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优秀影评范文

    影评的格式是什么详细一点,最好有一篇范文

    给你个例子 《夺面双雄》又名〈变脸〉是一部叫人难以忘怀的影片,甚至可以称它为‘经典’,尽管它并没有获得什么奖项,但在当年因它而引起的轰动和研究讨论却在影坛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时至今日依然是影迷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或者可以这样形容它‘如果你没看过〈夺面双雄〉就等于你没看过动作片’! 想要解析影片〈夺面双雄〉首先就必须得先了解导演吴宇森和联合主演的尼古拉斯·凯奇,约翰·屈伏塔。

    吴宇森是香港最著名的导演之一,1946年出生于香港,1986年自编自导了〈英雄本色〉,以至于在以后的很夺年中都成为了众多影坛中人所争相模仿跟风的对象。 在这之前的十年被他自嘲地称为‘喜剧的十年’,其后执导的〈英雄本色2〉,〈喋血双雄〉,〈纵横四海〉无一不是动作片的典范之作。

    1993年成为好莱坞华人导演‘第一人’,相续拍摄了〈终极标靶〉,〈短箭行动〉,〈夺面双雄〉,〈至尊黑杰克〉,〈碟中碟2〉直到今年刚上映不久的战争片〈风语者〉等影片,并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 他的最大的特点是解剖暴力。

    从美学的角度变换时空,把动作和过程分拆后重新组合延长播放,使其节奏发生改变,是蒙太奇在瞬间应用的极至。摄影机正常速度拍摄时为每秒24格,他在实际拍摄中除了使用正常速度外,还会在其它角度以每秒60格甚至120格的速度拍摄,从而使动作的精确和细腻发挥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除此之外,双手持枪也是典型的吴氏标志。 吴宇森在进入好莱坞后没有放弃自己的电影风格,即使面对很会分类的,认为动作就是动作,不能接受动作片中加存在很重的感情戏的美国观众也没有放弃仁义侠气,浪漫情怀,美学暴力,他喜欢在演员演技中加入大量的暴力美学,真挚感情世界与细腻的心理描写,向人们展示一个个人情味的英雄。

    吴宇森是享誉世界的“暴力美学”大师,好莱坞最成功的华裔导演之一。虽然适应好莱坞体制是一种妥协,但其商业运作的成功对华语影坛的复兴具有借鉴价值。

    据说他有一个基本原则:凡是有损或侮辱到中国人形象的题材他一律不接拍。 演员尼古拉斯·凯奇在好莱坞的演技早在1995年的影片〈逃离拉斯维加斯〉中得到了最大的肯定,因此当年他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成为了奥斯卡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影帝。其向来擅长于饰演正派角色,他的眼神十分忧郁,看来不太像一个演员反而更像一个诗人。

    约翰·屈伏塔同样也是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实力派演员。1994年就曾因影片〈黑色追杀令〉被提名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其演艺生涯一路坎坷不平,大起大落太多,所饰演角色大都以性格坚毅的死硬反派为最成功。 影片〈夺面双雄〉据说是花费了一亿美金拍摄而成。

    影片通过令人难以置信的“换脸术”塑造正邪难分、爱憎难辨的人物,使对立分明的是与非的主题更增添了耐人寻味的内涵。在这部影片中吴宇森依然延续着以前影片中正与邪,善与恶这两个自古就已经对立的方面,当然最终邪不胜正这是一个永恒的真理。

    但他又在影片中加入了以前所没有的浓厚的家庭观念的元素在其中,使得影片在很大程度上得以达到了完整。这也是〈夺面双雄〉与之前吴宇森影片最与众不同的地方。

    吴宇森将影片中艾肯辛(约翰·屈伏塔饰)的儿子被杀死后整个家庭就一直处于黑暗和被冻结中,辛和家人都无法承受这个残酷的事实。 女儿开始学坏,辛和妻子的性生活不和谐都是出自一种逃避心理所不自觉做出的事。

