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巴掌与吻的作文范文

    高考巴掌和吻作文提纲

    时间如箭,一年一度的高考过去了。高考是个沉重的话题,很多人说得够多了,之前我也写了不少,本来不想再多言。但是,看过了最近发生的高考悲情故事,不禁动笔想说些什么。

    我想说的是,一个人没有经历高考,他体会不到失败的痛苦,他感受不到成功的幸福,他的人生不完美。他甚至不配谈成功和失败,因为每个人都须得经历读书,而十多年的寒窗苦读,盼望的就是高考金榜题名的那一天。他连高考都没有经历,或者高考放弃,他哪有资格谈成功。

    很多年前,高考何等神圣,高考意味着你将从此踏上人生成功之路,意味着你将成为人上之人。曾几何时,高考已经变得不再神圣,每年几乎全部学生都能升入大学,考不起花钱也能读上大学。现在,每年放弃高考的同样也是以百万数计了。可以这样说,人们对于大学的神圣感已经不再了。

    我也写高考作文:一个巴掌一个吻的教育说明了啥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作文就是说话。

    其中有两层意思:其一,要有话说;其二,话要好好说。这儿只谈谈后者。

    如何说话才算好呢?能激活读者大脑的话便是好话。如何激活读者的大脑呢?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有必要想想读者的大脑究竟喜欢什么、需要什么。

    即是说,我们首先要研究读者语言解读背后的生命状态。笔者以为读者的生命状态主要体现在四方面,简述如下:其一,大脑机能自主化。

    心理学中信息加工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大脑及感官的运行流程分三步:接受刺激、进行加工、传导兴奋。因此,大脑工作的状态是积极的、自主化的。

    如果输入大脑的信息简单或陈旧,大脑便很难获得自主加工的快感,甚至陷入疲惫。看一遍《天鹅湖》,大脑获得快感,但看三百遍,大脑便只能进入消极的抑制状态。

    因此,好的语言总是留给大脑自主加工的空间。《红楼梦》(48回)中香菱说“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王维诗),“白”“青”两字“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可见这两字所留下的加工空间!“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漂亮”自然就不如“这个女孩长得一点不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因为后者需要大脑对“沉鱼落雁、闭月羞花”进行加工才能获得“不漂亮”这一信息。而这一加工过程给了大脑快感,因为满足了大脑“机能自主化原则”。

    “峨嵋山月半轮秋”较“峨嵋山秋月半轮”有诗意,也正在于语序的倒错而使大脑有了自主加工的快感。其二,信息刺激陌生化。

    这是“大脑机能自主化”的延伸。陌生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进行的“自主化”加工就更富有挑战性,自然也就更易获得快感。

    因此,我们的文字应给读者大脑输入新鲜信息,第一个以花喻女儿的,是天才,第二个则是庸才,第三个只是蠢才;诗词中同是说“山”,便有“青山”“碧峰”“翠峦”“黛岫”……诸语,说“夕阳”,便有“落日”“晚照”“夕照”“夕曛”“斜阳”“余晖”“残照”“残阳”……诸语,这并非骚人墨客游戏文字,而是自发地运用了“信息刺激陌生化”这一原则。其三,思维模式立体化。

    中国人的思维不同于西方人,西方人长于流线型的逻辑思维,而中国人更喜欢立体化的形象思维。《周易.系辞上》中有这样一句话:“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

    “立象以尽意”正是我国浩瀚诗文基本的“立体化”思维模式的最好概括。诗言志,而志不直言,巧借“象”言之。

    马致远想说羁旅之苦,便列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象助其言之;读者借助“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的提示,去感受这些象,自然心有戚戚,感同身受了。文载道,而道不直说,常借比喻或寓言言之。

    诸子百家文,无不如此。一部《庄子》,寓言(含喻)就占十之八九。

    先秦而下,《诗经》,汉赋,唐宋华章……《围城》……亦无不如此。又如“鹰鼻”的表现力自然强于“勾鼻”,“鹅卵石”也强过“垒石”。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一个“绿”字,以形象的“色”激活大脑,使满脑里皆是光鲜春色,又恍若眼前,尽得风流;而将“到”“满”……易“绿”字,大脑便只能知道江南皆春而无余韵,正如囫囵吞枣,知枣而无枣味,因为思维没有获得“立体化”的满足。其四,认知选择情感化。

