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奏章范文
求古代奏章范本,和明八股范文
古代“奏章”的典范之作——《出师表》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1994-YDXK404.016.htm 《前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cú);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zhì )罚臧(zāng)否(pǐ),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yōu)之、费祎(yī)、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wèi)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bì )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háng zhèn )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wěi)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yòu )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sù)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rǎng)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 慢,以彰其咎(jiù)。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zōu)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选自】《诸葛亮集》 《后出师表》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
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
——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八股文范文 (题目:志士仁人)(作者王守仁)(明代进士,儒家大师,心学创始人,著有 《传习录》) 圣人于心之有主者,而决其心德之能全焉。
(破题) 夫志士仁人皆有心定主而不惑于私者也,以是人而当死生之际,吾惟见其求无惭于心焉耳,而于吾身何恤乎?此夫子为天下之无志而不仁者慨也。(承题) 故言此而示之,若曰:天下之事变无常,而生死之所系甚大。
固有临难苟免,而求生以害仁者焉;亦有见危授命,而杀身以成仁者焉,此正是非之所由决,而恒情之所易惑者也。吾其有取于志士仁人乎!(起讲) 夫所谓志士者,以身负纲常之重,而志虑之高洁,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闹; 所谓仁人者,以身会天德之全,而心体之光明,必欲有以贞天下之大节。
(起二股) 是二人者,固皆事变之所不能惊,而利害之所不能夺,其死与生,有不足累者也。(过接) 是以其祸患之方殷,固有可避难而求全者矣。
道教开光疏文怎么写
道教文疏牒文分为:
1、表文
2、状文
3、关引
4、札案牌
5、榜文
6、牒文
疏文:即文疏、奏疏,疏文者,则信徒对众神疏通之意。
文体明辩云:按奏疏者,群臣论谏之总名也
奏御之文、其名不一,故以奏疏括之也
道教科仪,用处最广,通称疏文或称文疏有时仅谓之文