    而最辛苦的是辛,他身为一家之主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还要面对家人的无声责备又要不择手段地除去卡斯(尼古拉斯·凯奇饰)这个杀子仇人和家人的噩梦。这一些人物的潜藏心理被描写得极为清晰入目。

    而吴宇森又在片尾辛复元回家时在慢镜头运动下显得缓慢的身影穿过了迷蒙清晰的出现在门口时和当时的灿烂阳光都在暗示着一家人由于仇人卡斯的死都已经解除了自己的沉重盔甲和阴影,更接受了仇人的儿子成为家中一员。而在监狱中辛为妻子和女儿表现出来的极度愤怒和不安担心正是他逃狱的最大动力,出此外还有就是出于责任感,男人的责任感和道义。

    尤其是在救卡斯儿子时表现出来的人情观念和卡斯为弟弟两次绑鞋带处就足以表现出吴宇森为营造影片的家庭,亲人于情亲费尽心思。事实上吴宇森在影片中所有家人亲人在一起的场景都注入了极大的温情,进行了简单但却深刻的描写。

    而卡斯两次为弟弟绑鞋带的事所表现的兄弟之情也前所未有地创造了坏人一律都是只做坏事,只杀人害人的规律,创造了一个新的坏人也有亲人也有人情味也会为亲情而动的有血有泪的真实的坏人形象。 最值得一提的是凯奇与屈伏塔之间的精彩配合演出。

    两位大牌明星运用鲜明的个人风格,将人世间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推向极致。影片中两人易容之后的角色互换竟然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良好表现。

    这是尤为难得的。凯奇把卡斯在安放炸弹后的接近艺术和疯狂的翩翩起舞和在误杀辛的儿子后那一刹那流露出的少许后悔与叹息之意既显出了角色的邪恶的一面,又表现出了其也有感情的一面,拿捏的恰到好处。

    而在角色对换后,两人就能在短时间内调整好自己的心理进入角色,这让人不能不称赞两人演技的高明。 影片辛。

    影评范文 写一篇关于《致青春》的影评

    首先,我得承认,这是一部超出了我的想象的电影,尽管这部电影有些地方还称不上精美,整体节奏没有突出的戏剧性的高潮,如同回忆江河流水一样平淌,尽管这部电影总体上并没有哲学或人性上强大震撼力,说的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青春碎梦一样的生活,但这部电影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这是一部认真探讨问题的电影。

    我们可以说它探讨的并不深刻,但最起码的,这是一部认真的电影。

    有些道理,或许我们只要到了将近40时才会懂得,正如那句老话——年少时,我们不懂爱情,但这部电影勾起了30-40这一代人的回忆,当这一代人到将近40时,才会真的明白,什么是我们应当去做去选择的人生。

    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阶段,每个人都会被你周围的社会束缚捆绑,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无论你是否去挣脱这些,无论你是否曾满怀激情地追逐属于你的爱,你的自由,无论你是否挣脱渔网,无论你是否碰得头破血流,不幸的是,当你20岁时你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幸运的是,到了人近40岁,你活得明白过来,但更不幸的是——失去的我们又能从哪里找回?

    这才是让人心痛之处。

    我们可以说,30——40这一代人身上捆绑了太多的东西,正如我们在片子中看到的,在物质还没有完全丰富的年代,同学们都是自己坐火车来报到,住在肮脏拥挤的破旧宿舍,面临着就业出国林林总总的压力,与现在这个时代不同的是:还存留着对物质的一点点的抗拒和蔑视,对精神的更多的追求和保留。

    但也就是这样一代人,他们无法割裂外在社会秩序对他们的影响,无法真正活出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要求,女主角郑薇是唯一的例外,但却正是她碰得头破血流。

    林静因为他父亲和郑薇母亲的奸情而做出了逃避的选择,

    陈孝正因为贫贱的压力和自我报负的野心而做出了出国的选择,

    赵世永永远懦弱地拥有,而阮莞却总是软弱而不能摆脱。

    从理想主义者的角度,她们满怀激情并痛苦地失败着,

    从现实主义者的角度,他们忍辱负重并卑鄙地成功着,

    在这里,我们甚至无法评论他(她)们行为的对错,

    我们唯一知道的,只是逝去的终究不能再找回来。

    我之所以说这是一部认真的电影,还在于另一个理由, 这是这部电影的结局告诉我们:

