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差异教学范文

    中西文化差异,求20个例子

    1、人际关系-西方人注重团队合作,中国人则喜欢抱团撒网。

    点评:看到右边这幅画,我不禁哑然失笑。可不是吗?我们中国人最讲究的,就是“关系”。

    过去叫“关系”,现在有人玩新词,不再叫什么“关系”了,改称“人脉”。叫什么也不能改变其本质特征。

    正如“第三者”的女人,旧称“破鞋”,现在叫“第三者”一样,尽管换了称呼,意思还是一样。很多老外到了中国之后,也染上找“关系”的毛病,不停地在国人面前玩namedropping(吹牛X),说自己认识认识某某等,以表示自己在中国的“人脉”很好,“关系”很多。

    看来,这种习惯像流感,传染性极强。2、生活方式-中国人关心别人在干什么,却往往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外国人不管周围的在干什么,却知道自己在干什么;点评:中国人非常非常非常喜欢热闹,生活方式在老外眼中看来,就是如图所示,永远喜欢有人陪,永远不喜欢独处。

    而且,认为一个人总是独处,那这个人可可怜了。老外却正好相反,他们总喜欢独来独往。

    假如有人总是没有任何目的地,只为陪而陪地过去陪他们的话,那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了侵害。此外关键是,他们在独来独往的过程中,得到了中国人人山人海地相处时得到的同样的快乐,甚至更多。

    3、准时-外国人说的12点就是12点,中国人说的12点很可能是11点55到12点10的一段时间。点评:老外(主要是欧美西方人?)对于时间观念十分强。

    而汉语里关于时间方面的词句,最发达的就是:差不多,还行,基本上那时间吧,等等。如果与人相约的话,很多中国人最习惯的说法就是:上午吧,下午吧,晚上吧,等等。

    至于具体几时,则要根据两人对时间的感觉而定。如果与老外相约,则老外必定会加上一句,上午几点?下午几点?晚上几点?等等。

    “不准时”以及“没有时间观念”,几乎可以成为“中国人”的代名词了。 4、表达个人观点时:外国人喜欢一针见血直接表达;中国人喜欢旁征博引,委婉意会。

    点评:中国人在表达个人观点时,总喜欢拐弯抹角。“是”时不说“是”,却说“不是”。

    “不是”时不说“不是”,却总说“是”。看官不如仔细想想自己生活中发生的实际状况。

    并且,最有趣的是,一个中国人如果像那老外那样直来直去地说出自己的观点的话(如上图所示),则会被认为“没有城府”,属于“直肠子”,是要吃亏的。事实上,中国人的处事哲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话到嘴边留半句”。

    因此,在老外眼中来看,中国人表达意思时,总令他们费解。而中国人的这种文化传承,对所谓一些所谓的“知识分子”来说,很有好处:可能自己没什么水平,却可以整天装深沉,装X,话说一半就停,结果很大程度上,让人感到此人水平真是了得!5、表达愤怒方式-外国人愤怒时表情都写在脸上;中国人则常常强颜欢笑。

    点评:这两种方式是典型的中外不同方式。老外是我行我素,有怒就发,有话就讲。

    从这一点来看,老外至少在心理健康方面,比中国人略胜一筹。而中国人从小就被告知,要有涵养,要戒急用忍。

    什么叫有“涵养”?什么叫“戒急用忍”呢?就是内心愤怒到了极点,脸上最好不要表现出来。要乐呵呵地,最好不动声色,那才叫高人。

    如果有可能,可以与人讲道理。没道理也不能把一切愤怒都表现在脸上。

    如果像那外那样,内心的喜怒哀乐都摆在脸上,则显得此人,还是那句话,特不成熟,特没有城府,那是要吃亏的。其实,很多很多中国人的内心世界,都充满着仇恨,却不能发泄。

    于是,在博客风靡网上时代里,就会发现有太多太多的人(包括有精神病和没精神病的),统统以“新浪网友”的狰狞面目,破口大骂,撒野开怀。发泄呗。

    看不见么,对不对。如果是与人见了面还会是那样吗?正如我在文章开篇时所说,一定要装相。

    也就是右上面这幅画所表示的那样吧。呵呵。

    6、排队-外国人的排队很细很长;中国人排队不长但很粗。点评:这是一个非常非常表面化的现象吧。

    其实,我们中国人就喜欢热闹啊,对不对?大家挤作一团,才对么。并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活在一起,不是一件乐事吗?老外啊,怎么那么自私,一个一个地,都像个幽灵似的,谁都远离彼此。

