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范文 > 范文
  • 小学三年级数学案例分析范文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个案,案例,反思】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惠州市第十一小学 杨瑞儿[设计理念]克与千克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在课堂设计中,通过掂、比、估、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并了解克与千克单位间的进率.并在动画故事中应用所学知识,体会知识的价值.[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3、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如何使用秤,培养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活意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新版1角硬币若干、1千克大米6袋、200克红豆6袋、500克花生6袋、2千克沙子6袋、苹果6个、100克、200克、500克、800克沙子若干袋、盘秤6台.[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到超市进行有关物品重量的调查活动,并完成下表.物 品 名 称x09物 品 重 量x09x09x09二、从生活中引入师:前几天,同学们到超市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重量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知道一包糖果重400克.生2:我调查到一包方便面105克.生3:一袋家庭装洗衣粉是3千克.……师:刚才同学们所读到的“克”、“千克”就是国际上所统一使用的重量单位.(板书:克和千克)二、在生活中学习1、认识秤.(1)师:你们是怎样知道这些物品的重量的?生: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师:这个方法不错,但很多物品没有包装袋,比如鸡蛋,苹果等物品,要知道它们的重量怎么办呢?生:可以用秤来称.师:对,要想知道物品准确的重量可以用秤来称.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2)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教师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3)详细介绍盘秤的使用方法(课件展示)A、观察秤面,说说秤面上有些什么?B、介绍秤面中如何来分大格、小格,且它们各表示多少重量的克数.C、识秤练习.说出课件展示的称面上重量克数.2、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1)师:同学们调查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用“克”和“千克”作单位,那么1克有多重呢? (板书:1克)(2)让学生掂一掂1枚1角钱的硬币,说说感觉如何?(3)学生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4)师:那么1千克又有多重呢?(板书:1千克)(5)让学生掂一掂1袋1千克重的大米,与1枚1角钱的硬币比较,说说感觉如何?(6)称一称1千克大米,看盘秤指针变化,并在盘秤上做个记号.3、“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师:“千克”与“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那么1千克会是多少个1克呢?咱们来做个实验吧.这儿有标有不同克数的沙子,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拿物品放在盘秤上称,使它们的重量刚好是1千克,再把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加起来,完成记录表.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每 包 重 量x09数 量100克x09 袋200克x09 袋500克x09 袋800克x09 袋总 重 量x09 克师:从以上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1千克=1000克)4、小结:生活中较轻的物品我们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物品我们用“千克”作单位.三、在生活中实践师:请每个小朋友掂一掂、估一估这袋红豆有多重?(学生活动)师:小组合作称一称这袋红豆到底有多重?生:200克.师:请每个小朋友再掂一掂这袋花生有多重?(学生活动)师:小组再称一称这袋花生到底有多重?生:500克.师:请你们再掂一掂这袋沙子有多重?(学生活动)师:称一称这袋红豆到底有多重?生:2千克.师:那1个苹果有多重呢?请同学们先掂再称,再说说大约多少个这样的苹果是1千克.四、应用拓展师: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动画片《巧陪玻璃杯》,你们想看吗?动画:星期天,小猪和机灵狗一起到花狐饮料屋去喝饮料.小猪不小心打烂了花狐的玻璃杯.花狐想敲小猪一笔,要小猪陪100个玻璃杯.面对一地的碎玻璃,谁也说不清打烂了多少个玻璃杯.让学生伸张正义,自由发言,为小猪出主意.再放动画:机灵狗想出一个巧主意,先把一个完好的玻璃杯称一称它的重量(200克),再称一称玻璃碎片的重量(1000克).让学生算一算小猪应该陪几个玻璃杯.五、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了新知识有何感想.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课后反思]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两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在课前我让学生到商场进行了一次实践调查活动,使x09学生亲身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让学生了解克和千克单位之间的进率,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是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总结得出1千克=1000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过程性目标.在练习部分,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对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进一步加深认识,并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课的最后,我让学生为小猪出主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生活意识,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学生在轻。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1、[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列出算式:5*2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 ②5.8*2.5 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2、[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3、案例描述 师:今天,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之前,请你们独立解决一个问题:笑笑在书店买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花了148元,还剩下5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 师:淘气跟笑笑一起到书店买书,也有一个问题,看谁有办法帮他解决? 淘气在书店买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 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 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再到黑板前列出算式:3.2+11.5=?) 师:(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和这个不同的?(学生还可能列出11.5+3.2=?教师也把它写到黑板上,给予肯定)师:为了帮淘气解决付钱的问题,大家都列出了正确的算式.可我们都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种你没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4)小组讨论:教材中的三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和相同之处?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5)全班围绕“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师: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所以,只要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加法的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问题讨论 (1). “小数加法”这一课,教材是让学生直接进行尝试的,本案例中教师引入时先安排了整数加法的内容,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直接安排学生尝试,对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是否有帮助? (2)、教师在学生讨论完之后,安排了看书的环节,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3)、书中三种算法的共性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案例分析(围绕上述问题分析)4、案例《9加几》前半节课的教学过程:⒈创设9+5的情境,列出数学算式.⒉学生合作交流9+5=?⒊比较算法多样化,得出“凑十法”.⒋教师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的为单位,通过摆小棒计算9+6= 9+7= 9+4= 9+3=笔者仔细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大多数小组同学先写出得数,再摆小棒,有一个组的同学纯粹在玩小棒.为什么会这样呢?。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案例】针对三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例,结合您本身

