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本科的毕业论文范文
求药学专业毕业论文一篇,五千字左右~~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现状与问题的分析 目前我国已形成中医、西医两大医疗体系并存的状况。
由于中医药在临床上的良好治疗效果,中药不仅中医医师在使用,而且西医医师也在使用,这种状况不仅在我国存在,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在我国中药与西药联用的情况几乎涵盖了临床治疗的各个领域。
合理的中西药联用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已有大量的临床研究报告发表。但不合理联用非但达不到治疗目的,还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重视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问题,充分发挥中西药合理配伍的优势,避免不合理的中西药配伍,对于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正确评价中药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西药联合应用的现状以及对文献资料的调查与分析,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讨论。
①中成药中含有西药成分的状况调查;②临床上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③在中药制剂或保健品种非法加入西药的现状与危害;④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提醒临床医生重视中西药联合使用问题,安全合理用药。
1 中成药中合法添加西药的情况分析 按我国现行的药品审评体系以及药品标准,经过研究并通过审批得到批准文号的中成药中,有些也含有西药成分。我们对我国2000版药典及中药部颁标准1~20册中收载的有关含有西药的中成药的情况进行了收集整理。
含西药的中成药有200余种,其中所含的西药主要有8大类:①治疗糖尿病的中药中含有格列本脲;②解热药及治疗感冒的中药中含有西药解热镇痛药、抗过敏药、抗病毒药等;③止咳平喘中药中含有麻黄碱、氯化铵、克仑特罗等;④降压药中含有氢氯噻嗪、盐酸可乐定、芦丁;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药中含有普鲁卡因、阿托品、次硝酸铋、硫糖铝等;⑥含有抗生素;⑦含有维生素及矿物质的药物;⑧外用药中含有水杨酸甲酯、普鲁卡因、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1]。此外有些按西药审批的药品,也含有中药,并且名称也貌似中药,如复方罗布麻片等。
2 中药与西药临床联合使用的情况分析2·1 中药与西药临床联合使用情况中药以及中成药的广泛使用大大增加了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的机会,大多为合理的有益的联用,但是也存在不合理使用问题。如李钟勇等[2]对其所在医院门诊处方4207张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中西药联用处方1802张,中西药联用处方占了42·38%,不合理用药8·51%。
两种及两种以上处方401张,占中西药联用处方总数的22·25%。联用情况在内科、儿科、五官皮肤科、外科中均存在,分别达到38·51%、30·41%、18·65%和12·43%。
其中以内科比例最高。中西药联用两种及以上的处方也以内科为最高,达到62·34%,其他科室分别为8·73%、14·96%和14%。
陈彪[3]对其所在医院门诊中西药房2006年的305 243张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中西药联合应用的处方中既有治疗同一种疾病的联用,也有治疗不同种疾病的中西药联用。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急诊、中医、简易诊室等。
在他分析的处方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中西药成分重复,此类情况主要是西药成分重复,如给患者开了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如维C银翘片(已含氯苯那敏),又给患者开西药为氯苯那敏片,西药成分重复的患者有29人次,中药成分重复的有7人次。西药成分重复的29人次中, 15人次为解热镇痛类药物重复。
从中可以看出医生对于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的成分不够了解,导致重复用药。2·2 中药与西药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2·2·1 中药与抗凝药配伍引起的不良反应 如方华等[4]报道了1例因东菱迪芙(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丹参、血塞通,应用5d,出现多浆膜腔出血。
患者女, 68岁,因“腔隙性脑梗死”开始给予东菱迪芙5BU·d-1,隔日使用,共3次,同时予“丹参30 mL·d-1+血塞通16 mL·d-1”,连续使用5d。患者与家人交谈中突然意识不清,随后发现血压测不出。
经检查诊断为多浆膜腔出血。本例患者没有外伤、心肌梗死溶栓、系统性红斑狼疮、肾功能衰竭、结核病和肿瘤等疾病的证据根据其检查指标以及临床症状判断,多浆膜腔出血与药物的联合应用密切相关。