    个人在物质的及社会的环境里,选择对象形成认知。在认知过程中,个人重视的首先是符合其欲望、情绪的对象。

    因此,读者更愿意接受情感化的主观性语言。“绿色的邮筒孤独地站在街的对面”的表现力自然强于“绿色的邮筒立在街的对面”。

    “云破月来花弄影”中,“弄”较“摇”好,原因在着一“弄”字,花不复花,影不复影,花影皆性情中人也。当然,这四方面并不是割裂分立的,相反,它们是浑沌的、整体的、综合的,相互包容而化为一种生命状态。

    我们的文字正需要“迎合”读者的这一生命状态。如何“迎合”呢?作者应具有同读者一样的生命状态!写作与阅读不就是两种生命状态的交流、碰撞、沟通吗?而作品不就是这两种生命状态相遇的“场”吗?也就是说,作者只有激活自己的生命状态,并在这种状态下创作出作品,这作品才能去激活读者的生命状态。

    为此,笔者提出这样的语言传达总则:有话不直说,换个说法说。“话不直说”,读者的大脑便有了“自主化”加工的机会;“变个说法”,读者的大脑便获得了“陌生化”“立体化”“情感化”的信息。

    这样,读者的生命状态便被激活了,从而获得语言的阅读快感。从前文所举例,不难理解这一传达总则。

    这一总则下,笔者又演绎出六项技术:其一,联比。联比便是“立象尽意”的怪常之法。

    作者有话要说,但不单调直说,而是借助联想和想象以相似、相类或相关甚至相反的事物或情景作比,使道理和形象相得益彰,从而使自己的话变得有趣、易懂、形象。具体而言,包括比喻、对比、类比、映衬等手法。

    欲说女儿腰如何纤细如何婀娜,蠢才直言腰围几何,天才则联比为“杨柳腰”“水蛇腰”之类。再看下面两个句子:1. 20世纪快要过去了,处于世纪之交的我们回首百年往事……2. 20世纪的帷幕正在我们头顶徐徐落下,站在20世纪与21世纪之交的驿站,。

    2016年看图作文妈妈给我一个吻一个巴掌

    今天,邵老师给我们了一个秘密行动。

    要我们回家给妈妈倒杯茶,帮妈妈洗一次碗。我回家也做了呢!我回到家,首先是些作业。

    哈哈,一会就写完了,我想到了可以写一份任务书。这时妈妈走进来问:“写好没?”我连忙把任务书收进去,还好没被发现。

    时间过去真快,转眼间到六点了。妈妈大声说:“开饭了,开饭了!”我跑出去一看,都是我喜欢吃的。

    我很快就吃完了。我对妈妈说:“妈妈,我来洗碗好吗?”妈妈很快地答应了。

    我开始洗碗。首先我把碗放进水池。

    再用洗碗的香皂(师提示:洗洁精,不是香皂)抹再碗上,一洗,就干净了。我的小手忙这忙那得,这时我体会到妈妈的辛苦了。

    最后,是给妈妈倒杯茶的任务了。倒什么茶好呢?倒红糖茶好,就这么办。

    我跑进厨房,拿出红糖,把开水烧开。好了开水烧开了,我先发(师提示:放)了三勺红糖,把开水放进去,就好了。

    我把红糖茶端给妈妈,我面带微笑说:(师提示:直接写笑着说)“我爱你,妈妈!”说了这句话,还给了妈妈一个吻。妈妈也给我一个吻。

    这时我感到幸福,也感到我有一个多么温暖的家。这就是我的秘密行动,你们也做了吗?。

    漫画作文没有突出吻同巴掌,没有提到教育,只是说心态是反题了么

    2016高考新课标I考的是关于教育主题的漫画作文。

    漫画作文这种经典的考题形式到今年还在延续着,备受关注的“教育”主题也在高考中持续升温。教育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近些年我们社会一直不断讨论的热点话题。

    大家都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教育是家庭的核心。 漫画分两个部分:图片上方画的两个孩子,一个孩子考了100分,脸皮上面有一个亲吻印;另一个孩子55分,脸上有一个巴掌印。

    然后图片左下方这个孩子考了98分有一个巴掌印,右边61分却有一个亲吻印。这反映的是家长对孩子成绩的奖 惩,但是这种奖惩的背后到底代表的是什么?我们除了横向比较以外可以纵向再来比较一下。

    第一个孩子是100分降到了98分,所以由奖励变成了惩罚,第二个 孩子从55分升到61分及格了得到奖励。除了进步退步以外还可以分析背后的现象,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漫画题?第一个从成绩的角度,现在高考的教育和学生的教 育,就是一个追求成绩、追求升学的教育,这种教育到底是不是当今社会应该倡导的?第二个从教育的角度,我们上升到了家庭教育。

