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高中历史听课记录范文

    初中历史听课记录

    第三课 收复新疆一、阿古柏侵占新疆1、新疆是中国西部的门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公元前六十年,西汉在新疆设立西域都护,至此新疆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以后历代都加强对新疆的管理。

    唐朝时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乾隆在新疆设伊犁将军。2、19世纪60至70年代,英国和俄国意欲争夺新疆。

    3、1865年,中亚浩罕国(18世纪初乌兹别克人在中亚费尔干纳盆地建立的汗国,1876年被俄国吞并)派陆军司令阿古柏侵入新疆,占领喀什噶尔和天山南路各城,几年后占领乌鲁木齐和吐鲁番。4、1871年,俄国直接出兵占领了伊犁地区。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5、海防塞防之争。直隶总督李鸿章主张东南海防重要,主张放弃西北塞防,陕甘总督左宗棠表示不能“扶起东边倒西边”,力主收复新疆。

    6、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7、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批进入新疆,采取“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策略,收复了乌鲁木齐及其附近地区,然后军分三路挺进南疆,攻占吐鲁番,收复喀什噶尔,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全部收复。

    8、为收复伊犁地区,清政府派曾纪泽出使俄国谈判,左宗棠做好武力准备,有力的支持了曾纪泽的外交活动。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但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一块领土,并索取大量赔款。

    【原因】清政府这样做是值得的。因为伊犁是新疆的西大门, 不收复伊犁等于没收复新疆,国家安全没有保障。

    而且当时俄国强盛,收复伊犁不付出一定代价是不可能的。9、1884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的意见,在新疆设立行省。

    第四课 甲午中日战争一、黄海大战甲午中日战争双方 中国北洋舰队和日本舰队。目的 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时间 1894年9月,旧历甲午年。

    地点 黄海大东沟英雄 邓世昌(致远舰)结果 日本控制黄海制海权二、《马关条约》黄海大战以后日军侵略中国路线 辽东(海陆夹攻)→山东威海卫(威海卫是北洋舰队的基地,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日军占领旅顺后疯狂屠杀两万军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此树立纪念碑,称“万忠墓”)《马关条约》签订时间 1895年4月签订双方 中国(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两亿两;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④增辟通商口岸。影响 《马关条约》大大的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的侵略方式从商品输出转变为资本输出有关《马关条约》的纠纷 ①俄国认为,日本占领辽东半岛,阻碍自己向辽东扩张侵略势力。

    于是法德两国出面干涉,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清政府赔款日本3000万两白银,作为“赎辽费”。

    ②1895年,日军在台湾基隆以东海底登陆。台湾巡抚逃往厦门。

    台湾人民组织义军,同驻防台南的刘永福黑旗军配合,先后在彰化、嘉义等地重创日军。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义和团运动时间 1898年(1900年春发展到京津地区)兴起地 山东性质 反帝爱国运动口号 扶清灭洋二、八国联军侵华时间 1900年6月原因 义和团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目的 镇压义和团运动参与国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奥匈帝国)首领者 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统帅 德国将领瓦德西备注 西什库教堂法国大主教樊国梁,美国传教士、京师大学堂总教习丁韪良也参与镇压义和团和抢劫的活动路线 大沽→天津→廊坊→北京(8月中旬)罪行 ①杀害义和团团员;②火烧圆明园。

    结果 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时间 1901年签订对象 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奥匈帝国)、比利时、荷兰和西班牙内容 ①清赔偿白银4.5亿两(实际赔款9.8亿两),以海关等税收做担保;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④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出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影响 《辛丑条约》给中国人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①开始沦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②进一步沦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③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④完全沦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第六课 洋务运动目的:维护封建统治;代表: 中央:恭亲王奕?;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主张:师夷长技(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口号: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内容:1、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项目 创办者 意义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中国近代第一所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上海) 曾国藩、李鸿章 洋务派开办的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远东第一大船厂2、开办民用工业;项目 创办者 地点 备注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上海 1873至1893年获利六百多万两(宰相合肥天下瘦)。

    中学历史听课心得

    学习必须讲究方法,而改进学习方法的本质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可以这样认为,学习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言外之意,学习成绩好未必学习效率高)。因此,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提高学习效率就是提高学习成绩的直接途径。

    下面是几条我搜集的提高学习效率的经验:

    1、不妨给自己定一些时间限制。连续长时间的学习很容易使自己产生厌烦情绪,这时可以把功课分成若干个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时间,例如一小时内完成这份练习、八点以前做完那份测试等等,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效率,还不会产生疲劳感。如果可能的话,逐步缩短所用的时间,不久你就会发现,以前一小时都完不成的作业,现在四十分钟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学习的同时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谁都明白,可还是有许多同学在边学习边听音乐。或许你会说听音乐是放松神经的好办法,那么你尽可以专心的学习一小时后全身放松地听一刻钟音乐,这样比带着耳机做功课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个晚上都复习同一门功课。除了十分重要的内容以外,课堂上不必记很详细的笔记。如果课堂上忙于记笔记,听课的效率一定不高,况且你也不能保证课后一定会去看笔记。课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应当是把老师的讲课消化吸收,适当做一些简要的笔记即可。

    4劳逸结合。学习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头脑,所以适当的休息,娱乐不仅仅是有好处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项学习效率的基础。课前要有一定的预习,这样课本上讲的内容、听起课来就比较有针对性。预习时,不必搞得太细,如果过细一是浪费时间,二是上课时未免会有些松懈,有时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东西。上课时认真听课当然是必须的.

    5作题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选"好题",千万不能见题就作。作题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作题之后的过程,对于做错的题,应当认真思考错误的原因,是知识点掌握不清还是因为马虎大意,分析过之后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这样作题效率就会高得多。

    6提高学习效率的另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学会用心。学习的过程,应当是用脑思考的过程,无论是用眼睛看,用口读,或者用手抄写,都是作为辅助用脑的手段,真正的关键还在于用脑子去想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我是一个历史爱好者,我刚高中毕业,这里是我的经验,愿与你分享。

    1.可制定历史大纲,版块的,可根据历史事件,将成为你看历史书的线索 2.花点时间来看历史书,将书中主要词语画下,用明显的颜色或画圈,这些 词语就是今后注意的对象, 3.对于历史时间,并非一定要全部背下来,只需了解在一定时期发生的历史事件即可,足以应付选择题,但主要改革类历史时间比需记忆,有时这是解决大题的关键,特别是古代史 4.做题与看书想结合,比如,在题中遇到不会的知识点时,要做的就是赶紧翻书,在瞬间加强记忆 5.在看书的同时,切勿忽视细节,最近几年高考题有时会考细节的特别是选择题,只需看熟即可 6.在做题与看书的过程中,如果有同类知识点,将其整理,多加注意注;需要不断重复的看课本,2,3遍很正常,3,4遍也不为过,。

    高中政治教师听课笔记

    如何为学生在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中建立联系这个题目是在听老师的课时想到的,听课时特别是在老师的课进入到第二环节——探究环节时,这个问题很强烈。

    中午,细细的看了一下自己的听课记录,记得很详细(我听课时,会记下时间变化——精确到分钟、发言学生数量——生1生2一直往后记、老师的一些教学言行、学生状态等),可值得思考的点和方向都很多。先简单整理一下。

    这是堂新授课,课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方面的内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龙岗学生,又由于是对于全寄宿学生来说,是很有距离感的。

    老师也很强烈的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老师在学生的发言没说到点子时,先后说了四次“当然,同学们你们对这个问题可能还不太了解”之类的话。

    意识到这点时,我想如果是我,我就可能会将这个课的研究主题定为如何为学生在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中建立联系。因为,我在听课前看到老师这节课的研究主题是“课堂教学有效性”当时,心里就认为这个主题范围太大,课堂有效性本身是个涉及面很广的表述。

    我们要在其中结合自己的具体课堂现场和追求找到一个具体的问题。10:20分,老师直接开始教学任务,一直到10:49,第一环节即知识梳理性学习阶段结束。

    接下来到11:09,是学生自主探究阶段。下课时间是11:05,老师因为要完成教学任务,延迟了4分钟。

    第一环节是学习新知,所学的内容是书本的,老师主要通过问题带动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共性特征、个性特征,关于如何加强宏观调控问题。老师比较注意引入最新的资讯来阐释书中的概念,如十七大报告等;也注意运用直观图来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在市场经济政策方面的变化,如1978年和2002年的相关数据统计图等。

    学生在这个环节思维力是不强的或者说不用太强,因为主要是按书中的内容进行寻找、梳理和口头回答。这个环节先后有3个学生个体回答,先后有10多次齐声回答。

    有难度的教学任务或者说是学习任务在第二环节,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思考现实问题。老师设计的关于房价的问题,这个问题很现实,比起“三农问题”等来说这个问题应该是学生们更有所了解的问题。

    老师就这个问题又设计了四个子问题,老师的问题设计很好,层层深入。(说到这,我的想法是,老师的问题设计得很好,不过当然是按我们成人的思维来设计,如果是按学生的思维现状以及他们的年龄特点、他们接触生活的情况来设计的话,又会如何设计呢,这是我在听课时所想的,比如用一个像数学应用题那样的方式来设计;或者以一个案例式也可以是故事式来设计,如讲一个房地产商人的故事,讲一个买房人的故事,把问题放在故事中?)。