2·2·2 中成药与免疫抑制剂配伍引起的不良反应 吕慧怡报道了1例因服用六味地黄丸引起环孢素血药浓度升高的病例。患者因肾移植术后5年一直服用环孢素,硫唑嘌呤,泼尼松3联免疫抑制药预防术后排异反应的发生,患者于半月前监测环孢素血药浓度为165 ng·mL-1,并自述周身不适,四肢乏力,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分别增加了16%和23%,询问用药情况,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1个月。
停用六味地黄丸后复测血药浓度,在应用原3联药剂量不变的条件下,测得血药浓度在理想目标水平内[5]。说明此例环孢素血药浓度升高与服用六味地黄丸有关。
2·2·3 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混用 虽然注射剂混合后从外观性状以及含量等指标上看没有配伍禁忌但是如果毒理学、药效学研究证明不宜配伍,则临床应用时就应避免配伍。否则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如颜春鲁等[6]的研究证明:灯盏花、穿琥宁注射液与抗休克血管活性药物及抗胆碱药物配伍后澄明、pH值、吸收度无明显变化。但。
药学毕业论文
1.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合成及抗炎镇痛活性的研究
2.硫杂杯芳烃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
3.奥沙普嗪的化学结构修饰研究
4.分蘖葱头中甾体皂苷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5.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 -2抑制剂的研究
6.锰超氧化物岐化酶模拟酶的研究进展
7.吡唑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
8.呋喃酮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
9.硫杂杯芳烃的研究进展
10.氯化镉对人体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1.某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12.感冒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4.某院某科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
15. 2011年我国抗生素市场分析
16.某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17.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18.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19.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20.临床抗生素应用调查分析
21.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22.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23.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新进展
24.铂类抗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25.某医院调查报告
26.某药厂调查报告
27.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
28.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29.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30.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31.药物分析在药学各领域的应用
32.某药检所调查报告
33.分析仪器公司调查报告
34.某医院药剂科参观报告
35.中国本土制药企业新药研究开发发展的研究 36.某药品的质量研究方法
求一篇药学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探讨了药对在中药学教学中所发挥的辅助作用。
认为药对可加深学生对药物“七情”概念的理解;药对可加强学生对中药药性、功效和应用的学习和记忆;药对可增强中药学的临床应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相反相成药对,可培养学生临床用药的灵活性。 【关键词】 药对; 中药学教学; 药物“七情” 药对,又叫对药,指临床上常用且相对固定的两味中药配伍形式,是方剂的最小配伍单位和核心部分,也是药物上升到药方的关键环节。
笔者认为,在中药学教学中,通过阐释药对的用药规律及作用对讲清、讲透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中药的药性、功效及应用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现探讨如下。
1 药对可加深学生对药物“七情”概念的理解 药物“七情”,是指单味药的应用及药物间的六种配伍关系类型,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这一概念,单从字意上理解,学生好像一听就能明白,但每届考试,总有一些学生把它答成“喜、怒、忧、思、悲、恐、惊”,这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从药物配伍关系上来认识和理解。