    当你20岁的时侯想不明白,但你到40岁时总要想明白。

    所以,当林孝正想找回自己的错误并试图挽回的时侯,

    郑薇告诉他:这是错误的。

    当林静同样也想做同样的挽回和补救时,郑薇告诉他:这也是错误的。

    青春是值得怀念的,但不是用来挽回的。

    这在我们这个滥情的年代是难能可贵的。

    同样,片子地结局告诉我们,有人陷在青春的回忆中不能自拨,比如张开,

    有人不想回忆这残酷的青春,比如朱小北。

    但郑薇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她在别人不能爱的时侯爱了,她在别人成功的地方失败了,她在能挽回自己失败的地方放弃了,但她成功了。

    她拥有青春之梦时可能活得并不明白,但当她选择自己继续失败下去的时侯却成功了。

    她活得很明白,正如这句据说引发笑场的台词所说——爱,就如同爱祖国,爱山川,爱河流。

    她活得很明白。

    5篇优秀影视观后感只要5篇,请好心人发挥自己的文采帮助我,要50

    读荷塘月色有感 带着淡淡的忧愁走出家门,趁月色出来散心,顺着幽静的小路一路走来,自然而然地来到了日日经过的荷塘边,一去看那月下的荷塘。

    月色下的荷塘是那样的美,比之白天又别有一番风致。荷叶是亭亭的如舞女的裙,可以想象荷叶随风起舞时婆娑婀娜的美妙身姿;而点缀其间的白色的荷花,不禁让人想起她“出污泥而不染”的特性。

    荷花又是形态各异的:“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用上“袅娜、羞涩”二词,在作者的眼里荷花俨然已是仙子一般了。

    作者用细致的工笔和绝妙的比喻,对荷叶的形神、荷花的资质进行一番令人神往的描绘,荷花、荷叶的优美形象似已展现眼前。 这还不是最美的,一缕“微风”让这副极美的荷花图动了起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霎时,荷香如歌,似有若无,花叶颤动,流波溢彩,叶、花、形、色、味浑然一体。

    人也在微风中全身心地沉醉在这荷塘美景之中了。 而这似乎还不够极致!再看看塘上的月色:“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叶下的流水被密密的叶子遮住了,不能看见,而叶上“如流水”一般的月光却在 “静静地泻”着,一个“泻”字,化静为动,使人看到了月光的流动感;“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一个“浮”字又突出了雾的轻飘朦胧。 叶子和花在薄雾笼罩下,迷迷蒙蒙,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如梦似幻。

    月色迷蒙柔和、薄雾轻笼飘浮,这月下的荷塘真是恍如仙境了!满月而有淡淡的云雾,给人的感觉如“小睡”一般,正如作者此时的心境,却是恰到好处。作者在这里无意中流露出了淡淡的喜悦。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像是画在荷叶上。 ” 杨柳的倩影不是 “投”在荷叶上,作者偏偏用了一个“画”,仿佛是一位绘画高手在泼墨挥毫,精心描绘一般,使投在荷叶上的影子贴切自然、美丽逼真,富有情趣。

    “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月色清淡,黑白相间的光和影犹如和谐的旋律,荷香缕缕,水乳交融,作者如此细腻入微的感受真是令人如痴如醉! 这美丽的景色可以让作者忘记自己的忧愁了吧?但是“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作者还是无法摆脱那一缕愁绪,淡淡的哀愁与淡淡的喜悦相互交织,给优美的月下荷塘披上朦胧的轻纱,清幽淡雅、安谧柔和、朦胧和谐,荷塘与月色融为了一体! 读着朱老先生的《荷塘月色》,便宛若置身荷塘一般,仿佛在那幽径上走着的是自己了。 那亭亭碧绿的荷叶,那婀娜多姿的荷花,月色迷蒙、薄雾缭绕的荷塘便又展现在眼前。