    没劲!排队?排什么队?几千年来也没有排队习惯,用文皱皱的话说,根本就没有那基因,让我们突然之间在21世纪排队,这分明是要我们中国人的命么!另外,不排队也有好处,可以混水摸鱼地提前把想要的东西弄到手。晚了,就没有了啊。

    7、自我-外国人爱夸自己;中国人爱夸祖宗。点评:无语半晌。

    唉。集体高于一切啊。

    另外,“我”是谁啊?加一句成语:人怕出名猪怕壮!记得80年代还有一首热唱的歌叫《小小的我》。靠。

    中国人的“自我”,能大吗?另外,大那老外那个地步,在中国还有生存空间吗?8、星期日街景-外国人周末街上三三两两是散心,中国人三五成群凑热闹。点评:老外也真是的。

    我们中国人这么多人,平日里也没有什么乐趣,怎么还不兴趁着周日到外面去凑凑什么热闹吗?要知道,我们这个民族是害怕寂寞的民族,是不喜欢单独行动的民族,是最讲究团结的民族啊。此外,他有没有看过“黄金周”的盛况呢?右边的图中显示出来。

    以差别为话题的作文范文:差别为啥就这么大 (中国教育反思)

    差别为啥就这么大 俺没啥文化,可认识字,平时爱看个名人自传啥的,看多了,总觉得那些名人从小也没啥了不起的,都跟俺差不多,有的还不如按呢。

    不过后来人家为啥就出名了呢?俺一直都闹不明白,同样都是爹妈生的,后来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呢?人家列宁小时候打破过他姨家的一个花瓶,俺也打破过俺姑妈家的一个,不是花瓶是碗。可人家列宁认了错还落了个诚实的美名,俺也认错了,却挨了俺爹的一顿臭骂。

    现在想起来耳朵还痛!后来列宁因为他的诚实全世界都有名,俺现在凭着一张嘴说假话的本事在村里到也小有名气。俺小时候也跟达芬奇一样爱画画,俺敢说俺画得鸡蛋比达芬奇画的还圆。

    达芬奇画的不耐烦了,还有一位艺术大师劝他继续画,可俺画的正起劲呢,却被俺娘边拧着耳朵边骂道;‘小兔崽子,再敢往墙上乱画就让你爹剁了你的狗爪子!’后来达芬奇画啥像啥,俺现在呢?画匹马咋看咋像骆驼。俺小时候也爱看星星,就跟开普勒似的,可人家从小就晓得什么是科学,俺姥姥一有时间就跟俺讲月宫里仙女和玉兔的故事。

    还说等俺长大了,把月宫里的仙女娶回来当俺媳妇。后来开普勒发现了什么行星运动三大定律,俺直到现在才弄明白原来自己上了当,月亮上根本没有那个叫嫦娥的女人,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兔子。

    达尔文从小就喜欢养个小虫小鸟什么的,俺也是,人家养啥啥成,可俺废了好大劲养了一盒蚕宝宝,就为看看它们是咋吐丝结茧的。结果却被俺娘统统喂了鸭子。

    后来达尔文完成了《进化论》讲的全是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道理,俺打算写本“天敌论”,就写‘蚕的天敌中包括凶狠的鸭子,但最可怕的天敌还是俺娘。’俺甚至还跟beethoven 似的摆弄几天乐器,不过人家玩的是钢琴,俺玩的是口琴,甭管啥琴反正都是琴。

