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认知心理学范文
求心理自我认知范文一篇
现代人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可说无所不知,但却少自知。
而自知乃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
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
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 (1) 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
我们先从家庭中的感情扩展到外面的友爱关系,进入社会又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有自知之明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
但是通过和人比较认识自己应该注意比较的参照系。 第一,跟别人比较的是行动前的条件,还是行为后的结果?大学生来大学学习,如果认为自己来自农村,条件不如别人开始就置自己于次等地位,自然影响心态和情结,而大学毕业后看行动后的成绩才有意义。
第二,跟人比较是看相对标准还是绝对标准?是可变的标准还是不可变的标准?经常有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如他人。其实他们关注的可能是身材,家世等不能改变的条件,没有实际比较的意义。
第三,比较的对象是什么人?是与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还是个人心目中的偶像或极不如已的人?所以,确立合理的参照体系和立足点对自我的认识尤为重要。 (2) 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即我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
一般人通过自己所取得的成果,成就及社会都是一种学习,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成败得失,其经验的价值也因人而异。
对聪明又善用智慧的人来说,成功,失败的经验都可以促他再成功,因为他们了解自己,有坚强的人格特征,善于学习,因而可以避免在蹈失败的覆辙;而对于某些自我比较脆弱的大学生,失败的经验更使其失败。这也是最常见的现象。
因为他们不能从失败中学到教训,改变策略追求成功,而且挫败后形成怕败心理,不敢面对现实去应付困境或挑战,甚至失去许多良机;而对一有些自我狂大的人而言,成功反可能成为失败之源。他们可能幸得成功便骄傲自大,以后做事便自不量力,往往遭失败的多,或成长过于顺利,又有家世,关系,而一旦失去“保护源”,便一蹶不振,不能支撑起独立的自我。
因此一个大学生由成败经验中获得的自我意识也要细加分析和甄别。 (3) 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
从我与己关系中认识自我,看似容易实则困难。我们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我”中去认识自己: a. 自己眼中的我。
个人实际观察到客观的我,包括身体,容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气质,能力等。 b. 别人眼中的我。
与别人交往时,由别人对你的态度,情感反映而觉知的我。不同关系的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不同,它是个人从多数人对自己的反应中归纳出的统觉。
c. 自己心中的我,也指自己对自己的期许,即理想我。我们还可以从实际的我,自觉别人眼中的我,自觉别人心中的我等多个我来全面认识自己。
但是,对于现代大学生而言,虽然有多个“我”可供认识自己,但形成统合的自我观念比较困难。因为现代社会急剧变迁,改革开放后多元价值的影响,使现在的大学生自我认识难以客观,全面。
以"自我分析"为题写一篇800字的心理作文
我这儿有两篇范文,你可以参考一下:自我个性心理分析范文1我是一个热心、真诚、坦率、乐于助人的人。
在气质类型上属胆汁质和粘液质混合类型。平时严于律己,常常给自己定一个稍微高一点的目标,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地学习和提高。
凡事往好的方面想。善于忍耐,不仅能接受自我,也能接受他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闪光点,为人处事会为他人着想,与他人相互沟通和交往,人际关系协调和谐,能和集体融为一体。
能处处尊重、信任他人。 热爱工作,有上进心,要求自己有进步,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充实自己,更好地从事教学工作。
能调节管理情绪,心境良好。虽然也会有消极的情绪,但一般不会长久。
能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谦虚不卑,自尊自重,学会满足。思考问题的方式是适中和合理的,待人接物能采取恰当灵活的态度,能够与步调合拍,也能与集体融为一体。
总的说来,本人能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适应环境,会享受美好人生,知足常乐。申请C证的理由:1、个性上的一些优点,适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
如热心、真诚、坦率、守信、善于体谅人和理解人,乐于助人等性格特点都是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有利条件。2、心理学技巧与方法对于班主任工作和学科教学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与学生交往中学生能敞开心扉与你交往、沟通,这样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3、现阶段许多学生迫切需要得到帮助,而心理教育的专业人才紧缺,因而有一种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能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学生提供一些帮助,那将是我最大的满足。
再说投身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可以使自身的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自我个性心理分析范文2我是一个安静内向,敏感,稳重、情感体验深刻,观察力敏锐,做事审慎的人。
