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会议记录表决范文

    会议记录格式及范本?

    记录人员在开会前要提前到达会场,并落实好用来作会议记录的位置。

    安排记录席位时要注意尽可能靠近主持人、发言人或扩音设备,以便于准确清晰地聆听他们的讲话内容。从某种程度上讲,记录人员比一般与会人员更为重要,安排记录席位要充分考虑其工作的便利性。

    基本要求 一、准确写明会议名称(要写全称),开会时间、地点,会议性质。 二、详细记下会议主持人、出席会议应到和实到人数,缺席、迟到或早退人数及其姓名、职务,记录者姓名。

    如果是群众性大会,只要记参加的对象和总人数,以及出席会议的较重要的领导成员即可。如果某些重要的会议,出席对象来自不同单位,应设置签名簿,请出席者签署姓名、单位、职务等。

    三、忠实记录会议上的发言和有关动态。会议发言的内容是记录的重点。

    其他会议动态,如发言中插话、笑声、掌声,临时中断以及别的重要的会场情况等,也应予以记录。 记录发言可分摘要与全文两种。

    多数会议只要记录发言要点,即把发言者讲了哪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的基本观点与主要事实、结论,对别人发言的态度等,作摘要式的记录,不必“有闻必录”。某些特别重要的会议或特别重要人物的发言,需要记下全部内容。

    有录音机的,可先录音,会后再整理出全文;没有录音条件,应由速记人员担任记录;没有速记人员,可以多配几个记得快的人担任记录,以便会后互相校对补充。 四、记录会议的结果,如会议的决定、决议或表决等情况。

    会议记录要求忠于事实,不能夹杂记录者的任何个人情感,更不允许有意增删发言内容。会议记录一般不宜公开发表,如需发表,应征得发言者的审阅同意。

    会议记录应该突出的重点有: (1)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 (2)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各方的主要见解; (3)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 (4)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 (5)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 (6)对会议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言论或活动。 注意事项 1、真实、准确: 要如实地记录别人的发言,不论是详细记录,还是概要记录,都必须忠实原意,不得添加记录者的观点、主张,不得断章取义,尤其是会议决定之类的东西,更不能有丝毫出入。

    真实准确的要求具体包括:不添加,不遗漏,依实而记;清楚,首先是书写要清楚,其次,记录要有条理。突出重点。

    2、要点不漏: 记录的详细与简略,要根据情况决定。一般地说,决议、建议、问题和发言人的观点、论据材料等要记得具体、详细。

    一般情况的说明,可抓住要点,略记大概意思。 3、始终如一: 始终如一是记录者应有的态度。

    这是指记录人从会议开始到会议结束都要认真负责地记到底。 4、注意格式: 格式并不复杂,一般有会议名称。

    会议基本情况,基本情况包括:时间、地点、出席人数、主持人、缺席人、记录人。会议内容,这是会议记录的主要部分,包括发言、报告、传达人、建议、决议等。

    凡是发言都要把发言人的名字写在前。一定要先发言记录于前,后发言记录于后。

    记录发言时要掌握发言的质量,重点要详细,重复的可略记,但如果是决议、建议、问题或发言人的新观点要记具体详细。

    开会会议记录

    请帮助 你要参考以下信息,会议记录格式 大会记录格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组织的会议,要求说明会议名称,时间,的地方,和参加考勤号码,缓和剂,录音机,等缺席的数目的数目。

    另一部分是会议的内容,,要求各州讲的分辨率,问题。这是会议记录的核心部分。

    的讲话内容,其中详细记录,记录的原话,主要用于重要会议和重要声明。简要记录,记录的内容的汇合点和中心,用于大会。

    会议结束时,记录完成后,“结束后举行的字,如中间休会,指出被写在一个单独的行中的”槽“。 丽雯会议的名称会议时间 会议记录的人 出席出席会议,人员 缺席的工作人员 会议主持人回顾的主要议题签名 发言记录: 俪文: **公司办公会议记录 时间:1932年**年*月*日* 位置:办公大楼五楼大会议室 参加人员:***************。

    。 缺席的人: *********。

    。 主持人:总经理 记录:办公室主任刘** 主持人发言:(略) 参与者发言:***。

    。的 ***。

    . 。

    .. 。

    关闭 主持人: 记录人***(签名):***(签名) (会议记录*页) 分钟基本要求 准确状态会议名称(写全名),会议时间,地点,和会议性质 两个详细的写下来的人主持会议,出席本次会议应到如果质量大会的实际人数,缺席,迟到或早退的数量和他们的名字,位置,记录名称。可以记入参与对象的总人数,如果一些重要的会议,出席对象来自不同单位,应设置的剪贴簿,出席了签署的名称,组织机构以及重要的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

