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国有林场改革验收的请示范文

    国有林场改革

    国有林场 深化改革 1 辽宁国有林场发展现状 全省现有国有林场182个,分布在14个市,57个县(市、区),其中辽东山区99个,辽西北地区69个,辽中南平原沿海地区14个。

    辽中南地区林场分布特点是一个县(市)只有一个林场。国有林场事权管理以县为主,县属林场164个,占90%,厅直5个,市直13个;副处级以上林场3个,副科级以上129个,股级50个。

    2007年,全省国有林场资产总额17.6亿元,林木资产6.2亿元;负债总计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2亿元;营业收入5.4 亿元;林场净利润5032万元;39处国有林场亏损,亏损面达22%,亏损额为1296万元。全省国有林场林业用地面积1134万亩,蓄积量4866万立方米。

    商品林357万亩,公益林776万亩。“石头山”难以绿化的荒山面积33万亩,主要分布在辽西地区。

    职工总数23669人,其中在职17178人,离退休6491人。在职职工中,60%的职工在管理、技术、护林岗位上,40%的下岗职工承包、经营林场森林资源及自谋职业。

    大多数大中专生毕业于20年前左右,人数占8%。辽东山区平均每个林场人数139人,辽西北地区86人,辽中南地区73人。

    全省国有林场实行岗位工资,在职职工平均月工资额845元,退休职工1008元。162个林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88个林场参加了医疗保险,大多数林场没有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2 当前国有林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债务负担沉重,生产经营艰难。全省国有林场负债总额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2亿元,主要用于营造林、多种经营项目,每年负担2000余万元的银行利息。

    2.2 社保压力巨大,保障体系不完善。全省162个林场欠缴金额10154万元,20个林场未参保需补缴“进门费”7448万元,共计1.7亿元,压力巨大,林场无法解决。

    同时,保障体系还有不完善方面。 2.3 基础设施落后,自我积累难以建设。

    集中表现在7个场部不通公路,15个场部饮水困难;不通公路工区196个,不通电的188个,不通电话的196个,吃水困难的92个。 2.4 人员包袱沉重,职工分流困难。

    随着国有林场承担任务的转变,造林任务和木材采伐量不断减少,客观上造成人员过多,负担沉重。2007年全省国有林场在职职工17178人,其中在岗的10284人,下岗的6874 人。

    初步推算,全省林场在岗职工中将又有14%人员下岗分流,分流安置就业困难重重。相当部分家庭有两人甚至全家均为林场职工,他们一旦下岗,生活将难以保障。

    3 造成当前国有林场困境的原因 3.1 林场定性不准确,身份边缘化。在调研中,新宾县林业局领导说:“当前林场性质不明,是林场开展工作的最大障碍,是改革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表现在,在人事、工资制度上按事业单位管理,但事业费供给无保障;在劳动用工制度上按企业对待,林场职工在加入养老保险、就业等方面都遭遇到重重困难,下岗职工难以纳入城镇职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地处农村的国有林场,其国有性质也限制了林场享受国家对农村的扶持政策。 3.2 自然环境条件差,投入严重不足。

    辽西北大多数林场位于生态脆弱的高山区和土地贫瘠地区,辽东山区部分林场地处地势险峻的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加之各种冰冻雪压和山洪自然灾害的发生,破损严重,投入严重不足。 3.3 结构调整不到位,经营机制不活。

    近20年,尽管林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兴办二、三产业,但没有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致使林场产业项目基本失败,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在经营机制创新等方面,虽然林场做了尝试和努力,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一直未能建立健康的经营机制。

    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也难以承担以生态建设为主的任务,更满足不了安置职工再就业的需求。 3.4 经营困难重重,生存发展举步维艰。

    全省国有林场经营面积规模不等,最大的24万亩,最小的不足5000亩,设置不尽合理。如桓仁县城郊林场与库区林场的林地隔岭相望,却设置两个林场。

    城郊林场有林面积只有9千余亩,现有职工115人,与大林场一样有相同的管理机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造成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同时,还有部分“无资源、无产业、无资产”的“三无”林场,即东部山区无可采伐森林的林场,西部地区无间种林下土地的林场,同时两个地区又都没有林业产业项目和可开发利用资产的林场。

    4 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对策 4.1 建立新型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是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核心与前提,不解决管理体制问题,林场改革谈不上深化,也就没有突破与进展。

    根据国有林场承担的主要任务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对我省国有林场实行分类管理,划分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和商品经营型林场。 4.2 调整国有林场规模与布局。

