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范文

    rlc串联谐振电路研究论文

    RLC 串联电路谐振特性的实验研究 徐思成 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 河南 平顶山 467002 摘 要 : 用谐振补偿实验法 通过对 RLC 串联电路幅频特性的分析 、 实验和研究 引入了谐 振补偿电阻和谐振损耗补偿角的概念 提出了一种测量谐振频率 ω0 及品质因数 Q 值的新方法 “ 给出了实验数据 总结出了计算公式 即 Q KQLωo”. 关键词 :串联谐振 谐振补偿电阻 谐振频率 谐振损耗补偿角 品质因数 中图分类号 : TN701 文献标识码 :A RLC 串联电路谐振频率ω0 及品质因数 Q 是两个很重要的物理概念 不仅用于物理分析 1 而且在物理实验中亦作为测量的基本内容 4 . 因此 全面深刻地理解 ω0 及 Q 的物理意义是至关重要的 . 关于 ω0 及 低通特Q 值的物理意义在许多专著和教科书中大都作了详尽的讲解 本文试图通过对 RLC 串联电路高 、性的幅频特性的分析 研究 ω0 及 Q 值与幅频特性的关系 从而找出一种测试 ω0 及 Q 值的新方法 . 高 低通特性与 ω0 及 Q 值的关系1 、 电容和电阻时 其响应的 在 RLC 串联电路中 当激励为正弦信号时 若稳态电路响应分别取自电感 、网络函数具有二阶高通 、 低通和带通的特性 1 2 4 . 1 A L 和 A C 的交点为 ω0 低通转移电压比函数为 : 如图 1 所示的 RLC 串联电路中 若电感线圈无损耗电阻时 其高 、 图 1 RLC 串联谐振电路 . . UL ω j L ω2 LC AL . - 1a US R ω 1/ ω j L j C 1 - ω2 LC ωRC j . . UC 1/ ωC j 1 AC . 1b US R ω 1/ ω j L j C 1 - ω LC ω 2 j RC . ω2 LC AL 2a 1 - ω LC 2 ω 2 2 RC收稿日期 :2003 - 10 - 26作者简介 : 徐思成 1971 - 男 河南开封人 讲师 长期从事电工电子技术研究和教学工作 . 20 许昌学院学报 2004 年 3 月 . 1 A C 2b 1 - ω LC 2 ω 2 2 RC . . 令 AL A C 则得 ω2 LC 1 即 ω ω0 1/ LC 3c 由 2a 、2b 及 3c 三式可知 高低通特性的幅频特性曲线交点只能是 ω0 而与值的大小无关 其中 ω0 为电路谐振状态下的角频率 . 、 . 2 AL 和 A C 的交点在 rL rC 的条件下仍为 ω0 如图 2 所示电路中 当电感中存在着损耗电阻 rL 时 在电容中串联一个电阻 rC 并令 R0 rL rC R 则对应的高 、低通转移电压比函数为 : 图2 含补偿电阻的 RLC 串联谐振电路 、 、 U′ L rL ω j L ωrL C - ω2 LC j A′ 4a L 、 ω 1/ ωC 1 - ω2 LC ωR0 C R0 j L j j U′ S 、 、 U′ C rC ωC j 1 ωrC C j A′ 4b C 、 R 0 ω 1/ ω j L j C 1 - ω LC ω 0 C 2 j R U′ S 其幅频特性为 : 、 ω LC 2 ω L C 2 2 r A′ L 5a 1 - ω LC 2 ω 0 C 2 2 R 、 1 ω2 C 2 L A′ C 5b 1 - ω LC 2 ω 0 C 2 2 R 、 令 A′ A′ 则有 1 - ω2L C 2 ωrC C 2 1 ωrC C 2 . L C 进一步令 rL rC 则得 ω ω0 1/ LC 6c 低通特性曲线的交点也只能是 ω0 而与 Q 值的大小无关 . 由 5a 5b 及 6c 三式可知 : 高 、 我们在电路中串联一个电阻 rC 称为谐振补偿电阻 其意义是 :在 rC 存在的前提条件下 为使高 、 低通特性的幅频特性曲线的交点仍为谐振频率 ω0 . 尽管 rC 的串入会使 Q 值降低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改变 R0来满足对 Q 值的要求 5 谐振的含义是对 ω0 而言 补偿的含义为我们测试 ω0 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 3 谐振时电压相量分析 、 、 、 、 θ 谐振时有关电压相量图如图 3 所示 . 尽管谐振时 U′ 和 U′ 等大但不反向 φ ≠ 而 UL 和 UC 仍保 L C持等大反向的特点 同时我们可以方便地知道 : 、 、 U′ L ω0 L U′ C 1 ω0 L R0 R0 tgφ ω0 rC C R0 * rL Q rL 、 、 7a rL U′ rL U′ rC 、 、 U′ L U′ C Q 、 sinφ 、 sinφ 7b U S U S 第 23 卷第 2 期 徐思成 : RLC 串联电路谐振特性的实验研究 21 7a 中 φ 称为电感 L 的谐振损耗阻抗角 tgφ 为电感元件谐振 式 时的品质因数 QLω0 5 . 在我们引入谐振补偿电阻 rC 时 φ 亦可称为电 容 C 的谐振损耗阻抗角 . 可见 谐振补偿电阻的作用是使电感和电容 具有相同的谐振损耗阻抗角和相同的品质因数 QLω0 QCω0 . φ 越大 4 QLω0 和 Q C 0 越大 电感 L 和电容 C 的损耗越小 ω . 同时由式 7a 可知 : Q rL tgφ R0 rCtgφ R0 Ktgφ KQLω0 KQLω0 K 越小 电感 L / / 和电容 C 的损耗越小 . 由于 0 K 1 因而 Q 小于 QLω0 和 QCω0 . 这表明 了利用谐振损耗阻抗角来计算电路品质因数的一种计算方法 式 7b 给出了 Q 值的简捷测试方法 . 2 实验方法及特点 211 实验电路 根据以上的分析 我们提出在电路中串联一个被称为谐振补偿电 图3 谐振电路电压量图 、 阻 rC 的测试方法来测量 ω0 与 Q 值 如图 4 所示 . 图中 U S : 正弦波信 号源 XXD22 或 XFD - 7A C :标准电容 RX7/ 0 L :标准低频电感 BG7/ 4 rL : 标准电感 L 的线圈直流电 阻 rC :补偿电阻 电阻箱 ZX21 R 联电阻 V 1 、 2 交流电压表 G - 98 或 DA - 16 F : 数字频率计 V B E312 . 212 测试方法 根据我校实验设备的实际情况 首先根据谐振频率 f 的理论值 测对应的 f 状态下 BG7/ 4 标准低频电感和交流 损耗电阻 r 值 . 其次 选择电阻箱值为 rL rC 以及根据 Q 值的要求来选择 R 有必要的话可以通过测试电阻箱值使 其符合要求 甚至在高频情况下可以考虑电容的损耗电 阻 再按图 4 连接电路进行测试 改变信号源频率 注意其 输出电压不宜过大和电压表量程的选择 直到两电压表的 ω 图 4 0 和 Q 值测量电路 读数相同 则其对应的频率就是 f 最后调节信号源电压为规定值 读取两电压表的示数即为 U′ 和 U′. L C 若有必要的话 再将电压表接至电容 C 的两端读取 UC 值即可 . 3 实。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论文