用纸则依所奏之事、神而别之,通常以黄、红最多
章奏:
斋醮仪式中给帝尊的文书。章奏原是世俗文章,汉书杂事:凡群臣之书通于天子者 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驳议
文心雕龙释:章以谢恩,奏以案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章者明也,奏者进也
章者是道教徒遇事情,祭酒奏章,乞恩求福
写奏章,臣字不得为头,鬼字不得居首,不得悬生露死及抽破人姓名
表:下言上,曰表。思之于内,施于外也,表者、白也,言以情旨表于外也,原为章奏之属,标着事理,使之明白,以晓主上,得尽其忠者,旨在陈情,内容公开, 故不惮被人所知
申:申述之意,下级对上级的官府行文为申
状:向众神陈述、概用状仅焚化,不用宣读为下司对上司陈述事实之文字,谓之状呈
牒:.建修斋醮牒文,系指问天廷之呈文禀式,及神与神所行移文
原为旧时官文书之名,系指上司移文。
郑字通云:说文,札也,广韵,书版曰牒, 古人书板手简,许词皆曰牒,宋元丰以后,始改讼词为状,神前誓词曰:誓状,惟官府公移曰牒
在道教神霄玄雷坛中正奏、预告之中,向一系列神灵发递文书,问这些神灵报告举行斋醮,请其协助,因神格之高低,故分为奏状、申状、牒状
奏状:神霄玄雷坛向发奏状之神:三清、玉皇,勾陈星官,紫微大帝,东极太乙,南极长生大帝,后土皇地祇,九幽 拔罪天尊,朱陵度命天尊,十方灵宝天尊,洞渊三昧三洞天尊,九天采访君,灵 宝自然九天生神上帝,三十二天帝君,五灵五老五帝天君,木公尊神,金母元君等
申状:
神霄九师、三官、日宫太阳帝君、月宫太阴皇君、五星四曜五斗、南斗六司星君、北斗九天星皇君、黄箓院知院真君、正一三师、四相、四圣、灵宝监斋大法师真君、九天、天曹太皇万福真君、三洞经箓符命上圣高真仙灵将吏,三清上境天真皇人,三元真君,十真人,五府真宰,南昌上宫受炼司府真宰,玉府玉枢五雷院使真君,十方无极飞天真王,北阴玄天酆都大帝,十宫东霞扶桑丹林大帝,三元水府真宰,蓬莱都水监真人,五岳、五岳上真司命佐命储副真君,清虚洞天仙官,地府九垒土皇君,龙虎君功曹金童玉女香官使者,太岁尊神等
牒状:
天下都大城隍、州城隍、县城隍、九州岛社令、诸狱主者、十方道都大主者、冥关幽路主者、五岳蒿里相公,土地里域真官,酆都六道都案,三界直符神虎使者等神
申状不称臣,不贴签
表申 之类在道教仪式中,是给付日月星辰、天曹、山川、地狱等官府文书的总称
关:神霄玄雷坛建修斋醮,神霄大法司所发牒、表、疏等文件,委功曹使者投递于众神时,如件数多少必作目录,向其使者点清,并嘱其投递妥当为要,切勿延误失落等情,而将此旨 写为文件者,谓之关
原为官府所用公文之一种,百官互相质词用之
文体名辩公移云:诸司自相质问, 其议有三、一曰关:谓关通其事也故亦称关文
榜:道教斋醮仪式中,在坛前告贴之文书
意其告谕信众,法事节次,约束将吏、孤魂、罗列 斋醮典仪念诵演法全部经典,科仪程序,通知神将仙吏来坛供职,晓谕各路孤魂来神霄玄雷坛受度
悃意:即至诚之意悃愊、恳诚也
系道士备忘录,俗称手疏,每一科仪节次,向神申述 醮意
科仪范本中有注明入意、意文者皆是。
悃意内容,是简述信徒建醮酬神之恳诚至意,因系仅做备忘录之用,故非公文之 类,而与关、牒、表、疏回异,写于红纸,不用封套。
印:行法用印,犹人间行政施行必用官印,象征天界,神仙攘威的印章
灵宝玉鉴卷一:法者之为言,正也,正其邪也,亦犹德礼之有政刑以导之齐之也
故章表申关牒符 檄又必假天府之印以示信也
印则各有师传者,欲天地神祇人鬼所行之法有所受之也
故神印不仅代表仙界职司的威权,也是各道派传授有绪的信物,凡上章奏申、书符、制箓皆须依式用印
求古代奏章范本,和明八股文范文
海瑞上嘉靖皇帝之奏章 臣闻君者天下臣民万物之主也,其任至重。
欲称其任,亦惟以责寄臣工,使尽言而已。臣请披沥肝胆,为陛下陈之。
