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课题研究范文
八年级物理研究性学习报告
一、调查记录 调查研究是一项很细致的工作,要按照调查提纲一步一步地进行调查,提纲要包括调查对象各个方面的情况。
如果在研究中你采用的调查方法,建议你使用下面的记录表。 表1、学生调查研究计划表 年 月 日 课题名称 调查目的、意义 调查内容 调查对象 调查时间、地点 调查方法与手段 调查步骤及日程安排 组织领导及人员分工 审批意见年 月 日(章) 备注如果在研究中你采用的调查方法是专访某一个人,建议你使用下面的记录表。
表2、学生访谈记录表 课题题目:访问日期: 访问者(学生):班级: 同行者: 被访问者:职务(职称): 专长: 工作单位: 访问地点: 访问方式(电话、书信、面对面、其他): 访问主题: 访问记录(问答式): 记录者: 结论(专家意见、建议): 访问时间: 分钟 专家签名:二、调查报告的结构与组成要素 调查报告具有以调查过程和结果来说明现象的特征。它一般包括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和建议、参考文献、附录这九个部分。
表3、调查报告的结构与组成要素 题目指明主要研究问题; 可加副标匙,补无说明主标题。 署名调查报告的实际作者。
单位作者的单位、作者的籍贯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摘要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关键词起决定作用的词语。 前言1、调查动机与背景; 2、调查目的和意义; 3、有利和不利因素的分析。
正文1、调查内容:主要研究问题; 2、调查方法:时间、地点、对象、范围、取样及调查方式; 3、通过叙述、调查图表、统计数字、有关文献资料表述研究内容。 两种不同的写法: 1、把调查的基本情况分成几个并列的项目进行写作; 2、按照逻辑顺序、演变过程加以排列,层层深入地进行写作。
结论和建议1、概括某一现象的特点,规律和形成原困; 2、提出新的见解,新的理论和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在报告最后列出重要的参考文献。
附录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 三、调查报告协作的一般格式 调查报告的格式决定于研究成果的内容。
研究成果因学科不同、选题不同、性质不同、研究方法以及实验过程、逻辑推理和结果的表现形式的不同而各有差异。具体撰写时的一般格式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1、标题 标题是对调查报告的高度概括,是研究成果的集中体现,常用一个动宾词组去表达,基本要求是确切、简洁、醒目和避免雷同。
调查报告的题目可直接揭示论点,也可点明论述范围。标题可用判断句、陈述句,也可用疑问句。
标题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太长的标题可分出副标题来。标题的构思十分重要,好的标题能引人入胜,能使人抓住调查报告的中心议题。
2、署名 署名的目的有三个:一是表明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代价;二是表示作者要对文章负责;三是便于同行或读者与作者联系。为文章署名,只有文章的实际作者才应该署名。
是个人写作的,署个人的姓名;是集体的成果,署集体的名字,也可以在集体的名义下,分署参加者个人的名字。 3、单位 单位包括作者的单位、作者的籍贯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政编码。
在署名下一格打上括号,在括号里写上作者的单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的籍贯,再隔一个字写上作者单位所在地的邮编。 4、摘要 摘要是调查报告基本思想的缩影,是调查报告的简单介绍,是浓缩了的情报信息,目的是使其他人对全文有—个大致的了解。
5、关键词 关键词是指文章中最关键、起决定作用的词语。它是文章内容、观点、涉及的问题和类别等方面的标志和提示。
一篇文章关键词的个数根据文章内容需要可多可少,一般3—8个为宜。 6、前言 前言亦称引言、引论、绪论、序论或导论,是调查报告的开头部分即开场白。
主要内容是提出问题、明确中心论点或阐明研究的原因、目的和方法,或介绍研究的背景、范围及意义,以使其他人对论述的内容先有个概括的了解。 7、正文 正文又称本论,即调查报告的核心部分,它是展开论题,对论点进行分析论证,以表达你的见解和研究成果的中心部分,占调查报告的绝大篇幅。
正文的内容一般包括实验方法、理论依据、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等。一篇报告只有想法、主张是不行的,必须经过科学严密的论证,才能确认观点的合理性和真实性,才能使别人信服。
因此,报告主题部分的论证是极为重要的。 8、结论 结论是调查报告的结束部分,即解决问题的部分,它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是整篇调查报告的归结。
但不是实验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经过综合分析,将各种数据材料连贯起来,思索判断,逻辑推理,形成总体论点。结论是去粗存精、由表及里、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规律,它与正文紧密衔接,与前言相呼应,使调查报告首尾呼应。
它还要求结论写得措词严谨、准确、鲜明。 9、参考文献 在报告最后列出重要的参考文献目录目的有三个:第一,表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第二,可加大报告的信息量,提高报告的学术价值;第三,他人可以以此为线索查阅资料原文。
凡是在调查报告写作或研究过程中起到参考作用的文献资料,都属于参考文献之列。 10、附录 各种调查表格、原始数据、研究记录等。
就中学生的调查报告来说,必须具备题目、署名、前言、。
八下探究性物理论文
摘 要: 探究式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新课程的主要创新之一。