    我们从一个试验的观察结果得出RLC串联谐振的效果和造成谐振的必要条件。

    试验装置需要一台信号发生器,一个电容一个有几欧姆直流电阻的电磁线圈,还有一个高频电流表,用于观察发生谐振时的电流变化。试验前,先把电容线圈和电流表统统串联起来,把两端连接到信号发生器,好了。

    试验开始,打开信号发生器电源开关,频率调节钮在0位。这时电流表没有显示,随着调节钮的角度不断加大频率输出的不断提高,在某一时刻,电流表开始微微抖动。

    这是进入谐振的前兆,所谓准谐振状态。再加大钮的角度,猛然间电流表有了很大的显示,到这里已经进入谐振状态。

    接着再次加大钮的角度,电流表又有小的显示,证明电路又退出了谐振。试验说明刚开始输出频率很低,电容的阻抗极高,不能形成谐振,进入准谐振状态时频率已经够高了,但是感抗和容抗还没有相等。

    频率再提高,进入感抗,容抗完全相等的那一刻,谐振发生了。当频率进一步提高,感抗已经大于容抗,因此电路也退出谐振。

    以上试验说明了RLC谐振的必要条件是在某一特定频率条件下,而且感抗,容抗必需相等,在这里我们忽略线圈的直流电阻,才能形成谐振。

    RLC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实验的一些问题

    实际上,串联谐振电路比并联谐振电路的理论分析更简单些。

    1,2:

    f。就是让容抗等于感抗的那个频率,谐振就是电抗为0。概念上,好像没有'电流发生谐振',某个电压发生谐振这样的提法的。因为谐振是指这个电路的状态,这时电路的各部分自然也就处于谐振状态了。(当然,谐振并不保证某个元件上的电压最大,因为在有些情况下,元件的电压可能会在频率为0时才最大,所以谐振并不以电压最大作为依据)。

    3,可以的,但由于方便性,精度等等原因,一般不用这个方法。

    4,提高Q值。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