    虽然说教育有来自家庭方面的、社会方面的、学校方面的,但在这张图中我们看到的是亲吻的口红印,这是来自家庭的,所以这幅漫画其实是想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再深入一点,我们甫棱颠谷郯咐奠栓订兢是 不是可以探讨一下这种单一的奖惩制度,一个亲吻或者巴掌,有没有涉及到暴力的惩罚方式。

    很多家长在孩子快考试的时候,说考试以后给你买什么,或者奖励你带 你去游乐园玩。单一化的奖惩方式到底有没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也是我们值得思考的。

    这篇作文应该怎么去写呢?每次出题人在出作文题目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分析,就是尽可能贴合考生大家的生活,让大家有话可说,但这样是不是意味着我们可以举自己的例子?我们要写的议论文有三要点:论点、论据、论证。这个 论据应该怎么找?是不是自己的事组成一个小故事就可以了?当然不是,如果我们这样写就会把作文弄成议论文和记叙文混杂在一起不伦不类的东西。

    我们再回到作 文题目,那我们不写自己的例子怎么办?其实我们在课本中就学到过傅雷家书,这篇文章包含了父亲对孩子呕心沥血的教育理念;我们小时候背三字经,养不教父之 过,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孟母三迁也是,曾国藩的家书也是一样。有同学说知道孟母三迁,也知道养不教父之过,但是怎么把它节选出一个段落?因为我们写 完分论点是要进行阐述和分析的,而不是一个事例的堆积。

    开头以及中间要去一步步一层层分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分别举一些例子去论证。论证的时候用分 析的口吻,你可以写得优美一些,比如用一些名人名言,用一些排比句,最后点一下材料,然后扣题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并且升华一下到呼吁,更多的教育应该放在 孩子身上,不能把孩子放在学校就不管了,也不能进行简单的奖惩,这样会造成孩子不正确的价值观。

    作文素材巴掌印与唇印的立意

    午饭时间,孩子从网上搜到刚刚谈及的高考作文。

    我一看,先吃一惊。漫画中的学生好面老啊!真是不画不觉得。让人联想到高中生多有长白发的。

    画中的好学生头发零落,实是用功学习的铁证。挨个巴掌,痛定思痛,再不失误,估计还得脱点头发,兼少白头。

    赖学生正在进步中,为了向好学生看齐,一头黑发迟早也要有所牺牲吧。

    当代教育真是各种摧残。

    面对如今常有刁难之嫌的作文题目,学生总是如临大敌,以至于老虎吃刺猬一样无从下手,甚至不得不绕行。

    人们说对于上了大学的孩子,只能通过看他们的空间拼凑其生活,聊解想念之苦。不敢轻易打电话,担心婆婆妈妈形成骚扰。见孩子顾不上回话,又会生出被忽略的落寞。

    就算是上中学的孩子,也越来越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家长的苦口婆心疑似过度干预。只可以观望他读书或游戏,揣想他有时候不愿表达的喜怒哀乐。看到他在形式上纵然不是很用功,好歹也一天天地进步着,还不满足吗?!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们都是分数工厂的产物。优质产品流向对应阶层,不合格产品最好回炉再造,否则马马虎虎出厂后,百转千回也未必能上个台阶。普通人的窘迫存在,常常成为精英风采的一个衬托。

    种种鼓吹高考不是唯一出路的鸡汤,不惜以忽视概率的障眼法,削弱青年人需要加强的专注力。带着闪闪亮的名校毕业证,和带着沉重铺盖卷儿,一同进入人才市场,哪个更有底气,更受青睐?!来自于实力雄厚的原生家庭,都有更高人生自标亟待冲刺,普通人家的孩子敢不拼吗?

    分数不能囊括所有资质,但是它毕竟是最容易到手的敲门砖。经历了一场场考试,优胜劣汰,看谁能笑到最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断得到奖励,意味着不断在进步。假如偶然的巴掌上脸,只打掉一时的懈怠,并不会伤害坚强的自尊,那么,让巴掌来得更猛烈些吧!

    在生理心理健康的前提下,针对考分进退对学生予以适当奖惩,无疑是必要举措。一分都不该丢,一分也要全力争取。踏踏实实做足了功课,才有可能冲击高分和名校。从而在更好的平台上充实提高,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

    关键时刻的一分之差,也可以是云泥之别。

    当分数最具说服力的时候,学习自然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

    立足社会,就得遵从它的游戏规则,如果感觉其中存在不合理不完善的成分,也是胜出者才有资本谈超越。

    读好书,考高分,学生责无旁贷。

    但是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尤其是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或许亲吻给得有点多,巴掌抡得有点少,无论分数如何起落。

    怕孩子承受不了,不敢硬来。

    任由孩子想学就学,想玩就玩。

    美其名曰:凡事更在于自觉!