我心地善良,温柔热情,有责任感,富有人情味。我有较强的自我克制能力,态度稳重,不易分心,遇事谨慎,持久力强。
情绪较稳定、平静,我大多数情况下能很好地管理自己,不太会生气。有较强的觉察情绪的能力,比方说面临较大的压力或抉择时,我会有一点点焦虑,但是我会及时觉察并调节。
申请C证的理由:我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仪已久,不仅因为它是一项助人的事业,而且就我个性而言,非常适宜干这个工作。1、参加工作以来,我利用各种机会不断提高自已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现在,我看到自己的学生面对理想的困惑、学习的焦虑和各种情感问题感到力不从心,在心理健康辅导的知识和技巧上出现了不足,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做为一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重要性,我决定要成为一名具备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能力的老师。2、班主任工作,使我更了解学生,更深深地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我希望自己能阳光灿烂地面对学生,用甘甜的雨露滋润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阳光雨露下健康快乐的成长。助人自助,是我心灵的追求!。
怎么写自我认知自我认知怎么写
自我认知 首先要知道 1.我是谁 2.我要的是什么?(一生、目前) 3.我的才华和资源是什么? 4.影响我成长和发展的障碍是什么 5.我希望未来一年有什么变化。
6.我的机会在哪里。 7.谁是我的最佳资讯来源。
8.我该如何改头换面以获得成功。 9.我的任务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自我认知中的心理档案 1、性别倾向 2、心理年龄 3、心理简历 4、个人特长 一个人其实潜能也许表面看不出来 如:我擅长体育、文艺、音乐 自我意识结合时准反映真实情况 5、气质类型 气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6、个性倾向(个性特点)--弗洛伊德的本能特征 焦虑 自我防御(压抑 替代 深情 合理化 补偿 反作用 退缩 升华) 7、自我意识特点(归因) 8、合作精神 9、心理健康状况 认识自己的几个层次 1、认知使命(我想要的是什么) 2、认知角色(社会角色与心理角色) 3、了解信念与价值观(信念的盘点) 4、了解情绪(感觉与情感控制) 自我认知范文 (一)我的性格 和平型:内向、旁观者、悲观 特点:性格低调、易相处、很轻松、平和、无异议、耐心、适应力强、无攻击性、很好的聆听者、具有外交手段(说话绕弯、不直接)、人际关系好(和事老)所以朋友很多、不爱生气。
缺点:不容易兴奋、拒绝改变、喜欢一成不变、目标感不强、看似懒惰、不愿承担责任、回避压力、沉默、马虎。 切入点:和这类型的人交往、一定要鼓励他、促进他 注意点:这类型过分时会毫无主见、做事漫不经心 自我规划: 1。
让自己快乐起来、给自己尝试新鲜的事物和思想 2。明确生活的责任、不要得过且过 3。
有意识接受督促(找个力量型或完美型) 4.多表达和沟通 (二)我的气质 我的气质属于稳重型,也就是粘液质的气质。 优点:心情平稳、变化缓慢;心平气和、喜沉思;稳重、踏实;善于克制自己,沉着冷静是善于忍耐。
缺点:对事冷淡、固执、疲沓、拖拉、迟钝、缺乏生气等不良品质及由此导致的消极后果。 改善:设置情景磨练应变能力;结交多血质气质类型的朋友,以便气质互补;对疑难问题应反复惊醒思考,不厌其烦,要加快节奏和速度,一适应思维和反应的速度,切忌懒散;利用稳定性,设置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心。
多参加运用发散性思维,提高应变能力的活动。有时候我给人的感觉就太安静,甚至有点呆呆的。
也有些不熟悉我的人会认为我不好相处, (三)我的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的分析要从知、情、意、行四方面分析。 知:人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中所表现的各种心理现象。
情:人认识客观事物时产生的各种心理体验过程。 意:人们为实现奋斗目标,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过程。
行:在意志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就是意志行为。 面对各种事情,我尽我所能。
另外,我还学会了我的时间管理,因此,可以说,我的预科生活是多姿多彩的。 参考资料 自我认知——百度百科。
心理学自我意识理论,给一篇范文
重塑自我意识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摘 要】培养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强的新人,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为达到此目的,必须认清大学生自我塑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自我塑造 主要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目的。
本文从大学生重塑自我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途径等方面作一些浅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部分大学生作为独生子女,生活上依赖性强 在大学里,大学生们要独自一人在外生活,由于以前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生活习惯,当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学习和生活时,思想脆弱、社会经验不足的大学生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