    但是贝多芬他爹每天都玩命似的逼他练琴,俺爹呢三哄两哄就骗走了俺的口琴,送给蓝姑姑家的孩子,后来贝多芬闭着眼睛都会作曲了,俺现在闭上眼睛只会做梦。俺吃饱了没事干时就爱躺在苹果树下看蚂蚁上树,有时也被树上掉下来的苹果砸过,但是人家牛顿咋就琢磨出一个万有引力呢?俺寻思,牛顿要是生在咱中国,肯定不会发现万有引力,你想啊,咱中国的学生不都是天天被关在教室啃书本吗?苹果掉下来砸谁去呢?我现在一把年纪了,这辈子是没啥出息了,但是俺真的希望中国能出一百个爱因斯坦,可俺又明白,就算中国能出一百个爱因斯坦,有五十个小时后就被家庭教育给干掉了,另外的五十个又被接下来的学校教育给一锅端了,所以中国至今还没有出现一个爱因斯坦。

    您还别立刻就摇头否认,各位还是仔细琢磨琢磨。看俺说的在理不?省心网温馨提示:欲查找更多相关内容,请使用本页面下边“上一篇”和“下一篇”按钮查找。

    跪求以“差异”为话题的作文例子~

    差 异 我们的身边处处存在差异。

    与妈妈我们有年龄的差异、辈份的差异、经验的差异、长相的差异。

    。差异使我们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中。

    没有地域的差异,我们怎会既能感受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粗犷,又能能体会到“每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温馨;没有了季节的差异,我们怎会既欣赏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绿意,又品味了“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恬静;没有了性格的差异,我们哪能既惊叹于“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气,又叹息着“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怨。没有了差异世界将会怎样?也许我们将面临许多的决择。

    我们必须在天地中做出选择、在花草中、在树木,甚至在男人、女人中选择。这无疑是个难题! 我们拥有差异。

    我们拥有肤色的差异,也就拥有了种族歧视;我们有了性别的差异,也就拥有了性别歧视;我们拥有家庭背景的差异,也就拥有了身份的差异、金钱的差异,乃至阶级的差异。是什么造成巴以冲突?是宗教的差异!是什么导致海湾战争?是国民经济的差异。

    我们拥有差异,它是战争、冲突的导火索,是强者欺侮弱者的戈矛。 差异的存在使我们不必在美好的事物中做出艰难的选择,但差异的存在却使我们在和平与战争中做出了选择。

    面对地域差异,我们应该保护他们;面对季节的差异,我们应该适应他们;面对宗教的差异,我们应该包容他们;面对等级的差异,我们应该摒弃他们;面对肤色的差异,我们应该淡化他们;面对种种差异,我们应该抱着不同的心态,但唯一不能放下的是一颗宽容的心。 每位赴藏游客在饮用藏族同胞献上的酥油茶后都道出了“好喝”二字,这不就是宽容差距的一种体现吗!? 让我们正视差异吧!差异必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为差异而欣喜从上学的第一天起,老师就这样告诉我们: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是的,当森林中只有鹦鹉一鸟独鸣而没有啄木鸟时,它距遭虫灾的时间也就不晚了。现在看起来,有了百花齐放才是春天和花园。

    有了百鸟争鸣,才是自然界,大森林才安全。而百花和百鸟,就是差异。

    没有差异也就很难称之为大自然,也就没有生态平衡。 我们想一想,没有高山,那有平原。

    没有沙漠又何谈绿洲。正是差异使大自然成为今天的大自然。

    假如我们将高山铲平,就没有了河流。那我们也就失去了养育我们的丰硕大地,得到的也是毫无生机的贫瘠土地。

    无天就无地,无阴就无阳,也正地球的自转和以不同交度面向太阳,才构成了黑夜与白昼和春夏秋冬的更叠交错。 因为没有春也就没夏,没有夏也就没有秋。

    夏为春而喜,秋为夏而欢,因为有了冬季,春季和夏季,才有秋天的丰硕果实。没有他的个性,也就没有你的个性。

    所以我们要允许“异”的存在。 在传统的斗争哲学为主导地位的年代,我们是反对差异的,容不得差异的,为了求“同”而灭异,不合不行,合则必同。

    这样一来,斗争也就再所难免。社会进步了,人类发展了,我们认识到了理解和宽容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重要性,认识到了对大自然”异”的宽容,就是对人类自己的造福。