改变传统的“照方抓药”的实验教学模式,探究式实验教学有其更前沿的意义。本文作者通过引入探究式实验教学,介绍了初中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主要环节,并通过实例分析,指出探究式实验教学可使得教师学生双方受益,但对于教师把握实验难度并如何传授给学生可理解的信息提出了新的挑战。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9/view-976683.htm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探究式实验教学 主要环节 一、引言 在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者必须竭尽全力、想方设法,使得物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积极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很好的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教师在课堂教学和管理中要善于分析、研究学生的需要层次和结构,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增强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能力,让学生体验责任感和成就感,在愉快中完成学习任务。
探究式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的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
比课本上的实验难度高,得到什么结果,都是有价值的。它的价值在于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更能充分展现出学生各方面的智力特长,有利于进行多元评估。
二、探究式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的探究性是物理新课标的主要特征。传统的实验教学的设计过于强调实验对物理知识的验证。
教师要改变实验教学“照方抓药”式的现状,加强物理实验的探究性设计。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的有意义的物理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物理问题的实验方案,并予以评价和优化;通过实验收集有关数据,并加以科学的处理;通过交流讨论,分析综合对实验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得出科学的结论;初步认识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定量处理、模型和假说等科学方法在物理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八年级物理探究式实验教学的主要环节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八年级物理教师在实验探究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程序上的“工作单”,让学生学习探究。
结合八年级课堂实验教学实际,比较好的形式有以下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和论证―评估与交流。探究式实验教学的主要环节,为教师设计教学策略提供参考的框架,为教师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帮助。
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涉及全部,也可涉及部分,要根据实际适当安排突出不同环节的探究活动。现在引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三节(人民教育出版社)加以说明。
提出问题: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 猜想与假设:可能的答案。 水在沸腾时有水泡,有热气,还有滋滋的响声。
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温度会升高/降低/不变。 设计实验: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直到沸腾。
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在图上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分析和论证: 可以从这个实验中得到什么结论?跟你猜想或假设有何差异? 评估与交流: 在实验过程中是否有误差?某些仪器(如烧杯,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是否正确?若验证结果与自己设想的不同,原因在哪里?在实验过程中是否发现了新问题?是否有继续研究的兴趣? 通过这个贴近生活的实验,学生可以培养发现生活中物理现象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习惯,了解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四、结语 随着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这就要求八年级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也要与时俱进。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以提高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为目标。教师通过有效启发,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八年级物理教师平时要注意及时捕捉当地、当前的热点问题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背景材料,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知识,了解前沿,更好地提高师生之间的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当然,八年级物理教师,也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方法时,教师要能因材施教,依据不同学生得出的不同的实验结果给出学生能接受的讲解。总之,在八年级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实验教学,师生双方受益,但对于实验难度的把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这种度的把握也要和学生的掌握能力相一致,这是值得深思的又一个难题。