他们在同学的笑声里,就会由自信、大方转为自卑、沉默;有的刚愎自用,处处争强好胜,只是一味要求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有的自命不凡,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教育,只相信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有的一旦遇到困难,就会萎靡不振,缺乏持之以恒的韧劲,没有勇气正视现实。 2.学习动力的暂时消失和学习目标的模糊,使大学生犹豫不决 紧张而有明确目标的高中生活结束了,大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自由、有大量空闲时间的大学,心理上立刻解除了一切压力,同时也就失去了努力的方向。
在大学的学习既无老师的督促,也无父母的逼近,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自觉自愿的事。有的大学生上了大学后,有意无意放松自己,开始享受。
3.怎样处理好人际关系,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使大学生为难 在大学里,同学来自于五湖四海,不同地域、不同生活习惯、不同性格的人走到了一起,同学们一下子无法相互适应。由于大学中活动很多,个性飞扬,展示个人兴趣和特长的机会很多,是改变自己去适应别人、还是让别人去改变来适应自己,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等问题困扰着大学生。
4.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使大学生的心理负荷增大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巩固和发展,市场竞争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对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由于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由竞争衍生出来的损人利己、金钱至上以及享乐主义在大学生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另外,目前我国就业问题比较严重,这也让大学生心神不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担忧。 5.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正常成长也有较大影响 现时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冲击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精神状态。
大学生作为一个庞大的网民群体,在从互联网上获得有益信息的同时,也在接受着许多有害的信息,从而给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二、大学生重塑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 大学生正处于成熟阶段,正向成人过渡,在这一时期,大学生需要进行全新的人生定位,建立新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因此,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这一转变,从而实现人生的巨大跨越。 1.确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科学证明,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促进人类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生活习惯是生活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不良的生活习惯是诱发大学生身心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帮助大学生尽快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有机结合 在大学时期,学生的意识开始向以自己本身的心理动向为对象发展,他们是根据主观的自我和主观感受的社会现实所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达到的自我状态。他们一个是理想(主体)的自我,一个是现实(客体)的自我。
如果主体与客体能保持大致的平衡,即个体的真正能力、性格、欲望能如实地表现出来,个体便能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出现在别人面前,不需在他人面前掩饰什么,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实际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辅导员应引导学生走适合自己的路,实现主体格客体的完美统一。
3.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形式,也是大学生自我塑造的阵地。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一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校园文化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的特征,它能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为大学生提供锻炼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能力的机会。
二是有利于开发大学生智力,提高文化修养,完善知识结构。三是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一些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可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国情,认识人生,从而有效地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袭。四是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