    对同一地区国有林场数量较多、单个林场经营规模过小的,要减少机构设置,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管理效益。进行重新规划布局。

    4.3 妥善安置国有林场富余职工。富余职工安置是深化林场改革最大的难点,林场要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实现再就业,提供生活保障。

    根据我省国有林场实际,拟以下方式安置:一是利用现有林场经营性项目优先安排富余职工,二是林场可采取现金支付经济补偿的方。

    竣工验收报告范本

    我们公司的一个项目刚刚验收,报告是我自己写的,上级验收部门组织验收人员验收后签字通过了,你可以借鉴一下。

    新增中央投资项目竣工验收报告 一、概述 ********股份有限公司**********节能改造项目位于********(地理位置)。项目建设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

    建设内容为*********(按备案证或核准证填写)。建设规模为*********(按按备案证或核准证填写)。

    本项目的建设执行标准为《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二级标准、《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Ⅱ类、Ⅲ类标准以及建设项目有关节能的标准和机械设备制造相关标准。 项目中涉及的******(核心技术、主要设备设施)由********股份有限公司自行设计制造,设备制作安装经该公司设备能源动力部与设备使用部门验收,达到了生产技术要求。

    土建施工由该公司下属的建安建筑工程公司建设,各项指标达到了建筑工程有关标准。 该项目计划实施日期为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实际实施日期为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比计划日期提前完工。

    ********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节能改造项目”是我公司在行业文献和同行业先进企业的启发下,自主研发的节能技术改造项目。该项目是以“全自动控制的******工艺”为基础,以****机为主体设备,以****为模具制作材料的新型半成品成型工艺、设备。

    该项目取代了部分****工艺、设备。 项目自2007年3月开始进行技术咨询,研讨,制造了样机,取得了较好的初步试验结果;2007年10月,公司设备能源动力部在样机的基础上优化了设备结构和工艺设计,形成了成熟的设计方案,并得到董事会的支持。

    2008年1月,公司董事会作出实施改造决议,责成设备能源动力部主持该项目的一切工作。2008年8月,改造工作开始启动,在公司下属*分厂首先制作安装了第一台样机。

    在详细测算了节能量之后,向**区发改局、环保局提出了项目改造实施申请;2008年9月,项目的主体设备预制工作全面展开。9月23日,公司取得了**区发改局《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发改投资备字[2008]45号),10月6日得到环保局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意见(*环表【2008】061号),即向主管部门逐级递交了《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申请报告》,同时,委托河北省节能监察检测中心对项目的节能量进行了核定。

    由于该项目节能效果明显,而且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受到各级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项目被列为2008年中央投资项目。 为了保证企业生产和项目实施的稳步进行,该项目采取以分厂、成型车间为改造单元,每一单元的****设备系统安装完成,试机并交付使用后,进行下一单元的改造。

    期间,除了液压系统、电控装置等标准设备需要外购,包括设备主体在内的其余设施均采取进购原料,自行制作安装的方式。 下属*分厂水箱成型机的投入使用,显示了显著的节能效果。

    因此,公司加大改造力度。由于改造的准备工作充分,制作车间在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加快了非标设备制作和整体安装速度,该项目得以提前完成。

    到2009年7月底,该项目完成了全部改造计划,20台高压成型机全部投入使用。 二、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1、投资管理情况: 该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中央投资*****万元,******股份有限公司自筹******万元。

    项目资金于2009年7月30日前按时到位,中央投资于2009年9月3日到位,且全部用于该项目的建设。 由于该项目以分厂为单位实施,各分厂所在注册公司设有专门账目,整体项目的账目由各分公司转入,入账手续及凭证完整,支出结构合理。

    按照投资管理办法,发改委对该项目出具备案证后,不存在概算核准等其他问题。 2、项目变更管理: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变更。

    3、施工和设备到位情况: 项目所涉及的*******机投入使用前已经过*******股份有限公司设备能源动力部与设备使用部门对制作安装、试运行情况进行了验收,并做了详细记录。 4、法律、法规执行情况: 该项目本身属节能减排项目,项目涉及的******工艺较****工艺,消除了****过程带来的能源消耗和干燥设备造成的废气、废水、固废排放;设备设计制作并配置了可靠的安全连锁保险装置,可有效预防人身、设备事故的发生。