    一 以真言写真景 《荷塘月色》描写了哪些景物呢?文题标得明白:一是荷塘,一是月色。在历代诗文中写荷塘的不少,写月色的更多。

    但本文的“荷塘”、“月色”绝对区别于其他的“荷塘”、“月色”。这里的荷塘不会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里的月色也不能是“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这里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这里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正因为作品鲜明地突出了景物的特色,生动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下了特定景物,文章所要抒发的真挚感情才有可靠的寄托,才让读者感到真实亲切。

    先看对荷叶的描写:“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如果我们抛开特定的环境,用“青翠的玉盘”来比喻荷叶行吗?当然行,而且表现力还相当强。

    这样的描写既绘出了荷叶的色,又表现了荷叶的质,还状摹了荷叶的形。然而这种比喻只好在朝霞、夕照里,或蒙蒙细雨中,绝不能在淡淡在月光下。

    夜不辨色,更难辨质,月色中所见的荷叶,主要是其自然舒展的形态,与裙十分相似。 写荷花,原文连用了三个比喻:“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荷花娇艳华贵,堪以美人作比。宋代诗人杨成里的《莲花》诗中就有“恰如汉殿三千女,半是浓妆半淡妆”的句子。

    朦胧的月色中把荷花看成美人,而且是刚出浴的,朦胧之感恰当好处。相反,若不是在朦胧的月色中,而将荷花比作“明珠”和“星星”也有几分牵强。

    文章这样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种断断续续,似有似无的感觉绝不会产生于书声琅琅的清晨,也不会产生于阳光刺目的中午,只能产生于“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的寂静的月夜。

    我们再看另一个写花香的句子:“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清香,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紫藤萝瀑布》)这是灿烂阳光下的花香,紫色的花儿正“在和阳光互相挑逗”着,满目耀眼的紫色刺激得作者生出“香气也是淡紫色的”。

    活着电影优秀影评 完整1000字

    中国有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是一种很消极的人生观,甚至我会鄙视这种没有志气的人。

    而很多人也跟我一样都比较崇尚那种英雄般的壮烈的牺牲。看完《活着》这部影片后,对于这句话我却有了不同以前的理解,其实,不管怎样活着、活得怎么样,可以活着,便是一种幸福。

    《活着》这部电影给我最深刻地印象是它跨度的时间之长,人物的经历和遭遇都深深的刻上了时代的印记。那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动荡的30年:从40年代的小赌场、国共对峙的大战场,到50年代的祖国山河一片红,再到60年代末的浩劫结束。

    无论是小到一盏茶杯、一本赌帐,还是大到战场上的军车、大炮,都给我们留下了很真实可信的印象,从这印象中很自然的衍生出来了一种很切合电影主题的沧桑感,一种有些悲伤、有些凄凉,还有些怀旧的沧桑感,这种沧桑感是微妙的、不易察觉的萦绕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过程中,很自然,却给人很真实、很深刻的感受。 虽然电影《活着》在原着的基础上改动了许多,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不但很好地符合了原着的精神,同时也不缺少导演独特的理解。

    这也是使得电影同样感动人的一个关键之处。可以说导演张艺谋很深刻地理解了余华这部小说的内涵,他用他自己的方式演绎了他心目中的活着。

    看着电影,我不知不觉地被感动了,我开始思考什么是人,什么是活着,为什么要活着。 电影里,故事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一年之后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

    福贵从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后来又糊里糊涂的当了共产党的俘虏。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逝,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哑了。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

    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她说:“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条命。”文革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

    这时家珍走出来对春生说“外面凉,屋里坐吧。”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哪,你可得好好活着!” 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

    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不久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

    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聪明可爱。影片结尾,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而从原着来讲,作者是通过福贵的回忆来叙述的。作者在一个穷极无聊的下午,碰到了福贵和他的牛。