    的职责。 发言忠实地记录会议及相关的发展。

    要在会议上发言的重点是记录的其他会议讲话插话,笑声,掌声,临时中断,如动态,以及其他重要场所也应该被记录。 录制的语音可分为抽象的,全文2。

    讲话要点,只要大多数的会议记录,发言者谈到了几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基本观点与主要事实,结论,备案月刊他人说话的态度,不要有“气味都被记录下来。”。

    一些特别重要的会议或演讲,特别是重要的人物,你需要写下来的全部内容。记录仪,记录,整理的全文后,录制条件的,须送达的速记人员记录;没有简写人员,以上几个记得快,记录,以便将相互补充,校对后 记录会议的结果,如会议的决定,决议或表决。

    分钟需要忠实于事实,不能混有任何个人感情的记录,但不允许添加和删除的故意。会议记录一般不应该被公开演讲,发表,应得到审查和同意的扬声器。

    > 3分钟重点 会议应突出重点: (1)会议中心议题围绕中心主题相关的活动; (2)会议,讨论,辩论各方的见解; (3)政府或代表性人物的言论; (4)在开始的会议定下了基调的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发言; (5)会议已议决或未决事项; (6)有较大的影响其他言论或活动。 分钟的写作技巧 一般情况,主要有四种:一快,两到三个省,四代。

    / a> 1,我记得快。随便写一个小的字,写连笔字。

    随着肘,手的自然去势,斜一点写。 第二,我们必须,但选择将记入。

    记录一个记录会议应专注于会议议题,主持会议和主要领导讲话的中心思想?参与者的不同意见或有争议的问题,结论性意见,决定或决议,以作记录的讲话,要牢记他的讲话中,主要论点和结论的要点,论证不能计入,计入了一句,要牢记这句话修饰的中心词一般可以不记入一个良好的记录。注意连续性,向上和向下的句子听证会,应该是一个独立的章节。

    三省,即在记录中,恰当地使用省略号。如使用的缩写,简化词语和统称。

    其他成分省略的单词和句子,如“但”只有在心中“,但”省略较长的成语,谚语,和熟悉的短语,下半年的句子,划出一道弧线,而不是,可以省略引用,请注意开始和结束的句子或单词的开始和结束,调查后完成的。 四代,而不是复杂的字眼,更简洁。

    同音字,而不是一个可用的姓,而不是全名,两个可供选择的笔触写笔画多难写的字不太可能;三个数字和国际上常见的符号,而不是文字的四个可用的汉语拼音,而不是的话很难字的五种可用的外国语言符号,而不是某些词,等等,但这些记录的整理和问题,应根据规格处理。

    会议记录具有什么特点

    会议记录的特点:1.真实性会议记录的执笔者与其他文章的写作者有一个重要的区别,那就是他只有记录权没有改造权.会议是个什么样就记成什么样,与会者发言时说了些什么就记下什么,记录者不能进行加工、提炼,不能增添、删减,不能移花接木,不能张冠李戴.2.原始形态性会议记录是会议情况和内容的原始化的记录.所谓原始,就是未经整理,未经综合.在这一点上,它跟会议简报、会议纪要有着很大不同.会议简报和会议纪要也是真实的,但不是原始的.虽然在内容上可能没有太大差别,但在存在形态上,会议记录跟会议简报和会议纪要的差异甚大.3.完整性会议记录对会议的时间、地点、出席人员、主持人、议程等基本情况,对领导讲话、与会者的发言、讨论和争议、形成的决议和决定等内容,都要记录下来,一般没有太多的选择性.二、会议记录的写法(一)标题标题由会议名称加文体名称组成,就是《****会议记录》.如果使用的是专用的会议记录本,连“记录”二字也可省略,只写会议名称即可.(二)会议组织概况1.会议时间要写明年、月、日,上午、下午或晚上,*时*分至*时*分.2.开会地点如:“**会议室”、“**礼堂”、“**现场”等.3.主持人的职务,姓名如:“校党委书记***”、“公司总经理***”.4.出席人根据会议的性质、规模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出席人一项的详略也会有所不同.有时可以只显示身份和人数,如“各院系党总支书记和直属党支部书记31人”、“各部门经理”、“全体与会代表”等.如果出席人身份复杂,如既有上级领导,又有本单位各部门的主要领导,还有各种有关人员,最好将主要人员的职务、姓名一一列出,其他有关人员则分类列出.5.列席人包括列席人的身份、姓名,可参照出席人的记录方法.6.缺席人如有重要人物缺席,应作出记录.7.记录人包括记录人的姓名和部门.如:**(**办公室秘书).(三)会议内容这部分随着会议的进展一步步完成,没有具体的固定模式.一般包含有以下方面:会议的议题、宗旨、目的;会议议程;会议报告和讲话;会议讨论和发言;会议的表决情况;会议决定和决议;会议的遗留问题.这些是一般会议都有的项目,但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先后次序会有所不同.(四)结尾。