    优秀作业 问题 1:结合课堂的学习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撰写 一篇《我的课堂教学反思》文章。

    我的课堂教学反思 我是一名初中数学老师,刚开始教书前三年,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而且在上完课后很少对上 课时学生的行为进行反思,所以教学成绩很一般。最近的两三年中,我不断研究数学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 不断创新,终于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绩,以下是我的几点浅见: 1、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数学阅读能促进学生语言水平及认知水平的发展,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有 助于学生深刻地理解数学知识。 2、培养学生从文字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的能力 实际问题的特点是语句冗长、数据多、变量多、数量关系隐蔽,问题提供的信息大都是“生活化”而 非“数学化”的。

    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培养学生感悟信息的能力,从整体入手,抓住本质关系。 3、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能按照数学知识间的相互关系,把相应的课本、练习、习题、解答以及相关的 其他学习资源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再提供给学生,这对课堂教学和学生的课外自学都是非常有利的。

    但是, 目前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上课时完全按照课件既定程序进行,只需 按动鼠标, 课件便按顺序播放,无法根据学生的反应来调整教学过程, 这样使得整个教学缺乏活力和灵活性。

    学生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因此,我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应注意以下两点: (1)课件制尽可能生动形象,并能较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数学的教学内容与其它科目相比较抽象,所以某些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比较难掌握,计算机辅助数学教 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 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

    。新课程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所以在 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重难点要突出,不要也没有必要和其他教学环节死死连在一起,否则会影响教学 的灵活性。

    (2)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要忽视黑板的作用 多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的兴趣,但全程用多媒体教学会令学生无所适从。适 时利用黑板板书一些重要知识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双管齐下”发挥了“1+1>2”的教学效果。 4、成立学生探究学习小组 探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在于: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 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 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 言文字表达文字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因此,改革课堂教学,真正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 力,就成为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探究教学将切实改变课堂教学的现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将是双方 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真诚交往、共同探究真理、交流人生体验的一种平等关系。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的是建构师生双方的主体性,教师和学生都成为了真理的探索者和追求者。

    探究性学习将促进教学 规范的改变,将传统的模仿性、维持性学习转变为建构主义的创新性学习,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为 主的教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把课堂变 成一个创新的学习社区。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掘学生个性的合理发展,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 结合,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养成学生勤于思考,善于钻研的良好学习品质,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愉快合作 的精神,最终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创新性人才。