    然后一段故事从这个看似平凡的老农嘴里讲出来。国民党抓丁,文革,疾病,死亡。

    福贵的亲人一次次离开他,最后只剩一头老牛。凤霞先聋哑,然后有庆因输血过多而死,凤霞大出血死了。

    女婿也被砸死。老婆家珍是被饿死的。

    孙子苦根是被豆子撑死的(太饿了)。经过一次次死亡的考验,老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活在世上,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寻死觅活,他心里的亲人没有死,都陪伴着他,他在回忆,继续努力快乐地活着。

    他把他的一生,讲给作者听,竟然有些像一个哲人,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普通德再也不能普通的农民。 可以说电影里的活着远没有小说里的凄惨,但是张艺谋加入了一些讽刺的东西,却同样让人看了心寒。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电影最后讲到凤霞生孩子的情节,那些没有经验的小红卫兵变成了医院的主治大夫,而真正有经验有技术的却被判为“反动学术权威”而关进牛棚,最后凤霞大出血,而小红卫兵却不会处理,会处理的王教授又因为被馒头噎着而不能动手术,而福贵一家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凤霞死去。这种讽刺性的情节还有很多,例如,大跃进期间,镇长到福贵家收铁,福贵的儿子有庆把福贵心爱的皮影箱拉出来,说要把那木箱上面的几根铁钉还有皮影上面的几根铁丝都拆出来。

    还有有庆那一句“那不解放台湾啦”,连天真无邪的孩子说的话都印上了时代的烙印。 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琢磨“活着”这两个字,其实不管怎么活着,只要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只要活着,对家人、对朋友就是一种安慰、一种支撑。

    电影中,有好多个情节都让我深深地感觉到只要活着,能见到自己的家人、朋友,就是已经很幸福了。 第一次觉得活着好是在福贵被国民党捉丁后,在一次战役上战友们都死光了,吃的穿的什么都没有了,福贵只想快点回家,看看自己的母亲、老婆和孩子。

    他把手高高地举起的时候,我是多么地替他担心,心里不禁替他祈祷,只要能活着就好,不管怎么活着,都要回家看看。 第二次心里被活着感动是在龙二被枪毙的时候,听到那响彻街巷的五声枪响,福贵吓得尿了裤子。

    要知道当初如果他不是把家产都输给了龙二,那么那五枪就是福贵的了。虽然福贵那时候活得很艰苦,但是能活着看到老婆和孩子对他来说就已经很好了。

    第三次是在有庆被区长的车撞倒的墙压死了。福贵看到血肉模糊的有庆时失声痛哭,家珍悲痛欲绝。

    区长春生也因此无法原谅自己。

    影评怎么写,给一篇,好的范文,参考以下---

    精彩影评 >>更多 [成都商报]奥斯卡,真的没有悬念了吗? 02/28 08:00 [评论]3月奥斯卡 这一场月球背面的“暗战” 02/27 09:36 美式生活《撞车》:请保持良好心态 小心驾驶 02/27 09:23 奥斯卡战役幕后直击 一场不见血的公关升级战 02/27 09:15 [影评]《慕尼黑》:简单的主题是复仇的困惑 02/27 08:43 [新闻晨报]奥斯卡 最好的宣传就是不停地获奖 02/27 07:47 [信息时报]前戏,在奥斯卡高潮之前 02/25 09:20 [信息时报]当霍元甲遭遇霍元乙 02/25 09:17 [新京报]:唇亡齿寒,下一个是谁 02/22 08:11 [新京报]:“霍元甲”也应当敬畏法律 02/22 08:08 雪犬故事以情动人 《零下八度》票房夺冠(图) 02/21 13:48 黄宗江:《上海伦巴》有点清淡 02/21 08:06 《馒头》是否侵权《中国法治报道》? 02/20 18:13 《三联生活周刊》:好莱坞的李安 02/20 10:31 一个歪打正着的馒头 02/18 16:44 野火春风斗韩城 02/18 16:42 假面鸳鸯的阴谋 02/18 16:41 会装狗熊,才有机会做英雄 02/18 16:40 《错失爱情》:薛景求谈平凡爱情 02/18 08:21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 02/17 11:59 电影《霍元甲》一场无节制的道德拷问 02/17 11:51 [新京报]应理性看待“馒头案” 02/17 11:16 [新京报]应理性看待“馒头案” 02/17 11:15 [新京报] 无旧可怀的怀旧电影 02/17 11:09 《断背山》成功:同性恋题材从边缘走入主流 02/17 11:00 [扬子晚报]凯歌究竟在骂谁? 02/16 10:45 第101年,谁来血战到底? 02/16 10:37 “金馒头”颁奖礼现在开始(图) 02/16 07:44 缺少大片的刺激 2005年韩国电影票房首次下滑 02/15 10:56 关于影片《芳香之旅》:无旧可怀的怀旧电影 02/15 10:46 [外滩画报]《亲切的金子》复仇终结时 02/14 11:17 观影《霍元甲》:七分功夫三分说教 02/14 11:04 [东方早报]开往恐怖的美丽春天 02/14 10:59 香港电影金像奖谁会领25载风骚 02/14 10:44 [新京报]“馒头”不该引发官司 02/14 10:39 看《慕尼黑》这样的片子,注定是轻松不了的。