    求一份会议记录范文

    会议记录的基本要求

    一、准确写明会议名称(要写全称),开会时间、地点,会议性质。

    二、详细记下会议主持人、出席会议应到和实到人数,缺席、迟到或早退人数及其姓名、职务,记录者姓名。如果是群众性大会,只要记参加的对象和总人数,以及出席会议的较重要的领导成员即可。如果某些重要的会议,出席对象来自不同单位,应设置签名簿,请出席者签署姓名、单位、职务等。

    三、忠实记录会议上的发言和有关动态。会议发言的内容是记录的重点。其他会议动态,如发言中插话、笑声、掌声,临时中断以及别的重要的会场情况等,也应予以记录。

    记录发言可分摘要与全文两种。多数会议只要记录发言要点,即把发言者讲了哪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的基本观点与主要事实、结论,对别人发言的态度等,作摘要式的记录,不必“有闻必录”。某些特别重要的会议或特别重要人物的发言,需要记下全部内容。有录音机的,可先录音,会后再整理出全文;没有录音条件,应由速记人员担任记录;没有速记人员,可以多配几个记得快的人担任记录,以便会后互相校对补充。

    四、记录会议的结果,如会议的决定、决议或表决等情况。

    会议记录要求忠于事实,不能夹杂记录者的任何个人情感,更不允许有意增删发言内容。会议记录一般不宜公开发表,如需发表,应征得发言者的审阅同意。

    会议记录的重点

    会议记录应该突出的重点有:

    (1)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

    (2)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各方的主要见解;

    (3)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

    (4)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

    (5)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

    (6)对会议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言论或活动。

    会议记录的写作技巧

    一般说来,有四条:一快、二要、三省、四代。

    一快,即记得快。字要写得小一些、轻一点,多写连笔字。要顺着肘、手的自然去势,斜一点写。

    二要,即择要而记。就记录一次会议来说,要围绕会议议题、会议主持人和主要领导同志发言的中心思想,与会者的不同意见或有争议的问题、结论性意见、决定或决议等作记录,就记录一个人的发言来说,要记其发言要点、主要论据和结论,论证过程可以不记。就记一句话来说,要记这句话的中心词,修饰语一般可以不记。要注意上下句子的连贯性、可讯性,一篇好的记录应当独立成篇。

    三省,即在记录中正确使用省略法。如使用简称、简化词语和统称。省略词语和句子中的附加成分,比如"但是"只记"但",省略较长的成语、俗语、熟悉的词组,句子的后半部分,画一曲线代替,省略引文,记下起止句或起止词即可,会后查补。

    四代,即用较为简便的写法代替复杂的写法。一可用姓代替全名,二可用笔画少易写的同音字代替笔画多难写的字;三可用一些数字和国际上通用的符号代替文字;四可用汉语拼音代替生词难字;五可用外语符号代替某些词汇,等等。但在整理和印发会议记录时,均应按规范要求办理。

    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的区别

    会议纪要有别于会议记录。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第三,载体样式不同。会议纪要作为一种法定公文,其载体为文件,享有《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条例》、《办法》)所赋予的法定效力。会议记录的载体是会议记录簿。第四,称谓用语不同。会议纪要通常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以介绍和叙述情况为主。会议记录中,发言者怎么说的就怎么记,会议怎么定的就怎么写,贵在“原汤原汁”不走样。第五,适用对象不同。作为公文的会议纪要,具有传达告知功能,因而有明确的读者对象和适用范围。作为历史资料的会议记录,不允许公开发布,只是有条件地供需要查阅者查阅利用。第六,分类方法不同。会议纪要种类很多。按其内容,可分为决议性纪要,意见性纪要,情况性纪要,消息性纪要等;按会议的性质,可分为常委会议纪要,办公会议纪要,例会纪要,工作会议纪要,讨论会纪要等。而会议记录通常只是按照会议名称来分类,往往以会议召开的时间顺序编号入档。对会议纪要的分类,有助于撰写者把握文体特点,突出内容重点,找准写作角度;对会议记录的分类则主要是档案管理的需要。

