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隔离整改报告范文
消毒隔离与医疗防护
医务人员的防护:接触病人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应戴手套;离开隔离病室前,接触污染物品 后应摘除手套,洗手和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 戴双层手套;进入隔离病室,从事可能污染工作 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离开病室前,脱下隔 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更换清洗与消毒,或使 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 处置。
物表与环境要求:所有仪器设备用后应清洁、消毒和/或灭菌。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计等应专 用。每天定期擦拭物体表面或消毒,抹布用后消 毒;病人出院后终末消毒,医疗废物密封运送。
患者的隔离:限制病人活动范围,病情允许时,病人应戴外科口罩;应减少转运;探视者应戴外 科口罩;加强病房通风,或进行空气消毒。 医护人员的防护: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 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近距离接触病人( 1m以内),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进行可能产生喷溅的操作时,应戴护目镜或面罩,穿医用防护服www.dehsm.com/topic-17.html或隔离衣;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分 泌物、排泄物等物质时应戴手套;脱去手套等防护用品后应认真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患者的隔离: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至有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的医疗机构进行收治,并注意转送过程中 医务人员的防护;有条件时,应收住负压病房,病人住 单间或同种感染病人住同一病室;病情允许时,病人应 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保持门窗 关闭,定期进行严格的空气消毒。
急诊科消毒隔离措施
(一)工作人员上班时必须衣帽整洁,治疗操作时戴口罩,每检查一个患者后应用洗手液、流动水洗手。检查传染病患者后用消毒剂擦(喷)2次,或以消毒洗手液、流动水洗手3遍。
(二)各种急诊抢救包、治疗包、检查包应在消毒灭菌有效期内使用,一用一消毒或灭菌。
(三)无菌敷料罐开启后应在24小时内应用,无菌镊(钳)、碘酒(酒精)瓶、油膏罐、浸泡盘、插瓶等,每周压力蒸气灭菌,如有污染随时消毒。保证浸泡无菌镊(钳)的消毒液液量,及时添加。
(四)一次性输液器、注射器用后将针头丢在利器盒内,注射器乳头毁形后弃入黄色垃圾袋中。如确有明确血迹、体液污染的一次性注射器,不必分离针头及毁形,直接丢入利器盒内焚烧处理。
(五)患者用过的橡胶鼻导管、胃管等放入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用清水洗净,压力蒸气灭菌后备用。气管插管使用后,用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洗净,低温灭菌后备用。
(六)金属器械使用后,浸泡于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30min,送供应室进一步处理,灭菌后备用。
(七)体温计浸泡于5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或75%酒精30min取出,清水洗净后擦干备用。
(八)使用过的压舌板、开口器、舌钳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洗净擦干,再经压力蒸气灭菌后备用。
(九)观察室患者用过的水壶、药杯、餐具、便器,按病房消毒隔离制度执行。
(十)肝炎、痢疾等传染病患者,应单独隔离或就地隔离诊疗,并按各病种的消毒常规执行。
(十一)候诊室、诊室、抢救室、观察室、治疗室、换药室,每日用250mg/L含氯(溴)消毒液擦拭门、窗、桌、椅、车、柜、轮椅等表面,每月彻底清洗1次。墙壁、地面、急救推车(平车)等如有血液污染立即用500mg/L含氯(溴)消毒液消毒清洗。
(十二)传染病患者离开诊室后,可用1g/m3过氧乙酸进行气溶胶喷雾或三氧机进行室内空气消毒;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溴)消毒液进行擦拭,地面用500mg/L含氯(溴)消毒液拖地。
消毒隔离质量检查内容
很荣幸能为你解答!