因为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双胞胎满足大学生的各种需要,如爱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求知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同时,校园文化又能为大学生排除各种心理障碍。
五是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4.运用科学、积极的方法和途径解决心理问题 (1)努力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和掌握心理活动的规律,从而按规。
心理学对自我认识及帮助 论文
由于种种因素,我们抑郁、恐慌、嫉妒、自私、狂妄、焦躁、退缩、痛苦、悲观……我们的心智、勇气和行为也随之受限而退化。
为了战胜这一切的不幸,我们首先必须找回我们自己. 就心理健康而言,这世上是不存在心理绝对健康的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及自我调节能力不同而已。
对于怎么去解决心理问题,我一直都这么坚持认为:要想彻底解决只能靠自己。古人语:“子非鱼,安之鱼之痛。”
别人没有真正完全的经历自己经历的市,所以他根本无法真正完全理解别人的感受。更何况有时候由于人内心思想的复杂性,我们自己都迷失了自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别人又怎么会理解呢?所以别人只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或减轻自己的心理问题。
要想真正根治心理问题还得靠自己。很多时候喜欢看一些关于心理方面的书籍。
所以对心理学如此感兴趣,不是想去为别人解决心理问题,也不是想与别人交往时用心机,而是因为自己曾经受过心理问题的煎熬,害怕以后还会有心理问题,所以想通过学习心理学为自己解决困惑。 不管现实生活中你的心理健康如何,认识自我、找寻自我都是很有必要的。
心理健康的维护是现代人必须重视的一种心理教育,这事预防心理异常的最好方法。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遇到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也就很难有一套固定的适合用于任何人的方法。
我在这里根据自身的经历介绍一些方法,希望我的一些愚见对大家能有所帮助。其实有没有用,关键你自己是否愿意去做,毕竟生活是有它的发展性、变化性,生活本身就是艺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说了这么多,方法就是寻找自我。 寻找自我,从心理学角度看,也是一个对环境条件对自我的认识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与否,直接影响到我们全部的生活品质。我国古代兵书曾反复探讨“知己知彼”的重要性。
其实“知彼难,知己更难”。自我认识的肤浅、片面,往往是形成心理异常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下是我一次自我透视心理问题的经过。 (一)审视自我,悦纳自我。
曾经因为一次重大的挫折,我由自信变得自卑,一下子变成觉得对什么都“我不行”的状态。但对于“我不行”心有不甘,但又无正确的方向且缺乏能力来表现自己,因而故作姿态,与人为难,放纵自我,践踏自我。
在他人无可奈何的眼光中寻找及肯定自我的价值。可最后吞食这种“自暴自弃”苦果的还是自己。
那时候我对自己有过基本认识,但这种认识却是用一种歪曲的形式来对待自己,无法真正接受自己。所幸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终于理性的把自己摆在了现实的环境中,进行探讨并选择适当的目标,寻求良好的方法。
既不能随意退却也不能妄自菲薄,我终于欣然的接受了自我。 (二)迎接现实、挑战现实。
之前自己一直都不敢正视现实,总是脱离现实或是干脆逃避现实,无法正确、客观的评估自身的能力,形成了极大的心理负担。在长期的悲痛之后我尝试去接受现实。
在尝试中,我一方面发挥自身最大的能力去改变环境;另一方面我又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改变做法从而适应环境。我怀抱“走自己的路,吃自己的饭,做自己的事”任他人去评说的精神。
在找回自我、跳出心理问题的困扰后,我发现以前不是整个世界抛弃了我,而是我抛弃了整个世界。 (三)知己可求,善与人处。
人本身是群居动物,与人群共处不仅是生存必要,还可以使我们的苦、乐和能力得到宣泄、分享和体现。能够得到各种信息与帮助,从而使自己活得进步的动力并保持心理平衡和健康。
在自己有心理问题的时候,不要封闭自己,要积极与人沟通,或许就可以从别人那里得到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从而有利于认识自我、找回自我、解决心理问题。
希望大家能在有心理问题时找回自我,从而根治问题。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命运的驾驭者,生命的强者!。
求心理自我认知范文一篇
现代人有很多文化经验,科学知识,可说无所不知,但却少自知。而自知乃是一个自我意识发展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Jone和Hary提出关于人自我认识的窗口理论,被称为乔韩窗口理论。他们认为人对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因为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四部分:公开的自我,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通过与他人分享秘密的自我,通过他人的反馈减少盲目的自我,人对自己的了解就会更多更客观。
认识自我的三条渠道
(1) 比较法——从我与人的关系认识自我
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与他人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我们先从家庭中的感情扩展到外面的友爱关系,进入社会又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有自知之明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但是通过和人比较认识自己应该注意比较的参照系。
第一,跟别人比较的是行动前的条件,还是行为后的结果?大学生来大学学习,如果认为自己来自农村,条件不如别人开始就置自己于次等地位,自然影响心态和情结,而大学毕业后看行动后的成绩才有意义。