    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不同”就是差异。

    只有差异的存在,才有你我他的存在,消灭别人的个性,就是消灭自己。 在构筑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今天, 在张扬个性的今天,我们从对异的斗争,发展到对异的理解和宽容,没有这样的理解和宽容,也就没有你的个性。

    大家认识到这一点,就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仅仅有宽容就够了吗?有人提出了:让我们为差异而欣喜。

    这是一个更为时尚,更为开放的观念。因为有了他的异,才有你的异。

    当他与你一样了,没有差异时,你也就不存在了。她的婀娜多姿和你的淡雅无华,共同构筑了我们立体的世界。

    从历史的时间和现实的空间的角度看, 正是差异才有了你我他;正是有了差异,才有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还要鼓励差异。

    因为从与差异的斗争到对差异的理解和宽容毕竟是进步,当上升到欣喜时,则是一次认识和态度上的质变。当我们鼓励差异时,那就是一个更大的认识上的飞跃。

    因此我在这里要说:社会是因差异而存在,人类是因差异而发展,正是差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大自然的茂盛。对差异的态度,决定了我们自己的存在和发展。

    -----------------------------差异就是价值差异,一个相当简单的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差别;不相同。

    差别的意思是:形式或内容上的不同。然而正是这样意思简单的词,却蕴涵着一些深刻的道理。

    因为没有差异,就没有物与物的分类,没有植物与动物的区别,就不会有人与其他生物的差别。有学者说,人类生活在两个世界之中,一个是与其他生灵共享的自然界,另一个是人类缔造的文明世界。

    可以说,在人类的理性认知范围内,还没有其他生物与人类一样拥有两个世界。这种差异,决定了人类在地球上的优势地位。

    差异,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没有差异,就没有这个世界。

    所以我们说,差异就是价值。没有差异,就没有最早的物物交换,没有交换,就没有经济的发展。

    不同的教育写一篇高中作文

    范文,仅供参考

    母亲,总会用熟悉的笑容来安慰你,而我的母亲呢?却只有严厉的眼神和训斥,每每看到,我的心就不住的颤抖,害怕。

    因为淘气,把牙磕掉了,当看见嘴里不断往外冒出的血时,我真的害怕极了,我真的希望,妈妈可以用温柔的目光看着我,用安抚的语气安慰我,也许,我的心里就不那么紧张害怕了,而妈妈真的没有像我想象中的那么做,她只是不住的用卫生纸擦洗我嘴里流出的血,嘴里在问我爸爸“怎么?还没打到医院……”“妈妈,我害怕”幼小的我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心里,真的是很害怕。

    “忍着,一会儿到医院就没事了,也该!谁让你淘?!!”这是安慰?还是变相的训斥?我真的不明白,为什么别的孩子被刮破点皮母亲就心疼不已,而我的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安慰我呢?

    3年后的今天,回想起那时,觉得很傻,很傻……。

    母亲想用她的行动和语气向我证明,我闯的祸,要由我自己承担,即使她愿意和我分担一切,也毕竟是要由我自己走过人生的旅程,而多年以后,再回想起来,我就是没有看出,妈妈眼里的训斥下,隐藏着,深深地,担忧与牵挂。

    母亲是温柔细腻的代名词,而我的母亲,却用行动向我证明了,我只有独立才可能承担一切,她给了我终生的教育,永生难忘。

    教师教学问题研究例文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看了很多研究的文章和经验介绍后,我觉的搞好作文教学的研究工作,首先要有一个规范的共识,否则只能是“各自为战,天下大乱”。

    所以我尝试从基本的内容开始去解答一些问题。 一、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是什么? 1、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 关于作文教学研究的对象,我只想说:我们应该“把作文当作文”来研究。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看到很多老师在介绍经验时,经常把作文训练的目标定在“教学生做人”上。(我不反对作文教学要体现出育人的内容——尤其是汉语本身的有承载文化内涵方面的要求。)

    但我们要看到教育和教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大多数教师在研究作文教学时没有到意识到二者的区别,因此在教学设计和内容落实上“教学目标”往往被“教育目标”所取代!学生应掌握的“技能”被“思想意识”所取代。