    班委会会议记录例文、3篇、快~~~~~~

    某某班级班委例会记录

    例会主题:班级活动讨论

    例会时间:

    例会地点:

    例会参与人:全体班委

    例会内容:

    1、 各班委就近期的工作作相应的汇报:摆出问题,提出建议。

    2、 班委们共同讨论这个月的相应的活动(如全班对歌比赛、组织烧烤、聚餐等)及其安排时间和活动流程,并让全班同学做最后的决定。

    3、 团支书安排班委做好工作记录、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增加班级工作的透明度。

    4、 同学缺乏竞争意识,须通过活动来营造竞争的氛围提高同学的学习动力;同时鼓励同学在闲暇时光内多去图书馆和自习室学习,练习普通话。

    记录者:

    时间

    会议纪要的格式及范文

    会议纪要格式 会议纪要通常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构成。

    标题有两种情况,一是会议名称加纪要,如《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二是召开会议的机关加内容加纪要,如《省经贸委关于企业扭亏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正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 (一)会议概况。

    主要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名称、主持人,与会人员,基本议程。 (二)会议的精神和议定事项。

    常务会、办公会、日常工作例会的纪要,一般包括会议内容、议定事项,有的还可概述议定事项的意义。工作会议、专业会议和座谈会的纪要,往往还要写出经验、做法、今后工作的意见、措施和要求。

    落款。包括署名和时间两项内容。

    署名只用于办公室会议纪要,署上召开会议的领导机关的全称,下面写上成文的年、月、日期,加盖公章,一般会议纪要不署名,只写成文时间,加盖公章。会议纪要一般分两大部分。

    开头第一部分一般应写明会议概况,包括会议进行的时间、地点、届次、组织者、出席和列席人员名单、主持人、会议议程和进行情况以及对会议的总体评价等。第二部分是纪要的中心部分,反映会议的主要精神、讨论意见和议决事项等。

    根据会议性质、规模、议题等不同,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写法: (一)集中概述法。这种写法是把会议的基本情况,讨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与会人员的认识、议定的有关事项(包括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和要求等),用概括叙述的方法,进行整体的阐述和说明。

    这种写法多用于召开小型会议,而且讨论的问题比较集中单一,意见比较统一,容易贯彻操作,写的篇幅相对短小。如果会议的议题较多,可分条列述。

    (二)分项叙述法。召开大中型会议或议题较多的会议,一般要采取分项叙述的办法,即把会议的主要内容分成几个大的问题,然后另上标号或小标题,分项来写。

    这种写法侧重于横向分析阐述,内容相对全面,问题也说得比较细,常常包括对目的、意义、现状的分析,以及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的阐述。这种纪要一般用于需要基层全面领会、深入贯彻的会议。

    (三)发言提要法。这种写法是把会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发言加以整理,提炼出内容要点和精神实质,然后按照发言顺序或不同内容,分别加以阐述说明。

    这种写法能比较如实地反映与会人员的意见。某些根据上级机关布置,需要了解与会人员不同意见的会议纪要,可采用这种写法。

    会议纪要的三种写法 根据会议性质、规模、议题等不同,大致可以有以下几种写法:(一)集中概述法。这种写法是把会议的基本情况,讨论研究的主要问题,与会人员的认识、议定的有关事项(包括解决问题的措施、办法和要求等),用概括叙述的方法,进行整体的阐述和说明。

    这种写法多用于召开小型会议,而且讨论的问题比较集中单一,意见比较统一,容易贯彻操作,写的篇幅相对短小。如果会议的议题较多,可分条列述。

    (二)分项叙述法。召开大中型会议或议题较多的会议,一般要采取分项叙述的办法,即把会议的主要内容分成几个大的问题,然后另上标号或小标题,分项来写。

    这种写法侧重于横向分析阐述,内容相对全面,问题也说得比较细,常常包括对目的、意义、现状的分析,以及目标、任务、政策措施等的阐述。这种纪要一般用于需要基层全面领会、深入贯彻的会议。