参考文献: [1]张义仁.物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2]张宪魁,王欣.物理学方法论[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3. [3]张立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09:74. [4]岳朝峰.初中物理探究实验教学的实践体会[J].教育链接,2009:62.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转载。
如何利用课外小实验激发八年级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的课题
一.研究的目的意义近年来我在教学中发现许多成绩不好的学生不是学不会,而是不想学不愿意学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缺乏兴趣是重要原因之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根据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呢?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天生有很强的探究欲。动手实验是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科学素质的基本途径。
我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能教会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物理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体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真正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物理是有用的。
二.所要解决的问题在做好课本上演示实验、学生试验的基础上,如何利用课后小实验小制作,开发更多的课程资源,如何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有效的指导,如何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实验的热情。从而使学生会利用日常生活中他们身边的物品做实验,体验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把所学知识应用在实际中,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对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情况做调查分析。2如何对学生课外小实验进行有效的指导,如何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实验的热情。
从而使学生会利用日常生活中他们身边的物品做实验提高学习兴趣进行行动研究。3实验研究“课外小实验”对提高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和成绩的作用。
四.研究方法1问卷法。分阶段对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情况做问卷调查、访谈,并作对比分析了解学生的兴趣及变化情况。
2行动研究法。开发课程资源,制定出与教学同步的、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课外小实验、小制作的活动方案。
搜集整理教材上的小实验、小制作,通过阅读《物理课程标准》、《趣味物理实验》等书籍,根据所学内容自己开发。采用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或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制作,或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开拓创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利用QQ聊天、打电话等方式对学生的活动进行适时指导。
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录像网上发送等方式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采用计分制,对学生的方法、态度、实验过程、作品进行全面评价。
3实验法。将学生成绩分别与前一阶段的和以往同时期的学习成绩作对比分析并进行总结。
注重个案的积累,及时作好记录、课例分析,进行阶段性的分析总结。以指导下一阶段的活动。
4经验总结法。在调查、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论证,撰写出《如何指导学生做好物理课外小实验》和《如何利用课外小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两篇论文。
五.课题研究过程安排第一阶段 准备阶段(08年9月------10月)1、建立课题研究个人博客。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2、对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情况做调查分析。学生课外小实验课程开发。
第二阶段 实施阶段(08年11月-----09年6月)1、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制作,或小组合作共同完成。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开拓创新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2、利用QQ聊天、打电话等方式对学生的活动进行适时指导。3、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录像网上发送等方式进行成果展示和评价。