    5、增设数学学习辅导专题课 专题内容包括: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进入初中,随着知识拓宽和难度加深,很多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教师除了对他们进行正面教 育外,还应注意观察他们的思想动向和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

    ,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树立信心,发现 他们的闪光点并及时进行表扬,使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培养学生严谨学风、克服骄傲情绪 有不少学生向我表达了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每到测验考试,很多题目都会做,但为什么偏偏就做错了 呢?这与很多因素有关,有平时练习太少的原因;有发挥不好的原因;有粗心做错的原因,更有些学生为 了表现自己,与时间赛跑,没有审清题意就下笔,做完又不检查,导致不该失的分却得不到分,为了解决 这个问题,我从严要求每一个名学生,哪怕是一个错误的符号也不放过。

    优秀作业 问题 2:以一个教学单元为例,做一个创新教法的设计, 并总结其利弊。 《多边形的内角和》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 、知道多边形、正多边形的定义,能够在图形中识别它们的有关概念。

    2 、解释并会验证 n 边形的内角和,会应用它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说理。 3、理解正 n 边形的每一个内。

    小学三年级数学案例

    不搞“事件”扩大化;不伤害师生感情;不影响当堂教学;不作当堂处理;不体罚学生;不过多占用教学时间。

    用语要简明、委婉;设置内容要符合当时情景;比喻要贴切;联系要紧密。要熟悉教材、教法,熟悉学生的学习情况,熟悉学生个性品质。

    整体问题,当场处理。在当众场合下最好避免使用“点名式”的批评。

    当然也可以采用注意转移法:采取小练习、小测试的方法、或个别提问还可以采取欲擒故纵的方法:教师可以先停一下,略等片刻,这样的话学生会不自觉的停下来,看看老师为什么不讲了。局部问题,个别处理。

    “个性”问题,无声处理。课上问题,课下处理。

    对于课下要处理的问题一定要做到及时到位,切不可拖延。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1、[案例描述]《带分数乘法》教学片断:⒈学生根据应用题“草坪长5米,宽2米,求草坪的面积。”

    列出算式:5*2⒉算式一出现,教师就立即组织四人小组交流算法。其中一个组,在小组交流时,由于三位同学还没有想出方法,整个合作过程只好由一位同学讲了三种方法:①(5+)*(2+) ②5.8*2.5 ③*,其他同学拍手叫好而告终。

    请你根据上述教学片断进行反思(主要从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层面分析)。答:以上现象是教师在使用小组合作时经常出现的一种问题。

    就是没有处理好小组合作和独立思考的关系。教师要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强调合作学习不是不要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应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合作学习应是独立思考的补充和发挥。多数学习能通过独立思考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组织合作学习。

    而合作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应远远超过独立学习的结果。当然,宜独宜合,应和教学情景、学生实际结合,择善而用,才能日臻完美。

    我们在设计学生合作学习时,能否认真的思考以下三个问题:学生在合作交流前,你让学生经历过独立思考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他们有充分的时空吗?学生在合作交流时,有否进行明确的角色分工呢?2、[案例描述]记得那是一节顺利而精彩的课,上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课的结尾,教者没有安排学生围绕知识点去小结,而是让学生在小组内、班里用分数表述一下自己这节课的学习情绪。

    令人难忘的是有一位学生在小组里的表述:“我把整节课的学习情绪看成单位'1',高兴的占了3份,即3/4高兴,遗憾的占了一份,即1/4遗憾。因为面对这么多的老师听课,我们班的同学一个个都正确地回答了老师的提问,展示了我们班的风采,为班级争了光,我为我们班而自豪,感到十分高兴。

    我之所以遗憾,是因为整堂课我一直认真思考,积极举手,许多问题又不难,但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我感到很遗憾……”下课后我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问:小朋友,你知道老师为什么没让你发言吗?答:老师有可能没有看到我举手,也有可能怕我回答不准确吧,因为数学这门课我学得不太好。问:平时课堂上,老师都叫哪些同学发言呢?答:差不多都是成绩较好的同学。