    (三)发言提要法。这种写法是把会上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发言加以整理,提炼出内容要点和精神实质,然后按照发言顺序或不同内容,分别加以阐述说明。

    这种写法能比较如实地反映与会人员的意见。某些根据上级机关布置,需要了解与会人员不同意见的会议纪要,可采用这种写法。

    会议纪要的特点1.内容的纪实性。会议纪要如实地反映会议内容,它不能离开会议实际搞再创作,不能搞人为的拔高、深化和填平补齐。

    否则,就会失去其内容的客观真实性,违反纪实的要求。2.表达的要点性。

    会议纪要是依据会议情况综合而成的。撰写会议纪要应围绕会议主旨及主要成果来整理、提炼和概括。

    重点应放在介绍会议成果,而不是叙述会议的过程,切忌记流水帐。3.称谓的特殊性。

    会议纪要一般采用第三人称写法。由于会议纪要反映的是与会人员的集体意志和意向,常以“会议”作为表述主体,“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决定”、“会议要求”、“会议号召”等就是称谓特殊性的表现。

    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会议纪要有别于会议记录。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

    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会议纪要范文 会议纪要 产学研讨论会议纪要 时 间:2004年2月16日上午 主 持 人:毛大龙 出 席 人:黄立鹏、王梅珍、陈星达、陈运能、张福良、黄炜 列 席人:林建萍、徐进、李克让、梁慧、朱国定、吕秀君、郑禄红、李滨、张剑锋、董珍时、夏朝丰、陆丽君、刘雪燕、任振成、冯盈之、范建波 一、毛大龙同志传达了全国第二次产学研工作会议精神和2004年全省教育工作要点。要求要结合上级指示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正规的会议记录怎么写

    在会议过程中,由记录人员把会议的组织情况和具体内容记录下来,就形成了会议记录。“记”有详记与略记之别。略记是记会议大要,会议上的重要或主要言论。详记则要求记录的项目必须完备,记录的言论必须详细完整。若需要留下包括上述内容的会议记录则要靠“录”。“录”有笔录、音录和影像录几种,对会议记录而言,音录、像录通常只是手段,最终还要将录下的内容还原成文字。笔录也常常要借助音录、像录,以之作为记录内容最大限度地再现会议情境的保证。

    会议记录的基本要求

    一、准确写明会议名称(要写全称),开会时间、地点,会议性质。

    二、详细记下会议主持人、出席会议应到和实到人数,缺席、迟到或早退人数及其姓名、职务,记录者姓名。如果是群众性大会,只要记参加的对象和总人数,以及出席会议的较重要的领导成员即可。如果某些重要的会议,出席对象来自不同单位,应设置签名簿,请出席者签署姓名、单位、职务等。

    三、忠实记录会议上的发言和有关动态。会议发言的内容是记录的重点。其他会议动态,如发言中插话、笑声、掌声,临时中断以及别的重要的会场情况等,也应予以记录。

    记录发言可分摘要与全文两种。多数会议只要记录发言要点,即把发言者讲了哪几个问题,每一个问题的基本观点与主要事实、结论,对别人发言的态度等,作摘要式的记录,不必“有闻必录”。某些特别重要的会议或特别重要人物的发言,需要记下全部内容。有录音机的,可先录音,会后再整理出全文;没有录音条件,应由速记人员担任记录;没有速记人员,可以多配几个记得快的人担任记录,以便会后互相校对补充。

    四、记录会议的结果,如会议的决定、决议或表决等情况。

    会议记录要求忠于事实,不能夹杂记录者的任何个人情感,更不允许有意增删发言内容。会议记录一般不宜公开发表,如需发表,应征得发言者的审阅同意。

    会议记录的重点

    会议记录应该突出的重点有:

    (1)会议中心议题以及围绕中心议题展开的有关活动;

    (2)会议讨论、争论的焦点及其各方的主要见解;

    (3)权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论;

    (4)会议开始时的定调性言论和结束前的总结性言论;

    (5)会议已议决的或议而未决的事项;

