、;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装”等等。实验后的实验报告让我们有了总结回顾的效果。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21世纪的我们,必须学好科学技术才能站得住脚!!!在实验中,让我们体会到合作的重要性!!!!实验前做好准备,要了解实验目的的要求,要详读实验的步骤,实验过程要谨慎仔细等等。

    相信以后更认真,努力的学习,一定可以使自己的知识更全面。

    【听陈大伟《怎样观课议课》报告有感】

    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临沂市举办的“小学科学、品德与生活(社会)乡镇教研员培训班”,聆听了成都大学师范学院陈大伟教授的报告.一天半的学习,收获颇多,特别是陈教授的专题讲座:怎样观课议课 ,回答了我很多的困惑与不什么是观课议课?怎样观课议课?陈教授风趣幽默的讲课风格,形象的比喻,案例的运用,都让我回味无穷,记忆犹新.陈教授的理念很新,把我领进了另一番新的境地.以前我们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提高师生课堂生命活动质量,也经常搞听课评课活动.但效果却不尽人意,主要原因多方面:一、只听课、不评议有些学校虽然也有教师听课评议的相关规定,也有组织教师听课,却只是听课不评议.教师们听完课后,便各自拿起手中的笔,在听课评议表的相关栏目中要么画上记号,要么写上ABCD,然后将表格上交,便“大功告成”.造成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除了学校领导不重视、制度贯彻不得力之外,教师也要承担一定责任.有些教师把听课评议不当一回事,甚至唱对台戏,说这是在搞形式主义,他们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被动地听课,所以致使评议无法进行或干脆不评议.二、听课评议成了表扬奉承大会在有些学校,听课评议成了开表彰大会,大家都纷纷列出某某教师诸如备课充分、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组织合理、语言生动流畅等优点,而对缺点与不足出于碍于情面或担心对自己不利,要么只字不提,要么轻描淡写.这样的听课评议纯粹是在应付形式,浪费时间.三、跟着领导意思走有领导在场时,大家出于尊重,让领导先发言,领导说好,大家都跟着说好,领导说不好,大家也跟着说不好.参加评议的教师成了领导的附和者,听课评议跟着领导的意思走.这样的听课评议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相反,却容易助长部分教师骄傲自满的情绪,也容易造成部分教师的悲观失望.鉴于以上原因及现象,我认为陈教授提出的观课议课是审时度势、与时俱进.新课程改革现已进入攻坚阶段,需要实验走向推广,从先行者走向全员参与,从理念走向实践,从效益预测走向效果评价.实现这些目标关键还是在教师,教师要不断学习、吸收新理念,并敢于尝试,成为“反思型”教师.那么如何反思?“观课议课”是最好的途径.“听课评课”与 “观课议课”又有何区别呢?一、“听课”与“观课”的区别过去的“听课”主要是听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有声语言,听课者往往坐在教室后面.而陈教授提出的“观课”是既要用耳朵,更强调运用多种感官(包括一定的观察工具)收集课堂信息(除了语言和行动,还包括课堂的情境与故事、师生的状态与精神).二、“评课”与 “议课”的区别“评课”是对课的好坏下结论、做判断.“议课”是围绕观课所收集的课堂信息讨论问题、发表意见,“议”的过程是展开对话、促进反思的过程.“评”有被评的对象,下结论的对象,有“主”“客”体之分.“议”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平等交流,“议”改变一线教师在评课活动中的“被评”地位和失语现状,强调彼此是平等的参与主体,都有自我表达的权利和倾听、理解对方的义务.“评”课的课堂是教师展示专长和特色的舞台,教师献课主要以“表现展示”为献课取向,教者重在展示教学长处.“议”课中的课堂是参与者研究教学、改进教学的载体,是献课者和观课者共同对话交流的平台,教师主要以“改进发展”为献课取向,不但不怕出现问题,而且为了发展,主动争取暴露问题以获得帮助.陈大伟教授的讲座,使参加讲座的老师们清晰的感觉到,议课时不要再当一面镜子,光照别人不照自己.而要同献课者一起精心准备,聚焦问题,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2017远程研修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观课报告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首先我用摆一摆的形式让学生巩固“倍”的知识。

    在出示课题后,我引出课本主题图,这样就充分利用了本课的主题图,做到了尊重教材。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是教材在“倍数的认识”之后进行的一个内容,我讲完本节课后,感受颇多,现在反思如下:

    成功方面:

    学生学习的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

    1、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有教师给主体图,让学生自己主动获取信息,并提出他们可以想到的问题。

    2、在练习的设计上层次分明,从简到难的层次感。

    3、重于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教学源于数学有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本课的教学中,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帮助米奇请客的问题等。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这些是我认为本节课中的成功之处。

    不足之处:

    1、在学生同桌合作提问题后,师只是让一个学生说出了问题,并没有再问其他的学生,其实在师巡视时就有几个学生说出了好多问题,那时候我完全可以列完算式后在让学生提出问题,更深的拓展一下,可是我怕后面时间不够用,所以没给学生展示的机会。

    2、在倍数关系上强调的少了些,反而隐藏在内的“几个几”的运用强调地多了些。

    3、板书设计上只注重了问题的出示,条件的出示却忽略了,给人的重点弱了很多。

    2015年远程信息研修集中答疑话题有哪些

    2015年高中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各角色工作任务与工作进度安排表时间阶段任务与职责学员组长指导教师省级专家7月下旬-9月30日分散研修*1.观评课。