    老师用的是小组合作式来组织学生们思考这四个问题。在课前,老师布置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性的活动来了解这些问题。

    (我当时想,学生们不知是如何完成这个任务的,上网?访问家长?在售楼处了解?设计并发放问卷?因为从接下来学生们的回答中是没体现出他们的探究方式。)小组讨论从10:49到10:52,共三分钟。

    接下来是各小组展示阶段。(因接下来要听下午第一节课。

    先写到这。未完待续,)。

    高中历史总结怎么写

    高中历史考试特点是史论结合、知识点多而交叉,这也使得高中历史不光靠背一背就可以了,还必须进行系统总结。

    1、听课方法 高中历史必须把掌握基础知识放在第一位,必须在掌握史实基础上思考和回答问题。听课效率往往决定你对基础知识掌握效果。

    教师在历史课是除了讲解知识,也会对知识进行拓展分析、知识之间的联系分析。高中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包括: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等、历史的时间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较多的。

    高中阶段的笔记除了记录内容提纲、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等,还可对教师讲述的内容选择记录,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 2、阅读历史资料方法 历史资料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资料、历史读物等。

    阅读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式之一。阅读高中历史书以外的课外阅读书,也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加深知识印象。

    比如一些资料中的历史地图、历史图片、历史照片、历史实物或模型、历史建筑等形象化的学习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历史的情境和氛围。在阅读课外书时,不仅要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而且要能够与课本上具体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辨析、归纳。

    3、建立知识系统方法 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线索,即基本框架。了解基本框架可以使大家对学习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清晰的认识。

    比如按照朝代建立、巩固、繁荣、衰败等记录为主要框架。重要事情按照事件起因(包括背景、条件、原因、目的等)、事件过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口号等)、事件影响(包括性质、作用、意义、经验教训等)记录为具体内容。

    4、养成浓厚的学习的兴趣:张载说过:“人若志趣不远,心不在焉,虽学克成。”杨振宁亦说过:“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兴趣是自学学习的先导,是人们探究世界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

    对学习有了浓厚的兴趣,遇到挫折困难才能顽强攻克,百折不挠。” 5、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理解和把握学习规律:什么是学习的主动性呢?就是不靠别人督促,不在外力推动下学习。

    怎样才能培养学习的主动性呢?一是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斯大林有一句名言:“伟大的毅力产生伟大的目的”。

    只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认清学习的重要性,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坚持不懈地学习。二是要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有计划地学习每门课程,要注意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对老师要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对于疑难问题做出记号,等到老师讲解时集中精神听。

    6、“温故知新”与“温新知故”相结合。“温故知新”反映了学习过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认识过程必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它告诫我们探求学问应该逐步消化,切忌囫囵吞枣,有的知识由表及里,深思熟虑;有的知识需要由此及彼,融会贯通;有的知识应引进先知,触类旁通;有的知识应该联系实际,具体领悟。

    然而,“温故知新”也有先天不足,它的知识面狭窄,难以深入下去,所以,在实践中,“温故知新”走向“温新知故”,从后者中找方法和规律,与“温故知新”相辅相成,成为我们学习方法中的重要原则。“温新知故”就是不拘于旧知,在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同时,以新带旧,组成知识的网络系统,显现知识间固有的逻辑关系,从而成为转化能力,提高素质。

    7、学历史其实是不用死记硬背的,只要带着心去看课本,认真多看几次课本,记清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理清历史线索就可以了。[2] 8、上课要专心听,多记,多背,对一些历史年代要联系上下文的内容来记忆。

    掌握问答题时,首先要对历史事件的背景有个清晰的了解,再运用所学过的知识作答,做到理解记忆。多阅读一些历史课外书,除了能增长见闻外,还帮助你理解历史课文。

    9、要做到熟练地掌握历史知识,一是对课文要做到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二是平时要认真记录好老师提出的重点内容,三是背诵;但即使是背诵也要讲究方法:以时间为主轴,形成一条历史事件演变的线索,如以“北美独立战争”为例,1773年、1774年、1775年、1776年各发生的事件串成一条历史线索。也可以历史事件的性质为中心点,把同类性质的事件联在一起比较、记忆:如美国独立战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国大革命等。

    10、牢记历史教学的目标掌握分析、归纳、综合、比较、概括、推理等逻辑思维方法;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这是进行历史复习时的指导方针,应侧重从这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能力。 在复习历史教材时,不仅按历史的具体面貌进行,还顾及抽象理论要前后一贯的原则。

    比较和分类,是我使用得最普遍也是最得心应手的方法、横向的,纵向的,比较始终是训练逻辑思维的有效方法。选择、例举、材料、问答是历史的基本题型,它们的题目和答案中都含有归纳和演绎的万分,所以我在答量特别是答问答题时很注意前后的关联性、条理性和系统性。

    我总结的历史发散性思维和收缩性思维的并用,思路要开放,要全面,但观点要统一,要准确。即思想要受观点的约束。

    同时答题时应先有条理的列出答题要点,即观点,然后再根据观点来扩充历史事件,以事实来证论观点,图表始终是。

    高中历史怎么学呀?