第二,跟人比较是看相对标准还是绝对标准?是可变的标准还是不可变的标准?经常有大学生认为自己不如他人。其实他们关注的可能是身材,家世等不能改变的条件,没有实际比较的意义。
第三,比较的对象是什么人?是与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还是个人心目中的偶像或极不如已的人?所以,确立合理的参照体系和立足点对自我的认识尤为重要。
(2) 经验法――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
从我与事的关系认识自我即我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一般人通过自己所取得的成果,成就及社会都是一种学习,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成败得失,其经验的价值也因人而异。对聪明又善用智慧的人来说,成功,失败的经验都可以促他再成功,因为他们了解自己,有坚强的人格特征,善于学习,因而可以避免在蹈失败的覆辙;而对于某些自我比较脆弱的大学生,失败的经验更使其失败。这也是最常见的现象。因为他们不能从失败中学到教训,改变策略追求成功,而且挫败后形成怕败心理,不敢面对现实去应付困境或挑战,甚至失去许多良机;而对一有些自我狂大的人而言,成功反可能成为失败之源。他们可能幸得成功便骄傲自大,以后做事便自不量力,往往遭失败的多,或成长过于顺利,又有家世,关系,而一旦失去“保护源”,便一蹶不振,不能支撑起独立的自我。因此一个大学生由成败经验中获得的自我意识也要细加分析和甄别。
(3) 反省法――从我与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从我与己关系中认识自我,看似容易实则困难。我们大概可以从以下几个“我”中去认识自己:
a. 自己眼中的我。个人实际观察到客观的我,包括身体,容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气质,能力等。
b. 别人眼中的我。与别人交往时,由别人对你的态度,情感反映而觉知的我。不同关系的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不同,它是个人从多数人对自己的反应中归纳出的统觉。
c. 自己心中的我,也指自己对自己的期许,即理想我。我们还可以从实际的我,自觉别人眼中的我,自觉别人心中的我等多个我来全面认识自己。但是,对于现代大学生而言,虽然有多个“我”可供认识自己,但形成统合的自我观念比较困难。因为现代社会急剧变迁,改革开放后多元价值的影响,使现在的大学生自我认识难以客观,全面。
自我认知范文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 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
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
教中学,学中教。因此,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
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二) 坚持写课后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课后反思应包括哪些内容?是否上完课后都要写写教学手记?怎样写教学手记? 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反思。 (1)、思效。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思效”。即上完课后要对本课的教学效果作一个自我评价,比如分析学生哪些内容掌握得好,哪几部分有困难,哪些学生学得成功,还有多少学生需要指导等;同时,还要坚持“阶段思效”,即对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2)、思得。一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体会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教师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3)、思失。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教法的运用,知识的讲解,例题的选择,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反应等方面,课后都会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对于教学工作的不足,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 (4)、思改。
“思”的最终目的是“改”,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得失的客观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后反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一位优秀的教师,上完课后必然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反思。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后反思都必须用文字记述下来,写成手记。教学手记记的应当是有价值的东西。
下面五个方面可供参考: (1)、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此,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2)、教学的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如问题情景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自主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等。 (3)、精彩的片段和成功之举。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的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
从认识自我来谈谈你对心理学这门课的认识
“认识你自己”这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也是西方哲学和一切思辨、科学的开端。
