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石头教案范文
小班《我是石头》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沙子和石头的特征,知道沙子和石头是多种多样的。
2、通过观察、讨论,发现沙、石的用途以及它们和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课件:有用的石头。
2、课-照片:岩石。
3、幼儿用水彩笔。
4、幼儿搜集的小石头。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图片欣赏:漂亮的岩石。
教师提出疑问:漂亮的岩石是怎样形成的呢?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
二、展开。
1、教师讲解岩石的形成。
岩石是经过风吹日晒,又经过雨水、空气等外力的作用,沉积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教师:你们出去旅游的时候看见过岩石吗?想一想在哪里见过岩石?(提示:海边,山林等)
2、实验。
出示:一团捏在一起的湿沙。
你们看这是什么?www.jy135.com现在,我们用吹风机吹一吹,看看有什么变化?
小结:小球上的沙,由于湿度的变化和挤压,可变成岩石。
老师告诉小朋友,岩石经过风吹、日晒或水浪的冲击可变成大石头呢。
3、了解岩石的沙化特征。
课件演示:岩石和沙子。
教师:看看照片上是什么?,你们知道沙子是怎样形成的吗?
小结:岩石被风化成为小块后,还必须经水流的不断冲涮,才能形成沙子,粗沙进一步又可变成细沙。所以,可以说沙是石头变的,石头也是由沙变的。
4、引导幼儿在探索中认识石头。
(1)让幼儿自己玩自己的石头(每人一块,颜色、大小、形状不一)
(2)启发提问:
石头是什么样的?(硬硬的)
摸上去有什么感觉?(粗糙、光滑)
你手里的石头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说出:石头是多种多样的,颜色有……,形状有……)
5、讨论:石头有什么用?
课件演示:《有用的石头》
铺路、铺地、筑防洪堤、做假山、石桥和石凳、石栏杆。
结论: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石头。
三、结束。
引导幼儿在小石头上作画。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回家后继续收集不同的石头,了解不同石头的作用,然后讲给大家听。
幼儿园语言亮石头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不同职业的专长推测故事情节发展。
2.感知故事的情趣性,体会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发悬念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
2.提问:发生什么事了?(幼儿自由猜测)
3.设疑:田鼠们都被吓了一跳,这可怎么办?谁来帮他们想想办法?
二、推测故事情节
1.认识各种有本领的田鼠:谁来搬呢?田鼠村里有本领的人都来了。
2.推测:谁最有可能搬走这块大石头?为什么?结果怎么样?
3.感知情节变化:难道就没有办法把石头搬走了吗?田鼠宝宝有什么好办法?所有人是指哪些人?
小结:他们有的推,有的拉,有的挖,还有的撬,在田鼠宝宝的指挥下,大家的劲都往一处使,原来这不是石头,是个大面包!