昔汉文帝贤主也,贾谊犹痛哭流涕而言。非苛责也,以文帝性仁而近柔,虽有及民之美,将不免于怠废,此谊所大虑也。
陛下天资英断,过汉文远甚。然文帝能充其仁恕之性,节用爱人,使天下贯朽粟陈,几致刑措。
陛下则锐精未久,妄念牵之而去,反刚明之质而误用之。至谓遐举可得,一意修真,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
数年推广事例,名器滥矣。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
以猜疑诽谤戮辱臣下,人以为薄于君臣。乐西苑而不返,人以为薄于夫妇。
吏贪官横,民不聊生,水旱无时,盗贼滋炽。陛下试思今日天下,为何如乎? 迩者严嵩罢相,世蕃极刑,一时差快人意。
然嵩罢之后,犹嵩未相之前而已,世非甚清明也,不及汉文帝远甚。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
古者人君有过,赖臣工匡弼。今乃修斋建醮,相率进香,仙桃天药,同辞表贺。
建宫筑室,则将作竭力经营;购香市宝,则度支差求四出。陛下误举之,而诸臣误顺之,无一人肯为陛下正言者,谀之甚也。
然愧心馁气,退有后言,欺君之罪何如! 夫天下者,陛下之家,人未有不顾其家者,内外臣工皆所以奠陛下之家而磐石之者也。一意修真,是陛下之心惑。
过于苛断,是陛下之情偏。而谓陛下不顾其家,人情乎?诸臣徇私废公,得一官多以欺败,多以不事事败,实有不足当陛下意者。
其不然者,君心臣心偶不相值也,而遂谓陛下厌薄臣工,是以拒谏。执一二之不当,疑千百之皆然,陷陛下于过举,而恬不知怪,诸臣之罪大矣。
《记》曰“上人疑则百姓惑,下难知则君长劳”,此之谓也。 且陛下之误多矣,其大端在于斋醮。
斋醮所以求长生也。自古圣贤垂训,修身立命曰“顺受其正”矣,未闻有所谓长生之说。
尧、舜、禹、汤、文、武,圣之盛也,未能久世,下之亦未见方外士自汉、唐、宋至今存者。陛下受术于陶仲文,以师称之。
仲文则既死矣,彼不长生,而陛下何独求之?至于仙桃天药,怪妄尤甚。昔宋真宗得天书于乾祐山,孙奭曰:“天何言哉?岂有书也!”桃必采而后得,药必制而后成。
今无故获此二物,是有足而行耶?曰天赐者,有手执而付之耶?此左右奸人,造为妄诞以欺陛下,而陛下误信之,以为实然,过矣。 陛下将谓悬刑赏以督责臣下,则分理有人,天下无不可治,而修真为无害已乎?太甲曰:“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用人而必欲其唯言莫违,此陛下之计左也。既观严嵩,有一不顺陛下者乎?昔为同心,今为戮首矣。
梁材守道守官,陛下以为逆者也,历任有声,官户部者至今首称之。然诸臣宁为嵩之顺,不为材之逆,得非有以窥陛下之微,而潜为趋避乎?即陛下亦何利于是。
陛下诚知斋斋无益,一旦翻然悔悟,日御正朝,与宰相、侍从、言官讲求天下利害,洗数十年之积误,置身于尧、舜、禹、汤、文、武之间,使诸臣亦得自洗数十年阿君之耻,置其身于皋、夔、伊、傅之列,天下何忧不治,万事何忧不理。此在陛下一振作间而已。
释此不为,而切切于轻举度世,敝精劳神,以求之于系风捕影、茫然不可知之域,臣见劳苦终身,而终于无所成也。今大臣持禄而好谀,小臣畏罪而结舌,臣不胜愤恨。
是以冒死,愿尽区区,惟陛下垂听焉。
道教上香求写给财神爷的文书
伏以
北斗延寿消灾。 扶佑男女喜庆
本命元辰增福。 保安老幼康甯
欲祈消灾植福。 五路招财进宝
湏仗
佛力 爰有
一泗天下 南瞻部洲。 今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 省。 地方人民
现庚 歳 年 月 日 时生
虔诚焚香叩首礼拜
谨备香茗,鲜花,素果,金、银财宝、诚心恭请传香童子,奏事童郎居中转奏玄坛真君武财神赵元帅率领五路财神速降来临庇佑弟子。 求寿寿比南山求财财源广进利路享通四时无灾八节有庆、子孙学业高进,金榜题名、生意兴隆、事业旺盛心之所求、皆有所应、大降吉祥
谨疏
