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书法作品集序言的范文

    求书画作品集 序言范文

    最近,长期在我省戍边的一位青年军旅书画家杨中文同志,把他近年来创作的一批中国书画作品送来让我看看。

    因为他正筹备举办一次个人书画展,并把作品出版一本集子,即将付梓,嘱我写点意见,并也作为序言吧。 杨中文这个名字,我在书画界尚少听到。

    或许因为退职挂名,自己年老目昏,少过问当前书界活动的缘故,难免孤陋寡闻。但也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有许多真正有志并潜心于探索与创构优秀艺术作品的年轻艺术家,不那么急功近利,不大自我宣传的原因。

    在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好的媒体信息传播手段,也有方便迅捷的出版方式和渠道,良莠不齐,人才庸才并存、艺术与垃圾共处的现象,在书法界尤其热闹。而不善于自我推销和张扬的艺术探索者就很不大为人们所注目。

    中文是因为不太见诸媒体,还是因为只是我的漠然才不知情,都并不要紧。因为自古以来,艺术家奉献于时代的,是他的作品,而不是抄作。

    因此,我抽空把中文的书画作品认真读了几遍,还是就作品论人吧。 中文的书画,以隶书和行草为主。

    其隶书出自汉碑,汉碑为隶书之源,凡习隶书有成绩者,几乎无不是从汉碑入手的。只摹唐以后乃至今人隶体者,乃至故点蚕头,矫描雁尾,波磔做作,笔弱体呆,多成俗书,了无可取。

    中文是一个来自豫东沃土,心怀报国丹心,热血澎湃的中原赤子。他经十多年部队训练的磨砺,长期感悟军旅人生,其风雨历程,铸就了一种北方男儿豪放的性格,所以在隶书的研习中,他主要宗师汉隶。

    大汉之风曾横扫中原,立足天下,而隶书是汉朝盛极之艺术表象,亦是中原文化之核心。中文选择了隶书作为创作主体,并以汉隶为宗主,则表达了一种军人气质。

    中国的两汉时代,在长达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奠定完善了具有奇丽浑朴,庄严厚重的隶书书写风格。达到了令后代难以企及的一个高峰。

    直到清中叶以后考古风起,出土碑刻数以千记,从而有了碑学复兴之风影响及于现代。在汲取汉隶作为自我风格方面,中文以睿智的选择和择优的学习方法,遍临汉碑精华。

    他把传统艺术根植胸中,熟悉掌握各种运笔技巧,谙熟各碑家法,其中尤以好大王碑古朴方正、沉着浑厚的结体作架,省略隶书波磔,参以楚简使转流利,自然随意的线条,结构造型奇诡善变,用笔坚定疾厉,斩钉截铁,势沉力雄,一气贯之,往往会令观者懔然而生敬畏之感。中文在隶书创作中大汉之风舒展明朗,潇散空灵之气溢漫于字里行间。

    而在具体的结构和用笔方面,则又勇于探索新路,立意写出自家面目。他的结字,并未全依汉隶的端庄严整,而是随势流走,布白自由,字体大小错落变化,用笔则更显得自由奔放,从而有了许多的新意象。

    他还汲取了汉简的随势波磔,篆书的中锋钢柔并用,乃至于行草的点画交错和侧锋灵动,时见章草波捺的态势。这些书法创新的创作方法,远远不受传统隶书的程式化的限制。

    这样一种新艺术气象的追求,勿论如何是值得探索的。尽管我们也许认为尚不能称尽善尽美,但中文在走着自己的创作道路。

    如果把以古为体和创新为用的探索之路走好走通,美的意象应该是可以期待的。 隶书之外,中文较擅长的还有行草。

    说实在的,我对行草书有更多的偏爱,因而也难免有更多的偏见。手不莫高而眼光却很严酷。

    当今中国书坛的“行草书”被两种“书法”(如果也真是行草书法艺术的话)搞的让人啼笑皆非。一种是大量的误把“写毛笔字”当作书法的“学者”充斥国中。

    其“毛笔字”既缺乏传统功力,字中无帖意也无碑味,“任笔为体、聚墨成形”(孙过庭语),结字蠢笨,用笔滑俗。有的干脆不用笔而用手、用棍子,似乎中国人只要会用墨在纸上写汉字就可以是书法家。