    [案例反思](可以从面向全体的角度分析):答:这是我们数学课堂中存在的普遍想象,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如何来面向全体学生呢?只有最大限度地尊重个体,才有可能真正面向全体,这样的道理已经很难在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下得以落实。我们想,我们可以采用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的个人想法在小组内得到展示,在小组内得到表现。

    …3、案例描述 师:今天,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之前,请你们独立解决一个问题:笑笑在书店买一套《中国儿童百科全书》花了148元,还剩下53元,笑笑带了多少钱? 师:淘气跟笑笑一起到书店买书,也有一个问题,看谁有办法帮他解决? 淘气在书店买一本《童话故事》,花了3. 2元,他又买了一本数学世界,花了11. 5元。淘气一共花了多少元?(鼓励学生迎接挑战,认真审题,先列出算式,教师巡堂,再到黑板前列出算式:3.2+11.5=?) 师:(指着算式)这是我看到的一些同学所列的算式,有没有列式和这个不同的?(学生还可能列出11.5+3.2=?教师也把它写到黑板上,给予肯定)师:为了帮淘气解决付钱的问题,大家都列出了正确的算式。

    可我们都没有尝试过两个小数怎么相加。现在就来试一试看谁能独立发现小数加法的算法。

    (1)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

    (3)看一看教材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计算的。其中哪种算法和你的一样,哪种你没想到?你还有不同的算法吗?(4)小组讨论:教材中的三种算法各有什么特点和相同之处?小数相加时,为什么智慧老人特别强调“小数点一定要对齐?”(5)全班围绕“为什么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交流,教师归纳小结,明晰小数加法的算理。

    师:多位数相加时,个位数字一定要对齐。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相同数位(单位)上的数才能相加;个位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

    小数相加时,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都对齐了。

    教材中前两种算法的共同特点是化去小数点,把小数相加变成整数相加,但“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相加”的算理没有变。所以,只要小数点对齐了,小数加法的计算与多位数加法的计算就没有什么不同了。

    问题讨论 (1). “小数加法”这一课,教材是让学生直接进行尝试的,本案例中教师引入时先安排了整数加法的内容,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直接安排学生尝试,对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是否有帮助? (2)、教师在学生讨论完之后,安排了看书的环节,你认为有必要吗?为什么?(3)、书中三种算法的共性是什么?为什么要让学生讨论这个问题? 案例分析(围绕上述问题分析)4、案例《9加几》前半节课的教学过程:⒈创设9+5的情境,列出数学算式。⒉学生合作交流9+5=?⒊比较算法多样化,得出“凑十法”。

    ⒋教师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的为单位,通过摆小棒计算9+6= 9+7= 9+4= 9+3=笔者仔细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大多数小组同学先写出得数,再摆小棒,有一个组的同学纯粹在。

    如何为三年级数学把握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案例

    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系统性很强,每项新知识往往和旧知识紧密相连,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旧知识就是新知识的基础和生长点。

    有时新知识可以由旧知识迁移而来,可同时它又成为后续知识的基础。因此,数学知识点就像一根根链条节节相连、环环相扣。

    由此可见,如果老师能够善于捕捉数学知识之间的衔接点,自觉地以“迁移”作为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以旧引新、旧中蕴新,组织积极的迁移,就不难实现教学重、难点的突破了。案例: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这样叙述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时,如果把它作为一个孤立知识点来教学,通过观察1/2=2/4=6/12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的逐一变化,一遍又一遍的叙述由谁到谁的变化过程,老师的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在不断的重复中体会这一规律的存在,学会用同一语式去表达,但是到最后学生也未必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用一句比较简练、准确地数学语言来描述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如果,我们在教学前先来分析一下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知识基础,就会找到与它的叙述非常相似的“商不变的性质”和沟通两者联系的“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此时我们为了突破“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就可以在课前的复习环节安排对于“商不变的性质”的叙述和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练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个案,案例,反思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 惠州市第十一小学 杨瑞儿 [设计理念] 克与千克对于二年级小学生来说是个全新的质量概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在课堂设计中,通过掂、比、估、称等实践活动,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做一做,强调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概念,并了解克与千克单位间的进率。