一、护理质量评价的目的及内容 (一)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1目的 ①可以衡量工作计划是否完成,衡量工作进展的程度和达到的水平。 ②检查工人作是否按预定的目标或方向进行。 ③根据提供护理服务的数量、质量,评价护理工作需要满足病人的程度、未满足的原因及其影响的因素。为管理者提高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④评价指标和批准的确立是质量控制的主要形式和护理的指南。 ⑤通过评价工作结果,可以肯定成绩,找出缺点和不足,并指出今后的努力方向。也可通过比较,选择最佳方案,如选用新技术、新方法等。 ⑥可检查护理人员工作中实际缺少的知识和技能,为护士继续教育提供方向和内容。 2原则 (1)评价应是实事求是的。评价应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上,将实际执行情况与原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比较。这些标准必须是评价对象能够接受的,并是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衡量的。 (2)对比要在双方的水平、等级相同的人员中进行,就是所定标准应适当,不可过高或过低。过高的标准不是所有的护士都能达到的。 (二)护理质量评价的内容 护理工人作质量控制的对象主要包括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护理人员的质量两个方面。根据控制纠正措施作业环节不同的分类方法,控制内容包括:对护理工作的基础质量(属前馈控制,也可称背景或要素质量)、过程质量(属现场控制,也称环节质量)、结果质量(属反馈控制,也称终末质量)进行控制,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质量(属前馈控制)、行为质量(属现场或环节控制)、结果质量(属反馈控制)进行控制。 1护理人员质量评价 定义:即对执行护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的正式的评价,考察其完成护理工作的情况。 护士工作的任务和方式是样化的。因此在评价中应从不同方面去进行。如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成任务所具备的基础知识,与其他人一起工作的协调能力等。近年来,对护理服务的评价多注重护理人员的基本条件和素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护理活动过程的质量等方面,或将几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 (1)素质评价 评价系统应重视人员的基本条件、基本素质、各人能力的评价。如人的积极性、坚定性、首创精神、道德修养、心理素质、工作态度等。这种评价一般应多次反复进行,而不应一次评价后即作结论,同时应结合其他评价内容进行考虑。 (2)行为评价 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中的行为进行评价,即注意护理人员现实工作做得如何,例如护理操作程序的执行是否符合标准,在医嘱执行过程中有无错误等。评价标准注重护理人员的服务行为,观察护士在各个环节上的行为质量。这种评价的优点是可以给护理人员以具体的标准、指标,有利于工作质量的提高。缺点是评价过程太浪费时间,评价内容局限在具体人物范围内,比较狭窄,而且只能评价在岗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 某病房对责任护士任务的执行情况评价为:评价项目评价等级及格需改进达到标准超过标准出色1执行医嘱情况 2掌握病情变化情况 3基础护理是否落实 4仪器运转及维修记录 (3)结果评价 是对护理人员护理服务结果的评价,可以使护理人员明确该项工人作的具体要求。但在实际中由于很多护理服务质量不容易确定具体标准、数量及测量的标准,尤其是病人的临床护理结果取决于多种因素,有些结果也不是短期能反应出来的,所以结果评价较为困难。因此,该评价方法较少单独使用,可以采用综合性评价的方法,以全面评价护理质量。 (4)综合性评价 即用几方面的标准综合起来进行评价,凡与护理人员工作结果有关的活动都可结合在内,如对期望达到目标、行为举止、素质、所期望的工作结果、工作的具体指标要求等,进行全面评价。 2护理质量的评价 有三种主要类型: ①基础质量:即建立在护理服务组织结构和计划上的评价内容,着重在执行护理工作的背景方面,包括组织结构、人员配备、资源、仪器设备等,可以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条件。如护理部管理质量标准就属于这一类。 a环境:如病人单元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 b人力安排:根据病情需要,护士长是否在人员配备上做出了合适的安排,包括人员构成是否合适,人员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等。 c器械: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要根据客观的标准数据来计量。如氧气瓶内压力、备用消毒物品使用期限、药品及物质基数等。 d病房结构,表格记录,规章制度的制定情况:病房布局是否合理,病人床位的安排合适与否以及护理文件的书写制度是否明确等。 这些都是护理服务要素方面的标准,这些内容是提供高质量护理的重要保证。 ②过程质量:评价护理活动过程是否达到质量要求。其中包括: a执行医嘱的准确率:如差错次数,临床医嘱的执行是否及时等。 b病情观察及治疗结果的观测:如体温、脉搏、呼吸的测量时间、病情记录,危重病人观察项目、观察时间及各种疾病特殊观察要求等。 c对病人的管理:如生活护理
消毒隔离未落实的危险因素
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医护人员工作时间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和必要的防护措施,并保持清洁。
二、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四、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五、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衣物。
六、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七、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八、加强各类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九、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 十、对特殊感染病人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十一、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十二、治疗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十三、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垃圾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十四、严格执行陪护及探视制度,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多重耐药菌的消毒隔离措施有哪些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医疗机构应当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实施隔离措施,首选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留置导管、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医务人员实施诊疗护理操作中,有可能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粘膜、血液和体液、引流液、分泌物、痰液、粪便时,应当使用手套,必要时使用隔离衣。完成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的诊疗护理操作后,必须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三、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四、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
怎样做好消毒隔离及护理措施落实
普通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应达到以下要求:
一、医护人员工作时间必须穿戴工作衣帽、口罩和必要的防护措施,并保持清洁。
二、按要求报告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三、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开,同类感染病人相对集中,特殊感染病人单独安置。
