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加电梯报告范文

    旧楼安装电梯申请书怎么写

    旧楼加装流程及指引

    一、

    加装电梯筹备

    1、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意向调查

    在本大楼对各位业主加装电梯项目进行意向调查,并汇总加装电梯签名表。

    2、

    收集同意加装电梯业主的房产证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一式两份),并在复印件上签名。(越秀区规划报建时需提供房产证原件或者在房管局购买房产证查册表)

    3、

    委托设计院做加装电梯规划报建设计

    1)规划报建设计图,需提供本大楼原有各层平面图、剖面图、立面图,基础图等图纸资料。

    2)需从广州市城市规划勘察设计院购买两份1:500地形蓝图及一分电子文件(需时间3个工作日)

    3)设计院完成规划报建图需时间(一周)

    4、

    提交规划报建资料

    业主代表携带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前往区规划局建设工程管理科申报加建电梯工程建筑方案审查。需以下资料:

    1)

    同意加装电梯签名表及委托业主代表的委托函;

    2)

    房产证原件(或房管局购买的查册表)及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并有业主签名;

    3)

    规划报建图纸、结构安全说明等资料(设计院提供)

    5、

    加建电梯建筑设计方案审查(区规划局审,需一个月)

    6、

    加建电梯批前公示(10日)

    1)

    委托区公证处公证

    2)

    规划局制作公式牌

    7、

    加建电梯规划许可证

    批前公示完毕后10个工作日出《加建电梯规划许可证》。

    8、

    设计院完成加建电梯施工图设计(一周)

    9、

    凭规划许可证向当地供电所申请用电。

    10、

    业主根据加建电梯施工图对拟参与加建电梯建设项目的施工队伍邀标,并确定施工队伍。

    11、

    施工队伍进场施工

    土建约需2~3个月(钢结构梯井2个月完成),电梯安装调试1个月。

    电梯安装申请报告怎么写?

    电梯安装前,应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安装单位共同对电梯井道和机房(如果有)按本工艺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查,对电梯安装条件作出确认。

    3 基本要求 3.1 安装单位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 具有完善的验收标准、安装工艺及施工操作规程。 3.1.2 具有健全的安装过程控制制度。

    3.2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3.2.1 电梯安装前应按本工艺标准进行土建交接检验,并填写附表A《电梯安装土建交接质量验收记录表》。 3.2.2 电梯安装前应按本工艺标准进行电梯设备进场验收,并填写附表B《电梯安装工程设备进场质量验收记录表》。

    3.2.3 电梯安装的各分项工程应按本工艺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个分项工程应有自检记录。 3.3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3.3.1 参加安装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

    3.3.2 承担有关安全性能检测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仪器设备应满足精度要求,并应在检定有效期内。

    3.3.3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在电梯安装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3.3.4 分项工程质量应分别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检查验收。

    3.3.5 隐蔽工程应在电梯安装单位检查合格后,于隐蔽前通知有关单位检查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4 一般规定 4.1机房(如果有)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4.1.1 机房内应设有固定的电气照明,地板表面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lx。

    机房内应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源插座。在机房内靠近入口的适当高度处应设有一个开关或类似装置控制机房照明电源。

    4.1.2 机房内应通风,从建筑物其他部分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排入机房内。 4.1.3 应根据产品供应商的要求,提供设备进场所需要的通道和搬运空间。

    4.1.4 电梯工作人员应能方便地进入机房或滑轮间,而不需要临时借助于其他辅助设施。 4.1.5 机房应采用经久耐用且不易产生灰尘的材料建造,机房内的地板应采用防滑材料。

    注:此项可在电梯安装后验收。 4.1.6 在一个机房内,当有两个以上不同平面的工作平台,且相邻平台高度差大于0.5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并应设置高度不小于0.9m的安全防护栏杆。

    当机房地面有深度大于0.5m的凹坑或槽坑时,均应盖住。供人员活动空间和工作台面以上的净高度不应小于1.8m。

    4.1.7 供人员进出的检修活板门应有不小于0.8m*0.8m的净通道,开门到位后应能自行保持在开启位置。检修活板门关闭后应能支撑两个人的重量(每个人按在门的任意0.2m*0.2m面积上作用1000N的力计算),不得有永久性变形。