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常以深化对药对用药规律的阐述为切入点,并列举一些相差的简单病例。即:在讲药物“七情”概念之前,先以麻黄—桂枝、附子—干姜相须药对导出“相须”含义;以黄芪—茯苓、黄连—木香相使药对导出“相使”含义;以人参—莱菔子、生姜—黄芩相反相成药对导出“相恶”含义等,然后把这些含义连接起来,就构成了药物“七情”的概念。
这样,药物“七情”就清楚地被界定在中药学的概念体系当中,使学生听起来也印象深刻,不至于将其混淆为中医学中人的“七情”。 2 药对可加强学生对中药药性、功效及应用的学习和记忆 中药的药性、功效及应用,是临床中药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但由于中药内容繁杂,临床应用又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因此学生普遍感觉难学、难记。笔者认为,以药对为主线,以药对所治病证为归类依据,可将各章不同药物串联起来,形成“单味药(功效)—药对(功效)—主治证(症)”的中药学习链条,从而起到简化中药学习内容、减小记忆量,使中药知识得以系统有序地排列等作用,进而加强学生对中药药性、功效及应用的学习和记忆。
如,讲完附子、干姜药物之后,可重点阐释附子—干姜药对的配伍规律、作用及主治病证,并让学生掌握四点内容:①附子、干姜为常用相须药对;②二者合用其温里祛寒、回阳救逆作用增强;③主要用治亡阳厥逆危证、中焦虚寒证及阳虚水肿证;④最能体现该药对功效的代表方是四逆汤。这样做的教学效果,能使学生把附子、干姜联系起来学习、记忆,遇到相类似病证时知晓将二者相须同用。
为了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进一步将附子—干姜药对的用药规律拓展到“同章者同类,同类者相须,相须者增效”的理论层面上来。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药对学习的印象,也可通过拟人手法描述药对间的配伍关系,如人参—甘草为“君臣”相配,益母草—茺蔚子为“母子”相配,附子—肉桂同类性温属阳为“兄弟”相配,黄柏—知母同类性寒属阴为“姊妹”相配等等。
同时,也可选一些易懂、顺口、好记的历代医家应用药对的经验名句讲述给学生,如“附子无干姜不热,石膏无知母不寒”“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及黄柏无知母犹“水母之无虾”“将军之无马”等,以提高学习兴趣。 3 药对可增强中药学的临床应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 中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临床疗效,而中药治病主要是以复方配伍形式。
药对配伍是人们长期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特殊配伍形式,是组成中药复方的核心内容,具有与复方相一致的基本主治功能,也是单味药向方剂过渡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在中药学教学中,深化对药对配伍作用的阐释,可增强学生学习中药学的临床应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使中药学顺利从理论走向临床实践。
中医学认为,人体发病不外是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所致。因此,中药治病就是调理脏腑阴阳气血,补其不足,泻其有余,重新恢复脏腑正常的功能活动。
教学中,笔者针对疾病病机,归纳出养血滋阴药对(如当归—生地)、补气养血药对(如黄芪—当归)、凉血补血药对(如生地—熟地)、补气健脾药对(如人参—黄芪)、和胃止呕药对(如生姜—半夏)、调和营卫药对(如桂枝—白芍)、清泻相火药对(如知母、黄柏)、清泻胃热药对(如石膏—知母)等等,通过这些药对把“药—证”有机地联结起来,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治疗某证的常用药物和简单配伍,为今后临床遣方用药打好基础。 4 学习相反相成药对,可培养学生临床用药的灵活性 相反相成药对,是指性能相反的两味药物在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开阖补泻等不同意义上的配伍,通过药性的相反相制,以达到功用上的协调相成,体现了中医治病的灵活用药、适证化裁。
笔者依据教材内容,归纳出了寒热并用药对(如麻黄—石膏、大黄—附子)、补泻同施药对(如枳实—白术、泽泻—白术)、升降相随药对(如麻黄—杏仁、柴胡—枳实)、散收同用药对(如干姜—五味子、桂枝—白芍。
药学论文3000字的有木有
我给你一个即可。
结语或结论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
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参考文献(八)论文——参考义献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
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求一篇药学本科毕业论文
【摘要】 探讨了药对在中药学教学中所发挥的辅助作用。
认为药对可加深学生对药物“七情”概念的理解;药对可加强学生对中药药性、功效和应用的学习和记忆;药对可增强中药学的临床应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相反相成药对,可培养学生临床用药的灵活性。 【关键词】 药对; 中药学教学; 药物“七情” 药对,又叫对药,指临床上常用且相对固定的两味中药配伍形式,是方剂的最小配伍单位和核心部分,也是药物上升到药方的关键环节。
笔者认为,在中药学教学中,通过阐释药对的用药规律及作用对讲清、讲透中药学的基本理论和中药的药性、功效及应用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现探讨如下。