    另一种是充斥于当今各种“权威”书展甚至一再“获奖”的那种完全抛开传统审美感知的流行书风。这些“书家”有功力,但却故意搞怪,自我结体,偏锋横扫,以丑为美。

    因为有人占据书坛,并累累以“金奖”鼓励“丑书”,结果一次大展,竞相比丑。不知中国书法还有没有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审美观点。

    我看中文的行草书,感觉他在传统临习方面是下过一番功夫的。他写的魏晋碑体正书,虽不能说很好,但也能笔笔到位,字字严紧,古拙而不失雅秀,是完全重传统的作品,可看出用功不少。

    他的行草书尤以小品条幅见佳。其书结字秀美,细看几乎字字有古意,用笔洒脱灵动。

    书写中时出险绝,但不怪诞,从而使整篇章法富于变化。去掉卷中险字,就十分清雅俊美,归之于传统一路,并毫无逊色。

    然而无此中险境则难免单调,故通篇能在传统中生发出创新意象。有的作品能做到一起呵成,思维敏捷,行云流水,气势纵横,苍茫华滋,或题跋、或创作,常透出一种大家风度。

    有的行草写得较稚拙,有较多的变体,其中夹有秦简汉碑笔法,又感到他是在意图追求一种时尚,偶有流行书风的探索和试验。这种探索只要把握好“度”,是可以开拓新意象的。

    和当今那些因为自己是“名家”、“大师”而故意写“丑”唬人欺世的评委们不一样,中文有习汉隶的功底,若用之于行草,其艺术创作的道路当有进步。而中文以如此年轻而有这样的审美感受,是很可喜的。

    中文作为一个年轻的艺术探险者,。

    《中国对联作品集》前言

    《中国对联作品集》(2013年卷)

    前 言

    去年下半年以来,通过梅州的“楹联名家研讨会”、南京的“江南流派研讨会”和运城的“河东风格研讨会”,楹联理论界掀起了一股联家风格流派研究的热潮,这对于联史和联家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当代楹联创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必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西哲云“风格即人”。联家对联作品的艺术风格,首先与作者内在的性格、气质和修养有关,因为对联作为文学作品,毕竟突出体现了作者的精神面貌,集中体现了作者的审美倾向,综合体现了作者的文学素养,所有这些都构成了“风格”这一概念的内核。而在这一层面之上,还存在一些外在的因素,对联作品的风格在体现了作者的古典文学修养的同时,还体现了作者对于对联文体的形式要求的综合掌控能力,更体现了作者对于特定题材的把握能力,从最宏观角度说,作者的风格还受制约于所处时代对联文体发展所达到的高度。

    就具体的对联作者而言,对联风格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萌生,到变化,再到定型。对联作品风格萌生和变化的过程,其实就是作者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每个作者在学习为联之初,是谈不上什么作品风格的,如同一个初生的婴儿谈不上有什么个性,但随着作者以深厚的学养和浓厚的兴趣投注到对联文体的学习之中,并不断有习作问世,其风格也就随这一过程而萌生出来了。此时的“风格”其实只处在初级阶段,如同一个儿童,虽然可以说有些自己的“小脾气”,但离成熟的个性还有段距离,还有很大的可塑性。

    对联风格从萌生到发展变化,到最后定型,并不是一个可以自动完成的过程,因为每一位对联作者都是处于对联文化发展长河中的某一特定时期,所以他的成长必须要从前代人或同时代人的创作中吸取营养,如果有师承的话当然可以直接从老师那里获得心法,但真正的修为,还要靠自己去体悟和磨练才能最后达到。总之,风格的萌生到定型,需要经过“取法”和“磨练”这两项重要的过程方可实现。

    艺术都是相通的,说到取法和磨练,我们会马上想到对联的学习过程可以用中国书法的学习过程来类比:学书法必先临帖,而且最好临习古人法帖,学对联也必须研习前人的联作,而且最好是清代及民国对联发到到最巅峰时期的制联名家的名联妙对;临古人法帖,一是要学习点画线条之笔法,如同要学习古人妙联在对仗声调上的讲究;二是要学习汉字间架之结体,如同是学习古人妙联在句式及谋篇上的技巧。书法上历来不提倡学习当代人,学对联亦然,古人是最好的老师,所谓“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夫子驰亦驰”,经过艰苦的磨练,久而久之,必得古人之形,亦得古人之神。《易经》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对联作者只有以对联史上最高水平的作者、最契合自己固有性情的作品为学习对象,方才有可能向联语创作的上乘境界迈步。