    4.1.8 门或检修活板门应装有带钥匙的锁,它应从机房内不用钥匙打开。只供运送器材的活板门,可只在机房内部锁住。

    4.1.9 电源零线和接地线应分开。机房内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4.1.10 机房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 4.2 井道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 井道尺寸是指垂直于电梯设计运行方向的井道截面沿电梯设计运行方向投影所测定的井道最小净空尺寸,该尺寸应和土建布置图所要求的一致,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电梯行程高度小于等于30m时为0~+25mm; 2 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30m且小于等于60m时为0~+35mm; 3 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60m且小于等于90m时为0~+50mm; 4 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90m时,允许偏差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4.2.2 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井道,井道的隔离保护、井道壁、底坑底面和顶板应具有安装电梯部件所需要的足够强度,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且应不易产生灰尘。 4.2.3 当底坑深度大于2.5m且建筑物布置允许时,应设置一个符合安全门要求的底坑进口;当没有进入底坑的其他通道时,应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且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空间。

    4.2.4 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井道可装设采暖设备,但不得采用蒸汽和水作为热源,且采暖设备的控制与调节装置应装在井道外面。

    4.2.5 井道内应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井道内照度应不得小于50lx,井道最高点和最低点0.5m以内应各装一盏灯,再设中间灯,并分别在机房和底坑设置一控制开关。 4.2.6 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内各电梯的底坑之间应设置最低点离底坑地面不大于0.3m,且至少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2.5m高度的隔障,在隔障宽度方向上隔障与井道壁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150mm。

    当轿顶边缘和相邻电梯运动部件(轿厢、对重或平衡重)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m时,隔障应延长贯穿整个井道的高度。隔障的宽度不得小于被保护的运动部件(或其部分)的宽度每边再各加0.1m。

    4.2.7 底坑内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底坑内不得有积水。 4.2.8 每层楼面应有水平面基准标识。

    5 施工准备 5.1 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进场验收和复试要求 5.1.1木质样板应选用无节、干燥、韧性强、不变形的木材。并且应加上面刨光、平直。

    5.1.2根据提升高度不同,样板横断面不小表5.1.2中所列数值。 样板横断面要求 表5.1.2 提升高度(m)厚度(mm)宽度(mm) ≤20 20~60 >6040 50 6080 100 100 注:表中要求尺寸为加工后净尺寸。

    5.1.3加工后横断面不小于100*100mm的木方(架设样板)、角钢,M16膨胀螺栓。

    安装电梯申请书怎么写

    电梯安装前,应由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土建施工单位、安装单位共同对电梯井道和机房(如果有)按本工艺标准的要求进行检查,对电梯安装条件作出确认。

    3 基本要求 3.1 安装单位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3.1.1 具有完善的验收标准、安装工艺及施工操作规程。 3.1.2 具有健全的安装过程控制制度。

    3.2 电梯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3.2.1 电梯安装前应按本工艺标准进行土建交接检验,并填写附表A《电梯安装土建交接质量验收记录表》。 3.2.2 电梯安装前应按本工艺标准进行电梯设备进场验收,并填写附表B《电梯安装工程设备进场质量验收记录表》。

    3.2.3 电梯安装的各分项工程应按本工艺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个分项工程应有自检记录。 3.3 电梯安装工程质量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3.3.1 参加安装工程施工和质量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

    3.3.2 承担有关安全性能检测的单位,必须具有相应资质。仪器设备应满足精度要求,并应在检定有效期内。

    3.3.3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均应在电梯安装单位自检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3.3.4 分项工程质量应分别按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检查验收。

    3.3.5 隐蔽工程应在电梯安装单位检查合格后,于隐蔽前通知有关单位检查验收,并形成验收文件。 4 一般规定 4.1机房(如果有)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4.1.1 机房内应设有固定的电气照明,地板表面上的照度不应小于200lx。

    机房内应设置一个或多个电源插座。在机房内靠近入口的适当高度处应设有一个开关或类似装置控制机房照明电源。

    4.1.2 机房内应通风,从建筑物其他部分抽出的陈腐空气,不得排入机房内。 4.1.3 应根据产品供应商的要求,提供设备进场所需要的通道和搬运空间。

    4.1.4 电梯工作人员应能方便地进入机房或滑轮间,而不需要临时借助于其他辅助设施。 4.1.5 机房应采用经久耐用且不易产生灰尘的材料建造,机房内的地板应采用防滑材料。