    有时候眼瞅着孩子懒懒散散,巴掌转了一圈,也只能狠狠打在自己心上。

    有的学生不急,有的家长很急。自主学习的能力需要培养,自由玩耍天生就会。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劈波斩浪,扬帆远航吧。

    不是一番寒彻骨,哪容梅花扑鼻香。

    科学的奖惩措施,最好能够立杆见影。学子们的脸上,应该唇印多一些,巴掌印少一点。在持续的鼓励与鞭策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个巴掌的爱作文 四百三十字

    [作文 一巴掌的爱]这一个星期五的考试试卷我只考了79分,心里闷闷不乐,作文 一巴掌的爱.我的心情十分紧张,脸变得一块青一块紫的,我咬着牙齿握拳着头冒着冷汗走在回家的路上.x09 x09 我心想:唉,这一次考试考得真不好啊!万一回家被妈妈用“飞毛腿”一下子打过来,恐怕会——造成一点儿伤害.小鸟和我擦肩而过却没有一声鸣叫,大树也在大声“吼叫”.天空中的朵朵白云似乎已经明白了我的心情,一滴雨水从天而降,掉到了我的头上.我心想:大树也不为我挡雨了.突然从我眼睛闪出了一道白光,接着下起了倾盆大雨,幸好我早有准备,拿起一把大伞挡住了大雨的袭击,小学二年级作文《作文一巴掌的爱》.x09 x09 我极不情愿的走回了家中,妈妈温和地对我说:“儿子,你的试卷考了多少分呀?”我吞吞吐吐的回答道:“我我我…这一次只考…了七十……九分!”话音刚落,我的脸上马上印上一个红通通的手掌印.此时,我哭笑不得,心想:“可恶的妈妈怎么每次考90分以下都会用一巴掌打我,我的脸红通通的像个苹果似的.我非常不服气,我的鼻子里冒出了浓浓的青烟,眼睛时大时小,大了怕老妈又打一顿,小了又是十分不服气呀!x09 x09 于是,我冲出了家门,十分生气,眉毛浓浓的扬了上来使尽往前跑.突然,我又看到了一位爸爸正在打他的儿子.他伸出了肥大有肉的手掌十分生气地对儿子说:“你你你……这个不听话的孩子,要来有什么用呢!”儿子顿时号淘大哭了起来,看得出来他十分伤心.x09 x09 我继续向前走着,小鸟儿还是在天空中飞着,太阳高高的挂在了天空上,我望着蓝色的天空,真是美极了.不久我听到了远处传来一声“轰轰轰”的响声.我躲在了亭子的下方,我看着亭子里的电视,电视上说了一句说:“妈妈爸爸都爱我,妈妈是你的心血和支架,爸爸是你的体力和智慧.”这一刻我感动了,我快速的跑回了家中,心想:“原来打也是一种爱呀!”

    望采纳

    湖北高考作文红唇印和巴掌印400字

    写给妈妈的一封信 妈妈: 你送我到学校门口,我顺着人流走进考场,没有回望,我能够想象你眼神里复杂的情绪,我想我还是走得淡定一点吧。

    可是眼前的漫画却让我思绪翻滚。 一个孩子第一次考试100分,脸上一个吻印,第二次考了98分,脸上一个掌痕;另一个孩子第一次考试55分,脸上一个掌痕,第二次考试61分,脸上一个吻印。

    我想的是,第三次呢?第四次呢?只要分数有波动,孩子的待遇就有波动。按通常意义,第一个小孩是优生吧,第二个算是很普通的学生吧,可是全都生活在被分数控制的世界里,悲喜交替,无处可逃。

    我有些不安,妈妈,那个对孩子又打又亲的人是谁呢?她可能是你吗?她正是你对吧?求学十二年,你没少亲我,也没少骂我,有时甚至“啪啪啪”!你引用我老师的话说我“要成为优质的做题机器”,可是我的老师总会接着说“更要成为优质的人”啊。 可是妈妈,你似乎简单了些,在陪伴我的路上,你的眼里似乎只有我的分数了,仿佛那就是我整个人的价值体现。

    是的我从小就会读书,就会考试,就是你昂首挺立笑傲江湖的“资本”;是的我知道好成绩的意义,它会让我更受宠爱和欣赏,它会让你更有成就和尊严,它会改写我们家的处境和命运,它会让我更便捷地获得人世间物质和精神的享受……诸如此类。可是长大后目睹你因此而生的悲喜,我常常觉得是那么遥远。