三、完整欣赏故事
1.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总结:原来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一个人做不了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这就需要大家合作,一起来完成。
小班故事小路上的石头教案与反思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对路边那些形状、大小不一的鹅卵石很感兴趣。
每每走过石堆旁都会捡几颗来玩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石头的特征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数数和分类、排序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活动认知目标——数数、分类、排序能力的培养 活动准备 石头若干,每人一只小篮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回忆故事,引导幼儿一起去铺路 (活动一开始通过老师简短的话,既帮助幼儿复习了有关故事的角色,同时也揭示了本次活动的主题。运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和去帮兔姐弟来引起幼儿铺路的兴趣。
为整个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捡石头 1、观察石头 1)看看这里有多少石头? 2)这些石头是怎么样的? 3)小结:原来石头是各种各样的。
有大有小,有的粗糙,有的光滑。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进一步掌握、了解石头的特征,并突出了石头特征中的大和小,粗糙和光滑,为后面的根据石头的特征进行排序埋下了伏笔。
同时在这一环节中,既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又使他们的语言得到了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幼儿不仅说出了石头有各种各样的颜色,有粗糙的,有光滑的,有大的,有小的,还有的幼儿说出了石头是冷冷的,摸上去象冰一样,这些都说明了幼儿比较细致的观察能力。
如果在教学中老师能及时的抓住幼儿的这一回答引导幼儿再细致的进行观察、描述,那么更加体现了多种教育内容的整合。可见我们老师心中应该时时装有整合的目标。
使整合真正落实、体现,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整合而整合。
幼儿园语言课石头房子的来历教案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绕口令的形式,流畅、快速地朗读儿歌《房子》。
2、能认真倾听,读准相似字音"方"和"房"。
3、理解儿歌内容,感受语言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
1、找一处可以用石头作画的场地。
2、教师示范用的纸、笔,小石头若干。
3幼儿用书18页。
4、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绕口令的形式,流畅、快速地朗读儿歌《房子》。
四、读准相似字音"方"和"房"。
五、活动过程:
1、出示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小朋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
六、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带有游戏性质的童谣,我充分利用彩色小石子,引导引导幼儿边念童谣,边用小石子在地上作画,体验语言的趣味性,幼儿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在整个活动中的整体环节我把握的比较好,幼儿被深深地吸引进去了。我发现了孩子的兴趣对于一节活动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缺少经验,在最后的活动环节中,没有对孩子活动前提出正确的规定,致使最后有些混乱。我会吸取这次活动的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活动中有更好的把控性。
幼儿园语言课石头房子的来历教案
活动目标:1、学习用绕口令的形式,流畅、快速地朗读儿歌《房子》。
2、能认真倾听,读准相似字音"方"和"房"。3、理解儿歌内容,感受语言的趣味性。
二、活动准备:1、找一处可以用石头作画的场地。2、教师示范用的纸、笔,小石头若干。
3幼儿用书18页。4、语言磁带。
三、活动重点:绕口令的形式,流畅、快速地朗读儿歌《房子》。四、读准相似字音"方"和"房"。
五、活动过程:1、出示石头,激发幼儿活动兴趣。(1)小朋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六、活动反思这是一首带有游戏性质的童谣,我充分利用彩色小石子,引导引导幼儿边念童谣,边用小石子在地上作画,体验语言的趣味性,幼儿表现出了很大的兴趣。
在整个活动中的整体环节我把握的比较好,幼儿被深深地吸引进去了。我发现了孩子的兴趣对于一节活动的重要性。
但是由于缺少经验,在最后的活动环节中,没有对孩子活动前提出正确的规定,致使最后有些混乱。我会吸取这次活动的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活动中有更好的把控性。
幼儿园中班玩石头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活动目标]
1、感知石头的作用。
2、会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3、探索石头的作用。
[活动准备]
1、提前让幼儿感受、观察石头
2、各种各样的石头
3、图片
4、成品石头 比如:石臼、假山、磨轮。
[活动过程]
1、出示各种成品石头。
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好东西,我们一块数三下,吹起神秘的丝绸打开看看吧! 2、欣赏各种成品石头
(1)教师分别介绍石臼、假山、磨轮等等。
(2)教师提问:这些东西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
3、出示石头
(1)昨天我们玩过的石头都有什么形状的?
(2)昨天我们摸过的石头有什么感觉?(请每个幼儿都能感受石头的粗糙、光滑)
(3)石头都有什么颜色的?
教师总结:石头的形状是各种各样的有三角形、长方形等等;颜色也有很多种有:红色、白色、黑色、褐色等等;石头有的是粗糙,有的是光滑的。
4、讨论
教师:石头都能干什么?
5、出示图片——幼儿欣赏图片了解石头的作用
6、出示石头小路
(1)教师请幼儿在小路上走、跳、爬,使幼儿感受石头小路。
(2)提问:你踩在小路上有什么感觉?