    当然,得古人之形神,把联写得像古人,并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如同临帖一样,把古人法帖临像了并不是目的,入帖之后还需要在古人面目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性情、学养和审美倾向,再从帖中走出来,从而形成自已的面貌。达到了这一步,才算真正完成了作品风格从萌生到发展,最后定型的全过程。对联是处在发展中的文体形式,想把对联文化推向无愧于前人的更高境地,唯一的出路是继承历代对联高手总结和使用过的最高妙的形式技巧,来表达最贴近自然、社会、人生和心灵的情感和思想内容。

    鲜明的艺术风格得以定型,是一个对联高手成熟的标志,而一群志趣相投的对联高手会自然地形成一个风格相近的流派,若有多个流派争奇斗艳,便是这个时代对联文化高度发达的标志了。当代对联文化能否达到真正繁荣,首先在于对联创作所能达到的高度,这关乎每一位对联作者的努力。没有高水平的创作队伍,空心化的“繁荣”只能是一堆光怪陆离的泡沫,无法经得住时光的考验而在对联史上留下闪光的一笔。平心而论,当代对联创作真正形成自己鲜明艺术风格的作者其实屈指可数,也就是说,我们大部分作者还都处于个人风格的萌生、变化和发展期,只要向古人看齐,从传统中吸取养料,我们大家都还有很大的发展和进步的空间。

    编 者

    2014年12月13日

    作文集的前言

    晕!帮你想:一定要写书法好,学习成绩年级第一,很团结。。..这些内容吗?

    这个可以吗?

    俗话说:“文学成就梦想。”写作文是吐露自己心声的最好的方法,我一直记得老师告诉我们的话:写作最重要的不是语言华丽,而是要有真情实感,要是自己写的,有自己的感情。

    看见自己的作文汇集成册,第一页到最后一页,我一页一页的看,一页一页品味,看着自己从幼稚一点点长大,从思想单纯走向成熟。我是多么愉快啊!

    其实,做一本集是很复杂的,要选定文章,编辑,写前言,定书名……

    可是辛苦之后总会有回报,汗水之后一定会有灿烂的笑脸,当你手拿自己的成果,看见自己从拼音作文到文字流畅,从一两句话到接近千字文,从语言平淡到文字优美。

    从一年级的初学乍练到六年级的融会贯通,酸,甜,苦,乐的往事历历在目,你享受着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喜悦。前言:各位同学各位家长,马上就要毕业了,让我们彼此留个纪念吧。这本书记录了我们六年级同学每一个人的一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够认真阅读,珍惜这本书,因为这本书记载了同学们的友谊。

    谢谢 历历在目,你享受着成长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兰亭集序的散文特点是什么??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为诗集《兰亭集》所写的一篇序文,但就其内容和形式而言,它又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书序,而且是我国文学史上一篇立意深远、文笔清新自然的优美散文。

    文章从兰亭集会落笔,首先用简洁的文字点明集会的时间、地点、缘由和与会人物,接着用抒情的笔调,描绘了清雅优美的山、水、林、竹等自然景物,而正是这些自然风光引起与会者饮酒取乐、临流赋诗的雅兴,下文就自然转入叙写雅事,叙写与会者“一觞一咏”、“游目骋怀”的种种欢乐情景。段末以“乐”字作结,揭示了与会者沉浸在美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得到审美愉悦而暂时忘却烦恼的情趣。

    第二段作者紧承上文“俯”“仰”二字和“信可乐也”一语,转写人世变幻、情随事迁的情况。不管是“晤言一室之内”的静者,还是“放浪形骸之外”的躁者,他们虽都在一时一事上“快然自足”,但是这些眼前的美景和人世的欢乐,“俯仰之间,已为陈迹”,乐极而悲生,他们不得不面对严酷的现实:“老之将至”、“终期于尽”,人生苦短。至此,作者自然提出“死生亦大矣”这一主旨。本段末以“痛”字反诘作结,不仅为呼应上段的“乐”,更为引起读者深思“死生”这一人生最重大问题。