    并在动画故事中应用所学知识,体会知识的价值。[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克和千克”。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3、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知道如何使用秤,培养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生活意识。[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新版1角硬币若干、1千克大米6袋、200克红豆6袋、500克花生6袋、2千克沙子6袋、苹果6个、100克、200克、500克、800克沙子若干袋、盘秤6台。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到超市进行有关物品重量的调查活动,并完成下表。物 品 名 称 物 品 重 量 二、从生活中引入 师:前几天,同学们到超市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重量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知道一包糖果重400克。

    生2:我调查到一包方便面105克。生3:一袋家庭装洗衣粉是3千克。

    …… 师:刚才同学们所读到的“克”、“千克”就是国际上所统一使用的重量单位。(板书:克和千克) 二、在生活中学习1、认识秤。

    (1)师:你们是怎样知道这些物品的重量的?生:直接看物品包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师:这个方法不错,但很多物品没有包装袋,比如鸡蛋,苹果等物品,要知道它们的重量怎么办呢?生:可以用秤来称。

    师:对,要想知道物品准确的重量可以用秤来称。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2)学生自由说生活中常见的秤。

    教师课件展示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秤。(3)详细介绍盘秤的使用方法(课件展示) A、观察秤面,说说秤面上有些什么?B、介绍秤面中如何来分大格、小格,且它们各表示多少重量的克数。

    C、识秤练习。说出课件展示的称面上重量克数。

    2、建立“克”与“千克”的概念。(1)师:同学们调查知道表示物体有多重用“克”和“千克”作单位,那么1克有多重呢? (板书:1克) (2)让学生掂一掂1枚1角钱的硬币,说说感觉如何?(3)学生举例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大约重1克?(4)师:那么1千克又有多重呢?(板书:1千克) (5)让学生掂一掂1袋1千克重的大米,与1枚1角钱的硬币比较,说说感觉如何?(6)称一称1千克大米,看盘秤指针变化,并在盘秤上做个记号。

    3、“克”与“千克”之间的关系。师:“千克”与“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那么1千克会是多少个1克呢?咱们来做个实验吧。

    这儿有标有不同克数的沙子,每小组派一名代表来拿物品放在盘秤上称,使它们的重量刚好是1千克,再把装袋上所标识的重量加起来,完成记录表。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每 包 重 量 数 量100克 袋200克 袋500克 袋800克 袋 总 重 量 克 师:从以上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板书:1千克=1000克)4、小结:生活中较轻的物品我们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物品我们用“千克”作单位。

    三、在生活中实践 师:请每个小朋友掂一掂、估一估这袋红豆有多重?(学生活动) 师:小组合作称一称这袋红豆到底有多重?生:200克。师:请每个小朋友再掂一掂这袋花生有多重?(学生活动) 师:小组再称一称这袋花生到底有多重?生:500克。

    师:请你们再掂一掂这袋沙子有多重?(学生活动) 师:称一称这袋红豆到底有多重?生:2千克。师:那1个苹果有多重呢?请同学们先掂再称,再说说大约多少个这样的苹果是1千克。

    四、应用拓展 师: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动画片《巧陪玻璃杯》,你们想看吗?动画:星期天,小猪和机灵狗一起到花狐饮料屋去喝饮料。小猪不小心打烂了花狐的玻璃杯。

    花狐想敲小猪一笔,要小猪陪100个玻璃杯。面对一地的碎玻璃,谁也说不清打烂了多少个玻璃杯。

    让学生伸张正义,自由发言,为小猪出主意。再放动画:机灵狗想出一个巧主意,先把一个完好的玻璃杯称一称它的重量(200克),再称一称玻璃碎片的重量(1000克)。

    让学生算一算小猪应该陪几个玻璃杯。五、课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新的收获?学了新知识有何感想。