    作为一个国际新闻爱好者,我对巴以冲突的关注也有一、二十年了。有看过《慕尼黑》的朋友觉得,电影给人的震撼不如《辛德勒名单》,我想原因主要是,电影所表现的内容,现实生活中还在继续,而且,看上去比电影“上演”得还要惨烈,还要让人感到困惑与绝望。

    那么,是不是要等到巴以争端彻底平息之后,人们有了审视的距离,再来拍这样的影片呢?显然,这样的假设是荒谬的,甚至是反动的。人类的苦难不是为了最终能够拍出一部杰出的电影,恰恰相反,拍一部电影就像举行一次祷告,以求减轻一点人类的苦难。

    所以,斯皮尔伯格选择这一题材,首先就值得我们尊敬,尽管《慕尼黑》作为一部电影,的确不如《辛德勒名单》那么好。 《慕尼黑》的主题其实很简单,就是复仇的困惑。

    从古至今,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复仇都是一个传统的主题。而且是天经地义的。

    熟悉中国武侠小说的人就知道,复仇是受传统道德伦理认同的,有仇不报非君子,以牙还牙,杀人偿命,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血债要用血来偿,诸如此类的成语、谚语,不仅记录在我们的词典中,也传承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血液里。不论在文艺作品还是现实生活中,复仇者曾经都是与英雄划上等号的。

    至于对“复仇”这一主题出现困惑,以及对某种不择手段的“正义”表现出怀疑,并将传统的英雄形象放置到一个哈姆雷特似的境地,是近些年才有的一种新的“现代观念”。如果说,我们在对待希特勒的态度上曾经是毫无争议的一边倒,那么,从有巴以冲突开始,特别是“9·11”之后,我们在对待正义与非正义的态度上,就不再是那么简单,那么“统一”了。

    《慕尼黑》想要表达的,或者说,想要引起人们思索的,就是这样的一种困惑。 困惑悬而不决,必然就是困境。

    历时数十年的巴以冲突,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样一个困境。而谁都知道,期望一部电影能够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是根本不现实的。

    但是,作出努力却是必要的。当杀手以及不是杀手的人在杀人以及观看杀人的时候,心中产生困惑与痛苦,而不是快意恩仇,影片就已经完成了它的现实任务。

    让人欣慰的是,就在《慕尼黑》公映并进入奥斯卡的提名名单之际,一部主要由巴勒斯坦艺术家拍摄的电影《天堂此时》也出现在了提名名单中。这部电影讲的是两个巴勒斯坦青年充当“人弹”的故事,也是表达对“复仇”的困惑。

    这一“巧合”的现象似乎有理由让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相对乐观的结论:困惑的人越多,抵达解决困境的目标就越近。 http://yule.sohu.com/moviereview.shtml。

    影评如何写啊

    赤壁:

    尽管《赤壁》的评价差强人意,但传说中的千军万马恢宏气势,还是让我心甘情愿掏出50元,之前带着网上总结的几大笑点有备而来,结果自然是哈哈大笑、照单全收。

    被我寄予厚望的特效场面,确实比前几部国内大片稍好一些,但还是有很强的3D游戏感觉,而比例的错误更加剧了这种失真感。不算宽阔的长江,曹操的战船占了半个江面,而且以超大排水量的巨型战舰居多,如果曹操能带150万人,不用打仗就可以把战船摆过对岸了。制作方过分渲染曹营兵多将广,使东吴兵营对比之下更像个土匪山寨,兵不过千人,船不过十艘,将不过关、张、赵、甘。至于传说中的八卦阵,更像大型团体操表演,不仅摆阵方严守队形,连攻阵方都遵守路线、决不破坏阵形。这种整齐划一的战争风格,秉承了中国大片重形式轻内容的特效传统,其结果就是把故事片拍成了动画片。

    至于片中的各位主演,虽然评论诸多,但我还是不能不提,没有他们,我就不能在欢笑中度过漫长的两个半小时;没有他们,我们就不能全面体会什么叫大片的娱乐意义。

    周瑜:选择梁朝伟绝对是个错误,总是一幅慢吞吞不温不火的感觉,嘴角还时不时来个玩世不恭的招牌微笑,全无英姿勃发之气。而且梁那尴尬的身高,与林志玲一起的近景估计下面还可以垫个板凳,可是一骑马,那小矮人阿。。。

    诸葛亮:从扮相来说,我觉得金城武很不错,很有点俊秀飘逸的感觉,一演起来,才发现这个诸葛亮超单纯,一片赤子之心,而且乐于助人。面对战事的惨烈,眼中常常饱含着真诚的泪水,让我不禁想起了刘备。最值得表扬的就是他的幽默感,常常能利用跳跃式思维制造无厘头的爆冷效果,母马接生一段更是全片笑点之最。

    曹操:其实张丰毅演的曹操还是可以的,只是气质上略显轻浮,当然这也与编剧们的努力分不开。把这样一场大战的起因归结于女人,不知是不是为了捞一个东方版《特洛伊》的名号,以博得西方媒体观众的垂青?

    刘备:戏分不多,由于尤勇与刘备还有着气质差异,只能勉强算中规中矩,倒是填饭和编草鞋的情节设计,让我想起了那句“厚长而近伪”,不用说,还是编剧的功劳!

    孙权:似乎大家对张震的评价还不错,我不太喜欢,总觉得过于阴郁,孙权也算一代霸主,个人感觉应该是大开大合的性情中人,过多地描写成长历程实在有些浪费笔墨。

    赵云:胡军版刚猛有余,帅气不足,还时不时来点纯朴。除了周瑜,赵云应该是最受女性喜爱的三国人物了,吴导明显没有照顾女性观众的审美需求。不过这个赵云也能及格了。

    关羽:这个关羽实在是让人无语,活像是刚从戏曲里扒下来的,出场必是小碎步,然后一个特搞的pose,而且从不骑马。关于不骑马的原因,我分析了一下,关羽、张飞都会一门绝技--撞马,大概关羽也是知道安全系数不高,所以索性不骑了吧。至于关羽教书,太有创意了吧!

    小乔:林志玲的第一句娃娃音台词能让所有观众汗毛直竖,后来稍强一点,但还是甜得发腻。能看出林志玲的努力,但她的表演之路无疑将是曲折漫长的。

    孙尚香:活像是硬加进来的人物,赵薇演得还好,因为本来也没什么可发挥的地方。如果不是编剧们特别赋予的几句白痴台词,很容易让人忘记这个人物。

    要说最满意的角色,我的答案是黄盖,原因嘛,一来扮相绝对够格;二来基本在跑龙套,没有出错的空间;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他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赵云的扮演者,当年的英姿是永远难忘的年少记忆。

