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澜与佛教
宗教界人士对范文澜的论佛教的真面目怎么看
个人看法。
佛的本意是觉悟,顿悟智慧,以求解脱。佛家的世界观方法论可调节心智,带来希望,使心生安乐,自在无碍。
而佛教终究是一个宗教组织,为了自身的发展壮大,不由使用诸多手段,如讲修佛有能得无上大能力的,这是以力量诱惑人;如讲不信佛堕入无间地狱的,这是以恐惧威吓人,这些不是佛的本意,是教的手段,与基督教讲天堂地狱并无区别。实质是一种营销方法。
但营销并不影响产品,不论所谓佛教真面目如何,那也不是佛的真义。佛是佛,僧是僧,佛法是佛的思想,佛教是僧的组织。
僧的水平决定教的性质。你信佛,行善积德,讲因果关系,阿弥陀佛,愿我佛普度众,这些都是好的。
花钱买个开光的佛像,去上几柱香,也没什么错,求个心理安慰。但佛家讲众生皆有佛性,你拜佛终究是拜自己,拜的是自己的心灵。
和僧无关,和范文澜更无关。
各位佛教同修,看看范文澜疯狂反对佛教,请逐条加以批判驳斥,来
谁来的,在那里反他?
"于他邪说,随顺忍受,是名外道" 反邪说有理
佛弟.子有所忍,有所不忍!所不应忍者,即随顺忍受外道邪说。何以故?若随顺忍受诸外道邪说,令众生邪见滋生,终不能解脱生 死而到彼岸;不唯如此,外道邪说能令众生颠倒谤法,于佛所说法而起怀疑诤论,有大过失故,不应随顺安忍诸外道邪说。《大.庄严法.门经》云:「(文殊菩萨)又问:『谁是外道?(金色菩萨)女言:于他邪说,随顺忍受,是名外道。』若有菩萨为救护众生慧命,修大慈悲心故,当于外道所,显扬圣教,破斥邪说!于佛门中之附佛外道,更应以正.法 教诫,摧邪显正。若有受三皈五戒之佛弟.子,于附佛外道之邪说横流、误导众生视而不见,不兴慈愍心,不施以正知见对治,不能随缘随力救护,能救却不救,随顺 忍受外道邪说者,不名为修忍辱行,无有功德故!同于外道,非我佛弟.子也。
阿黎阇是什么意思
亦作"阿阇梨"。 2.梵语 ācārya 的译音。意译为"轨范师"。可矫正弟子的行为,为其轨则模范,是高僧的敬称。
阿阇黎,意即规范,谓其能为人规范,故云阿阇黎。在古代印度,阿阇黎本为婆罗门教中教授弟子有关吠陀祭典规矩、行仪之师,后这一词为佛教沿用。
阿阇黎有五种:一为出家阿阇黎,即比丘剃度之师,跟他出家,他将为之授沙弥十戒;二为授戒阿阇黎,即比丘受戒之师,教导你怎样求戒;三为教授阿阇黎,即比丘教授之师,教授经典读法、意义之师;四为授经阿阇黎,即比丘受经之师,教授经文;五为依止阿阇黎,与比丘共居,指导比丘起居之师,或比丘仅依止从学一宿之师。
唐 颜真卿 《西林寺题名》:“[ 西林寺 ]有 法真 律师,深究清浄毗尼之学,即律祖师 志恩 之上足,余内弟 正义 之阿闍黎也。”
五代 齐己 《送谭三藏入京》诗:“阿闍梨与佛身同,灌顶难施利济功。”
宋 苏轼 《十八大阿罗汉颂》:“月明星稀,孰在孰亡。煌煌东方,惟有启明。咨尔上座,及阿闍梨。代佛出世,惟大弟子。”
范文澜 《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密教]这些规范,必需经阿闍梨(闍音shē,传法师)传授。”
奚侗 《辛亥岁暮杂诗》:“八国垂涎舍利子,西来健者又阿闍。天风吹满群龙起,夺得魔王佛口须。”
中国化的佛教与原始佛教有什么根本区别?