    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课后反思] 克和千克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两个既陌生又熟悉的概念。

    在课前我让学生到商场进行了一次实践调查活动,使 学生亲身感受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同时让学生初步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让学生了解克和千克单位之间的进率,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1千克=1000克,而是让学生通过做实验,总结得出1千克=1000克。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提倡的过程性目标。在练习部分,学生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对克和千克的质量概念进一步加深认识,并培养了学生的估计意识。

    课的最后,我让学生为小猪出主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生活。

    三年级数学一分能干什么教学案例

    一分能干什么教学内容:一分能干什么。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时与分”之间的关系后进行的。学生已经对时间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了1时=60分。

    但是对1分的长短没有一个具体的感悟,教材通过体验、感知、估测等一系列具体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一分、一秒有多长。同时学好本节课也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年、月、日”和“12时、24时计时法”做好铺垫。

    学生分析这一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他们年龄小、爱动、好奇心强,课堂中容易疲劳,注意力易分散。

    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好奇心,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快乐学习,通过观察、合作交流发现分与秒的关系。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时间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知道1分=60秒。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认清计量时间的能力,并初步培养时间观念。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觉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建立一分的概念,掌握分与秒的关系。教学难点:对一分时间的感知。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1、精彩动画一分钟:播放学生感兴趣的《猫和老鼠》一分钟。(这里之前就没想好用是《喜洋洋与灰太郎》还是用《猫和老鼠》,经过教学实践发现《猫和老鼠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师: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老师给大家播放一分钟的动画片,想看吗?(想)师:动画片看完了,谁来说说你的感受?生:很精彩(时间太短了)师:你们觉得这一分钟过的是快还是慢?(太快了)2、耐力体验一分钟:(要求:请同学们单脚站立,手平举,看哪个同学能坚持到最后。)师:我们再来做个一分钟的耐力体验,看看谁能坚持到最后。

    师:谁来给大家读下要求?师:准备好了吗?跟着画片一起倒数。3、对比精彩动画一分钟和耐力体验一分钟:师:现在你又有什么感受?生:太累了(时间太长了,时间过的太慢了。)

    师:同样是1分钟,为什么看动画片的时候感觉很短很快,而做耐力体验时候又感觉很长很慢呢?(让学生明白感觉时间长短有时还与心情和喜好有关。)师:嗯,你们说的真好,如果我们大家上课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就会觉得时间过的很快。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演示创设生活情境,唤醒了孩子们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融入生活之中。使他们真正地感受到不同情况、不同心情,人们对时间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二.实践感知1、体验1秒有多长:师: 看来,短短的1分钟很神奇。那有没有比一分钟还短的时间呢?谁知道?(秒)师:1秒有多长呢?我们一起来跟着秒针感受一下。

    (课件)师:刚才滴一声所用的时间就是1秒,闭上眼睛,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秒的声音可真短啊,在这短短的一秒中我们能干些什么呢?生:拍一下手。

    (大家试一试)师:你示范给大家看看,不错!谁还想到别的动作?生2:敲一下桌子。(大家试一试)师:你的想法也不错,动脑筋思考了。

    谁还能说?生3:眨一下眼睛。(大家试一试)师:这个想法真好。

    生4:跺一下脚。(大家试一试)师:很有创意。

    师:你们想到的动作可真多,现在让我们一起用你喜欢的动作再次感受一秒好吗?(跟着课件感受)师:现在大家一定对一秒有了新的认识。师:秒针在钟面上走动1小格是1秒,那秒针走动2小格呢?5小格呢?5秒有多久我们再来感受一下。

    (播放5秒)师:刚才秒针从12走到1是5秒,那走到2呢?走到3呢?走1圈呢?(板书:60秒)2、体验分和秒的关系师: 60秒是多久呢?让我们跟着秒针走一圈来感受一下!师:在60秒的时间里,分针有什么变化?生:分针走了一小格。师:分针走一小格就是多长时间?(板书:1分)师:那1分和60秒有什么关系呢?生:他们的时间是一样长的。