    也许我不应该对这样一部片子太较真,毕竟不是严肃的文艺片,过多的挑剔剧本和演员有些不合时宜,倒不如抱着轻松娱乐的心情一笑了之。但中国电影这种大片战略却不禁让人忧心,在高票房的刺激下,单纯追求大场面的形式主义之风越刮越烈,粗制滥造的剧本加上失真的动画特效,却撼动不了中国导演进军国际的万丈雄心,而我们最引以为傲的中华历史文化,要么成为暗淡的舞台布景,要么干脆成为招揽外宾的噱头。摒弃浮躁虚荣,学会尊重历史,学会用电影阐释人文内涵,也许是中国电影应该立即补上的必修课。

    600字影视评论范文

    《叶问》影评

    《叶问》 导演:叶伟信 监制:黄百鸣 主演:甄子丹 任达华 熊黛林 林家栋 池内博之

    《叶问》是一部典型的功夫片,甄子丹在片中扮演咏春拳大师叶问。在片中甄子丹的动作潇洒飘逸,有一股大师的风范了。我认为比起李连杰拍的《霍元甲》中的霍元甲的角色要好很多。第一、《霍元甲》没有体现出大师的风范,相反却是争雄斗狠之感觉。完全脱离了本意。《叶问》从开始就是体现出仁者之风范。场景是:叶问与泰山武馆的廖师傅比武,点到为之。

    第二、李连杰现在的影片人物多以反派出现,同时其本人面部表情也趋于恐怖(相由心生),不再是以前《少林寺》的觉元了。回过来看甄子丹,看过其《精武门》《杀破狼》等等影片,越发成熟,感觉更加的沉稳。能够体现出人到中年的稳重,持诚。

    不过甄子丹同时也存在着一定问题,最为主要的就是甄子丹的面部表情永远是那么的僵硬,给人以千里之外的感觉。因为是功夫明星,眼睛里缺乏一点悲悯之情(见到同胞受苦时表现的不够自然)。如果能够在认真推敲一下人物的内心细节,可能影片就更能传神了。

    看过很多洪金宝指导的影片,总是认为洪金宝的动作指导是那么的贴切,真实与自然。在徐克的神玄,成龙的幽默,袁和平的严谨相比之下,洪金宝的指导感到更真实些,更贴近生活话。在叶问用鸡毛掸子教训金山找一幕,一招一式都是计算到位的。场面震撼,气势恢宏,效果甚佳。08年岁末能见到如此好的功夫场面,令人大悦。

    相比熊黛林和任达华的表现就只能用中规中举来描述了,不过熊黛林的演技还有提高的空间。出场时喝斥武痴林与叶问切磋时的一幕,以及最后赶到比武场的一幕,都是可圈可点的。任达华就没有任何表现的亮点,完全没有入戏。至于金山找的扮演着樊少皇,还算是不错。表现一个粗人的一面还是不错的。脚下的功夫也很好,在与叶问对打一幕中,以及之前挑武馆的场景中,感觉功力很足,不亚于甄子丹。

    林家栋的表现比任达华要好,反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当差的。同时,也道出了一些寄人篱下悲苦。为了朋友,甘受委屈。林家栋表现力很有见地。算是个优秀的配角。至于日本人的表现,感觉还可以。

    全部影片在功夫中开始,在功夫中结尾。《叶问》只选取了叶问大师生平的短短的一段故事来概括大师的一生。不过电影很明显带有延续性,略带连续剧的味道。原因一、没有交代金山找的后续,很明显有续集要说明。原因二、叶问大师的著名的徒弟--李小龙也没有提到。原因三、武痴林的弟弟还没有怎么改变成栋梁之才(续集一定出来)。这些都明显的指向了续集了。我们期待着续集公映。

    影片在黄百鸣的监制下,就一定有温馨的一幕。在与金山找打斗中叶问的儿子骑着木马出来的场景,给紧张的气氛中带来了一点舒缓的清风,感觉真好。在日本入侵时,叶太太生病,叶问关心太太熬粥的一幕都是较好的体现叶问与家人的关系。

    这样一个庞大的阵容下拍出一部上好的影片,不容置疑。相信憎恨日本人的影迷看完之后,一定大呼过瘾。没有看过的朋友,给自己放一天假看一部好电影吧!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