在心理学的层面上,其主要涉及到的是自我意识的理论。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部分。
而“认识你自己”更多涉及到的是自我认识的部分。直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那里,更多关注到了情绪情感层面的“自我体验”部分。
就个体来说,在刚刚出生的时代很少关注于对自己的认识,更多是通过感知觉来认识外面的事物、满足自身的本能需求。直到大约3岁以后,通过认知和生活环境内容的不断丰富,开始慢慢体会到自己与他人的区别,由此自我意识逐渐建立。
所以,自我意识是在一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 就人类整体来说,也正是由于这一点,使得人类最初很少去体会自己,而更多去认识外面的世界。
因此,这也是自然科学先于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发展的原因。
自我认知范文
对于教师来说,”反思教学” 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 作为认识对象而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它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改进教学实践的学习方式,不断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深入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
进一步充实自己,优化教学,并使自己逐渐成长为一名称职的人类灵魂工程师。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
教中学,学中教。因此,如何写好教学反思呢? (1)写成功之处 将教学过程中达到预先设计的教学目的、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层次清楚、条理分明的板书;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应用的过程;教育学、心理学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触;教学方法上的改革与创新等等,详细得当地记录下来,供以后教学时参考使用,并可在此基础上不断地改进、完善、推陈出新,达到光辉顶点。
(2)写不足之处 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上吸取教训,更上一层楼。 (3)写教学机智 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
(4)写学生创新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因此,将其记录下来,可以补充今后教学的丰富材料养分。 (5)写”再教设计” 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
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总而言之,写课后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
一有所得,及时写下,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二) 坚持写课后反思,可以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课后反思应包括哪些内容?是否上完课后都要写写教学手记?怎样写教学手记? 教师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反思。 (1)、思效。
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师最关注的问题,进行课后反思要做到“当堂思效”。即上完课后要对本课的教学效果作一个自我评价,比如分析学生哪些内容掌握得好,哪几部分有困难,哪些学生学得成功,还有多少学生需要指导等;同时,还要坚持“阶段思效”,即对一阶段的教学工作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进行自我评价。
(2)、思得。一节课结束后,回顾教学过程,体会学生学习的成功之处,教师一定能从中受到启发,总结成功的经验,如能及时记录,可作为日后教学工作的借鉴,有助于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3)、思失。课堂教学中有所得也必定会有所失,学生的性格各异,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际教学过程总会有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教法的运用,知识的讲解,例题的选择,板书的设计,学生的反应等方面,课后都会觉得有不尽如人意之处。
对于教学工作的不足,要反复思考,仔细琢磨,采取措施,及时补救。 (4)、思改。
“思”的最终目的是“改”,通过对各个教学环节得失的客观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对策,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后反思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一位优秀的教师,上完课后必然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反思。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后反思都必须用文字记述下来,写成手记。教学手记记的应当是有价值的东西。
下面五个方面可供参考: (1)、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因此,教师在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同时,可以“课后反思”中作为专题内容加以记录,为教材的使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师、教材和学生成为课程中和谐的统一体。
(2)、教学的不足之处。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对它们进行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
