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河北隆尧范文娟

    河北隆尧范文娟

    杨家尧的历史是

    隆尧镇位于隆尧县中部,原为宋代以来的旧隆平县治所,今为隆尧县人民政府驻地。1947年隆平、尧山合并后始名隆尧城关,1953年置城关乡,1958年公社化时废乡设城关人民公社,1984年7月改建城关镇,1989年改为隆尧镇。

    隆尧镇所属行政村:丘底、官庄、东河、北和、义丰、沙湾、韩庄、尧山、南潘庄、郭园、西河、韩解、东里村、南小河、柏舍、虎仲、杜村、杨河、北柏舍、显化寺、永兴、陈村、尧家庄、白家庄、宋村、西张、东张、南柏舍。

    河北省隆尧县尚礼村的薛氏来源

    薛国故城及薛姓起源 薛国故城址位于滕州市南四十里,处于官桥、张汪两镇辖区内。

    据文献记载,古薛国始建于西周,繁荣于战国,毁弃于魏晋,它作为侯王都邑和历史名城,历时约2000年。故城其平面呈不规则方形,周长为10615米,城墙残垣高出地面4—7米。

    1985年—1986年,山东省考古研究所对薛故城进行了为期二年的全面勘探和发掘,发现古城有大小城门10处,城内有居住遗址9处,宫殿遗址、炼铁、冶铜、制陶等各种作坊10余处,大型建筑台基两处,春秋至战国墓葬群4处;经考古发掘,出土各类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文物数以万计。城内东北隅原有两座高大的封土堆,为齐相田婴、田文墓。

    大量资料证明,薛国故城的地上、地下文物遗存丰富,是一座完整的历史博物馆。1988年元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薛国也是薛姓发源地。其一,据《元和姓纂》记载,薛姓出自妊姓,属黄帝后裔,始祖为奚仲。

    黄帝二十五子中有妊姓,其后人在夏禹王时有奚仲因造车有功,官至“车正大夫”,封于薛地。商代初年,薛国奚仲后裔有仲虺(huǐ),任商王汤的左相。

    薛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共六十四世,后为楚国所灭。薛国公子登在楚国做官,楚怀王以沛地赐公子登为食邑,公子登遂率族人迁居于沛,以祖先原封地命姓,成为薛姓。

    其二,据《吴录》记载,战国时相国田婴受封于薛,其子田文号孟尝君,继封于薛。孟尝君治薛期间,扩固薛城,发展商贾,深得民心,特别是招贤纳士,养食客三千。

    门客中有冯谖为其“焚约市义”,赢得“三呼万岁”;为其设计“狡兔三窟”,引起诸国争聘;又有“鸡鸣狗盗”之徒,帮其逃离虎狼之国——秦国。秦灭六国后,孟尝君的封邑也随之消亡,子孙以封邑命姓为薛氏。

    此外,据史书记载薛姓有一支是后魏时中国西北部少数民族叱干氏改姓;还有一支为唐代薛怀义(原名冯小宝),其子孙沿袭薛姓。古薛国在春秋战国时曾作为古徐州的首府,后迁至下邳(即现在的邳州),三国时迁至彭城(即现在的徐州)。

    因此,以国为姓的薛氏,以徐州为中心,东至邳州,西至沛县最为集中。官桥一带原有一支薛姓是明抗代抗倭英雄戚纪光部下总兵薛士杰,在福建沿海抗击倭寇中战死疆场,被黄帝下令运回故里安葬,俗称“御祭林”,墓址在薛故城北首车站村前,解放前毁于战火。

    薛士杰事迹载入《清·滕县志》。「薛」源出 :一 ; 以国名为氏。

    据《元和姓纂》,奚仲居於薛(山东滕县),一度迁於邳(山东徽山县)。春秋后期迁到下邳(江苏邳县),后成为齐国的属地。

    战国时为楚所灭。公子登仕楚。

    怀王赐沛邑,为大夫,逐以原国名「薛」为氏。二:据《吴录》所载,孟尝君受封於薛。

    秦灭六国而失祀,子孙逐以「薛」为氏。三:为鲜卑族复姓所改。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南北朝时,北魏有代北复姓「叱乾氏」随魏孝文帝南迁洛阳后,定居中原,代为汉姓「薛」氏。家族名人 薛仁贵(612~681) 名礼,唐绦州龙门人(今山西省河津县西二里)。

    少贫贱,以田为业。善骑射,贞观年间随太宗征辽东,所向披靡。

    高宗时屡破高丽、契丹、突厥,而立奇功,官拜本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永淳二年卒,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

    后世据其功勋,编撰杂剧与演义。薛涛(768~831)字洪度。

    唐长安人,知音律,工诗文,有才情,为一代名妓。晚年居浣花溪,能制松花纸与深红小粉笺,裁书供吟,酬献贤杰,时人称为薛涛笺。

    著有诗集一卷。地望分布:山西河东郡,河南河南郡,河南新蔡郡,安徽沛郡,山东高平剧。

    薛姓起源参考之二 “长泰山重”说薛家 在福建省漳州市的长泰县有个山重村,台湾回来的乡亲们,看到这村口熟悉的樟树,还有祖先当年走过的这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它连着山那边的厦门,又和海峡对面的台湾岛,紧紧地连在一起,更加确认这里就是两岸薛氏1300多年来祖居地。 福建漳州长泰县山重村村长薛选民说:“我们(村)整个有50平方公里的面积,南面只隔一座山就到了厦门,我们全村总人口3810人,其中姓薛的有2600多人。”

    有关薛氏的渊源,历史上记载很多。《元和姓纂》云:“黄帝二十五子,一为任姓,裔孙奚仲居薛,……遂以国为氏,望出河南、新蔡、沛国、高平。”

    可见,后世的汉族薛氏,最早来源于河南省新蔡县,山西黄河流域以东,和今天安徽省宿县一带,后来有些迁移到福建和广东,而后迁往台湾。 山重村薛氏于唐朝时由河南光州固始县迁此定居。

    福建漳州长泰县山重村的薛寿椿说:“唐朝那个时候是在垂拱第二年,我们的祖先(薛)武惠公,看这个地方山水不错,就定居下来。到台湾去,一个情况是到顺治十一年,闽南这个地方天旱,叫甲午大旱,田间颗粒无收,但是朝廷的丁税、关税压顶,再加上我们的(薛)玉进公,当时惹了官祸,朝廷要抓他,这个情况下,他不得不深夜逃到台湾。”

    薛氏祖先去台湾的时候是1654年,比郑成功去台湾还要早7年,随后他又把自己的妻子和两个孩子接了去,这就是长泰山重薛氏去台湾的祖先。 后来他事业比较有成就以后,才在台南高雄市茄萣那个地方安定下来,开始建他的家舍,后来在茄萣繁衍非常快,在此产生了上。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