采用计分制,对学生的方法、态度、实验过程、作品进行全面评价。4、将学生成绩分别与前一阶段的和以往同时期的学习成绩作对比分析并进行总结。
注重个案的积累,及时作好记录、课例分析,进行阶段性的分析总结。以指导下一阶段的活动。
2008年12月-----2009年6月在博客里每月写一篇随笔,每月完成一个个案分析。
八年级物理科学小论文范例
根据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结合理论(就是课本上所讲的知识),对某一现象做一个具体的研究,写出过程,结论等等的 ,最重要的是结论,也就是你的总结。
比如影子的大小,声音的强弱等等的。可以观察把红黄蓝三色光投在墙上,观察混合后的颜色,然后对现象总结,将你总结的写出来,就是论文了(不一定非要这个实验)。
例如: (1)如果世界上没有摩擦,人就无法正常站立,也无法使用工具。如果你想出门,一溜烟就到了;但想转个弯就困难了,你根本无法控制自己行动自如。
没有摩擦力,你会绕地球一圈再回到原地。没有摩擦力,地球上将会“天下大乱”。
摩擦力能使笔墨粘附在纸上,否则,你交给老师的作业就会变成一纸空文,不把老师气得横眉竖目才怪!因为摩擦力的存在,你心爱的小鼠标才能行动自如,大展身手。你不是爱玩电脑吗?可一旦没有了摩擦力,价值上万元的电脑将变成一堆没有用的废金属。
如果世界没有摩擦力的话,人类将无法生活,也无法走路或劳动。 如: (1)如果没有摩擦力,人无法吃饭,手拿筷子靠手与筷子之间的摩擦力,没有摩擦力就拿不稳筷子,同样筷子就夹不稳菜,牙齿也更不能咬住饭菜了,人就无法吃东西了。
(2)人无法走路,因为人走路靠的是脚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如果没有了摩擦力,人一走动就会滑倒,而且滑倒后就无法站立,要站立要用手或身体其他部位的用力在地面依靠摩擦力才能站立起来的。所以如果没有摩擦力人就无法行走。
(2)自然界中有许多的电想象,我们小组主要是研究水中各种生物的电想象,次要的介绍了天然的电想象。我们小组在分工上主要是自己所选择的,资料是由大家各找一些,之后进行整理归纳,从而完成了这次调查,困难是有很多,但是办法总是比困难要多,所以我们小组用自己的聪明智慧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
走向光明的大道…… 简单的电想象有许多,比如:1. 带电: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叫物体带了电。 2.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1) 两种电荷: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负电荷。 2) 正负电荷的规定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 3) 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 验电器: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3. 导体和绝缘体 1) 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2)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糖水、酒精等。 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
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及“电”的形声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电”字。
王充在《论衡•雷虚篇》中写道:“云雨至则雷电击”,明确地提出云与雷电之间的关系。在其后的古代典籍中,关于雷电及其灾害的记述十分丰富,其中尤以明代张居正(1525~1582)关于球形闪电的记载最为精彩,他在细致入微的观察的基础上,详细地记述了闪电火球大小、形状、颜色、出现的时间等,留下了可靠而宝贵的文字资料。
在细致观察的同时,人们也在探讨雷电的成因。《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薄为雷,激扬为电”,即雷电是阴阳两气对立的产物。
王充也持类似看法。明代刘基(1311~1375)说得更为明确:“雷者,天气之郁而激而发也。
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可见,当时己有人认识到雷电是同一自然现象的不同表现。
尖端放电也是一种常见的电现象。古代兵器多为长矛、剑、戟,而矛、戟锋刃尖利,常常可导致尖端放电发生,因这一现象多有记述。
如《汉书•西域记》中就有“元始中(公元3年)……矛端生火”,晋代《搜神记》中也有相同记述:“戟锋皆有火光,遥望如悬烛”。避雷针是尖端放电的具体应用,我国古代地采用各种措施防雷。
古塔的尖顶多涂金属膜或鎏金,高大建筑物的瓦饰制成动物形状且冲天装设,都起到了避雷作用。如武当山主峰峰顶矗立着一座金殿,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虽高耸于峰巅却从没有受过雷击。
金殿是一座全铜建筑,顶部设计十分精巧。除脊饰之外,曲率均不太大,这样的脊饰就起到了避雷针作用。
每当雷雨时节,云层与金殿之间存在巨大电势差,通过脊饰放电产生电弧,电弧使空气急剧膨胀,电弧变形如硕大火球。其时雷声惊天动地,闪电激绕如金蛇狂舞,硕大火球在金殿顶部激跃翻滚,蔚为壮观。
雷雨过后,金殿经过水与火的洗炼,变得更为金光灿灿。如此巧妙的避雷措施,令人叹为观止。
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
即强大的放电电流通过佛面的金属膜,全属被融化。而窗户为木制,仍保持原样。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类似现象叙述更为详尽:“内侍李舜举家,曾为暴雷所震。其堂之西室,雷火自窗间出,赫然出檐。
人以为堂屋已焚,皆出避之。及雷止,共舍宛然。
墙壁窗纸。
初中物理小论文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 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叫摩擦力。例如:日常生活中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是靠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向前行进的。摩擦通常分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和静摩擦几种。