    5、投入使用情况: 本项目是企业内部技术改造与节能改造项目,不涉及内部组织机构建立和人力资源变动以及生产物资准备等事宜。 6、竣工决算情况: 本项目分期分批且由公司内部单位负责实施,无总体竣工决算。

    7、档案资料情况: 该项目的实施经过了公司董事会会议决策,并形成决议;公司设备能源动力部制定了详细的项目计划书;委托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编制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号:2008年8月404),同时向项目审批部门提交了项目简介和项目建议书;河北省节能监察检测中心于2008年10月8日出具了该项目的节能量核定报告;9月23日取得了**区发改局《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备案证》(*发改投资备字[2008]45号),10月6日得到环保局对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意见(*环表【2008】061号)。**区发展改革局于2009年5月8日。

    国有林场改革

    国有林场 深化改革 1 辽宁国有林场发展现状 全省现有国有林场182个,分布在14个市,57个县(市、区),其中辽东山区99个,辽西北地区69个,辽中南平原沿海地区14个。

    辽中南地区林场分布特点是一个县(市)只有一个林场。国有林场事权管理以县为主,县属林场164个,占90%,厅直5个,市直13个;副处级以上林场3个,副科级以上129个,股级50个。

    2007年,全省国有林场资产总额17.6亿元,林木资产6.2亿元;负债总计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2亿元;营业收入5.4 亿元;林场净利润5032万元;39处国有林场亏损,亏损面达22%,亏损额为1296万元。全省国有林场林业用地面积1134万亩,蓄积量4866万立方米。

    商品林357万亩,公益林776万亩。“石头山”难以绿化的荒山面积33万亩,主要分布在辽西地区。

    职工总数23669人,其中在职17178人,离退休6491人。在职职工中,60%的职工在管理、技术、护林岗位上,40%的下岗职工承包、经营林场森林资源及自谋职业。

    大多数大中专生毕业于20年前左右,人数占8%。辽东山区平均每个林场人数139人,辽西北地区86人,辽中南地区73人。

    全省国有林场实行岗位工资,在职职工平均月工资额845元,退休职工1008元。162个林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88个林场参加了医疗保险,大多数林场没有参加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2 当前国有林场存在的突出问题 2.1 债务负担沉重,生产经营艰难。全省国有林场负债总额8.4亿元,其中银行贷款4.2亿元,主要用于营造林、多种经营项目,每年负担2000余万元的银行利息。

    2.2 社保压力巨大,保障体系不完善。全省162个林场欠缴金额10154万元,20个林场未参保需补缴“进门费”7448万元,共计1.7亿元,压力巨大,林场无法解决。

    同时,保障体系还有不完善方面。 2.3 基础设施落后,自我积累难以建设。

    集中表现在7个场部不通公路,15个场部饮水困难;不通公路工区196个,不通电的188个,不通电话的196个,吃水困难的92个。 2.4 人员包袱沉重,职工分流困难。

    随着国有林场承担任务的转变,造林任务和木材采伐量不断减少,客观上造成人员过多,负担沉重。2007年全省国有林场在职职工17178人,其中在岗的10284人,下岗的6874 人。

    初步推算,全省林场在岗职工中将又有14%人员下岗分流,分流安置就业困难重重。相当部分家庭有两人甚至全家均为林场职工,他们一旦下岗,生活将难以保障。

    3 造成当前国有林场困境的原因 3.1 林场定性不准确,身份边缘化。在调研中,新宾县林业局领导说:“当前林场性质不明,是林场开展工作的最大障碍,是改革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表现在,在人事、工资制度上按事业单位管理,但事业费供给无保障;在劳动用工制度上按企业对待,林场职工在加入养老保险、就业等方面都遭遇到重重困难,下岗职工难以纳入城镇职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地处农村的国有林场,其国有性质也限制了林场享受国家对农村的扶持政策。 3.2 自然环境条件差,投入严重不足。

    辽西北大多数林场位于生态脆弱的高山区和土地贫瘠地区,辽东山区部分林场地处地势险峻的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加之各种冰冻雪压和山洪自然灾害的发生,破损严重,投入严重不足。 3.3 结构调整不到位,经营机制不活。

    近20年,尽管林场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兴办二、三产业,但没有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致使林场产业项目基本失败,同时也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在经营机制创新等方面,虽然林场做了尝试和努力,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和自身条件的影响,一直未能建立健康的经营机制。