    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个人空间,完成研修平台推送的6个“优课”课例资源包全部内容的观课学习。*2.点评打分。

    依据评分标准,对每个“优课”课例进行严肃认真地点评、打分,逐项填写赋分理由,总体评价要中肯合理,字数不少于200字,打分要客观、公平、公正。*3.提交报告。

    完成观评课后,就6节“优课”课例从总体上,或就某一节“优课”课例,按照模板撰写、提交观课报告,观课报告不少于800字。*○4.阅读学习。

    利用学习园地,阅读省专家团队的《课程简报》和学科指导小组的《学习简报》。○5.交流研讨。

    积极参与学校和各级指导团队组织的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专题研讨。*1.观评课。

    完成与学员相同的观评课任务。○2.组织研讨。

    积极组织线下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和专题研讨,选择典型课例,组织研修小组全员参与集体议课,按照模板完成研课报告,不少于1000字。○3.督促指导。

    督促本研修组所有教师按时、按要求完成全部的研修任务,并对每位教师的评课情况进行审核。*○4.阅读学习。

    利用学习园地,阅读省专家团队的《课程简报》和学科指导小组的《学习简报》。*1.观评课。

    完成与学员相同的观课任务。△2.组织规划。

    制定分散阶段全市研修指导计划和责任分工,并于8月1日前上传平台的。*△3.研讨答疑。

    浏览点评分工对应的学习园地,梳理、回应学习园地和问答区中呈现的问题,指导并参与跟进在线研讨交流,每人至少回答10个问题。*△4.学习引领。

    利用学习园地,指导教师团队在分散研修开始前、过程中和结束前,至少编辑3期学科《学习简报》,推进研修进程,指导和引领学员学习。*1.观评课。

    完成与学员相同的观评课任务。△2.组织规划。

    制定分散阶段全省学科研修指导计划和责任分工,并于8月1日前上传平台。*△3.研讨答疑。

    浏览点评分工区域学习园地,梳理、回应学习园地中呈现的问题,指导并参与跟进所分工区域组织的在线研讨,每人至少回答10个问题。*△4.学习引领。

    通过学习园地,专家团队在分散研修开始前、过程中和结束前,至少分别编辑3期学科《课程简报》,推进研修进程,指导和引领学员学习。△5.指导点评:9月20日前梳理问题、点评案例,完成“优课”典型案例课程脚本设计,9月30日前,完成“优课”点评资源开发工作。

    10月17-18日集中研修*1.课程学习。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个人空间,完成信息技术学科应用专题6学时的学习,完成2015年学科“优课”典型课例总结与点评资源学习。

    *2.提交作业。完成并提交新的“优课”教学设计作业。

    *○3.简报学习。完成对省专家团队的《课程简报》和学科指导组的《学习简报》的阅读学习。

    ○4.研讨交流。积极参与学科研修组和各级指导团队组织的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互动交流和专题研讨。

    *1.课程学习。登录山东省教师教育网研修平台个人空间,完成与学员相同的学习任务。

    ○2.指导点评。阅读、审核、点评本组学员集中研修期间相关模块(专题)的作业。

    ○3.组织管理。主持本组主题讨论,督促学员参加研修。

    *○4.阅读学习。利用学习园地,阅读省专家团队的《课程简报》和学科指导小组的《学习简报》。

    △1.组织规划。制定全市集中研修阶段学科研修指导计划和责任分工,并于10月16日前上传平台。

    *2.评价指导。取样阅读评价学员作业,评价要做到分工区域全覆盖,每位专家浏览数量不少于50篇,评价不少于20篇。

    *△3.学习引领。利用学习园地,编辑2期《学习简报》引领研修,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互动答疑。

    关注问答区学员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解答。△4.通过平台或现场督查各县区研修情况。

    △5.沟通交流。做好与省专家团队的联系沟通,对指导教师工作进行示范引领。

    △1.组织规划。制定全省集中研修阶段学科研修指导计划和责任分工,并于10月16日前上传平台。

    △2.评价指导。取样阅读评价学员集中研修期间的作业,评价要做到分工区域全覆盖。

    *△3.学习引领。利用学习园地,编辑2期学科《课程简报》引领研修,对典型问题进行集中互动答疑。

    每人至少一篇引领性文章。△4.沟通交流。

    做好与省项目办的联系沟通,对指导教师工作进行示范引领。2015年11月1日-2006年1月底创课○1.上好一节研究课:每人上好一节研究课,并积极参与学校亮课活动。

    ○2.交流研讨:参加研讨交流,分享典型经验,学习优秀课例,改进教学,○3.反思总结:融入教学实践,形成自身特色,创建属于自己的优课。*○4.简报学习:浏览、学习各级《创课指导简报》,不断优化“优课”创建工作○1.上好一节研究课:每人上好一节研究课,并积极参与学校亮课活动。

    ○2.组织指导:组织、指导本研修组教师开展创课,参加亮课等活动的全过程。○3.主持交流:组织与主持本研修组学员参加研讨、交流活动。

    ○4.问题反馈:向所在学校和指导教师反馈、反映创课活动中存在问题并积极协调问题的解决,保证创课的顺利进行。*○5. 简报学习:阅读学习各级《创课指导简报》,不断优化“优课”创建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