    可能会有老师问:只研究写作技巧,那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怎么体现呢?我要说,要先有“文”,“道”才能有依附的对象;没有“文”,“道”只能是玄而又玄的空言。同样在作文训练中过分强调人文性,而忽视作文本身的规律,实际上也是本末倒置的做法,因为人文精神的实质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践中。

    因此我们应该看到:作文作为一种文字的运用,它有自身的规律,你可以在运用这个规律的时候加入育人的内容,但这个规律本身和育人的理念无关。 2、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 我理解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应该是找到尽可能地排除各种因素影响的一种规律,这种规律是人的认知规律。

    这种规律是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学习而掌握的,而且这种规律不会因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难以掌握。比如说,有两个人,其中一个略懂电脑,另一个是电脑高手,两个人对电脑知识的了解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两个人打开电脑的过程却是相同的。

    再比如,一名赛车手和一名普通的司机,两个人开车的速度和技巧上有着很大的区别,但都需要使用点火装置使发动机运转。我想通过对作文教学过程的分析,把作文教学研究的内容固定在“相同”这一点上。

    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通过训练掌握了“相同”的技能。 二、作文教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对象 我们的研究成果或者说写作规律是为了谁服务的呢?这个问题涉及到,以什么样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问题。

    实际上我们的研究对象和服务对象是统一的。也就说规律应从一定水平学生的身上总结,反过来又在同水平的学生身上实施。

    所以就要看我们如何确立研究对象了!弗洛伊德只采用支持他理论的病例,所以精神分析学说日渐衰微;马斯洛伊正常状态的人为研究对象,所以人本主义被广泛应用。孔子曾把自己的学生分为“中人以上”和“中人以下”并采取了不同的态度。

    但现代的教育观念告诉我们教育不应该只面向那些“中人以上”的“精英”,而应该面向那些“中人以下”的“普通人”。既然我们作文教学研究的是一种人人能掌握的本质规律,那么作文教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基于水平最低的学生的展开的。

    因此上,只拿个别学生的现象来推广所谓经验的做法,完全是无视教育原则的行为。 三、说不清楚的“作文” 在实际教学中,作文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小学生写的叫“作文”,中学生写的叫“作文”,大学生写的叫“作文”,甚至专业作家也可以写“作文”。虽然我认为从宏观的角度看,联系每个人的认知水平,每一篇作文都是一种创造性地劳动。

    (从这个层面上讲小学生的习作和大作家的作品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但从内容和技巧的角度分析,“习作”和“作品”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也就是说,以往“大而化之”的被称作作文的这个概念,根本没有体现出不同年龄、不同知识水平差异。这也就是为什么有很多家长一直弄不清楚“为什么我的孩子在小学时作文挺好的,一到了中学就不行了?”其实,是因为小学与中学在作文要求上不同的缘故,是一种“名同质异”的情况。

    基于这种情况,如果我们用对大学生的标准要求小学生是不切合实际的,同样我们用小学习作成果来说明“作家创作是轻而易举的”也是片面的。 四、课堂教学中教师指导的可操作性、统一性和规范性 在课堂作文教学中有两种倾向,第一种倾向是把作文指导让位给课外阅读。

    第二种是把作文指导让位给课外练笔。课堂上无非是,读读好文章,分析分析结构和修辞,互相批改等等一些活动。

    这也是无视作文教学本体的做法!我们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到,“学生通过阅读积累词汇,培养语感,增强写作能力”的实质是一种“无意识”的积累,这种积累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因学生的差异,有的效果能够很快体现,有的效果可能要很久之后才体现出来。而我们的作文指导应该尽量减少学生的无效劳动,让他们有“规”可随,有“径”可走。

    再说第二种让位的情况,有的老师说“让学生每天写八百字的文章,肯定会提高!”的确,想当初海明威也只是每天练四百字嘛。每天写八百字能比海明威提前成功!但我们有没有想过八百字的文章要占用多少时间?如果说在小学其他科目比较简单的情况下,可以展开的话,到了高中在所有学科难度的压力下,每天八百字的目标又怎么可能达到呢? 在学生课。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