上闻
大歳甲午年。月。 日 具疏。 再拜上申
讲一下古代奏折的格式
上奏折没有礼仪,因为有专门的机构来接收,像宋朝的通进银台司,清朝的内阁,都察院等等。
如果你有上奏折的资格,你就可以把你的奏折交给这些机构(明、清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直接上奏的资格,如果没有资格就需要找有资格的人,帮你代奏,官员可以找自己的 上司,如果是老百姓,则必须找都察院代收,都察院要检查奏折的内容,如果确实有必然让皇帝知道,才给你代奏)。
一篇完整的奏折,首先有自己的头衔,如例文中的山海关副都统,如果职位很高,头衔可能很长,如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
然后是因为什么事情上奏折,就是这封奏折的主要内容,在第一段要写出来。
后面就是详细的内容。如果你是奉旨办事,还必须把详细的年月日写出来,具体是那天奉旨,该圣旨的大意。如例文中的承准军机大臣字寄内开,咸丰三年九月十四日奉上谕。
道教大印天地印指的是什么
【174枚道教法印说明】 1【元始符命印】 三清神像供奉必用此印,放于元始天尊神像下,用于镇坛。
2【上清灵宝大法司印】 在文、贴、牒、榜等上用此印,可示三界鬼神,见此印之如见灵宝天尊。也可以印在符录上。
此印应放于神坛上镇坛用。放于灵宝天尊神像下。
从事符咒法术必用。 3【太上老君敕令印】 凡一切符录上均可用此印。
随意应用。平时可放在神坛上拜祭。
4【太清教主印】 请黄老君降真,请神,考召,奏表章,操作所需的法事时,须奏请黄老君相助者的符录中用此印。相关符录可见上乘符录辑要一书。
5【元始一气混沌太极之印】 供养于神坛上可获长生,并用于长生简之上。此印如从事符咒法术放于神坛中间镇坛用。
6【玉帝印式】 玉皇大帝印文,统辖天界。 7【太极之印】 统召万灵,又称天灵神宝之章。
8【道君玉印】 道君主教之印,此印掌诸天星宿,三界鬼神,劫运之数。如做法,执此印,可变身为灵宝天尊。
也要印于符录之上。在敕符时应用此印放于坛上。
9【酆都大帝心印】 酆都大帝系列杀鬼伏魔斩怪系列法术用此印,此印捉鬼,万神自伏,天兵拱手相助。 10【道经师宝印】 道教最为经典的与最常用的法印。
用于各种情形之均可。凡未授录的道士或自行修行的人员均可以使用此印,用法随意。
道、经、师为道教之最高信仰,也为万法万术之根本。 11【天皇印】 施印时,需焚香拜请三皇高真以及五岳尊神,然后念咒,吹气于印上。
此印召五方之鬼,印风风停,印雨雨停,印星星落,印月月缺。威力作用相当大。
12【地皇印】 施印时,需焚香拜请三皇高真以及五岳尊神,然后念咒,吹气于印上。印地地裂,印草木则化为灰,印飞鸟则坠地,印虎虫则死伏。
13【人皇印】 施印时,需焚香拜请三皇高真以及五岳尊神,然后念咒,吹气于印上。此印印一切病患皆康复,若遇灾祸,以香汤吞服此印,则可变为吉庆旺气。
如用印救人命,需吞服人皇真形符。 14【天信印】 此印回天驻日留月,变化春秋四季,左手掐乾亥决,右手执印,冲天门上印一印,再向震天门印,则仙女下降,问其所愿者皆成。
如果想游日月之宫,先沐浴,再铺一苇席,将云信印印其上,则可乘席而升空,至月宫,如若想回来,则将天信印印地。若想变化夜晚景色,则将备一水盆,将印印其上,日便沉没。
若要天明,则将准备一竹杆,竖起。将此印印于天南角,则夏月降雪。
15【地信印】 此印动地摧山,海枯石烂,伏鬼降神,开山建河,成沟断涧。将印印在地户上则地动,若收回则将印印天罡上。
印鬼神,则鬼神求饶。将此印印山路上则山开。
若遇灾难急险,将此印印大道写水字,则会有江河奔腾,人不敢近也。将印印十字路上,则会出现沟涧。
16【人信印:万灵胜宝印】 此印能令草木皆兵,若行军时,可将此印印于林首,饮水一口,其林皆尽成人形,各持兵器,若要隐形,持净草七枝,面向 门持,即先踏七星步,万人皆隐形不见。若有急难,印于自身 头部,则变化为老翁,印足为童子,印腰为妇人,印面成兽类,印膊成飞鸟,印背成林木,印胸成大石,用此印,皆要带水方可施用。