    你呢?你有没有发现我越来越长的睫毛下,有的委屈?有没有发现我越走越快的脚步里,有的趔趄?你可知道,我会夜半,无言独上西楼,看月色如钩?你可知道,我会断鸿声里,栏杆拍遍,叹“无人会,登临意”?有时候竟至怒发冲冠,仰天长啸?甚或“长太息兮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你一直告诉我你爱我如命,所以我听话,我听你的话,不问他事,不贪享乐,不玩手机,不打排球,不弹我好的吉他,不看我爱的武侠……我力求考得高一点再高一点,可是卷面有难有易,精神有奋有颓,也有失误比别人考得低的时候,还有命运捉弄人的时候。记得初二下学期期中考数学,120分我考了86分,回家后告诉你你脸色立变,不只是你,我爸他让我跪下思过,我不跪他一个巴掌甩过来,我一下趴到地上,那夜我跪了两个小时,可是第二天老师告诉你说少加了我30分,加上我还是全年级第一,回到家你一把搂过我亲了又亲,可是我的小小的心冰冰凉凉。

    妈妈,我无法承受,这是我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你知道吗? 我曾试着与你们沟通可是无效,我羡慕我的同桌李某某,他成绩平平可是说起父母却眉飞色舞,我更羡慕那些书里知道的大师和他们的孩子。鲁迅让他的儿子周海婴“完全的解放”,“顺其自然,极力不多给他打击,甚或不拂逆他的喜爱”;梁启超对他的女儿说“未能立进大学有什么要紧”说“天下事尽自己力量去做便是天下第一等人物”;梁培宽追忆父亲梁漱溟时说父亲的教育是“信任且开放式的”,有一次他考了59分,他拿着补考通知书给父亲看,父亲只一眼就还给儿子,那意思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这些小孩受了信任与激励,后来都有了出息。

    妈妈,你可知道我羡慕他们? 三个月前,百日誓师之后,一天下午放学,学校广播里传来朴树的歌:“当你仍然还在幻想/你的明天,它会好吗?还是更烂/对我而言,是另一天/我曾经毁了我的一切,只想永远地离开/我曾经堕入无边黑暗,想挣扎无法自拔/我曾经像你像他像那野草野花/绝望着渴望着,也哭也笑也平凡着……”我越走越慢,走到校门口突然泪奔,那天我索性在湖边哭得昏天黑地像一个英雄,哭完我安静地回到教室晚自习。妈妈,这是你不知道的。

    有人抨击当代中国教育,说是天才教育,而所谓天才教育结果多半不是把一个普通资质的人培养成了天才,而是把他扭曲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畸形儿。我自问我尚不是畸形儿,妈妈,我为此感到庆幸,可是令我不安的是,我一样被卷在了这样的教育里了,我不知道的是我的明天,它会好吗?我们的明天,它会好吗? 妈妈,我仍然愿意考一个高一点的分数,用它来回报你。

    不过,明天之后,不管我考了多少分,你和爸爸都能高高兴兴地庆祝我高中毕业了,好吗?。

    2016第八届湖南创作杯作文题目

    今年全国新课标I卷作文是根据夏明的作品改编的一则漫画作文。

    材料由两幅漫画组成,在第一幅漫画中,一位男孩得了100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另一位男孩得了55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在第二幅漫画中,一位原来得了100分男孩考了98分,挨了一巴掌,哭丧着脸;另一位原来得了55分男孩考了61分,被亲了一口,笑容满面。

    这是一则运用对比手法的漫画,有两个小男孩得分的对比,有小男孩得分后待遇的对比,仔细品味,还有暗藏在巴掌与吻中的家长、社会态度的对比。

    漫画直接反映的是人们对待学习成绩的态度,成绩高的因为一时失误,挨了批评;成绩低的因为偶有进步,受到表扬。从否定的角度看,人们要综合看待学生的成绩变化。从肯定的角度看,退步要批评,进步要表扬。从深层看,反映的是人们心目中存在的满分意识、及格意识。

    从学习成绩推广开来,这可以看做人们评价事物的一种态度,考生可以多方立意,既可以整体立意,谈正确、全面对待一个人的成绩、表现,谈如何教育孩子,谈如何对待进步与退步,也可以谈奖励与惩罚的激励手段;也可以局部立意,谈对追求完美的看法,对及格意识的认识,等等。

    这则作文,既贴近了学生实际,从学生最切身的成绩出发,又暗含了对待事物评价的态度、方式,继承了15年作文贴近生活实际,观点发散多元的优点,又能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后,联系社会生活高远立意。

    采用漫画作文的方式,考查了学生对漫画的理解能力及联系实际能力,学生要能从自身的成绩跳出去,才能有更广阔的写作空间。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