1 药对可加深学生对药物“七情”概念的理解 药物“七情”,是指单味药的应用及药物间的六种配伍关系类型,即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这一概念,单从字意上理解,学生好像一听就能明白,但每届考试,总有一些学生把它答成“喜、怒、忧、思、悲、恐、惊”,这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从药物配伍关系上来认识和理解。
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常以深化对药对用药规律的阐述为切入点,并列举一些相差的简单病例。即:在讲药物“七情”概念之前,先以麻黄—桂枝、附子—干姜相须药对导出“相须”含义;以黄芪—茯苓、黄连—木香相使药对导出“相使”含义;以人参—莱菔子、生姜—黄芩相反相成药对导出“相恶”含义等,然后把这些含义连接起来,就构成了药物“七情”的概念。
这样,药物“七情”就清楚地被界定在中药学的概念体系当中,使学生听起来也印象深刻,不至于将其混淆为中医学中人的“七情”。 2 药对可加强学生对中药药性、功效及应用的学习和记忆 中药的药性、功效及应用,是临床中药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但由于中药内容繁杂,临床应用又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因此学生普遍感觉难学、难记。笔者认为,以药对为主线,以药对所治病证为归类依据,可将各章不同药物串联起来,形成“单味药(功效)—药对(功效)—主治证(症)”的中药学习链条,从而起到简化中药学习内容、减小记忆量,使中药知识得以系统有序地排列等作用,进而加强学生对中药药性、功效及应用的学习和记忆。
如,讲完附子、干姜药物之后,可重点阐释附子—干姜药对的配伍规律、作用及主治病证,并让学生掌握四点内容:①附子、干姜为常用相须药对;②二者合用其温里祛寒、回阳救逆作用增强;③主要用治亡阳厥逆危证、中焦虚寒证及阳虚水肿证;④最能体现该药对功效的代表方是四逆汤。这样做的教学效果,能使学生把附子、干姜联系起来学习、记忆,遇到相类似病证时知晓将二者相须同用。
为了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可进一步将附子—干姜药对的用药规律拓展到“同章者同类,同类者相须,相须者增效”的理论层面上来。另外,为了加深学生对药对学习的印象,也可通过拟人手法描述药对间的配伍关系,如人参—甘草为“君臣”相配,益母草—茺蔚子为“母子”相配,附子—肉桂同类性温属阳为“兄弟”相配,黄柏—知母同类性寒属阴为“姊妹”相配等等。
同时,也可选一些易懂、顺口、好记的历代医家应用药对的经验名句讲述给学生,如“附子无干姜不热,石膏无知母不寒”“穿山甲、王不留,妇人食了乳长流”及黄柏无知母犹“水母之无虾”“将军之无马”等,以提高学习兴趣。 3 药对可增强中药学的临床应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 中药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临床疗效,而中药治病主要是以复方配伍形式。
药对配伍是人们长期医疗实践总结出来的特殊配伍形式,是组成中药复方的核心内容,具有与复方相一致的基本主治功能,也是单味药向方剂过渡的纽带和桥梁。因此,在中药学教学中,深化对药对配伍作用的阐释,可增强学生学习中药学的临床应用意识,强化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使中药学顺利从理论走向临床实践。
中医学认为,人体发病不外是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所致。因此,中药治病就是调理脏腑阴阳气血,补其不足,泻其有余,重新恢复脏腑正常的功能活动。
教学中,笔者针对疾病病机,归纳出养血滋阴药对(如当归—生地)、补气养血药对(如黄芪—当归)、凉血补血药对(如生地—熟地)、补气健脾药对(如人参—黄芪)、和胃止呕药对(如生姜—半夏)、调和营卫药对(如桂枝—白芍)、清泻相火药对(如知母、黄柏)、清泻胃热药对(如石膏—知母)等等,通过这些药对把“药—证”有机地联结起来,使学生能够牢固掌握治疗某证的常用药物和简单配伍,为今后临床遣方用药打好基础。 4 学习相反相成药对,可培养学生临床用药的灵活性 相反相成药对,是指性能相反的两味药物在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开阖补泻等不同意义上的配伍,通过药性的相反相制,以达到功用上的协调相成,体现了中医治病的灵活用药、适证化裁。
笔者依据教材内容,归纳出了寒热并用药对(如麻黄—石膏、大黄—附子)、补泻同施药对(如枳实—白术、泽泻—白术)、升降相随药对(如麻黄—杏仁、柴胡—枳实)、散收同用药对(如干姜—五味子、桂枝—白芍)、刚柔相。
我是药学专业,怎么写毕业论文啊
本科专业(含本科段、独立本科段)自考生在各专业课程考试成绩合格后,都要进行毕业论文的撰写(工科类专业一般为毕业设计、医科类一般为临床实习)及其答辩考核。
毕业论文的撰写及答辩考核是取得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文凭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衡量自考毕业生是否达到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相同专业的学力水平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是,由于许多应考者缺少系统的课堂授课和平时训练,往往对毕业论文的独立写作感到压力很大,心中无数,难以下笔。
因此,对本科专业自考生这一特定群体,就毕业论文的撰写进行必要指导,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试就如何撰写毕业论文作简要论述,供参考。