    (60秒=1分)师:你的小脑袋真聪明,的确,他们表示相等的时间[板书:1分=60秒](齐读)师:1分=60秒,2分等于多少秒呢?生:120秒师:你是怎么知道的?生1:我知道1分=60秒,2分就是2个60秒,合起来也就等于120秒。师:说的真好,我们一定要把分与秒的关系记好,1分=60秒。

    【设计意图】:从“1秒是多长”这里寻找切入点,让学生用亲身体验来感受1秒的时间,并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钟面上分针和秒针的变化,总结出分与秒的关系。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观察、总结,使学生体验了观察——思考——推断——总结——运用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活动体验1、一分能干什么师:那1分我们能干什么呢?(板书:1分能干什么)1、学生活动师:让我们亲自来试试。首先请一位同学来当时间的裁判,等会听他宣布1分钟活动的开始和结束,谁自愿来?(指名学生做时间裁判)(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来做。)

    师:请同学们在老师准备的几个活动项目中选择一项你最喜欢的活动,看一看你一分钟里能干什么?(口算、古诗、画太阳、背口诀、写汉字)师:大家准备好了吗?现在我们看钟面,听时间裁判的指挥。时间裁判:请同学们准备----开始----停。

    师:请大家迅速统计你的完成情况。师:谁来汇报一下?生1:我1分做了16道口算。

    生2:我1分大约读5遍古诗生3:我一分。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教学设计: 1 学习方式: 对于全等三角形的研究,实际是平面几何中对封闭的两个图形关系研究的第一步。

    它是两个三角形间最简单,最常见的关系。它不仅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并且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以及两线互相垂直、平行的重要依据。

    因此必须熟练地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且灵活的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 学习任务分析: 充分利用教科书提供的素材和活动,鼓励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体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以直观操作的基础上,将直观与简单推理相结合,注意学生推理意识的建立和对推理过程的理解,能运用自己的方式有条理的表达推理过程,为以后的证明打下基础。

    3 学生的认知起点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了解了图形的全等的概念及特征,掌握了全等图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这为探究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另外,学生也具备了利用已知条件作三角形的基本作图能力,这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本节课的操作、探究成为可能。

    4 教学目标:(1)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主动地经历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2) 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5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 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6 教学过程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媒体(资源)和教学方式复习过渡引入新知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建立模型探索发现归纳总结得出新知巩固运用及其推广反思小结提炼规律 电脑显示,带领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定义及其性质。电脑显示,小明画了一个三角形,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按照三角形“边、角” 元素进行分类,师生共同归纳得出: 1 一个条件:一角,一边 2 两个条件:两角; 两边;一角一边 3 三个条件:三角; 三边;两角一边;两边一角按以上分类顺序动脑、动手操作,验证。教师收集学生的作品,加以比较,得出结论:只给出一个或两个条件时,都不能保证所画出的三角形一定全等。

    下面将研究三个条件下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已知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为40°、60°、80°,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学生得出结论后,再举例体会一下。举例说明:如老师上课用的三角尺与同学用的三角板三个角分别对应 相等,但一个大一个小,很显然不全等;再如同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不等,两个三角形也不全等。

    等等。(2)已知三角形三条边分别是4cm,5cm,7cm,画出这个三角形,并与同伴比较是否全等。

    板演: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写为“边边边”或“SSS”。由上面的结论可知,只要三角形三边的长度确定了,这个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就确定了。

    实物演示:由三根木条钉成的一个三角形框架,它的大小和形状是固定不变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举例说明该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类比着三角形,让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四边形、五边性有无稳定性图形的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在生活中都有其作用,让学生举例说明。

    题组练习:P140 2 ( 学生举反例说明)3 ( 对有能力的学生要求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推理过程。对一般学生要求口头表达理由,并能说明每一步的根据。)

    教师带领,回顾反思本节课对知识的研究。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