    注:此项可在电梯安装后验收。 4.1.6 在一个机房内,当有两个以上不同平面的工作平台,且相邻平台高度差大于0.5m时,应设置楼梯或台阶,并应设置高度不小于0.9m的安全防护栏杆。

    当机房地面有深度大于0.5m的凹坑或槽坑时,均应盖住。供人员活动空间和工作台面以上的净高度不应小于1.8m。

    4.1.7 供人员进出的检修活板门应有不小于0.8m*0.8m的净通道,开门到位后应能自行保持在开启位置。检修活板门关闭后应能支撑两个人的重量(每个人按在门的任意0.2m*0.2m面积上作用1000N的力计算),不得有永久性变形。

    4.1.8 门或检修活板门应装有带钥匙的锁,它应从机房内不用钥匙打开。只供运送器材的活板门,可只在机房内部锁住。

    4.1.9 电源零线和接地线应分开。机房内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4Ω。

    4.1.10 机房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 4.2 井道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4.2.1 井道尺寸是指垂直于电梯设计运行方向的井道截面沿电梯设计运行方向投影所测定的井道最小净空尺寸,该尺寸应和土建布置图所要求的一致,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当电梯行程高度小于等于30m时为0~+25mm; 2 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30m且小于等于60m时为0~+35mm; 3 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60m且小于等于90m时为0~+50mm; 4 当电梯行程高度大于90m时,允许偏差应符合土建布置图要求。

    4.2.2 全封闭或部分封闭的井道,井道的隔离保护、井道壁、底坑底面和顶板应具有安装电梯部件所需要的足够强度,应采用非燃烧材料建造,且应不易产生灰尘。 4.2.3 当底坑深度大于2.5m且建筑物布置允许时,应设置一个符合安全门要求的底坑进口;当没有进入底坑的其他通道时,应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且此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空间。

    4.2.4 井道应为电梯专用,井道内不得装设与电梯无关的设备、电缆等。井道可装设采暖设备,但不得采用蒸汽和水作为热源,且采暖设备的控制与调节装置应装在井道外面。

    4.2.5 井道内应设置永久性电气照明,井道内照度应不得小于50lx,井道最高点和最低点0.5m以内应各装一盏灯,再设中间灯,并分别在机房和底坑设置一控制开关。 4.2.6 装有多台电梯的井道内各电梯的底坑之间应设置最低点离底坑地面不大于0.3m,且至少延伸到最低层站楼面以上2.5m高度的隔障,在隔障宽度方向上隔障与井道壁之间的间隙不应大于150mm。

    当轿顶边缘和相邻电梯运动部件(轿厢、对重或平衡重)之间的水平距离小于0.5m时,隔障应延长贯穿整个井道的高度。隔障的宽度不得小于被保护的运动部件(或其部分)的宽度每边再各加0.1m。

    4.2.7 底坑内应有良好的防渗、防漏水保护,底坑内不得有积水。 4.2.8 每层楼面应有水平面基准标识。

    5 施工准备 5.1 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进场验收和复试要求 5.1.1木质样板应选用无节、干燥、韧性强、不变形的木材。并且应加上面刨光、平直。

    5.1.2根据提升高度不同,样板横断面不小表5.1.2中所列数值。 样板横断面要求 表5.1.2 提升高度(m)厚度(mm)宽度(mm) ≤20 20~60 >6040 50 6080 100 100 注:表中要求尺寸为加工后净尺寸。

    5.1.3加工后横断面不小于100*100mm的木方。

    关于对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建议报告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住宅的要求逐步从“经济型”向“小康型”发展, 改善和 提高现有居住水平成为广大居民的迫切需求。

    由于历史的原因,上海有大量 宅没有电梯,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问题越来越引起民众(特别是居 住在无电梯楼 房中的中老年居民)的关注。 二、国内加装电梯实例和相关结构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已有多个居住小区成功实现了对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取 得了 良好的社会效益。