    第三段作者抓住死生问题,进一层表明自己的生死观。作者首先借古立论,说明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重视死生问题,自己也不能例外。接着作者针对当时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无经济大略的社会风气,痛斥“一死生”、“齐彭殇”的老庄学说为“虚诞”、“妄作”,从而表明了作者积极进取的生死观,而这正是作者编辑《兰亭集》并为之作序的目的。文章前面两段分别以“乐”、“痛”作结,最后一段以“感”字作结,表明作者坚信后世读者会从斯文(这篇序文)中产生同感:认识死生问题的重要,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纵观全文,作者着眼死生二字,借一次集会宴游阐明人生哲理,表明了作者深远立意。同样是写了宴游情景,但石崇的《金谷诗序》、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等文章,抒发的却是人生短暂,需及时行乐的情怀,立意显然不及作者的《兰亭集序》深远。作者生活在东晋时代,当时统治集团偏安江东,不思进取。士大夫崇尚玄学,清谈之风很盛,而作者却公开批评“虚谈废务、浮文妨要”,颇想有所作为。从作者给中军将军殷浩、会稽王司马昱、太傅谢安等人的信中,可以看出作者忧国忧民,渴望救国家“倒悬之急”的大志和旷达进取的人生态度。当然,由于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作者不可能始终坚持这一正确的人生态度,永和十一年(公元355年)春,即作者写完《兰亭集序》后两年,作者因深感空怀壮志,报国无门,又因与扬州刺史王述的矛盾恩怨,愤而称病去官,且到父母墓前立誓永不再仕。此后便“尽山水之游,弋钓为娱”,去寻求“当以乐死”的境界,反映了作者晚年思想渐趋消极虚无。这是我们在全面评价作者一生思想时应该注意的。

    《兰亭集序》之所以流传千古,不仅因为其立意深远,而且因为其文笔清新流畅,朴素自然。魏晋时期出现了骈文的高潮,骈文几乎占有了一切文字领域,这种文体讲究对偶、辞藻、音律、典故,极不利表情达意。在这种骈文风行的时代,作者能不拘成格,用洒脱流畅、朴素简洁、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写景,叙事,抒情,议论,充分体现了作者散文的个人风格。特别是文中用了“群贤毕至”、“崇山峻岭”、“茂林修林”、“天朗气清”、“游目骋怀”、“情随事迁”、“感慨系之”、“若合一契”等词语写兰亭山水之优美,叙时人宴游之雅致,抒盛事不常之感慨,议死生意义之重大,而这些词语从此便被后人当作成语使用,极大丰富了祖国的语言宝库,从而也奠定了《兰亭集序》在中国文学上的地位。

    作品集中的“序”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写?

    序,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内容应为介绍和评论该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你可以介绍一下你们组的书的内容,写作缘由,经过,旨趣和特点.

    序这种特殊的文体,是只宜添花不宜挑刺的。这是写序的基本原则和根本出发点,无论何时都要一定要遵守的。最普通的写法,是介绍一下作者的情况,然后找出一两处说得过去的章节,夸上几句,鼓励一番,溱个千把字就算完成任务了。但有些书稿,用他喝了二两小酒后的话来说,根本就是文字垃圾,用显微镜也找不到一两句像样的文字,想夸上两句都难。这就需要一些特殊的技巧了。这技巧就是不说作品,只写其他,这样才可能达到让人满意又不至于让自己良心过于不安的目的。如果作者所处的环境比较艰苦,就渲染一下他怎样在克服困难坚持写作,精神可嘉。如果当地历史悠久,就掉掉书袋写写历史文化传说,然后说丰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作家。如果当地风景秀丽,就写写山水风光,然后说山水孕育了作者熏陶了作者。如果作者是一位官员,就说他在繁冗的公务之余还能写出这些文章来,很不容易。如果作者是自己的熟人,可以抚今追昔,谈一番革命友谊,说说他的成长过程。如果作者是一位美眉,那更好办了,只要夸她漂亮,是美女作家就行。

    小学生参观书法作品心得体会范文

    书法是人的衣冠仪表,是才能风度的象征,中国人都希望写得一手好字,字如其人,文章华国,书法华身,书法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一门艺术。