如问题情景的创设有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学习活动的组织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自主学习有没有流于形式?有没有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等等。 (3)、精彩的片段和成功之举。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因为一。
求一篇主题为个人成长报告,生命感悟,自我意识,情绪管理,网络心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论文(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我成长,我快乐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摘要:人生是一个过程,心理也是一个过程,成长中充满着喜怒 哀乐,悲欢离合,阴晴阳缺——回顾自己三十多年的成长历程,远离 亲人的幼年生活让我体会了亲情的重要,形成了我独立、倔强、敏感的性格;不服输、重拾自信的少年生活造就了我热情、感性、坚强的个性;积极向上、勤奋努力的青年使我感受快乐、走向自信。
特别是 婚姻的失败和工作中接踵而至的打击, 造成了我心里潜在的自卑情结 和人格的改变。成长历程中的每一份付出都为我带来新的收获、每一 次挫折都使我承受着自卑,但我还是要感谢挫折对我的磨砺,因为它让我学会了关爱、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更加积极面对人生的热情。
与心理学的近距离接触源于在师范学校读书的时候, 那时的我就 对这门神秘而充满魅力的学科充满了好奇。 从事教育工作后我更深切地感受到心理健康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于是我立志做一名心理咨询师,期待今后的人生体验更加精彩。
【关键词】心理咨询师二级论文、自我成长经历、自我分析、职 业行业分析(正文) 年过三十,忽然觉得有无数的烦恼。亲子关系的困惑,工作的压 力和枯燥,让我心烦气躁了很久。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与心理咨询 有了近距离的接触,知道了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职业,为了自己和家人,我参加了心理咨询师的培训。通过近四个月的学习,我感觉自己变得年轻了,生活中的烦恼减少了,身体也好多了。
在学习 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思索走过的路,有的是对了,有的是错了,用心 理学的观点来判断,我还不成熟,我还需要不断完善自己。于是,我的心态变得年轻了,对生活充满了希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人生也有了更多的感悟。
原来,35 岁过后是人生辉煌的开始。 一、自我成长分析 每个人生命轨迹的起点和终点都是一样:开始于生的本能,终结 于死的本能;而每个人生命中间的过程轨迹又都是不同的:一些人的 高峰可能是另一些人的低谷,反过来亦然,即便是同一个历史时期 同一个历史事件,带给每个人的影响也可能非常不同,而生命过程的 高低起伏成就了我们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历程。
哲学家赫塞说过的, “生 命究竟有没有意义并非我的责任,但是怎样安排此生却是我的责任” 。 每个人能掌握的是生与死之间的这一段生命,而让生命具有意义不在 开始或结束,而是在其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高峰低谷,都是生命的成长,都值得我们珍惜和回味。
在一个梅花吐香的寒冷季节,我降临在一个并不算和睦的家庭, 父母个性都很强, 他们都坚持自己想法, 彼此的沟通和协调不够顺利, 常产生矛盾和摩擦。 由于父母工作都很忙, 哥哥只比我大一岁, 所以,两三岁的时候,父母就将我送回了山东老家。
在那个非常贫穷落后的 农村生活了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常常想念父母,盼望着他们能早日来 接我回家。可是,漫长的等待与思念让我感觉我被忽视了,我是多余 的,我不明白为什么我要来到这个世界上,我不记得当时的日子是怎 么一天天的过的?缺乏母爱和父爱的痛苦就像看不见的沙丘侵蚀着 我的心灵,沙子越积越多,绿洲越退越后,泉水干涸了,孤独包围着 我,心中没有了源泉,有的是眼里无尽的泪水。
记得我总是哭,偷偷 地哭,伤心地哭,无止尽地哭。为了不让我总哭闹,隔三差五,奶奶 和姥姥就将我接去来回居住,每一次到奶奶家或姥姥家,大家对我都 非常好,于是,我找到了被关心的感觉。
没有安全感的家庭环境使得 我从小就处于应激状态,人也变得敏感、焦虑、谨小慎微、情绪不稳 定,防御机制过强。但我的内心深处却蛰伏着无数美好的愿望,它们 使我外表平静,内心却暗流涌动。
我有一个很能干的父亲,父亲是一个事无巨细的人,从小我们兄 妹三人的书包都是父亲亲手缝制,我们玩的风筝、灯笼、小手枪…… 都是爸爸做的,精细的制作让小伙伴们羡慕不已。工作中的父亲也非 常优秀,他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党员,看着父亲一叠的获奖 证书,那时的我对父亲更生敬佩,感慨万分,我一定要做一个让父亲 自豪的女儿。
父亲的认真执着也培养了我做事认真、细致的品性。上 学后,我学习刻苦努力,成绩提高很快,我体验了勤奋的乐趣,父母 与老师每一次的表扬就能使我获得极大的满足感。
成绩的优异,师长 的赏识、同伴的羡慕让我的自信心开始增强,学习成为了我童年生活 乐趣的最主要的来源。 同时,我在小学乃至初中、师范学校阶段遇到的三位老师对我人 格的形成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是他们丰富了我的生活,指引了我 的人生之路,对于我性格的锤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小学时,由于表现突出,被班主任定为班上的班干部,使得我 的处理事情的能力、与同学交往的能力、领导的能力等等得到了很好 的锻炼。
更重要的是,通过竞聘,我光荣地成为少先队大队部干部, 并得到了大队辅导员张老师的赏识,他委任我为大队长,学校大队部 的大小事情、大小会议我都亲自指挥,全校师生没有不认识我的,那 时的我真正体验到了成功, 感受到了自信与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