四、病室内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应湿式清扫,遇污染时即刻消毒。
五、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1-2次,枕芯、棉褥、床垫定期消毒,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禁止在病房、走廊清点更换下来衣物。
六、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柜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七、弯盘、治疗碗、药杯、体温计等用后应立即消毒处理。
八、加强各类设备、卫生材料等的清洁与消毒管理。
九、便器应固定使用,保持清洁,定期消毒和终末消毒。
十、对特殊感染病人及其用物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处理措施。
十一、传染性引流液、体液等标本需消毒后排入下水道。
十二、治疗室、病室、厕所等应分别设置专用拖布,标记明确,分开清洗,悬挂晾干,定期消毒。
十三、垃圾置塑料袋内,封闭运送。医用垃圾与生活垃圾应分开装运;感染性垃圾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
十四、严格执行陪护及探视制度,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护理操作整改措施
仅供参考,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写的。
根据我院现存的护理安全隐患制订了如下整改方案及整改措施。 一.切实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大力倡导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思想。
具体措施: 1.护理人员必须坚持每周一例会工作制度,参加每周的医疗安全教育学习,发现一次不执行按医院的规章制度处罚。 2.结合我院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的理念,提供主动服务,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倡护理人员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3.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二.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和完善适合我院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具体措施: 1. 要进一步落实《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切实。
仅供参考,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写的。 根据我院现存的护理安全隐患制订了如下整改方案及整改措施。
一.切实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树立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大力倡导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思想。 具体措施: 1.护理人员必须坚持每周一例会工作制度,参加每周的医疗安全教育学习,发现一次不执行按医院的规章制度处罚。
2.结合我院开展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的理念,提供主动服务,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提倡护理人员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服务于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评选活动。 3.通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夯实基础护理服务,在全社会树立医疗卫生行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形象,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二.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总结经验,逐步探索和完善适合我院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建立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护理工作水平。
具体措施: 1. 要进一步落实《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的要求,切实加强护理管理,规范护理服务,夯实基础护理。 2. 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
1) 医院、病房有完整的创建计划、目标任务和实施措施,护理人员经注册上岗,规范执业。 2) 建立健全临床护理工作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标准。
3) 建立护士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各级各类护士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规范临床护理执业行为。 4) 建立护士绩效考核制度,根据护士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的数量、质量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晋升、评优相结合。
3.明确临床护士应当负责的基础护理项目及工作规范,必须履行基础护理职责,规范护理行为,改善护理服务。 4.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
分级护理的服务内涵、服务项目要包括为患者实施的病情观察、治疗和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康复和健康指导等内容,并纳入院务公开,作为向患者公开的内容,引入患者和社会参与评价机制。 三. 加强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的学习。
具体措施: 1.开展《护士条例》、《卫生部关于加强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通知》、《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每月至少一次,让护理人员掌握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条文。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断规范护理工作流程,制定病人安全管理预案。
3.加强质量监控措施管理,加大关键质量控制力度,科室建立质控小组,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和各环节质量管理,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消除和减少隐患的发生。 4.反复强化护士的法律意识,利用晨会和平时业务学习进行法律知识与防范医疗纠纷案例的讲课,用具体案例告知护士,任何一个细小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定期召开安全分析会,让护理人员结合岗位工作,寻找容易出现错误的环节,尤其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制定改进措施。更新管理理念,鼓励护理人员上报安全隐患,并设立隐患自查报告奖励制度,如隐瞒不报,则按相应制度惩罚。
四.加强护理“三基”“三严”的学习考核 具体措施: 1.每有一次理论考试,一次技术操作考核。 2.鼓励护理人员参加院内外的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培训。
3.制订优惠政策,鼓励护理人员参加成人高等教育以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技术及理论知识。 4.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加强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每二月请上级专家来我院指导讲课,护理人员轮流到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