我们知道踢出去的足球会慢慢停下来,是由于受到摩擦力的作用。木匠在把木板磨光滑的工作中,是用砂纸在木板上靠砂纸和木板产生的摩擦力将木板打磨平滑的; 汽车发动机靠与皮带的摩擦力将动能传给发电机发电;人们洗手时双手摩擦把手上的灰尘洗掉;洗衣机洗衣时转动使衣服和水产生摩擦;吃东西时牙齿和食物发生摩擦;用拖把擦地;用布擦桌子;用板擦擦黑板都会产生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物体相互接触且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都会产生摩擦力。
影响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
1.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常识,当自行车车胎气不足的时候,骑起来更费力一些。
2.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如何增大摩擦力和减少摩擦力
1. 物体的接解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比如鞋底和轮胎的花纹。汽车在路面行驶时,轮胎与粗糙的柏油路面接触,这样摩擦力就能增大。汽车行驶在雪、水的路面,摩擦力就会减小。所以雨、雪天就要注意安全。
2. 减小接触面间的粗糙程度; 风扇转轴要做得很光滑。钟表加油可以减少摩擦力,使走时更准确。滑冰场上,工作人员经常打扫冰面使它平整,可减少摩擦,加快滑冰的速度。
拔河比赛比的是什么?很多人会说:当然是比哪一队的力气大喽!实际上,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
对拔河的两队进行受力分析就可以知道,只要所受的拉力小于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就不会被拉动。因此,增大与地面的摩擦力就成了胜负的关键。首先,穿上鞋底有凹凸花纹的鞋子,能够增大摩擦系数,使摩擦力增大;还有就是队员的体重越重,对地面的压力越大,摩擦力也会增大。大人和小孩拔河时,大人很容易获胜,关键就是由于大人的体重比小孩大。
另外,在拔河比赛中,胜负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人们的技巧。比如,脚使劲蹬地,在短时间内可以对地面产生超过自己体重的压力。再如,人向后仰,借助对方的拉力来增大对地面的压力,等等。其目的都是尽量增大地面对脚底的摩擦力,以夺取比赛的胜利。
通过以上的学习观察总结出,摩擦力的大小取决两物体压力和表面的粗糙程度。
初二物理科学的调查报告例文
长期生活在吵闹噪音中,(工厂机器运转声、飞机场飞机起降声)会使耳朵听力减弱,甚至情绪低落,身心受到伤害,进而使得工作效率降低,严重的还会造成心理上的疾病。
、 怎样减少或防治噪音的产生:
1. 多种植树木: 由於噪音穿越树林时,会有一部份被树叶所吸收,所以在噪音多的地方(如:机场、公路、铁路、工厂……等),应多种植树木,应可达静音的效果。
好:3
一般:1
不好:5
原创:0
非原创:5
ニο1O冇袮2010-02-24 01:25
满意答案 好评率:75%
减小噪音原则:一、 声源处减弱 二、传播过程中减弱 三、接收处减弱
方法:1、密闭声源,在声源处建造隔声墙,防止噪声直接向外传播。
2、加强绿化,在繁杂的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形成屏障。
3、给添置隔音设施。
4。给机器上足润滑油,即防止产生噪音,又能保护机器。
5、在耳朵处加塞隔音装置,如好的耳塞。
如何睡得好,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措施。
①闭目入静法。上床之后,先合上双眼,然后把眼睛微微张开一条缝,保持与外界有些接触,虽然,精神活动仍在运作,然而,交感神经活动的张力已大大下降,诱导人体渐渐进入睡意蒙胧状态。
②鸣天鼓法。上床后,仰卧闭目,左掌掩左耳,右掌掩右耳,用指头弹击后脑勺,使之听到呼呼的响声。弹击的次数到自觉微累为止。停止弹击后,头慢慢靠近睡枕,两后自然安放于身之两侧,便会很快入睡了。
(4)睡眠诱导。聆听平淡而有节律的音响,例如:火车运行声、蟋蟀叫、滴水声以及春雨淅沥淅沥声音的磁带,或音乐催眠音带,有助睡眠,还可以此建立诱导睡眠的条件反射。
(5)饮热牛奶法。睡前饮一杯加糖的热牛奶,据研究表明,能增加人体胰岛素的分泌,增加氨酸进入脑细胞,促使人脑分泌睡眠的血清素;同时牛奶中含有微量吗啡样式物质,具有镇定安神作用,从而促使人体安稳入睡。
6)合适的睡姿。睡眠姿势当然以舒适为宜,且可因人而异。但睡眠以侧卧为佳,养生家曹慈山在《睡诀》中指出:“左侧卧屈左足,屈左臂,以手上承头,伸右足,以右手置于右股间。右侧卧位反是。”这种睡眠姿势有利于全身放松,睡得安稳。
(7)若疲劳而难以入睡者,不妨食用苹果、香蕉、橘、橙、梨等一类水果。因为,这类水果的芳香味,对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水果中的糖分,能使大脑皮质抑制而易进入睡眠状态。
★一、 噪音有什麽害处:
1. 在学校上课时,当你听到吵杂的声音(例如:飞机声、打雷声、同学讲话声、来往的汽、机车声、喇叭声、广播声、铃声、宣传声……等),都会影响我们的听课,进而影响学习效果。
2. 在医院的病人需要宁静的场所来休息养病,如果有了噪音(咳嗽声、呻吟声、讲话声、小孩的哭声……等),病患将无法获得充分的休息,进而影响病情痊愈的进度。
3. 在图书馆阅读书报时,如果有了噪音(脚步声、讲话声、东西掉落地面声……等),精神则无法集中,进而影响阅读的效果。
4. 长期生活在吵闹噪音中,(工厂机器运转声、飞机场飞机起降声)会使耳朵听力减弱,甚至情绪低落,身心受到伤害,进而使得工作效率降低,严重的还会造成心理上的疾病。
二、 怎样减少或防治噪音的产生:
1. 多种植树木: 由於噪音穿越树林时,会有一部份被树叶所吸收,所以在噪音多的地方(如:机场、公路、铁路、工厂……等),应多种植树木,应可达静音的效果。
2. 禁鸣喇叭: 严禁车辆乱鸣喇叭,尤其是在医院、学校、住宅区附近,更应设置禁止乱鸣喇叭的标志,以维护该地区的安宁。
3. 加强噪音管制: 近来青少年常将机车的消音器拆掉,在街上成群结队的飙车,制造了不少噪音,以及卡拉OK、KTV、歌厅所播放的音乐声都不小,政府应加强管制,以维护社区的安宁。
4. 工厂迁移至郊区: 住宅区内不应设置工厂,政府应将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做完善的规划,以避免噪音干扰住宅区的安宁。
5. 选择隔音效果好的建材: 建筑时,选择隔音效果好的建材也可减少噪音
物理实验探究怎么写?