    本人文科出身,向你提供几个我当时的学习方法1。

    文科要学习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 时间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自己制作个表格 由世界历史开始 先把每个重要时期写上,然后添对应的国家发生的事情。 例如 法国大革命时期 法国大革命发生于18世纪末叶,俄国的十月革命继二月革命之后,同时 发生于1917年,中国的长期革命 把历史书(你高中三年所有的)上这个时期的事情全部标上2。

    把历史上相似的战役,会议,文件,全找到。然后分类整理好。

    比如战役的交战的双方,战争的起因,战争的结果 文件的内容,影响(例如清代历史中的条约) 会议的条款,(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关于共产党部分的会议) 影响。3。

    把书看透。别当负担看,像看故事一样的,不求全记住,只要有印象就OK。

    反复的看 小字部分也别放过。这样你在历史的学习中就是有纲有目了。

    希望对你有点帮助。

    学习历史有什么技巧?

    1.听课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听课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一种主要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来说,一堂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如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等)、概念(如历史的时间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较多的,而且往往是一次性出现(如一个历史事件的过程,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上重复讲述)。

    听历史课的方法,可分为“听”“思”“记”三个方面。所谓“听”,即在听课时要抱着认真的学习态度,集中注意力,及时和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尤要关注要点,把握重要之处。

    所谓“思”,即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一方面要对听到语音、语义等进行辨识,对所传达的信息及时作出反应;一方面还要对信息加以筛选,以吸收有价值的信息:听课的思考也包括考虑是不是听懂了,有没有疑问等自我质疑。所谓“记”,是指在听讲的过程中在笔记本上做听课笔记。

    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笔记,一般是记录板书提纲、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等;高中阶段的笔记除了这些,还可对教师讲述的内容选择记录,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笔记的书写要整洁、快速,以便于整理、复习。

    2.阅读教材的方法。这里说的教材,是指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材料,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资料、历史读物等。

    阅读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接收历史的好方法!。

    如何背高中历史

    .听课的方法。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听课是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一种主要活动,是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一般来说,一堂历史课所涉及的内容(如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过程等)、概念(如历史的时间概念、地理概念、人物概念等)是比较多的,而且往往是一次性出现(如一个历史事件的过程,教师不可能在一节课上重复讲述)。听历史课的方法,可分为“听”“思”“记”三个方面。所谓“听”,即在听课时要抱着认真的学习态度,集中注意力,及时和准确地吸收教师所讲的内容,尤要关注要点,把握重要之处。所谓“思”,即在听课时要主动进行思考,一方面要对听到语音、语义等进行辨识,对所传达的信息及时作出反应;一方面还要对信息加以筛选,以吸收有价值的信息:听课的思考也包括考虑是不是听懂了,有没有疑问等自我质疑。所谓“记”,是指在听讲的过程中在笔记本上做听课笔记。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笔记,一般是记录板书提纲、基本概念、重要观点等;高中阶段的笔记除了这些,还可对教师讲述的内容选择记录,尤其是一些补充性的内容。笔记的书写要整洁、快速,以便于整理、复习。

    2.阅读教材的方法。这里说的教材,是指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材料,包括历史教科书、历史资料、历史读物等。阅读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式之一,是接收历史信息的主要途径。要想有丰富的历史知识,是没有什么捷径可寻的,主要是靠阅读。一般地说,阅读包括认读和解读。认读是搞清阅读材料的文字含义,如认识字词的形、音、义,懂得词和短语的外延和内涵,认读句子和语段并明了其意思。在认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在含义,这就是解读。在解读时,不仅要了解和分析历史材料中文字表述的实际所指,而且要能够与具体的历史事实联系起来,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进行辨析、归纳。历史阅读中的解读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理解书面材料中的潜在的意义,然后把理解到的潜在的意义同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注:〔美〕奥苏伯尔等著.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余星南、宋钧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才能是有效的阅读。阅读的方式,有泛读和精读之分,要求也不一样。此外,为提高阅读的效果,可以在阅读时做必要的笔记,或在阅读材料上(如教科书)做一些提示性的记录,如画线、标符号、写批注等。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