    著名书法家潘守宇认为书法有三要素:1,人品:心正则笔正。(唐太宗问柳公权书法;另外世人不欣赏奸臣蔡京的书法作品,而推崇蔡襄的书法!) -人品不高,笔墨无法。

    -----范曾什么人写什么字,什么人画什么画。明末清初名医、文学家 、书法家傅山先生在《作字示儿孙》中讲:作字先做人,人奇字自古;纲常叛周孔,笔墨不可补;未学颜公书,先读颜公诂,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书道》中说:“自来书品,视其人品。

    故无学不足以言书,无品尤不足以言书,此书道之理也。”2,苦练:历史典故记载:(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染。

    -笔成冢,墨成池,不及羲之即献之;笔秃千管, 墨磨万挺,不做张芝做索靖。(中国历史上几位成功书法家的苦练典故。)

    民国大书法家沈尹默说“学书十年,当有小成”,隋代智永禅师学书法四十年不下楼。3,书卷气:退笔千管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个人学识修养关乎书法成就!多读书,宋代黄庭坚说“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如何去俗,就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学养和内涵,书法到了高阶段,写的其实是思想,是气质,是情绪,是一种精神和人格修养的表达。

    古代大书法家一般同时也是大学问家。中国书法是一种独特艺术。

    “它不是诗而有诗的韵味;不是画而有画的灵动;不是舞而有舞的飘逸;不是歌而有歌的悠扬。”(鲁迅语)“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

    (黑格尔语)“书法是我们民族文化的载体”。(刘炳森语)中国的书法艺术不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宏大精深。

    从殷商开始,经历了秦汉的辉煌,魏晋的风韵,隋唐的鼎盛,宋元的神意,明清的繁华。它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的一朵奇葩。

    无论是宏幅巨制还是扇面尺牍,都有一种不愠不火、不急不燥、儒雅自然、飘逸洒脱的视觉魅力。这种魅力能使不懂书法的人觉得美,使爱好书法者觉得雅,使研究书法者觉得耐看。

    当今书法可谓是热闹非凡,书法的各书体、各流派异彩纷呈。书法的求异、求怪、求险曾向一阵飙风一样席卷书坛,但一阵骚动之后,人们再重新审视书法本体发现自己所付出的“探索”仍未超出前人的范畴,只是在一个汉字的组合中误入一个又一个的怪圈。

    固然也不有不少人为此出了“名”,但就书法本源讲,无异于真正意义上对书法艺术的背离。 书法是通过用毛笔在纸上写字来修炼心性的功夫! 书法最直接呈现人生状态和心相(象)是末梢神经的外现,跟人最接近! 美是均衡,美是符合了宇宙的某种频率(天人合一),动静的平衡,《兰亭》就像舞蹈,每一个动作都是您觉得不可能呆住的平衡!《兰亭》为何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是因为它在打破平衡时维持了平衡。

    “龙跃天门,虎卧凤阙”的动态平衡美!就像惊鸿一瞥的瞬间凝化在纸上成为永恒呈现在您的面前,书法是时代和书法家的心电图!----这是形。 《兰亭集序》是天下第一行书,是以情作书的光辉典范,通篇洋溢着:“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意境,让人观赏有:“清风出袖,明月入怀”的感觉。

    ---这是神!慧心苦练炉火纯青的书法技艺,笔锋流转透射天地人生哲理;挥毫泼墨感悟诠释人与天地!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将书法限制死板,但是一流的书法家都是从法度中走出来的,“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 。

    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杨振宁在《中国文化与科学》中说:“我有一个朋友,熊秉明,是一个书法家、画家、雕塑家,又是一个美学理论家、文学批评家。

    他写了一本已经一版再版的书,叫做《中国书法理论体系》,书中这样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书法。”他之所以这样讲,就是因为书法最能够体现这个抽象化、浓缩化的精神。”

    民国大书法家沈尹默说“学书十年,当有小成”,隋代智永禅师学书法四十年不下楼。学习书法,路是很长的,多临帖习字!熟读书法史,遍览古代经典作品,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对于什么是书法才会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

    多读书,宋代黄庭坚说“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如何去俗,就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学养和内涵,书法到了高阶段,写的其实是思想,是气质,是情绪,是一种精神和人格修养的表达。古代大书法家一般同时也是大学问家。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