    图为上海湘府花园加装电梯后出入口处实景。图2 为南京台城花园居民自己 申请、自 费建设、经各相关部门审核批准建造了居民楼外挂式电梯。

    除此以外,上海结合“平改坡” 工程,在闸 北区试点完成了住宅加层加电梯的改造(6 层,底楼居民搬住七楼,底楼出售给街道做 老年活动之家)。北京地区的郑常庄、莲花池和车道沟等地约6 万平方米的既有住宅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课题项目“既有建筑功能提升工程技术中心课题”(课题编号:11DZ2282400)项目 第43卷增刊 工业建筑 2013 结合房屋综合改造完成了增设电梯的工作‘21。

    上海市政府近年来非常重视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问 题,在居民的强烈要求和人大代表的呼 吁下,相关的设计规定也在积极制订中。在制订设计相关规定的过程中,对于加装电梯前是否需对 有结构进行抗震鉴定,并按照鉴定结果采取抗震加固措施的问题,各方专家们展开了激烈讨论,各 有各的观点和看法。

    而上文中列举的全国各地的实例中,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进行了抗震性 能鉴定,而有的没有进行。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些讨论和分析。

    南京台城花园加装电梯施工阶段实景三、加装电梯结构与既有建筑之间的关系 (一)新老结构关系问题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新的加装电梯井道和既有建筑 之间的关系,从结构角度 来说,可以有以下两种关系: l、加装电梯结构与原结构上部脱开的方案。在加装电梯与既有结构间设置防 伸缩缝,加装电梯部分本身的设计应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这种方案的优点是新增电梯井道结构为独立结构,计算模型简单,传力路径清晰,对原结构不 会产生任何影响,故而也就不需要做抗震鉴定及加固;但缺点是因电梯井道跨度小(为了减小对周 边建筑的日照影响,电梯一般都选择小型电梯),高度高(为满足使用和电梯设施的要求,电梯井道 高度一般不小于既有住宅的高度),导致井道结构高宽比大,稳定性差,自身抗震性能也相应较差。 假设加装电梯的井道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若与原结构彻底脱开,很难避免在一个方向上 出现单跨框架,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1.5 条中明确规定:甲、乙类建筑以及高度大于24m 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高度不大于24m的丙类建筑不宜采用单跨框架结构。

    若加装电 案。同时采用此方案,原结构的抗震性能也并没有得到改善。

    由此可见,加装电梯结构与原结构脱开的方案有种种问题,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2、加装电梯结 构与原结构相连的方案。

    另一种做法就是加装电梯结构与原结构相连的方案,在上文中提到的 全国各地已经实施的各工 程案例几乎都选择了新老结构相连的方案。在上海,截止2001 年底的统计,7 层以下的住房总面积 18937万平方米,其中需拆除改造的有4000 万平方米,没有电梯的多层楼房面积约15000 万平方 言之,这些住宅当时设计时遵循的规范与现行规范之间至少有两次改动,如果严格按照鉴定、加固的流程进 行,那么首先所有住宅都需要鉴定,并且大部分建筑或多或少的都会涉及到加固工作 量。

    对于如此大量的 住宅加装电梯,筹措资金本就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果再加上这笔费用,资金 .。

    旧楼加装电梯如何申请?

    1。

    可以住宅小区、幢或单元为单位提出申请:以幢或单元为单位申请的,申请人应为该幢或单元业主。分单元加装电梯不影响本幢房屋其他单元结构安全和安全疏散的,可以单元为单位申请。

    2。申请需“两个2/3以上”业主同意:加装电梯的申请,应经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且占总户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并签订协议后提出。

    分单元加装电梯的总面积和总户数按照本单元房屋面积独立计算。加装电梯拟占用业主专有部分的,还应当征得该专有部分的业主同意。

    3。加装出资比例业主自愿协商确定:加装电梯协议应包括对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事项、建设内容及费用预算、维护保养方案及费用预算、相关费用筹集和分摊方案等内容。

    出资分摊比例应由申请业主相互自愿协商确定。4。

    可向属地街道申请可行性论证:申请人可先提出概念性方案,经业主或社区(村)签署意见后,向属地街道申请可行性论证。申请材料包括申请报告、协议及申请人名单、代理授权委托书及代理人证、概念性方案、电梯维护管理方案等,可由代理人承诺在后续环节提交。

    5。概念性方案等内容要还要公示:其他业主有异议的,应实名向见证单位书面提交。

    注意:各地政策不同,以当地消息为准。

    求一篇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电梯方面的)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查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查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查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查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