7、游戏:“小小建筑师”
请幼儿用石头搭东西什么都可以发挥幼儿想象力。
幼儿园科学教案《石头为什么会硬海绵为什么会软》教案
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操作,使幼儿掌握理解海绵的性能,知道海绵的用途。
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1、人手一块海绵和2—3根细橡皮筋2、海绵变化图示两张3、彩色颜料水每组一盘 三、活动过程(一)教师出示海绵,幼儿交流经验1、你们是怎么玩海绵的?幼儿相互交谈议论。2、请幼儿讲讲:玩起来与别的积木有什么不同?3、请位幼儿说一说见闻: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海绵。
(二)操作游戏,感受海绵的特性1、海绵宝宝变成小青虫游戏教师出示毛毛虫图示和细橡皮筋,引导孩子用橡皮筋把海绵分若干节,并与原形比较。请幼儿思考:可以让海绵变回原来的样子吗?幼儿再动手做一做。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引导孩子捏成一团),马上松开,它又能恢复原样,说明海绵有弹性。2、海绵宝宝喝水游戏1)教师提供颜料水分组活动,提示幼儿思考:海绵宝宝能干什么?2)待幼儿活动几分钟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如:“我把海绵放在颜色碗里,碗里的颜色水少了,而海绵变颜色了”。
幼儿园科学教案《石头为什么会硬海绵为什么会软》教案
一、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了解及动手操作,使幼儿掌握理解海绵的性能,知道海绵的用途。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3、激发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人手一块海绵和2—3根细橡皮筋
2、海绵变化图示两张
3、彩色颜料水每组一盘
三、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海绵,幼儿交流经验
1、你们是怎么玩海绵的?幼儿相互交谈议论。
2、请幼儿讲讲:玩起来与别的积木有什么不同?
3、请位幼儿说一说见闻: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海绵。
(二)操作游戏,感受海绵的特性
1、海绵宝宝变成小青虫游戏
教师出示毛毛虫图示和细橡皮筋,引导孩子用橡皮筋把海绵分若干节,并与原形比较。请幼儿思考:可以让海绵变回原来的样子吗?幼儿再动手做一做。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引导孩子捏成一团),马上松开,它又能恢复原样,说明海绵有弹性。
2、海绵宝宝喝水游戏
1)教师提供颜料水分组活动,提示幼儿思考:海绵宝宝能干什么?
2)待幼儿活动几分钟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如:“我把海绵放在颜色碗里,碗里的颜色水少了,而海绵变颜色了”。
小班教案《石头响响乐》
石头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石头大玩家”是幼儿园建构式课程小班下学期的主题活动,在为期两周以“玩石头”为脉络的学习活动中,我们让孩子们听石头故事,看石头,摸石头,画石头,充分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认识,了解石头,激发幼儿对石头的兴趣。
为了更好达到主题目标,根据孩子们的兴趣和原活动《石头碰碰响》的安排,我们创造性的设计了本次音乐活动,力求把孩子对石头的认识与已有的经验有机结合,发展幼儿的创造学习能力,增强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和艺术表现力。
幼儿园语言亮石头教案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不同职业的专长推测故事情节发展。
2.感知故事的情趣性,体会团结合作力量大的道理。 活动准备:课件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发悬念 1.教师讲述故事开头。
2.提问:发生什么事了?(幼儿自由猜测) 3.设疑:田鼠们都被吓了一跳,这可怎么办?谁来帮他们想想办法? 二、推测故事情节 1.认识各种有本领的田鼠:谁来搬呢?田鼠村里有本领的人都来了。 2.推测:谁最有可能搬走这块大石头?为什么?结果怎么样? 3.感知情节变化:难道就没有办法把石头搬走了吗?田鼠宝宝有什么好办法?所有人是指哪些人? 小结:他们有的推,有的拉,有的挖,还有的撬,在田鼠宝宝的指挥下,大家的劲都往一处使,原来这不是石头,是个大面包! 三、完整欣赏故事 1.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
2.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总结:原来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一个人做不了或者很难做到的事情,这就需要大家合作,一起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