毕业论文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专业应考者完成本科阶段学业的最后一个环节,它是应考者的总结性独立作业,目的在于总结学习专业的成果,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文体而言,它也是对某一专业领域的现实问题或理论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探索的具有一定意义的论说文。
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可以分两个步骤,即选择课题和研究课题。 首先是选择课题。
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因为,选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
如果“写什么”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教育部自学考试办公室有关对毕业论文选题的途径和要求是“为鼓励理论与工作实践结合,应考者可结合本单位或本人从事的工作提出论文题目,报主考学校审查同意后确立。
也可由主考学校公布论文题目,由应考者选择。毕业论文的总体要求应与普通全日制高等学校相一致,做到通过论文写作和答辩考核,检验应考者综合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但不管考生是自己任意选择课题,还是在主考院校公布的指定课题中选择课题,都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选好课题是毕业论文成功的一半。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很大的精力,表达再完善,也将没有丝毫价值。
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和理论上,还要下一番功夫,理论联系实际,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 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应考者应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索,去发现,去研究。
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整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考生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由于考生个人的主观、客观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因此在选题时,还应结合自己的特长、兴趣及所具备的客观条件来选题。
具体地说,考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有充足的资料来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缺少资料的情况下,是很难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的。选择一个具有丰富资料来源的课题,对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很有帮助。
其次,要有浓厚的研究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可以激发自己研究的热情,调动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够以专心、细心、恒心和耐心的积极心态去完成。最后,要能结合发挥自己的业务专长,每个考生无论能力水平高低,工作岗位如何,都有自己的业务专长,选择那些能结合自己工作、发挥自己业务专长的课题,对顺利完成课题的研究大有益处。
选好课题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研究课题,研究课题一般程序是:搜集资料、研究资料,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最后是执笔撰写、修改定稿。 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搜集资料。
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
首先,查阅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
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
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
药学 毕业论文
药学发展的新动态 (摘要)近年来,随着医药卫生改革和现代学科技术的发展,医院药学逐步从多年来的单一供应服务型模式中挣脱出来,向科技服务型扩展,以病人为本,向临床延伸。
特别是以竞争为核心的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日趋显现,医院药学的工作职责范围已超出原“药剂”词义的范畴,面临新的挑战及难得的机遇。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政策需要我们药师以新的理念进行认真思考和研究,以适应当今医院学科发展的形势,以满足当今医院高质量药物治疗的需要,对医院药学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药学 新体制 新技术 调剂工作职责 临床药学 1 新体制对医院药学的影响 1.1 体制改革 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城镇医药卫生改革指导意见》关于对城镇医疗卫生体制、社会保障体制和药品价格、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等进行重大改革,在2003年内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高质量医疗服务体系。医院的门诊药房将逐步转为独立核算的纳税药品零售企业,以致药剂科要走“不求所管,但求所用”的托管之路。