传统教材中的物理实验,在新课标材中都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出现,这使实验教学显示它强大的生命力。何为探究?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是这样定义的?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探究要求确定假设,进行批判的和逻辑的思考,并且考虑其他可以替代的解释。可见探究的含义之广。
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有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感觉到其中有些值得思考和有待于进一步解决的课题。尤其是在实验方案的设置上,教师缺乏对主体课堂教学目标及其操作的理解,实验方案不切合实际,常常觉得“物理实验探究课”时间不够用,是一种费时的教学。一堂课40分钟,要完成整个探究过程是很难的。这就要求在不同类型的课堂教学中,对探究的内容有所选择,对探究能力目标有所侧重,才能使整个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经历全面科学的探究过程。即让学生经历像物理学家一样的研究、探索物理规律的过程,体验、感受其中的物理思想和方法,从中获得经验,并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和提高能力。现将本人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介绍给各位同行,以共谋发展。
第一,直接法。把探究问题的方法告诉学生,但不告诉结果的探究方式。例如,在“声音的发生”的探究中,学生刚接触到物理学科,主要目的就是将学生引入科学探究的殿堂,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在探究活动中,给学生提供要研究的问题,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材料和方法,如尺子、手鼓等。但不提供预期结果,学生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概括,发现联系,找到问题的答案。在八年级上册刚接触的物理探究都可以用这种方式。
第二,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将探究逐渐深入,适当进行点拨和做知识的铺垫,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翻越“障碍”,继续进行探究。例如,在“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教学中,将研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大问题分解成通电螺线管什么时候有磁性,它的磁性强弱是否能改变,怎样改变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等若干个小问题,引导学生将探究逐渐深入。如先让学生自制螺线管,探究其磁性的有无,根据各小组螺线管所吸的大头针的多少来探究如何能吸更多的大头针。这时学生会自发地去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还有在“凸透镜成像规律”“串、并联电路电流的关系”等探究课都可用此法。
第三,把问题和结果告诉学生,但不告诉方法的探究方式。在探究实验中,只给学生提供要研究的问题,有时也提供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方式。学生必须对自己收集的数据进行概括,弄清探究方式,得出结论。例如,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中,引导学生猜想: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将越小。这种猜想得出结论是实证或伪证?可给学生提供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等,需要学生自己设计实验电路图,思考控制变量法的采用,表格的设计,数据的记录和分析处理,这都由学生自己选择和把握。通过这种探究活动,让学生保持对科学探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探究“重力与什么因素有关”“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等都可用此法。
第四,将探究的假设分类、归纳,选择所要探究的点”。例如,在探究“物体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在大家提出假设后,教师把同学们五花八门的猜想一一板书在黑板上,师生进行交流讨论。一节课不可能探究同学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可对一些“假设”进行合并,师生共同“制定计划”选择适宜的“点”进行实验探究。如物体吸收的热量与质量、升高的温度、物体的种类有关等。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将实验结果进行大组交流,得出结论。在“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影响蒸发快慢因素”的探究中都可用这种方法。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各种不同的探究方式的采用,引导学生在短时间内提出耐人寻味的问题,促使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探究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生命线,尤其是通过自己动手探索出的知识是最难忘、最深刻的。所以,这种“费时的教学”培养了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发现问题,我认为是值得的。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要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要让学生体验挫折与成功;要强调手、脑并用;要重视探求物理规律和解决问题中蕴涵的物理思想和方法的体验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