中国化的佛教与原始佛教有以下区别: 1、信众规模不同 1)中国化的佛教发展很好。
佛教自西汉传入中国,南北朝时兴盛起来之后一直稳步发展,传播至中国大部和朝鲜半岛、日本等地区,影响上亿人口。 2)印度原始佛教目前信徒极少,印度大约只有0.8%的人口信仰佛教。
佛教在发源地印度被边缘化,远不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信徒多,甚至不如锡克教等。 2、演化不同 1)中国化的佛教和中国本土的道教,儒家,相互融合了不少。
2)印度原始佛教逐渐与印度教相互融合。 3、修行方式不同 1)中国化的佛教,强调以佛陀的一生行持为榜样,以成佛为修行的最终目标,追求菩萨道的普渡众生。
按照佛陀的众生平等,人人本来均有如来智慧德相的理念,强调通过佛法无量劫的修持,众生都能成佛。 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的修习,历经52道菩萨道阶位的修持(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最终成就佛果。
2)印度原始佛教,主张恪守戒律。托钵乞食,注重禅修,精密观照,以罗汉的解脱为目标,强调修炼自我的声闻乘。
主要通过“八正道”等自我修持,达到最高第四果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不认为除释尊外其他众生能成就佛果。 4、僧人戒律不同 1)中国化的佛教,僧人必须食素。
认为人吃肉有促成杀生的罪,在因果经中还提到一个人吐血是因为他吃肉。 2)印度原始佛教,僧人可食“三净肉”。
(1)那只禽兽不是亲自或叫他人杀 ( 那只禽兽不是特地被杀来供养他的 ) 。 (2)没有见到那禽兽被杀时的情况。
(3)没有听到那只禽兽被杀时所发出的叫喊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原始佛教 百度百科-汉传佛教。
游戏小说中出现的阿赖耶大概是什么
阿赖耶(ālayavijñ;āna),梵语alaya之音译;大乘佛教术语,意译为“藏识”,为瑜伽行唯识学派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一。
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谓能藏一切。 范文澜《唐代佛教·佛教各宗派》:“末那与阿赖耶互相为因。” [1]
阿赖耶是语根 ālaya 的衍生语,意思就是“收藏”,出于《增壹阿含经·卷第十·劝请品·第十九》中的一句话:“人不信受,亦不奉行”,此文同巴利S.vol-1p.136的:“Alayarama kho panayam paja alayarata alayasamudita·”将此句译为中文,就是:“又彼诸人是乐阿赖耶、喜阿赖耶、悦阿赖耶。”
在型月世界中,“抑止力”一直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某些情况下会出动,借力给他人用以解决危机。抑止力有两种,一种是“星球的抑止力”名为“盖亚”,一种是“人类的抑止力”名为“阿赖耶”。那么,型月世界的两大抑止力,盖亚和阿赖耶是什么样的存在?
这两种抑止力是相似但是不完全相同的两种力量。“盖亚”的意志是“只要地球还存在,其他怎样都好的意志”,而“阿赖耶”是人类至上,防止人类灭绝的意识。由于人类是离开地球就无法生存的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建筑、文学、绘画和音乐、语言和文字等等。
建筑
如何看待宗教和文化的关系,这是每一个民族在发展文化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例如,我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现存的河南嵩山嵩岳寺砖塔,山西五台山南禅寺、佛光寺的唐代木构建筑,应县大木塔,福建泉州开元寺的石造东、西塔等,都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许多佛教建筑已成为我国各地风景轮廓线突出的标志。在一片郁郁葱葱之中,掩映着红墙青瓦、宝殿琼阁。精巧的佛教建筑为万里锦绣江山平添了无限春色。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则作为古代雕刻美术的宝库举世闻名,它吸收了键陀罗和印度的特点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造像艺术,是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
文学
佛教还为中国文化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王维、白居易、苏轼的诗歌。变文、俗讲和禅师的语录体都和中国俗文学有着很深的关系。
绘画和音乐
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既、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由此可见佛教对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至于音乐方面,公元3世纪,中国已有梵呗的流行。唐代音乐又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代音乐至今还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庙中。
语言和文字
赵朴初这样说:“胡适当年写《中国哲学史》半途辍笔,就是因为当时不懂佛学写不下去了。我国当代著名的史学家范文澜早年曾对佛教文化采取过虚无主义态度,但到了晚年却开始系统地钻研佛经,表示自己需要补课。这位史学家对人说,在中国历史上,佛教和文化关系如此之深,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可是人们还是不重视研究佛教,把它看成粗俗的宗教迷信。例如对玄奘这个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翻译家、旅行家、语言家和佛学大师,在西方学者的世界史著作中都给他留下了应有的篇章。在印度他的名字更是家喻户晓,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把他尊为历史上的四大伟人之一。但在中国,人们反而只知《西游记》里的唐僧,不知中国文化史上的玄奘。更有甚者,有人还把佛教文化,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单纯地当作生财之道,发生了许多不该发生的事情,授人以中国不尊重文化的话柄。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成分。语言是一种最普通最直接的文化,我们中国汉语的大量用语,如世界、如实、实际、平等、现行、刹那、清规戒律、相对、绝对、觉悟、意识、忽然等等都来自佛教语汇。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
梁启超先生曾统计日本人所编的《佛教大辞典》,共收有“三万五千余语”汉语佛教词汇,佛教词汇不仅占据汉语词汇一个大部分,还大量包括了高端的行而上的词汇,从广度和深度上大大拓展了中国文化。可以说,没有博大精深,灿烂缤纷的佛教词汇充实,就没有中国汉语文化的成熟。因此,今天在制订文化发展战略时应该提出认真研究佛教文化精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