    (6)对会议产生较大影响的其他言论或活动。

    会议记录的写作技巧

    一般说来,有四条:一快、二要、三省、四代。

    一快,即记得快。字要写得小一些、轻一点,多写连笔字。要顺着肘、手的自然去势,斜一点写。

    二要,即择要而记。就记录一次会议来说,要围绕会议议题、会议主持人和主要领导同志发言的中心思想,与会者的不同意见或有争议的问题、结论性意见、决定或决议等作记录,就记录一个人的发言来说,要记其发言要点、主要论据和结论,论证过程可以不记。就记一句话来说,要记这句话的中心词,修饰语一般可以不记。要注意上下句子的连贯性、可讯性,一篇好的记录应当独立成篇。

    三省,即在记录中正确使用省略法。如使用简称、简化词语和统称。省略词语和句子中的附加成分,比如"但是"只记"但",省略较长的成语、俗语、熟悉的词组,句子的后半部分,画一曲线代替,省略引文,记下起止句或起止词即可,会后查补。

    四代,即用较为简便的写法代替复杂的写法。一可用姓代替全名,二可用笔画少易写的同音字代替笔画多难写的字;三可用一些数字和国际上通用的符号代替文字;四可用汉语拼音代替生词难字;五可用外语符号代替某些词汇,等等。但在整理和印发会议记录时,均应按规范要求办理。

    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的区别

    会议纪要有别于会议记录。二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旅行社刚过年的会议记录范文

    (一)会议记录的含义

    会议记录是会议期间记载会议进程和内容的原始性文件,是形成决定、决议、会议纪要等会议最后文件的基础。在一些法定性会议中,会议记录经发言者和会议领导人确认签字后,具有法律效力。

    (二)会议记录的种类

    按记录的详略要求来分,会议记录可分为详细记录、摘要记录和简易记录。

    (三)会议记录的结构和写法

    1.标题。一般由会议名称和“记录”组成,如:“**公司2005年度销售工作会议记录”。也可由单位名称和“会议记录”组成,如“***公司会议记录”,但会议名称必须在首部的中显示。

    2.首部。会议记录的首部的任务是反映会议的基本情况,一般要求采用表格的形式,以便使每个项目清楚明了。具体项目包括:

    (1)会议的名称。会议名称一定要写全称。

    (2)会议时间。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中间休会时间。时间要具体到时、分。

    (3)会议地点。应具体到会场名称或房间号码。

    (4)会议主席。即会议的召集人或主持人,要写明姓名和职务。联席会议、多边会议还应当写明主持人所在的单位名称。

    (5)参加人员。包括出席人、列席人、旁听人,不同性质的与会者要分类记录,并写明姓名,单位、职务。

    (6)缺席人员。法定性会的记录应当反映缺席情况,这样既可以让组织者了解缺席情况,便于事后补会,也可以清楚地反映会议应该出席的范围,这对日后查考和研究会议十分重要。

    3.主体。主体部分的任务是记载会议的进程和内容,具体包括:

    (1)会议的议程和议题。议题的记录要完整。如果是讨论或审议某一项文件,应写明文件的完整标题。以口头方式提出的临时动议,可以作为发言来记录。

    (2)发言情况。发言情况是会议记录的重点,包括发言人姓名和发言内容两部分。详细记录要求有言必录,并记录插话、争论、表态等情况。摘要记录记其发言要点即可。

    (3)会议结果。包括对议题的通过、缓议、撤销、否决情况。如果经表决通过或否决了某个议题,要记录表决对象的名称、表决的方式(如口头表决、举手表决、投票表决、表决器表决等)、表决的结果(同意、反对、弃权的统计数字)。如实行多轮投票,每轮投票的情况都要记录在案。

    (4)会场情况。即会议期间会场内所发生的与会议进程有关并且具有记录价值的情况,如与会者的掌声、笑声、迟到、早退、中途退场以及其他影响会议进程的情况。

    4.尾部。尾部的任务是记载署名的情况。署名是对记录的真实性郑重负责的体现。以下四种人需要署名:

    (1)记录人。

    (2)审核人。审核人对记录的真实性负领导责任。

    (3)发言人。论证会、鉴定会、听证会以及国际性组织的重要会议,可以要求发言人会后对记录进行核对并签字。

    (4)法定的签字人员。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应当对所议事项的决定作成会议记录,出席会议的股东、董事应当在会议记录上签名。

    署名一般应置于会议记录的尾部,用以表示记录完整性,同时也避免有人在正文部分私加文字。如将记录人、审核人置于首部,必须在结尾处写明“会议结束”的字样。如需发言人签署,则应当置于尾部。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