17【龙信印:降龙宝印】 此印能降龙,驾龙升空,凡要变龙,将白绸三尺,用印印其头尾,中心写龙字,饮水一口,喝变三声,即化成龙。跨其任意飞空。
欲要止,印地则可。若要自己变龙时,将印印心上与水三口言变三声立化成龙。
要变成蛇书蛇字等,皆可随意。 18【虎信印:伏虎宝印】 此印能伏虎,降服一切恶兽。
在猛虎盘距的地方,朱印布绢之上贴之。虎不敢动。
若要让虎带路,将印印于桃板上,青色袋盛佩,其虎自如狗羊一样追随左右。若自己变虎时,将印印于 背上,喷水立变为虎虎生威。
19【云信印:起云宝印】 此印能起云登空,生出五色祥云,驾云升天,游日看月,来去自然。将此印印于足下,则生云,若要驾云,则将印印于云上,印一下云,则云会高一丈,印越多,云越高。
若天雨不止,想生五色祥云,则用青布上用红字写金、木、水、火、土,印于字上。 20【风信印:生风宝印】 此印能平地起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其法为:用瓷碗一个,用朱砂画:速生风三字,随向空中掷出,用印照之,其风速来。如向鬼门用印照之,则黑风速起,昼夜不分。
21【金信印:碎剑宝印】 此印能斩金断铁。一切兵器用此印可不近身,伤害不了。
临敌时,用朱砂印于白绢上七颗,烧化成灰,用一碗清水,搅印灰 ,向敌方阵前喷出,再将左膊印一印,则刀枪不入。如想验证,可选一只鸡,鸡翅下绑此印,用箭射,则鸡毫发无伤。
22【木信印:返木宝印】 此印能生一切草木及凌空飞起,能令草木搬运物品。其法为:选一草木,将此草木两头用印印之,则会平地飞起,搬运物品。
最好选择一木料,刻成鸟形。来运用此法。
23【水信印:泛波宝印】 此印可兴水,若求波浪,用一铁板,将印印其上,投于江河之中,立有大波浪至。若想过河,则将此印印于足上。
印于地面上,挖井,井中自会出水。 24【火信印:烈阳宝印】 此印可发万里之火。
烧尽一切。其法为:将印印南方丙上,取气吹于印上,向方位照之,其火从印中出,如想灭,则用水信印可止。
如想焚烧房屋草木,用青。
文疏的疏文种类
常用的疏文。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每一种法事都使用疏(表)文,因此疏(表)文的种类繁多。较常用疏(表)文主要有三大类:
1、迎神请神专用疏文。比如接财神专用疏文,神佛祝寿疏文等等。
2、祈福疏文。比如植福祈嗣佛七文疏,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文等等。
3、超度疏文。比如荐亡生西佛七文疏、立亡魂房契(坟契)文疏等等。
扩展资料:
疏文的起源:
疏文起源于道教,最早只在道教使用。简单地说:疏文就是凡人祈求于神仙的文函,它的功用与人之间交往的书信类似;疏文是祈福神灵,敬天祭祖语言信息的表达形式,是人们将自己所求的事由,通过叩拜,存思天神恩佑。
书之于纸,彻于琅函,焚化后由神职司四值(年月日时)功曹,飞云捧送天尊,再上达天庭,架起仙凡之间的桥梁,从而沟通人与神所表达的愿望,来实现人们所祈求的目的。
道教疏文最早应用渊源于古代“天子祭天地,或祭五岳四渎”。东汉祖天师将祭天、地、水的祭祀仪式最初的范本《三官手书》继承应用。
《三官手书》内容要求在上元节(正月十五),将所求“祈愿”写成文函,再经过焚化,意存上天到天官那里,以求天官赐福。在中元节(七月十五),将“消罪”事写成文函, 再经过焚化埋于山上,存想到达“地官”宫殿处,以赦其一切罪业(罪过)。
在下元节(十月十五),将释冤事写成文函,再经过焚化投于水中,以求水官除一切灾难厄劫。因为天、地、水三官主宰人间、阴间之祸福,故将疏文呈递三官的宫殿“三元妙纬宫”与“三元都会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