此举目的在于切断医院和药品营销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的联系,同时随着医疗机构药品采购实行集中的招标采购的推进,加强了对药品的研制、生产、流通、使用全过程的监督,保证用药安全。 1.2 药品分类管理制度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OTC)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是我国医药界跨世纪的重大举措,必然对医药科研、生产、流通、使用和管理等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医院药学也不例外。
(1)有利于开展药学监护工作。实行OTC制度以后,医院药师可以减少部门事物性管理和重复性劳动,充实和加强药学监护工作,开展重危病人血药浓度监测,深入临床、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与医生一起共同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2)有利于药品不良反应监察工作的开展。药物的双重性是难以避免的,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之间可以转化。
因此,建立和完善药品不良反应监察体系,可以通过科学合理方法,使尽可能多的安全有效、质优价廉的处方药换成非处方药。同时应用药物流行医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较长时间的不良反应监测和追踪,淘汰部分非处方药或使其恢复处方药。
(3)有利于拓展医院药师的取职范围,医院药师是我国药师队伍的主流,随着OTC使用量增加,临床药师在提供OTC最新咨询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但是OTC管理制度对医院药学工作管理的不利于影响表现为:一是造成专业人才分流,影响医院药学工作的吸引力;二是医院收入可能减少,影响医院药学的投入和发展。
1.3 医院药学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医院部药学工作的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药学技术服务的价值得不到体现,医药学服务是一种技术很强的服务。(1)在我国特别是中小城市,药师的技术性服务如治疗药物检测、药物经济学研究、药物不良反应检测、药物咨询等还没有得到社会和医护人员的认可,价值也就不能得到体现,更谈不上药学监护,它们的医院药学仍处在药特制、销阶段,想更高层发展面临困难。
(2)我国药学教育模式不能适应改革的需要,临床药师缺乏,如专业分工不细,知识面相对宽而不清,同时缺少学习和提高的机会,因而目前的医院药师尚不能做到与医师一起解决病人的药疗问题,指导合理用药。 2 新技术对医院药学的影响 2.1 信息技术 医学结合的“数字医学”与生命科学结合的“生物信息”等都将成为未来卫生行业新兴而重要的科学,也必将给医院药学工作及其管理带来巨大的变革。
科学管理的关键在于信息流通,任何信息物质流通的受阻或流通方向的错误以及低效率,都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快节奏的要求。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为新时期医院药学工作提高科学管理水平提供了重要的途径和方法。
2.2 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 人类基因组计划和生物信息是新世纪的标志,医药卫生领域是应用现代生物技术最活跃的领域。以往寻求对某种疾病具有特殊治疗效果的药物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但是化学药物的筛选耗材费时,中成药的制备又难以制定统一标准,而生物技术应用与新药的开发,可以生产出高效、高产、廉价的防治疾病的新药物,转基因药物便应运而生。
3 调剂工作职责延伸要求更高 调剂工作是医院药学的中心环节,调剂工作的质量是医院药学的整体水平反应。随着科学技术和医院药学的发展,药品调剂工作在医院药学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调剂工作应调整人才结构,调剂人员对所调剂的处方要增强法律意识。 3.1 不断提高和发展调剂工作的技术性 现代调剂工作的模式应是医药结合型和知识信息型。
医师要参与临床,调剂室的药学人员应进行合理用药研究和掌握药物在体内的动态构成;收集了解药物不良反应,评价新、老药物,调查分析病历和处方用药情况,不断提高用药水平;医护人员和患者开展药物咨询工作。 3.2 住院部药房实行药学技术人员中心摆药 这是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关于“非药学技术人员不得直接从事药剂技术工作”的规定,药学人员中心摆药有利于提高药学技术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工作责任性。
但摆药 中间有不少不合理用药情况,需要解决和研究。 3.3 临床输液配伍和全静脉营养输液 这种工作目前多数医院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