    这种单一的经济结构也难以承担以生态建设为主的任务,更满足不了安置职工再就业的需求。 3.4 经营困难重重,生存发展举步维艰。

    全省国有林场经营面积规模不等,最大的24万亩,最小的不足5000亩,设置不尽合理。如桓仁县城郊林场与库区林场的林地隔岭相望,却设置两个林场。

    城郊林场有林面积只有9千余亩,现有职工115人,与大林场一样有相同的管理机构,“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造成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同时,还有部分“无资源、无产业、无资产”的“三无”林场,即东部山区无可采伐森林的林场,西部地区无间种林下土地的林场,同时两个地区又都没有林业产业项目和可开发利用资产的林场。

    4 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对策 4.1 建立新型的国有林场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是深化国有林场改革的核心与前提,不解决管理体制问题,林场改革谈不上深化,也就没有突破与进展。

    根据国有林场承担的主要任务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对我省国有林场实行分类管理,划分为生态公益型林场和商品经营型林场。 4.2 调整国有林场规模与布局。

    对同一地区国有林场数量较多、单个林场经营规模过小的,要减少机构设置,实现规模经营,提高管理效益。进行重新规划布局。

    4.3 妥善安置国有林场富余职工。富余职工安置是深化林场改革最大的难点,林场要帮助他们最大限度地实现再就业,提供生活保障。

    根据我省国有林场实际,拟以下方式安置:一是利用现有林场经营性项目优先安排富余职工,二是林场可采取现金支付经济补偿的方式或以产权流转多种经营。

    国有林场改革最新消息

    河北省国有林场改革进展情况

    (一)国有林场现状。我省现有国有林场140个,营林区835个,总经营面积1167万亩;森林蓄积量2866万立方米,其中天然林蓄积1249万立方米,人工林蓄积161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0.4%。全省共有国有林场职工11706人,其中在职职工8583人,离退职工3123人。通过多年发展,我省国有林场以占全省9%的林业用地,培育了占全省12%的森林面积,形成了占全省28%的林木蓄积,在护卫京津生态安全、培育保护森林资源、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国有林场改革进展情况。一是开展调查摸底。2007年,组织专门力量对全省国有林场的资源、人员、财务收支、生产经营、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查,提出了国有林场改革的基本思路。二是研究起草政策。在全面掌握全省国有林场基本情况基础上,学习借鉴四川、重庆、山西等省经验,正在起草《关于加快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实施意见》,对管理体制、建设布局、人员安置等方面提出了初步意见,待国家政策出台后修改完善。三是启动改革试点。2007年,塞罕坝机械林场通过组建森林生态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实现门票等综合收入增收600多万元,有效弥补了营林经费缺口。2008年,通过积极协调,青龙县把都山林场确定为社会公益型事业单位,职工工资、职工“三险”和公用经费等所需费用,全额纳入县级财政预算。2010年4月,张家口市成立国有林场管理局(正处级),为市林业局下属单位,拟对全市县管国有林场上收市级统一管理。

    (三)主要问题。一是国有林场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我省的国有林场大都始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当时国家投资限制,林场基本生产生活设施建设标准低。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投资力度,但国有林场却被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边缘化,林区的道路、电力、通讯等设施长期不能纳入政府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全省国有林场现有办公危房2209间(占办公用房的36%),生活危房3776间(占生活住房的57%);32个场部、627个营林区不通硬化公路。二是内欠外债缠身。目前全省国有林场背负外债总额达2.8亿元,其中拖欠职工工资9500多万元、拖欠职工养老保险费等社会保险金2900多万元。许多林场因债务繁重,丧失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职工生活也陷入困境,低于当地农村生活水平。三是管理体制不顺。1958年以来,我省国有林场隶属关系先后经历了三次下放—上收、再下放—再上收的变更。目前,国有林场中省直属的18个,市属的4个,县属的118个。市、县管理的国有林场均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大部分国有林场事业经费既没有纳入财政预算,又无企业应有的经营自主权,由于下放管理和这种“企不企、事不事”的体制,引发了许多矛盾和问题,造成了生态建设停滞、森林资源破坏和林场人才流失。

    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报告怎么写

    (一)区别情况,分类指导。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国有农场的具体情况,在改革范围、改革进度、改革方式上区别对待,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二)统一政策,分散决策。改革的政策和要求由中央统一制定,改革的具体实施步骤由各省级人民政府和中央有关部门根据国有农场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财力状况和各方面承受能力自主决定。国有农场办社会职能改革试点的政策要与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改革、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国有农场体制改革等有关政策相衔接。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